智慧教学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智慧教学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智慧教学管理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1

关键词:智慧课堂;四维一体;高职院校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推进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各类智慧教学平台(如云班课、金课坊等)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并深入到每一个学校,提升了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但是,高职院校的智慧课堂教学起步较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成效保障机制尚未完善,对于智慧课堂教学成效保障的研究有待深入。因此,研究当前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的发展形势,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和智慧教学平台等四个维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智慧课堂教学成效保障机制,才能有效保障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能力、教学管理、学生素养、智慧平台不断循环提升,进而提升社会和企业对职业人才的满意度。

2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成效提升的困境

目前,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和智慧平台等维度的协同配合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深入开展,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智慧课堂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2.1教师维度。(1)智慧教学理念和动力不足。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开展了智慧课堂教学,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据调查96.03%的教师使用云班课和金课坊等智慧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但也存在少数教师智慧教学理念薄弱、动力不足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方式优于智慧平台辅助教学,对智慧课堂教学方式不愿接受,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心理排斥现象。(2)智慧教学内容设计的深度尚浅。据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访谈得知,教师上传到智慧平台的教学资源数量和种类偏少,教学资源内容以静态PPT为主,缺少微视频、动画等动态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任务设计数量和种类也有限,目前多数教师利用智慧平台进行签到、提问和讨论,教学活动任务的设计以答疑讨论和课后作业为主,缺少丰富的实训任务、教学游戏、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1]。(3)智慧教学方法与技巧缺乏。据对教学管理部门访谈得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智慧平台线上教学与教师线下教学的时间比例安排欠妥,教学节奏把握欠佳,影响智慧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随着学生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其在智慧课堂教学中的活跃度却逐渐降低,而教师恰恰缺乏调动学生参与智慧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2.2学生维度。(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局限。提升智慧课堂的教学成效,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据调查,教师普遍反映,多数学生能够在智慧平台上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和课后任务,但也有7.59%教师认为少数学生无法按时完成课前和课后任务,致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少数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仍需培养。(2)学生网络素养缺乏问题。学生课中进行智慧课堂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欠缺问题制约着“智慧课堂”的教学成效。调查结果显示,33.48%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中无法控制自己在移动终端如手机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导致教师无法按时保质的达成教学目标。

2.3管理维度。(1)智慧教学监管激励机制缺失。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平台+教育模式不断被引入各高校,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着手组织教师建设和推广智慧课堂,然而与之配套的监管和激励机制尚未构建,制约了教师开展智慧教学的积极性。(2)智慧教学环境保障问题。智慧课堂的顺畅运行离不开智慧教学软硬件的支持和保障,调查显示22.76%的教师反馈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老化问题需优化、教学网络环境难以满足智慧教学的要求。(3)智慧教学培训面窄问题。目前,学校开展了基本层面的智慧平台使用培训,但是面向教师开展点多、面广的智慧教学设计能力、智慧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培训仍需加强,以提升教师智慧教学的能力。

2.4平台维度。在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智慧平台存在功能模块不健全、网络运行不畅甚至有时系统崩溃的情况,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智慧平台功能模块、服务器容量受限等问题,仍需不断更新迭代。总之,推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仍然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的任务。

3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成效保障机制的构建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智慧课堂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成效的问题,建议从智慧教师培育、智慧学生约束、智慧管理保障、智慧平台合作四个维度构建“四维共振”的教学成效保障机制。

3.1智慧教师培育机制。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执行者和核心关系者,培育具备与时俱进的智慧教学观念、具有较强智慧教学设计能力的智慧教师,将有利于提升智慧课堂教学效果。(1)多元合作机制。具备智慧教学理念是开展智慧课堂的前提,针对目前少部分教师抵触智慧教学问题,可以成立教学工作坊,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优秀智慧教学教师定期分享智慧教学经验,探讨智慧教学问题,引导其他教师树立智慧教学理念,形成智慧教学融合相长的局面[2]。(2)创新学习机制。教师既是智慧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又是自身发展的学习者,具有双元主体地位,需不断围绕智慧课堂教学开展各项创新与学习活动[3]。教师应制定智慧教学学习规划,学会智慧教学资源如微视频的制作编辑、生成等技能,丰富智慧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同时,教师还应创新智慧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讨论、抢答、游戏、虚拟仿真、情景实训、创新训练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智慧课堂教学效果。

3.2智慧学生约束机制。学生是智慧课堂的网络参与主体,其参与网络在线教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学校和家长应协同努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1)学生自觉自律强化机制。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内化正确的网络观,明确上网的目的,加强网络自律行为,控制无关学习的网络行为,自觉配合教师完成智慧课堂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同伴教育”模式的改动,同伴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交互式主体,在同伴的及时监督提醒下,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使网络自觉素养内生化[4]。(2)家校协同共育机。家长是学生正确网络观、网络习惯的引路人,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亲情感染、行为引导的方式,指引学生自觉自律地完成智慧平台学习任务,弱化玩网络游戏、观看电影等课堂行为。学校应与家长齐抓共育学生网络素养,一方面将正确的网络素养观融入校园文化,利用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途径传播积极的智慧课堂网络在线学习观,培养学生课堂自觉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的同时,适当开列网络行为负面清单,并纳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自律习惯。

3.3智慧管理保障机制。智慧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与保障,建议从教学环境、教学培训以及教学激励约束等方面构建智慧课堂教学保障机制。(1)教学环境保障机制。在调查中发现,教学环境的优劣是影响智慧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制定校园教学设施、设备及网络优化战略与规划,将持续改善智慧教学环境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来执行。在原有软硬件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以及VR沉浸式实训室等,增强学生智慧课堂体验感[5]。同时,扩展校园信息网络宽带,提供免费无线网络,使智慧课堂信息网络畅通无阻,免除学生网络流量不足之忧。(2)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机制。智慧课堂教学效果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技能,高职院校需制定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提升的中长期规划,以制度的形式将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作为常规化工作来抓,采取“教师走出去”和“专家引进来”的培训方式,整体提升教师智慧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水平以及教师设计智慧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的能力[6]。(3)智慧课堂激励约束机制。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管理部门需从校级层面构建智慧教学评优制度,包括优秀智慧教师、优秀智慧班级,以评促学;设计智慧课堂教学比赛制度,以赛促教;并把评优和比赛结果纳入教师职称晋升考评依据。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还需制定智慧课堂教学标准要求,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加大智慧课堂教学计划、智慧课堂教学实施和智慧课堂教学改进的检查力度,保障智慧课堂教学成效。

3.4智慧平台合作机制。智慧平台是智慧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平台效率影响着课堂效果。针对目前智慧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平台公司应主动与高职院校建立起协同合作机制。平台公司建立教师“交流圈”,收集教师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时对平台进行功能模块优化,方便教师教学使用。平台公司还应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优势与合作学校共同就网络接入层、网关及应用层扩容展开合作,提升智慧平台的网络流畅度,满足智慧课堂教学的需求。

4结语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2

关键词:微信平台;教学管理;移动应用;智慧校园

一、绪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传统教学管理的弊端日益凸显,高校师生对于移动校园应用需求日益强烈。微信是移动互联网中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众多高校已与腾讯微信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在同一平台上,可以对学校多个移动应用进行统一管理。高校教学管理是集教务管理、教学活动、决策支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是与师生密不可分的智慧校园应用[1]。

二、微信平台在教学管理中应用现状

随着微信平台功能的不断发展,基于微信的移动互联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精准化和学习个性化,实现教学管理的智慧化。利用微信平台,实现翻转课堂学习,学生在微信平台上完成知识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场所;利用微信平台,实现课堂互动,科学设置微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实时进行点评;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听课评课,可以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和教学水平提高等。目前微信在教学管理中的大部分应用都是孤立的一个功能或系统,没有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周期的管理,也没有对产生数据进行综合的挖掘分析,所以对于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有限。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微信平台在教学管理应用可以提供一个功能可扩展和数据可共享的集中管理服务平台,可更好地满足学校新增功能和应用管理的需要[2]。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管理平台的应用设计

通过对高校用户教学管理的需求调研分析,整体考虑系统整合、资源共享、统一认证和数据交换的移动校园应用部署特点,微信教学管理平台可以由教务管理、教学活动、系统集成、微信技术4个功能模块构成(见下图),可以将学校分散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集中共享服务、数据实时分析和统一后台管理等功能。

(一)教务管理

微信教学管理平台可以直接与教务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对接,教务管理者可以实时地向师生教务动态,师生实时接收。同时师生可以通过平台反馈自己的需求和建议。微信教学管理平台的教务管理模块包括课程信息,使学生可以进行课表查询、选课、个人课程表定制等;成绩信息,主要是成绩的添删改查;空闲教室,查询帮助教师进行补课、讲座等工作,学生进行自习、会议等活动;考试查询,主要是考试时间、地点等信息;还有查询每学期的校历信息及讲座实时信息等功能。

(二)教学活动

微信教学管理平台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前设计准备,课中互动交流,课后延伸学习等,可以丰富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校教学创新改革。微信教学管理平台的教学活动模块包括微课程,教师微课程或分享微课视频,学生进行在线学习;互动答疑,学生与教师建立双向联系,课前课中课后随时进行沟通辅导;考勤签到,可通过移动端完成签到,实时查看签到统计;布置作业,指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随时提交完成;资源共享,师生查看分享的教学资源;课程评价,利用微信投票功能与课程评价系统对接,完成课堂的实时评价和期末的综合评价,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3]。

(三)系统集成

微信教学管理平台与学校智慧校园下的多个应用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将数据打通,使资源达到充分的共享利用,实现集中、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务。微信教学管理平台的系统集成模块包括系统对接,在微信平台上可以实现与学校公共库、考勤系统、图书馆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等进行对接,从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共享交互;个性定制,如教师主页,教师可在该平台上私人订制内容;数据分析,主要是对教学和教务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自助缴费,实现校园生活的各类缴费服务;身份认证,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入,实现了单点登录;权限管理,根据不同的角色划分不同的权限,不同的权限对应不同的功能展示。

(四)微信技术

微信平台是腾讯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的服务,为开发者提供大量开发接口,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个性化的应用平台,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微信教学管理平台的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架构,微信教学管理平台主要与校内教务管理平台和校外腾讯微信公共平台进行对接;安全策略,应用微信技术的安全策略技术是整个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制度、数据安全、传输安全、服务器安全等内容;网络通信,包括有线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后台管理,主要是为管理人员提供日常管理维护功能。

四、结语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教学管理应用是实施教学管理移动化的一种创新应用,能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所有的教学环节和教务管理均在移动端完成,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可以推动高校智慧教学管理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管理者的服务水平,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毅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模式的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2016,07:85-86.

[2]潘正军,赵莲芬.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34(12):41-44-21.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3

关键词:普教中小学;智慧校园;校园管理平台;系统设计;新建校

当前,各种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各中小学也纷纷引入各种信息化设备,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管理效率。目前的校园环境正面向智慧校园发展,所以对于中小学而言,也应进一步加快智慧校园的建设,这不仅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也能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之所以要开发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主要是因为校园管理智慧化有着较大的需求,各学校旨在通过校园管理智慧平台来提高校园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公司也与一些学校进行了合作,帮助学校开发和管理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这对于推动校园管理智慧化具有重要作用。

1智慧校园中校园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1.1校园管理需求

在校园管理功能需求中,主要涉及考勤管理、会议管理、安保管理等。其中,考勤管理主要是对学生、教师的考勤信息进行记录,对于教师而言,其可以对学生的考勤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会议管理功能主要实现会议信息的发布与修改等,安保管理功能主要实现安保信息的发布、安保活动的通知等。中小学校园智慧管理系统可帮助学校提高整体的管理质量,促进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中小学在建校阶段,可收集校园楼栋的建筑信息、内埠道路及市政管网接驳信息,在规划设计之初,提前部署校园可视化管理,为建设校园智慧管理系统提供支撑。

1.2学生管理功能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模块是整个系统中占用数据库最多、功能最多的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管理学生的个人信息,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如招生、系班级、高考管理等相关信息,这部分基本信息是学生学习管理的基础,涉及众多功能[1]。(2)在课程管理模块中,在需求分析中,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在线教育子系统需要完成学生选课功能。因此,课程管理模块的设置包括学生选课的详细信息,所选课程的名称、学院、教学老师和上课时间应与教师信息模块中的课程信息相对应[2]。

1.3教学管理功能

教师教学管理是系统管理的重要功能。根据对这一系统的分析,教师是这一系统的主角之一[3]。该模块对应第一个学生模拟考试模块,即师生信息管理模块。第一个模拟考试模块是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是管理全校教师的工作。根据需求分析,学生和教师都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教师的相关信息,因此一些教师信息是公开的,如系、教授的课程、时间表等,这些信息可以被学生查询[4]。这一部分主要实现:教师上传所教课程的学习资源,发布所服务课程的信息,上传试题等功能。

2智慧校园中校园管理平台的设计

2.1系统架构设计

该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使用的是分层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模块之间的关联度,从而让系统变得更加安全、更具有可用性。系统框架设计从整体角度定义了项目的边界和模块。该节描述并解释了系统的框架设计,以便理解系统的概要设计。智能校园管理平台采用三层架构,包括数据层、功能层和显示层[5-7],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2.2系统功能设计

2.2.1校园管理

功能在管理功能的设计上,主要涉及考勤管理、会议管理、安保管理。学生可以检查他们通常的出勤信息、检查成绩、更改密码并退出系统。教师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学生出勤的基本信息。管理员可以发布会议信息、安全通知等。校园管理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

2.2.2学生管理

学生学习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作业布置、作业提交和作业复习。(1)教师将指定的作业以文件的形式上传到服务器,供学生下载。系统不限制作业文件的格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作业文件的格式。(2)下载作业后,学生将作业上传至相应的课程目录,完成作业提交。系统将记录提交时间和提交人的姓名。学生也可以修改作业,并在提交作业后重新提交。系统将覆盖原始文件,仅保留上次提交的作业。

2.2.3教学管理

教师教学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上传、维护和下载课件及教学相关文件的功能。(1)文件上传:教师可以将课件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为了提高上传速度,可视内容可以根据需要以压缩文件的格式上传到服务器相应的目录中。(2)资源维护:教师可以修改和删除现有文件。编辑和修改课件内容后,他们可以使用相同的文件名将其上载到服务器,原始文件将被覆盖。教师也可以删除他们上传的文件。

3智慧校园中校园管理平台的实现与测试

3.1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环境

3.1.1硬件配置

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是基于2G内存和20G硬盘的配置在.NET开发平台进行开发,连接方式是采用ADO连接方式,在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开发当中还需要网络支持。

3.1.2操作系统

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的系统底层数据库选用Mi‐crosoftSQLServer,系统架构采用最新的B/S架构,后期操作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的人员只要通过IE浏览器就可以访问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开发成本,同时也方便了客户对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的使用。

3.2系统功能实现

3.2.1校园管理功能

在校园管理功能的实现上,主要围绕考勤管理、会议管理、安保管理等功能来进行。其中,添加考勤就是将已到的学生信息记录下来,添加缺勤主要是将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相应的缺勤事由填写清楚。

3.2.2学生管理功能

当学生登录到学生界面后,就开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课程内容;进入答疑讨论区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线测试等。

3.2.3教学管理功能

当教师登录到教师页面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教学活动:课程管理、章节管理、进入答疑讨论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

3.2.4系统管理功能

当用户进入系统登录窗口时,需要在系统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如果有任何一项错误,系统将显示登录失败信息。程序首先判断用户名的长度是否合法、用户名是否正确、用户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不合法,则提醒用户重新输入用户名或密码,直到检测到登录用户名和密码正确为止。进入系统后,将成为财务结算与财务管理系统的主页面,主要包括主页面中的各种角色管理、角色与系统资源管理、质量评估查询、联系我们等功能。

3.3系统测试

3.3.1测试方法

该文主要采取黑盒测试法,该测试法主要将测试对象视作一个黑盒子,测试时不对程序的结构、特性进行考虑,主要结合程序的相关说明书,对其功能进行检测,判断是否符合相应标准。采用黑盒检测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问题:(1)是否存在不正确的功能;(2)接口能够正确运作;(3)性能是否达标;(4)是否存在终止性错误。

3.3.2测试结果

测试工作包括系统的整体业务功能。同时,根据软件需求规范中的非功能性需求进行性能测试。根据表1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支持系统的工作要求。同时,系统运行非常稳定,页面交互性和功能容错性都很好。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4结语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本科院校;管理手段

0引言

日前,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政策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提倡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教学管理现代化,就是高校要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摆脱多年来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建立有利于创新教学实施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现代高等学校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种:1.教室作为高校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场所,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最基础的空间环境,是保障教学内容高效传递、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空间场域。然而在高校,不同类型教学教育模式持续革新、师生教学需求不断涌现,当前的教室环境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要,也暴露出了种种缺陷和不足。2.对于校方或教学管理者来讲,教学评估及管理没有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撑,无法有依有据。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只能通过考试、问卷等方式评估教学成效,形式单一且不准确,更无法开展教学过程性评估及管理。对于管理者来说,需要一套信息化工具更加完整地收集教学过程数据,并提供分析指引,辅助决策及管理。已投入信息化设备难以普及使用,无法真正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现阶段,大部分教室内不断更新的信息化系统设备对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仅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需要一个既能契合国家政策,又能与高校实际教学活动高度结合的信息化系统方案。3.从教师角度来讲,传统多媒体教室无法开展新型教学模式。传统多媒体教室中,教学设施相对陈旧,教师只能沿用往常的授课模式开展教学,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无趣,教学效果并不好。迫切需要新的教学工具来开展如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氛围;教室设备操作复杂。教室内现有设备太过专业化、功能复杂,导致教师不敢用、不愿用,例如录播设备往往成为摆设,仅能起到教室监控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一套简单易用、贴合教学活动、低使用门槛的教学系统及教学设备;教学成效无法即时、全面掌控。传统测验、考核的学习成效评估方式,造成信息滞后、不够全面等问题。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在课堂上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效,在过程中发现并随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4.对于学生,学习目的迷茫、学习兴趣不断降低。传统以教室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外只能通过图书馆自习、私下请教老师等方式学习,手段单一且成效较低;不知道学习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未来进入社会工作有什么帮助,更不知道学习哪些课外材料,才能补充或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生需要一套能够结合课堂内外的学习平台,能够与教师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随时提问、讨论,还能够接收老师的学习资料等。5.对于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繁琐,维护工作量大:教室设备不断更新,并且系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对于日常维护工作带来很大麻烦,且很多设备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或远程管理。因此需要一套易操作、易维护、易管理、可集中管控甚至远程管控的教室设备或管理系统。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观念是时代的产物,现代化教学管理就是地方本科院校要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摒弃长久以来传统教育观念的枷锁,创建有利于教学实施创新的教学管理机制,有利于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实施的管理观念。现代化教育观念要想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向,改变原有的教育思想。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新方案。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围绕教学管理所作的研究工作也与日俱增。很多研究者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及管理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部分研究者还开展了对美国等一些海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是这些研究都是片面的,虽然有一小部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深度,大部分的研究对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研究问题的根源,或研究缺乏系统性、创新性。在对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上,目前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基本上是保持现有管理体制不变,即现有的教学管理观念、教学管理制不变,建设一些教学系统、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子系统等,使用该系统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没能全面、深入地应用教务管理系统全方位的管理教学工作。正是基于当前模式的缺陷,引入“智慧化校园”的观念,在现行的教学管理观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增加创新要求,创建一种既适应时代的人才观、知识观、教育观、教学质量观,又适合地方高校发展需求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学生,提高其德智体综合素质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下的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参照。

2高校不断推动教学方式改革

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人才,而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必将导致教学方式的变革。各高校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的开展教学改革和新型教学方式研究。主要方向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形成“教师指导学习+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协作配合”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方式改革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其次是采用类比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混合教学方法;三是改变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模式的引入,尤其要把从以理论为主导型教学模式解放出来,转向为以理论与能力并重型教学模式为主导模式。高等学校面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必须打破长期来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创建有利于实施创新教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如今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面临的严重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体制上的弊端和管理理念落后。不论是从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角度出发,都迫切需要新的教学工具和管理方案来提升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全球化、信息化、传统管理的失灵和公民社会的兴起等原因,而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所处的也正是全球化、信息化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而且由于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管理也面临着低效甚至是失效的问题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就要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深入实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工程,以学校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目标。

2.1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为学校提供一个契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倡导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何构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室空间和新型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平台,助力院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打造样板形成示范效应。智慧教室空间和新型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平台方案的构成是关键问题,如何构建适合为高校作为样板试点、观摩示范的标杆型智慧教室,帮助高校更快、更好的实现教学模式及信息化升级,让教学管理更有效、更简单。(2)如何提高现有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及其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关键。(3)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各高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依据,且是教学管理革新的实施基础。如何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化,建立既立足于本校实际,又能吸收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的经验,制订出符合本校自身校实际情况的规章管理制度。

2.2实施方案

(1)“智慧教室”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智慧教室样板间,形成应用示范作用,通过院系横向对比,快速了解全校院系的教学质量变化情况,逐渐建设“智慧化校园”,促进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2)要明确贯彻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教学管理务必严格遵守教学基本规章制度,要按照学校的教学管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从根本上杜绝教学管理的任意性,任务要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者,逐渐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程度。(3)教学工作必须做到规范的管理,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以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为目标的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事情;二、要坚持管理的持久性和持续性,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三、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估。另外,要通过严格规范的教考分离方法完善当前的考试制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智慧教室”构建一套满足学生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的管理体制,不仅可服务于高校小学管理,也可应用于教学改革,还可作为全新学校智慧教室建设标准模式,形成示范效应。通过应用“智慧教室”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并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满足教学模式革新、设备便捷管控,沉淀教学资源,保障教学监测等实际需求。构建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现代化的管理队伍教学管理工作体制,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3结束语

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现出发及国家政策提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革新条件下,结合“智慧教室”概念,采取多种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创建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的教学管理方案,提出加快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新举措,构建适应时代的人才观、知识观、教育观、教学质量观的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队伍的管理工作体制,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服务于地方本科院校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方案。

参考文献

[1]杨闯,王俊玲,杨萍.转型体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现代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8-239.

[2]隋旺枚.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学工作长效机制初探[D].湖南大学,2010.

[3]章颖,张小梅.浅析高校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措施[J].时代教育,2013(11).

[4]陈晶,张鲲.编译原理课程中类比教学法的研究[J].软件,2017,38(7):55-57.

[5]陈晶,张鲲.类比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3):139-140,156.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5

1.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思想落后

该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当前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和热情度较低,并没有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高校之间的竞争意识淡薄、教学管理和相关信息的传递缓慢等,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高校信息化间建设的资源共享空间。其次,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校教育无法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性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挑战下,部分高校通过网络中心的建立已经开始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工程,但是由于系统整体规划的缺失,造成了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缓慢,不能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主要是由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化应用入口以及认证方式的不统所造成的。

3.信息化建设硬件及软件投入不足

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硬件建设方面来说,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造成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硬件基础设计建设投入的不足。其次,同软件建设相比,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具有相应的使用周期,而在长时期的软件建设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硬件设施与软件建设的不匹配。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重要性

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教育管理来说,其是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以及教学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在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有效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学生的网上选课、学籍管理以及教学评价,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管理效率提升的目的。其次,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管理起到了规范的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参与者在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作用下开展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活动。

2.可行性

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发展,为现代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了有利途径,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多数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络在宿舍、教学楼、食堂、办公楼的全面覆盖,从而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条件。其次,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同等程度的提升,能够帮助高校进行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从而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高等院校中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策略

1.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从教学、管理、科研以及生活和社会服务等众多方面入手,其中教学作为智慧校园的核心建设业务,主要应包括智慧课堂、远程学习与实验等。智慧校园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校园网中的各个环节及事物形成一个统一的基础瓶套和数据共享以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首选需要做的智能学习环境的建设,其作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最终形态,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向学习者提供个性特征的支持服务等。在智慧学习环境下,需要主动硬件信息化和软件信息化的共同建设,从而为智慧校园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的学生从小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当中,所以学生的背景、经验和需求等与以往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从而就直接造成了其思考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之间的差异,由此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就应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首先应通过人才培养与教学促进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同时,鼓励教师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从而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支持、使用及评价体系。其次,是推动教学教学模式的变革,该种变革应直接反应在教学理念上。在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承担其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的艰巨任务,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写作学习。

3.信息化队伍建设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6

[关键词]教学模式;智慧课堂;专业认证;安全工程;互联网云平台

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现有的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采用“大安全”办学理念,为各行各业提供通用型安全管理人才,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1]。然而,毕业生反馈工作初期存在上手慢、适应力差、执行力弱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育与实际脱节,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严重不足[2]。因此,部分高校从2006年开始引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方法,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质量[3]。专业认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为当前课堂教学提出新挑战,传统的课堂板书、PPT,课后作业的教学方法已严重制约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亟需一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专业认证的需求。本文通过近两年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构建,可为相关院校安全工程教学提供参考。

1专业认证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融入生活的今天,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交互性,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后作业不重视,草草了事,学习效果差。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智慧课堂教学,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适应千禧年出生的学生。安徽省从2018年开始在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设立智慧课堂专项,笔者是首批智慧课堂建设人。在建设过程中,为满足安全工程专业认证需要,智慧课堂建设还需解决如下问题。(1)智慧课堂是什么?智慧课堂这一词出现较早,2004年就有人提出,主要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但那时并没有太多内涵,仅仅是一个概念和努力方向。后来,微课和翻转课堂发展迅速,智慧课堂被赋予利用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上、课下交互式教学的内涵[4],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的考核指标也以课堂教学视频和软件交互内容为主。这使很多人分不清智慧课堂与翻转课堂的不同,或者认为智慧课堂是翻转课堂的延伸。尤其是专业认证背景下智慧课堂内涵的界定,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智慧课堂是一种不断进步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智慧二字。以专业认证为目标的智慧课堂内涵在于以工业界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培养为中心,构建智慧学习生态,实现教学内容持续更新、学习方法持续改进、学习效果持续提升。(2)智慧课堂建设什么?笔者认为其建设核心是适应安全工程专业认证需求的教学内容。由于“大安全”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适用于各行业、各组织安全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5],需要设置多门课程覆盖各行业,但行业如采矿、建筑、交通、化工的运行机制差别很大,导致课程覆盖面广,教学组织难度大。因此,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智慧课堂建设的内容应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及时转化社会需求,能够反映工业界诉求[6-7],并持续更新改进,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掌握解决各行业安全问题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企业的需要。(3)智慧课堂怎样建设?智慧课堂的内涵核心在于构建智慧学习生态。因此,专业认证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聚焦于如何构建适应安全工程专业认证需求的智慧学习生态,从而实现持续改进的理念。智慧学习生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与学习,互动与反馈,追踪与改进,最终实现教师的精准教学和学生的精熟学习。智慧学习生态的实现不仅需要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教师穿插运用新技术,合理安排教学组织[8]。

2智慧课堂云平台的架构与核心功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战略,相关公司基于互联网云教学模式开发了多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平台,如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大大丰富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熟悉并应用这些教学工具平台,为智慧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1系统架构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互联网云教学平台内容涵盖矿山、建筑施工、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集“在线学习+行业课程+追踪反馈”为一体,如图1所示。系统的整体架构如下:(1)云课程:教师与企业合作,综合现代IT技术,将多媒体、动漫、3D、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到现代教学中,丰富教学课件和视频,形成精品课程,有效地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的需求。(2)云学习:云平台提供强大的在线学习、在线考核功能,基于互联网、手机的在线学习,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学习与练习、考试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3)云服务:云教学采用“互联网+”的应用模式,系统基于云计算架构,实时追踪反馈学习效果。教师通过网页快速构建教学内容,无须购买任何服务器等硬件设备。

2.2核心功能

云教学平台整合了学习管理、在线考核、移动学习、课程中心、知识管理等功能,能满足日常教学的不同需求:(1)学习管理:平台提供强大的在线学习管理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安排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如图2所示。可以让学生自主选课,也可以按培养计划的要求,主动分配课程给学生。平台整合精品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学习、测试、模拟考试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生动性和实用性,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2)在线考核:平台提供强大的在线练习、模拟考试、专业测试等功能。提供题库管理功能,支持强大的批量试题维护,让教师轻松创建和管理题库;系统支持智能组卷方案,实现高质量出卷;同时系统支持大规模考试的应用,支持分布式考试。(3)移动学习: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介质,引入组织学习理念,将学习根植于日常工作流程,融合人脉、圈子、分享、互动交流、社区等非正式学习元素,结合正式学习、知识管理、游戏化学习及平时成绩支持功能,实现“无处不在”地快乐学习。(4)课程中心:依据专业认证需要,教师建设不同行业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构建个人专业发展方向。该中心可引入其他高校的精品课程和企业的安全案例,拓展学生眼界,丰富个人的专业知识。(5)知识管理:“大安全”覆盖面广,既需要了解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又需要掌握行业实操知识。该系统的安全知识管理系统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安全法规、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安全知识,并根据国家政法法规的要求,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平台为毕业校友开放账号,使不同工程背景的知识实现共享。

3智慧学习生态的构建

在智慧学习生态的构建中,互联网云平台是基础,教学内容建设是核心,教学组织安排是灵魂。笔者在智慧课堂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实践应用不断丰富发展智慧学习生态,适应安全专业认证需求。

3.1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贯穿智慧学习生态的核心管理功能,实现从学习需求、学习计划、学习实施、学习评估、学习统计的有效管理,有助于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体系化。教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对需求的汇总,为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奠定基础;学生依据专业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学习活动,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自动生成学习档案;系统提供证件管理功能,学生考试合格后,可以发放资格证,并推荐关联课程学习;通过练习、测试、考试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并对课程和效果进行评估;系统可以自成各种学习统计报表,实现院系、专业、班级的学习情况统计分析,为持续追踪改进提供基础。

3.2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评估学习效果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动漫、3D、虚拟现实等技术制作,可以直观认识工程上的一些复杂结构,学生易于接受。相关教学视频可供给学生预习、复习。课前,教师可在云平台教学计划、课件和课程相关背景知识,供学生预览和自学。课中教师对每个知识点实时发起问答,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发起抢答、抽答、投票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课后,学生可对教学效果反馈意见,以供教师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在线练习、模拟考试、专业测试等功能,“以考促学”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设置每天课后的复习时间,完成后通过模拟考试考核,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可通过电脑、平板、手机多平台登录,实现边走边学,碎片化学习,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系统定期向学生提问,避免挂机学习现象,系统题库随机出题,避免学生考核时相互抄袭。平时,教师通过平台进行试卷管理,可新增、查看、修改和删除试题;期末,可依据学生模拟考试的错题分析,自由组卷,形成高质量的试题。选修课、考查课等非考试课可直接在云教学平台考试,获得成绩。

3.3实践应用

为适应安全专业认证需求,解决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云教学平台可向企业和毕业校友开放,提供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功能和交流平台。教师依据企业需求,相关培训课件和试题,企业依据课件学习人数支付报酬。云平台提供了教师与企业互动的渠道,教师不断改进以符合企业需求,促使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企业上传工程案例换取培训时间,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践知识。通过该平台企业可实习需求,学生参与实习,可细致了解企业所处行业和工作内容,为就业选择提供参考。学生在平台上与企业和校友交流,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方向,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为就业发展提供基础。

4结语

智慧课堂教学是依托互联网云技术的全新教学方法,基于云端教学管理,实现从学习需求、学习计划、学习实施、学习评估、学习统计的有效管理;基于电脑、平板、手机的多平台学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扩大了教学覆盖面;采用互动式在线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线练习、考试促进教学与考核联动,提高了教学质量;云平台有效整合企业和校友资源,使社会优秀资源共享,解决了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智慧学习生态实现了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随着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的推广,一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傅贵,周心权,秦跃平,等.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学方案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8):64-67.

[2]邵安.安全工程人才的能力框架及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87-91.

[3]宋守信,杨书宏,傅贵,等.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专业认证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8):49-57.

[4]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1):18-26.

[5]袁昌明,谢正文.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S1):35-37.

[6]孙晓雷,杨英丽,牛金成.专业认证与安全工程本科教育[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3):78-82.

[7]蒋复量,李向阳,谭凯旋,等.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12-18.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7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中各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作为教育培育人才的学校,教学信息化刻不容缓。现如今,已经有许多学校引入了各种高科技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有教师都在慢慢地学习信息技术并使其彻底融入教学教育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给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互联网+教育”以及智慧校园的内涵

1.“互联网+教育”

这是一种将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结合产生的新时代教育形式,虽然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在广泛使用这种技术,但也并不是彻底摒弃传统教育。这种新型教育形式只是将现在教育系统中的优秀资源通过如大数据等技术做一个优化整合,以此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学质量。想要达到这个结果,首先要完成一个前提,那就是信息共享平台,只有搭建好信息共享平台,才能和各个地区的学校相互交流教学方法,分享教育资源,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

2.智慧校园

所谓智慧校园,就是将每一个学校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并搭建出一个充满智慧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真正让所有校园互相连接起来,其内部的教学设施也互通有无,使学习教育智能化。只有将智慧校园真正建立起来,才能让教育教学真正进步。通过教育的智能化,来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出独属于他们的教育方法,有效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如果想要让教育信息化广泛普及,那就必须要保证所有学校都拥有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并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教育效率,改进迂腐教学理念,这也是为了不被时代潮流所吞没而必须跟上的趋势。但是毕竟这种理念才刚刚诞生,没有一个统一的架构供教育界学习,各个学校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因为没有一个理论性的指导,所以有很多学校在进行信息化教育策划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使用体验,使其偏离了提升学习效率的初衷。还有的学校没有彻底理解智慧校园所要表达的内容,虽然进行了改革,但还是和过去的传统校园模式相差无几,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得非常笼统,没有一个清晰管理模式,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也比较简陋。

三、“互联网+”环境下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智慧校园的信息化架构

和过去的传统校园建设不同,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教师对互联网技术有所了解,能够做到将数字和物理相互融合,最终架构起一个优秀的智能结构体系,给所有学生以最为优质的交流平台,使学校管理人员有更加便捷的工作服务辅助系统。智慧校园的整体架构被分为五大层级,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以及服务层,这些层级相互配合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极为舒适的服务体验。

2.增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

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分阶段,详细计划每一个步骤的执行方法,只有将这些步骤都完美完成,才能最终拼接成一个优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为了能够更快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引入一些最新教学器材,以此替代那些已经过时的教学设施。这些教学器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校园学习生活质量,激发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使教师备课工作更加便捷,确保他们睡眠充足,不会再发生熬夜备课的情况。

3.提高数据应用型

现如今,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学校广泛建设了信息应用系统,但其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学校在设立信息应用系统时过于急躁,只想着跟上时代潮流,而没有认真仔细地策划信息应用建设方案,导致它无法和传统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到一起。信息应用系统的最大作用就是教学教育信息传导,只有拥有这项功能,信息化改革才算成功。所以,每一所学校在进行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时,绝对要强化对各种教学教育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在进行信息收集时,不能将目光只放在眼前,还要积极地采用各个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教育方式和知识,争取构建出一个极其优秀的学校交流共享平台。

4.培养建设专业团队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并不仅仅要靠软件硬件,相应的管理分析人员也是必需的。如果只是收集信息而不理解的话,那么根本就无法提升和改变校园教育质量,只有当全部理解这些信息和其蕴藏的深意后,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互联网+”。所以,各个学校必须要招收和培养高科技人才,并建立起一个专业的管理分析团队。他们的加入不光能够迅速分析收集来的各种教学教育信息,还能够教导教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平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信息化平台使用度以及教学质量。

5.以人为本建设信息化智慧校园工程

就像一日不能建成罗马一样,信息化智慧校园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建设完成的,需要在实施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慢慢将其完善。万幸的是,信息化技术在现在已经非常发达且成熟,智慧校园建设只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案,使它能够和信息化技术结合得更加完美。在进行教学教育方案改进时要平衡信息化和传统教学方式,给所有学生教师一个适应期,不要操之过急。不管方案是好是坏,其基础都要以人为本,在满足学生教师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要方便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最终在不知不觉间完成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推进我国教育教学发展。

6.校园服务的提升

智能服务系统支持学校购买、注册、管理、跟踪和查询有关学校建筑物、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的统计信息。它还支持教学仪器和设备的存储、库存、应用、分配、使用、召回、维修、保养和管理,帮助学校后勤部门和信息中心解决过去工作中使用教学仪器设备时信息混乱、学校办学条件不一致、资产信息统计口径等问题,有效地实现了全方位学校资产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支持物流网络、多媒体、水电等在线维护,实时监控和进行学期工作量统计。通过集成控制软件,可以实现对学校核心计算机室,楼层交换机和无线AP的智能管理和控制。

四、智慧校园的实际应用

1.家校联系现代化

智能家庭学校系统支持一个管理信息平台,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在线联系和互动交流。该系统支持公告、请假、新闻、新闻讨论和问卷调查。它有效地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校公告将及时给学生家长,它为家长提供了与学校和班级教师的在线交流渠道,加强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沟通,增强了学校管理的软实力。

2.教务系统现代化

智能教务管理系统支持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日常报名、班级安排、课程计划管理、课程计划管理、课程安排、课程选择、课程调整。该系统支持根据规定的课程标准,为每个年级制定课程计划和课程计划;支持为学生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和在线课程;支持设置自定义调度规则和自动调度;提供成绩表、上课时间表、教师时间表,并具有其他查询功能。该系统解决了以往教学管理不系统、不规范、信息共享不及时、人工操作困难等问题。例如,使用智能教学管理解决了减轻教学管理部门工作量的问题,并为整个学校安排了教师上课,以方便教师查询无课,进行数据查询和进行汇总分析,提高了管理效率。

3.评价系统现代化

智慧评估支持学校根据上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多维、多层次、多模式的信息平台评估和管理;通过对成长过程中学生表现的综合评估,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该系统可以帮助班主任客观、公正、全面地掌握和评价每个学生的综合情况,敦促家长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协助学校管理人员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

4.考勤管理现代化

考试管理和绩效分析系统是一个信息平台,支持学校的教务处管理与考试相关的工作流程。它支持管理考试信息、考试室信息、监考人、考生考试编号和学科学生信息,以及结果的统计分析。该系统提高了考试管理的效率,减少了错误,并为教务处和学校领导提供了准确的统计分析和对学校、年级、学科、班级学生表现的预警。

5.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智慧教学管理范文8

【关键词】教务处;管理创新;服务新模式

1教务处主要对外服务职能

教务处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管理部门,其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教务管理和对外服务。其中教务管理包括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学籍异动、考试选课等,对外服务包括成绩单打印、在读证明开具、毕业证翻译、学位证翻译等。当前,部分高校全体学生不返校,部分高校部分学生返校,这对高校教务处的管理及对外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务处在完成日常管理及对外服务的同时,还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其对外服务职能。另外,需根据学生所在地、所处环境制定相应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以保障其能顺利参与日常教学及办理教务相关业务。

2当前管理与服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务处作为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目标的管理核心,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担任着重要的管理与服务责任。传统的管理方式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教学管理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办事流程严谨、需多部门协同审查、需纸质材料存档、师生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面对面办理等。

2.1办事流程复杂。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审批事项多,办事流程复杂的问题,如退学等学籍异动手续办理,学生需提交各类相关证明及说明材料,并经学院、教务处、学工部、学生公寓、图书馆等多部门审批。学生往往对复杂的办理流程不清楚、不理解又缺乏相关专业性指导,造成多跑冤枉路、多进好多门,既影响了学生的办理效率,同时增加了学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2审批时间长。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事项中,往往需多部门审批,有教务处内部科室的协同配合问题、也有学院学校二级管理问题、同时兼有学院多个二级单位的相互协同问题。如学生打印英文成绩单这一事项,需学生在选课中心正确选择培养计划中的课程,教学改革科制定并导入标准的课程中英文名称,学籍管理中心核对并导入学生中英文姓名、学号、班级等重要信息,学生进行相关登记,并经学院、教务处相关科室审批盖章才可正常使用。

2.3需纸质材料审查及存档。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事项关系着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为保证各类事项符合教育部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需对材料进行严格审查,身份证复印件、相关情况说明等纸质材料在各类办理流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个别在校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返校,广大毕业生因工作原因身处外地甚至境外,这为提供纸质原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为避免有人冒领冒用他人材料,学校往往对委托办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申请理由的可信性。因此,纸质材料的审核和存档工作占用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大量的工作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事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4需面对面集中办理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事项需学生集中进行办理,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学生等待时间,教务处一般采用每周分时段办理特定事项的办法,即在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不同的审批事项,需提交后多日审核的,设定了投递时间和办理完成时间,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广大师生的奔波和时间占用。集中面对面办理易造成大规模人员聚集,尤其在6-7月毕业生集中毕业期间,队伍过长,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母校的印象。

3管理创新与服务新模式

3.1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从对教授的需要中派生出来的,其任务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创新管理流程成为服务好广大师生的关键因素。教务处做为学校行政管理的关键部门,应让所有管理人员在保证合理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并将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好坏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和职称职级评定的关键。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教务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实行绩效考核。教务处工作繁重、责任重大,适当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待遇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受到广大师生的尊重和理解,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绩效体系,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意识。要转变头脑,创新认识,拥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理念,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学习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开拓思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在思想上,切实加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将服务意识融入日常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3)制定并落实工作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应制定教务处相关工作章程,让管理职责明晰,对外服务流程规范,同时结合相关章程文件的起草和修订,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章程,让广大师生少跑一次路,少进一扇门。

3.2完善线上线下并行的服务新模式。高校教务管理服务模式急需转变。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教学的有效管理,成为当前形势下高校管理的关键环节。打造线上服务链条,实现同质等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依托现有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及时推出线上服务系统,同时针对纸质材料,可采用电子化的最大可能使用电子材料,特殊需要需纸质材料的,再进行线下办理。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实现双轨运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教务处线下服务体系,让线下、线上同步发展。完善网上服务系统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办理的“双轨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导服引导服务、帮办代办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一次性告知服务、一站式办理服务,对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的师生提供一次性告知服务,避免办事“往返跑”“跑多次”的情况;确保广大师生来办事、好办事、办成事。完善线上线下并行的服务新模式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利用综合办事大厅、各单位对外服务窗口向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办事大厅的智能化建设,如手机预约、自动叫号等。同时,加大对学生自助服务系统的投入,实现少跑路、少进门,最高效的办理教学相关各项业务。2)加强线上服务系统建设。建立网上服务大厅,让广大师生能够通过线上系统进行成绩单打印、在读证明开具、毕业证翻译、学位证翻译等操作,让能线上开展的业务均线上开展,最大化的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解决人与人大范围的面对面办理业务问题。3)实现线上线下统筹协调发展。线上与线下服务相互结合,让流程化的简单的业务通过线上办理,需要严格把关甚至需要特殊处理的问题线下办理,同时针对不同的业务可以利用线上预约,下线办理,或线下投递,线上发送等多种形式,实现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便捷高效的服务。

3.3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树立全局观念,以人为本的教务处服务要树立全局理念,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移动终端与智慧服务体系、社交网络与智慧服务体系、线下服务与智慧服务体系。移动终端与智慧服务体系:针对当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让移动终端成为智慧服务体系的最终载体,通过师生手中的智能移动设备,实现与教务处的互联互通及信息实时共享,让师生在第一时间掌握教学最新动态及各项业务办理流程。社交网络与智慧服务体系:社交网络与自媒体发展迅速,让社交网络成为智慧服务体系的重要媒介,通过社交网络与自媒体,将教务信息最及时的向全体师生通报,并可通过社交网络与自媒体实现交流互动,增强学校与广大师生的交流,密切学校与广大师生的联系。线下服务与智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利用办事大厅,部门对外服务窗口等,将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化,专业化,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服务事项的办理和咨询。提供“一站式”服务、热情、真诚的解决广大师生的各类问题,让广大师生少跑一次路,少进一扇门,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教务相关业务的办理。

4硬件设备不足条件下的服务模式创新

各高校办学层次不同,招生数量各异,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硬件设施、软件配套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针对部分高校办学条件的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教务处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与对外服务成为问题的关键。针对硬件设备不足的高校,应更加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措施有:

4.1强化线下服务模式。在线下可以采取预约制、分学院制、分年级制,最大限度的缩减学生的排队等待时间。如,采用预约投递制度,将相关材料按规定时间进行投递,并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登记申请,针对不同的业务,在规定时间内取回材料。

4.2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学校一般具有教务管理系统、校园卡系统、图书馆系统等信息系统。现有平台可以满足学生选课、成绩查询、课表查询、校园卡充值、线上借还书等多项基本功能。利用这些现有平台,通过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可以快速的实现线上线下办理各项业务,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电子及纸质材料,其中电子材料通过学校邮箱进行收发,纸质材料利用快递公司进行传递。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师生办理教务相关的各类事项,有效的减少了师生排队等待时间。

4.3创新服务理念。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并行的运行模式,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是重要的机遇,通过广泛的实践,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创新服务理念、拓展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质量。这就需要高校工作人员能够时刻以学生为本,优化办事流程、利用信息化等手段,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也需要广大师生的配合,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助办理,从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4.4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学校可将现有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宿舍门禁系统、图书馆系统、一卡通系统、能源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与管理。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如学生自助服务一体机、智慧教室、智慧语音导航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实时分析学生动态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最精准的服务,让学生身处外地或身在宿舍就可以办理学校相关各项业务同时获得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5结语

教务处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管理部门,高校教务处管理创新与服务新模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控制及学校的长远发展。本文针对教务处的主要职能及当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完善线上线下并行的服务新模式、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硬件设备不足条件下的服务模式创新等四项合理措施,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沙莎.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教务处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9(26):49.

[2]吴燕华.高校教务员教学管理工作职责及作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8):174.

[3]黄宇靖,何雄伟.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教务处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