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例6篇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1

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日趋多元化的形势下,中国的戏曲艺术和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学院正处在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与压力,学院党委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力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2009年9月,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即:保持戏曲教育的领先地位,把学院建设成“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就是要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戏曲高级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文化信息交流与传播中心”。学院党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学院的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戏曲高等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教学评估、党建评估、质量工程建设、60周年校庆等有利契机,对文化传承创新、提高戏曲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完善民主办学机制

学院坚持不懈加强思想建设,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理论水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学习,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不断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与活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领导班子注重深入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进程。

近年来,学院构建民主办学的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党委以工会、教代会、学代会和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等为载体,发动教职工、老干部、老专家及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学院的各项重大事务,发挥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与监督。通过实施校务公开、建立院领导接待日、设立院长信箱等,加强信息沟通,不断扩大民主,增加工作透明度,保证了师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逐步形成了民主办学的工作机制,为学院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治校理教能力

党委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4项监督制度,坚持任用标准,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事。

2006年、2007年和2010年,学院进行了3次系处级行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换届工作,学院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和程序开展工作,处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学院未来的发展储备了人才。目前,学院干部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在处级干部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2.7%,具有高级职称的占56.4%,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学院党委紧密结合学院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采取参加上级调训、院内集中培训、中心组学习、在线学习、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坚持举办寒暑假中层干部集中培训、党务干部专题培训和系部主任专题培训等。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开展“每月一课”学习制度,举办“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场专题讲座;组织党务、行政和工会干部“走出去”,带着问题与思考赴兄弟院校调研学习;组织两批干部赴香港参加“高等教育管理”培训班,借鉴吸收香港地区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此外,还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等组织的干部培训。这种“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丰富了干部的理论素养,又通过考察其他院校,积累了好的经验,有利于学习综合性大学的各项管理经验,拓宽视野,再结合学院的特点进行实践,培训的效果得以体现和提升。三是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党委开展了“研究型”教育培训,鼓励干部根据学院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将学习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为学院决策提供参考。

3.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走人才强校之路

“党管人才”原则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组织保障。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都秉持“重视人才、爱才聚才、广纳人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良好传统。建校之初,田汉校长遍访名师,聘请驰誉海内外的萧长华等名师授课,时称“九大教授”,形成强大的教师阵容,为新中国戏曲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1978年改制为大学后,针对“”后教师队伍严重断档的情况,学院党委聘请张君秋、李紫贵两位艺术大家任副院长,又调赵荣琛先生来校与高盛麟先生担任学院顾问。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抓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张君秋、李少春、赵荣琛、高盛麟、王金璐、李金鸿等著名艺术家加盟学院,其他专业也聚集了关雅侬、李紫贵、金桐、周传家等国内知名的专家。这样,在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伊始,基本配备了较强的师资队伍,为办好高等戏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

学院坚持“引进、培养、提高”的原则,既加大对现有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作用,又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005年以来,学院先后引进了李维康、傅谨、谢柏梁、张火丁等表演艺术家和戏曲理论专家来院工作,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加强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目前,在编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42%,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6.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5%。学院还广聘社会名家为培养高层次戏曲艺术人才服务,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党委从学院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两个层次上对学院人才的发展提出思考:一是怎么看,即怎么看待学院的人才工作;二是怎么办,即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校之路。基于此,2011年5月,学院党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主题为:面向“十二五”,全面动员、科学设计、务实工作,努力创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富有鲜明特色的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杜长胜院长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作大会主题报告,对学院“十一五”期间人才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对“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确定了人才队伍建设的8项工程。本次会议的召开,达成了贯彻“人才强校”理念,打造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德艺双馨的人才队伍培养共识,本着“便于人才发挥作用、便于统筹人才工作运行”的原则,积极推进工作落实,确保人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切实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学院积极部署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力促党员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育人工作。根据实际,学院党委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目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在党员中开展“四个坚持”活动: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每年推荐品评1本好书;坚持党员理论学习制度―每年突出1个~2个学习重点;坚持调查研究制度―每年进行1次专题调研;坚持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每年组织1次学习参观。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方面,坚持开展党性实践和主题党日活动,各基层党组织每学期落实1项~2项服务师生的措施,在教师党员中开展“上好1门课,带好1个班”的党性实践活动。活动开展期间,学院对育人标兵和成才表率进行了表彰,为广大党员树立了学习榜样。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结合专业特点和部门实际,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和服务机制。例如,音乐系以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的创作与排练为契机,发扬长征精神,团结全系党员和师生,打造精品,达到了提升师生思想素质和创作实践能力的双重目标。舞美系支部为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服务青年教师的成长,组织党员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升社会责任感;戏文系通过招生试题库的建设强化教师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新媒体艺术系鼓励党员教师开展微博点评作业的尝试,并参加丰台区讲师团,为社区百姓进行网络音乐知识的讲解,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提高育人和服务意识;基础部通过教师党员与研究生“一帮一”活动的开展,在指导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强化了教师党员的育人思想,收到良好效果。学院党委的《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构建中国戏曲高等教育体系而奋斗》论文获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二等奖。各级党组织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结合专业特色,与学院育人核心工作紧密结合,带领广大党员在学院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了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5.加强师德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学院党委坚持把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与师德建设、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并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近年来,学院开展了“国戏精神”的大讨论,凝练出了“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始终以继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国戏精神”;召开了“中国戏曲学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加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而中国戏曲学院作为培养优秀戏曲人才的殿堂,更应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院党委召开了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就“文化传承・大学使命”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增强学院教职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院还围绕师德建设组织了征文及演讲比赛、青年教师上岗师德教育培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大学生师德问卷调查等活动,并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

2005年以来,学院有多名教师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等称号,还有多名教职工和集体被授予北京市级“三育人”及“师德先进”荣誉称号,青年教师注重提高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在北京市的比赛中取得佳绩。学院大力表彰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和团队,每两年轮流评选“三育人”先进及“师德”先进,通过优秀的师德榜样发挥示范作用。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全院师生共有796人次捐款24万多元,全院党员413人次交纳特殊党费21万多元,体现了国戏人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学院健康发展

学院党委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任务完成为核心,以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主要内容,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同分管工作的副职、分管工作的副职同主管的各单位(部门)中层干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承诺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其他工作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加强对基建、财务、人事、资产、后勤、招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及管理。形成了“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有效地推进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7.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创新中加强

为指导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学院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从组织上抓落实,为教学系配齐了专职学生辅导员,健全了学生工作队伍。在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中,强调服务意识,拓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空间,落实“奖、助、勤、贷、补”等各项政策措施,加大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力度,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学院团学组织逐步建立品牌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一二・九戏曲节”和“五月青春艺术节”为代表的实践创新活动,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服务北京奥运会和60周年国庆演出等活动中,学院的学生表现出色,增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获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立足办学之本,坚持特色发展,培育高素质戏曲人才

办学特色是大学的标识,体现大学的独特个性和办学风格。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是培育高素质戏曲人才的成功之路,坚持特色、发展特色,是学院的办学之本。

1.教学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学院党委不断探索高等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始终把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基本原则,注重发挥特色专业在教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先后设置了戏曲表演、戏曲作曲、戏曲导演、戏曲舞台设计、戏曲编剧和音乐表演等本科专业。近年来为适应社会需求和传统学科的内在要求,增设了艺术设计、录音艺术、动画、音乐学4个本科专业,经过调整和建设,逐步发展为11个本科专业、25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表演专业(京剧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表演(京剧器乐)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的核心学科“戏剧戏曲学”被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列入北京市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经过建设,学院的戏曲学科特色更加突出,传统专业优势更加明显,新建专业拓展了学科内涵,一个专业优势互补、发展后劲充足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07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此后,为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果,学院在巩固现有质量工程成果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工程的内涵建设。一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对各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质量工程监控体系建设,着力完善教学督导制度,规范日常教学管理,为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作了不懈努力。学院在优质课程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还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之后又陆续启动了品牌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学团队、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项目的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目前,学院有4个项目分获国家、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1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课程被列入北京市级精品课程;5本教材成为北京市级精品教材;4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实验室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创新试验区被评为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得以建立。

随着办学特色的凝练和培养模式的完善,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向社会,成为京剧艺术和戏曲事业的领军人物,在各级艺术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在近年来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学院毕业生获金奖数占金奖总数的80%左右。在2010年举办的首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中,学院获得6金7银5铜的好成绩,获奖比例达60%。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为推动京剧艺术和戏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动画、戏曲影视导演等专业学生的作品也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显示出基于戏曲文化基础上的新兴专业的蓬勃生机。

2.研究生培养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学院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17年,从1995年单一研究方向发展为现在涵盖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共39个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办学机构,从1995年招收第一个研究生,到目前有各级各类在校研究生291人,真正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199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国戏曲学院成为了戏剧戏曲学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并于1995年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1996年,由文化部主办、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开办,招收了26名研究生,揭开了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2003年,学院戏剧戏曲学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4年获得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研究生课程班”的办学资格;2005年成功申报教育部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培养试点单位;2006年成功申报艺术学、音乐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结束了学院单一学科的历史,并于同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学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改革、发展和建设,从实际出发,持续稳定办学规模,积极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明确了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凝练了研究生培养方向,制定完善了各方向的培养方案。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视力度,修订、完善了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3月,学院组织申报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获得批准;2011年6月,艺术学上升为学科门类后,学院成功申报了艺术学门类下“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的增加使学院办学自和学科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从2012年开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将扩展为2个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下的39个方向。研究生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率在艺术院校中位于前列。学院还一直在为争取成为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而努力。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为认真总结研究生教育17年以来的办学经验,充分认识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特殊意义,提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与目标,规划学院面向未来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任务,进而推进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走向更高阶段。2011年12月,学院召开了首届研究生教育会议,全面总结了办学经验,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国民教育层次中最高端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不断改善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实践型人才培养力度,提升高端人才培养比例,同时要避免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同质化问题,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本次会议的召开明确提出了建设任务,成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寻求发展的起点,将促使全院共同努力,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按照“突出特色、积极发展、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提升质量”的方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导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研究生学术创作能力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与服务为切入点,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保障,推动研究生教育层面的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3.学术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科研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研立项、、出版著作、艺术创作、学术会议、科研平台建设等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截至2011年底,学院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部科研立项等项目64项,科研项目数和级别呈逐年提高的趋势,有力地支撑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及科研创作。学院教职员工发表各类科研论文总计260篇,其中在核心刊物82篇;出版教材、编著、专著等各类著作69部,其中专著35部;艺术创作作品近120部,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0余次。

学术平台的建设也得到大力推进。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两个国家一级学会落户学院。学院还先后成立了京剧研究所、戏曲教育研究所、戏曲文献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戏曲音乐研究所、传统戏曲与陶艺研究所、戏曲与舞蹈研究所、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研究所等重要学术研究机构,鼓励各类人才牵头负责各级教学科研创作项目,为充分利用和发挥学院学术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创造了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戏曲理论研究在国内的影响,学院近几年举办多场聚集全国高端戏曲人才的大型学术活动,开办名师讲座和各类论坛。学院成功举办了4届大型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相继主办奥运舞美创作与科技高峰论坛、国际舞台灯光教学论坛、全国首届戏曲音乐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国际舞台服装化装教学论坛、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国戏讲坛、李紫贵戏曲导演艺术研讨会、新中国戏曲教育60年论坛、全国戏曲中等教育校长论坛等各级重要学术会议89次,增进了校际间、校内教师的学术交流,开阔了学术视野,对学院科研、学术氛围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

在抓好戏曲理论研究的同时,学院自主创作、改编、复排了《杜十娘》《悲惨世界》《哪吒》《樱桃园》《节妇吟》《祥林嫂》《红色娘子军》《谢瑶环》《宝莲灯》《白蛇传》《杨门女将》《四郎探母》《龙凤呈祥》《锁麟囊》《长征组歌》等剧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学院教师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参与各地戏曲院团的创作,为首都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发挥了作用。2011年,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学院教师以及毕业生参与了多出剧目的编剧、作曲、舞美和导演等创作,在全部35场演出中,主要演员有将近一半为学院历届毕业生。学院各专业教师在本届京剧节上参与创作的作品数量所占比例超过以往历届,中国戏曲学院创作力量和教学实力正在逐步壮大,教学成果正在逐渐显现。

深入推进开放办学,扩大戏曲国际影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戏剧领域一颗璀璨独有的明珠。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有责任有义务将饱含着东方美学精粹的戏曲艺术进行广泛传播,与全世界人民共享,让全世界感受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学院始终重视开放办学和服务首都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实现了由开放合作到服务社会再到学院发展的良性循环。

1.与五大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十一五”期间,学院与五大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联合培养高级戏曲艺术人才方面,在探索和构建院、团之间高效务实合作的新模式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学院还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艺术院团和知名文化企业建立了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接收学院舞美专业本科毕业生14名,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院与美国宾汉顿大学、日本大学、瑞士苏黎士艺术大学、台湾戏曲学院等20多所国外及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逐步开展互访,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逐步形成。

2.“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打响“国戏”品牌

学院积极参与京剧进校园、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各项工作,主动服务于国家素质教育工程。继续教育部与丰台区签订“戏曲进社区(村)工作协议”,组织教师深入社区进行京剧教学与辅导,开办专题讲座,丰富了社区文化,培养了戏迷观众。成功承办两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打响了“国戏”品牌。连续举办由各地方剧种梅花奖获得者组成的“多剧种表演高研班”,为使戏曲优秀人才成长为在实践领域中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附中成立了“中国少年京剧团”,并创排了京剧《新三字经》,与长安大戏院合作推出大型儿童神话京剧《九尾玄狐》。举办的“打开娃娃京剧之门”系列演出活动以及“京剧伴我成长”的主题游园活动,将“民族娃娃品牌”推向社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此外,学院与北京市丰台区合作,通过“中国戏曲动漫产学研基地”项目的建设,推动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参与北京奥运会、国庆庆典、新年京剧晚会、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等国家重大活动的策划和演出;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地艺术院团的创作。学院从多方位多角度服务于首都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

3.建立全球首家戏曲孔子学院

在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学院与美国宾汉顿大学共建了全球首家戏曲孔子学院,2010年由学院负责开设的戏曲专业课程和汉语课程,成为宾汉顿大学在校生的热门选修课程。近几年,学院留学生规模大幅度增长,每年招收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为传播和弘扬中国戏曲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学院师生相继赴美国、德国、瑞士、芬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进行演出和讲学,其中由学院师生和德国留学生共同创作的京剧《夜莺》四度赴德国演出。学院的各类对外交流演出活动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挖掘戏曲艺术独特育人功能,培养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

一直以来,学院党委重视发掘戏曲艺术独特育人功能,坚持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戏曲精英人才为目标,以系统完善的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创新思维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开拓形成了融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取得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特点,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学院作为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将大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日常专业教学中,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言传身教的道德影响作用,注重挖掘戏曲艺术特有的文化底蕴与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学生的各项艺术实践活动,做到三位一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

这种机制具体可以用“三个充分”来概括,即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思想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戏曲艺术本身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培养功能。其中,专业教师言传身教是最直接的专业和道德教育,戏曲艺术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高雅深邃的艺术魅力对提升人的境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是将专业教育与道德熏陶融为一体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和桥梁。

2.遵循艺术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思想引导作用

学院的专业教学遵循艺术教学和人才成长的规律,采用小班制单元式授课,常常采取一对一教学授课模式。在教学中,教师的讲授、示范、演示、展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此进行个性培养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模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戏曲艺术传承的授业者,更是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者,学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引导作用。

德艺双馨,以德为先。中国戏曲学院秉承百年戏曲教育传统,融合现代教育时代要求,构建了以“三个结合”为特征的师德建设机制。一是继承和发扬戏曲教育优良传统,教戏与做人相结合。要求教师强调有德有艺、以德为先;艺无止境、精益求精;提倡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一棵菜”精神。二是注重制度建设,理论倡导与师德实践相结合。多次组织开展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三是师生共同参与创作演出,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学院已经形成了多教学系部、多学科专业师生融为一体联合实践创作的完备机制,这种持续的课堂教学、舞台实践、亲身参与艺术研究创作的过程,既使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也使优良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学生,教学相长,营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

此外,在班集体建设上,每个班级均有1名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既负责班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工作,又在其专业教学中起到组织、管理和服务的作用,真正促进了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成长成才。

3.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充分发挥戏曲文化本体的育人功能

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本身蕴含很多教化人、滋养人的因素,具体可以归纳为:国学滋养、历史传导、道德教化、意志锤炼。国学中的精华成为国戏人精神和道德成长的天然养分,这是立本之源。戏曲的文本对学生有熏陶式的培养,这是文化传承。在历史方面,看戏讲史,戏曲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道德评价,对人有深层的教化作用,这是以史为鉴。艺术专业的成长成才需要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同时锻炼了较强的意志力,这是玉汝于成。

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使学生在学戏和演戏的过程中,培养了敬业精神和善于体验、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形成了国戏人的外在气质和内在素质,并凝练了“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始终以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国戏精神”。

4.探索多种实践模式,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学院积极探索各种模式的特点,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从而使每种实践形式均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各有裨益,效果明显。

一是专业教学实践。艺术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既注重独立个性,又讲究全面发展,教学实践对他们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学院各专业除安排日常教学实践外,每学期还设置统一的教学实践周,如表演专业形成了合成响排、内部实习彩排、对外演出3个层次的实践方式;舞台美术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形式是舞台设计、人物造型、外出写生等;作曲、器乐演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举办音乐会;文学创作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是采风、作品创作;导演专业的教学实践形式是小品排练、短片拍摄。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也使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得到强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辅导员、班主任均参加在内,关注学生思想情况,解决具体问题,使教学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社会艺术实践。近几年,学院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如2009年组织学生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60周年合唱团与民族打击乐团演出,到高校、社区、企业、农村进行公益演出,积极参加地方重大文化项目和政府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其中,2009年,学院排练京剧版《红色娘子军》,先后在国家大剧院和香港演出;2011年,学院独立创作并排练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参加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演出。此外,学院大力支持高年级学生参与专业艺术院团、电视台及影视制作部门的各类创作活动。这种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艺术实践,为繁荣文化市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是第二课堂实践。学院的“五月青春艺术节”和“一二・九戏曲节”是为学生搭建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创作和专业实践的舞台,是学生锻炼综合素质,展示各方面才华的“第二课堂”。“五月青春艺术节”已举办7届,每年均有鲜明主题。 “一二・九戏曲节”是为了纪念“一二・九”爱国主义运动,振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鼓励戏剧戏曲作品创作而发起的一项学生品牌活动,自1986年创办至今,已经举办了18届。它以“爱国、敬业、创新、合作”为核心精神,各系学生通力合作,自编自导自演大量作品,成为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展示其各方面才华的广阔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创新思维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尤其是2011年恰逢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学生艺术团排演的小剧场话剧《秋瑾》和表演系豫剧班排演的小剧场豫剧《红色木棉花》成为第18届戏曲节的最大亮点,也契合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2

(一)有利于推动我国艺术设计的民族化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艺术设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的影响下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随着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的不断传播和影响,我国艺术设计也相应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艺术设计的影响和冲击,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和民族性。只有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我国艺术设计中,才是促进我国艺术设计的民族化发展的必然道路。这是因为,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我国的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够增加我国艺术设计的民族认同感,也能够使相应的艺术设计彰显出我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从而增强了我国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和国际影响力。

(二)有利于解决我国艺术设计中的相应问题

我国的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其能够为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首先,民族文化能够为我国艺术设计提供比较丰富的素材。我国民族文化对很多领域都有相应的研究,在艺术设计需要的图形和色彩方面也是有着丰富的内容,且风格和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都能够解决我国艺术设计素材缺乏的问题。其次,民族文化能够丰富我国艺术设计的内涵。民族文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涵丰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将民族文化应用到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还能增强其生命力,从而解决了我国艺术设计思想底蕴匮乏的现象。

二、民族文化在我国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一)思想内涵的传承和发扬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也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其中“天人合一”“和谐”等思想主张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和发展。这种对民族思想内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领域和产品及其包装等领域。建筑设计上的对称和建筑物与风景之间的协调,产品设计上的比例协调和造型、色彩的和谐等,都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形态上的沿用与发展

形态是对一个地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综合体现。不同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而这些都能通过相应的艺术设计的形态体现出来,或表现在图形的形状上,或表现在线条的粗细和搭配方式上。与此同时,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艺术设计中的形态进行了相应的发展创新,从而产生了包括力量和张力在内的形态特征。此外,很多艺术设计将传统民族民族文化中的形态和现代的艺术形态进行了恰当的结合,使一些艺术设计产品的形态,既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中的相应内容,也能表现出很多现代化的特点。

(三)色彩上的沿用与发展

色彩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对艺术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运用恰当的色彩能够使相应的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美感和表现力。我国民族文化中的色彩文化不但丰富多彩,还在历史发展中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如瓷器、服装等,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现代艺术设计不但对传统文化中的红色、黄色等颜色进行了恰当的引用,还依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产生了兼具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色彩,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四)质感上的沿用与发展

质感是一个物品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东西,其在人们对相应物品的认识和应用中产生了相应的文化意义,如丝绸的光滑细腻,玉器的通透光亮都被视为是高贵典雅的象征。现代的一些艺术设计便沿用了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应质感意义的物品。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具有新的质感的材料被研发和制造出来,并具有了相应的新的文化内涵,如钻石等。这都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结果。

三、我国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

在西方文化思潮和设计艺术的冲击下,我国的艺术设计逐渐走向了摆脱传统文化,大量借鉴西方文化的发展道路。这不仅导致我国的艺术设计不具有独创性,也没有相应的民族特色。为此,只有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艺术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使我国的艺术设计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发展前景,也能够使其在国际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和关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我国民族文化与艺术设计的有效结合:

(一)将民族文化作为我国艺术设计的基础

我国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特征的重要体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我国的艺术设计也要对我国的民族文化进行相应的合理的沿用和发展。首先,我国的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寻找相应的文化素材,并把握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规律,以使相应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其次,我国的艺术设计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使其与我国的现代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推动民族文化和艺术设计的共同发展。

(二)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民族文化中很多素材的应用虽然具有相应的独特性,但不能使大众有效的认识和接受,从而对艺术设计作品的传播有一定的阻碍。作为社会的群体,大众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形态,其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相应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艺术设计要将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运用一些能够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文化素材进行相应的设计,如戏剧素材、色彩素材等。但是,只追求民族文化而不顾及大众感受的艺术设计和只从大众文化出发而不进行更多的民族个性化创作,都是比较狭隘的且具有局限性的艺术设计。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进行恰当的平衡。

(三)中西文化结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各国文化都受到相应的影响和发展。艺术设计是从西方发展而来的,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要比我国优良,我国在相应的艺术设计中对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进行适当的借鉴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设计者可以在借鉴西方艺术设计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发掘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使其具有更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特点。此外,设计者可以在艺术设计中对西方文化和中国的民族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创造出更具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这样,我国的艺术设计才更有发展性和民族性。

四、结语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3

一、东北满族民间艺术的现状

东北满族民间艺术发源地之一是长白山,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色之一。根据记载,从肃慎至勿吉、邑娄、女真,满族的祖先们在长白山地区繁衍生息了三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作品与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剪纸、绘画、服饰、刺绣、建筑、木雕以及家居艺术等。随着历史的发展,满族民间艺术在满族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扎下了深深的根,并且一直延续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异样的艺术表现,更是满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满族的先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运用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艺术造型方法,创造出各种精彩绝伦的满族民间艺术作品。其主要的民间艺术剪纸是以纸作为载体,亦有使用皮革、鱼皮、金属薄片、树皮、树叶、玉米叶子等材料作为剪纸载体;刺绣则是以布、绸、缎、麻线等为载体。这些载体一般都是随手可得,方便自然和可再生的素材。随着时间的推移,造就了异样的艺术文化。

二、满族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满族民间艺术的造型之美。从造型方面来看,满族民间艺术的造型方法有对称与通感联想、散点透视等。对称与通感联想之美。满族民间艺术的作品有很多都具有对称之美。这种造型方法在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中均有体现。东北满族民间艺术中对称运用得行云流水一般。散点透视之美。散点透视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的画家以自己的眼睛为透视点,随着自己的运动而运动的绘画方式,是典型的散点透视绘画,区别于欧洲的一点透视法。这种绘画方式可以自由地组织画面结构与物体结构,不限于客观世界的一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种自由的组织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也深深影响着满族民间的创作艺人。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之美。东北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从色彩方面来看,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主要有三种形式,如下所示。

1.高纯度色彩之美。

运用高纯度的互补色进行色彩对比作为色彩应用的原则,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主要色彩倾向。如满族的八旗色,采用的色彩都是极其高纯度的色彩,这正是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满族人们还用风干了的玉米叶子、桦树叶子、桦树皮、鱼皮等天然材料剪纸,这种天然的色彩具有无比的自然色彩美感。然而在入关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沿袭了汉族的审美观,多色彩的剪纸作品应运而生。

2.色相对比色彩之美。

在色相对比中,任何一个色相都可以构成主色相,并与其他色相组成类似、对比、互补的关系。正确把握色相的关系,才能把色彩的情感和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效果对比才能更加突出。

3.主观性与观念性的色彩之美。

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比较简单自由。通常运用普通易得的缎子、纱、麻、棉、粗布等作为主要底布,用中棉线、麻线、绒线等进行刺绣。色彩既具主观性又具观念性。其次是以客观物象的颜色为依据,图案中色与色的搭配主要取决于绣者的喜好与配色经验,也有传统观念、传习经验的影响。

三、满族民间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设计中,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设计,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材料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质感与美感。在满族民间艺术中,满族人民在创作作品时选择的材料一般都是比较天然的材料。如剪纸时,会采用天然的鱼皮、桦树皮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此法在现代的设计中可以运用。综上所述,如果长白山地区的设计采用满族特有的刺绣工艺与绸缎作为装饰,不仅能够突出长白山土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弘扬东北满族文化。将以上几个优点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充分发挥满族民间艺术色彩的魅力,把这些色彩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还具有创新意义。满族民间刺绣中还利用互补色和明度的强对比之法进行绣作,以达到效果鲜艳大方而不刺眼,图案主次分明的效果,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法。采用满族民间艺术的配色方法,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色彩斑斓,美丽诱人,还富有独特的艺术感与民族特色感。

四、结语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渝东南;高校;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重庆渝东南地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当地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周边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有针对性地将其融入艺术教育实践中,拓展艺术教育内容,创新艺术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民族地区高校立足区域特色,通过对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构建出富有渝东南少数民族风格的特色艺术教育。

1 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艺术教育并没有充分意识和挖掘其周边少数民族艺术的资源优势,“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中国美学学科建构中的缺失,不仅使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得不到美学的关注与阐释,也使中国美学缺少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美学应有的鲜明的内在丰富性、本土智慧和特质。”[1]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做出积极响应,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1)开拓学生视野,促进文化传承。渝东南地区聚集了众多少数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浓郁的民族艺术。这些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价值。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高校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内涵,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有助于加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文化情感,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胸怀,提升精神层次和境界。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高校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寻找和发掘其内在活力,使其焕发出更多、更新的美学价值,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传承、保护和平衡大有裨益。

(2)丰富教育资源,探索教学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缺失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对高校艺术教育而言,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少数民族艺术高校,能够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符合艺术教育多元化的要求。学校是弘扬民族艺术的主阵地,教师就是这一阵地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融入教学中,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结构,同时通过少数民族艺术教学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体现高校艺术教育的民族性、思想性、情感性、教育性。

(3)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民族艺术要获得发展,必须以当地高校为依托,将地方高校作为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地方高校要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肩负起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保护与研究的重责。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在充分尊重艺术教育的共性之外,还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挖掘教育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各少数民族的艺术资源文化和审美价值,无疑会成为民族地区院校艺术教育系统中一支建构性力量,同时也使得这些院校比其他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更有特色和活力。

2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教育规律。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照搬普通艺术教育的做法,其必须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同时又要遵循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必须弄清楚它究竟能满足怎样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定位并以此探寻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博大精深、包罗庞杂少数民族艺术,应广泛收集,适当筛选,积极创新,以保证选用的少数民族艺术内容适合学生学习。

(2)定位区域特色。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还要考虑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从而形成既有主导,又多元共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富有区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师生构建学习、表现的舞台,从而丰富学校民族文化生活,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体现学校民族特色教育,进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使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教育走出新路子,做出新亮点。

(3)立足学生本位。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立足学生本位。目前,对于民族艺术资源的利用,有些高校尚满足于举办节日庆典、展示民族装饰,华丽背后,潜伏着问题,丰富的民族艺术没有真正走入教育,走入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要想加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正确认识,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拓展、创新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的民族特色艺术教学方式,展示少数民族艺术独有的魅力,传达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3 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内容与形式

渝东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仅以音乐舞蹈为例:土家族歌曲种类有摆手歌、哭嫁歌、山歌、挖土锣鼓以及劳动号子;器乐种类有打溜子、咚咚喹、牛角、土号与吹木叶等;舞蹈种类有摆手舞、铜铃舞、茅古斯围猎舞、跳丧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梅嫦舞、跳马舞、团鸡舞和合飞舞等。苗族歌曲种类有苗歌;器乐类有唢呐与打击乐等;舞蹈种类有鼓舞、跳香舞、芦笙舞、调年舞、采桑织锦舞、摘茶子舞、打鸡舞、盾牌舞和苗傩舞等。[2]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艺术源都可作为高校艺术课程的内容,我们必须在浩繁的资源库里撷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加以转化改进,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实现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1)开设特色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教学中,融入当地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少数民族艺术特色课程;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类选修课程。

(2)组建学生艺术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摇篮,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有艺术专业特长学生牵头组织各种艺术社团,如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绘画协会、调研小组等。通过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演出和民风调研活动,将当代艺术形式和现存的少数民族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

(3)举办民族艺术展演。在课余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专业汇报会,如民族声乐演唱会、民乐演奏汇报会、民族舞蹈展演以及少数民族风格绘画展等,并将活动过程刻录成光盘作为教学成果和参考资料。将民族艺术元素融入创作实践,把民族艺术精华搬上舞台,既增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主动性,又营造了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4)深入民间艺术采风。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走访民间艺人,收集民歌民乐,参与民族节日庆典,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亲身体验民族艺术的魅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民间艺人为学生表演或传授民族技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族风情。

参考文献:

[1] 范秀娟.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J].南方文坛,2008(3).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5

【关键词】大学;美术;地方特色;民族文化

一、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

我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反映除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人们的传统文化,,地方传说,民族习俗等多项内容。总结所有的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绘画,雕塑,特色服饰,传统工艺和建筑等多种内容组成。

因为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和情感认知以及群众气质有所差异,所以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种和风格。比如说有些地区的雕塑,刻画艺术用于灯具和家俱的制造上,有的地方的年画和窗花的地方特色用于装饰用,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各项庆祝活动,少数民族的节日,剪纸,民族歌舞等都能够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简单来说,地方特色是形成我国民间艺术的基础,地方特色发展成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要结合地方特色内容才能更好的和民间艺术融合,由此实现自我提升。

二、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对大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各个地方的民间文化正在走向衰落,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民间艺术无人传承,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艺术特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审美要求。所以大学将现代化的美术教育和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相融合,能够公开并普及民间艺术的家坊和作坊式传承,还可以解决民间艺术的传播继承问题,最关键的是能够将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理念引入到高等学校的教学中来,继承并发扬,实现创新和发展,塑造新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大学的美术教育也会因为更多地方特色文化的加入,有更多的创作灵感,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大学美术教育当中引入地方特色文化,能够改善现今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很多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吸引,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地方特色文化,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地方特色文化的地位

其次,社会环境发展要求大学美术教育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地方特色性文化能够影响一个地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其精神文化精髓和支撑。现代化信息发展加速,文化特色发展滞后,很多民族文化还没被了解就已经消失。保护并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不仅能够保护艺术的多样性还能够传承本土文化,引导学生追求本土文化的渊源,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文化的传承。

再次,融合地方特色艺术文化能够强化学校办学。我国高校的教学培养目的就是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培养面向社会发展的具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大学教育要走区域化,多样化以及特色化的办学道路。各地方高校因为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都会接触并感受到很多民族文化特色的影响,应该利用自己教学和传播的教育优势,大量的了解掌握民间的特色艺术形式,承担历史众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进而培养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专业美术团队,这也是现在高校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三、地方特色文化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合理安排民间特色文化课程。民间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艺术价值高并且教育资源丰富,大学美术教育可以和地方特色和自然文化相融合寻求入手点。现在的大学美术教育,学生接触的更多的是西方的知识体系,对本民族内的文化和美术特点了解不够。大学美术教育中中可以将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融合到其中,选择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资源,比如土陶,染织,刺绣,剪纸,木刻都可以融入到教育当中,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文化传承,达到教学提升。

其次,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在大学内融入民间特色文化不能只在表面的理论层次上进行,应该深入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要组织学生不断实践,实现发展,完成研究和创新。所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态融合到课堂上。比如说云南的大学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云南漆艺的操作教学,将涂、裱、刮、磨、撒、堆、刻等传统技法介绍给学生;福建的学校可以将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带到课堂上,通过向学生具体的讲解,使其在掌握地方特色医术形态的同时,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灵感和创新,实现艺术的发展。

再次,要加强实践考察活动。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到民间进行考察,了解地域文化,使学生欣赏并学习优秀的地方特色医术。可以通过录像等技术记录民间艺人的操作技术,访问老人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了解,掌握地方艺术的历史。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接近地方特色文化,还能够提升其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见识,提升学习兴趣。

四、结论

大学的美术教育除了要培养美术人才之外,还肩负着传承民族艺术,发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要在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实现教育多方面发展的目的。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不仅能够促进教育发展,弘扬民族特色,还有利于学生个人文化和艺术素质的提升。

美术课程。

参考文献:

[1]威廉·F·派纳.解读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26.

[2]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51.

[3]许宪生,许俊杰.福建漳州民间木版年画潜在市场分析[J].艺术市场,2006:122、120-123.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6

    一、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及其分类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个少数民族在为满足其自身物质需求所进行的生产劳动以及为满足其精神需求所进行的文化艺术创造中,被本民族所认同(即通过视觉所能感知并在心里所能接受的)且体现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切形象符号。我国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简单地说就是华夏各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并体现共同心理特征、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的可视形象、符号以及风俗习惯等。“包括外部形式、内部精神以及文化本源。外部形式指的是用以表达这种元素的载体的外表形态。内部精神指的是其外部形式及载体外表形态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含义。文化本源指的是这种元素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受的中国文化的影响。”[1]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少数民族数千年以来在他们自身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和形成的。这些色彩、样式以及风俗习惯,往往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在人们的审美习惯中成为传统并流传下来。它不仅是本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而且通常也具有识别该民族特征的文化标示作用。在视觉艺术中,色彩和图形样式往往是最先抓住人们视线的,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的这些不同的视觉元素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可以以此来区分各民族之间的视觉差异。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通过各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特有的形态来识别其民族特征。就像西北回族的白小帽、黑坎肩,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囊坑、麦西来普、热瓦普,具有新月标志的伊斯兰清真寺,哈萨克族的毡房、奶茶,蒙古族的马头琴、蒙古包,藏族的转经筒、酥油茶、布达拉宫等,都是本民族的标示形象。说到馕,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新疆维吾尔族,说到蒙古包自然而然想到蒙古族,说到转经筒自然想到藏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的视觉元素实际成为各民族的形象代码,是我们通过视觉感受来认知该民族特征的文化要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各少数民族的视觉元素成为艺术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更是创作富有民族意味艺术设计作品的根基。

    一般来讲,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有三大类: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形符号。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其本身也是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符号的设计是将概念性的语言转换为可视的视觉性语言的一个途径,是将设计内容的文字语言给予形象化、条理化,并建立起整套的视觉形象化符号。”[2]通过文字不仅能很好地传递、传承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含义,而其在表述内涵的同时也通过其自身的外在形式表现视觉的审美意义,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的能效。

    文字在设计中的适度和创新应用对于丰富设计本身,拓展其应用元素,增强视觉效果作用明显。色彩符号对于设计本身来讲是重要的手段和元素,色彩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所体现出的色调和色相、彩度、明度给人心理上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也是各少数民族表达心理和审美的重要方式。如红色表示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在许多国家和一些民族中,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比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黑色则代表稳定、庄重,也表示凄惨、悲伤、忧愁,像“黑色的星期五”,黑色在绘画、设计、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的气氛。而白色在汉文化中与死亡、丧事相联系,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但也表示洁净,如伊斯兰丧葬中用白布包裹尸体就是如此。绿色是一切万物的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颜色,表示环保和希望,它可以代表生命以及生命的状态,等等。但不同的民族有时对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寓意和偏好。

    图形符号本质上也是人类认识和审美情趣的外在表达和固化。与文字符号和色彩符号相同,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自然、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心理感受的审美表达,是文化的历史积淀。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环境、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精彩绝伦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家具、器皿、乐器、兵器、各类劳动和生活工具,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各类纹饰图案等等,都成为艺术设计中极具特色的民族图形符号。这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类视觉符号。

    二、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各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构建了华夏文明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当然也蕴含着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养分。“现代设计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美术学科,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研究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既符合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又符合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生产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3]由此可见,设计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设计。设计是人们在每天的实际生活中的一种设想、构思、计划和打算,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做任何事都需要预先的设计和计划,因此设计是未来的事,其目的是达到预期目标和为人们创造未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前面已经提到,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个少数民族在为满足其自身物质需求所进行的生产劳动以及为满足其精神需求所进行的文化艺术创造中(或者说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的色彩、样式以及风俗习惯,为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艺术设计,走具有中国民族和民间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之路提供了契机,因此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加以有效利用,使现代设计创作更具地域和民族特征或本土风格,不仅有利于我们华夏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利于发展我们民族本土化的艺术设计。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哪个国家、地域和民族,其优秀的艺术设计都是扎根于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人类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中国要想成为设计强国,就需要自己的设计,需要具有自身特色或本土风格,如果一味跟从西方,学习和模仿别人的套路,那么必将失去自我。数千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一直保留着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大海,自然是我们设计发展和创新之路上可研究利用和吸取养分的源泉。在少数民族视觉元素中,如很多织锦图案及抽象的几何构成纹样、造型、色彩等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去借鉴的设计元素,设计师在自己的设计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自觉加以应用,正确体现和把握好民族内涵就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因此,现代艺术设计要想富有特色、极具创新,就必须走民族化和本土特色化的艺术道路。作为当代的艺术设计师,在设计中紧密结合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的视觉元素,注重和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素材和视觉元素的挖掘,积极推进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艺术设计的相结合,无疑对丰富和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设计师的不断努力,利用民族元素进行设计的成果也得到世人的充分认可。如中国红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成功应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和奥运火炬上祥云图案的应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凤凰图案,甘肃武威出土文物“马踏飞燕”作为中国国家旅游标志等都是成功的案例。近年来以靳埭强为代表的一批设计师,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应用到设计制作之中,在设计界掀起了一场“中国人自己的设计”的一场革命,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东方神韵。日本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把本民族独特的一些视觉元素,如武士道、茶道、和服、樱花、红太阳等糅合到现代设计中,极大地丰富了日本的设计内涵,把传统日本文化意蕴、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我国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应用同样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少数民族文字和图形符号在书籍封面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维吾尔族植物缠枝纹在服装、家具用品、建筑装饰、首饰上的广泛应用,云南苗族蜡染花纹图案在服装上的应用等。这一切都说明民族视觉元素中蕴含着极其丰富和珍贵的艺术设计源泉。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应用,绝不是简单意义上对传统的少数民族视觉元素中的造型、色彩、以及样式和表面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更不是对色彩和样式的重复与堆积,而是根植于中国民族根性之中的,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审美趣味、风俗习惯的融合和深入的挖掘、升华及创造。要想在艺术设计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进行合理应用,大胆而科学的创新,除了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在思想上给予重视以外,在实际的应用中,还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