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范例6篇

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

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范文1

随着新课改制度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以初中科学教学为例,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希望对以后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育;创新意识

初中科学和一般的学科不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环境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应重视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1)要鼓励学生提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学生不敢提问,教师也不愿意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帮助学生将想象变成现实,从而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3)采用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趣味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通过独立思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1)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方式。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拓宽自己的思路,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2)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首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将科学教学过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价值。或者是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等。

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范文2

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关键在于课堂上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精心准备导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每一堂课我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准备导言,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的重要意义和乐趣,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思维。设计的导言要运用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的钻研教材打好基础,促使学生迫不及待的去阅读课文,探究原因,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把课堂放权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主体活动,自由的探索知识和交流经验。创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即以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代替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于己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强制、苛刻、压制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的得到发挥,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展现。实际教学中变化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善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技能。做小老师的过程,即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三)把评判作业的权利也让权给学生

学生习作,一般情况我都是只批改一部分,大部分由学生评判。让学生互作老师,互看互改习作,写上批语,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学生都有让别人认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因此,他们在看习作的时候会非常的认真负责。另外,我还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他们看习作的体会,暴露其所看习作的中的一些问题,然后大家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或不足之处,以供借鉴;有些见解特别新颖深刻我就布置该同学做好上台讲解的准备;学生如果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讲解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随时上台讲解给大家听。在此过程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靠学生自己一点点的摸索,靠自己的思考,学生被自己的点点进步鼓舞着,欢呼雀跃着,他们发现自己居然有如此的潜力和创造力。这时,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课堂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除了课堂外,我们还有其他创新教育的途径

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范文3

素质教育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教育,它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方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突出创新。

语文教学具有 “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当前的语文教学是较为死板的,缺少激情,缺少活力,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包括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为了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但学习都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为了有所突破,为了创新!而一切在别人的安排下,只跟着别人的指导。何来创新?何言创新?要培养学生创新,必须先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创新就是空谈,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教育才会不断前

二、给学生一个放飞自我的天空

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给学生展示一个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参加一项活动,而不是在完成任务似地学习知识,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感受悟社会、感悟时代的气息。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挖掘学生不同的发展潜力,并注重这些潜力的不断发展,给每一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机会。理解学生的不足,不断修正他们在生活中的错误。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态去衡量学生的天性,促使他们不断发展,充分认识自我,去掉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得到新的提高。让学生在这种没有歧视、没有等级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去领悟知识,体验语文课堂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三、正确看待教师的作用

要正确看待教师的作用。教师是连接知识和学生的纽带。教材是语文知识的集中体现,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采用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轻松地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进行交流,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语文教学必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语文教师要加强修养,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美学知识、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大胆的开拓者,具备开拓的精神,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批判的精神,教师也要从我做起,开展好自我批评,做好学生的示范。

四、以情动人,以美感人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情境教学法首先要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 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其次要激其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要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范文4

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如在教学中讲授练习时,也可以用故事导入,如用“西游记”中的分桃子和西瓜来认识分数。孙悟空和猪八戒喜闻乐见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学到知识的最好途径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知识必须经过主动探索,这种探索过程是产生新认识的过程。好奇是每个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例如,教师在教学用简单方法计算时,告诉学生: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和等于十,教师就能很快说出它们的积。一个学生站起来说:76×74,教师立即说出得5624,另一个学生说45×45,教师说得2025(边说边板书)这时学生很好奇,教师没有急于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自己总结出结果,教师再加以指导,正确地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真诚地欢迎学生怀疑和反驳,允许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这会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学习过程就是对未知探求,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质疑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是提高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行为应给予表扬。例如我在教学《除法》进行四舍五入调商时,有的学生就问和前面学习的为什么不一样,有的要少商一个,有的要多商一个呢?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下,加深对试商、调商的掌握,促使他们养成好思善问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重视实践操作,增强应用意识

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没有实践,也就没有发明创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观摩实践、亲自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的一种有意识的行动,教师要激励和推动他们去学习,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时,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更为主动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所以学生参与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如在讲授“怎样滚得远”这节活动课时,我对学生提出了一些要求:用斜面或者生活中素材来做材料,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测量不同的距离。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并让他们自己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多少度时候滚得最远。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增加了创新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范文5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能力;情景;质疑;实验;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69-01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焦点,提出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空间,以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学化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加入指示剂之后的酸碱中和反应、镁条燃烧、爆炸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教师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火药、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和鼓励学生,幽默大方的言谈举止等因素都会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善于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或课本产生质疑。这样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逐渐养成了依赖性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其次,启发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寻找疑点,培养质疑习惯。教会学生如何质疑,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各章节知识的交汇处,甚至于各学科间的关联处等等地方入手,或对教材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论述不太严谨的地方提出质疑。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旦学生提出问题,就应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从给定的情境或已解决的问题中提出新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同时,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比课本上的问题更能激发其进行创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要帮助学生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简单地将答案告诉学生,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营造学生积极提问、充分展示自己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让学生经常有享受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想,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不能因为不合常规而任意抹煞。要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提出异议,允许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对学生的异议要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追求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于教师、不盲从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的思维品质。

三、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也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想方设法地开展课外兴趣活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可以先安排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并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和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实际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方法。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施:

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良好的想象力依赖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构思新颖、思维巧妙、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科学、能动的安排学习时间,获取高效的学习方法,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提供学生想象的源泉,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限制条件编题或设计实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 情境教学 思品课教学 应用

首先,激趣是提高思品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激趣是增强思品课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很多教师讲课枯燥,使学生听来索然无味,有“难熬”之感。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就是激趣,即采用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品课的吸引力。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印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如讲《理智面对学习压力》一课时,我走进课堂一言不发,打开录音机,播放民乐葫芦丝乐曲《泉水响叮咚》。学生感到很新颖、放松,从而缓解了压力,联系课堂内容,自然而切合实际地导入新课。意境的创设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曲径通幽”之效。又如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学习压力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画,并提问学生:面临中考三位学生态度各怎样?不同的态度对考试及考试成绩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积极发言,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这样可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其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思品课中,巧妙设置疑问,能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

三、教具演示,激发兴趣

教具的运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用得恰当,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学习压力新思维》时,我先出示三个气球,由两个同学吹,另一个原封不动,其中一个被吹爆,一个吹得不大不小,这时气氛一下活跃起来。问学生:三个气球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状态?进而总结出学习压力的影响也是如此。既没压力不行,压力太大不好,适度的压力必需。学生对此感悟颇深。这种教具的运用,就起到了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同时也给课堂增添了情趣,活跃了气氛,使课堂教学目标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实施。

四、运用竞赛,激发兴趣

初中生的竞争意识强,自尊心强。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讲《从容面对考试》时,就如何增强自身实力有哪些好方法这一问题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六个组为六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各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回答具体方法,方法多者胜。如此大家情绪高昂,都想获胜。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赛,学生学得生动,记得牢固,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自觉学习的习惯。

五、组织讨论,激发兴趣

围绕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争辩,让他们各抒已见,互相启发补充,使问题获得完美的解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萌发了解决此问题的欲望。学生之间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然后组内讨论得出结果。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也给了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采用换位,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