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研究范例

民族史研究

民族史研究范文1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近现代音乐史;启发

从目前来看,我国音乐学趋于将各个分支学科进行整合,同时逐渐融合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因此民族音乐学对我国的近现代音乐史发挥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从音乐史的发展趋势中,我们不难看出,民族音乐学与我国的近现代音乐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关系十分紧密,在研究方法等方面上逐渐渗透、融合,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得到许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启发。

一、民族音乐学的内涵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刚新兴起来的学科,包含了世界上众多优秀的音乐理论,针对各个民族的音乐进行详细研究,与区域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借鉴其他学科的同时,又不丢失本学科的优势,不仅持续对研究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还不断进行批驳思辨,寻找更适合、更实用的研究方式。我国地域广阔,有着众多的民族,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学也有着属于我国独有的特点,从中能体现丰富的民族元素。许多音乐家们针对不同地域和文化的民族音乐进行分类,与众多相关联学科相互渗透,并整合成一种系统,逐渐完善发展成为了现在的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有着许多特点。首先,民族音乐学有着多种多样的研究对象,例如人物和环境等都可以作为其研究的对象,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对于民族音乐学而言,会更加关注作者创作的原因和背景,一个时代的人民群众以及环境会对音乐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民族音乐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这都属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围,这也给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其次,民族音乐学非常重视研究方法,会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三,民族音乐学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对于外国学者来说研究我国音乐时,是处于什么样的视角呢?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会使用国外的研究方法还是我国的呢?这也是研究的不同角度。然而过于刻意地追求新方法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我们应当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渐扩大研究的视角。第四,现如今的民族音乐学越来越注重对文化意义的研究,每个民族的音乐都能够展现出各民族独有的特点。同时,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逐渐成为了一个整体。第五,民族音乐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矛盾,那就是应当保持独立性还是借鉴其他文化。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够持久发展,但在借鉴其他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我国独有的民族特点。直到现在,这也是一个很难定夺的问题。第六,目前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一点,那就是民族音乐学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学科研究与人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从社会中取材,又要将研究后的结果贡献社会,因此我们就要处理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二、从不同视角出发,推动我国音乐学科发展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西方艺术音乐还是非西方艺术音乐,是民族传统音乐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在民族音乐学中都有所涉猎。民族音乐学现在依旧在不断完善发展,而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新研究成果的出现。在研究中会出现许多全新的问题,为音乐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之间建立起联系,促进其共同发展。民族音乐学中有着许多我国音乐史可借鉴的地方,例如我国近现代音乐史想要专门深入研究某一方面的音乐,那么民族音乐学就起到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学十分重视各种学科的联系,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优势,并应用于自身发展。就拿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来说,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如果以研究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我们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获得许多新的启发。各种类型的音乐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对其整体进行研究,但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够详细深入,因此我们便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各个部分都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进而产生出不同的音乐学科。我们在进行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时,既要从整体出发,拓展我们所要研究的范围,也要注重局部,找到新的研究突破口,从而进一步得到发展的启示。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

在对民族音乐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研究方法。例如,我们可以从不同相关学科中获得启发,利用研究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民族音乐学。针对不同的对象和情况,应该及时调整研究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转变方式,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生搬硬套方法。现如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发展逐渐复杂、多元化,因此需要更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既需要史学研究方法,也需要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光是音乐学就有很多方面,例如传统音乐、流行音乐以及西方音乐等,研究方式相互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只凭借其中一种方法并不能够完全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我国现在发展快速的流行音乐,其中包含的不仅是音乐元素,还有着商业化的特点,适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此时就不能够照搬照抄传统音乐,而要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创造新的研究方法。现如今各种内容之间有着逐渐融合、渗透的趋势,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内容中得到一些启发。例如许多的欧美音乐家会将女性主义的内容应用到音乐中,从而打造出一些具有女性主义的乐章,这一点我国的摇滚乐也曾经借鉴过,并获得了不小的收获。有许多音乐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种类的音乐放在一起研究,分析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种方法对于我国的近现代音乐史也适合。又如诸多利用数据进行研究的方法,像是调查问卷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大众喜好,使得研究更加全面。当然,对于不同的音乐家来说,他们所做研究的重点是不同。有的人会着重使用其中一种方式,有的人会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研究,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也会有针对性地选取研究方法。对于音乐史这一内容,既可以对于某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从整体出发,开阔视野,从面到里都能兼顾到。音乐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其中某个时期单独拿出来进行研究,这是不科学的。毕竟古今发展都是一个整体,没有曾经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时,要将其与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把它放到整个音乐发展历程中来研究,了解它发展背后的原因,找寻其发展的总体趋势与规律。只有把握住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够不断创新,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产生更多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再是僵硬的,而形成了一整套更加科学、客观的方法论。

四、民族音乐学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借鉴意义

民族音乐学不仅有利于本学科发展,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虽然在不断发展,可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像现如今这种以各种方式进行研究,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兴趋势。在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音乐,还便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近现代音乐史。例如口述史这种民族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述音乐是以口头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常常通过音乐记录下来。因此通过对音乐进行研究,人们也能对历史做深入了解。由此可见,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重要的文化特色。口述史正是通过这一点,将生活与音乐相结合并灵活运用,不仅通过乐曲展现日常生活,还将音乐更好地融入生活。随着这种民族音乐的不断应用,现如今已经可以通过录音形式进行还原了,增加了材料的真实性,减少错误的产生,拓宽了音乐的发展范围。

五、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发展策略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许多民族。每个民族的生活条件与文化环境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有着不同的特点。音乐发展方向逐渐多样化,我们在对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要多借鉴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方法。

1、注重对我国音乐的保护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不可避免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因此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我国音乐家应该十分重视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逐渐形成一种意识。但保护本民族文化并不是不发展,而是适应时代变化,找寻新的发展契机,拓展发展空间,在保护我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思考,并使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保留其本来的民族特点。现如今的21世纪是网络发达的时代,各种音乐形式层出不穷,如果不注重保护,就容易造成我国优秀文化的流失,甚至可能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创作新音乐时注重借鉴,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形式,汉族的代表是安徽的花鼓灯,蒙古族的代表是草原“呼麦”,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政府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更加重视我国的民族音乐,从法律层面上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联合国曾经发表过声明,呼吁号召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民发展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这也能看出我们对民族特色共同的重视程度。中国在这点上有着先见之明,早就有意识地重视民族音乐,在整个世界的音乐领域中独树一帜,在现代流行音乐新兴的同时,不忘民族音乐的特色。除了各大音乐家们,政府也非常重视其发展和创新,给传统的民族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政府始终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应当高度引起重视,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逐渐渗透与融合,彰显我国的民族文化,实现文化自信与自强。

3、教育机构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

民族史研究范文2

(1)单元教学。民族舞教学是我国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逐渐到人们重视,在舞蹈的教学中,单元教学是民族舞教学中比较常用做法。单元教学法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任务。不同民族舞教学可以进行不同类别的单元划分,同时必须保持每个教学单元独立,教学中不断发现各个民族舞教学特性和共性,通过这两个特性对单元教学方法进行确定。民族舞教学中,除了强调技术,还要强调民族文化,对不同民族舞的特色进行突出教学,还要强化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将分散的民族舞知识系统化。实践活动环节是民族舞教学的关键,尤其是关键动作的示范,强化训练以及民族文化背景学习,每个教学单元对民族舞都要给予细致地分析、编排和训练。这样才能使民族舞成为高校舞蹈教学重要组成,同时还能够学习我国深厚的文化历史,并将其融入民族舞学习当中。

(2)言传身教。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原来的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被放弃,正朝向启发式教学转变,这里所指的言传身教绝对不是填鸭式的一对一教学,而是每个学习部分都有自身的作用。民族舞教学的言传身教指的是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因为比较古老,传统,就受到很多人的怀疑,而且被列为填鸭式教学手段。其实,言传身教的教学法有自己特殊的优势,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启发式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方法创新。舞蹈教学不仅是艺术教学,教学方法有着自身规律,尤其是民族舞教学。仅仅依靠理论很难让学生领悟到民族舞的真谛,但是,如果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上实践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教学,可让学生将舞蹈理论和舞蹈动作进行有效结合,充分理解民族舞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精髓。自古以来,在舞蹈教学中一直沿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言传可理解为理论知识学习,身教可理解为实践。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边讲一边做,通过边做边体会,恰好避免了书本与书本间的弊端,可以说,“手不舞及足不蹈”,光说不练,并不是舞蹈课。作为舞蹈教师需要注意动作讲解、知识传递及思想渗透等,舞蹈主要是以人体作为工具的,经过人体各个部位协调活动,会构成一定韵律感舞蹈姿态、动作与造型,可直接反映人们内心活动,更能反映社会生活,充分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就可通过动作示范来规范学生动作及标准,舞蹈通常跟音乐是紧密联系在一块的,在舞蹈学习同时,人们不仅能记住教师动作,还能通过音乐来更深刻了解舞蹈所表达内容,运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掌握与理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民族舞学习,更离不开这种舞蹈教学方法。

(3)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法作为教师教学任务完成必要条件,对舞蹈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恰当教学方法应用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效率,民族舞教学过程一般包含开法、巩固训练与能力提高这三大阶段,像在开法教学阶段,教师在动作教授的时候,一般就应用我们所提到的身教示范法,学生一般也多处于模仿阶段,在单一动律交手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重复法与分解法,藏族舞教学过程里,颤动律就是藏舞首要动作训练,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不停示范动作,对于动律重点与难点,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及分解,让学生明白动作发力点。在巩固训练阶段,通常会使用集体练习法与强制法等,使学生能够在动律的组合里,对单一动律进行不断巩固,从而让学生将学习动律更好地运用到舞蹈艺术当中,一般训练阶段不同,所使用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民族舞间的风格差异性是比较大的,这就决定了民族舞教学内容差异性及丰富多彩性,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也就存在很大差异性,像安徽花鼓灯及东北秧歌等民族舞,一般动作是活泼俏皮的,其内心的情感戏也比较多。例如,安徽花鼓灯里的三点头,就可应用情景式与启发式教学,可给学生先说戏,积极启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对学生情感启发之后,这时教师就可运用示范式教学手段,通过直观教学形式更准确地理解与掌握动作教学。

2、总结

民族史研究范文3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梅里亚姆;蒂莫西•赖斯;研究模式

一、梅里亚姆模式

梅里亚姆1964年出版的《音乐人类学》一书中,提出了其音乐人类学研究“概念——行为——音响”三重分析模式(如图1所示)。在书中他提到:“那么,音乐观念是音乐人类学家了解音乐体系的基础,因为音乐观念是所有人群的音乐行为的关键所在,不理解观念无法真正理解音乐。”图1三重分析模式他认为某一音乐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首先要研究音乐的概念,即当音乐表演者与听众两者脑海中的音乐观念契合时,这一段表演将取得成功。当人们将音乐概念付诸行动时,音乐的行为随之出现。梅里亚姆将音乐的行为分成了四种:身体行为、言语行为、社会行为、学习行为。伴随着音乐行为而产生的是一种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含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一种影响,它被这个特定背景下的人创造,为这个背景下的人服务,但也不能独立于这一特定背景。梅里亚姆认为,“概念——行为——音响”是一个单向循环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二、蒂莫西•赖斯研究模式

(一)四级分析目标

1987年,赖斯在其论文《关于民族音乐学的模式重塑》中提出了人类学研究的四级目标即:一级目标:分析的程序;二级目标:形成的过程;三级目标:音乐学目标;四级目标:人类学目标。赖斯四级目标研究模式的第一级目标是“分析的程序”,包括概念分析、行为分析、音乐分析,即梅里亚姆“三重分析模式”的内容。第二级目标是形成的过程,包括历史建构、社会维持、个人创造与体验这三个维度(如图2所示)。赖斯认为“音乐是基于个人的创造性而产生,个人的创造性又与历史构成性、历史传统有关系,它受到历史传统的制约。音乐创造出来以后,又是由社区或者村庄、部落等社会群体来维持的。”他认为对音乐的研究,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历史建构,音乐的创造一定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的创造。其次,个人层次的创造和体验是指在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产生创作灵感,并完成音乐创作的过程。最后,社会维持指音乐的传承和维护一定是第一个维度历史建构下的人进行继承和维护。图2三个维度第三级目标是音乐学目标,这一级目标主要是用于探寻人类如何创造音乐的问题,也就是探索人们在创造音乐时所用到的方式方法以及形成的风格体系等问题。第四级目标则是人类学目标以及最终认识人类自身。蒂莫西•赖斯研究方式的四级目标是层层递进的,他希望从音乐的生成背景、创作过程以及其传承和维系中最终了解音乐和人类其他行为之间的联系。

(二)音乐体验三维空间

2003年蒂莫西•赖斯在《民族音乐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音乐体验与民俗志中的时间、地点和隐喻》,将其四级目标模式的第二级目标“形成的过程”中的三个维度进一步扩展,形成了“时间、地点、隐喻”的音乐体验三维空间。首先,“时间”这一空间是指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感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地点”这一空间指“场域”,音乐的“场域”是指某种具有区域特色音乐的出现是受该音乐当时所处区域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以及其他文化和诸多因素相关联而形成的。赖斯这一空间是将如,“经济场域”“艺术场域”等不同的“场域”文化相互关联起来,形成某种跨文化,跨地域的交叉文化、亚文化的文化链。最后,音乐隐喻则是指把音乐和人们的体验联系起来,也就是通过对于某地区音乐的了解更加清晰的了解该地区的文化、历史、社会以及其他艺术等。

三、梅、赖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梅、赖模式的相似性

1.研究重点的相似性。梅里亚姆与赖斯都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人类学上,他们认为要理解音乐这一人文科学就必须同时了解与其相关的社会科学,因为人文科学来源于“人”,这也就表示任何一种人文学科的产物一定是由人的行为、人的社会、人的历史的发展而产生。

2.交叉学科研究的相似性。梅里亚姆与赖斯都认为,对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一定要与相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因为,某一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一定是受与音乐有关的其他学科的影响而产生和变化的。例如,宋代的市民音乐的产生是因科技的发达和社会的进步使音乐文化下移到了市民阶级,因此,对它的研究不能脱离对宋代社会背景的研究。

3.三维立体研究的相似性。梅里亚姆与赖斯都将对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分成三个维度,他们认为音乐的研究一定是一个立体的研究过程。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从作曲家的灵感和激情开始,先在脑海中进行构想,形成基本乐思,加之各种作曲方法,进行乐谱创作。创作完成后,由作曲家本人或者其他音乐家进行演唱或演奏随即问世,之后欣赏者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并加以宣传,传播开来,或者产生排斥,反向推动作曲家进行修订。

(二)梅、赖模式的差异性

1.循环模式结构的不同。梅里亚姆模式是单向循环模式,而赖斯模式是双向的、立体的。梅里亚姆认为,除了最后的音响会回馈给概念,使其进一步完善其他步骤的进步,必须是在下一轮循环中才可以进行,而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音乐的进步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任何的一个环节的反思都可以促进音乐的进步和发展。赖斯研究模式的双向性则完善了梅里亚姆研究模式的弊端,使得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更加清晰和精确。

2.研究视角的不同。梅里亚姆的研究视角是“音乐是文化”,他主要是希望以此来突破功能主义将音乐贬为低级领域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音乐人类学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首先从思想——行为——实物最后反馈给思想的这么一个过程。赖斯研究模式则是将民族音乐研究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将历史放在首位——个人——社会最后重归历史,而在他新研究模式中更是进一步将视角扩大到时间——空间——隐喻上去。至此,赖斯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扩大到了一个极广的范围内。

3.对待“个人影响”的态度不同。梅里亚姆的音乐行为研究是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的一种群体价值、意义,在他的研究模式中音乐的行为是在研究群体的共性行为,将个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进行了人为剔除。赖斯则提出了“个人创造与体验”这一维度,强调了个人对于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将其放在联接历史建构和社会维系的重要位置上,在他看来,音乐的研究离不开对于个人的研究,个人的音乐创作与体验的增加,使得社会认可的普遍增加,从而推动了音乐整体认知的进步。

4.音乐研究的“时空”不同。梅里亚姆研究的音乐是“历时”的音乐,即某一固定时期、固定背景内的音乐,没有时间上的流动性。而赖斯研究的音乐是一种“历时”和“共时”的统一,运用赖斯研究模式我们既可以看到各个不同时期下的音乐变化,也可以看到音乐在时间的推移下,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步产生变化的过程。因此,运用梅里亚姆研究模式研究的音乐就像是从时间这部“电影”中剪辑出来的一个个小的片段,而运用赖斯研究模式我们更像是在欣赏整部“电影”。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音乐人类学家致力于中华传统音乐的跨学科研究,在音响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但是,音乐研究具有复杂性,不可一蹴而就,笔者此文旨在向读者进一步介绍音乐人类学这一学科,希冀以此抛砖引玉,以期使更多的学者投身于音乐人类学研究中,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在创造、继承和发展中,真正的了解中华传统音乐,让中华儿女和世界各国人民更加清晰的了解中华音乐。

参考文献

[1]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蒂莫西•赖斯,汤亚汀.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学,1991(04):120-132.

[3]杨胜兴.北美音乐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及其中国实践——以梅里亚姆、赖斯和曹本冶理论模式为例[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4(04):66-69.

民族史研究范文4

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有多种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其中,我们常常通过民间艺人的口中提到“艺诀”这个名词。通俗的来说,“艺诀”就是漫长文化长河中,民间艺人对自己的艺术,通过自己的摸索与实践,汇总与研究出来的诀窍。这些诀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非常适合教学。相对于舞蹈教学纯理论的语言,“艺诀”能够极好的给予相关学习人员更好的启发,从而理解民族舞蹈的深刻内涵。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山东的胶东地区有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山东胶东大秧歌”。其中,秧歌演员在表演中,不断地进行腰部的拧动,从而成为了中国舞蹈中的一大特色。秧歌演员在表演中就总结除了一套诀窍,叫做“小嫚拧”。极具诙谐幽默、地方特色的语言很好的介绍了山东胶东大秧歌的舞蹈特色。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用比较生硬的语言来阐述这种舞蹈动作,教师这样的讲解使得学生常常不达其意,还破坏了舞蹈教学的美感。学生的不理解是一方面,教师教学过程也是极为吃力的,都未能达到教学中的目标,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山东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审美风格素以“小脚的美感”著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山东妇女近代之前一直有着裹脚的习俗,山东大秧歌的艺术形象取材之一就是来自于裹脚的历史因素。所以“小嫚拧”就是说裹脚妇女因为缠足所引起的疼痛走路不稳,所以才会形成“左右摇摆”的艺术表达手法,这种手法活泼俏皮、生动形象具有极大的美感。学生在结合对“小嫚拧”充分的想象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教师只要在旁边进行动作上的规范与纠正,教学进度就会事半功倍。在中华大地上,这样的“艺诀”是非常多的,语言通俗易懂之外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艺诀所表达出的丰富内涵,也能够使学生在灵魂上得到升华,加深对舞蹈的喜爱,深刻的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在文化。

二、将地方文化特色注入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去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理解当地文化的内涵。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者众多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地方文化怀着敬仰的情感去学习。有的教师对于民间文化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单一的人为地方舞蹈粗陋,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化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所以,教师在自身掌握了民族舞动的内涵后,怀着情感去教学,把自己看成是文化传播的大使,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就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喜爱。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舞蹈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地方的风土人情造就了民间舞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苗族舞蹈,其中有个艺术动作,似独特的甩手,这个动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针对此类现象,我们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大西南,地貌奇特,大多是崇山峻岭,山高而。根据苗族人的传统习俗,苗族姑娘身上通常装饰着大量的银制饰品,由于日常的劳作需要经常的翻山越岭,另外加上背后沉重的背篓,就会使人汗滴如雨下,这个时候就会用手去不断地擦汗,身体上银制饰品哗啦啦地响,就产生了独特的苗族民间舞蹈。结合这一状况,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令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甚至可以模拟苗族姑娘登山时的情景,进行情景再现,从而加深对动作的理解。这个时候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进去,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三、将民间舞蹈的具体动作进行解析提高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实效性

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系统,对于动作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舞蹈的动作就是由千千万万的个动作的优化结合,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对于某个动作进行重点的解析,对于教学工作的进行时大有裨益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动作进行拆解,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民族史研究范文5

(一)社区管理人员的调查分析

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社区的建设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区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其管辖的地域范围与人口基数都在迅速扩张,妥善处理辖区内过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棘手问题使得街道办事处的日常管理任务日趋繁重。然而,街道办的精力毕竟有限,社区作为街道办的执行机构则承担着街道办大部分的日常工作。社区工作具体分工下来则是由具体的社区管理人员来执行。我们针对社区管理人员设计了单独的问卷来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对成都市浆洗街洗面桥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通过是我们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在社区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近85%的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日常的工作量巨大。

2.部分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在其工作中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并没有得到与其日常付出相对应的回报,这也招致了不少工作人员的抱怨。

3.城市社区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并不合理,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其次社区管理人员非专业化现象严重,高中与大专学历的管理人员占了大部分。

(二)社区居民的调查分析

在发出的100份关于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中,少数民族居民的问卷共60份,汉族居民的问卷共40份。这里,我们着重从少数民族居民的视角来分析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我们总结如下:

1.在社区选举方面,少数民族的参与力度不够。通过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高达98%的少数民族居民没有参加过社区居委会的选举。

2.少数民族居民日常了解社区情况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社区宣传栏,其次是通过媒体宣传及相关文件通知。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对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来说已经愈发显得滞后与缓慢。

3.在社区提供的培训活动上,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居民认为社区很少举办相关的培训活动。通过我们的调查,少数民族居民认为对他们日常生活较重要的培训活动主要包括就业创业培训、医疗保健培训、社区安全培训这三方面。

二、少数民族聚集区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社区管理职能不明确

1.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过多的干预了社区居委会本应办理的事务。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错位、缺乏抑或是管理的不到位,不仅阻碍了社区自我治理的活力,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额外负担。

2.街道办事处的地位是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群众和政府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织,本来是没有人事权及直接管理社会的权力。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街道办事处已越来越像一个综合性机构,同时兼具社区服务、市场主体、社会管理等多重功能。

3.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色彩不断淡化,而行政色彩却在日益增强,使得社区居委会越来越倾向于“机关化”。

(二)社会中介力量薄弱具有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会中介组织是社区发展

的主导力量之一,行之有效的社会中介组织能够在市场和政府之外发挥极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往往直接包办社会事务,忽视对社会中介组织的扶持。因此,社会中介组织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社区社会组织力量的不足、服务内容不全面等相关的问题的产生。考虑如何帮助社区志愿者组织、民间团体等非盈利性组织参与到社区日常的管理中来是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少数民族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参与机制有待健全

少数民族居民由于受语言、生活习俗等原因的影响,使他们在对社区参与上显得明显不足。这种参与不足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自身权益的维护,由于很少参与社区相关的活动,使得他们与社区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更有甚者,逐渐被社区边缘化。因此,改进社区的参与机制是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社区更需格外注意加强少数民族居民更多的融入到社区的日常生活中来。

(四)社区宣传方式单一,居民缺少便捷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宣传的方式时通过社区宣传栏,但这种传统的社区宣传信息的方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社区居民的需求,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更是无法接受这种信细宣传方式。所以,改善社区相应的信息宣传渠道变得十分迫切。此外,据调查,在社区生活的少数民族居民对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知之甚少,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让社区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了解更多的维权渠道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社区举办的培训活动较少,无法满足居民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也由从前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转变为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上来,所以这也就要求社区从传统的管理型组织转变为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的服务型组织上来。但在社区管理的实际情况却是社区提供的相关培训类服务较少,根本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少数民族聚集区社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合理的社区组织结构,明确社区的职责定位

社区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是发展具有差异化的基层自治组织,因此,社区居委会首先一定要明确好自身的职能定位与工作内容。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的组织者,可以帮助居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它的作用主要是协助政府处理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办理社区有关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居委会应该把目光集中在社区的事务上,并且要逐渐的明晰自己与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支持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1.积极培育和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

将社区的相关服务转移给具有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使其逐步承接从社区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项目,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需求。

2.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合理、有序地组织志愿者为社区提供相关服务可以有效缓解社区“人少事多”的困境。

3.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社区组织的发展。

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法律、制度和物质支持,给予奖励措施或者减免税收的优惠待遇,搭建服务发展平台。

(三)健全社区参与机制,调动少数民族居民参与社区日常事务的积极性

1.积极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意识,鼓励少数民族居民切实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来。

首先,社区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从社区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关注的问题入手,办实事,重实效,使居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尤其是要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居民的一些特殊需要,是他们在社区得到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其次,要把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挂钩起来,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并不断完善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动员更多的社区居民关心社区工作,参与社区治理。

2.加强社区相关的制度建设,保障少数民族居民更好地融入社区。

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保证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约束;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和社区听证会制度,切实保障居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对社区的少数民族居民要给与更多的关注,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区的大环境中来,为和谐社区的构建创造有利的环境支持。

(四)改变社区传统的宣传方式,拓宽社区居民维权的渠道

传统式是社区宣传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今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今天,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需要看到、听到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便捷、快速、高效的。因此,社区的宣传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采用更多方便居民了解的途径来进行传播。比如,采用户外广告式的宣传方式就要比传统式的在社区张贴宣传单快捷、简单的多,并且也便于社区居民阅读。社区居民对自己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不是十分清楚,这一问题在少数民族居民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宣传对社区管理意见反馈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健全了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社区居民才能更切实地维护好自身的权益。

(五)社区应增加培训活动的数量,并保证培训活动的质量,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民族史研究范文6

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具有互动关系,民族文化展示是对民族文化的编码,旅游者凝视是对民族文化的译码。通过互动,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实现了向旅游者传播民族文化、获得旅游收益的目的,也使旅游者收获了旅游体验,参与了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变迁,推动了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传播。

关键词:

民族文化展示;旅游者凝视;旅游目的地;青山沟

引言

在西方人看来,凝视或观看是与意识形态相联系的人类社会活动,“谁在看”“看什么”和“怎么看”不只是生理活动,而是有着复杂内容的社会行为。黑格尔认为,应该从互动角度理解凝视行为;厄里则运用隐喻的方法研究旅游凝视,认为旅游凝视对“地方”(旅游目的地)具有一种作用力,促使旅游目的地为获得经济效益而一味迎合外来旅游者的欣赏口味,从而引起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在青山沟,旅游者通过观看的方式参与到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活动之中,这种展示与凝视的互动行为有利于青山沟旅游目的地满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会引起青山沟满族文化变迁。

一、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呈现

(一)民族文化展示:迎合旅游者凝视需求

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主要是以旅游活动为基础,以贯彻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方针、政策为主旨,以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为目标,在旅游目的地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政府组织和民间参与的方式,以实物、现场、图片和文化展演等形式,向旅游者和国内外民众传播民族文化,介绍民族风土人情的一种文化传播活动。英国著名社会学家约翰•厄里认为:“旅游凝视”研究的出发点是其发生的“地方”。这里,我们以“青山沟地方”为出发点,研究民族文化的展示与旅游者的凝视,能够更好地揭示青山沟民族文化传播与旅游者体验的互动关系,揭示旅游者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来到青山沟的旅游者,主要是为了体验满族文化而来,对青山沟满族文化的现场观看,和对这些异域文化照片、图片的收集,是青山沟旅游者凝视需求的主要内容。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作为东道主,将古老的青山沟满族文化,以可供观赏的形式生产、展示出来,正是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这一需求,使旅游者的凝视行为达到满意。旅游者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建构中,民族旅游目的地依据旅游者凝视的愿望,积极进行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示,并以此为手段,激起旅游者新的凝视需求,“看”与“被看”的关系就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被构建起来。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东道主以旅游者对其满族文化凝视和体验的具体需求为依据,挖掘当地可以迎合这些需求的满族文化,并进行改造,再以适当的形式展示出来。诸如参观满族文化展览、观看满族文化演出、体验满族民俗活动等满族文化展示项目,都是青山沟东道主根据旅游者凝视需要而设立的,这些项目在青山沟作为旅游目的地存在以前是没有的,如今,经过二三十年发展的青山沟部级旅游风景区,满族文化展示项目相对齐全,这既要归功于来青山沟旅游的旅游者,也要归功于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可以说,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发展的历程,就是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不断满足旅游者凝视需要的过程。

(二)旅游者凝视:推动民族文化展示与传播

旅游者凝视是民族文化变迁的主要作用力,它迫使民族地区及其民众作为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改造并展示,以不断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厄里认为,旅游者的凝视具有符号性,这种符号性促成了旅游过程中对某种意义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在青山沟,每一种满族文化展示活动都被贴上旅游标签,成为旅游者凝视的符号,东道主是这种符号的生产者,旅游者是这种符号的消费者。旅游凝视作为一种推动力量,作用于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引起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的变迁,使民族文化展示的形式和空间发生变化,促使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将挖掘出来的当地民族原始文化,以符合旅游者凝视性质的方式展示出来。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的“舞台化”和“表演化”进程,体现了旅游者凝视对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的推动作用,并使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以不断超越于以往的方式存在。旅游者的凝视不但是指对满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观看、观赏,还要包括对青山沟旅游目的地的一种作用力,一种迫使青山沟东道主尽量展示与外来旅游者的文化欣赏口味一致的满族文化产品,以促进二者互动的质量。旅游者的凝视通过与满族文化的展示的共生关系,推动在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水平的提高。

二、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解析

(一)民族文化展示:对民族文化的编码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以衣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活文化,以农林牧渔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文化;以民族信仰、民族工艺、民族文艺、民族仪礼、民族岁时节日等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其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已经中断,作为历史现象成为过去;还有一些文化现象虽然没有消失,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民族旅游目的地作为民族人口聚居地,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展示和传承,是民族旅游目的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当务之急。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将当地民族文化向旅游者展示出来,是一项既有经济意义、又有社会意义的重大举措。文化本身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系统,将组成民族文化系统的每一个符号,都以适当的形式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使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好奇,并主动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既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将民族文化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展示民族文化,关键环节是对民族文化进行编码,使其以适当的形式展现在旅游者面前。对民族文化的编码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首先,要发掘、收集地区民族文化,使每一项民族文化都有一个完整的汇总。如,收集民族祭祀文化,不但要普查地区内的庙宇、家庭供奉区域的情况,还要发掘庙会、祭祀、供奉的仪式规则,使民族祭祀文化结构完整地展示出来。其次,选择适当的形式符号对民族文化进行编码。如采用实物、复制、图片、影像、表演等符号形式。物质文化的实物展览和精神文化的原景重现演出,都是民族文化编码应该选择的符号形式。编码的结果可以是以民族生产生活体验、民族文化演出等形式存在的活态展示方式,也可以是以民族文化实物收集与展览等形式存在的静态展示方式。青山沟作为满族文化旅游地,在向旅游者展示满族文化的编码活动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展示满族文化的杰作。作为活态文化展示的满族家庭旅馆,让旅游者亲自体验满族民众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作为静态文化展示的满族民俗博物馆,让旅游者在凝视过程中隐喻附着在文物之上的满族文化;作为原景重现的“八旗山水谣”满族歌舞表演,让旅游者的思绪畅游于几百年前满族旗人的社会生活。发掘、修复、整理、再现。经过这一系列编码过程,使青山沟满族的生活文化,信仰文化、节日习俗、歌舞文化等文化内容,通过物品展览、图像传送和舞台表演等媒介表达出来,使青山沟满族文化具有可凝视性,满族文化资源因此转化为可供旅游者凝视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资源,使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举。

(二)旅游者凝视:对民族文化的译码

译码即解码,是旅游者通过凝视,对经过编码的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解读、理解的过程。旅游者凝视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民族文化展示的译码。这些特点有:(1)强化符号性。旅游者凝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收集旅游观赏现场照片和民族文化符号的过程,这种凝视的特点使得民族旅游者对满族文化展示的译码行为,可以延长到旅游活动结束以后,有利于旅游者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更多、更准确的解码。有些时候,旅游者过度重视现场拍摄,忽视了现场观赏,经常错过展示现场工作人员对民族文化的讲解,从而影响旅游凝视的解码效果和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2)注重差异性。多数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示感兴趣,在某些民族文化项目展示中,他们只愿意对那些没有经历过的差异性环节或符号进行译码,忽略那些已经经历过的相同或相似的环节和符号。这种旅游者凝视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反惯常生活性,只要是惯常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他们愿意译码,反之,不愿意。(3)喜欢变化性。民族文化展示在国内多地展开,旅游者更喜欢对其他地区没有的展示形式进行译码。如,来到青山沟的旅游者,热衷于观看由当地满族民众参演的、国内独有的满族文化大型演出“八旗山水谣”,并热衷于对歌舞表演的细节进行讨论,热衷于通过联想的方式译码舞台展示的满族文化内涵。对于与其他地区共有的满族文化展示项目,旅游者并不热衷于对凝视内容的译码交流。(4)凝视的基础不同。旅游者来自不同的族群和社会阶层,对民族文化知晓程度和理解力不同,来自与民族旅游目的地相同民族的旅游者和来自知识阶层的旅游者,对民族文化展示的译码水平会较高。旅游者的文化底蕴和对民族文化了解的程度成为影响他们译码水平的决定因素。译码的过程是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理解的过程,是对民族文化展示的承接过程。凝视的结果———译码的程度,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体验程度。旅游者在对民族文化展示的凝视中,不应仅仅是看到了民族文化展示的实体,还应看到这些实体代表的民族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些符号的隐喻和转喻,对民族文化展示的内容进行跨类转移联想和古今文化传统转移联想,提高了对民族文化的体验程度,并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正向作用。

(三)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关系模型

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的互动关系,是旅游者在与民族旅游目的地东道主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旅游者通过凝视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展示的当地民族文化,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反之,旅游目的地东道主通过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编码,设计并制作反映当地民族文化内涵的符号和项目,展示给旅游者,旅游者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译码后,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特色。对于旅游者而言,通过凝视民族文化展示项目,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对于民族旅游目的地东道主而言,通过向旅游者提供经过编码的民族文化展示项目,使旅游者对当地民族文化展示项目的内容进行解码,从而获得对民族文化的体验,进而传播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又相互作用,在互动中彼此联系、共同发展。

三、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后果

厄里认为,旅游者的凝视是现代社会中推动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力量,这一观点在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的互动活动中得到认证。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体验的需求,会反映到旅游者的凝视行为之中,而这种凝视会作为外部作用机制,对民族文化的展示、传播施加影响,加速民族文化变迁,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在民族文化变迁中,文化移植是重要的变迁形式。文化移植使民族文化展示与发展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形态,这种形态出现在民族文化内部,并被当地族群和旅游者认同。例如,青山沟东道主为了满足旅游者凝视需求,将满族文化截取、重组、包装,移植到青山沟满族民俗村中进行集中展示,这种移植一方面冲击了青山沟相对闭塞和传统的满族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使青山沟地方特色的满族文化得到了挖掘和展示,在获得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青山沟地区满族文化的传播。其实,对民族文化进行移植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遗失、磨损和传承、创新的辩证过程。

(一)通过方便旅游者凝视的时空移植,使民族文化拥有了新的生存空间

旅游者的凝视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时空移植。从时间上看,古老、自然的民族文化遗存被移植到了作为旅游产品存在的现代表演之中;从空间上看,将民族旅游目的地以外的、跨地域的民族文化特别形式,借用到旅游者视域可及的旅游场域空间里。在青山沟,旅游者的凝视促进了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的现时代空间的形成和拓展,使青山沟作为满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更加具有吸引力。凝视本身具有构建空间的功能,旅游者的凝视在青山沟旅游目的地空间建构中的作用,再次证明了这一理论观点的科学性。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和旅游形象展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者的观看方式而设定的,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形象的建立,意味着青山沟满族文化旅游空间的形成。在青山沟,由于旅游者对满族文化凝视的需要,导致青山沟满族民俗村等满族文化旅游空间的建设,起初,旅游者对于在民俗村里能够看到满族文化器物的静态展示即表示满意,之后,随着旅游者对满族文化凝视需求的提高,促使青山沟满族民俗村增加了民俗文化展演的动态展示内容。在满族民俗村里,旅游者可以观看到纺线、绣花、酿酒等满族先民生活场景,也可以欣赏皮影戏、二人转、东北大鼓、八旗山水谣等满族文艺演出。借助于青山沟旅游者凝视的力量,青山沟满族文化旅游的空间已经得到了时代化、立体化的拓展。具有时代特点的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空间的发展,为旅游者充分行使凝视的权力提供了保证。旅游者凝视的权力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才能行使,没有空间,凝视活动没有生存的场所。为了给现时代旅游者提供更好的凝视空间,青山沟地方进行了全方位建设满族文化展示空间的工作,复制满族民居、开发满族饮食、组织满族文化活动、编排满族歌舞表演等等,并在凝视空间建设中融入现代因素,使旅游者凝视的权力得到充分满足,促使他们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体验到新奇的感觉。这种专门为旅游者凝视活动缔造的空间,既是满族文化展示空间,也是满族文化旅游空间,二维空间并存,使满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的互动更加有力。

(二)通过迎合旅游者凝视需要的片段移植,造成了民族文化的磨损

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凝视作用,还导致了民族族群文化的片段性移植,这种片段移植有两个表现:一是民族地方为了满族旅游者凝视需求,以获取经济利益,在民族文化展示内容的选取上,只选取那些在当地族群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以吸引旅游者前来观看,从而忽略了吸引力一般的文化要素,导致一些民族文化被过滤掉了,不在展示与传播的系列中。久而久之,会造成这部分文化的失传。二是旅游者的凝视活动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他们只会看他们想看的东西,不会关注除此之外的其他展示内容。在青山沟,满族文化旅游者也跳不出这一规律的圈子,对于他们想要凝视的满族文化元素,他们会注意观看、保留照片和影像,以使自己喜欢的文化内容长期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对于那些他们不想凝视的文化展示内容,则会被他们忽略,剔除在凝视与记忆活动之外,这样,一部分展示出来的满族文化,在旅游者那里失传。总之,民族族群的原生态文化经过两次过滤和失传后,在旅游者那里只会形成片段性文化记忆符号,造成民族文化的片段移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遭到磨损。

(三)通过满足旅游者凝视需求的商品化移植,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标签化

民族文化的片段移植,还存在于民族文化标签化展示与传播的过程之中。旅游地民族文化展示的内容,不取决于当地族群的意愿,而是取决于旅游者凝视的需求,也就是旅游市场需求。在青山沟满族文化展演和满族文化商品展示中,展演的内容和展示的商品基本取决于外来旅游者的需求,是为满足他们凝视的需要而订制的。由于大众旅游者对青山沟满族文化凝视需求的趋同性,导致那里的满族文化旅游产品趋同,青山沟满族文化因此被贴上标签。提起青山沟,游前、游中和游后的旅游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满族民俗村及其文化表演、当地满族风味饮食、以木雕为主的满族文化商品,除此之外,对当地的满族文化不会再有评论。这是青山沟地方为迎合大多数旅游者需求,将文化市场化和商品化的结果。为了经济利益,规模需求才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基础,那些没有规模的文化产品需求,便被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忽略了。青山沟满族文化商品化的过程,是其被文化标签化的过程,这种标签会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宣传的主要内容,以主打口号的形式,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被更广泛地传播出去,使标签化的青山沟满族文化会在国内外的范围内被认定,在旅游目的地营销取胜的同时,标签化的满族文化内容会得到强化,非标签化的满族文化内容会被忽视,从而使它们展示与传播的规模、效果产生不同。如今,大型满族歌舞表演“八旗山水谣”,已经成为青山沟满族文化标签,成为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市场营销的主要宣传内容,如果在满族文化展示中不强化非标签化的其他内容,青山沟满族文化很可能在展示与传播中遭受折损。

(四)通过吸引旅游者凝视的文化展演,促成了民族族群的文化认同

旅游者的凝视活动,促进了参与民族文化展演活动的民族演员们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进而影响满族族群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旅游者凝视需求面前,民族演员们的行动逐渐统一于市场需求之下,在展演内容上的分歧被消除,他们在展示与传播满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上,也因此形成认同。在青山沟,旅游者凝视的首选是观看“八旗山水谣”等满族民俗文化展演项目,参加不同文化展演项目的演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例如,“满族皮影戏”的演员是来自宽甸八河川的夫妻演员,“二人传”的演员有的来自辽宁铁岭地区,等等。由于满族文化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合作之初,这些外来的演员与青山沟当地的演员缺乏认同,在展演的内容和形式上,彼此之间存在意见的保留。随着合作的深入、与旅游者的接触,他们逐渐反观彼此身份,反思合作演出的内容。在旅游者面前,演员们意识到他们都要以青山沟满族族群的身份出现,这强化了他们的族群意识,可以包容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的文化差异,满族文化的地方性得到强化;面对旅游者的凝视,演员们逐渐意识到族群成员希望演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旅游者希望看到什么,旅游凝视需求就是青山沟满族文化市场演出的风向标,顺应旅游市场需求,才能保证满族文化展演活动持续下去。新的族群认同不但使在青山沟演出的满族演员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且深化了他们对青山沟满族文化的情感和对满族族群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山沟满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满族族群存在机制。

总之,旅游者的凝视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模式,促进了民族族群与周边地域族群之间的文化沟通,为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作为一种隐喻的力量,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凝视,控制着民族文化移植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了民族文化展示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民族族群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再生产。

作者:白以娟 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天颖.徽州古村落旅游凝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2]樊友猛,谢彦君.记忆、展示与凝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研究[J].旅游科学,2015,(2).

民族史研究范文7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就业意向;民族院校

1问题提出

教育学硕士,相比于其他实践性强的学科来说,注重的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相结合,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也就集中于中小学教师、高校科研单位、出版社,政府事业单位等。然而,看起来就业领域广泛的专业,在2017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显示,相较于本科教育学科就业率达91.5%,研究生的就业率仅仅为81.53%。教育学、历史学、哲学成为了就业率最低的几个学科。因此本文就中南民族大学(以下称民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民族院校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2样本的选取及处理

本次研究集中讨论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硕士就业意向,为本院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的完善、就业信息的指导等方面提供基本信息,研究对象主要以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在校部分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涉及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研究生合计97人。问卷主要借鉴高校就业信息网对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同时结合我校教育学硕士的具体情况,对此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综合分析,且与本次调查研究主题非常接近。通过网络、电子邮件以及当面发放等多种形式,一共发放问卷97份,回收93份,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达95.9%。

3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3.1本院教育学硕士生对目前就业形势认识过于严峻

在对本院的教育学硕士进行就业形式的调查统计可知,对就业形势不了解的占9.7%,认为形式严峻的占到了57%,即表示就业压力非常大,形势不容乐观,可以说这与目前教育学硕士就业状况比较吻合,也反映了教育学硕士就业率低的学生方面的原因。

3.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偏向于稳定性单位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31.2%的学生将中小学作为就业的首选,其次,选择国家机关的占28%,还有19.3%的学生选择高校及科研单位。以上可以看出,教育学硕士就业考虑得较多的还是工作的稳定性,更倾向于为民族地区输送高质量的教师资源。相较来说,学生在择业上对民营企业选择人数少,所表现出来的是对职业稳定性的追求。

3.3本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偏向于院校所在地

在考虑就业中很多学生都将地域选择作为重要的一方面来思考,在本次调查中,35.5%的学生选择留在毕业院校所在城市,即武汉,“武汉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好,大部分都是湖北学生,留在城市,离家近”。同时,32.5%的学生会选择去东部沿海城市,这与现在毕业生就业“东南飞”的趋势是一致的,东南沿海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依旧强大。有24.7%的学生选择回到原籍工作,离家近,能照顾好父母,更是自己父母的心愿。而愿意到西部民族地区的学生仅占7.5%,后来回访基本上是回原籍的少数民族学生,西部民族地区是民族院校研究生投身建设的最重要地方,也是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最困难的地方,相对来说去西部的学生很少。

3.4就业薪资期望趋于合理

在调查中发现,在薪资期望这部分本院研究生都对其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很多人将今后的发展看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薪资这方面期望合理。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大多数选择“3000元—5000元/月”作为自己可以接受的最低月薪,并且有相当多的人还愿意再次降低。但是不容忽视的还是有部分学生就业薪资期望值很高,希望自己的薪资能达7000左右。在2015年,麦可思研究调查25.74%的硕士生薪资集中在2000-4000元,30.6%的研究生薪资集中在4000-6000元。因此还应该充分认清现实就业情况,给予自己合理的薪资定位,积极参与到就业的浪潮之中。

3.5网络平台是就业的主要信息渠道

在调查中发现,本院教育学硕士的就业信息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招聘中。36.6%的学生表示他们将会以互联网作为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24.7%的学生会集中于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招聘终究是自己看过的真实存在。也有不少同学表示,网络信息量大,在茫茫的信息筛选中也错失好多机会。在调查中仅有16.7%的学生关注到了学校研究生就业平台,这也说明了在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学校并没有宣传好其相关信息。

3.6专业不对口现象比较突出

近几年,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调查中“您是否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呢”这一问题时,39.8%的学生表示可以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有45.1%的学生表示专业对不对口无所谓,仅有15.1%的学生表示还是希望专业对口。

4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在调查分析中,教育学硕士都认为,影响学生就业意向的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因素,而是多方面因素的集合体,在这里通过调查将其分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三个方面来阐述。

4.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集中于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之间。一方面,近年来,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使劳动力市场的硕士毕业生日益增多,民族院校所培养的硕士主要是集中向少数民族集聚地区输送相应的师资资源,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师资不强的局面。其次,是市场需求不均衡,在教育学院很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岗位,由于市场的调节不平衡性,很多城市的中小学教师趋于饱和,而相应的偏远的农村与西部地区,急需教师资源的输入,这样的局面就导致城乡差异的急剧加大、城市毕业生就业饱和而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资源稀缺。

4.2学校因素

就学校因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案上课程设置是最主要的学校影响因素。课程设置陈旧,可供学生选择的不多,实用性方面不强。在调查中部分学生认为在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发现教育学的研究生总是在“飘着”,没有“接地气”。因此近4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对自己的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并没有促进作用,以后出去了还没有本科的专业就业优势大。其次,在就业指导方面,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似乎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没有引起培养单位的重视,研究生阶段基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激情并没有影响到教育学研究生,这需要学校积极加大对学校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

4.3个人因素

个人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在个人对就业的期望、自我就业技能的锤炼、自己的职业理想与规划等,就业意向的生成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并结合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进行的一个综合的预估再做出的就业意向选择。与此同时,家庭条件在硕士研究生就业选择中也是考虑的一个主要方面。

5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民大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就业意向的调查以及对影响就业意向的因素分析后,基于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就业选择,完善就业指导。

5.1宏观上:积极的社会政策导向

国家加强对教育学研究生的就业政策扶持,特别是对民族院校研究生的政策指导,以期更好地为民族服务,政府学校合力帮助学生拓宽就业道路,搭建更好的就业平台。同时,营造积极健康的就业环境,保障学生拥有一个和谐安全的就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减消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急功近利、享乐主义等浮躁风气。

5.2中观上:完善学校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

学校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摒弃旧有落后的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方向开设相应课程,教育学专业也应做到与社会时代的接轨,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时纳入到课程设置之中,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信息,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培养有特色、有能力、有学历的研究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研究生的就业渠道很大程度依赖于网络信息,就业渠道相对来说比较狭窄,更多的就业资源没有及时地加以利用。这与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关,也与学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关。加强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为学生及时地解读宣传就业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5.3微观上:学生应树立良好的职业观

要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环境,认清自身的优势,本院教育专业研究生对就业形势有较清楚的认识,能正确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能先就业后择业,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压力,并在学校及时学习相关专业的技能与实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与价值观,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6结语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作为民族院校,如何引导教育专业研究生扎根于民族地区就业和创业,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民族院校教育专业研究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端正学习目标,服务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是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解决民族院校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只有国家、学校与学生三方合力,才能齐心构建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彰显民族院校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刘娜.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以北京部分部属高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1(3).

[2]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湖北省教育厅网站.

[3]赵会娜.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民族史研究范文8

(一)教师没能对舞蹈内涵理解到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我国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民间舞蹈是由我国各民族群众从劳动过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提炼出的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特色的舞蹈。其由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与创造,凝聚了群众的力量、智慧、情感和精神,不仅蕴含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反映着少数民族舞蹈特色,还体现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者只有对这些蕴含其中的舞蹈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将其通过舞蹈动作体现出来。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并没有将这一点做到位,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教师就不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舞蹈所要传递的深层含义,难以使学生将其中内涵理解透彻,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二)教学中缺乏情感投入

民族民间舞蹈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风俗特色,凝聚着创作者的情感、智慧等,而每个民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决定了其舞蹈的独特内涵。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适当的情感投入。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还要将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舞蹈的内涵,进而将舞蹈独特的灵性通过动作展示出来。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依然偏重舞蹈动作美观与否、技能掌握熟练与否,对于教学中的情感的讲解和学生的情感投入却不予重视。甚至有些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依然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即可。但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根本是要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舞蹈中真正体会到舞蹈所代表的深刻的寓意。由此可见,这些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不当的,也是现阶段尤其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方式,“言传身教”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其他新型的教学形式和方式却很少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上出现。然而,虽然这种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个时期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我们也逐步认识到,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和满足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因为这种传统的“言传身教”法过于偏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舞蹈动作、技能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而忽略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致使学生的舞蹈动作呆板、生硬,缺乏应有的灵动和活泼,民族民间舞蹈本身的意义难以被正确表达,学生的情感和体悟难以得到有效传达。

(四)教学评价不科学、不客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考核和评价都是通过学期末的汇报演出来实现的。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通过学生的期末汇报演出对学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掌握程度可以有个直接而且一目了然的了解,继而在此基础上洞察学生在民族民间舞蹈技能学习方面的不足和欠缺之处,以便在此后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民间舞蹈学习方案做出成熟而且有效的调整。然而,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过于偏重结果,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感受难以得到反映,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难以交流、沟通和解决,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准确把握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

鉴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和文化特色,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力求做到对其文化内涵把握准确和到位。因为只有如此,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才能够向学生传达准确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舞蹈动作将其传达给更多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示舞蹈动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民间的舞蹈特色,如维吾尔族舞蹈侧重体现步伐的轻快灵巧、肢体语言的活泼运用,这就代表了维吾尔族的特色。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只有善于将这些深层次的内涵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内涵。

(二)重视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高校开展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既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培养更多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和理论知识来提高技能,最基本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与舞蹈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善于通过理解和领悟舞蹈的艺术魅力来提高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情感投入,要通过舞蹈“动之以情”的魅力让学生对舞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更为真切的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独具特色,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凝练了各族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以及澎湃激情,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其可以感染观众,真正让观众动心、动情的根本原因。鉴于此,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要特别善于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这一根本特点,将其中所蕴含的舞蹈艺术风格和民族历史文化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学习不同的舞蹈时,教师要通过不同文化意境的营造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舞蹈内涵和舞蹈动作,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之中,这样,学生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舞姿的优美和灵动,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体现出来。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当前,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基本上沿用教师传授基本舞蹈动作和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过于偏重,而对于学生自身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却没有予以充分的考虑,致使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所以,高校要对这种现状有清醒和充分的认识,要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民间舞蹈技能和学习效率。其一,教师可以采取剖析舞蹈动作由来的方式,如对于一些基本的膝盖弯曲、含胸、上身微倾等舞蹈动作由来进行剖析,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所代表的含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容易忘记。其二,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或竞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竞争性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加优美的舞蹈动作,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评价规范化、科学化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评价的片面和不客观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备受阻碍,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高校应在正确认识这一点的基础上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要集中体现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以便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应认识到,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应该是有关一个学期的,应该包括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情感体验等。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不应该集中在期末这个时间段内。教师可以在学习一课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进行一些表演和刻画,然后用这些整体成绩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关的评价。具体到教学中,对于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熟练程度的考核和评价,教师可以在采用期末汇演的形式基础上多采用其他几种考核形式,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舞蹈学习。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和内心感受应给予充分的关注,而不能一味侧重对学生舞蹈技巧掌握程度的考核。比如,在考核学生对壮族火猫舞动作掌握程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人民丰衣足食、其乐融融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通过火猫舞表达出来。而且,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多注意神态的运用,要将人们在那个情境之中的真情实感用舞蹈表现出来。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