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族文化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民族文化研究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1

现代钢琴发源于欧洲,是由十八世纪的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发明的一种键盘式乐器,素来拥有乐器之王的美称。钢琴一经传入我国,我国众多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便成为了它的拥趸,并在不断的摸索中,将民族文化与钢琴作品相结合。虽然我国在钢琴音乐上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个方面,我国都在不断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也逐渐向发达国家靠齐,民众对于钢琴音乐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同时刺激着我国的众多优秀音乐家不断迸发出创作激情。本文将就我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就其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论述。

【关键词】

钢琴作品;民族文化;发展历史

一、钢琴作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自钢琴诞生至今,围绕钢琴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已经走过了三百余年的发展之路,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作品和钢琴家得以涌现,经历了时间的冲刷洗礼,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莫扎特、肖邦、李斯特等钢琴家凭借其举世无双的音乐天赋,并通过自身后天的不懈努力,将世界钢琴音乐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潮。在钢琴传入中国的百余年间,我国的数代音乐人经过不断的摸索创新,逐渐将我国民族文化与钢琴相结合,丰富了钢琴音乐的创作方式和内容,更使得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得以通过音乐展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各国更加频繁的交流,我国的钢琴文化发展更加迅速,使我国也得以涌现一批著名的钢琴家,从此我国音乐人的面孔时常出现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演奏着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在世界音乐舞台占据一席之地。

二、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的民族文化趋势

起初由于我国与欧美各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鸿沟,致使我国的钢琴音乐一直处于“难登大雅之堂”的境地,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动荡的十年给了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新的机遇,由于那时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教学被纷纷叫停,致使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只限于对古典乐曲和民族乐曲的改编。这样的改编却使得我国钢琴作品的境地得以改变,把我国钢琴音乐推向了历史的高点,此后我国钢琴作品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延续至今。民族化了的中国钢琴音乐从此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支,深远影响着此后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三、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

(一)节奏体现的民族文化

节奏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拍子,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文化可以从节奏中得以体现。钢琴作品中的小节和标记展示了这种节奏,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自由发挥,稍微调整,以期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在演奏中最应该注意的是重音部分,因为不论何处的重音发生任何强度的改变会使得音乐的节奏发生重大变化。节奏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含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例如小节、拍子、重音的位置和循环周期等等。在我国大量的古典音乐作品创作中,我国音乐家充分发挥了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作用。然而欧美的音乐作品中却常常用到均分律动的功能性,这体现了我国古典音乐和欧美音乐作品在节奏上的本质不同。当下我国许多钢琴家在作曲过程中,都会有意的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并且借鉴欧美作曲的特点,将均分律动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完美组合。由于我国作曲家们纷纷在规整拍子和变换拍子的变换运用中进行了大量尝试,使得原本固定的重音有了变化空间。将重音的变化和均分律动的功能性应用到演奏中,节拍的变化将更加丰富,我们可以在经典作品《翻身的日子》中看到这些完美的变化,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重音程度的高低变换来调动节奏,使得乐曲在钢琴演奏中不断经历澎湃的高潮和绵柔的铺叙。

(二)音调多声性体现的民族文化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音调的多声性即复调音乐,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要定义音调的多声性,则还要加上主调音乐,我们一般所讲的钢琴作品的音调多声性主要还是复调音乐。欧美的音乐创作更注重立体性,所以其作品的音调往往具备多声性。现如今我国音乐人在创作中,也开始加强旋律的立体构建,逐渐发展出了多声性的民族特点。随着钢琴家们的不断尝试探索,在复调技巧的运用上,逐步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进行有机结合,突出音乐的张力。在这个过程中,创作钢琴作品的方式以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为主,例如王建中在《云南民歌五首》中就对卡农进行了局部模仿。另一种则是将复调作为钢琴作品的体裁,注重结构的承上启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主要是将欧美的复调技巧融进我国民族音乐,体现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赋予作品更浓厚的民族底蕴,例如吴祖强的《民歌创意曲》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在我国民族乐曲向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古典民族乐曲的五音特点,借助钢琴充分发挥古典民族乐曲的声乐特色。

四、结语

当代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趋势是更多的将钢琴本身的美感与我国民族文化有机结合,以期构造音乐和文化的完美融合体系,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运用节奏和音调的技巧性,展现钢琴作品的古典美。我国的钢琴音乐家还应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充分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音乐特色,使我国民族文化在钢琴作品中有更丰富的体现,促进我国钢琴音乐健康长远的发展。

作者:高丽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罗钢芹.王建中钢琴作品名族性风格分析[J].艺术研究,2013,(02):71.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2

生活中的日用品,看似平常,但其造型、纹样、色彩都烙有当地的风土特色,是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最为直观的途径。这些生活日用品,与当地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当地意识形态的“物化物”,是这个地域所特有的“集体意识”,它们借以感官来感受。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因素,将这个地域所独有的文化、习俗,以“物化”的形式,得以保存、传播、继承。

关键词:

文化产品;产品开发;瓦猫

经济的竞争必然涉及到文化竞争,而文化竞争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就云南所特有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瓦猫”而言,虽然其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但身处其中的人们并没有对瓦猫给于足够的重视,更忽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忽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瓦猫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对瓦猫文化内涵的研究,并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丰富其应用范围。

一、瓦猫及其文化内涵

瓦猫,作为众多保护神的一种,其取形于猫、寄意于虎,常被安放于屋顶正脊,飞檐或是门头的瓦脊,属于屋脊兽,其主要功能是辟邪镇宅、求吉纳福、招财进宝,和中国其他地区的镇兽如吞口、石敢当、石狮子等所承担的责任相差无异,但为云南所独有,是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云南各地人认为是有灵之物。而其称谓,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在昆明被称作瓦猫,在楚雄一带被称为镇山虎、辟脊虎,在大理鹤庆被称为吉祥虎、降脊虎,因昆明地区称呼在前,后统一将其称为瓦猫。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瓦猫其造型都是经过了时间的筛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虽说有所差异,但都以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面目狰狞而可爱的神怪,虽然不管造型怎么变化,瓦猫的大体特征(大嘴、尖牙)及主要作用(保家护宅),从古至今保持着高度一致,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是瓦猫文化得到保护继承的前提所在,也正是因为瓦猫的整体特征,使其成为了云南省所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代表物,具有整个云南地区所共有的人文认同感。通过定量分析瓦猫的制作特点,发现瓦猫的制作多出于烧制砖瓦、陶罐的民间工匠之手,同时因为制作简便,参与者多,造型上没有严格的戒律,制作者在制作瓦猫时,按照瓦猫制作的程序,在保持了瓦猫大体形象不变的前提下,加入了个人对瓦猫的理解,于是瓦猫的形象呈现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特点,令其显得丰富多彩,对其进行了归类分析。

二、目前瓦猫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高楼的修建,农村平房和院落的拆迁,瓦猫逐渐失去了其生存所依赖的环境,面临着退出市场的危机。以昆明为例,几乎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发现瓦猫的身影,它是被当作一种收藏品、纪念品被精心地保护起来,以示其曾经出现在云南地区。这表明目前对瓦猫这种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保守的保护方式,缺乏进一步的积极的措施。瓦猫这种基于整个民族整个地区的一种集体人文认同、文化精神的物化物正在以一种悄无声息的状态,淡化出我们的生活,走向消亡的边缘,对此我们不能对其坐视不管,袖手旁观,应当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利用云南省发达的旅游资源,利用瓦猫本身的文化内涵,拓展瓦猫的文化旅游产品及其适用范围,将其从屋脊上请下来,不局限它存在和适用的地点,使瓦猫具有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起到保护云南民间原生态文化,达到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瓦猫市场的调查,瓦猫的造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民间手艺人手中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较之以前的造型显得生动了不少,但其造型仍然略显粗糙而单一,缺乏趣味性、年轻化,且相对传统而繁琐,不利于机械化的生产,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产品开发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而瓦猫的制作,仍然以家庭式手工作坊为主流、其制作原料还是传统的陶泥为主,而且就目前的状态来看,似乎很难跳出这种模式。这些客观的条件,使瓦猫的存在处于一种很尴尬的环境,制约了瓦猫文化的传播推广。通过前文分析,一方面,人们能够意识到,瓦猫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于是越来越多的瓦猫走进了博物馆,使之能够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的展示代表;而另一方面,我们对瓦猫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并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却远远不够。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古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当得到我们的保护和珍惜,而保护和珍惜并不是让我们对其一成不变、原封不动地全盘接受,而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提炼,进行再创作,使之真正地成为我们民族的财富。或许会有人对失去传统手工技艺而制作的“瓦猫”提出异议,认为其已经脱离了“瓦猫”原本存在的意义。然后我们应该知道,文化的传承其实一直都是靠少数人来完成的,而文化的传播是基于一种大众所能接受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瓦猫新产品开发时,应当做好两手准备,既不能一味地追求产量而完全放弃对手工制作的重视,因为这是已经经过千百年的传统,也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不能墨守成规地排斥机器化生产,这是瓦猫文化走向市场的基本条件。

三、瓦猫衍生品探究

虽然科技发展神速,但人的变化却很缓慢,尤其是人们对于驱邪祈福的心理,几乎是不变的。再纵观目前的吉祥物市场,不难发现,在年轻一代中,Q版的吉祥物具有很高的流行程度,对比造型,会发现以目前瓦猫的传统造型,想在这场吉祥物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共鸣,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观、寻求年轻消费者的人文认同,迎合大众心理是瓦猫本土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突破口。在大工业生产及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产品数不胜数,我们不能强迫消费者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因为对产品的选择权掌握消费者手中,所以如果要占领市场,我们只能提高产品的自身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就吉祥物的流行程度来说,瓦猫并没有占领很好的市场,然而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瓦猫起源于本民族的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容易让人信服其有辟邪祈福的功能,然后对其造型进行变通加工,再满足了其基本功能后,使之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观,让人更容易接受。前文分析了瓦猫目前存在着造型过于传统而繁琐;适用范围相对单一;色彩使用也较为枯燥等几方面的问题。综合前文所论述的观点,笔者认为瓦猫文化想要占领市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改变造型,在以保持瓦猫主要特征为前提的条件下,即大嘴,“吃鬼怪保家”“吃铁屙金”,“吃”是其区别于其他吉祥物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打开市场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型进行简化,变通,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现代的辟邪祈福观点,及其他的吉祥物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甚至可以结合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形象使瓦猫既带有当地的文化特点,又能跟上社会的潮流。这种造型的改变,既便于适应现代社会众多青少年的审美观;又便于后期机器化生产需要。其次,扩展瓦猫的适用范围,传统的瓦猫只能置于屋顶,保家护院,适用范围及方式都相对单一,而这种局限性和城市化的进程导致了“瓦猫”市场日趋减少,提取“吉祥物”的基本心理功能后,我们可将“瓦猫”从屋顶上请下来,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部分,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置于家中,而其主要作用及其人文记忆并不会因为地方安放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既保证了瓦猫”文化的传承性,也扩展了瓦猫的适用范围,是其进入市场的一个必要保证。最后,传统的瓦猫都是以泥色,或者基础釉色问世,色彩应用过于传统。而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猫,色彩、花纹各异,既然是以“猫”为原型的吉祥物设计,我们可以师法自然,赋予“瓦猫”各式的色彩、花纹,同时赋予不同涵义,从而到达丰富“瓦猫”种类的目的。综上,对瓦猫进行了试验性的创新设计,抓住瓦猫大嘴的形象特征,将其卡通化,结合招财进宝、金榜题名寓意,将瓦猫形象进行了丰富,使之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吉祥物。

四、结束语

可见,“瓦猫”现在正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社会的发展,缩短了时空之间的距离,各个国家、地区的来往也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必然会导致某种意义上的优胜劣汰。认同度高的文化观、习俗在这场竞争中会被保留下来并逐渐扩大其群众基础,反之亦然。作为设计师应当肩负起平衡好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设计具有独特代表性的文化纪念品,充分打开市场,在起到保存、传播云南民间民族文化,同时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的责任。我们需要发展生产与经济,同时也需要对本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播,研究以“瓦猫”为例的云南本土文化产品创新开发,深层次地挖掘“瓦猫”的实用价值、存在意义以及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底蕴,将其形象应用于多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使之成为被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并演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从而达到继承、保护、传播文化的作用,有益于使云南本土文化及其物化物在全球文化交融的无硝烟战争中,取得胜利得以保存,也有益于探索如何丰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保护的渠道。

作者:刘希玺 颜开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基金项目:

云南财经大学青年课题,项目编号:YC2012B21

参考文献:

[1]郭凌,阳宁东,王志章.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02):145-149.

[2]罗美兰.从台湾和国际文创案例看昆仑文创发展的潜力[J].青海社会科学,2014(05):168-172.

[3]刘建华.论民族文化现代性与陌生化的背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06):120-125.

[4]周煜啸,罗仕鉴,陈根才.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24(10):1319-1328.

[5]朱上上,罗仕鉴.产品设计中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文物元素再造[J].浙江大学学报,2013(11):2065-2071.

[6]朱上上.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区域文化意象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5):209-210,225.

[7]王汇涓.中国吉样物文化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7(4).

[8]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3

一、创作源泉——苗族风俗

巴江平坡作为苗族人的世代聚居村寨,滋养了苗家人特有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这里的画家在对家乡不遗余力的描绘中,苗家人的日常生产生活、风俗节日、文化信仰都被一一涂抹在画纸上。土地溪流及房前屋后的花草都是他们最为亲切熟悉的家乡,土地的耕种、果枝的修剪是他们中最为熟练的劳动。因此他们的笔下,从土地的播种、插秧、割草、收获,到日常的河边背水、洗衣,都是画面中经常呈现的题材。苗族的民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农民画创作的丰富源泉。平坡村是苗族支系小花苗的聚居区域,这里蕴藏着深厚的苗族民俗文化,如斗牛、四月八、六月六、杀鱼节等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民族节日与活动,为巴江平坡农民画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巴江平坡农民画是苗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其绘画作品自由,变形,奔放,夸张,色彩艳丽,土中见雅,集刺绣蜡染剪纸等民间艺术为一体,其作品大部分表达的是苗族的历史或文化信仰,或是农民自身的喜怒哀乐。这些民间画家把最朴实的场景无拘无束地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以一种自然、纯真、率真并带有泥土气息的绘画风貌,体现了苗族劳动人民特有的民族特色。巴江平坡农民画始终立足于民族艺术,在绘画手法上吸取了苗族蜡染、刺绣剪纸等艺术特点,在题材上涉猎苗族民间的故事、习俗等创作出的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农民画家兰有江创作的《挑水》,是典型的巴江平坡农民画代表作。兰有江创作的农民画《欢庆》,整体风格质朴简单,拥有鲜明的苗族特色。该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苗族民俗文化的推崇,构图形式质朴简单,色彩鲜艳,视觉效果明亮夺目,给人一种健康积极、质朴向上的生活气息。兰有江的作品充满了质朴的本真特色,生活氛围浓郁,乡土气息浓厚。又如农民画作品《插秧》,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主题作为的创作内容,滋养着农民群众的情怀,这类作品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农民在观赏农民画作时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实现情感共鸣。承袭苗族服饰图案文化,用绘画记录苗族历史和当代生活,是苗族图案文化在当今时代的表现形式。在没有文字的苗族历史长河中,苗族图案以服饰作为载体,发挥着标志、象征、指意和抒情的功能。平坡《得魵嘚涡》的制作来自苗族服饰图案,主要由苗族女子学习、绘制而成。她们白天干活晚上画画,自娱自乐,将生活的喜怒哀乐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有趣的是当地农民讲述他们画画由来,他们所使用到的装饰花纹,原本就是用来画在衣物之上刺绣的。制作衣服时,因为需要大量的花纹样式,有手巧的绣娘画好精美的花纹样子沿村贩卖,有些人购买回来后挂在家里装饰,因此慢慢变成大家都热爱的一种新的形式——绘画。

二、巴江平坡农民画中的民族美术

巴江平坡农民画是把现实美与理想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意境欢快,造型夸张大胆,构想奇特,神态生动注重表现意境的神态,画面反映的是画家的感情。农民画的色彩艳丽、对比明显、搭配和谐,积极向上,使农民画的空间更加广阔,艺术美术发展方向更加灵活。没有受到传统艺术审美的限制,具有更加强烈的开放性、象征性与自由性。另外,农民画始终继承着当地苗族艺术特色与民间艺术的精髓,通过对日常生活、习作的感受来传递自身的情感。虽然画作造型并不精致,创作手法简单,但所表达的情感却真实自然。因而少了几分匠气,多了几分率真。农民画在民族艺术中最舒适的形态是那种不过于逼真但却与创作者的创作理念相贴切的景象。将情感与思维作为桥梁来表达意象。农民画作为画的意象,通常是对描绘事物或事件进行特征性挖掘,再通过艺术形式进行表达。虽然农民画家所创作的作品是农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没有深刻寓意与现实意义,但创作者的色彩选择、线条描绘、图案创作等方面的处理,能够给人一种接地气的美感。农民画艺术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传统民族特色的重要展现。农民画涵盖了民族的时速理念,对民俗活动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记载。如贵州巴江平坡农民画的创作者长期在农村生活生产,在创作农民画时自然流露真实情感。以特色鲜明、情感浓烈风格,与众不同的构图,夸张的形象,强烈的色彩来展现农村现实生活,农村气息十分厚重,地域特色鲜明。巴江平坡农民画的画面中,与土地有关的故事是出现最为频繁的情节,这些故事往往发生在田间溪边或农家小院,主人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田间的翻地、播种、除草、收获,溪边的捕鱼、洗衣,院子里孩童嬉闹,这是巴江平坡的画家最为熟悉的生活,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土地情怀,一一被描绘于画纸上,表现出对这片土地上最为质朴生活的无限热爱。《收稻谷》(图1)表现了贵州苗族支系小花苗在秋天丰收的景象,体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吃喜酒》(图2)表现了贵州苗族地区多彩的民族节日,苗寨吃喜酒的热闹场景,表现了农民幸福的生活。《苗家姑娘出嫁》表现了贵州苗族地区嫁女儿的风俗习惯。苗族风俗是当地民众口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农民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巴江平坡农民画已尽力突破民间美术固定的原有程式和传统语言,追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张扬,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

三、贵州苗族农民画中的艺术价值

巴江平坡农民画凭借原生的苗族艺术画苗族风俗,原生之物,自然山水,表现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农民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反璞归真,表现原生态,形成了构思质朴新颖,构图充实丰满,线纹夸张多变,色彩浓烈明快,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笔触和色彩,表达乡愁眷恋,赞美田园生活,展现民族文化的丰收的喜悦和感动。巴江平坡农民画的意境中对苗族生活的细致描绘,对苗族人民理想、情感、追求等方面的细腻刻画,进一步推动了巴江平坡农民画的审美水平。从丰富农民画的创作内容到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巴江平坡农民画通过绘画艺术真实表现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不仅仅对苗族同胞质朴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进行了描绘,同时还关注场景的建设与时代特征的展现,以表达出苗族传统民俗特色以及新时代苗族人民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变,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农民画中蕴藏的农民精神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其拥有自成一派的审美传统,一旦表现出来会令世人震惊。这一现象也源于农民画创作时的鲜明特色,充满生活的烟火气息,对农民的真实劳作、生活进行了描绘,传递了农民群众质朴的生活希望。农民画拥有着丰富的生命活力,因此必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巴江平坡农民画正以多彩的绘画语言来歌颂生活、赞扬勤劳,始终传递着积极生活、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结语

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背景下,巴江平坡农民画更加灵活、更加充分地运用了苗族传统民俗文化,选择了苗族传统文化中的造型与色彩,结合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真情实感地展现了农村的质朴美好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传递了自信、积极、乐观、永不服输的态度,创作出有温度、有感染力、情感丰富的绘画作品,通过多彩的农民画来展现深厚的苗族文化,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坚守精神文化阵地,以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慧中.略论平坡苗族农民画的审美意识及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3):86-88.

[2]张明学,罗思.三江风光好侗寨风俗淳——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中的地域民俗文化[J].中国民族教育,2014,(011):57-60.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4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创造的传统文化的总称,具有鲜明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文化生态解体、传统文化日益消亡、发展步履维艰等冲击和挑战。但是,从文化长远发展来看,跨文化交流趋势不可避免,它为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借力发展、开放性增强等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跨文化交流也将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影响

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人口数相差悬殊,从十几亿人至几十人不等。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绚丽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遗产。从古至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在全世界的推进,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与频繁,少数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特点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学界普遍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此,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广义是指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样的民族文化当然会被本民族成员广泛认同;狭义的内涵则指精神文化方面,内容包罗万象,比如民族的哲学、史学、文学、教育、语言文字、法律、艺术、医学、天文历算、道德、自然科学、宗教、习俗等。从上述定义可见,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广博繁杂。徐万邦、祁庆富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文化分为六类:一为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住所和建筑、交通工具;二为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恋爱和婚姻、亲族称谓与姓名、人生礼仪、丧葬文化;三是民族传承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和舞蹈、戏剧和曲艺、美术、体育游戏;四是科技和工艺;五是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原始宗教、巫术、道教和民族间宗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吉祥崇尚、禁忌;六是节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文化具有共同性,如地域性、传承性、互融性、相对稳定性与变迁性,等等。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具备不同于汉文化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形态多样性

一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地缘分布,直接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征,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形成,显示着民族适应自然的能力[1]。生存的需要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因此,在类似的地域特点之上,可能出现相似的文化。比如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族和赫哲族虽然远隔千里,但其文化上有许多地方相似,他们的语言大概60%~70%是相同的。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山地、高原、边疆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不同民族生活的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造就了各民族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千差万别,而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各民族文化赖以形成与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徐亦亭指出:“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区域,即:中原华夏农业文化区域、东南百越稻作文化区域、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区域,以及西部和北方游牧文化区域。中国历史上,这四个文化区域之间的文化漂移,及其相互的影响和补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的交流和融合。”[2]到目前,伴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虽然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根源于地域差别的传统文化仍然是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基因所在。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甚至同一民族内部文化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民族内部成员间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随处可见,甚至在心理素质、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二)民族认同性

各个民族的文化均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是由各个少数民族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为此,民族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性质,民族成员会把民族文化界定为个人的私有的东西,并视为民族的标志。始祖、血缘是民族成员最为重视的,它是民族认同的核心依据,除此之外,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极为关键的“佐证”,譬如语言、艺术、音乐、服饰、饮食等,都可以作为属于同一民族的标志和依据。民族文化在民族成员的心目中是无比崇高的,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就等于自身,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有的民族成员可以为其而献身。一般而言,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合二为一的,两者不可能出现分离。民族成员认为,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就是不尊重本民族,对民族成员个体影响很大。很多民族冲突事件,就是因为文化认同差异或歧视引发的。民族传统文化对成员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可以约束其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文化是民族认同和精神的灵魂,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传统、封闭的社会,少数民族成员必须遵从来自于传统文化的规范、习惯和禁忌。

(三)相对弱势性

从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构成现状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水平等差别,这些差别,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权利是不同的。对于文化而言,人口数量较多的民族必然在一国的共同文化的塑造、本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绝对的天然优势。以中国为例,我国有13亿多人口,汉族人口占90%以上;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2亿人,汉族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同时,从发展程度上看,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而55个少数民族相对落后,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尽管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藏族、回族建立了自治区,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但这些民族文化也只能在本行政区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此,其文化生态更为脆弱,在众多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要保持并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任务更为艰巨。

(四)宗教影响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个民族信仰或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对于大部分人口信仰宗教的民族而言,宗教对文化的影响非常强烈,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为例,该地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多民族、多宗教的交汇地区。从宗教角度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文化圈和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圈。由此可见,宗教已经影响到少数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成为民族精神文化体系的重要支柱。

二、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

近代以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日益飞速发展。这些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一方面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跨地区流动变得越来越便捷;另一方面,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已面临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体现在:

(一)少数民族文化生态面临解体危机

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3]从上述论述可知,文化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等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外在环境的差异性是当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基础。在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世居于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地貌环境复杂地区,这些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特殊性,但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丰厚的先天优势,越来越被市场经济所“青睐”。资源越来越多地被过度开发利用,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基的坍塌境地。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日益消亡

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形态均建立起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种在生产力极端低的情况下形成的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精神,是今天人类所缺少的。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精神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为此民族而非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消亡的速度加快。从语言文字上看,据统计,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7000~8000种语言,目前已有超过2000种绝迹,而剩下的语言中,95%以上的语言被不到4%的人口使用,60%蕴含着人类智慧、情感、历史发展线索的数千种语言正在急速走向衰败。目前,世界每15天就有一种语言消逝[4]。从生活方式上看,少数民族越来越主体民族化。根据相关学者对桂西南的扶绥县进行调研,目前,壮族越来越被汉族所“同化”,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壮族与汉族之间的区别越小。表现在传统服饰上,即壮服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衬衫、中山装,壮族所特有的春社节、三月三歌圩节等代表性的风俗节日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步履维艰

以东北亚人口少民族为例,作为渔猎民族,他们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说唱、音乐、舞蹈以及独具特色的岩画、服饰艺术、木雕、骨雕等工艺品,还有独一无二的桦树皮器皿等无不令人惊叹。可是,在“外在”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冲击下,伴随着民族文化活载体的老人的渐渐逝去,年轻人已经与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逐渐脱轨,他们大多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一无所知。这些民族文化难逃消亡的厄运。目前,黑龙江省少量能使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语言的均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传承人平均年龄也在70岁以上。20世纪80年代,郭崇林教授见到了满族萨满神话的传承人———87岁的傅英红,老人家曾不无忧虑地说:“你们要是不记下来(萨满神话),我可就都带走了!”[5]

三、跨文化交流对重新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意义

文化是生存需要的产物,而生存的需要与生存的条件———地域和环境相关,为此,在外在的文化生存根基不可避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在适应的基础上求发展。尽管跨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永远保持世界范围内的相应地位,必须摈弃狭隘的视野,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断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性力量。跨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能够被外界所了解、接受和认同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该文化在改变人们思想和行为时所能达到的程度。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取决于文化传统积淀、文化自身特质、文化创新的活力等内在的自身要素,同时,更依赖于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化更多地依赖于传播,没有传播,它将随着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没有传播就没有继承,也没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构”[6]。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原生态特质,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享受感,但是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制约,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通过跨文化交流,无疑拓宽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路径,使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借力发展

目前,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没有一定的物质投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自身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难以对提升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在少数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中,外界在对文化的欣赏过程中,会逐渐引发对这个民族文化的弱小命运的关注,进而会有更多远见者、社会组织及政府,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帮扶、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式,关心、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开放性的增强

一个民族想要获得发展的机遇,其文化一定要处于有限的开放状态。把任何改变文化状态的现象都视为洪水猛兽,唯恐冲垮保护民族神圣性的大堤的思想与做法,无疑对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都永浩研究员认为,在中国的城市,有很多文化元素来自西方,譬如英语、西服、西餐等等,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地成了我们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并没有排斥感。世界上的民族文化表面看起来丰富多彩,然而事实是,文化元素是有限的,各个民族只是把这些有限的文化元素根据自己的需要编织起来而已。美国人类学家鲍亚士说过:“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7]为此,通过广泛的跨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就能够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为己所用,也能够使少数民族群众在与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深刻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缺点与不足,通过扬弃式的文化建构,使民族文化日臻美善。

四、跨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现展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基础,文化结构是否完整,关系一个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其重要性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质量。”[8]通过跨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必将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是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及其地域因素的反映,对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反作用。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通过该社会“文化人”的文化活动得到继承和发展,并通过该社会“文化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9]。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优秀价值观,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教育与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群众自身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素质技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本。

(二)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经济资源与产业支撑

对于现代经济发展而言,文化是资源、是资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灵魂和软实力,也是推进创新的凝聚力和激励力。文化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充满活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经济资源,是一种“软实力”,逐渐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个国家均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战略高度。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以其朴实神秘、热情奔放、博大精深、和谐和睦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始味道的角度,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影视剧制作业、工艺美术业等商业性开发与运营,一定能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作者:马冬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管彦波.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J].民族论坛,1996,(3):22.

[2]徐亦亭.中国古代文化区域和民族关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5):28.

[3]张?著.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76.

[4]汪嘉波.谁来拯救濒危语言[N].光明日报,2011-02-26(05).

[5]左岫仙.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反思[J].满语研究,2012,(1):80.

[6]张政法.主体的影响力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21.

[7]李丽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4.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旅游产业化

1民族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旅游是旅游的很常见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文化旅游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当地民族的各种文化以及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景为主,使游客在旅行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并且融入当地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旅游形式。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是指以各种民族旅游资源为基础,采用市场化的操作手段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包装、消费等,形成一系列的产业运作,并且对产业结构进行运作、调整、优化,达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和“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子产业的协调发展,并产生多方联动效应,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条件

2.1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介绍

黔东南州坐落在贵州省东南部,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是贵州、湖南、广西的交界处,是夜郎古文化的诞生地,是古代的苗疆腹地。2017年末统计,黔东南州的总人口达到了352.37万人,80.3%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占到了42.5%,侗族占到29.5%,州内山峦延绵,原始生态保存较为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5%,有雷公山、云台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达29个。州内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歌舞之乡”、“百节之乡”、“真正的原生态”“天然的大氧吧”之称。黔东南民族文化资源主要有:(1)节庆文化。对于黔东南苗侗人来说天天都过节,一年中的节日多达200多个,节日气氛很浓,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节日有雷山鼓藏节、台江的姊妹节、凯里的国际芦笙节、萨玛节等。(2)民族服饰文化。在苗侗服饰中比较出名的是苗族服饰,它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男装比较简朴女装相对来说比较豪华,女装最多都是裙装,服饰中用得最多的图案是蝴蝶,各种各样的蝴蝶,水牛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年纪不同,图案的颜色也不同,年轻人的图案色彩是红艳的,老年人的颜色暗淡些,衣服几乎全部为刺绣,很有自己的特色,苗族服饰是苗族目前现存的活化石。(3)民族歌舞文化。黔东南民族歌舞内容丰富,苗侗人们喜爱唱歌跳舞,以歌为天,以舞为地,有各种各样的苗歌,结婚的时候有结婚歌,欢度节日的时候有节日歌,迎客的时候有迎客歌,耕种的时候有耕种歌,苗族的歌曲是反映苗族日常的各种生活的,与生活戚戚相关。(4)民族建筑文化。比较出名的有苗族的具有特色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寨门,这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比较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5)宗教文化。苗族是一个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多神的民族,这个民族相信万物是有灵的,他们把这种朴素、简单的宗教观念充分地表现在服饰和建筑上。

2.2黔东南州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有利因素

2.2.1政策因素

黔东南州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中央、省的高度重视,他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为黔东南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政策条件。全国经济进行结构升级时,各省都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黔东南州同样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黔东南州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旅游活州的战略,贵州省提出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黔东南编制了《黔东南州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资源上、金融上等方面支持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2.2市场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逐年提高,对旅游、娱乐等方面消费也不断增加。表1得出的结论:第一:从2014—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性支出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第二:文化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基本上快于可支配收入和总消费性支出,同时明显比医疗保健、衣着、交通通信的支出多,仅次于食品、居住、交通通信。第三,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连续几年同比增长10%,都快于GDP的增长。从表上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增加了,消费支出也增加了,特别是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也增加了,同时对旅游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黔东南州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具备了很好的市场条件,市场潜力空前巨大。

3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多方联动

虽然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还不是太高,旅游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来说,黔东南的很多苗寨比较出名,开发时间相对较长,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是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大部分的旅游只是停留在观光阶段,这种旅游的方式比较粗放,比较原始。旅游商品与其他旅游区的一样,式样雷同,没有特色,质量参差不齐,游客对这些已经形成视觉疲劳。在住的方面,也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全州达到星级酒店标准的为55家,四星级的为8家,三星级的为34家,另外13家为三星级以下,对于整个州来说,没有一家酒店达到五星级标准,和旅游大州的身份不匹配。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来说,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比较短,根本没有形成健全、标准的产业体系,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产品附加值相对比较低,民族文化旅游总产业与吃、住、行、游、购、娱等各子产业之间未形成很好的联动效应。

3.2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缺乏区域间合作,整体的竞争力弱

黔东南州的旅游局与贵州省内外旅游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和合作,出险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对各种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和整合,整体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比如说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没有实现在州内各县、各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更缺乏与州外、省外旅游资源的整合,这对于黔东南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不利的。

3.3没有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

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还只是停留在单打独斗上,没有与其他的产业进行融合,所以旅游产品的层次还比较低,不能打造出高端的旅游产品。

4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4.1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的联动

黔东南州在提高观光旅游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该推出游客喜爱的体验型、娱乐型、休闲型、度假型旅游产品,通过深度挖掘苗侗文化资源的内涵,开发出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民族旅游商品、民族特色旅游餐饮、民族特色娱乐项目,加大对酒店、餐饮饭店的投资力度,推出特色餐饮,从数量上达到基本要求,从质量上精耕细作,尽量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体系,优化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结构,协调发展好民族旅游总产业和“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子产业,尽量地延长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加强各产业的联动作用。

4.2加强州内外区域合作,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

黔东南州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练内功的时候,还要抬起头来往外看,要加强州内外区域合作,第一,要加强州内各县旅游资源的整合,建立州内内部的旅游联合协调机制,做到资源共享。第二,要与州外和省外(湖南、广西、云南)和合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整合,使一加一大于二。具体来说,湖南张家界、广西桂林、云南丽江都可以合作,他们与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形成互补,共同扩充客源市场,增强了各自的竞争力。

4.3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打造出自己的高端旅游产品

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方面的融合,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形成黔东南自己的民族歌舞品牌。比如:打造出如《银绣》、《守望》这样的民族舞台剧目,拍出具有苗侗特色收视率高的电视剧,让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加强旅游产业和农业的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民族旅游,将农事体验、农村田园风光、亲子采摘、家人耕种和民族旅游结合起来,增强民族旅游的互动性、体验性、娱乐性、参与性、休闲性。黔东南州山高多林,医药资源非常丰富,盛产天麻、太子参、五倍子等药材,可以将旅游产业和医药产业相融合,医药知识普及项目、山地药园风光的参观项目、药材采摘项目、药材耕种项目、瑶浴体验项目、食疗体验项目等都可以成为新的、比较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大大地丰富了民族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民族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汪俊芳.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6

一、建设民族文化系列品牌活动的必要性

有学者认为,新时期的民族预科教育应从预补结合的适应性教育转型为超越性教育;也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通过民族预科教育走出来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基层工作者,精尖学术性人才较少,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预科教育的学生全部来自少数民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自身民族的特色文化。为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增进他们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进一步弘扬传承传统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各校民族预科教育应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系列品牌特色教育活动。

二、民族文化系列品牌活动形式设想

(一)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以同学们自由组合的形式组队进行抢答测试。通过知识竞赛,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二)民族团结征文比赛。以民族团结为主题,以学生的亲历见闻为题材,展现国家民族政策带给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征文及评比奖励。通过征文比赛,激励少数民族学生讴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民族团结知识板报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创作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展板进行比赛,以此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板报创作和设计能力,激发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增进各民族间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结合培养学校所在的民族地区自身特点及学生的民族分布情况,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竞技项目为竞赛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不仅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勇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家乡美民族文化摄影比赛。参赛作品的主题是家乡的壮美山河、民族风情、节日盛会、独特建筑和特色饮食等。每年寒假前,通知和号召广大学生在春节期间深入基层,用手机或相机进行拍摄创作,开学返校后学校对学生上交的作品进行评比,选出获奖作品集中展出。为广大民族学生了解家乡巨变和各民族风情提供平台,激发广大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六)民族服饰展。以学生自身民族的服饰展出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展出为辅,展示少数民族的服饰魅力。服饰展出期间,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里穿戴本民族盛装。通过少数民族服饰展,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广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认同感,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大赛。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发掘本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特色,并在家乡长辈的传授指导下学会制作民族手工艺品,随后进行评选和展示。通过活动的开展,向广大师生展示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才华智慧,更使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八)民族歌舞大赛。歌舞是各民族文化的最直观生动展现,蕴含着各民族的深刻文化内涵。少数民族学生一般都能歌善舞,为各民族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平台,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深入交流。

(九)民族美食制作大赛。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精彩纷呈,美食文化更是精髓之一。为了展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训练学生烹饪美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美食制作的平台,相互展示、相互品尝、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宣传和展示民族美食文化,借鉴和学习美食烹饪技巧,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团结。

(十)融入民族文化的文艺大会。每个培养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举办各类综合文艺大会,如元旦迎新晚会、结业晚会、庆祝民族节日晚会等,将民族文化元素贯穿和融入其中,为各民族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文化交流的舞台。

三、建设民族文化系列品牌活动的意义

民族预科教育应秉持开放、创新意识,优化民族文化系列活动的内容形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民族资源优势,为各民族学生搭建展现自我、提升素质能力的良好平台,开展民族文化主题系列特色教育活动,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彰显文化育人特色。民族文化主题系列特色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各民族预科培养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不懈努力,为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做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炳仙,梁好.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定位[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7

一、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设计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景观设计体系,在设计层面上还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第二,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现代文明,大量欧美建筑出现在新农村中,更有甚者,将村政府盖成了城堡、白宫,失去了我国农村地区的面貌;第三,新农村建设规划混乱,规划方向不够明确,同时缺乏文化认同感,导致诸多外国思想侵入,各地新农村景观雷同性较高。

二、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元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不能不遵循地域差异性,让我国各地新农村景观千篇一律。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能够增强农村特色,增加农村景观的可识别性,逐渐形成浓厚历史背景的农村风景。第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也发生了一定的融合,以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为契机,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人民生活的接轨,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为了给农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增强我国农村的吸引力,吸引外来经济投资。将民族文化元素作为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能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新农村景观,吸引更多投资,还能够促进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三、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1.对于名人文化的运用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广阔的农村土地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名人,这些名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特征,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所在。在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名人文化运用其中,利用碑刻、雕像、匾额等对名人文化进行弘扬,还能够起到特定的地域文化传承效果。

2.对历史典故文化的运用

对于新农村景观设计工作,设计者在建设初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新农村建设当地的民族历史典故,甚至是一些神话故事,同时经过一定的渲染、翻新,能够在景观设计中再现这些历史场景,给人们展现出历史文化,让人们能够直观的与感受,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地域归属感等。例如,可以在新农村文化广场中设计一系列叙事雕塑,能够让民居从不同角度欣赏与会议当地的历史典故或者神话传说。

3.自然资源的运用

农村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等。在自然界中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区域内人民的生活,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资源文化。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将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民族内涵归入其中,增强新农村的民族面貌。例如,在广西车河镇八步村新区屯改造过程中,房屋改造加上了马头墙、灰瓦以及白墙等元素,以壮族栅栏建筑风格为主,增强了房屋建筑的立体感,提高了景观的层次性。又如,在里湖瑶族乡王尚屯改造过程中,将牛角、铜鼓、粮仓、瑶王印等元素加入其中,体现了白裤瑶民族的特点,同时也做到了对村道的绿化建设,还能展示当地民族习俗、手工特色以及服装技艺等,让王尚屯成为了集农家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新农村。

4.民族建筑文化的运用

民族建筑文化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辛劳,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其建筑样式、装饰以及布局,都是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生产特点的集中表现。将民族建筑文化加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增强民族特色,促进文化传承。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城区改造过程中,房屋里面主要加入费眼、花窗、灰瓦白墙、清水砖墙裙等元素,同时利用壮族特有的吉祥图案对屋面进行整体点缀,将南丹土司文化展露无遗。在街道改造中,利用铜鼓灯、牛角灯、瑶王印灯等替代传统意义上的路灯,为城区建设构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导致景观设计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背道而驰。若能够将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到新农村景观建设中,不仅能够起到同样的建设效果,还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到新农村建设与民族文化的同发展、共辉煌。

作者:孙继旋 殷健 童一飞 尤莉莉 单位: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8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本土文化,展示民族风情,形成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符号的历史文化之城,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关于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论述

中国城镇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有关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施維达《民族文化学》著作中论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著作中论述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侧重于数字化保护研究[2]。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认为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无疑是异常尖锐和复杂的,有责任在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开展沟通,架设桥梁,使这两个方面能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和学科融合。城市规划的方向与文化遗产保护方向融合相互促进,这是中国在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特点。他提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举措,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健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三是努力创造条件,确保城市大遗址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3]。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认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城市建设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从保护理念、原则、策略、手段、保障措施等层面构建保护体系和防御网络[4]。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认为只有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大胆扬弃、积极创新、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5]。高永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则通过法律体系的构建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6]。邹德慈的观点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整旧如旧”,不要“返老还童”。以上研究观点较少关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缺乏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研究。笔者拟从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契合的关系来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西北城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认识及其保护措施与建议。

2国内外关于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措施要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鉴定的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7]。欧盟1999年通过《欧洲空间发展展望》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慎重管理与保护[8]。2003年美国开展“保护美国”活动,旨在支持相关部门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传播美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美国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观点对“灾难投资”所阐述的,开发或保护性的投资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地破坏我们所想要保护的社区与环境。所以,开发必须顺应当地居民基本的所想与所知,意即要共同开发、受益与承担责任。意大利历史中心区法律规定必须保持古城的原有格局和风貌,不准以任何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坏。法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倡导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加强沟通。日、韩都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为保护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9]。然而,各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相契合的研究探讨不多,有些经验不太适合我国国情,借鉴参考的价值意义有限。文化遗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遗产是生活于一定地域的民族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内容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建设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任务的实施。2013年12月15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城镇化建设模式上要多听群众意见,尊重专家学者意见,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3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存在差别,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落后,地理环境复杂,城镇化起步晚于东部地区,然而,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其独特资源优势,西北地区三省二区(陕、甘、宁、青、新)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民俗风情特色显著,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随着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保护当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实际上,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化,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规划性破坏使民族文化遗产生成与保持的环境受到破坏,造成民族文化形态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文化冲突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的扭曲丧失,不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独特性。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接触,从而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与重构,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城镇化建设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了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深化了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是该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西北地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质是完美地实现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总之,未来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应该促进各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融共和,和谐发展的关系,只有积极拓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繁荣发展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

4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有益的推进作用,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文化变迁促进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11]。但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严峻,在城镇化建设实际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土地开发,强拆乱建,对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无法再生的破坏,民族文化遗产消失的例证俯拾皆是,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保护意识淡漠,政府保护行为滞后,亟需全民参与和政府支持保护以及宣传教育。所以,本文一个新的着力点是建设与保护相契合问题的研究,立足于“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把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综合规划利用,建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尊重民族文化感情和民族宗教信仰,维护民族文化利益与民族团结,创建体现民族文化风情的和谐文明西北美丽城镇,探寻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措施与手段,通过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挖掘蕴藏其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营造积极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实现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故而,倡导西北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措施建议:区域分类分层保护;个性多元化保护;动态原生保护;科技数字化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保护与管理规划机制保护;学习借鉴典范型城镇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文保技术手段;探索适合西北地区民族风情,宗俗习惯的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体系;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5结语

西北地区历史人文资源与民族文化遗产丰厚,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西北少数民族集居地的城镇化建设与开发,应当依托本地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走本土开发和特色发展之路。西北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科学建设,有机更新的发展宗旨,梳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既保持民族文化遗产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赋予其新时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特征。构建新型的具有西北民族文化风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冯硕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維达.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

[2]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3]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民网,2006.7.26.

[4]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5]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3.

[6]高永久,张小蕾.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7]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

[8]张杰,吕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经济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6.1.

[9]威廉.穆尔塔夫著,谢靖译.时光永驻:美国遗产保护的历史和原理[M].外文书名:KeepingTime:theHistoryandTheoryofPreservationinAmerica,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