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例6篇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文1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胡汉;饮食文化;交流;融合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69-02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是中国古代分裂多于统一的历史时期,但社会仍然在动荡不安中不断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其中饮食文化的发展状况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迅速融合,各个少数民族把自己的饮食烹饪文化带到了中原地区,关外的少数民族丰富的肉食烹饪方法与中原民族精细的烹饪方法相互融合,中华的饮食文化在交融中呈现出新的面貌。譬如从西域地区来的人民,传入了胡羹、胡饭、胡炮、烤肉等制法;从东南来的人民,传入了叉烤、腊味等制法;从南方沿海地区来的人民,传入了烤鹅、生鱼等制法;从西南滇蜀来的人民,传入了红油鱼香等饮食珍品。这一时期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烹饪原料如蔬菜、家畜、家禽、野味、海鲜、鱼类等更加丰富,食品种类大幅度增加,胡族和汉族在饮食习俗和烹饪技法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双方食品种类更加丰富,并产生出许多新的饮食因素、烹饪技艺。

一、胡汉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继秦汉统一之后第一次大动荡、大分裂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因素,导致了各民族人口大量频繁地迁徙和流动,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大量内聚,而汉民族则不断从中原腹地往东北、西北和南方大规模辐射。

1.胡人的内迁。胡人的迁徙以鲜卑族最突出,《后汉书·鲜卑传》记:“鲜卑,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人纷纷南迁,鲜卑族进一步南迁至黄河流域,并建立了十几个政权。鲜卑迁徙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当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其次是匈奴的迁徙。匈奴内迁大约始于汉代,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两部以后,南匈奴内附于汉,主要居于塞内北地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代郡、上谷等地,在今甘肃东部、山西与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与汉族杂居。

2.汉人的大流动。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边疆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频繁移居中原腹地以外,北方汉族人民因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也开始了大流动和大迁徙。《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记载:“元康四年,乃移居之(大棘城),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百姓失业流亡归附者日月相继。建武初,元帝承制,以廆为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郡,并州人为唐国郡。”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南下,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汉族人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北方的东部人民主要迁到中国南方的东部,北方的西部人民则主要迁到中国南方的西部。北来的侨民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移民运动带来了胡汉人民文化的冲突、趋同与整合。正是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成为可能,使人们对民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二、胡汉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具体表现

1.烹饪原料日益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粮食类原料的生产区域与秦汉时期大致相同,呈现的是南米北杂的基本主食格局,即在中国江南地区以水稻为主,但北方的旱田作物逐渐开始向南方推广,而整个北方则以谷类、豆类、大麦和小麦为主。《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粮食作物有谷、黍、粱、大豆、小豆、绿豆、襟、大麦、小麦、水稻、旱稻等,渐渐变成了人们日常食用的粮食作物。而且根据粮食的不同特性分化出许多不同的品种,如粟在西晋时已经有12种,至北魏时则发展到四大类别86个品种。

这个时期所食用的蔬菜品种也比较丰富,《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使用栽培方法进行种植的蔬菜有30多种,经常被人们食用的蔬菜有茄子、葵、韭菜、蔓著、芹菜、芦蔽、芋头、菜瓜、胡瓜、冬瓜、瓤、蘑菇、芸苔、胡姜、兰香、茬、桂茬、觅菜、寥、燕白、竹笋、藕、孤菜、药菜等等。蔬菜品种多样化,加工制作出的菜品种类也多。

汉末以后人口急剧减少,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迁徙,畜牧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也为华北地区带来了“食肉饮酪”的生活习惯。肉类品种极多,主要有鸡、鸭、鹅等家禽和猪、羊、牛、犬、驴、马等家畜,捕猎的野味有鹿、兔、獐、雁、野猪、雀、鹌鹑等飞禽走兽和鱼虾等。羊是当时北方饲养较多的家畜,是游牧民族最喜欢食用的肉类。

水产在当时的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食用的水产品有鲤鱼、鱿鱼、乌贼鱼、妒鱼、鱼即鱼、鳝鱼、鳃鱼和虾、蟹、蝠等。

2.胡汉烹饪技法的交融。《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千百年来汉族饮食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的饮食结构依然是粮食为主,蔬菜和肉食为辅。形成了中国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所谓的胡族是指与汉族生活方式相差极大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重食畜肉,饮乳酪,有的如羌族、藏族则以大麦、青稞等杂粮为主,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方性。

胡汉饮食文化交流得益于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多次出使西域,从此开辟了丝绸之路,使多种烹饪原料先后传到内地。胡族人喜欢吃胡炮肉、胡羹、羊盘肠,加工方法主要是炙与炮,“羌煮貂炙”是胡人最引以为傲的美味。首先说“炙”,胡人的“炙”,给我们的感觉是绝对的原生态,《太平御览》卷863引《释名》曰:“炙于火上也”,而“貂炙”则“全体炙之,各自方割,出于胡貂之为也”,可见这种方法最早是出于胡族,是将整只动物置于火上进行烤炙,众人围坐,各自以刀割食。《后汉书》卷《窦顾传》记载:“羌胡见客,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间,进之于(窦)固,固辄啖之,不秽贱之,是以爱之如父母。” 随着胡汉融合程度的逐渐加深,汉族对胡人的“貂炙”的方法已经习以为常,但食用方法上却带有汉族的文化色彩,胡族“炙”以牛羊肉为主料,汉族炙法中牛羊肉占1/3,其他家畜、家禽、水产类要占2/3。现代生活中的一些烤肉店,原料绝不仅仅是肉类,鱼、海鲜、蔬菜都是“炙“的原料。还有汉族的炙法十分重视选料与配料,有的配料多达十几种,如炙鱼。同时,对刀工、火候、手法也有很高的要求。

再说“炮”,“炮”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烹饪方法之一。据说是从商朝苏妲己的“炮烙”之刑演化而来。“《说文解字》言:“炮,毛炙肉也。”《广韵》言:“炮,裹物烧也。” 古人很聪明,如果直接把肉弄在火堆上烤,很容易烤煳,焦臭扑鼻,就发明了“炮”。“炮”是胡族比较盛行的一种烹饪方法,用泥巴包裹住肉后再丢进火堆烧烤,这样不仅剥时会把兽毛脱掉,而且肉质鲜嫩,味道极美。魏晋北朝时期胡族这种“炮”肉法称为“胡炮肉”。《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炮羊肉”:将刚满一年的羔羊肉切成薄片,加入豆豉、盐、葱白、姜、椒、胡椒等调味品后装进洗净的羊肚内,缝好,挖一个烧火坑,将之烧热,掏出火灰,把准备好的羊肚放进坑内,然后盖上火灰,再继续烧火,过一会儿就香味扑鼻了。

3.饮食习惯趋于融合。胡族的饮食习惯是“食肉饮酪”。“饮酪”一直是胡族典型的饮食习惯,汉族人鲜有饮酪者,至十六国北朝时期,随着胡汉民族的杂居,饮酪才慢慢在北方汉族社会普及开来。《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 王丞相王导是山东人,起初并不食酪,但几年深受胡人的影响后慢慢适应了狐族的饮食习惯。

三、胡汉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意义深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两族长期杂居 ,使双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彼此的烹饪原料更趋于多样化,烹饪加工方法更加细腻,食品种类更加丰富。胡汉在饮食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并最终趋于融合。

胡族利用从汉族那儿学到的农耕技术种植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使之取代牛羊肉而成为饮食生活的主要部分,这样胡人饮食结构中植物性食物的比重明显增大,从而引起了人体生理上的巨大变化。

胡汉饮食文化的交流,促成胡族把汉族先进的烹饪技法和饮食制作技术吸收并应用,逐步使本民族的传统食品烹制得更为精美,饮食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比如串烤牛羊、猪肝,烤前均要将原料放置在豆豉汁中浸泡一段时间,就是汉族的烹饪方式在少数民族食品制作中的具体应用。对汉人来讲,尽管很早以来就开始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注重通过饮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但在物资贫乏的时代,一般百姓家庭很难做到这一点,肉类食物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很低,但这种情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相当大改变。十六国至北朝,军需之备的战争要求与“食肉饮酪”生活传统使畜牧业在胡族统治的黄河流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畜牧业的发达,牛羊数量的增加,使肉食食物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有所扩展,这使得汉族人民的饮食结构向更加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 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3] 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3[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文2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在京举办新型城镇化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论坛,论坛了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的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初步融入城市,基本实现在流入地的生存立足。

为综合测量流动人口总体融合状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研究编制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指标,并根据上海市松江区、苏州市、西安市等8个城市进行的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融合状况进行分析。课题牵头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杨菊华介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包括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等指标,指数得分介于0~100之间,取值越大,表明融合程度高。

调查分析的初步结论认为,流动人口融合总指标指数得分为63.7分,其中流动人口的文化交融得分最高,为67.6分,其次是经济立足,第三为身份认同,社会接纳得分最低,为58.2分。杨菊华认为这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依旧处于血缘、亲缘、地缘阶段,与本地人有较大的社会隔离,总体融合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调查结果还发现,流动融合总指标指数与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动人口经济立足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经济立足情况不佳,但流动人口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和身份认同状况较好。这不仅说明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融合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而且经济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流动人口的经济立足,但经济发展未必带来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本地居民在行为、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认为,除了经济与文化,利益分配也是影响社会融合总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客观上会对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产生影响。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所享受到的公共资源都会被农业转移人口所分享,这导致其产生排斥情绪。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跨省流动人口的总体融合水平较低,但经济立足状况较好;跨县流动人口更易实现社会接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强。杨菊华认为,省内流动人口熟悉当地的社会环境,拥有相同或类似的文化背景,语言行为更易适应,融合障碍较小;跨省流动开始出现语言交流障碍,社会关系网络不再密集,劳动就业、保障居住等问题凸显,故融合程度稍低;跨省流动使空间距离的影响最大化,社会关系需要重构,行为习惯或完全不同,社会保障缺乏,即使跨省流动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也会被亲情缺乏、语言障碍、习惯差异、归属不明所抵消,导致总体融合水平较低。

社会融合指数还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融合水平越高。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流动人口融合指数得分超过仅有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者14分,二者在社会接纳方面的差距更高达22.5分。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容易为当地市民所接纳。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文3

中国艺交所此次签约的合作伙伴,包括北京文博会组委会、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作家书画院、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等,合作内容涵盖共同打造文博会延伸服务载体和线上线下结合、永不落幕的文博会,共同建设文化产业要素集聚区和文化艺术航母平台,同时涉及艺术大师合作、综合授信、艺术品消费信贷、资金存管清算、艺术品保险、艺术品衍生品和艺术金融衍生品开发、文化艺术品“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方面。

建设高端权威交易平台

中国艺交所是为落实国家文化战略而成立的。2 0 1 0年1 2月,我国工艺美术行业龙头企业、国务院国资委所属中央企业――中国工艺(集团)公司投资设立中国艺交所。2011年12月,中国工艺集团吸收中国文联所属中联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参股中国艺交所。至此,中国艺交所形成了在工艺美术界和书画界的全面布局。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中央国有资本发起设立、控股的文化艺术类交易所,中国艺交所承担厘清交易机制、规范流通秩序、完善市场体系、扩大消费规模的社会责任。结合艺术品特性,自主创新研发的交易规则体系,使交易活动更透明、更合理、更有序;宏阔的背景资源和开放的市场体系,积蓄了丰富的艺术大师资源和产业链资源;线上线下结合,突破了传统交易方式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作为买方、卖方和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之外独立提供交易组织和见证方的体系设置,确保了交易平台的公开、公平、公正、公信;政府监管体系与市场自律体系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合理有序、风险可控的市场机制。

和国内其它文化艺术类交易所不同的是:在交易产品方面,中国艺交所主要定位于大师级工艺美术品和书画艺术品、高端艺术品原材料、创意文化产权或著作权(包括许可复制权)、文化项目等;在交易模式方面,中国艺交所选择以现货为基础,初期主要是完整产权、网上竞价的交易模式,将来逐步发展平价交易、项目推介、线下撮合等交易模式;运营模式方面,中国艺交所根据文化艺术类资产产权的固有属性,在提供鉴定估值、保险保管、交易撮合、资金存管清算、档案创建、艺术品登记等一条龙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品鉴定估值体系、交易流转体系和产权制度体系,在促进文化艺术品交易规范化、有序化、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证创新。

中国艺交所总经理高常梓说,中国艺交所将充分发挥中央国有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表率作用。通过交易流通机制的规范,通过市场核心要素的活跃,正向扩大文化消费和流通,解放文化生产力;反向带动艺术创作和生产,激发文化创造力;同时推动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推动文化复

兴、建设文化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化、文化经贸常态化,中国艺交所与北京文博会组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文博会延伸服务载体和永不落幕的文博会。具体包括共同探索会展与交易、线上与线下、文化与科技、金融结合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和长效平台;中国艺交所为北京文博会重点文化项目提供登记托管、信息、项目推介、交易见证和投融资服务等后续配套服务;双方共同开辟常设展览展示场地,举办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共同发展文化艺术航母级平台等。本次双方战略合作,是继上海九大文化会展与上海文交所、深圳文博会与深圳文交所战略合作后,又一部级文化会展与部级文化艺术类交易所强强联合的典范,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事件。不同文化业态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打造从创意创作、展览展示、交易交流、推介、投融资服务全产业链的趋势愈发明显。

文化科技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催生了无数的文化传奇。中国艺交所同时与北京市海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中国艺交所大厦为载体,共同探索文化、科技、金融结合模式,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金融互动,力争将中国艺交所大厦项目组团打造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高端文化产业要素集聚区和部级文化艺术交易交流中心。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北京市“三山五园”建设项目发展规划。据悉,该项目也是海淀区今年向北京市申报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得到了海淀区、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为线上线下结合和永不落幕文博会的重要载体,新落成的中国艺交所大厦总建筑面积5万平米,承载了中国艺交所创作中心、交易中心、会展中心、交流中心、教育中心和投资收藏中心等六大业务板块。其中创作中心面向“符号级”艺术大师设立个人创作室和作品展厅;交易中心整合中国艺交所线上交易平台和中国艺交所大厦线下展示交易实体;会展中心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和民族精粹文化;交流中心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创作者、投资者和收藏者的交流;教育中心构建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宣教平台;投资收藏中心建设文化金融创新平台。各板块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可以独立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全方位、多功能、一站式配套服务体系。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线上和线下相互支撑、国际和国内相互促进,文化、科技、金融相互融合,有限空间和无限市场相互辐射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文化新地标和部级文化艺术航母平台。

探索艺术品资产化路径

文化与金融的全面对接,是本次集体签约的又一大亮点。据悉,国家开发银行将提供5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中国艺交所软硬件建设及研发、设计、生产和消费等产业项目建设;中国人保财险将为中国艺交所交易标的物提供投保总额100亿的综合保险服务,填补国内艺术品保险的空白,建立国内艺术品保险模式的行业标杆和诚信地位;华夏银行作为中国艺交所资金存管清算合作银行之一,同时还将为中国艺交所及其会员提供总额30亿元的艺术品综合消费信贷产品。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和中国艺交所将充分利用各自在文化艺术、金融信息领域的资源优势,联合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文化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投融资机构,共同探讨艺术品资产化的实现路径。

目前,艺术品市场存在乱象的根源是市场发育的桎梏,导致文化艺术类资产缺乏有序的市场机制,无法完成资产的估值和定价,直接阻碍了金融及资本、资金要素的进入。具体到艺术品领域,由于无法定价和没有合规的购买凭证,无法记入资产评价等,导致机构收藏尤其是大型企业操作上有现实困难。比如目前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艺术品的热情虽然很高,但真正进的却并不多。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艺术品本身是个性化非标准化商品,在目前权威鉴定估值机构缺位、金融机构对艺术品的价值规律还没有把握出来的情况下,艺术品资产化,甚至金融化就是无源之水了。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文4

【关键词】金融物流 融资企业 银行 期货 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引言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打出“物流金融服务一体化,银行企业合作嫁接者”的强势口号,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国际贸易质押授信业务战略合作协议,依靠第三方物流的强力支持,建设银行将客户资源向上下游延伸,为国际业务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中远物流通过开发金融物流业务,将拓宽行业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客户资源,进一步增强在物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1]。经调查,国内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的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在内的26家银行,而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深发、广发、招商和中信都将金融物流业务作为战略性选择纳入银行长期发展的业务。不难发现,各大物流企业、银行都在竭力争取这块“金融物流”肥肉,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增值。

(一)金融物流

金融物流,又称“物流金融”,“融资物流”,“融通仓”,“供应链金融”,“全程监管以及担保物管理”等[2]。虽然称谓有所不同,但是核心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它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即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物流服务,主要指:在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包括:物流、流通加工、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不仅为客户提供了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为客户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服务,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以及企业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3]。

(二)金融物流服务系统

第三方物流企业(3PL)作为供应链环节中连结上下游企业的桥梁,是金融物流服务的提供者。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自身或自身与金融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融资企业与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合作平台,协助中小型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了融资企业较为详细的经营和管理状况,为金融机构大大节省了信贷的监管成本,减小了银行信用评估的难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银行和融资企业的“想贷不敢贷”、“想借借不到”的尴尬。金融物流服务系统如下图所示[4]:

二、金融物流集成产品融资模式

所谓金融物流集成产品,从广义上讲,是以融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涵盖融资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平台。从狭义上说,金融物流集成产品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缺乏固定可抵押资产的状况而设计的银行综合服务[5]。其主体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企业、产业链主导企业等。商业银行为拓展业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以获取超额利润,中小企业急需解决融资困难的局面,三方利益主体均希望可以有多种金融物流集成产品出现以帮助解决各方需要。目前金融物流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融资模式:

(一)存货融资模式

存货融资就是在货物运输或仓储过程中,将货权转移给银行,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包括基于权力质押和基于动产质押两种融资模式。

1.基于权利质押的融资一仓单质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仓单可以作为权利凭证进行质押,以仓单质押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给质权人,质押合同自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6]。融资企业、银行、物流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协议质押对象、质押期间、仓储费用、质押比率等。融资企业把存货仓单交给银行,并获得银行贷款。银行在质押期间可以不定期检查货物情况,物流企业有义务向银行汇报货物情况。融资企业还款,银行归还仓单给融资企业,融资企业凭仓单提货。

2.基于动产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融资企业将其拥有的动产作为担保,向银行出质,同时将质押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物流企业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款[7]。动产质押融资可以分为静态质押和滚动质押,静态质押融资是融资企业将商品质押给银行,并存放于物流公司监管下的仓库,物流公司代银行占有和监管质物,并向银行出具质押专用仓单或质物清单,银行据此向借款人提供融资;滚动质押是在静态质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便捷的物流融资方式,其基本结构与静态质押类似,区别在于滚动质押事先确定质押商品的最低要求值,在质押期间超过最低要求值的部分可自由存入或提取,同时允许质押物按照约定方式置换、流动、补新出旧。

(二)应收账款融资

融资企业与还款企业进行货物交易,融资企业收到货物购买方的应收帐款单据,货物购买方成为还款企业,融资企业将应收帐款单据质押给商业银行,还款企业向银行出具应收帐款单据证明,以及付款承诺书,银行贷款给融资企业,还款企业将应付账款金额支付到融资企业在银行指定的账号,应收帐款质押合同注销。如下图(3)所示:

(三)信用证结算方式中金融物流的运作模式

国际结算在金融物流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一体化的完整产品组合,满足其货物和现金管理的各项需求。这里简单介绍有关信用证结算方式在金融物流中的应用[8]。

信用证是一种由银行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开立的有条件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开证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基本当事人如下:①开证申请人(applicant)。一般为进口商或中间商,申请开证并交纳押金,有验单、验货的权利;②开证行(issuingbank)。应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向出口商开出信用证,一般为进口商所在地的银行;③受益人(beneficiary),即出口商;④通知行(adversingbank);⑤第三方物流企业(3PL)

进口商在与出口商签订买卖合同后,根据合同条款,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银行授信的物流公司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进口商交保证金或由物流企业提供担保。开证行应该是金融物流供应链中的节点银行。开证后,开证行将信用证传递给出口方银行,出口方银行收到信用证后审核信用证的真实性并通知出口商。出口商接受信用证后,应立即发货,取得装运单据交议付行/保兑行议付货款。出口方银行议付后,寄单索汇。开证行接受单据,通知进口商付款赎单。进口商如同意接受单据,应将货款及应付手续费付给开证行,此时,开证行和进口商之间由于开立信用证而形成的契约关系就此终止。这种金融物流模式,融资企业(进口商)的货物置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库,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对货物的监管权,通过与进口方签订合约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大的中间力量为支撑,大大减小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为融资企业和商业银行所广泛乐意接受[9]。

基于存货、应收账款以及信用证的金融物流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空间极大,就像魔方积木,不同的模块稍加变动再组合就可无限的去延展,无限的去创新。在金融衍生品如此繁荣的今天,笔者将期货交割与金融物流想结合进行价值创造,利用期货交割的规范化为金融物流融资节省运作成本从而得到三方主体的认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新型金融物流实施模式―期货交割时的价值创造

国内的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尝试推出了一些新型的金融产品,以攫取这块“金融物流”处女地,如华夏银行推出的物流金融产品组合包括:核定货值质押融资、非核定货值质押融资、货权质押融资、未来提货权仓储监管融资、未来提货权保税仓融资[10]。后两种就是期货交易与金融物流相结合的雏形,以下探讨期货交割下的金融物流实施模式。

(一)期货

期货,英文名“Futures”,指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这使得期货交割的金融物流融资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大大降低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

(二)期货交易下的金融物流运作模式

1.卖方客户受信的物流金融业务。该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担保人的方式受银行委托监管货物,银行根据标准仓单,把贷款额度直接授信给交割库的卖方客户。假设期货交割方式是集中交割,即所有到期合约在交割月份最后交易日过后一次性集中交割的交割方式,其业务流程为:

卖方按照交易所规定组织入库,仓库和质检机构检验,交易所进行现场检查。检验合格后,交割库向卖方开具标准仓单。卖方客户向银行提交有关资料,质押标准仓单以申请授信额度。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以第三方担保人的方式受银行委托监管货物,经银行有关审批部门核定授信额度,与卖方客户和物流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在交割日,买方交齐货款,银行将标准仓单交至交易所,交易所收买方货款付给银行,收标准仓单过户给买方,同时卖方客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完成交割。

2.买方客户受信的物流金融业务。该模式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担保人的方式受银行委托监管货物,在最后交割日,银行把全额货款差额额度直接授信给交割库的买方客户。与卖方客户受信不同的是,银行提供的融资服务发生在交割日。银行为买方客户垫付货款差额,并取得标准仓单。其业务流程为:

买方客户向银行提交有关资料,申请授信额度,同时物流公司以第三方担保人的方式受银行委托监管货物,经银行有关审批部门核定授信额度,与买方客户和物流公司签订相关协议。银行为买方客户垫付货款差额交付交易所,并取得标准仓单完成交割。买方客户一次或多次归还银行垫付款,银行签发与每次归还金额等额的仓单分提单,交割库凭银行签发的仓单分提单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买方发货。

除了银行直接授信给卖方客户或买方客户以外,银行也可以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信用状况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交割,这种统一授信模式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和成本。在交割过程中,得到授权的物流企业银行向卖方客户或买方客户授信。

(三)期货交割与金融物流服务相结合的优势

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11]。期货交割中使用的仓单为标准仓单,标准仓单经交易所注册后生效。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和运作程序的规范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增加客户价值,并且有利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共同发展。

1.期货交割库是经交易所审定注册的,为期货合约履行实物交割的指定交割地点。为保证和提高交割仓库的服务质量,交易所应建立交割仓库自查、交易所抽查和年审制度。因此,交割仓库无论是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还是偿付能力都更有保证,加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委托监管,大大降低了抵押物的监管风险。

2.开具标准仓单前,交割库需将货物样本送至交易所指定的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由指定交割仓库申请注册标准仓单,降低了质押产品的质量风险。

3.抵押物为期货,期货市场发现价格波动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稳定了质押产品的价格,降低由于价格波动幅度过大而给银行带来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4.在整个仓单形成环节和交割环节中,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参与和期货交割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共同约束融资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三方的行为,降低违约风险,也为期货交割中引入物流金融业务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法规支持。

四、结束语

将期货交割与金融物流相结合进行价值创造迎合了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三方的利益要求,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和运作程序的规范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增加客户价值。严格的期货交割流程降低了节约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核质押仓单的成本,降低了因仓单欠规范而产生的风险。另外,有关期货严格的法律政策为金融物流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约束融资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三方的行为,降低违约风险。笔者期待这种模式在未来可以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为三方主体创造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李江涛,闫嘉有,杨志刚,金融物流―架设物流产业振兴的新桥梁[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20期(9-14);

[2]付旭东,金融物流业务的沿革与发展[J],探讨与研究,2010,11(95-97);

[3]陈祥锋,朱道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物流[J],物流技术,2005,3(4-15);

[4]马晓霞,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模式分析与风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6;

[5]杨艳玲,基于金融物流集成产品的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2007;

[6]徐挺,金融物流集成式产品创新设计――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D],复旦大学,2004;

[7]杨浩雄,鲍寅丰,物流金融业务中质押物选择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1(88-93)

[8]孙春燕,金融物流应用于国际结算的模式探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12(24-25);

[9]夏泰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D],浙江大学,2011;

[10]段伟常,张仲义,物流金融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以南储公司为例[J],中国仓储与运输,2009,2(84-87);

[11]卢照坤,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J],第四届中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论文集,2007,10(387-393)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文5

[关键词] 课程文化;课程改革;教育变革

我国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期,新与旧的交替,现代与传统的争锋是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敏感的子系统,课程理念的超前性与课程改革的滞后性之间的冲突使得课程文化呈现出多元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冲突与融合的态势。如何对待这些冲突与融合,如何促使课程文化由无序走向有序,如何促使课程文化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 解读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关于课程文化,有的学者认为:“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于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1]。还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文化不是体现在学校中的某个社会群体上,即不是以学校中的某个群体为载体,而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活动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无不在课程文化上有所体现。课程文化是他们双方面互动的产物。”[2] 课程文化可以分为3个层次: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课程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指南、补充材料、课件等;而蕴含在课程目标、课程开发与管理、课程实施与评价过程当中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于二者之间的,是各种制度和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各种规则、政策、法规和决策方式等。课程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对于区分事物好与坏、对与错、符合与违背、可行与不可行的标准和倾向。它是决定该社会或群体的理想和目标的一般和抽象的理念。在同一社会或群体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倾向总是一致的。所以说,价值取向是课程文化的核心。

课程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任何一种类型的课程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生存、发展。每一种课程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与其他课程文化存在一定的联系。课程文化的差异性与课程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既是课程文化冲突甚至对立的根源,又是多元课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整合的基础,并成为推动课程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课程文化的冲突一般是指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文化类型在文化扩散的推动作用下,一方文化主体突破边界的限制而与其他文化及其主体接触和交流,使得一方文化对另一方文化主体及其文化现象产生心理上的认异和排斥甚至对抗和冲突而出现的文化异化现象。课程文化的融合则与之相反,主要表现为两种以上的文化接触、碰撞和冲突后,彼此之间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双方文化主体逐渐对对方的精神形态产生认同,并不断吸收与借取,双方的文化成果得到交流,最终导致课程文化的融合与提升。

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不是绝对的,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低层次的冲突导致低层次的融合(课程文化的物质层面),低层次的融合又将引起高层次的冲突(课程文化的制度层面),而高层次的冲突又将导致更高层次的融合(课程文化的精神层面);高层次的融合能够加剧低层次的融合。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矛盾运动中相互转化,从而推动着课程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导致人类课程文化融为一体。但事实远非如此,由于课程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始终存在,课程文化的融合只能是课程文化体系中某一部分成果相互交流与共享,所以多元课程文化的空间共存也将长期存在,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

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具有层次性。课程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整体,多元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非以整体的形式均衡同步进行,而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低级到高级、由渐变到突变的非均衡动态过程。课程实践层的冲突与融合有可能引起课程制度文化层面的冲突与融合,继而有可能波及课程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高层次——课程价值文化层的冲突与融合。另一方面,不同课程文化成员之间的接触与交往,随着文化的扩散,课程文化主体的冲突与融合有可能上升为不同族群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当族群发展为民族国家时,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又将成为课程文化主体的交流与接触的主要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课程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有时也并非严格按照层次性进行,而是出现复杂无序状态。

二、当前我国课程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表现形式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转型程度、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及其影响,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课程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因其发展的不平衡而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和特点。

从纵向、历时性的角度看,我国目前存在着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课程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多重生产生活方式并存,这使得社会的价值呈现出时代交错的特征,反映到课程文化上,课程文化亦存在着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课程文化时代交错的特征。传统农业社会重权威、重血缘、重地缘关系和重功名的价值需求,工业社会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及其对民族国家认同的价值需求以及信息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强调个人的安全、舒适、情感满足和幸福等的价值需求,在当今我国社会同时并存,这使得当前我国的课程文化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冲突和选择。现代与后现代的价值观在课程改革的文件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课程管理的民主性,体现了现代价值;强调课程内容面向生活,课程管理具有弹性、多元性,课程评价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则反映出后现代价值。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存在着东西方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不同的课程文化主体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大量的西方课程理念移植过来,这些概念、术语、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和语境中产生的,放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必然与我国的东方文化产生激烈的冲突和融合。典型表现为:东方文化的语言载体汉语与西方文化语言载体英语之间存在着冲突与融和;东方文化传统强调尊重权威、服从集体、遵守道德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和西方文化强调个性自由的个人本位教育价值之间存在冲突与融合;东方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人文特色与西方文化强调自然科学存在着冲突与融合。从我国这次课程改革的文件来看:一方面,课程改革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道德教育等,反映出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又强调以学生为本。二者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冲突的同时又表现出国家主义、个人主义兼顾的态势。

在我国社会内部不同的群体之间由于价值取向和需求的不同也存在着课程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趋势。这种冲突与融合具体表现在:

其一,课程改革的决策者与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往往出于宏观上对社会、国家和学生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而课程实施者往往出于对学生及其家长功利性目的的满足以及学校近期需要的负责而偏重于知识与技能。同时,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前,课程实施者也慢慢地趋于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认同。

其二,国家、地方、学校三者之间存在着课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必须考虑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政治整合的需要和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地方的社会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不同的学校有其不同的历史和特色。因此,国家、地方、学校之间在存在课程文化冲突的同时,又彼此吸收接纳而在不同层面上实现着融合。

其三,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之间课程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城市地区更多地考虑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更多地考虑到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的知识、技能和实现社会流动的需要。

三、整合与互动——多元课程文化在社会转型与课程变革中破茧成蝶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文6

关键词:英语语言;茶文化;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世界日益成为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其国际地位也逐日攀升。同时,在我国当前的文化教育战略中,英语这一学科的地位曾一度超过汉语,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度远远高于其对于母语学习的关注度,所以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儿,其不能有效地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而运用到日常实践活动中。所以,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更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原始动力,利用语言与专业相结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融入现状阐释

自从英语被作为一门基础语言成为我国教育系统的基本单位之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上至教师下至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呈现出过度化趋势,进而使得我国教育体系愈发畸形。教育体系中引入英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我们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然而自从英语被纳入教学后其甚至超越了汉语在广大师生心中的地位,一跃成为了排名第一的语言类学科,而我们的母语教学却以没落之势渐渐衰微。另外,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所培养的学生也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不能将其以英语的形式输出到世界大舞台。

1.1茶文化失语现象严重

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早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就已经形成了,因而我国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茶书、茶画、茶诗、茶歌、茶故事都是茶文化的不同表象。然而,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茶文化缺失现象异常严重,虽然茶文化已经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对于茶文化英语都持一种漠然的态度,对于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其不仅不能用英语将茶文化用语正确地表达出来,甚至连用汉语口述表达我们传统茶文化的核心要义,都是一件极为费力的事。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失语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共性问题,英语专业学生可以用英语流利地说出国外物质文化的发展历史,但是对于传统的茶文化精神其却无法一一道明。

1.2背离了跨文化交际原则

跨文化交际是指母语文化者与非母语文化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文化交流,其是通过彼此间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输出而形成的。通常来说,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特征最为明显,不同语言国界背景的人在同一空间内就不同文化意识进行探讨,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然而,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茶文化融入却与跨文化交际原则相背离,跨文化交际强调的是双向沟通,既注重外来文化的输入,也会兼顾本土文化的输出。但是,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片面强调了外国茶文化的输入,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输出却不甚重视,进而导致了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文化失衡,无法以茶文化为契机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性分析,从而使得英语语言文化教学陷入了交际障碍的泥沼中。究其原因,我国英语语言教师仍沉迷于崇洋的怪圈中,使得文化交际中的传统茶文化被外国文化所侵吞。

1.3创新意识不强融合程度不深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最终是为了加强交流,因而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大多是以英语思维模式而进行的,但是,我国茶文化却由于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难以与现代英语语言教学进行相得益彰的融合。而且,我国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教学的融合依然停留于较为浅显的阶段。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完全展现出来,茶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也没有对英语语言教学产生文化熏陶作用,更遑论学生对于传统茶文化的感知力了。另外,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方式也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固守着原有的教学方式,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茶文化英语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进而导致茶文化英语课程索然无味,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对于传统茶文化的学习兴趣。

2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2.1茶文化传承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路腾飞,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并且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大国形象也愈发鲜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也备受瞩目,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始迈向世界大舞台,全球已经陆陆续续设立了孔子学校,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大放光彩。而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茶文化却在当前的社会里渐渐没落,被岁月的黄沙所掩埋。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人连茶文化的基本内涵都不甚明了。所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传统茶文化,既能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也能将茶文化引向世界。毕竟,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建设者,其通过茶文化英语的学习将会加深其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度,并进一步促进茶文化在不同范围内的传播。

2.2时展的要求

全球大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不同的意识形态孕育了多元的世界文化。很多国家也顺势而上,以文化交融为契机不断地将其本土文化进行特色性输出,进而全面提高其国家软文化实力。因而,传统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是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其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因为英语作为流传作为广泛的一种国际语言,其语言文化魅力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而言,具有明显地推动作用。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可以通过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茶文化也能为世界大众所知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是宣扬茶文化的有效工具。另外,茶文化作为无形的意识文化,其必须借助媒介载体才能展现出来,茶文化的不同物质表现形态在英语语言文化的渐染下将会更加多样化。总而言之,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其与英语语言相融合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结果。

3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路径概述

3.1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形成全面系统的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

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在引入传统茶文化时,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并不合理,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科学构建。所以,茶文化在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时,应该以传统的茶文化内涵为立足点,结合英语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对茶文化英语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首先,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师应该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出发,对茶文化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全面提高。而后,高校也应该以时展需求为切入点,针对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储备能力与英语语言学的运用水平,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革新化设计。再者,高校也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语言文化教学的新理念,以优秀的国际教学模式为切入口,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情景化设计。从茶文化英语课程教材的编纂出发,对茶文化英语课程的授课模式与内容进行全面科学构造。

3.2转变教学理念,以跨文化交际为指导构建双向性的交流平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应试教育的阴影却一直如影随形笼罩着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分数成绩为中心而展开,却直接忽视了学生的茶文化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进而导致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巧妙地将茶文化英语运用到日常实践中。所以,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将茶文化内涵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特点进行全方位地融合,构建双向的文化交流平台。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分数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动力,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科学化设置,为传统茶文化的输出与为国外茶文化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外部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在搭建茶文化交流平台时,高校也应该以跨文化交际原则为指导,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多方位地阐释,利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挖掘,从而促进多元化的双向文化交流平台的形成。

4结语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骄傲,其结构体系庞大复杂,文化底蕴异常深厚。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体系与传统茶文化相融合,不仅促进了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推动了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形成。虽然,我国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抑或是教学理念都存在不足之处,但是随着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的深入融合,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将会愈发完善。同时,科学合理的茶文化英语课程将会极大地激发高校学生对于茶文化英语的喜爱之情,更能迎合茶文化英语专业人才市场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李娅琳;陈晓靖.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之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41-142.

[2]刘彦斌.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7):50-51.

[3]张亚.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4):189-190.

[4]慕雪莹,高中英语课堂融入文化的必要性及其策略优先出版[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9):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