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1

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为: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个);产出指标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千元)、利润总额(千元)。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文化产业,剔除了文化事业的相应数据,因此,有关相应的数据相比《中国统计年鉴》要小了很多。其中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转变为资本存量,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参照张军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当期投资额进行折算,折旧率为9.6%。以上数据来自于2005—2013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DEA中的CCR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份的文化产业效率,将区域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四个区域进行对比,得到全国及四个区域的效率评价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平均效率在9年间整体提高,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2004—2007年为上升阶段,2008年有所下降,2009年又开始上升。从四大区域看,东部地区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然后是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效率最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7631,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总体增长幅度为10.33%,中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6499,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整体上升幅度为11.38%,东北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平均值为0.5438,高于西部地区,在三大区域中排名第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最低,平均值为0.4992,文化产业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相对其他三个区域最明显,说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较快,资源利用状况越来越好。由此看来,我国文化产业区域间存在差异。为了研究这种区域差异的内部变化,本文通过用σ收敛来分析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的收敛性,如图3.3所示,可以看出,2004—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效率变化不大,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效率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总体σ收敛的特征。2004—2012年间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的波动幅度比全国范围内的波动幅度稍小,总体呈σ收敛,2004—2012年间,中部、东北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区域间差异变大,但变大程度不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差异变动幅度较大,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呈现总体σ收敛的特征。

三、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使产业的投入和产出规模增加,进而促进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本文用人均GDP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文化产业政策。

制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作出科学的统筹,可以健全产业相关配套管理政策,本文在此主要研究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直接财政投入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从而看出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本文假设,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效率有正向影响,本文用国家财政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支出表示。

3.人力资本。

文化产业需要高素质人才,地区人才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溢出,进而形成创意,产生较高的生产力,一个地区的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对文化产业的人才供给就越大,因此,本文假设地区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与文化产业效率正相关。本文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地区人力资本水平。

4.市场需求。

文化产业是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业,地区较高的文化产品市场需求,会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集聚与文化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产生由于专业化分工的高生产率。因此,本文假设文化市场需求与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本文用地区地区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表示市场需求。

5.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文化产业的要素利用率,改善生产技术流程,逐步改进生产要素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产业技术效率。本文假设,文化产业效率与科技投入成正比。本文用国家R&D投入来代表科学技术投入。以上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为识别以上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设计计量模型为:TEit=β0+β1PGDPit+β2FIit+β3HCit+β4MDit+β5R&DitTE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PGDP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人均生产总值;FI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国家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财政投入;HC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MD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文化市场需求;R&D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科技投入。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主要有变截距、变系数和混合模型。本文选择的截面单元是全国31个省(市),因此采用变截距更为合适,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上,本文是用Hausman检验实现,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因素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市场需求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科技投入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效果不明显,许多科技投入或研发并未应用到文化产业上,导致了产业技术效率不能有效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市场需求对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而国家财政对文化、体育及娱乐的投入对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有负向影响。

四、政策建议

1.推进文化产业集聚。

形成有效的文化产业集聚,推广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可以形成文化产业集聚规模、提高产业规模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可以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的完整文化产业链条。

2.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政府可以适度削减对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的财政扶持,完善产业融资政策,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使企业依靠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提高文化产业效率。

3.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2

关键词: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湖南省今后“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实力,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演艺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随后的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湖南将构建“一核两圈三板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洞庭湖等四大板块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这些任务和目标为推动湖南省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制度支持。

一、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优化的必要性

当前,在湖南省委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推动湖南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湖湘文化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推动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优化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一)推动“四大板块”优势互补的内在要求

湖南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分区、错位协同的布局原则,构建了覆盖全省范围的文化和创意产业“一核三板块”总体空间布局,形成了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区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以岳阳、常德、益阳为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环洞庭湖板块试验区,以郴州、衡阳、永州为文化制造出口加工的大湘南集聚区和以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邵阳、娄底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湘西示范区。2017年,长株潭板块文化和创意产业营业收入2791.79亿元,占全省1911.26亿元的63.7%;环洞庭湖板块占14.6%;大湘南板块占12.7%;大湘西板块占9%。可以看出,这四大板块在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产业的区分度大,相互之间虽带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总体协调不够,没有实现“四大板块”优势互补,不利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二)增强国内外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需要

湖南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国内市场地位不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7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2196.18亿元,虽占到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35462亿元的6.19%,但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在文化产业进出口方面,湖南2017年累计进出口总额22.92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1265.1亿美元的1.81%,其中出口额22.5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额881.9亿美元的2.55%,进口额仅占0.1%。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业领域专业人才需求严重短缺且集聚于长株潭的现状成为制约湖南文化产业平衡发展的核心因素,造成了其他板块难以破解的人才瓶颈;再加上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不平衡,城乡差距大、行业分化严重、文化产业主体发展不充分等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其他板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湖南文化产业整个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集约化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推动文化产业法治湖南的现实需求

根据《法治湖南建设纲要》要求,“到2020年,湖南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经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文化产业作为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战略性产业,能否得到有序发展,是推进文化法治湖南建设、提升湖南文化治理能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不充分不平衡文化发展矛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湖南虽然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关于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缺乏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针对性,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文化行政权力的扩张,以及公众参与重大文化行政决策的积极性不高、文化产业政策的合法性审查机制没有建立、地方性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等问题的凸显,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法治湖南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文化产业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需要,积极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注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性而忽视区域协同的统一性,注重区域发展的地方保护而忽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性等问题。湖南是文化产业大省,各县市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随着产业转型加速,产业竞争加剧,湖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各自为政、缺乏制度规范的问题日显突出。

(一)缺乏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供给

政府及其部门依法干预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提供制度供给。完善的制度是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保障。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湖南出台了不少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管理、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但缺乏关于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共治的制度供给。即使有不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也如同全国文化产业政策一样,存在“政策之间协调性、系统性不强”“部分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不够”“政策评价标准设计不周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公平性有待提高”“政策执行监管不严,缺乏绩效评估”“产业政策体系需不断完善”[1]等问题,这增加了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不确定风险。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湖南虽然出台了不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但这些政策没能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其权威性打了折扣,从而制约了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二)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

湖南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政策基本上都立足于本行政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没有全面平衡或考虑其他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更“没有长远的、稳定的发展目标,大量低水平的重复立法甚至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2]。长株潭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总产出占全省比重达70%左右,但全省却没有出台相关制度对四大板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适度平衡;湖南省文化制造业比重偏高,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这种情况也没有从政策上进行有效调整;对于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不顺,政策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这些问题,单靠某个区域是很难解决的,但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全省统一上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供给上,既要考虑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全省政策的统一平衡。

(三)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制度执行没有强制性

国家通过制定和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和巩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湖南省出台了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政策措施实施难度大,难以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以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达成的文化产业三市共识为例,虽然建立了三市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机制,但协同效果不佳,效率不高,可操作性不强。在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执行问题上,谁代表相关机构来执行这些政策?怎么执行?执行效果如何评价?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矛盾与冲突如何处理?政策执行是否具有强制力?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除此之外,其他区域还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制度,更谈不上制度的执行问题。

三、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

“良好的文化体制应当是通过健全的文化立法构筑起来的制度体系。”[3]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制度供给是关键,而制度供给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特别是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设计。1.完善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于制度协同,在于构建相对完备的文化产业区域立法体系。湖南应尽快出台《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作为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纲领性文件。《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要突出文化产业的战略核心地位,以推动文化产业区域性和行业性结构调整、优化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错位扶持、构建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法律体系为主要目标。同时,要配套出台《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条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行政协议条款》等制度,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补充条款。各市州要以这些制度为基础,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坚持立法的基本原则,出台市州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以平衡各县区的发展格局,从而形成完整的促进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2.健全区域协同发展的立法模式。立法模式是立法权的制度性安排,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和配置。《湖南法治建设纲要》提出:健全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与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相配套的地方立法,确保法律、行政法规统一实施。这是湖南出台地方性文化产业法规的指导性文件。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有关规定和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各市州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从湖南目前情况来看,宜采取省级立法部门为主,市州立法部门为辅的共同立法和协商立法两种模式。共同立法是各市州在协商基础上统一出台法律,各地遵照执行;协商立法是由各市州协商立法精神、原则、内容等,分别通过具体的法律,各自执行。湖南省曾出台《湖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这是湖南统一制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的制度性规范。这种由省级立法部门综合地方实际进行立法、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规定执行的模式应是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立法的主要方式,但不可忽视地方立法的先行先试,即先由个别地方出台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待条件和时机成熟后,由几个地方立法部门协调上级立法部门进行统一立法。当然,这种立法也应该在上级立法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完成并由上级立法部门负责监督执行。3.明确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内容。换言之,要充分考虑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诉求、制度目标、制度工具、制度价值和制度效果、制度评价,努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地方性立法的重要内容。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必须在遵守国家法律和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的前提下,照顾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性、独特性,做到既统筹湖南发展全局,又兼顾市州发展重点,处理好全省统一性与区域特殊性问题,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业制度体系;应将强化对区域协同中的文化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完善区域协同的重大文化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区域协同产业发展制度的合法性审查、立法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处置与权利救济等机制作为推动文化产业立法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管理制度;要通过破除区域协同制度实践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条块分割、城乡分离,清除市场壁垒,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破解“诸侯法治”现象,实现文化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上下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二)优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优化湖南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须通过实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协同主体多元化,平衡市州文化产业发展利益,着力解决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发展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社会资源互补共用、发展困难互援共处。1.借鉴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2013年,湖南省长株潭三市达成了《文化产业合作长沙共识》,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形成了长株潭三市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根据该项共识,长沙主要发展广播影视、网络新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株洲主要发展炎帝文化、陶瓷文化、服装设计等产业,湘潭主要发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工艺美术等产业,三市形成了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合作长沙共识》为湖南四大板块、各地方相邻区域、各产业发展相似区域提供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合作蓝本。2.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制度格局。“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和文化产业认识论,这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政策问题”[4],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各区域如何认识自己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资源情况。各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如果不加区别地利用、不分主次地筛选,就容易造成区域内与区域间资源利用的重合、产业发展的重复、审美视觉的疲劳。因此,各区域要站在维护文化产业发展统一性、规范性的前提下,准确判断自身和相邻区域文化资源优劣势,通过建立区域政策制定的协调机制实现合作发展,以避免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规划冲突和资源重复建设,减少政策制定内容与文本执行的矛盾与冲突,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制度格局。

(三)建立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处置机制

湖南曾出台了《行政程序规定》《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政府服务规定》等规章制度,为推动湖南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和构建区域性行政协议提供了法制依据。1.签订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行政协议。区域性行政协议是处理跨区域政府行政事务的规范性制度文本,应明确各级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责任条款和争端解决机制条款等,构建起地方政府之间文化产业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构建发展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社会资源互补共用、发展困难互援共处和损失互偿共补机制,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实现地区文化产业资源利用的最大效能;使用统一性规则解释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相互承认和接受对方对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事实判断,建立跨区域执法协调和裁决机构和机制,以协商方式解决立法和执法冲突,切实维护政策的公平与效率。2.建立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冲突解决协调机制。一要成立相关的协调机构,对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协调。这种协调机构既可以由地方政府部门协商组建,也可以委托上级政府部门居中协调组建,参加成员包括上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地方相关部门负责人。但不管这种协调机构如何组建,都应该赋予其一定的权威性,其所作出的解决方式、处理意见对冲突各方都应该具有强制执行力。二要通过培养一支有较强法治素养的地方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努力形成“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产业市场执法体制,实现地方政府的有效沟通与规范执法。三要通过组建跨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强调行业自律,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产业业态。

参考文献:

[1]祁述裕,孙博,曹伟,纪芬叶.2000-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研究[J].东岳论丛,2015(5):62.

[2]徐鹏.我国文化产业振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13(9):137.

[3]周叶中.加快文化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J].求是,2012(6):59.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3

【关键词】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协调度;研究

文化发展是区域旅游的核心和动力,在当前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不断拓展,需要与文化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融合与互动,这也是如今旅游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及现实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文化旅游的相关概述

文化旅游包含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不仅可以从旅游中学到相关的历史文化和遗产知识,还可以了解到旅游地的相关生活及思想内涵。人们出于相关文化动机,对于历史古迹、表演艺术、研究性旅行及民俗艺术等文化旅游内容格外关注。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也是旅游的一种文明体现。

2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是20世纪后出现的新兴服务产业,要为社会公共提供相关文化娱乐产品及服务活动。旅游产业是旅游活动中的直接或者间接服务,包含物质、人力信息服务等相关内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相互重叠、相互依赖的特征,比如在很多旅游景区都有大型歌舞剧表演,而一些文化产业中也会让旅游者参观游览、接受服务,不仅具有文化产业内容,也发挥旅游产业的功能。博物馆会展、美术馆等就具有两种产业的融合性。因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够促进两种产业的共同发展,改变原先单一的产品和市场需求,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发生新的转换,不仅增强了文化的表现力,还强化了旅游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我国出台了很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指导意见,从政策方面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3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模式分析

3.1通过渗透式发展进行融合。在区域经济中,通过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与融合,达到互相渗透的效果,有利于用特定的制作和表现手法,充分使用现代化虚拟现实技术,将两者的元素渗透到文化旅游产品当中,这种渗透模式没有改变产业内的核心和性质,而是通过渗透形式提升原有的竞争力。文化产业元素向旅游产业渗透的主体是旅游企业,在产品的表现上主要通过打造高文化水平和内涵的景观、产品、娱乐项目、主题酒店等,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文化也会由于旅游的发展得到更好地宣传与推广。两者在融合过程中体现自身的品牌优势,不断拓展自身的市场范围,将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合理对接,不断提升自身的知名度。

3.2通过延伸式发展进行融合。区域经济中的延伸性产品融合指在文化产业中找到对旅游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向旅游功能延伸,从而提升旅游的经济效益。在延伸的过程中,项目不仅要具有文化功能,还要具备旅游功能。延伸的运作主体是文化企业,可以通过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联合运行,例如两者功能兼备的美术馆、博物馆、寺庙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延伸性融合产品。虽然原始的功能是文化功能,但是通过向旅游市场推广可以产生更好的服务效果与经济效益,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延伸性融合。通过整合和重组两个产业资源,形成互动互交的模式,让游客更好地体验相关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到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不仅可以展现旅游地的形象,带动产品消费,还能够更好地传播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功能和旅游功能。

3.3通过拓展式发展进行融合。区域经济可以通过拓展式的融合发展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拓展式融合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较高级的融合模式,因此融合主体需要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两者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建立文化主题公园,从而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发展地方性的旅游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一般由文化企业策划,联合旅游企业开发运营,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就是迪斯尼乐园,这一模式也是现今最成功的典范。迪斯尼公司通过拍摄动画影片成名,借助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品牌效应,通过技术应用,将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色彩与魔幻效果与游乐园的基本功能进行结合,利用地域空间载体,将虚拟的动漫世界通过现实再造,满足了人们的想象。这种动漫主题的公园大受欢迎,充分结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迪斯尼乐园已经拥有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文化主题深受欢迎,在产业拓展的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在拓展式的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将先进的科技融入旅游产品,从而更好地提升旅游的体验感和趣味性。

4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4.1进一步挖掘区域资源,发掘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是地域旅游文化经济开发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是地方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挖掘可以从根本上确定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主题和方向,通过确定主题和方向能够更好地进行内容架构的组织,从而丰富旅游文化产品的内涵,再加以升级和创造。如果将区域文化进一步渗透,可以在旅游产品各个层面进行物化发掘、升华及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例如,江苏省徐州市的两汉文化十分鲜明,在区域文化挖掘中不仅停留在对汉墓的展示,还将两汉时期的名人、军事、建筑、民俗、历史等,通过高科技虚拟场景重现,以舞台表演等方式将文化进行多样化展现,并且定期举办相关的汉文化活动,引导旅游者从各个方面感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4.2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不断创新和发展是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进行区域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与手段,不断提升和改善产品创意,利用产品创新开发作为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手段。例如,江苏省无锡市的中国城和水浒城,以及常州市的中华恐龙园等主题娱乐公园的开发,就是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有趣的场景,将当地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创新旅游文化产品,让游客耳目一新,吸引了更多游客,从而提升当地经济水平,实现了文化的推广和宣传。

4.3协调好文化与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实现旅游文化反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开发是一个互相扶持、互相合作的良性循环系统,然而有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开发而忽视了保护作用,导致旅游开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没有维护好相关文化旅游资源,因此需要对珍贵文物进行严格管理和保护,禁止过度开发及不合理的休整,从而造成损坏现象。遵守可持续开发的根本原则,通过有序开发和适度开发实现监督管理,保障文化旅游资源得到长久可持续利用,实现旅游经济对区域文化的反哺效应,保障旅游与文化协调发展。当地要进行旅游文化保护相关宣传,提升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倡导全社会参与到文化资源的保护当中。此外,还可以不断创新文化保护形式,充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对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可以让游客融入相关活动。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和扬州市的评弹评话,就是通过现代故事题材进行创作,将非遗文化充分融入现代人生活,成为市场新资源。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健全旅游发展的文化补偿机制,通过将旅游经费中的部分资源用于建筑的修复保护及传承。

4.4加强政府产业的主导作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文化产品融合的主要力量,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两者的融合与发展。首先,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融资政策,发挥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从多个方面推动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吸引多元化的资金。例如,通过股票、股权置换产业投资基金等,以多种形式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其次,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调动旅游文化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外资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提倡旅游的文化反哺效应。再次,出台相关土地优惠政策,加大对地方旅游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最后,需要引进先进人才,出台人才吸引政策,与相关地方旅游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养并引进高层次的旅游人才,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4.5拓宽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够更好地带动区域文化产业,不断拓宽产业链条,发挥旅游产业的联动作用,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例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带动本地的演艺文化、博物馆文化、影视出版文化及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使其与当地经济有效融合。当地需要进一步挖掘自身文化内涵和优势,通过现代技术融合市场需求,从而在旅游区域内丰富文化产业,利用景区的文化主题做好衍生产品,从而带动整体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开发游戏、影视、图书、工艺品等相关产品,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4.6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区域旅游的协调性。由于各地区差异较大,因此在进行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时,需要不断促进区域间的旅游联动,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文化区间的整合,带动整体区域旅游共同发展。例如,在苏州地区可以利用古老的运河历史文化游、佛教文化游及相关非物质遗产游等主题,制造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路线,通过旅游路线将各地的旅游产品进行链接,带动各区旅游经济整体发展。除此之外,需要各个区域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制定共同发展的政策,更好地规范旅游产业发展,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享受到旅游服务,让各个地区和企业都能够实现利益分配与资源共享,从而顺利进行合作,提升各个区域的旅游协同性。

5结语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前言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想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拥有较强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必不可少。我国自2004年在四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了200所,从一定层面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文化产业出现迅猛的发展态势以及国家政府对于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重视。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以交叉学科为基础的应用型专业,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许多学校在开设这门专业时,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成熟、办学定位较为模糊等问题。而文化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落地性的应用型的专业,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特别是当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在保证文化管理专业能够切实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才能够进一步解决当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意义

近些年来,文化产业在诸多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迅猛发展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发展,已成为部分西方国家支柱型的经济产业,是当下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而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2004年,我国先后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时为北京广播学院)和云南大学四所大学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最近的几年中,我国各地高校纷纷增设了这一专业,并成为我国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虽然这些年来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但实际的教育形式问题重重,文化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难以满足地方区域经济文化的实际需求,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后,我们不难发现,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相应的培养标准,并且对于专业的认识程度较低,由于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没有实际理解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实际内涵,导致专业教学与能力素养的培养存在明显的失衡。而在当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够进一步满足文化产业实际的发展需求,填补文化产业市场人才的空缺。通过针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结合学校所属区域经济文化特色和产业结构,对学生的授课模式与思路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使培养出来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逐渐适应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使地方和学校能够相互补充、相互扶持,最终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共同提升与进步。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没有完全契合地方实际

由于文化产业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许多行业的子行业都可以划归到文化产业之下,但实际上,这些不尽相同的子产业之间拥有完全不同的运转方式和企业模式,彼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所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特别针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而是糅合了众多学科的课程,将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传播学等进行整合,而由于这样的原因,许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实际的针对性,并没有结合地方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缺乏有针对性的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所培养出来的文化管理人才主攻方向不明确,针对性不强,虽然学习的知识较为广泛,但是每项内容都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专精的锻炼,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缺乏实践探索,不能满足地方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多数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以管理学类和文学类的课程为主,而这些课程都呈现出了以理论学习为主要学习目标的特点,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为牢固,但是造成的后果是缺乏实践探索的过程,难以有效地将知识内容迁移到实际的应用之中。而目前各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对专业型管理人才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专业素质较高,并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受现实条件的制约,部分高校自身教学条件有限,导致难以将教学、研究以及实践进行一体化的整合,并且缺乏与之对口的文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些问题也导致了目前许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缺乏实践探索,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满足企业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这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区域认知狭隘,课程规划设计思路混乱

许多高校由于并未将文化管理专业与地方经济文化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合,导致学校在课程规划设计上思路混乱,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之需,教师和学生缺乏对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方向的明确认知。因此各个地区学校在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规划设计上有着不同的方向和侧重,例如,四川省域的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更偏向于网上运营、网上传播、线上文化设计,以及文化市场运作,而吉林省域的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则更偏向于传媒行业和演艺传播的文化经纪人,不同地区的学校对于文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不同的,这就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在各所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培养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并且缺乏应用实践,最终造成工作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影响地方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专业性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区域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崛起和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而由于我国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较少,各个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均有不同的侧重,导致每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实际文化产业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会直接从事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这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型人才更加稀缺,从而加剧了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的短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在文化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毕业生由于自身条件难以满足岗位之需而不愿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而文化产业也因为所招聘的所谓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实际之需,反而会从别的相关专业招收综合素质较高的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非专业型人才为企业所用,专业对口的专业型毕业生和需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文化企业的双向选择的不对称性也加大了专业型人才的缺口,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 人才培养策略

(一)结合地方产业,明确专业定位

由于目前许多高校文化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构建不科学、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因此,想要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培养相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地方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设置文化管理专业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管理创意人才。因此,学校就必须准确把握地方文化产业的专业属性,进一步对专业设置的定位进行明确。高校需要对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环境、文化产业现状等因素。比如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主要以文化加服务为文化产业的特征,在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则体现出了民俗加旅游的特点,而西南地区则是文化、民俗和旅游共重。因此,不同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的文化产业以旅游为基础,进一步驱动相关的文化服务类产业发展。因此,学校就可以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办学定位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注重创意化的文化管理和注重旅游化的文化管理,进一步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对于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教学方式上,则需要贴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强调贴合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践和应用。

(二)明确专业内涵,强化培养目的

造成高校文化管理产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科学的主要原因还包括高校对于文化产业内涵缺乏明确的认知。简单来讲,文化产业就是提供文化服务或者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行业,结合这一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最为本质的属性,就是其所具备的文化性,因此,文化性也应该是文化管理人才培养的首要特征。除此之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以及创新融合,地方每一项文化产品,其实都是在地方已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往往具有专有属性,无法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因此创新性也是文化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最后,文化产业最终的目的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并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因此,文化管理人才还应当具备将文化产业各项活动进行有效串联,产生相应产业价值并推动地方文化传播的能力,因此,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还应当具备商业性和文化传播性。通过对于文化产业特性进行深入的理解,能够进一步明确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交叉性、边缘性,并且发展时间较短,因此,许多高校和教师往往会有错误的认知,认为文化管理专业无所不能,包罗万象。并且,由于文化产业缺乏一个详细的界定,因此,社会往往将旅游、培训甚至体育等都纳入了文化产业的范畴内,因此,高校应该有效避免这一错误认识,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人才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区域特性,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高校只有充分考虑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才能够因地制宜地优化专业,培养出合适的文化管理人才。

(三)结合区域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结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特征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是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底蕴,并且能够将文化与市场进行有效结合,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就可以帮助学校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能够体现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除此之外,在设置拓展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依托这一特点,进一步设置相应的课程,最终确定适合学校实际、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并体现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例如,京津冀地区以互联网加文化创意为地方区域文化发展的特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因此,当地的高校就可以将影视制作、影视艺术活动策划与运营作为文化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并结合地方文化产业的特点,进一步开设文化经纪实务、艺术品市场以及明星产业与演艺经营的拓展性的文化管理专业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依托学校所在区域的优势,以及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特点,构建更加贴合地方实际需求的特色课程体系。

(四)重视教学实践,提升核心素养

因为文化产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利用文化资源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和管理。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必须结合文化产业的特征,在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时,应当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占比。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企联动,通过校企合作创设文化产业项目,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管理的平台和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更多地为学生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案例,帮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反思以及模拟实践,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开展一些文化产业相关的比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发挥案例和模拟活动对于学生实践管理能力的培养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开展地方区域文化产业的实践调研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借由这一活动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教师、学生一起调整未来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重心。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地方归属感,让学生未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家乡的建设实践中。

四、结束语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5

关键词:办学定位;评估;课程设置

200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决定在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自初设至今十余年时间,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从首批的4所增加到2018年的近两百所,增长非常迅速。

一、贵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办学现状

就贵州省而言,2006年贵州大学率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隶属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授予管理学学位。截止2012年,全省开设院校共有7所。7所院校虽然都授予管理学学位,但专业所属院系各不相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相互各异。

(一)课程设置

“广”而“散”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实施是专业培养的根本依托。为详细了解贵州全省高校文产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情况,笔者先期进行了相关调查。经过调查统计,在文产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全省各院校课程设置的多学科特征非常明显,主要包括《美学概论》《艺术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原理》《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传播学概论》《会展业概论》《博物馆理论与实务》《文化产业导论》等等。这些课程不仅跨越众多“一级学科”,甚至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均有涉及。“博”而“杂”、“广”而“散”的倾向特别突出[1]。

(二)教学实施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专业的交叉属性明显,加之教学实施中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把握不明,各院校在教学实施中难以组织有效的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与重技能轻素养相交叉等问题比较普遍。由于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2014-2015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贵州省教育厅十大预警专业之一。

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办学定位

鉴于目前贵州省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教学中主要存在的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评价不多样等问题,笔者以为,突出专业的实践属性,明确办学定位是基础和前提。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初衷,就是顺应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优秀的管理和创意人才。因此,要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属性,明确办学定位,必须首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步入转型阶段。不同地区,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差别,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正如文化产业研究学者李炎教授等所概括的,京津冀地区以“互联网+文化创意”为发展重心,长三角以“文化+服务”为专业导向,东北地区突出“民俗+旅游”,东南地区侧重“文化+科技”,中部地区文化娱乐与旅游产业并重,西北地区“旅游+会展”发展方兴未艾,西南地区则“文化与民俗+旅游”如火如荼。尽管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各不相同,但以旅游为依托,驱动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无疑是我国近半数地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我国的东北(黑、吉、辽)、中部(晋、豫、湘、鄂、赣)、西北(陕、甘、青、蒙、宁、新)、西南(桂、渝、川、黔、滇、藏)4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大致处于第二或第三梯队,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形态初现规模,这4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现出以旅游业为主要依托进而驱动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果东部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创意+服务”,上述4个区域则可归纳为“文化+旅游+服务”。鉴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这种二元模式,我们认为可以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大致区分为两种模式,即文化产业的“创意化”和文化产业的“旅游化”。这一区分既是产业发展的阶段或形态的区分,同时也是地理区域上的划分。由此,可将上述4个区域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旅游区域带”。贵州处于我国“文化旅游区域带”的中心区域,因此“资源—市场”驱动型的发展倾向也就更加明显。据此,我们认为省内不同院校专业办学的定位应该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对“(文化)资源”的侧重;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应用和实践。

三、以文化资源研究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

贵州省作为典型的西部省份,独特的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决定了文化旅游仍然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从近来国家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的大趋向,及近年来贵州以旅游业“井喷”为主要表征的第三产业勃兴的现实背景来看,发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以旅游业为依托,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完全切合实际需要。“文化+旅游+服务”成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既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也受地区环境资源的制约。贵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等资源异常丰富。据初步统计,全省现有8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6个国家级传统特色村寨,数量均居全国前列。面对丰富多样、数量众多的文化资源,如何科学选取既有社会意义又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如何确立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既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更是贵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组织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四、推进文化资源特色程度和价值评估,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进行文化资源的分类研究,某种程度上是为资源的价值评估奠定基础。在文化资源的实际开发中,理论上选取不同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重点扶持的主要依据是资源的特色程度。景区和景点的特色程度越高,在同类型资源中的代表性越强,则开发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因而,文化资源的特色程度问题就成为价值评估和潜力分析的基础和关键。进而,文化资源的特色程度评估和潜力分析,也就成为文化旅游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历来是文化资源研究的重点。相对而言,对文化资源的评估,欧美学术界走在了前列。欧美学术界较少使用“文化资源”一词,更多使用“文化产品”或“创意产品”,且他们对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文化经济学”与“艺术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评估。即便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市场价格并不能衡量所有价值,即“市场失灵”难以避免。按照何琦的概括,特里•史密斯(TerrySmith)(1999)就坚持认为不论是借助外生尺度还是内生尺度,文化价值都无法度量。相对而言,认为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虽然复杂,但并非不可实现的看法仍然占据了主导。劳伦斯(D.H.Lawrence)(1936)提出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就是对某一特定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价值估量。阿•阿耶(A.J.Ayer)(1971)则认为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评估是“一个纯粹的感受表达而不能归类到真假范畴”。玛格瑞特•麦克当纳(MargaretMacDonald)(1954)指出“肯定一个作品的好更像是授予一枚勋章,裁决和奖项无关真假,也许黑白颠倒但是不容置疑”,也即认为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不是描述了一个产品的价值,而是创造了这个产品的价值。劳伦斯、阿耶、麦克当纳因其各自的观点也被研究者归纳为文化产品价值评价的描述主义者(De-scriptivist)、规范主义者(Prescriptivist)和表现主义者(Performativist)。充分借鉴欧美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化资源的特色程度评估指标设计”“评估指标赋值与数据处理”等过程逐次展开对省域文化资源中“黔景”“黔技”“黔节”和“黔艺”的特色程度和价值评估。在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实践教学中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五、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是办学定位的真正依托。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由此,教学改革的推进最终需要落实到课程改革之上。基于上述专业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分析,笔者以为省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路可作如下设想。

(一)课程建设

分别以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演艺活动、工艺品创意为核心,探索组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管理”特色课程组。课程组的课程构成、课程性质定位及授课形式等。

(二)具体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与考核方法

从上述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改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博”而“杂”、“广”而“浅”的特点,以文化资源研究为基础,落实或者确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实在在的依托。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必须有适宜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否则教学效果仍将难以实现。如上表所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教学课程,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移动教学”“无纸化考核”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因其极强的跨学科属性,办学过程中争议颇多。对于办学中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评价不多样等问题,笔者以为只有从具体地区、具体院校出发,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区域办学特征,切实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忠斌.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土家族为例[J].民族研究,2002(03).

[2]刘招成.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04).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6

 

一   作为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体的文化产业以其双重身份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极具可持续发展力的朝阳产业,正如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文化产业。”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强国,以其良性循环的态势从中受惠。如美国文化产品出口额仅次于其作为“老大哥”的航空航天产业,成了美国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也是继电子产业之后的又一大产业;日本、英国、德国等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行家里手。这些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就在于文化产业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扩大了他们的世界影响力,促进了意识形态的对外渗透,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从中折射出一个信息,当今世界发展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民族是何等重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大市场。如美国电影占我国电影市场总量的70%以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支撑中国电影院运转的“轴承”;韩国的电视剧已成为闪映在我国普通家庭电视屏幕上的主打产品,观众在“看了又看”中津津乐道;中国儿童看得最多、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显耀地打印着“日本制作”的动画片。这些文化产业强国从我国拿走的是丰厚的金钱,留下的却是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的影响,站在今天的世界文化背景之中,我们更能清醒而深刻地看到其中的弊害。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氛围中,我国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目标、方法、文化产业与其他事业的关系等做出了全面的论述。《十七大报告》肯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不足,提出了新的目标。各省、市与时俱进,提出了“文化兴省”、“文化兴市”的具体目标与发展策略,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重要环节。正如有的人论述到的,发展文化产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文化产业自身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   二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与它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如体制改革、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科学技术等。如果这些是属于宏观范畴上的,那么,立项调查、开发利用、包装宣传、市场营销等就是微观层面上的。对一个省、一个市来说,发展文化产业,除了兼顾这些因素之外,还应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这是由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而这两个文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由于多种原因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内容,所以文化的表现形式(载体)也有很大差异。另一方面,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来看,也体现出了这一点。以国别为界,美国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日本动画奇幻的想像力、韩国电影剧的幽默都是本国文化整体特质的集中表现。以省别为界,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并富有成效的云南、陕西及东三省等,都是凭借其特有的地域风情取胜。从这一角度来看,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坚定依靠甘肃本土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甘肃地处西部,相对远离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人认为是“地理上的高地,也是文化上的高地”。这对发展文化产业来说,既是“瓶颈”,又是“大道”。其封闭性虽然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但也保持了原生态的独特风格,这正是甘肃已有的文化产品产生广泛影响,赢得物质与精神上“双丰收”的主要原因。如舞剧《丝路花雨》自1979年上演以来,久演不衰,目前共演出1300场,创下了单项剧目演出场次之最,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并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剧目。舞剧《大梦敦煌》不仅在全国20多个城市演出240多场,在海外10多个国家“亮相”,2004年还登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目前已签定大金额演出合同,踏上欧洲。这两个剧目取得的成功,主要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甘肃典型的地域文化给世人以惊奇与震撼,满足了大众的消费愿望,并且具有了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成功和喜悦使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也坚定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因为甘肃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这对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甘肃不仅是多民族文化的荟萃地,而且有诸如莫高窟、炳灵寺、白塔寺、崆峒山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境内有文化保护单位4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据统计,甘肃的历史遗迹、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四类资源丰富,排列全国第五。其次,甘肃境内革命文化遗存丰富,它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再者,甘肃境内有55个民族文化成分,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显示出极大的魅力。还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如河西宝卷、天祝土族格萨尔、裕固族民歌、花儿、庆阳唢呐艺术、永登苦水高跷、皋兰太平鼓、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环县皮影戏、孝贤、庆阳香包刺绣、酒泉夜光杯、临夏砖雕、天水伏羲祭典等。甘肃虽然蕴藏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被以产业形式成功开发的却是凤毛麟角。今后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三   坚持区域文化特色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但这并不是要“闭门造车”。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是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也就是说要利用国内外市场进行文化资源的配置。这样,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处在多重矛盾关系之中。相应地,发展文化产业应立足于市场,处理好这些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区域性发展与整体性发展的关系。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一个省都是一个区域;往小处说,一个市、一个镇也是一个区域。区域的这一含义决定了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要考虑区域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对一个大区域而言,既要保持和突出辖区之内小区域的文化特色,又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引导;对一个小区域来讲,要在突显本身特点的基础上自觉与大区域相联合。当然,这样的调整不能直接依靠行政指令去进行,而应依据市场调节的手段进行。其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小区域文化,大都突出的是原生态、传统的文化,而区域文化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市场本身是一个现代化的产物,作为被市场化的区域文化产业不能不带有现代性的文化因子,它往往是以传统“身躯”穿着现代“外衣”。所以,如何利用现代因素为传统文化增色,发展自身,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要求。其三,输出与引进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对一个地区而言,其主要途径是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目的是从中获得经济与社会利益。从整体来看,每个区域既是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工厂,又是市场。所以,文化产品的输出与引入在一个区域里是并存的,只是谁占主体的问题。新的矛盾也随之产生。本质上讲,文化产品的输出与引进是受市场调节的,但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职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引进文化产品对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也会带来冲击。只有兴利除弊,才能长足发展。其四,文化产业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开发并不只是单一的“商品”制造,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具体说,包括人力、资金、设施、科技、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如何使区域文化产业突出特色,具有竞争优势,就必须形成一个以文化产业为中心、集多种因素优势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模式。#p#分页标题#e#   四   以突出区域文化特色来发展文化产业,只是认识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这是文化产业发展中诸多策略之一,因为文化产业包括诸多文化事项,由不同的文化类型组成,不一定都要或都能够突出区域文化特色。联系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则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战略之一。目前,甘肃正处于一个历史性发展的良好时机。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已初见成效,“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同时应该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西部的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作为带动西部大开发的两翼。”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科学引导以及积极性政策的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涌进,也为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春风”,营造了良好氛围。“抓住机遇,文化强省”已成为共识。当下,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吸收多种经济成分,加大投资;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完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重点扶持一些基础强、效益好的文化企业,形成品牌优势;优化环境,增加设施,硬件软件并重;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深化体制改革,明确产权关系。这样做,才能真正使甘肃的文化产业突出地域优势,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7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就是建设京津冀都市经济圈,是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文化产业的整合优化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三地文化产业的整合优化,具体涉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必要性、现实基础和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深刻认识到京津冀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文化产业;整合优化

基金项目:

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整合优化发展研究,编号:2015030534;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确认课题,河北省调整人才策略的必要性和建议,编号:HB2015ZT027;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视叙事对“京津冀区域文化形象”的提升研究,编号:HB15WX029;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形象”的影像传播研究,编号:2015030535;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津京冀文化资源整合视阈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编号:HB16WX020。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在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下的京津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之一。文化产业的整合优化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三地文化产业的整合优化发展,具体涉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必要性,文化产业的高效整合,将会推动京津冀三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京津冀三地文化相同,地缘相亲,具有大量同质或相似性极强的文化资源,这是三地文化产业整合的现实基础;结合三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及建议,如突破行政和行业壁垒,将三地的统一规划,文化资源的统筹开发落实到实处;重点开发京津冀三地文化产品、项目的高层次合作;尝试建设共同的文化消费市场,最大化实现联盟效应。从理论高度深刻认识到京津冀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意义重大

京津冀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优化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重要尝试。将文化产业的整合、优化、发展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将有力推动三地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规划、企业合作等模式实现共赢,并在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在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产业人才等方面都有着共享的现实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在战略上的统筹,就三地发展而言是难得之机遇。因此将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开发方式、文化产业人才进行整合优化,是京津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文化产业发展层面而言,京津冀经济、政治、社会领域从统筹的大战略考虑来谋求发展,为河北及北京、天津两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提升的维度,强化了文化产业、文化产品集群发展的基础工作,提高了文化产业优化发展的可能性。以期加快文化产业整合进程,尽早将创造力转化为经济价值,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文化产业资源互补性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三地文化资源丰富深厚,文化产业资源具有区域优势。总体上说,京津冀三地拥有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区),7处世界文化遗产,另有10处历史古迹已被确定列入世界遗产的后备名单,14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挖掘三地文化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发系列文化产业产品,有助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和竞争力。借力于文化产业这个第三产业来推进经济增长,绿色、环保无污染,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京津冀三地互为邻居、同根同源,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特征明显的燕赵文化。[2]三地文化既有相似的同根文化,又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北京文化开发比较早,进程快,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天津文化资源开发起步比较早,处于工业时代前期阶段,科技含量相对较高;河北文化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科技含量低,处于工业后期阶段。国家经济战略中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大力开发三地不同层级的文化资源,研发多种多样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形成文化产品的系列研发,就需要这样丰厚同源的文化根基。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把文化产业开发置于“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文化产业园培育等各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不足和短板,这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文化产业整合升级的现实基础。京津冀三地的文化产业整合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深化、优化发展格局,加入创新元素,把三地具有同根性质的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开发,不断优化。如京津冀的历史文化村镇大多位于太行山和燕山山区,三地民俗文化村落地缘相接、地域一体、文化同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村镇价值类型一致,是三地民俗旅游资源整合优化、协同发展的基础。三地文化村落的经济落后、生态脆弱,所以要整合优化三地历史村镇的文化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时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同时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开发区域文化休闲产业打下基础。

三、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路径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就是整合三地的文化资源、创意资源、人才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科学和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重大发展。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整合优化发展路径如下。

1、整合文化资源上,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京津冀一体化中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表现为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将潜在的“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切实转换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尝试建设京津冀的“文化产业集群”,即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3]京津冀文化资源同根同脉,有相似性,之前京津冀各自为政,政府为保护地方经济利益,文化资源在开发上的重复和浅开发,造成文化、人力、设备资源的大量浪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开发而造成的诸多方面的浪费。京津冀一体化就是要求三地政府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各有侧重,实现文化资源优势互补,集中人力、财力进行高端研发,形成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转化、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拓展和延伸文化旅游路线。

2、开展文化项目、文化产业行业领域的深层次合作

如在文化旅游产业上的协作开发、文化创意上的统一研发、文化节庆与会展开发等方面合作,从而全面提升京津冀的文化竞争力。京津冀文化旅游业发展应整合各地旅游资源,全面规划、合理高效开发,突出各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以互利共赢的协作原则促进三地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体来看,北京可突出历史文化旅游;天津可突出特色民俗旅游;河北可在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开发上下功夫。京津冀三地文化旅游资源若得到有效的开发,既可提升旅游的层次,也可延伸旅游路线。此外,京津冀三地区域内还缺少文化资源精选和优化、精英人才和经营人才、“双创”人才、管理人才和品牌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密切合作,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多为一次性或短期合作,缺乏长期、稳定的规范文化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其不可限量的合作潜力需要挖掘。

3、统筹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开拓市场联盟效应

鼓励、支持各类文化企业的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一个培育创意、创新的制度环境。近年来北京以中关村为核心,相继建成了多个创意产业基地;天津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0个,形成一大批文化产业集群,滨海新区集聚50余家动漫企业形成动漫产业基地[4];河北省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涉杂技、绘画、太极、红色革命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4、加强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之步伐

让文化产业产品、品牌“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文化合作,促进传统文化要素以文化产业开发为载体的影响力。推进现有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合作项目建设。京津冀三地一体化文化产业发展应在资源、人才、创新、创意、高科技等方面形成合力,凝聚力量同步发展。强化文化开放的领域和载体,提升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核心力,增强竞争力。

四、结语

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之文化产业的整合优化发展,意味着三地要积极参与,分工合作。三地要找准自身定位,从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来整合优化自身资源,重新布局自身的发展方向,对北京而言,要放下身价,积极参与协同发展;对天津而言,要积极参与,借势而上;对于河北而言,要抓住机遇,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方式,在协同中加快发展的步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视角下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优化是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整合了文化的优势和“产业”的效益及向度,是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跨学科优化,是实现文化经济功能的重要转化方式之一。作为第三产业的文化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等特质,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及方向,具有优结构、增就业、促跨越的突出特点。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的整合优化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研发品牌,拓展消费市场,提升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人、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冰燕 刘新霞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波、臧学英:从战略高度看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

[2]马长英:对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8

文化产业是近些年郑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本文介绍了郑州文化产业现阶段发展的现状,并指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中存在的区域重复建设、政策和环境有待优化、人才和资本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确立主导优势行业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完善产业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措施。

关键词:

郑州;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一、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最能彰显一个城市品味和后续发展,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之一。郑州市文化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传媒、动漫、印刷、会展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来说,郑州市文化产业具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资源丰富,和其他发达城市相比文化产业增加值仍然有不小差距,竞争力偏弱等现状。

二、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发展行业与潜在发展行业的次序问题重视不够

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郑州文化产业,郑州市文化产业在经历了近些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传媒、文化旅游、动漫、会展等为主的优势文化产业,这些优势文化产业既有传统的文化产业门类,也有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既有处于文化核心层的文化产业门类,也有处于文化产业外围层的文化产业门类;正确的战略定位,符合区域构建指导原则,符合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在以往发展中形成的优势文化产业,要确立起重点发展行业地位,同时,对于潜在的发展行业,如处于文化关联及外围层的印刷、演艺娱乐业等,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不以牺牲潜在及关联行业的发展来换得重点行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好重点发展与潜在发展的次序问题意义重大。

(二)各区域存在重复建设

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目标就是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定位该区域的功能和主导行业。如果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区域重复建设的问题,就与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初衷相违背,同时也是浪费资源的一种表现。解决好该问题,对于发展郑州市文化产业,使之更加符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大有裨益。

(三)政策与环境有待优化

郑州市为了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相继出台了一些列的法规文件,如《关于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郑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等,在政策及环境方面给了很大的优惠。结合国际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城市的经验,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在政策和环境的优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政策的制定和环境的优化不仅仅是文件的颁布,与之相配套的诸如税收、奖励、土地、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等,仍需要进一步地优化。

(四)人才和资本的短缺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是制造和产生创意的源泉,并使之转化为具体的内容,最终推向市场,演变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或者服务。因此,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人才短缺是个大问题。该人才既包括创意人才,也包括经营和管理人才,同时还包括资本运作人才和熟悉行业的人才,解决好人才问题,郑州市文化产业才能赢来真正的大发展、大跨越。资本同样重要,没有资本,再好的创意也转化不成产品。郑州市文化产业目前对于资本的渴求是紧迫的,如何吸引资本介入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资本的逐利性,不能因为一时的发展而无限度地降低资本提出的条件,使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或破坏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

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具有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挑战性,是否冲破低水平运营的桎梏等。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要面对品牌建设和塑造,市场推广的成熟和成功,聚道建设,经营和管理,创意和创新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来保证。

三、完善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的措施

要解决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确立主导优势行业;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完善产业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进行完善。

(一)确立主导优势行业,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

1.将传媒、文化旅游、会展和动漫作为主导优势行业

郑州市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传媒、文化旅游、会展和动漫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现阶段应该继续巩固其主导优势地位重点发展。传媒业有以郑州报业、郑州广电为优势的品牌,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销售与市场》、《小小说》期刊等;文化旅游业方面,少林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会展业方面,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使郑州市的会展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动漫业方面,有以小樱桃卡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动漫企业,中国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也初具规模。

2.充分挖掘潜在行业

郑州具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对现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再评估,结合市场需要,把有潜力的,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包装和定位,推向市场。可喜的是郑州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郑州歌舞剧院的浴火重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市场的缜密调查,结合郑州歌舞剧院的实际情况,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重新包装,在营销上进行重新定位,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

3.继续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

郑州市文化产业在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在市场和消费者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快乐星球、小樱桃卡通,《小小说》杂志,少林寺,《风中少林》,黄帝拜祖大典等知名文化品牌,但是,这些品牌普遍面临着规模不大,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巩固并扩大现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继续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培育有潜力的文化品牌,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1.创新体制,破除体制障碍

国内文化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障碍就是体制性障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个,如历史遗留、行业政策限制等,要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体制上进行创新,破除由于体制造成的障碍。

2.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郑州可以借鉴其他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结合本区域实际,进一步完善郑州文化产业政策。如拟定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工商注册优惠政策,土地审批优惠政策,民间资本的准入政策,捐赠的优惠政策,从业企业和人员的激励政策,投融资政策等。

(三)拓宽投融资体系

郑州市文化产业存在投融资体系单一,渠道不畅等问题,拓宽投融资体系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发展缓慢等瓶颈。内部融资主要是以文化产业经营者或员工为融资来源,其主要的渠道有项目融资和职工持股两种。业内融资主要是以文化产业的同业经营企业为融资来源,其主要的渠道有项目合资融资,机构合作融资等。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行业良好的前景吸引着不少行业外的资金的青睐,但由于受政策束缚等因素的制约,业外融资遭遇着不少阻力。其主要的渠道有吸收行业外国有企业资金,引进民营企业资金,引进外资等。重点扶持郑州市知名文化企业,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培育两到三家企业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或者境外上市,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本支持。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

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对于文化产业这种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来说,人才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为了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

1.高校培养模式

郑州的高校资源丰富,目前郑州的高等院校近百所,年培养各种人才数十万,但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个新兴产业,目前郑州开展相关学科教育的高校少之有少。纵观国内,已经有不少大学开设了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这些大学开设的学科和专业为文化产业输送了行业所需要的高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因此,针对行业发展特点和前景,郑州的高校可以开设文化产业的相关学科和专业。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途径。

2.企业培养模式

许多著名的公司都设立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国内如联想集团设立的联想研究院,国外如迪斯尼公司设立的迪斯尼大学等,这些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本企业和行业培养了许多专业的高层次的人才。结合著名公司的做法,有必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培养文化人才。

3.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

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是理论和实际的一次完美联姻,一方面,可有效的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接受针对性较强的更为专业的教育,容易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在这方面也有不少企业做出了尝试,如东软集团和国内大学联合,成立专门的东软学院,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软件人才。

作者:李敏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