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化旅游关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我国一个全新的旅游分支――文化旅游(culturaltourism)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早在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文化旅游的定义为:“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旅行。”一般而言,“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从国外的定义看,文化旅游强调的是文化性动机。有报道说,文化旅游是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据统计,早在1996年,有5400万美国人进行了至少一次161公里的旅游活动,专门去参观一些历史景点和博物馆。有3300万人专门为参加文化节或者艺术节活动而旅游。27%的美国人每年要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

在我国,文化旅游的概念出现较晚。在20世纪末,其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得到明确界定。但是,文化旅游也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从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首批推出“长城之旅”、“丝绸之路游”等14条专项旅游路线以来.相继推出“中国文物古迹游”、“中国民族风情游”、“中国民间艺术游”及“中国烹调王国游”等文化旅游项目。体现了我国文化旅游的无穷魅力。进入21世纪以来,和美、意、法、西等旅游强国相比,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从旅游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来说,不少游客总是抱怨旅游景点雷同、项目单调、格调平庸;从旅游者的素质与品味来说,还存在着一哄而上的盲目性、走马观花的肤浅性及粗俗、丑陋、不文明行为等与文化旅游的不协调性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文化含金量.让旅游者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我国文化旅游的无穷魅力:如何把我国从一个亚洲旅游大国发展为世界旅游强国.使得旅游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提高我国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培养我国旅游者的文明旅游行为,使得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满意更多,而不是走马观花,游而无获,就成了每一个旅游者、每一个希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历史学教师,笔者认为,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历史教学都可以大有作为。

审视历史各科教学的基本内容,毫无疑问,在传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在历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向学生介绍极其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如果和考察活动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促进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质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文化旅游动机,引发学生和其家长及亲戚朋友的历史文化旅游行为,还可以提高学生作为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文明旅游素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历史文化知识转化成文化旅游资源,使之成为继承与传播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潜在力量。

一、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宣传教育作用。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服务。

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没有稳定数量的或者逐渐增加的旅游者不行,因而有效地激发和维持潜在的旅游者的历史文化旅游动机显得尤为重要。那些历史文化旅游服务部门固然可以通过公关广告宣传达到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自己的文化旅游服务产品,但是不容忽视另外一个广告宣传的途径和窗口,那就是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在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整个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公关广告人员的角色,发挥着类似于公关广告的作用。在执行历史教学任务的同时,历史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我国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教学活动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旅游动机。具体来说.历史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旅游性”,则可以促进历史文化旅游业发展。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但应该让学生准确地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发生的原因、结果和意义是什么,而且应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当中还有什么遗留物和影响物,可以身临其境地去凭吊、参观;不但让学生通过课本介绍理性地认识历史,而且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通过文化旅游,感性地认识历史。古人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住什么?走路乘什么吗?他们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历史教师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可以在什么资源地点身临其境地去了解和体验。比如,要了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当年兴办私学,宣传其儒家学说的情况。以及其学说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历朝历代又是如何尊孔祭孔的,就可以去山东曲阜参加该地举办的“青少年修学旅游”:“听取有关儒家学说的讲座:观看仿旧理祭祀孔子的盛况;参观孔子生平事迹展览;游览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孔林;参观孔府珍宝文物展览;学习古代骑射;乘坐仿古马车旅游;参加孔子名言背诵大赛等活动”。又如想了解和体验秦始皇南征北战、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威武气概和宏伟场面,不妨去一趟陕西西安,看一看那里的秦始皇兵马俑。通过教学,不但可以拓展和延伸课堂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各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文化旅游的动机和愿望,还可以引发其家长或者亲戚朋友的历史文化旅游行为.从而有效地增加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客源。

历史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作为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文明旅游素质。一方面,通过历史教学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作为潜在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素质,明确旅游目的,避免走马观花,劳而无获。另一方面,历史教学通过介绍历史人物的旅游习惯.培养学生作为旅游者的文明旅游素质。众所周知,“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做法,破坏了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美感和价值,使客源地游客感觉失望与痛心。历史课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人“题壁、诗板,,Es](mm-zm)的风俗。题壁,也就是在墙壁上写诗、题词。这种风习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唐代非常盛行。但是,唐代的题壁不是径直题写在墙壁上。虽然也有直接题写在墙壁上的,但大多数都是先题写在“诗板”上,然后在墙壁上挂起来。再分析题壁产生的原因,一是传播技术的限制,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传播媒介;二是有感而发,一般题壁的内容多与旅途见闻或者心绪有关,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才华。而不是为了扬名或者炫耀。借此话题.可以批评当代胡写乱画的不良习俗,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介绍各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旅游的兴趣和志向。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挖掘和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探究当地的风物民情的来历,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当地有联系的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了解家乡、宣传家乡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 情和愿望.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荣誉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转化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何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潜在力量。

二、引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介绍和考察活动,可以促进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历史的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历史教育目前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如何重新认定学科功能,定位学科目标,变革和创新学科体系、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人们普遍认为历史教学应该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和更强的社会服务功能,但是历史教学怎么改革,怎么发挥这些作用和功能,各人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比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科学与无神论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等。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不但可以服务于历史文化旅游,而且引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介绍和考察活动也可以促进历史教学的改革。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学生,都不喜欢抽象而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比较而言,他们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文物遗址或者风土人情,或者利用旅游文化部门提供的或者自己收集的有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图片、模型、电影录像等材料,通过参观、访问或者多媒体教学,让历史教学内容“活”起来,使历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促使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样就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学习历史的兴趣,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以及有关历史的求知欲望的最大限度的满足。

历史教学可以利用历史文物古迹、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等静态物开展丰富的动态的历史文化活动,提升旅游业的文化价值,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以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可以为历史教学所利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那些异时型文化旅游资源。“异时型文化旅游资源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原景留置和拟境再现两种”。历史文化遗迹大多属于原景留置――临场展示类型.比如圆明园遗址、楼兰古城遗址等。“特殊的历史变故仿佛使时间凝固在那一刻,旅游者置身其中,必然会有一种重返历史、时光倒流的感觉”。 往往各种专题性的历史考古博物馆、展览馆,通过文物集萃式的方式展示了异时文化的状况。假定学生学习“氏族社会时代的远古人类”,如果能够参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或者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或者本地的同一时期的氏族文化遗址,肯定可以增进其对那些抽象知识的理解。以展示民俗文化为特征的主题公园大多属于拟境再现――模拟展示类型。比如杭州的宋城,模拟展示了宋朝的城市生活和生活场景。有些考古发掘展览馆也有异时文化模拟展示的效果。比如置身于兵马俑博物馆那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方阵前,旅游者会产生一种置身于两千多年前战场的感觉。旅游实践活动可以还原与再现久远的历史场景,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此外,有些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也能够很好地艺术性地再现异时文化。如果学生不能亲自去那些地方参观、体验,则引导他们批判性地欣赏学习那些文艺作品,这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都安排一段时间的实践考察活动,中学也有个别安排,恐怕其目的就在于此。

三、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2

论文摘要:扬州历史双东街区是扬州刚刚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目前还处在升温阶段。所以景区的地名、店名、景点简介的翻译成了吸引国外游客的一大重点。通过正确的翻译我们才将真正的扬州古文化传播出去。因此,试从扬州历史双东街区旅游景点的地名、商铺名、景点介绍等一系列的翻译来进行探讨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我们对翻译的需求与日俱增,翻译工作乎贯穿我们整个行业市场。作为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扬州旅游景区一一历史双东街区,它拥有扬州最古老的文化、事物及风俗。在这看似破旧的老街上却重现了古扬州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还有许多的老店:陆陈行、油米坊、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店;以及名人故居:何廉舫淦农、汪伯屏、洪兰友、胡仲函等。如此丰富的蒯以化、民族文化、艺术文化无疑像尸块巨大磁石吸引着四面的游客。但是我们要如何才能把这些文化传播给国外游客,并且让他有形授呢?这就涉及到我们双东街景区的一系列翻译。

    翻译工作提倡使用语用等效理论来解决翻译实践问题。旅游翻译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宜传广告、景点名称、民俗馆画册、旅游标示语等内容。出仑泊勺翻译能够加深游客游景点内涵的了解,激发观赏兴趣。为此旅游语用翻泽就需要贯彻“决出汉文化特色”和‘语用意义等效、丙普现范等效、文化内涵等效”等两大原则,运用语意明示和语境补设等策略,为实现信息意图、审美意图和导引意图服务。

1.地名的翻泽

    随着世界文化的广泛交流,翻译牙砰耳被认为仅仅是语言间的转化,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过程就是文化f的过程。因此,翻译者不仅要熟悉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更要熟悉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译者作为文化的中介者,须成为一个文化人须具备跨文化意识。

    不同的译名因为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极易使国外游客产生困惑,如“马家巷”英译为"majia xiang";家巷,澳译为`anjia isne’。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个的“巷”字采用了两布哨祛,一为音译.一直译iane’a这必然影响游景点宜传介绍的效果。与此同时,译名的混乱势必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因此有必要统尸规范景点名称的翻译,提升旅游景点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lane’这个单词在中文中有潇良多种意思:ail潞、小巷;h车道、行车线;。分道、跑道、泳道;己航道、航线;路。由刁精境的影响游客不难将此处的`lane’理解为小路、小巷的意思。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的“巷’翻泽成比较好白创茜择。

    景点名称易确.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决定译者要采取不同于其他普通地名的翻译方法。要翻酗子景点名称,从宏观上讲,译者应谈或为一个文化人,具备跨文化意识,必须准确把握住景点名称的基本信息,尤其文化信息,注意中英文语言文化差异,着重传达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从微观比二讲,译者应该掌握大量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更好她进仟了翻译。与此同时,在景点名称的翻译过程中,泽者还应该牢记“传播中国文化”的任务,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景点名称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地的游客,逐步改变“文化逆差,,现象,实现翻译工作者的使命。

    景点名称翻译作为旅游资料翻译的一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又做游信急的翻译,国游客又景点产生兴趣。因此译者在翻泽的过程中,还要尽量保留地名的知识功能和审美功能着重传达地名背后的文化信息,发挥地名的招牌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扬州旅游业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泽者在翻译的时候如果忽略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信息,没有对景点名称的来源或者文化内涵多加推敲,而是想当然地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常常会因错误的翻游客不知所云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音译与直译结合的方法,如“马监井,,我们可以音译成‘`ma jian  well"。如果采用直译直泽为‘`ma jian jing’反而会让国际游客不知所云!

   2店名的翻译

    丈玲蹋州历史双东街区的多次参观与探究,我发现若想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扬州经济和文化发展,就需要对东关街上的一些店铺的名称进行翻译。我们右多寸东关街进行探访研究咖寸候发现很多历史性的老店铺都没有柳1的店铺名称翻译。我们曾试图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店家提供翻译:如“扬州三把刀”、“中国照相馆”、“扬州漆器”等店。“扬州三把刀”我们可以译为‘’yangzhou threeknives’;“扬州漆器”译为‘`yangzhou lacquer-ware’;“中国照相馆”可以翻译为℃nina photo stu-dio’。有了这些翻译国外游客就可以知道这个店铺的用途,里面会有什么样的东西,游客才会有进店的想法。

    对店名正确翻译是吸引顾客的初始方法,但仅仅即寸店名的正确翻译是不够的,需要再加上与店铺相关的英文历史介绍,如‘扬州三把刀”之类的有历史性的古店。扬州“三把刀”指的是“剪发刀、扦脚刀、厨刀”,并把它翻泽为‘`yangzhou three knives contains   knife   haircut.pedicure   kniie.kitchen knife.”通过这些文字的解释让游客获取扬州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并因灼生好奇心,最终达到游客进入店铺并参观购买商品实现文化交流传播、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众所周知,一个亮眼的店名足够吸引国外游客的眼球与一探的兴趣,但在此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考虑让人看懂店名,也让到此游玩的国外旅客感受至峨们扬州丰文落饭激。

    3景点介绍的翻译

    景点介绍的翻泽常涉多倒的都是段落翻泽,这与店名和地名的翻译不同。段落是具有明确的始末标记的、语意相对完整、交际功能相对独立的语篇单位。英语段落白创沟成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典型的“主题一总结句”结构,另一类则有点像汉语的以某一中心思想统领的形散神聚结构,但注重形合的英语常常要使用许多衔接和连贯手段,以便从形式上显现各种组合关系。前一类结构的主题句标明段落的主题思想,接下来的句子必须在语义上与这一主题关联,在逻辑上演绎严谨。如东关街对漆桥简介翻译中的一段:"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bridge户ere  are two platforms, both of which have polygon protection edge built with bricks on the surface that confronts the city moat’该句立的原文是‘月桥东西两侧有台地,台地愉城滚一面由砖砌成多边形护城河。这段翻译的结构比较完整浓拐寸于原文的信息子绷磋距刨副,国外读者也能读懂其中的含义。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3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方法

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方法评述随着2003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的进行,在赵勇等人研究[4][5]的基础上制定的《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大部分.历史文化村镇的核心价值是与历史文化村镇的自身特征密切相关的.对于历史文化村镇核心价值的提炼也应该建立在特征评价的基础之上.如上文所述,这些整体性的特征既包括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遍相似性,更包括了历史文化村镇之间的特殊差异性.对其核心价值的评判,则往往需要更多考量历史文化要素保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特征评价和真实完整性评价两个方面.但从现行的《指标体系》来看,为了评价的方便,指标的简化,人为地将“特征评价”与“真实完整性评价”混在一起,造成评价的结果或者看不出该历史文化村镇的真正价值所在,或者看不出其真实完整性方面是否有问题.因此,将真实完整性评价指标从价值特色评价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评价子系统,并与价值构成要素建立对应关系.这样,有关价值构成要素的指标权重将可以得到重新的分配,同时也可以对它们各自的与整体的保存情况进行系统评价[6].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体系的建构一个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四个关键环节:①评价因子的确定;②建立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③制定评分标准;④评价体系的操作.本文着重对前三个环节进行说明.首先,遗产是否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等价值,是一个评价的结果,而不是评价的对象.因此我们不能从“价值构成体系”出发去寻找证据,而应该通过对历史文化村镇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研究以后,确定其“特征要素”(CharacterDefinedElements,CDE)作为评价因子.其次,对于目前大多数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则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是一种能有效地处理难以用完全定量方式来处理的那些复杂问题的方法,比较完整地体现了系统工程中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观念,特别适用于兼有定性和定量因素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分析评价.它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有效层次,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就每一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并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出表达每一层的全部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通过对各层次的分析导出对整个问题的分析.根据上文所述,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体系需要具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功能,而AHP显然是有利于建立这种比较结构的.第三,历史文化村镇的评分标准应该简便易行,权重的分配应该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符合逻辑性.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构成要素———评价因子的确定

通过对法国[7]等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不仅仅关注大的自然背景以及聚落空间中的人工环境,还非常关注村镇中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要素,因为这是构成乡土特色的原因,同时这三个部分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乡土环境的整体.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其评价因子确定的原则,并且选定评价因子.符合中国特色原则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自然、人工、人文三大方面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历史文化村镇往往包含了显性物质构成要素和隐性的非物质构成要素两类,物质环境往往是非物质要素的空间表达,如中国的风水理念曾经是历史文化村镇在选址、规划、营建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聚落内部往往体现非常强烈的宗族关系等等.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在相对稳定的社会背景下,往往发展成较大的规模.如很多历史文化村镇核心区的面积往往在10ha以上.因此,聚落内外部往往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体系”特征,如街巷、节点空间、公共建筑等在功能上、空间层次上都有分级、分类.尊重构成要素逻辑关系原则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特色更多地体现在其整体性,因此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在再分解过程中需要尊重关系的逻辑性,避免现行的《指标体系》中指标与分解指标之间的“偏差”甚至“无关”的问题.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层次结构

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评价和真实完整性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特征评价与真实完整性评价.前者是为了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后者则是说明目前的保存状况.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历史文化村镇如果现在的保存度很低,则其整体价值就不高.特征评价具有地域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特点.如历史建筑的典型性、聚落环境的优美度等.因此,特征评价往往会采取主观评价、定性为主的方法.如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对“突出普遍价值”的阐述,用非常精辟的文字说明该遗产地如何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确定的标准,并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其独特性与重要性.为了更加客观地说明特征评价的结果高低,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定的定量评价.但是在评价标准中应该是简单的、清晰的、非此即彼的,这样才有可能避免评价的模糊性.真实完整性评价主要是基于历史文化村镇原生价值的评价,因为原生价值是派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真实完整性具有可量度性的特点,如原住居民的比例、历史建筑的年代与数量等.因此,适合采取定量比较的方法,通过包括面积类、数量类和百分比类等指标进行评价.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目前的指标体系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指标体系与多指标体系.对于单一指标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层级划分的多少有一定差异.第一层多为目标层,表征的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目的.第二层到最后一层主要是由项目层、指标层、因子层等构成,表征的是具体的评价内容.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及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大量的调查,确定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的层次结构.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评分标准

现行的《指标体系》采用了综合评分法来确定权重.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首先,对需要做出评价的对象选定评价的具体指标,参照有关标准,对各个评价标准标定出评价标准,并规定每个指标的最高分、最低分、等级标准,以及评分的具体处理方法;其次,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的具体数据对具体指标进行评分;最后将各个指标所得分值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得出总的评价分数,由此来判断该评价对象的状况.本文借鉴了现行的《指标体系》的因子权重确定方法,确定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p#分页标题#e#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历史地理思想教育通识教育

[作者简介]杨文华(1978- ),女,湖南洞口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重庆40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40-02

一、引言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在我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其古老,是因为其源头可追溯至中国疆域沿革地理。而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还不足一个世纪,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理论尚在建设之中。我们的历史地理学科是在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理论体系并采取相应研究方法的。目前,在国内大多开办历史学和地理学的高校中,一般都将历史地理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以满足高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需求。历史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及其规律,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空间组织结构,熟悉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为日后进行历史、地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但是,从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属性和特色出发,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和笔者本人长期开设历史地理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应该将历史地理课程在更多专业更广泛的范围内开设,历史地理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历史地理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历史地理学科属性决定历史地理课程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历史学学科的八个二级学科中,历史地理学是与现实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时至今日,历史地理学已经能够做到直接将研究成果与国计民生结合,走上了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服务当代的道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覆盖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很强的应用性,如对历史边界、中外关系、行政区划、地区差异、经济开发、社会变迁、文化区域、人口与移民、民族分布与迁移、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减灾防灾、国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提供决策咨询。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指出,历史地理是一门含金量很高的学科,可以为现实提供非常有用的指导,而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当代人才培养的实际缺陷决定了开设历史地理课程的必要性。高校是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和主体之一,承载着文化传递和大学生人格塑造以及社会整合的重要功能。但是随着功利化要素对现代社会的无限渗透,以升学、就业为主的利益导向使得文化的无效传递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就开始出现。曾几何时,我国的小学教育没有了历史、地理课程;中学的文理分科使历史、地理仅仅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而理科学生对历史、地理知识知之甚少;大学以后,职业导向又使得历史、地理等人文素质教育被完全忽略,这必然造成一代又一代的人文素质的缺失和社会失范的发生。历史地理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和历史、地理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将历史事件置身于相应的地理环境和时空背景下,了解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复原各种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

3.历史地理课程在高校作为通识课程开设的成功实践。目前,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都有开设历史地理类公共选修课。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在北大,历史地理从“冷门学科”到“热门课程”,该课程在2008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主讲教师是著名历史地理学者韩茂莉。一位网友在北大未名BBS课程区用三句通俗的话概括了韩老师的课程:课程本身特别有意思特实用;课讲得特别好,不枯燥;韩老师人太好了。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外语为主的大学,没有历史和地理相关专业。自2005年以来,笔者在学校开设“中国历史地理”通识课程,学生好评如潮。这些都说明将历史地理课程作为通识课程是符合学生需求和心理期待的。

三、历史地理课程对大学思想教育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地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中都有大量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比如历史疆域地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熟悉各个历史时期祖国疆域和版图变迁的始末与原因,从而激发维护祖国领土统一和完整的信心和决心;历史民族地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熟悉各个历史时期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变迁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民族现实与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历史地貌地理、历史水文地理等历史自然地理的教学又能使学生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明繁衍的地理环境有更多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上的空间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学生联系古今的能力。观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博古通今是传统学术的基本要求。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内容上已经完全不局限于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和近代历史地理学只注重政区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研究。历史地理课程在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几十年,课程内容包含了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疆域、政区、军事、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人口、民族、文化等分支,与现代社会各部门的联系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变迁以及社会发展的演变历程,并探索其内在演变规律及原因,无疑会对今天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提供重要借鉴和参考,可以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具有规律性的预见。大学生通过历史地理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尽全时空的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吸取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讲求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计量推理,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重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所有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讲求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力求探索人地空间时间函数上的变量。通过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人地时空观念,能够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之更深刻地认识人类所经过的历程,把握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符合科学的决策性建议。

4.培养学生关注人地关系,树立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在人类普遍关注未来,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涉及时间、空间和人类活动并跨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将能够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决定性作用,认识到人类社会生产力越高,人类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和更深刻的程度上接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

四、历史地理通识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的途径

1.以时间和环境变迁为线索,补充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与其他学科关注历史和文化变迁不一样的是,历史地理学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是以时间为轴的。在方法方面,历史地理学不仅采用人文学科的方法,还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如孢粉分析法、彩红外航片的解释原理等方法。历史地理学的关注点不仅包括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制约关系,还包括政治格局的地缘因素以及国内外诸多热点问题。因此,通过历史地理课程的教与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解释现代自然地理、社会发展、人文背景等因素的演变历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既关注历史人文传统,又具有明显的现实关怀,在变化着的时间主轴上,将大量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文化的悠久历史并培养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增强对文化发生和发展的时空环境的了解和尊重。

2.充分利用历史地图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地图是历史地理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手段,对历史地理的认读和利益是历史地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对历史地图的利用和对学生认读与利用历史地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大量利用历史地图,能增强课程教学的现场感,训练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性思维和全面感知。

所以,在历史地理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培养学生对史实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将特定的史实置之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时期,加强对人地关系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作为一门经世致用、关注现在的学科,历史地理通识课程教学还要让学生关注历史时期环境的变迁以及历史事件与当今现实的纵向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地图的比对和认读,让学生加深对现实政策和决策的清醒认识和领悟。

3.密切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现实情怀和人文意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段从历史时期一直延伸至当今时代。与历史学的其他二级学科相比,历史地理学科更注重历史事件的纵向延伸和与地理、人文环境的纵向影响,因此历史地理的学科研究更强调对现实的影响、价值与意义。作为通识课程开设的历史地理课程也就被学生当作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中最具有现实性的课程之一。在历史地理课程教学中,要将课程内容更多与现实相联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现实情怀和人文意识:

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授课教师要随时注意收集和更新素材,将最近发生的经典案例做成素材库,引导学生运用课程所学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如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当代,可以更多向学生讲解历史时期城市发展与布局的状况,让学生了解城乡布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并对当今城乡分布、布局与规划进行相应评价和思考;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共识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历史地理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调查和宣传,并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地理的手段复原各个历史时期区域环境和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和领悟“十”以后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

在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历史地理课程应该采取更多样、更灵活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可以综合运用沙盘、模型、手绘地图等多种教具,更生动地演绎课堂内容。授课教师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相关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小型会议、辩论等方式建设更为活跃和更具参与性的课堂。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设置议题,将课堂教学自觉延伸至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热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举行课程辩论赛、演讲赛、历史地理图片展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将课程教学效果往纵深延展。

4.重视实践教学,常态性地进行课程考察和调研。历史地理学前辈侯仁之先生说过,历史地理工作者, 应该保持一定的时间, 走出书房, 在实地考察中, 去开阔自己的科学视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变迁的时空和环境,知识点多且非常零散,为了让学生“穿越时空”,更直观、更真实地领悟各个历史时期的时空变迁,单纯地依赖课堂单调的讲授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必要的实践是历史地理课程所需要的。

作为通识课程的历史地理课程课时量少,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以实地考察和调研为主。通过实地考试,让学生走近文物古迹现场,广泛收集相关的考古、石刻、民俗、口碑、地形、地貌等资料,走出浮于表象的文本记录,走出当下的历史隔阂,还原历史真实场景与面貌,将书本知识与考古、文字记载相结合,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思考当下。

作为通识课程的历史地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要注意以下要点:制定专门的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将远程考察和就近调研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和监督。

[参考文献]

[1]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2]孔祥军.高校历史地理课程教学法新探[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孔祥军.试论高等院校历史地理课程教学中的“知行合一”――以考察扬州古城为例[J].科技信息,2011(2).

[4]蓝勇.中国历史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刘明光.地理教学地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内容[J].地图,1990(3).

[6]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城市形象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阔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自1982年起,国务院将其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101座城市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阿我国保护历史遗产、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如何使这些名城焕发文化活力和实现持续发展在,则是我们面临的检举的历史任务。长期以来,人们在界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时,大都重于关注古建筑、遗迹等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应地,在讨论历史文化名城的命运时,主要关心和重视的是其现代化和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仿佛历史文化名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涵、要求和特点与其他城市追求持续发展的惟一区别就是保护和开发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事实上,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资源是无形的,或者说是借助于各种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传表现出来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发展就具有特殊内涵: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层面的持续发展。第二,城市的个性及其持续延展。第三,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对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历史文化资源是名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丰富的资源

对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追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技术力量都比较贫乏,但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挖掘、发展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遗产,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或名城文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包含着城市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系统。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系统。物质文化系统体现着城市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和城市及其环境的关系,一般体现为显而易见的物质形态。城市行为文化系统,是人们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产物,体现为人们的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如个体和群体的生活习惯、人际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城市制度文化系统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规范体系,体现为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如婚姻家庭制度、礼仪制度、地方习惯规约等。城市精神文化系统,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城市人们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系统之间既可以通过实物形态的景观,也可以通过非物质形态的景观,甚至于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景观交融于一体而表现出来。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历史文化名城这几种文化系统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即有形的文化景观系统和无形的景观系统(又被称为文化基质),这些共同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系统,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是附着于城市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的各种历史形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综合体,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特征,它包括名城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这些景观一般能为人们的肉眼所感觉得到,物质形态较为具体,也容易形成物质形态上的区分,如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历史名城,显露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风情;古城北京宏伟壮观的空间形态、布局严整的城市规划以及古朴典雅、气势磅礴的建筑,体现着历史的厚重;无形的文化景观即文化基质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文化因素,是有形的文化景观所表达的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现为名城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风民俗、、思想道德、人们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文化基质还表现为一种文化“氛围”,“它离不开现实环境却又是捕捉不到的抽象,它离开了具体却又让人能够立即感受得到、体验得到,并得以形成印象与记忆……它让人们一步入这个城市,就有一种‘城市文化’的感觉和享受,它有感染性,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气候’。”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基质――深层内涵和本质特征可以透过文化景观的物质外貌得到体现。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密切相关,它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城市历史的文化积淀。

二、历史文化资本禀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与一般城市或新兴城市相比,文化资源对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地方,对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其文化底蕴,忽略其经济源泉,这不利于它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有作用。

经济学已经充分地证明了文化资本对一个国家和城市长期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根系,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窗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由知识、信息、各种艺术组成的。知识是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人们掌握知识越多,劳动能力就越强。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动态表现,人们收集、整理和传播信息,有效地把握事物的动态,就为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处理各项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艺术的根本功能是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因为劳动能力与身心健康也是互为条件的。一般说来,身心健康的人劳动能力较强,而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劳动能力也较差。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指人们所选择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获取特定的价值观体系为每个人将来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它减少了人们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做出分析判断所消耗的精力和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人们所习得的能够为其未来带来收益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就被称为文化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文化资本通过潜在地制约和影响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来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文化资本投资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表现在人们对特定操作技能的掌握,体现在人们获得“怎么办”的知识;而文化资本则体现在人们获得“为什么”的知识。林毅夫曾提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它帮助个人对他和其他人在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中的作用做出道德评判”。因此,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为此,任何政府都通过向意识形态教育投资来对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积累进行补贴。其次,企业文化乃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是国家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同样在国家与城市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人类历史上经济革命的前提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与扩展,同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停滞则反映在文化资本的缺乏甚至减少。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或许是文化资本的偶尔积累带来了利润,利润吸引更多的人来迅速地学习或复制特定的文化资本,要想阻拦这种观念的传播几乎不可能。当更多的人习得了特定文化资本后,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资本似乎被“锁定”在一个独特的路径上并沿着这一方向持续扩展下去。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特定文化资本会进一步同各种相近的思想观念混合在一起,自我组合,互相传递。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资本的自我强化行为推动着那些有机会进人增长轨道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均收人持续地增长而且这一增长速度似乎并不会下降。 报酬递增的特性使得文化资本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当一个群体中更多的人拥有相同的文化资本时,群体的规则就更容易遵循。如在一个市场中,人人都很讲信用,则市场的整体信用程度就会提高。但是,这也隐含着这样一个推论,在一个不讲道德、欺骗成风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一定是低下的。不仅如此,文化资本形成的长期性也导致了其改变的缓慢性。历史研究表明,当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接触时,外来文化要符合原有文化价值,或至少不与之冲突时,才可能比较容易地得到广泛的接受。当众人直接看到带人新价值的改革可以有益于增进既成价值时,便比新的价值单独出现容易被一般人接受。

对于一个特定的城市而言,“文化资本”具有特殊的资本意义:作为一个人格化的城市,城市人的行为文化,城市市民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风范也具有“文化资本”属性,城市群体的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文化资本越充分,市民的文明行为举止就越有文化资本意义,因而使城市更具有文化魅力和文化凝聚力,进而能从高层面上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良好城市市民社会行为风尚,本身就是“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上的投资环境,亦如有的城市提出的口号:每一个人都是投资环境。当然,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与有机社会环境体,城市视觉系统的“文化资本”意义上直接的,通过城市视觉环境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生态价值的创造所创造出的“最佳人居城市”,可直接转化城市文化与社会资本价值,一个城市所具有的良好视觉系统,可以直接使市民得到生活享受,并必然成为投资者投资热土和创业地,这是“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上不言而喻的。

具体到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资本这一要素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是通过制约其他生产要素而起作用的。如它制约着对物质资本的选择,表现在大量的禁忌阻止发展中国家去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文化资本要求技术引进同样必须考虑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它还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发挥,被管理学归属于“X效率”中;同样,它对于制度选择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文化资本变迁决定了制度变迁。总之,无论在什么社会中,与生产活动和财富积累有关的价值观念都将是决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称为文化力。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优势必然也必须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即具有强大的文化力。总而言之,文化作用于人,不管有形还是无形,都影响着居民的文化素质,从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铸造产品特色,扩大产品文化内涵。每一座 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文化都是有特色的文化。出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各种产品――货物与服务,或多或少都带有那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例如,四川省自贡市的井盐,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家酒等,都包藏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个产品,首先是实物构成,由众多有形物质转化而来;其次是科学技术含量、生产者的经营理念、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集合。这两个部分,有的是实物成分多一些,有的是文化成分多一些,具体产品具体分析。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经济日趋繁华,产品的文化成分必然日益增加。在这个意义上,新世纪中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否丰富,对其市场地位具有决定作用。产品的品牌形成过程是从知名度经信誉度到美誉度。从中看到,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是基本的和重要的因素。孔府家酒行销全国及世界,酒的品质只是其一,重要的是人们看重孔夫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如果历史文化名城的产品都能够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精华倾注其中,不仅会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其知名度、美誉度,而且还会反过来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拓展企业文化,增进经济效益。历史文化名城给企业提供的经济与文化环境优于非历史文化名城,因而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正是这样,企业无论对外开拓或引进技术和外资,都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企业是人们进行商品生产与经营的社会组织机构,人是企业活动的根本,人的活动是以文化为指导的,所以文化是企业的基础。 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文化底蕴,是企业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历史文化名城都哺育出若干与自己齐名的、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企业,不但名城经济突飞猛进,全国经济也会得到巨大利益。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本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把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是要以文化建设为基本途径,实现历史文化的资本化,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与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发展相结合,以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地方特色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共性可见,形成初期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推动着文化的发展。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把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资源的根本途径。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全球化 后现代 史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3-0119-04

一、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的影响

现代西方传统形式的史学史研究主要是对欧美地区的历史写作和史学自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的认识。它在较高层次上,应该包含对贯注于历史写作之中的自然、哲学、宗教、社会等思想观念性的研究,即表达为西方历史观念或历史思想的演进。而在较低层次上,应该包括对各代历史学家及其历史写作的形式与方法、史学流派和史流的变迁研究,即所谓历史编纂学的历史(the history ofhistoriography)。像这种类型的史学史著作,从乔治・古奇(George P.Gooch)所著的《19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13)、巴恩斯(Harry Elmer Barnes)的《历史写作的历史》(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New York,1938)、汤普逊(James Wesffall Thompson)的《历史著作史》(1942),到布瑞斯克(ErnstBreisach)的《历史学:从古代、中世纪到现代》(Historiography:Ancient,Medieval and Modern,Chicago,1983),以及伊格尔斯(Georg G.Iggers)的《20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1997),可以说不胜枚举。但事实是,在18世纪以前世界上就已经至少形成了除西方以外的四种非西方史学传统――东亚、印度、伊斯兰和北非。对此。以往西方史学界极少把其放在史学史的谱系当中加以严肃对待,即使在面对近代以来各文明区域间愈演愈烈的史学交流与对话时,也只是简单地将非西方的史学看作是西方史学与文化的延伸,普遍称作是“西方化”的产物。

然而,到20世纪末,两种相互联系的因素在逐步改变着上述西方史学史的研究趋势。一方面是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其内部产生了一种对西方文化、西方学术和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思潮――后现代主义。在史学领域,它对现代西方史学的基本原则和观念提出了全面质疑,主要表现在对进步观念、理性主义、历史主义、西方中心论、民族国家历史、客观性和科学史学等方面的解构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对西方文明优越性的质疑,及其对西方标准的普适性的批判,直接导致了对以西方史学传统为核心的史学史体系的反思,以及对非西方史学传统的态度的转变――史学史的撰述不因。

彼得・伯克的文章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西方与非西方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模板抑或标准体系。使我们很容易直接触及这类问题:西方历史思想是否是独特的?其独特性是否就是西方史学优于非西方史学传统的集中体现?西方与非西方史学之间是否具有截然的界限和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否一直存在并来源于哪里?对于西方历史思想的独特性问题,彼得・伯克有一套自己的认识。他认为,从总体上看西方与非西方史学之间的差异总是显然存在的,但这种差异又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以前,西方的历史写作越来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展着,西方与其他史学之间的差异性与日俱增,各自走过了一个分流发展的阶段;到19、20世纪,由于西方范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所引发的兴趣,使得西方与非西方的史学继分流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趋同的阶段。“这一进程的结果削弱而非瓦解了西方史学的独特性,并产生了全球性的职业历史学家共同体”,当然它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完全消除不同地区史学的差异性。

余英时在《关于中国历史思想的反思》一文中对彼得・伯克所提出的问题做出了来自中国史学的回应。他首先认为,很难从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编纂学的传统中概括出所谓独有的、绝对分明的、以区别于西方史学的独特性,这样做会使我们陷入本质主义的错误。在他看来,总体上中西两种史学传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相异性,而历史地看它们所发展的形式有所区别,表现为历史研究的格局与重心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史学在起源上及其在儒学中的核心地位等方面都与西方史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不同。再者,以科学、发展、进步为特征的西方史学并不比中国史学固有的传统优越,中国历史思想中的根本内容是人的作用在历史发展中居中心地位,同时兼顾秉笔直书与道德评判的双重原则。

伊格尔斯的《西方史学在什么方面是独特的?――关于西方与中国的比较》文章指出,他自己和彼得・伯克的学术背景中都不具有对非西方史学传统的足够了解,因此这种跨文化训练的有限性使得当今历史学的比较研究只能通过不同文化传统的历史学家的通力合作宋进行。而且彼得,伯克所归纳的十点事实上是现代西方历史思想的独特性,其核心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观念,也只是在18世纪以后才逐步为人所认同的。最后,伯克关于历史思想论述的视域也过于狭窄,特别忽视了历史写作在社会和制度层面上所具有的特征,而也就是在这两方面中西史学具有明显的差异。

三、从史学交流中看西方与非西方史学的关系

上述关于西方历史思想独特性的讨论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来自不同文明区域的史学家主要还是从各自的史学传统出发做一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但这对于反映全球史学的整体发展来说当然是不够的,它最终还要落实到对于不同史学传统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全球化进程中,文明之间的交流使得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与独立性受到挑战,而这对于近现代史学的发展则影响巨大,不同史学传统的交融和碰撞也最终模糊了它们之间的边界,甚至重新改铸了彼此的史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