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例6篇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1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more and more people show the needs on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nd urban culture is the best protection which is to meet this demand of people.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the role of the urban culture of livable urban construction briefly, and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bout the urban cultur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slightly.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宜居城市

Key words: land use planning;urban planning;urban culture;livable city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170-02

1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1.1 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不管其文化背景如何,从根本上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的状态。城市同人们生活之间这种根本上的关联,正是我们要理解城市文化的关键。如果说城市物质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载体。那么,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城市的内在。

1.2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作用

1.2.1 城市文化是经营城市的重要部分 经营城市是指用市场眼光重新审视城市,把城市作为一种巨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经营的主要范围是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以及城市文化、政策制度等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是城市的软实力,城市文化是经营城市的关键环节。

1.2.2 城市文化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途径 城市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这种精神是可以转变为同样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城市的发展。领导世界文明前进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另一个是文化。从发展城市经济的角度考虑,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无疑一条风险小、回报率高的道路。

2 城市文化与宜居城市的关系

2.1 宜居城市的概念 宜居城市,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适宜居住的城市”。[2]这是一个涵义丰富但是又高度概括的解释,其中包含了很多变化的因素。此外,不同的时代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或者定义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2.2 宜居城市的内涵

2.2.1 城市居住主体差异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宜居的期望或要求是不同的,同时他们对宜居的感受也大相径庭。就单个个体而言,每个人的价值观、生命周期、教育程度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城市宜居性的偏好选择。

2.2.2 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主要体现在气候、资源、经济等各个方面。不同的气候影响人们对宜居的感受;社会的资源的丰富与否也对此有影响。

2.3 城市文化与宜居城市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衣食无忧时候,人们需要得到更高层次满足。人们开始设想把城市建设成何种模样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城市文化成为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

3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3.1 土地利用规划 在我国的规划体制下,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对土地未来的开发、利用、治理,在空间上、时间上超前性的计划与安排,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自然历史的特性,在时空上对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管理措施。

3.2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

3.3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考虑;而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保障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近几年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冲突与矛盾越来越突出。两大规划的矛盾主要在以下几点:①规划目标相互不协调;②规划部门职能差异;③规划的时间与层次不合理。[3]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协调势在必行。

4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4.1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1.1 城市规划中忽略了城市文化的倾向 城市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被有意识的忽略,我们可以从很多文化景区的发展中看到很多古镇模式。这种城市规划模式,不仅以牺牲城市文化为代价,而且给树立城市品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城市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使城市变为居住主体所认同的宜居城市。

4.1.2 城市规划要加强文化认同感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上,虽然饱经磨难但是一直未曾中断过,是四大文明唯一的“幸存者”。中华文化不仅没在不断涌现的其他新文化的冲击倒下,并且从中汲取很多养分,使中华文化变得包容性更强,更为多元化。我们应该肯定我们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树立城市文化意识,并贯彻到城市规划中去。

4.1.3 城市规划要与城市文化共存共荣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统筹,而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而城市文化正是这众多载体中十分重要的一员。以邻国日本为例,动漫作为日本现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广义上的日本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是日本GDP的第二大支柱。这种城市文化不仅形成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文化产业,而且也给城市创立了良好的形象。

4.2 城市文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4.2.1 土地利用规划要对城市文化进行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往往也成为地方政府的“牺牲品”,因为它不仅不能创造较高的GDP,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占据了土地开发的有利地段。这样目光短浅的规划,无疑是对城市文化的迫害。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加强对城市文化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4.2.2 土地利用规划以城市文化为基础 城市文化得以保护,反过来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市文化作为基础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虽然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但是全国性有组织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不长,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从国外获得很多借鉴。

以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国家,城市文化(社会文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规划理论的复合化也越来越成为重点。中国的土地规划应该结合国情,尽快完善土地规划利用的法律体系以及行业标准;转变土地规划利用重指标、轻策略的弊病;引入公众参与土地规划利用的各个环节;[4]这样不仅给城市文化很好的保护,同时也把城市文化作为评判土地规划利用是否完善的一个标杆。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篇章。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只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从城市文化入手,加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基础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这样不仅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更为合理,而且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乔怡青.城市及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的创造[J].山西建筑,2009(14):37-38.

[2]吴宇静.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2):44-46.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传播;城市;文化

引 言

传播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概括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具有完善理论体系的学科。传播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的传播都需要媒介,城市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便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它储存和表达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城市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类的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城市在发展演变的同时,与人类文化存在着重要的内在关系,“一个城市的级别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功能的发挥”。

城市是一个“文化储存器”

城市是人类的居留所,因此也是人类文化的聚集地。芒福德将这种“聚集地”比喻成“文化容器”。其实城市对于文化来说更像是一个储存器,而这种储存器不止具有简单的储存作用,就像化学实验一样,容器中每一种物质都有可能对其他物质产生影响甚至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很大或者很小,也可能很快或者很慢。从传播学的视野来看,人们通过城市这样的媒介将文化进行存储,然后城市又将这些文化的信息进行展现和传播,甚至交流。文化在这种传播和交流中又得到创造和发展。

城市的文化储存。人类文明的进步始终与城市的发展紧密连结在一起,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城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与城市的碰撞中产生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指导、支配和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行为心理和价值观念,影响到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和效率,并对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等加以约束。而正是这种影响与约束使得文化得以贮存。因此,任何时代的文化在城市中都会留下痕迹和沉淀,任何一座建筑、任何一件东西都能找到文化的影子。

这种储存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是通过某些实体形态来储存的,是显性的,大到建筑街貌,小到家具饰品,每个时代每种文明都会对物质实体有一定的形态追求倾向。虽然这种倾向存在个体差异,但所体现的文化都是一类的,因为其都处于人类发展的同一阶段,都在同样的文化背景中。这种倾向在实体形态中得以体现,文化也就相应地蕴含其中。实体物质能够存在多久,所蕴含的文化也就能够沉淀多久。这种方式储存的文化表现得更直观,也更具感染力。

精神方面的文化储存则是通过文字记载、典故传说、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来完成的,是一种抽象的储存,是隐性的。有的是直接储存的,而有的则是在不断发展和传承中储存的。中秋节由神秘的拜月演变为赏月的习俗;元宵祭神用的灯火,成为人们游览观赏的花灯……这些都是发展的储存,也可理解为不断的动态的储存。

城市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城市和社会中的一员。社会生活是人们的生存方式,人际交往是人们的必要活动,文化便在这种方式和活动中传播和交流着。而城市是这种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媒介。人类的文化也只有通过不断的传播和交流才能不断地发展。

城市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城市人的交流活动。城市是开放的又是聚集的,人们在这里不断地进行着大量的物质与精神的流通,文化便借助这种媒介的形式进行着传播与交流。其次,城市自身的文化交流。城市本身又是一个文化博物馆,长流不息地传播着储存的文化,不断地进行着文化与人、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不管是新文化还是外来的异质文化,都会与这种“馆藏”文化进行对话。最后,城市提供了一些专门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场所。这种传播与交流则更为直接,如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等。

城市的文化创造和发展。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各类活动高度聚集,相互影响,文化便在这种城市活动中相互碰撞着。新旧文化的冲突,异质文化的渗透,在多变的城市客观环境中创造和发展。当然,城市的文化创造和发展是建立在文化的储存与传播交流基础上的,文化只有储存了才能传播和交流,只有通过传播和交流才能不断地创造和发展。

当一种新文化传入的时候,城市中储存的旧文化便与之产生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新旧文化相互影响着,或是新文化融入旧文化,文化得以发展;或是旧文化融入新文化,创造出另一种文化。西方服装文化融入旗装,旗袍诞生;中国文化融入洋装,中山装诞生。民国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城市一改传统街区的风貌,一种中西合璧折中主义的特殊时期的建筑文化随之诞生。

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与通信手段比较落后,信息的获取比较缓慢,城市也因此相对封闭。这时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是比较迟缓的,一种文化从一个城市传到另一个城市可能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这种文化会受到途经城市的文化影响,不断地交流与发展,最后传入这座城市,然而,最后的文化可能跟一开始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城市的文化创造和发展功能作用的结果。

当今中国建设中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不停歇不间断地接收和传播信息,然而在这种传播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诸多阻碍,类似传播学中的传播隔阂,造成对所传信息的曲解和误解,甚至是信息的毁灭。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空前高涨。城市文化信息的表达成为关注的焦点,形象工程开始遍布大街小巷。然而贪大求洋与虚假复古的“形象”过后,城市却散发着怪异僵硬、肤浅滑稽的信息与表情。

文化信息的破坏造成城市的苍白。城市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创造、积累形成的,是城市历经沧桑储存下来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创造文化的环境、条件、方式以及发展途径各不相同,导致创造出来的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各具特色。这种特色是民族的个性和象征,也正是这些特色导致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它一旦消失,民族也将随之消亡。任何一座城市都储存着深厚的人类文化,盲目地改造城市就等于在删除储存器,也就是在销毁储存的文化。然而,储存的文化一旦被删除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作为“储存器”的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起到保护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保护。

随着信息的快速传递,人们的频繁交往,物质与精神的快速流通,这一切都将导致文化的加速发展和异质文化的不断侵入,城市的文化储存功能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快速。但是对储存的文化要有所区分,特别是新旧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当然,城市的文化储存是城市的一种内在规律,通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在城市建设中有些人却刻意地扭曲这种储存功能。而这种储存文化将与人们的共同取向相违背,也经不住历史的考验。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大部分城市都把焦点定在经济上而忽视了文化。经济发展确实可以带动城市的发展,但是以文化的消失为代价的发展则只会使城市变得苍白无力。虽然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引进多少投资、新建多少工业项目、年均增长多少产值仍然是领导们追求的政绩目标,而对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重视的太少。然而,民族文化的散失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散失,均质的平淡文化的产生,将使城市“死去”,造成城市建筑风格雷同、缺乏特色、文化浅薄的现象。多元化的经济没有多层次的文化支撑,显得没有生气,缺乏活力。因此,经济固然重要,但文化更加重要,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极具魅力、潜力和吸引力的城市。

文化信息的盲目导致城市的怪胎。城市中的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播中的一种行为过程,这种过程不同于拿来主义,它需要选择、取舍、融合甚至再创造,最后留下的应是优秀的文化、灿烂的文化,能够适应当地并被接受的文化。特别是在交流空前繁荣的当今时代,对交流的认识越发显得重要。杜绝所有见文化就要、文化崇洋以及拿来主义的现象。但在中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中,这些问题却普遍存在。

传统的街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苍白”的大道、“寂寞”的草坪、暴晒的广场。这些是几十年前美国出现的城市化妆运动的文化产品,这种不生态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城市文化已被淘汰。但我国的城市建设者们并没有来吸取前人的教训,不加取舍地拿来就用,且还很自豪地作为政绩炫耀。这种文化的传播是没有交流的传播,是经不起时代考验的传播。同样的,城市中模仿成风的罗马柱、古典雕塑等等,都是一种肤浅的文化传播、是一种毫无底蕴的暴发户式的城市文化。

文化信息的发展决定城市的进步。在现代开放的社会,城市的文化创造和发展功能体现得更加强烈与迅速,各种文化通过城市交流和发展着,一种新文化很快地就会传入各个城市角落,与各种城市文化进行对话,得到不同的发展,甚至产生各种新的不同文化。信息的快速流通,城市中文化多样性的快速增长,是当今城市社会的显著特点。然而,城市的民族文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受到各种外来文化不断的侵蚀与渗透。怎样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怎样使历史文化正常发展,是我们应该不断思索的问题。

城市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发展,在文化的交流中发展。历史的文化是好的,但是它只属于那个时代。只有不断地融入新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这种文化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并创造辉煌。因为活着的东西有生命,有生命的东西必然会新陈代谢。因此,前面提到的历史遗迹与民族文化的保护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面要原封不动地保存,尽量体现原貌。这是针对那些不再使用,完全是为了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展示而言的。第二层面则要动态地保护继承,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融入新的文化。这是指那些现在还在使用的,如上海的新天地,通过融入新文化,使原有的传统文化罩上了一层时尚,城市的文化得以发展。

文化是动态的,把“全球化”看作是“西化”并极力排斥外来文化是错误的,是一种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更会抑制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文化的发展都很重要,没有民族的和传统的内核,就没有特色,没有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入、没有时尚气息,就赶不上潮流。

然而,人们在城市建设中却对文化的发展认识不清,抑制城市的文化创造与发展功能。一种是极力地抵制一切外来文化与新文化,把民族文化“保护”起来。这种保护其实是一种“软禁”,锁定了储存器,使它丧失了储存功能。这样只会让城市与民族文化慢慢“死去”。另一种是过于痴迷外来文化而轻视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发展是一种均质文化的发展,将导致文化的侵略,文脉的枯萎,文化多样性的散失。这两种极端做法,只能让城市在“腐烂”或“苍白”中死亡。因此,在建设中要能够用好城市这个储存器,处理好文化的发展,处理好新旧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从而保持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结论与启示

在当今信息文化的时代,城市的建设越发显得重要。“文化储存器”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文化的改变。处理好城市与文化的关系、媒介与传播的关系,构建适宜的城市表达是建设者们的首要任务。既要保护城市的内在文化,也要通过“储存器”的功能引入优秀的外来文化,在文脉的传承下发展文化。充分发挥城市的文化功能,使文化健康地发展,保护好文化的多样性,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我国城市建设成新时代的文化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申海.城市的困惑[J].城市问题,1999(2).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3

一、宁德店铺名称命名的特点

宁德市别称闽东、蕉城。属于福建省,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全市现辖蕉城区、福安、福鼎两市和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六县。笔者经过对宁德九县市区店铺名称的实地考察,发现宁德市店铺名称有着明显的特色,具体如下。

(一)以人名加店铺销售内容来命名

这种命名方式是用店主的名字加店铺销售内容组成。在宁德一区两市六县都有,而且数量也比较多。比如蕉城区老傅坦洋工夫,吴娘娘私房菜馆、老吴干货店等。再比如冯红发廊、爱萍童装世界等。这中类型的店铺虽然众多,但是往往都是隶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些小店,而且除了老傅坦洋工夫之外,其他在省内外几乎都是不为人知晓的。

(二)以地区名称加地区特色来命名

这种命名方式往往都是以某地区最有特点的实物来命名。具体又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工业特色。例如福安电机、三沙船漆、柘荣太子参、闽东药城等。二是农业特色。例如福鼎四季柚、福鼎白茶、白琳工夫、福安白茶、穆阳桃、福鼎芋、福鼎绿竹笋、屏南猕猴桃、屏南夏香菇、福寿银毫、周宁官司茶、周宁紫云银针等。三是服务业特色,比如中华蒸笼、霞浦海鲜、霞浦贝雕、霞浦软木画、福鼎老母鸭、福鼎肉片、福鼎肉燕、福安芙蓉李、福安茶油、福安蜜沉沉酒、屏南惠泽龙酒、屏南鸳鸯面、屏南际头扁肉、屏南芋头面、古田油木奈、古田食用菌、古田银耳、古田竹枕等。看到这些店铺名称,可以大致显示出当地的各种特色。有些还独具特色,只在当地存在某种店铺的名称,宁德其他地方几乎没有。比如三沙船漆。这种店铺名称在霞浦三沙非常多,但是在宁德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

(三)以旅游景点加店铺内容来命名

以旅游景点加店铺内容来命名主要包含在宁德一些比较出名的景点上,比如太姥山宾馆、白云山酒家、三都澳宾馆、翠屏湖招待所、白水洋宾馆等。当然除了这些,宁德还有其他旅游景点,名称方式也都是这样。

(四)国内共有的特色店铺名称

这些主要是国内外都很出名的连锁店,在外国内名称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些店铺最显著的特色是只有宁德蕉城区有,其他县市并不存在。例如万达广场、万达影城、HM、麦当劳、德克士、肯德基、日本料理、东方伟业沃尔玛等。

当然了,宁德九县市店铺名称还有其他特点,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讨论。

二、宁德店铺名称与宁德地域文化的关系

项目组成员通过实地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在宁德市店铺名称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上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宁德市店铺名称透漏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虽然宁德九县市店铺众多,但是众多的店铺名称背后却显示着非常显着的地域特色。例如霞浦海鲜。走近霞浦,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海鲜店。这在其他县市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没有。即使个别地方有,店铺名称也是霞浦海鲜。这也难怪,霞浦地理位置靠近沿海,而且渔业在霞浦发展的非常快,因此比如一些店铺名称就明显的证明了这点。再例如宁德蕉城区的一些店铺名称,万达广场、东方伟业沃尔玛、麦当劳等,在这点上就透漏出宁德蕉城还是相对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因为这些店铺只有在城市化进展相对较好的城市才有。

(二)宁德市店铺名称透漏着宁德茶叶发展很快

在宁德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的都是各种买茶叶的店铺。历数宁德的茶叶,确实有很多茶叶打出了自己的名牌,在国内外都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周宁的“官司茶”曾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周宁的“紫云银针”在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上被评为金奖。寿宁的“玉记牌银毫”和“凤凰舌”绿茶分别获得世界跨国公司评定的“五星钻石奖”和澳门博览会国际金奖,寿宁的“茉莉花茶”、“福寿银毫”和“眉珍茶”也以色、香、味俱佳,多次获部、省优质产品奖,畅销海内外。另外在宁德蕉城区以老傅坦洋工夫店铺最多,可见茶叶销售的良好前景。

(三)宁德店铺名称透漏着宁德食用菌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宁德九县市几乎都有食用菌,相对来说以古田和寿宁最为出名。因为在古田和寿宁店铺最多的就是各种食用菌,有些命名为干货店,有些叫香菇店等。查找原因,笔者发现,古田县是“食用菌之乡”,寿宁是“中国花菇之乡”。

(四)宁德店铺名称暗示着宁德工业发展的滞后

项目组成员考察了宁德绝大部分的店铺名称,发现和工业相关的非常少,除了在福安看到几处和电机有关的大型店铺之外,其他县市几乎没有。当然对于宁德蕉城区例外,毕竟蕉城区是宁德经济发展的中心,蕉城区有一些工业园区,还有几处汽车4S店,其他和工业相关的也不多。由此可见宁德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宁德目前也有很多已经规划好的和正在规划的工业园区,但是规模都相对非常小,并且数量众多,分布零散,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与管理模式。再比如宁德的水资源、石油化工资源也都非常丰富,但是限于技术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得到开发利用。

三、宁德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宁德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中,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打造国际性综合大港。宁德位居长三角、珠三角、台湾三大经济区中心位置,是连接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宁德港口比较多,而且有着天然的优势。以三都澳港为例,据宁德政府网走进宁德一栏介绍,三都奥港口小腹大、出海口仅3公里,水域面积714平方公里,10米以上深水域面积174平方公里,深水岸线110公里,并且还位扼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和中国沿海南北海岸线中心点,处于上海港、深圳港、台湾基隆港三个大港之间,具有发展成为国家主枢纽港和国际性综合大港的条件基础。

第二、继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据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在第十届宁德投洽会上会见台商代表讲话,农业方面宁德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的70%)、茶叶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的5%,其中绿茶产量4.89万吨,红茶产量1.4万吨,白茶产量4840吨)、银耳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和太子参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60%)。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基地除了大黄鱼人工养殖地基本形成了规模经营之外,其他多处于小农个体户经营,而且限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每年产量不稳定。因此在宁德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发展应集中优势,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第三、集中优势,重点打造工业建设。在工业方面,宁德初步形成了电机电器、食品、电力、船舶修造、建材、汽摩配件、生物医药、化工、冶金、皮塑、新能源、新材料等12个重点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产业体系。但是这些企业或公司分布相对分散、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因此未来工业化应该走小规模的个体生产逐渐转化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道路。着重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打造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points out its realistic problems.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small towns, and puts forwar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needs in function, space, history and modern, artificial and natural integration, space and behavior, etc.

Key words: Small tow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resource integration

引言

历史文化资源,指的是在人类历史文化遗存的诸多试题当中具有独特的功能、现代资产价值、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甚至扬弃升华的资源[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中的物质实体出现孤岛化、边缘化、离散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试对小城镇中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1.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资源现状

小城镇总体而言是建制镇和集镇的总称,系指介于狭义城市(建制市)与村庄之间的居民点,其基本的主体是建制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城市规划资料集 第三分册 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在城市得以发展的同时,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大量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极易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丧失,对城市存在的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面对城市中诸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应处理好城市资源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建设。

1.2存在问题

我国众多小城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对其的保护与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及时造成的资源破坏,以及对资源的不当利用与开发都会对城市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笔者从城市总体层面、地区层面及资源本身这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当今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普遍问题。

2.资源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整体层面,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暴露出其孤岛化、边缘化、离散化、无序化的倾向,使得资源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逐渐被城市孤立。

(1)孤岛化――历史文化资源被现代城市形态所包围和孤立,失去了传统环境的依托,缺少资源与城市环境的对话,使得其影响力下降。

(2)边缘化――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低,导致活力的丧失。在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城市的作用在减弱或者丧失,进而导致资源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其所具有的活力逐步丧失。

(3)离散化――历史文化资源在整个城市里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组织,造成整体性的减弱与丧失。历史文化资源本来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的发展变化一部分资源逐渐变成了城市中点状分布的个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与联系。

(4)无序化――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建立联系的时候没有形成秩序,未形成资源的优化利用。当今城市往往因为利益的驱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盲目开发导致城市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并且收效甚微。

3.资源与周边功能区衔接的问题

资源与周边的关系表现为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是在城市中观层面上看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矛盾化――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周边的功能区进行衔接,历史风貌与周边建筑风貌不相协调,造成建筑、环境、设施配套、城市形象的冲突,影响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

(2)缺乏化――历史文化资源与周围功能区之间缺乏过渡与协调,造成两者之间的生硬衔接。这就需要对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分区保护,给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创造与之协调的空间环境。

(3)安全隐患――历史文化资源与周围建筑建设过密,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4.各资源本身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除了整合其城市空间、为其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形成相互协调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身是整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历史文化资源自身得到了保护与开发,发挥其作用与价值,整合才具有意义。笔者在对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时,发现其本体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1)平庸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手段单一、方法落后而使其地位、文化含量及品质下降,从而难以发挥其文化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代表当地的文化特色,具有独特性,应以特色来衬托其价值。

(2)异质化――是由于开发理念偏差造成的历史文化资源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脱节,从而使其文化价值发生转移或者损害。一种是赋予历史文化资源的新内涵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符而损害其价值;一种是造成内涵的消失,使资源的物质形态不能呈现其内涵。

(3)缺乏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因素造成资源的破损与毁坏后未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对于资源影响最大的破坏莫过于对于本体的破坏,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免受人为破坏的同时,也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自然对于资源的破坏。

5.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面对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在城市发展中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既能够促进城市发展又可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城市的动态发展与多元平衡。这就需要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来形成城市秩序,加强资源之间、资源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5.1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追求的主要价值之一,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当文物古迹及传统空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的时候,一个城市在文化上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通过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形成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带动城市中旅游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城市结构的发展变化作出积极的反映,进而形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2建立多元秩序、增强城市活力

多样性是一个城市的天性,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承担不同城市职能并呈现出不同城市形态。其中城市开放空间,尤其是城市功能区的开放空间在边缘效应的作用下能够提供空间与活动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需求人们的行为活动要求。

5.3保护历史资源、传承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机时空背景[ 引自《论城市文脉的传承》。]。它是与城市发展相关联与影响的背景,包含城市中的整治、宗教、历史事件、社会习俗、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等隐性因素及城市空间环境等线性因素。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城市中发展的每一步都会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够让人们领略城市文化并传承城市文脉。

5.4弘扬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小城镇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利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城市文化来展现城市魅力。从而使得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其作用,形成整体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进而提高城市知名度。

5.5提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城市旅游及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城市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环境是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当一座文物古迹身处在一个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其显得孤立与排斥。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体之外,对于周边环境的控制与保护将对资源本身产生重要的作用。

5.6维护生态环境、城市和谐共生

城市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为城市带来千变万化的形态,维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使之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其有利于小城镇景观多样性的发展。城市将不再是钢筋水泥的世界,而是建筑、水面、绿地、山体等形成的多元城市景观。资源整合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帮助城市维护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

6.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范畴

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及资源整合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功能整合、空间整合、历史与现代整合、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整合以及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整合等五个方面。

6.1功能整合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的变化是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伴随着功能变化的城市形态发展,历史的城市形态成为历史文化资源。这样的资源具有相对于现今城市功能的独立性,同时也需要其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功能的整合,使城市中的各种功能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关系,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城市有机体。这种功能的整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单个功能即历史文化资源本身进行功能的调整与转换。对于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的资源,可采用冻结式博物式的保护,力求体现其原真性。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低的资源,则可以根据需要在保护的同时承载新的功能。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资源即历史地段及各资源衔接地段进行功能的调整与更新。地段的调整与更新促进地段整体环境的塑造、城市形态的延续、城市活力的恢复、以及新的城市功能体系的构建。

在城市整体层面上对城市功能进行调整,促进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延续与发扬。

6.2空间整合

空间,是最直接体现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承载体,对历史文化资源有最明显也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空间层面的整合,需要借助城市空间研究的手段,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进行综合运用。资源空间整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它指的是在整个城市空间内,将历史文化资源联系成一个系统网络,从整体上把握该系统的空间形态,使其融入更大的城市系统之中。通过轴线、对景、象征等手法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交通系统、景观系统、开放空间系统相联系,成为其他系统整合的结合点,在优化利用城市空间的同时达到城市的和谐发展。

(2)资源之间的空间引导与规划协调。这是在资源系统整合的整体框架下,对于两两资源之间的地段进行整合的工作,重在形成资源之间的联系关系。资源可通过建立交通联系、视觉联系、景观联系、行为心理暗示等方法实现资源之间的空间引导。

(3)资源与周边要素的整合,这就指在资源的边缘空间内与周围城市功能区在材质、颜色、尺度、比例、图案、肌理等要素上形成相互关联。这是从具体的物质空间形态入手使其形成联系,并建立起统一的秩序,使各功能区通过边缘空间在点、线、面的空间形态分布和功能设置上相互联系。

6.3历史与现代的整合

对于小城镇中历史与现代的要素而言,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不对现实的小城镇形态发展产生束缚。但也需要避免由于对历史文化资源冻结式的保护而使其与现实要素割裂。因而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要素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联系来形成和谐共存。

此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城市空间场所的形成、衔接与转换。使其在城市形态、结构及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历史与现代始终保持和谐与共生,并不断地加强两者间的联系来凸显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

6.4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整合

对于一座城市,其城市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城市的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是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结合而形成的。不论是哪种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环境都可以成为整合空间的元素,用以凸显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并表现其内涵。因此,自然要素作为城市要素的构成部分,可以通过柔化的作用运用到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整合之中。

(1)自然要素可以通过树木的种植、环境构成的手法来体现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自然要素中,树木、绿地、水面、山体等元素能与城市形态产生良好的互动,起到衬托历史氛围的作用。如寺庙前佛寺树种的选择及运用佛寺园林的手法进行设计可营造寺庙气氛。

(2)自然要素可起到烘托及强化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自然要素是城市的有机部分,合理组织绿化水景,能够联系起不同功能区。人在不同功能区之间活动,通过边缘空间感受城市景观的变化同时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缓和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形态矛盾,起到分割或过渡的效果。例如城市中的河流以其线性的构图能够影响沿河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形式,合理利用滨河地段就成为衔接河流与城市关系的重要问题。在滨河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建立滨河景观带不失为过渡空间形成联系的好方法。

6.5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的整合

城市存在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在城市中人群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物质空间所营造出的场所能够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人对于场所中行为活动的需要决定了物质空间的形态。因此,整合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为导向来指导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

7.结语

总之,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奠定了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体系的发展格局与模式,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使城市的地方性与城市特色得以体现,并为整个城市与区域的大整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城市规划资料集 第三分册 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冯维波. 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7

[4]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5

[5]吴云鹏.论城市文脉的传承[J].现代城市研究,2007.9

作者简介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区;城市形态

Abstract:This article provide a comparative morphology study of precipitation typical national history city regions,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from two aspects: from a historical dimension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e city regions; and from the natural dimension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y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se city regions. the main conclusion include: space intensive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above city regions, formed earlier Suzhou and Beijing are the most developed city system, precipitation less Turpan and Kashi are the most undeveloped city system, and the most studied precipitation typical national history city regions in this research belongs to the “Primacy Dominant City System”, except that the Turpan and Kashi city regions are similar to the “Rank-Size City System”.

Key words: the national history city;city regions;city morphology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11(6)

1 导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是中华民族世代栖居的场所,其空间载体记录了人类社会更多的生活经验,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尽相同,本文将选取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进行城市形态的比较研究。国内关于城市形态(CITY MORPHOLOGY)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内容:其中城市形态研究综述如关于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以及关于美国大城市形态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2];城市形态历史研究如关于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3]以及关于近代以来桂林城市形态演化研究[4];城市形态空间研究如关于城市形态的生态机制研究[5]以及关于论防范城市灾害的城市形态优化研究[6];城市形态人文研究如关于市场经济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7]以及关于抚顺煤田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研究[8];城市形态量化研究如关于约束性单元自动演化CA模型及可持续城市发展形态的模拟研究[9]以及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研究[10];规划导向的城市形态研究如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11]以及基于休闲理念的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12]等。

2 研究对象、方法与数据来源

从1982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制建立并公布首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目前全国已公布三批及20座增补城市,共计122座,本次研究涉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0个,同时将世界遗产城市澳门也纳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体系一并考虑。首先,研究将从上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选取出降水最为典型的城市,根据城市地区中心点年降水总量和年内月降水量标准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散点图分布如下(见图1),按照中项中分的原则将这些城市划分为四大类,分别为:降水丰富-温和型(RM)、降水丰富-极端型(RE)、降水稀缺-温和型(SM)以及降水稀缺-极端型(SE),图中十字轴为分类界限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在散点分布研究基础之上,得出本次实证研究的对象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体包括:降水丰富-温和(RM)最为典型的城市宁波以及苏州;降水丰富-极端(RE)最为典型的城市澳门以及桂林;降水稀缺-温和(SM)最为典型的城市吐鲁番以及喀什;降水稀缺-极端(RE)最为典型的城市天津以及北京。

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站以及GOOGLE EARTH等资料整理而成;降水数据,采用Hijmans,R.J.等提供的全球高精度降水数据插值成果[13],其考虑了地形等诸多因素对插值结果的影响,较真实的反映了城市地区尺度实际的降水情况,空间分辨率为1km;城市形态数据,利用中科院地理所和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空间分辨率在10m的全国土地利用数据[14]进行提取。

3 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城市平面形态研究

研究将对这些降水最为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的城市形态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涉及到这些城市地区的城市群体平面形态,研究将从两个方面展开:从历史的维度考察这些城市地区城市群体平面形态与建制的关系;从自然的维度考察这些城市地区城市群体平面形态与降水的关系。首先,研究整理出上述城市建制的历史沿革如表(见表1)所示,其中始于西周时期的苏州(吴)和北京市(蓟)是建制时间最早的城市,而始于明时期的澳门和天津(天津卫)则是建制时间较晚的城市。

研究整理出这些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城市群体平面形态如下(见图2)所示,图中1为宁波,2为苏州,3为澳门,4为桂林,5为吐鲁番,6为喀什,7为天津,8为北京,各城市地区研究范围的半径值R均为100km,研究选取的数据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这些城市地区的城市建成情况。总的来看,这些城市地区的城市群体平面形态集约度都比较高,但也有一些城市地区出现了蔓延的趋势,如处在长三角的苏州城市地区和处在珠三角的澳门城市地区。

在此基础之上,整理出各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市、县两级城市的主要建成区面积如表(见表2)所示,研究发现,这些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与其中心城市建制的历史沿革长短关系密切,如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建制的苏州和北京城市地区,至今也是城镇体系最为发育的城市地区;此外,这些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同样与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如降水相对稀缺的吐鲁番及喀什城市地区,至今城镇体系的发育也并不充分。

研究整理出这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城市规模体系示意图如下(见图3)所示,可以发现,这些城市地区绝大部分属于首位城市体系,只有降水稀缺-温和(SM)最为典型的城市吐鲁番以及喀什属于位序-规模体系;本次研究的中心城市基本都为所在城市地区的首位城市,只有苏州为其所在城市地区的第2位城市,其首位城市为上海,以及澳门为其所在城市地区的第13位城市,其首位城市为深圳,第2位城市为香港。由于本次研究的位序排列是根据主要建成区面积而进行的,因此与实际的情况稍有差异。

各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主要建成区的总面积比较如下(见图4)所示,可以发现,中心城市建制历史沿革最早的苏州以及北京城市地区的建成区总面积最大,而降水稀缺的吐鲁番以及喀什城市地区建成区总面积则最小,其他城市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研究同时整理出上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中心城市的个体平面形态如下(见图5)所示,R的取值为20km,与城市群体平面形态的比较相对应,建制于明时期的天津取代建制于西周的苏州成为面积较大的城市个体。而吐鲁番及喀什依旧是面积较小的城市个体,其他城市个体介于两者之间。

4 结论

本文初步比较研究了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城市形态,选取的城市形态要素是城市群体平面形态,研究首先确定了降水丰富-温和(RM)最为典型的城市宁波和苏州、降水丰富-极端(RE)最为典型的城市澳门和桂林、降水稀缺-温和(SM)最为典型的城市吐鲁番和喀什以及降水稀缺-极端(RE)最为典型的城市天津和北京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从历史的维度考察这些城市地区城市群体平面形态与建制的关系;从自然的维度考察这些城市地区城市群体平面形态与降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空间的集约性是这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城市群体平面形态的主要特征;建制较早的苏州和北京是城镇体系最为发育的城市地区,而降水稀缺的吐鲁番及喀什则是城镇体系发育不充分的城市地区;降水典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绝大部分属于首位城市体系,只有吐鲁番及喀什城市地区属于位序-规模体系;从城市群体来看,建制较早、降水较丰富的城市地区建成区面积较大,但对城市个体而言则不尽然。总的来说,本文是对降水典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城市形态的初步比较研究,后续将选取具体的视角深入展开。

参考文献:

[1] 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12):36-42.

[2] 赵炳时.美国大城市形态发展现状与趋势[J].城市规划,2001,(5):35-40.

[3] 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55-60.

[4] 邓春凤,黄耀志.近代以来桂林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3):364-370.

[5] 刘青昊.城市形态的生态机制[J].城市规划,1995,(2):20-22.

[6] 段进,李志明,卢波.论防范城市灾害的城市形态优化——由SARS引发的对当前城市建设中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7):61-63.

[7] 丁成日,宋彦,黄艳.市场经济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规模和空间形态[J].城市规划,2004,(11):71-77.

[8] 李国平,张洋.抚顺煤田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1,(6):511-518.

[9] 黎夏,叶嘉安.约束性单元自动演化CA模型及可持续城市发展形态的模拟[J].地理学报,1999,(4):289-298.

[10]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J].地理研究,2001,(2):146-152.

[11] 王建国.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5):830-839.

[12] 李包相.基于休闲理念的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3] Hijmans,R.J.,S.E.Cameron,J.L.Parra,P.G.Jones and A.Jarvis.Very High Resolution Interpolated Climate Surfaces for Global Land Area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2005,25:1965-1978.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结构 规律

城市品牌及其生态系统

(一)城市品牌的界定

基于生态学视角,本文将城市品牌定义为:城市品牌是一个包含城市产品体系与利益相关者两个方面要素的生命体。它是城市顾客对城市独特个性的一种综合印象,存活于城市顾客心中,在其生态环境中生长、发展壮大。城市品牌属于公共物品,具有生命性、差异性,是一种无形资产。

(二)生态系统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system)这一概念是1935年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生物群落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城市品牌作为复杂的“生物”,其发展状态不仅取决于城市品牌内部生态,还取决于城市品牌生态环境。拟生物生态系统概念,本文认为:在一定的区域内,城市品牌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相关环境复合而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就是城市品牌生态系统(City Brand Ecosystem,简称CBE)。它包括: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和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由城市品牌产品体系与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集合构成,城市品牌生态子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教、自然等环境因素。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模型如下:

S=S1+S2 (1)

S1=∑mi+∑si (2)

S2=∑pi+∑ei +∑ki +∑ni

在式(1)中:S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S1表示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2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式(2)中: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1包括城市品牌产品mi和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si;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S2包括政治环境因素pi、经济环境因素ei、社会科教环境因素ki以及自然环境因素ni。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学认为食物链或食物网是生物种群保持生存和进化的基础。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适应主体对城市品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了城市品牌价值增值过程,形成了城市品牌价值链。城市品牌之间以及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城市品牌价值网。对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链网结构的识别,有利于放宽城市品牌研究视野,对城市品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品牌价值链

城市品牌价值链是参考生态学的食物链,在美国学者Michael E.Porter(1985)的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的,城市品牌的价值创造是由多个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本文将这些与城市品牌相关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集合称为城市品牌价值链。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是城市品牌价值创造的主体,主要包括:城市品牌运营者(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城市顾客以及城市品牌传播者(公众),他们在城市品牌塑造和维护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创造着各自的价值。政府在城市品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城市功能分析评估、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建设与优化等一系列城市价值增值活动中,打造了城市公共产品,为城市品牌价值创造奠定了基础;私营部门为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适应市场需求,以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了企业品牌,为城市经济增添了活力;非营利组织在城市文化产品的发掘、整理、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公众代表着城市的精神文明状况,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公众的参与使得城市品牌价值创造具有可持续性。城市顾客作为城市产品的消费者,其需求牵引着城市品牌价值创造的各环节的活动,而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旅游者和人才,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体地说,从城市顾客需求牵引城市品牌运营者制定城市品牌发展战略,城市品牌建设措施的实施城市产品、城市环境的改善,服务功能的提高整合传播的手段城市品牌的塑造又满足城市顾客等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构成了城市品牌价值的增值过程,即城市品牌价值链,形成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链状结构,如图1所示。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网状结构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营养级常常是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很少是单条、孤立出现的,往往是纵横交错、相互连接,从而构成网状结构,此即食物网(food web)。在当今社会中,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态势,整个世界正在形成一个由资本、金融、信息、技术等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价值网络(Gereffi,2001)。同样,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这种价值联系并不仅存在于系统内部,其价值链附属于一个更为庞大的体系之下,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价值网络。单个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组成单条价值链与其众多的竞争或合作者组成的不同价值链条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整体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网状结构,城市品牌个体都是网络结构中的一个节点(node)或枢纽(hub),与系统其他成员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不同,城市品牌价值链各环节之间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系统成员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多个互利共生关系形成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网。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流(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和人才)的流动将各自的优势在网络中进行扩散,通过生态流的交换,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运营者要处理好与其城市品牌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保持其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一)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

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关系的本质是既协同又斗争,主要表现为城市品牌受生态环境制约、城市品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城市品牌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三种形式。其中,生态环境对城市品牌的影响称为生态作用(ecological action),城市品牌改变其自身的结构和行为与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过程称为生态适应(ecological adaptation),而城市品牌反过来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称为生态反作用(ecological retroaction)。

从较短的生态时间尺度看,城市品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生态作用和生态适应为主,反作用为辅;但从较长的进化尺度看,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则以反作用为主,例如城市品牌运营者对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调控。生态因子对城市品牌的作用与反作用之间的平衡使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性状稳定在一定的状态,这一状态进一步决定城市品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指出,共同进化是一个比竞争或合作更为重要的概念,在商业中也是如此。由于生态环境的胁迫,城市品牌生物以保持内稳态、增加耐受性、调整自身结构等手段适应环境的变化。生态适应是城市品牌生物进化的基础,城市品牌进化是生态适应的结果。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城市品牌物种之间,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之间,均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生态关系,这就是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三)城市品牌生态位限制规律

城市品牌生态位(city brand niche)是指城市品牌在其生态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利用资源的综合状态。如同自然界生物一样,由于空间位置和资源的有限性,城市品牌的生存发展都要受到生态位的限制,本文将这一法则称为生态位限制定律。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由于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城市品牌只有处在适合的生态位上,城市品牌才能生存和发展。若两个城市品牌的生态位分离时,两者就不会发生竞争;当两个城市品牌的生态位重叠时,若共同利用的城市顾客等资源丰富,则双方竞争程度较弱,甚至不存在竞争;反之,则竞争程度较强。由于城市顾客的多样化,其需求层次和强度不同,加之城市品牌经过激烈的竞争洗礼,城市品牌为了生存的需要必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调整自己的生存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构成了城市品牌生态位体系。

(四)城市品牌生态反作用规律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在受到其生态环境作用的同时,也对其生存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CBE主体通过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的改造,使其更有利于城市品牌生存,本文将这一规律称为城市品牌生态反作用规律。城市品牌对其生态经济环境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人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美好城市品牌愿景能够使市民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协调社会公众的言行,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就得大力整治城市环境,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市民的绿化行动,可以改善城市品牌的自然环境。但是,由于城市品牌运营者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形势判断失误,采取不当的调控行为,造成城市品牌价值折损,同样也会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城市品牌对其生态环境的反作用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

(五)城市品牌生态平衡与失衡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其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同时也会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负影响。然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都有一种自我调整、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这种抵抗变化和保持平衡状态的倾向称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稳态”。

城市品牌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CBE内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城市品牌生态平衡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相对静止稳态、动态稳态以及“非平衡”稳态。城市品牌生态平衡也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的优化与稳定性、能流与物流出入平衡以及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CBE变化超过“生态阈限”,正反馈不受控制,终将导致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衰退或崩溃,造成整个城市经济系统的生态失衡。

总结

文章结合生态学原理分析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并运用价值链理论阐释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链网结构。将生态学和CAS理论引入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指出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标识、内部模型、积木机制,揭示了城市品牌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和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研究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问题,是城市品牌理论和实践的全新视角,有利于深化对城市品牌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城市品牌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3

2.原毅军,葛海鹰.城市价值与城市功能优化.中国城市化,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