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范例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策略探究

从目前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上看,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中包括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方面;教师的讲授理念和方法方面;课程评价的目标和过程方面等等。教师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地了解,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现状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化认识模糊

现如今,对于部分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水平较低,无法明确古代文化的界定,对古代文化的评价缺乏精准性。很多学生认为高中语文课本当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知识可有可无,古代文化传承度缺乏。虽有部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认同感,但是多数都仅仅停留在表面。

(二)学生获得古代文化常识途径匮乏

学生获得古代文化常识的途径主要是以语文、历史课程为主,有些同学会通过课外的图书、网络等媒介来获得古代文化常识。但是,校外媒体的活动目的多以获得商业利益为主,精华部分少之又少。可见,学生通过课外途径获得知识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仅仅依靠教材当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远远不够,这也给这一方面的教学带来阻碍。

(三)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更多地是靠文言文教学来实现,因为包括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等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在文言文当中涉及到。现如今,高中语文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教学中往往采用字字落实的翻译方式,但是,对于文言文的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则用简洁的语言一带而过。文言文当中所体现出的古代文化往往并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滕王阁序》当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教师可能仅仅引导学生将这一句翻译成现代文,可能忽视了关于古代天文地理的“二十八星宿”的文化知识。

(四)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评价不科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高中语文教学仍然重视分数论。很多高考的语文试卷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数量不多。考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不用详细了解就可以应对语文试卷当中的题目。对于古诗词鉴赏来说,一般考察的是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写作情感;文言文的考察也是以词语、句式、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为主,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来说最多就是一道至两道选择题。这种题型完全处于机械考察状态,并不需要考生进行理解。评价机制的弊端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教学的完善

教师的教学意识要完善。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它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例如,教师在讲授礼仪制度的相关常识时,需要向学生讲清楚我国古代社会当中人们交往所应用的礼仪,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等,同时还需要涉及到礼仪制度化的进程和结果。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还远远不够,教师要着重强调这些具体的礼仪所承载的精神,只有让学生领会这些承载的精神,才会懂得传承与复古的区别。同时,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中用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来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知识储备要完善。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要想给学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说明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具有准备性,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信手拈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对于教师的知识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古代文学知识、古典文献、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知识都有全面的了解,否则无法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讲深刻,讲具体。课堂组织形式要完善。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地运用情景教学,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化常识知识时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讲解“九州”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中国的九州,每个州的名字以及所处位置。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讨不同省份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处于哪个州当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习兴趣会被激起。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合一”。这也是教学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选择一些包含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读物,如《楚辞》《史记》等。指导学生将读书、思考、运用结合起来,采用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感受鲜活的古代文化。比如参观博物馆,制作工艺品等。另外,写对联、追踪文化古迹、参与民俗活动等都可以促进古代文化常识的生活化。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能够体现出古代文化重人伦,重人文的传统,折射出民族的精神特质。

三、总结

文化常识范文2

从特征上看,企业文化是判别不同企业之间界限的重要途径。形象生动的企业文化能够促使员工迅速的融入到该企业并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扩张力。然而,从经济方面来看,丰厚的物质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与发达始终建立在经济社会的发达之上,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违背的基础规律。当前形势下,我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阶段。广大职工群众的经济生活、物质文化生活已经进入到了较高水平的阶段。从经济学方面我们已经得知:附加值越高的商品价值就越高,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增加,企业生产的产品精神文化含量的高低将显著影响该产品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逐渐拥有了产业价值,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决定了文化将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础。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已经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全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将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空前的作用,企业文化带来的商业效应将会是空前的巨大。在未来的企业发展和竞争中,企业文化带来的附加值将会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逐渐合并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切实把握企业文化与经济不可割舍的关系,以便于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能够成功发展壮大的关键之一是建立起能够顺应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文化的广泛传播以达到经济产业与模式的逐渐扩散是当下世界500强企业共同的经营策略。产品质量达到某种程度时,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相应的价位、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将会主要取决于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经营模式,当前形势下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亟待文化体系的支持。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其难以预计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企业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完善的、积极的、能被广泛接受并认可的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如下几个特征:完善的治理结构,充满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富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科学的管理团队,有完善、积极被认可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推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完善,它对企业的竞争力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企业除了先人一筹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也将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未必都能成功;但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因为缺乏广泛的认同,注定不会成功。因此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稳步的发展。而科学的管理越来越离不开企业的文化理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市场经济的推动决定了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灵魂即核心价值观。历史表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依的,经济域文化可以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经济与经济的一体化逐渐已经成历史发展的趋势。经济与文化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经济对文化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而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制衡与指导作用。

二、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

(1)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资源与产品的供给、人才的培养投入等等。

(2)经济发展支撑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消费存在并在增长为前提。消费需求促进了文化活动的扩大与广泛传播,这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3)经济发展的格局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格局。

不同的经济水平、迥异的发展方向、有差别的投入导致了文化发展的规模与方向的不一致。

三、文化发展对经济的制衡与指导

(1)与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的文化模式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历史表明,落后的文化水平将会极大的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不能体现社会群体利益、愿望的文化形式将难以有助于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的确立,不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文化氛围与理念。而先进的文化理念将有助于引导企业文化健康正常的发展,有助于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指明正确的方针和路线。

(2)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其在达到一定规模时需要相应的体质与准则的约束。

而文化的发展则有助于体制的建立与行为规则确立,同时也有助于群体对体质与规则的认同。

四、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相同的文化理念将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企业文化认同感将极大的影响该企业经济发展趋势。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而由此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提升。同时,企业文化工作的基本思想就是引导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企业文化工作的对象是职工群众,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企业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和地位。通过循循诱导的方式促使员工的思想统一、工作目标一致。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将企业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将对企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引导职工,促进文化意识的统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适当的经济投入,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扩大职工对现代文明的接触范围,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与经济行为,将对经济行为与规范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企业文化模式的好坏就在于能不通过实践的验证。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建设中能否很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检验的最佳方式就是关注该文化是否促进了该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文化变化和发展的需求,是企业内部为了满足各个部门成员对企业的精神需求,而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价值体系,该体系有着完整、协调、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特征。不完善将会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阻碍和腐蚀作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畸态。任何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如果企业文化不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或发展规模,那就要改变现有的企业文化,创建新的企业文化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规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处于变动之中,过去优秀的企业文化未必适合于当下或者未来,因此抱残守缺是绝不可取的,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过去,展望未来,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体制。企业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绝的动力,为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五、结语

文化常识范文3

1.开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基层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群众文化已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环节。所以,想要构建和谐文化,首要解决的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的社会文化,究竟意义何在?很简单,它能够引导广大群众的主流文化方向,以道德教育为例,群众文化能够以特有的方式渗透进广大群众的思想中,它的教育价值是任何方式都无法比较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非常关键,它的社会价值对全民道德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群众文化的突出亮点: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结合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从文化建设工作角度来观察,基层和谐文化的独特作用:第一,它为精神文明活动的广泛宣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第二,它为团结友爱、充满生气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有力的原动力;第三,它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序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的积极推行。

二、群众文化中的广场文化

广场,指的是户外开阔的活动空间,是城乡较大的平整场地。文化活动,指的是以艺术文化为主开展的活动。广场文化活动,顾名思义,以广场为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符合广大群众的需求,这为广场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而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结合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推进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这种群众文化的蓬勃兴起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进而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向前迈了一大步。作为群众文化之一的广场文化,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失为城市文化中的一道吸引眼球的风景。搭建什么样的文化活动的新型舞台?又该如何促进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近几年来,伴随着政府广泛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这种情况也正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良好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迎合了广大群众的需求,这为广场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依托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断打造广告文化品牌,使得群众文化中的广告文化走上一条繁昌盛的道路。历史告诉我们,广场文化的非凡意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这一时期内,人民群众的广场文化形式比较简单,主要以集会、庆典等形式的表现出来,真切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的特征。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与之相追随的是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在群众中出现了广场文化,而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加深,广场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耀眼夺目的光彩。总而言之,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告文化为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文化平台,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1.广场文化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广场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中,使它以民间文化的形式出现,并在不同文化中得到广泛的交流与融合。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发现广场文化会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拥有着不同的特色。民族文化特色也通过广场文化这个载体,得到充分的展现,并得以发扬光大。根据有关传统文化遗产的研究表明,广场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广场文化不仅为不同特色的民间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宣传和保护平台,而且使得不同的民间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进而进一步提高。

2.广场文化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旋律,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特色文化结合到一起,使得不同性质的文化得到交流与融合,从而,体现出广场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包容性。在民间广泛的文化主题活动中,广场文化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它不仅能够容纳不同形式的艺术与表演,而且还囊括了不同理念的文化活动主题。这样,它能够吸引到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趣味的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最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3.广场文化创造出丰富的文化财富。

纵观中外,广场文化创造出不可小觑的文化财富,同时,它也以独特的方式创造出丰富的人才。众所周知,广场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而,在这样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下,使得广场文化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据统计,在广场文化的活动中,参与者涵盖了牙牙学语的幼儿到年近古稀的老人,而说到广场文化的形式,有现今流行的广场舞,有演奏现代乐器的,有展示民间艺术的,形式之多,内容之丰,难以想象。这样的文化组织形式影响空前,意义非凡。它实现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示自我,同时使得不同文化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和进步。

四、小结

文化常识范文4

近年来,我国除了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外,建筑工程施工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在这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更关系着很多质量问题。而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能够通过施工现场管理来避免和预防的,这也表现出我国建设工程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不合理等不足之处。具体来讲分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1.1缺乏较高的施工技术管理

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讲,其涉及的项目较多、技术复杂,整体呈现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尤其是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多种施工专业相互配合,这也难免会产生较多的交叉工程。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中,会出现很多施工技术共同作用,多个施工团队交叉作业的情况,这也给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了挑战。很多施工单位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协调配合,使得施工现场的局面更加混乱,严重影响着施工技术的实施。再加上工程中各个项目实行的是分包政策,施工人员整体的基本素质较低,更是给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

1.2缺乏严格的员工管理

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员工不仅是实施施工活动的主要动力,更是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严格的员工管理不仅能调动生产积极性,更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加快施工进度的主要措施。而目前来讲,因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工程施工危险性较大,且施工人员接触的施工材料等可能具有会影响身体健康的病变物质。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规范实施安全保护措施,很可能影响职工的生命安全,从而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因此,制定完善可靠的施工现场员工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1.3施工工序检查存在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时期,建筑施工工序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施工本身涉及的项目较多,所以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与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很多施工单位都不能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来进行,甚至存在随意更改图纸的情况,最终导致工程施工不达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施工单位处于利益的趋势,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还存在偷工减料、随意使用劣质施工材料的情况,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工程的质量,更可能产生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遵循的原则

2.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单位实施工程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成为现代衡量建筑施工活动的综合指标,反映的是施工单位总产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说,现场施工管理作为施工管理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对其进行优化,就必须将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以制定出相关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管理顺利进行。

2.2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不仅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目标,更是现代化施工过程的基本要求。前面提到,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项目较多,其交叉作业情况也较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优化,坚持规范化的原则,必须严格按照已有的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加强各团队之间的协调,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并优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充分调动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意识,积极鼓励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到施工现场管理中。一方面,挖掘员工的个人潜质,培养并提高其创造性和创新性,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措施,强化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提高员工的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来说,应选择具有良好专业知识、优秀业务能力、爱岗敬业并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应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制定并不断完善责任制度,将施工现场事务落实到人员身上,提高其责任感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保障整个施工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3.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项目,涉及到的人、物、技术以及机械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包括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以及文明施工等管理。因此,完善、有效且严密的施工组织体系是保障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建立从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到各施工班组上的施工现场管理网络体系,保障健全的机构和人员到位,明确好人员的分工和责任,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现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另外,还应掌握各个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有序到位,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度,认真审查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内容,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和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组织应充分认识到与施工人员沟通的重要性。因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团队较多,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时,一旦缺少沟通,很可能使得工程项目处于风险中。因此,沟通成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只有有效的沟通交流,才能确保技术交底详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范进行。除此之外,施工技术管理还必须贯彻国家相关的政策,从工程的现实情况出发,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提高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带动施工现场管理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的力量,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4结语

文化常识范文5

关键词:文化产业;宋代;书画市场

文化产业并不是西方特有的,也不是新兴的词汇,而是在艺术品的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产品的生产来定义的[1]。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文化产业的基本构成。在书画作品刚刚成为商品不久,宋代的书画市场便建立起来。宋代是中国书画市场形成的摇篮时期,是后世书画市场形成的奠基。宋代在艺术经济上的成就在中国艺术经济史中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这一时期书画市场的产生、交易和消费对于宋代文化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开端。

一、宋代书画市场发展的背景

从汉代出现了拥画和佣书现象时,中国的艺术市场就开始萌芽。那时人们只欣赏作品中的艺术技巧,注重实用性。魏晋时期,人们开始欣赏书法作品的内容与技艺,形成了法书市场。直至唐代,繁荣鼎盛的艺术文化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支持,艺术作品具有了交换价值,这一切的条件使得宋代书画市场初步建立顺理成章。在宋代皇室三百多年的时间,中央高度集权,制定了许多利民政策,发展农业经济和商业,人民生活富裕,总体政局稳定。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家战略,国家重视文化艺术教育。宋代最高统治者热爱收藏书画,其中宋徽宗尤爱绘画,在全国掀起了欣赏绘画的浪潮并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取消“鱼袋”制度,使书画院的画师与普通文官地位平等,画家社会地位上升。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悠闲,有了以书画作为娱乐消遣的需要。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宋代城市数量增加,出现开封、成都、洛阳等大城市(如图1),城市经济是社会文化氛围塑造和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条件。宋代社会人口比例变化,有文化素养、有经济能力的市民阶层崛起,市民阶层成为了宋代文化消费的主体力量。宋代的城市结构变化,打破了唐代时建立的坊市制度,扩大了市场的范围,延长了贸易活动的时间。唐代的文化和艺术发展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高峰。宋代在继承唐代艺术的基础之上又开创了新的风格。宋徽宗建立的翰林图画院,形成了著名的院体,即以工笔花鸟画为主的绘画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成就。宋代的皇室贵族、文人阶层、商人、地主阶层都以欣赏、收藏字画为爱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市民阶层喜爱表现民间生活的风俗画和年画。全社会崇尚艺术、热爱书画的社会氛围为宋代书画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宋代书画作品市场发展状况

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社会文化系统。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的载体。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先了解文化市场的发展情况。宋代书画作品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人组成:宫廷画师,文人士大夫和民间画工、画匠。宫廷画师的画作受到统治者的喜好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作画的物质材料皆为上等,绘画内容多为工笔重彩花鸟画,这种画作风格被称为院体画。宋代的绘画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注重对物体形态细节的刻画。宫廷画师以满足宫廷的需要为主要作画目的,几乎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在市场中也看不到宫廷画师的画作。除了宫廷画师作画外,皇室还大量搜购民间书画作品。《宋史论集》中记载宋徽宗赵佶“及即大位,于是酷意访求天下书法、图画……贻至末年,上方所藏率举千计”,宋高宗“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说明了宋代皇室的书画消费水平高。文人士大夫阶层创作的画作被称为文人画。由于宋代“重文轻武”的思想,文人士大夫很受国家的重视,俸禄也逐年增加,因此文人作画不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相反,文人阶层以将书画作品作为商品换取经济利益为耻。米芾说的“书画不可论价,世人难以货取”[2]表示了文人书画家对于书画作品商品化的否定。文人画的艺术价值在于文人的名气和文人生活的闲雅逸趣,它需要文人的文化素养、诗文功底,这些是普通的画师和职业画家所不能达到的。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倪云林在《题画墨竹》写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也充分说明了文人作画的高傲心境。在宋代书画市场中,富裕家庭和读书人家渴求得到文人的画作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但文人们并不以绘画为业,所以文人画交易非常少。宋代文人画交易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书画市场中的文化产业。(一)文人画可以用于交换,但没有在这一时期成为商品。(二)文人画在宋代没有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但宋代的文人喜爱参加文会、雅集结社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上,文人们品鉴书画、相互交换画作的书画交易被称为隐形交易[3]。这种文会和结社的出现,正是今日艺术品二级市场的雏形。民间画工、画匠以拥画和售卖作品为生计。拥画主要提供的是文化服务,即受人雇佣,为人作画。售卖书画作品即提供的文化产品。民间市民阶层和小农阶层喜爱风俗画,即描绘民间世俗生活和风土人情景象的画作。以“村田乐”为题材的画作人物形态各异,描绘细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民间劳作的场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展现了宋代民间市场中繁华景象的风俗长卷(如图2)。风俗画多为民间群众和店家购买悬挂在家中和店铺中,迎合了中下阶层民众的需求。同样在民间市场畅销的还有年画,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4]《画继》中记载了画工制作:京师人刘宗道所作“《照盆孩儿》,以手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市,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5]。如此畅销的年画也反映了宋代书画市场的繁荣景象。此外,宋代的海外进出口贸易十分发达。在宋与辽、夏、金交界地带设有榷场,进行商品的买卖。中国的绘画作品、瓷器等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品大量的出口,彰显了宋代文化的实力。

三、宋代书画市场的文化产业特征

(一)牙人的出现

随着市场交易的扩大必然会出现信息不完全传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将会出现滞销和求而不得等问题,影响市场正常运转。这时即需要书画中介人(牙人)的出现。牙人的出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节点,即在艺术产品交易中出现了中间经纪人,将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文化产品的销售服务分开来,体现了双方的专业性分工。牙人的作用主要为:1.鉴别书画的艺术价值,牙人充当着艺术鉴赏者的职能;2.促成买卖,既起率首牵合作用,又起中介沟通作用,牙人充当着商人的职能;3.提供所有权、质量与价格的信用保证,牙人起信用担保人的作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张侍郎典成都时,尚存孟氏有国日屏衾围障,皆黄筌辈画。一日清河患其暗旧损破,悉令换易,遂命画工别为新制,以其换下屏面,迨公帑所有旧图,呼牙侩高评其值以自售,一日之内,获黄筌等图十余面。”《画继》中有关牙人杨威的记载:“每有贩画者,威必问所往。”这里的“贩”应当指的是具有和鬻画人相同性质的人[6]。因为有了杨威这样的牙人,画家得以专心做画,商贩将绘画市场的行情和消费者偏好反馈给杨威。这种情况促进了绘画市场的进一步商业化和世俗化。牙人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民间文化消费,是民间书画甚至图书、文玩等文化产品的流通中的重要角色。宋代也出现过像画廊和艺术博览会一样的艺术品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如南宋时的越州开元寺庙会、东京相国寺庙会。在这样类似博览会的书画买卖市场中,既懂得市场价格又懂得鉴赏书画的专业人员与今天的书画经纪人和画商类似。

(二)赝品与作伪

赝品是艺术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追逐出现的伪作产品。在书画市场中的真迹与赝品在物质形式上相差无几,尤其是出自临摹大家之手的仿造品,但我们普遍认为,真迹中的艺术价值比赝品的价值大的多,所以艺术品的独一无二也造就了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宋代书画作伪的方式主要有:添名款、做旧、模仿、改款、割裂分装等,其目的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观摩名画,使名画原貌得以保存;二是为了在市场上得到高额的利润。从魏晋时期就开始有书法作品的伪作出现,如新渝惠侯大量购求书法,“而轻薄之徒锐意摹学,以茅屋漏汁染变纸色,加以劳辱,使类久书,真伪相蹂,莫之能别。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7]。宋代达到了绘画作品作伪的高峰时期,宋代朝廷因书画交易没有严重影响国家经济而不加以监管,进而宋代绘画作伪现象更加频繁。如今拍卖公司的拍品不能保真,至于许多高价拍品的真伪不能确定,买方与卖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的畸形。当今艺术品市场中利用艺术品的价格进行炒作、“知假拍假”等现象的出现皆因市场中赝品的存在。赝品成为了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要建立起艺术品鉴定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

四、结语

宋代的文化产业处于初形成期,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宋代书画业产生了影响。其积极影响为:激励书画家提高自己的绘画和书法技艺,生产高质量的作品,达到审美性与市场性的统一;贩卖书画的经济利益使书画家得到物质生活保障,以创作更优质的作品。但市场的形成对书画业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书画家和画工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迎合受众偏好,置作品的艺术性于不顾,减弱艺术作品的价值;市场中出现赝品和伪作,扰乱市场秩序等。以古为鉴,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规范文化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本质——重建文化产业的认知维度[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社会科学版),2017(3).

[2]米芾.画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

[3]吴明娣.中国艺术史市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5]邓椿.仙佛鬼神[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6]李林琳.宋代书画市场研究[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文化常识范文6

关键词:长白山文化;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构建

    新闻报道及新闻作品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软”实力,它不仅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够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强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着重宣扬长白山文化及其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与振兴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的构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 长白山文化的定义和特色

    长白山文化是东北地域特有的民族文化,它是长白山地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充分反映东北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复合型大文化,因此它具有独特的民族区域特色。长白山文化在公元前1世纪至2世纪的西汉初期,就已经确立起来,它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一体多元”的复合文化。

    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梁琴和张福有在著作《长白山文化论丛》中,提到蒋立华先生把长白山文化概括为具有以下特色:首先,长白山文化是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其次,长白山文化是军政合一、尚武崇实的政治文化。第三,长白山文化是质朴耐劳,各族融合的民俗文化。第四,长白山文化是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萨满文化。长白山文化的原型是原始的肃慎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多民族的多元复合文化。长白山文化的原型是肃慎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多民族的多元复合文化。

    二.在新闻文化的视角下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

    1.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1)吉林省旅游资源现状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长白山它最为著名,被称为“东北第一山”。山区有大量温泉和冷泉,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并且,长白山还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另外吉林省还有松花江雾凇、集安高句丽古迹、渤海国遗迹、朝鲜族风情、长影世纪城等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满族风情的旅游景区——吉林市的“三村一岛”,即乌拉街满族镇的韩屯村及昌邑区的打渔楼村、聂什马村和位于乌拉街镇的雾凇岛等特色资源,长春市的伪满州国皇宫;四平市的叶赫那拉古城等。依靠这些资源优势,近年来吉林省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辽宁省旅游资源现状

    辽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山岳、森林、草地、海滨等自然风光,其中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鸭绿江、辽河、浑河、太子河,辽东、辽北的森林和草地,以及丹东、大连、营口、锦州和葫芦岛等的海滨风光驰名中外。这里还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近现代文化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辽宁省是满族和清王朝的发祥地,至今保存着许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最重要是200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清沈阳故宫和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合称清盛京“一宫三陵”。辽宁省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开发省内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现状

    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以山、林、泉、湖、雪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体系。大小兴安岭生长着广阔的原始森林,是我国林业资源区。其湖泊各异,著名的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此外,还有东北虎园、北极光、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扎龙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风光绚丽。其中具有满族风情的有齐齐哈尔寿山将军祠、鹤岗太平沟古镇、齐齐哈尔薄与路故城,瑷珲古城等。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拓宽新闻宣传渠道,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景色宜人,冰雪景观更是绚丽多姿,因而极具开发潜力。此外东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造就了东北旅游资源具有种类繁多、特色独特的总体特征。在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中,除了大量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人文名胜资源,如体现长白山文化的各个旅游景区,它们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三村一岛”,长春市的伪满州国皇宫;四平市的叶赫那拉古城;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宫三陵”;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寿山将军祠等。这些为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应该以新闻报道来宣扬长白山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首先,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东北旅游产业的认识。作为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业,它既是我们对外开放的窗口,又在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旅游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东北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克服自身的缺点,重新认识旅游产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站在一定的发展战略高度,从总体上把握全局,将东北的旅游业发展壮大。同时,东北人应该改掉其好吃懒惰、不思进取的缺点,用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扩大原有的产业面,创建新型的产业链,形成更强大更复杂的产业群。例如,笔者所在的吉林省四平市的叶赫那拉城,它充分体现了满族的民风民俗。我们可以利用叶赫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出叶赫满族民俗旅游品牌,提升四平市在全省的竞争优势。

    其次,依赖新闻宣传和报道并对东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做整体的规划,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只有对东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做整体的规划,东北的旅游业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各异、共同发展的空间布局。另外,东北三省的旅游业应加强区域合作,打破原来各种不利因素的束缚和阻碍,开放东北地区的旅游市场,建立起东北跨区域之间的专项旅游线路,实行无障碍旅游,进而实现区域间的团结与协作。例如,我们可以设立具有满族风情的旅游景区一条龙专线旅游,从吉林省吉林市的“三村一岛”到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宫三陵”再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寿山将军祠等无障碍专线旅游,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团结合作,也就是实行“资源共享、产品互补、信息互通、客源互换”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无障碍旅游的飞速发展和其旅游区各项设施的建设。#p#分页标题#e#

    最后,在新闻宣传和报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打造独特的区域品牌。东北三省要根据各自的旅游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其先天优势,积极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并且,推出系列旅游精品,从而吸引广大的中外游客。例如,在长白山文化中,少数民族以满族文化为代表,此外还有具有地域特征的冬文化和海文化。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以长白山文化中的满族文化为主,冬文化和海文化为辅”的战略方针,推出系列旅游文化产业,振兴东北地区的经济。

    三.加大新闻报道的力度,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的重大意义

    东北地区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而且还有别具特色的长白山文化。它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区域间历史文化,而作为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核心资源和基础的历史文化又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同时长白山文化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长白山文化体现了东北人的内在精神和素养,它能够激励东北人,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东北经济的建设中;其次,长白山文化可以使东北人不断扩大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为东北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最后,长白山文化在振兴东北经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只要我们进一步利用新闻报道来弘扬长白山文化,大力发展东北三省旅游文化产业,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不但可以发挥固有的资源优势,加快东北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外汇收入,缓解东北经济振兴的资金短缺现状,最终实现拉动居民消费,促进东北地区的市场繁荣,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这对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充分重视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旅游,深入挖掘长白山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其历史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吸引旅游者,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同时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只要我们以新闻报道宣传为手段,以挖掘长白山文化为切入点,加快发展东北的旅游文化产业,就能够实现其经济发展和振兴的宏伟目标。

    总之,长白山文化是东北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里,赖以生息繁衍的活化石。无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开发旅游项目,长白山文化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长白山文化的挖掘会推动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的构建。要我们加快发展东北的旅游产业,挖掘长白山文化,就能加快振兴东北经济的步伐,同时保障民族区域稳定。

参考文献

[1] 董阿丹.辽吉黑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6)

[2] 曲岩. 长白山文化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J]. 满族研究,2006(1)

文化常识范文7

农村文化涉及面广阔,其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一般通过农村风貌、村民素质、乡土风情得以体现。一般来讲,农村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方面;同时,农村文化实则具体表现为农民文化水平、思想观念、行为价值、处世态度、生活方式等,是农村人民精神状态的反应[1]。农村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以下四方面特征:①乡土性。乡土性表现出农村人民以村为居,以土为生的生活方式,其中又以家庭为单位,在村落之间形成交流、合作、认同、共创等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土地为煤价,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活动。②归属性。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农民群众在接受新文化时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过程,但一但认定了某种文化思想,就会积极投入并融入自身生活。③直观性。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导致农民对文化信息的接受能力只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之适应,发杂的文化难以接受,简单的文化乐于接受,呈现明显直观性。④季节性。农民以土地为主,土地以作物为主,因此农民的文化活动与中制作物季节有关,只有在农忙后的空闲时间,才能积极乐于接受新文化,体现其季节性特征。⑤多样性。特定的地域风貌形成独特的农村文化,因此不同地域农民受其各自的地域风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都会导致农村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2当前新农村文化现状及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农村氛围,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与精神动力,并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但由于目前农村还处于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有必要认清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并从中找出问题。

2.1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与城市文化生活差异显著明显,而当地政府也存在着重城市而轻农村的发展理念。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致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域的农村文化差异拉大,体现在农村文化经费、文化设施、人才分配投入趋与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导致各地域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2.2农村文化设施不完善

我国早在“六五”时期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站,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至今尚未实现。某些农村尽管有“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但利用率极其低下,名存实亡,体现不了建设当初的预期效应。由于文化设施的不完善及利用率小,导致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文化生活简单乏味。

2.3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善

受市场经济影响,农村文化市场冷清,某些乡镇无书店、放映厅。且由于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小农意识,扭曲了正确价值观念,从事一些非法经营的文化活动,如宣传暴力、色情的书籍或音响制品,使农村很难享受到健康的文化饮食,与农民群众需要的正当文化娱乐生活相偏离。

2.4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保障与基础。现有农村人才队伍多是改革开放30年的老一辈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少数年轻的文化人才也缺乏专业培训,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低下,与现今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与之适应的文化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组织能力还相差甚远,从而导致文化市场人才缺位,影响文化建设发展的提升速度。

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上述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我们必须以有效措施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3.1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区、村、乡、镇的文化设施与文化场所,切实完善“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同时还要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推广并加以利用,以使建成后不至于荒废,使整个文化设施能以相应的预期效应渗透于千家万户。

3.2利用农村资源规范文化市场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同量资本获取同量利润,这要求管理者和经营者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选准项目,锁定消费层,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演出团体,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同时,政府文化部门在审批民营文化产业时要注意市场经济的缺陷,合理利用农村资源,避免农村文化供给与消费失衡、群众文化建设大起大落,促进农村文化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使农村经济在和谐文化中又快又好地发展。

3.3打造多元农村文化的活动

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有效提高人的文明素养,使自我身心得到长久的健康调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要广纳意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使他们远离低俗的牌桌、赌桌活动,参加丰富自身素质的高雅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参加”,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走进实际。同时,在开展文化活动当中,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医体的对口文化支援活动,建立活动的互联网,并根据当地农村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优势,开展当地具有浓郁风土人情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实践中,要注重将文化活动与乡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农民“读书工程”,支持农民自发成立群众性读书组织,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吸引企业购买图书等方式建设图书室,为乡镇图书室和村级图书室增添科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引导农民多读书,使农民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传统文化实行与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格局,大力丰富农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如在原有的传统文化上开展农民歌手大赛、红歌秧歌比赛、农民时装比赛、农民礼仪大赛等等,从而达到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修养,提升文化水平的目的。

3.4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农民是新农场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例如各族人民的节庆文化,在各自节日中举行的文化活动;二是大众的民俗文化,即能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并主动参加的节日类民俗、生产类民俗、生活类民俗、礼仪类民俗等;三是农村自然山水景致、地域风光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新建农业生态园区等,这些既是农民群众的生活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四是各地乡镇建立的企业文化、乡镇文化,二者之间相互联系、渗透,为建设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理论基础,承担着建设村镇文化的重要责任。以上这些文化的相互衬托,必定能打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从而调动农民参加热情,形成乡、镇(区)、农家为一体的良性网络农村文化系统,让农民以自我喜乐的方式来深化发展文化活动。例如在兰州永登县苦水的“高高跷”社火。由于极具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当地农民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每年都主动倡议、筹划、组织、表演“高高跷”社火,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5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

农村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投入难以收到完全奏效。因此应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一方面组织城市各级文化机构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义务帮助,帮助培训人才及建立定点定是联系;另一方面引导企业与农村进行合作,鼓励企业与私人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渠道。

文化常识范文8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不同首先从其语言方面表现出来。语言学家王力说过,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是人治的,西洋语言是法制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人重团圆,重和合,是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认为“天人相分”,所有的事物都相互独立。万事万物都能被分割为各个部分。重视逻辑分析,强调分析与实证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中推测和论证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所以汉语重意合,不重视语言的形式,上下文以时间和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形成隐性的连贯。句子松散,但是含义隽永。西文重形合,依赖理性思维。句子结构严密,逻辑性强,上下文关联词比较常见。

(二)社会文化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社会文化也大不相同。这在各国表现都比较明显。中国强调“吃”的文化方面尤其明显。熟人见面问候对方的“吃”,就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强调“和”的方面,无论红白喜事举家团圆,热闹非凡就是表征之一。关于隐私方面,中国文化并不认为见面问对方的收入、年龄和家庭情况是不礼貌的探讨对方隐私的行为,相反是关心对方的表现。而在西方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因其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对待颜色方面,中国人喜欢“红”,红红火火是喜气、吉祥的表现。而西方则认为红色是媚俗的色彩,和妓相关。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也属于社会文化方面差异的一部分。中国主要信奉佛教、道教,而西方主要是基督教。同样是“神”,所指对象却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神”主要指佛教里面的人物,而西方的则指“上帝”。

(三)生存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存在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地理位置在太平洋的西岸,东风给中国大陆送来雨水,给庄家的成长带了便利的条件,使农业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喜欢东风,并亲切地称为春风。所以有很多颂扬春风的文字,并出现以“东风”命名的品牌。而西方国家,如英国,在太平洋的东岸。东风意味着寒冷,西风对英国犹如东风之于中国,所以他们那些文豪会颂扬西风,“西风颂”。所以地理环境的差异,虽然是同样的事物,给不同地理环境的中西方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以上中西文化差异方面,可以发现这些差异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西方都存在这样的事物,但是所指或意思却完全不同,在两种文化中的所指不匹配。二是两种文化中不存在这样的事物名称,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的、西方文化中却不存在,或者相反。这就带来了文化的缺失现象。在商业广告中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又该符合处理来彰显广告的效果。

二、企业广告英译转换时文化缺失现象

(一)用儒家的中庸之道度量西方的个性心理

儒家文化统领下的中国一直崇尚集体、心性内倾、不事张扬。一般认为别人用的就是好的,或者说大多数人用的就是好的,亦或是被官方指定、被名人用过的就是好的。所以在商业广告中,中国人常用“老少皆宜”,“四季常用”这些词语。这样的广告在国内势必引起潜在顾客的兴趣,刺激消费行为的产生。但是崇尚个性,张扬自我的西方文化属于松散文化,注重个体。所以“个性”“独立性”等常被用作广告撰稿人的诉求点或者主题。西方的儿童玩具会明确标明适合的年龄段,绝不会像中国的“适合三岁以上,七岁以下的孩子”如此笼统的数字。甚至连涮牙用的牙刷广告上面都建议征求牙科医生的意见。所以商业广告英译时会出现这方面的文化缺失,翻译时必须进行补偿。

(二)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所以有些中国文化里面的事物,在西方国家并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所指的事物或指称的意义也并不一样。中国的“龙”便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在中国,“龙”是瑞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我们的祖先。但是在西方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如果在英文版的广告里面出现的dragon(龙),会给产品的宣传带来负面的效果,目标受众会反感产品。在中国,根据古诗的意蕴,人们长给酒店起名燕子楼。如果译者英译的时候单纯地起名为“swallowrestaurant”,可能西方人士很难细嚼慢咽地在那里吃饭,享受吃饭的过程。因为swallow在西方除了指称“燕子”还有“吞咽”的意思,而且和饭店联系起来肯定和“吞咽”有关。虽然东西方都存在相应的词汇,但意思却不相同,极易引起误解,译者英译时候要注意文化补偿。这就是所谓的“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不同文化间的翻译,如果任意拿自己的东西去代替别人的东西,把一种异质的文化血液输入到另一种文化的血液中去,这无疑往人身上输羊血,得到的不是文化的交流,而是文化的凝血”(许崇信,1991)。另外一种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其做法是直接拿中国文化现有词汇放置英语文化中,不做任何改变。中国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具有中国的特质,在西方文化中根本没有对应的所指。如北京的名吃“驴打滚”,中国的本土建筑,中国的酒文化等等。在跨异域文化过程中,尤其是企业广告语转换时,一定要摆脱原语语言形式的束缚,考虑目的语语言的文化规制和潜在顾客的心理,用合理的补偿策略补偿双方文化的差异,跨越文化障碍,达到广告的目的。

三、企业广告英译转换时的文化补偿策略

(一)显性补偿策略

所谓显性补偿是指翻译时明确的注释,体现译者的异化倾向(马红军,2003)。也就是施莱尔马赫所说的尽量使读者向原作靠拢。让广告的读者也就是潜在顾客体验中国的文化。这主要适合于向异质文化的潜在顾客展现自己文化的独特方面的广告。

(二)隐性补偿策略

但是如果商业广告中出现的文化空缺无法用短小的文字进行显性补偿,只能采用隐性补偿策略。隐性补偿是指译者充分调动各种译入语手段,对原文加以调整,以求达到读者反应对等。如中国的东风汽车。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东风在西方人的眼中非常寒冷可怕,而不是中国文化中的概念。作为一个品牌名称,对其注释时要用一个句子才能解释清楚。该品牌英译时成功地译成了Aeolus,希腊神话中的风神。其寓意让西方读者一目了然。这是用替代的方法,把中国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用相似的文化意蕴形象表达出来,达到商业广告的目标。如中国杜康,被译成了“ChineseBucchus”。Bucch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隐性补偿策略还可以采用改写的形式。就是套用西方文化中现有的套路,在商务英语英译时进行修改套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