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困境及路径选择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困境及路径选择

【摘要】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环境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微媒体时代。这是人类社会主动适应当下快节奏生活方式,并将微博、微信、QQ等手机终端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微阵地,进而推送“碎片式”传播内容的时代。高校作为移动互联网使用的高发地以及社会中网络思想文化的聚集地,日益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目前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高校正面临着主观重视不够、舆情预警、应急与疏导机制不健全及舆情引导队伍建设不合理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高校在主动建立官方微平台、加强舆情预警、应急与导控机制方面下大功夫,并在“大思政”格局指导下,将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作为最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微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更是加速了现代传播环境由传统封闭时代向微媒体自由开放时代的转变。微媒体是指公众借助微博、微信、QQ等手机终端和大尺寸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在网络上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形式媒体。它通过简约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向受众分享多样化的内容。由于移动互联网使用成本低廉,且具有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和交互性强的特点,几乎所有社会组织与人员都会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表达某种利益诉求。现代大众传媒已经改变了受众信息接收的心态。高校作为青年人才的聚集地,学生已不再只满足于做信息的接收者,而是以全新的姿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当中。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消费者,更是超级生产者。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若是对网络舆情工作重视不够,就会在网络舆情引导中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一、多维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特征

网络舆情是指“由网民在互联网媒介上对其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1]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一个新领域和新视角,是指“借助新媒体工具平台,由高校师生的或一切有关高校事务的言论、意见、建议、态度等各种情绪的总和。”[2]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领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客体具有特殊性

当前,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引领的时代条件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具有特殊性。舆情主体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和教师,舆情客体由学校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组成。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网络使用人群,是高校网络舆情最重要的主体。这个时期,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热衷于在网络平台上对一些自己身边的事情及一些社会焦点、时政热点发出自己的声音。教师作为高校的一部分,既是舆情的客体,又是舆情的主体,因此具有交叉性的特点。教师的知识层次高,生活经验丰富,对社会矛盾和现实利益的认识感受更深。因此在舆情发生发展中,由于较高的网络舆情敏感度往往成为舆情推动者。而学校的管理者及管理机构则是以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身份出现的。目前,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基本是由学校党委及宣传部门承担的,该部门不仅负责学校日常文化活动、会议的拍摄工作,还承担着学校意识形态的宣传引导工作,因此虽然肩负着一定的舆情监督引导功能,但由于舆情监测室、专业的舆情监测队伍及制度化的网络舆情预警、应对、事后处置机制的缺乏,致使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的专业性大大降低。

(二)载体的多样性

从网络舆情依托的载体看,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主要是借助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群组等微媒体社交平台实现的。即除了建设具有政策、成果性的像党风廉政建设网和“两学一做”专题网等红色官方网站或红色专栏之外,高校还需在网络虚拟空间建立互动性更强、更灵活、教育性更细微的“微思政”平台,比如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园等微信公众号,以便更及时和充分回应大学生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和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与大学生在同一语境当中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增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对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三)影响的广泛性

从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上看,网络传播的迅捷性,短期内可在各大微媒体平台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这种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学校范围,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舆论热潮。例如2018年5月4日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校庆大会致辞中因读错“鸿鹄”发音而迅速在网上“走红”的事件,该事件致使部分网民对他校长的身份甚至北大的整体水平进行了质疑。因此像这类舆情事件若是处置不当,极有可能会失控,对学校的形象和质量管理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网上“微思政”要和网下“大思政”充分结合,从而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判、应对和引导。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与建设主观重视不够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舆情应对与引导工作都是由宣传部门和党务部门负责的,但是由于党委宣传部还承担学校的意识形态宣传引导及学校其他相关工作,导致缺乏专门的舆情引导监测机构和相应的舆情专业人员和制度的配置。此外,高校相关部门将网络舆情主体即学生看作是客体,即被动接受舆情事件结果的对象,而不是看作平等的沟通互动主体,因此在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时,往往尽可能采取回避和消极应对的方式,结果导致处置舆情最佳时机的延误,给高校学生造成思想困惑,给校园舆论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应急与疏导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有部分高校联合成立了新媒体联盟等有关组织,并于各学院相继增设了网络舆情监督员和网络评论员等人员配置。但这些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的舆情素养,也不曾受过专业的舆情培训,对于舆情发生发展涨落规律无法运用舆情监测技术进行汇集、分析、加工、整合。最关键的是忽视了从源头上对校园主流网站和微信微博贴吧等微平台进行实时跟踪,因此对于学生的不良思想动态缺乏及时的关注纠正引导。此外,在面对突发舆情时,相关部门对于舆情预警、应急机制也不够规范和完善。在舆情产生之初,没有立即查明事件起因,积极关注发展态势,而是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由于学校的“懒作为”未能解决学生疑惑或实际问题。因而基于抵触心理,学生会在网络上对于事件进行大面积传播扩散,甚至是引起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给学校的形象和名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之后,学校被迫出面回应解决问题。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不合理

为响应高校思政攻坚改革工作,部分高校增设网络舆情监督员和网络评论员。但人员设置大多是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各学院辅导员,他们往往不具备专业的舆情素质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因此舆情引导工作只是浮于表面,并未根本上产生实效。此外,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同样承担着学生思想意识动态的监督引导工作。专职辅导员平时与学生接触不多,很难从生活中去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态度。而思政课教师虽然承担着全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和形式政策课的教授任务,但也仅限于课堂对学生思想状况大体的了解,并不能给每位学生的思想困惑作具体的指导。专业课教师主要从事专业知识的讲授,因此对学生更是知之甚少。由此可见,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三者工作的独立展开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路径选择

(一)主动建立高校官方微平台

目前多数高校在其官方主页上开设了红色专栏或红色网站,旨在利用红色平台将党的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等传达与展示给学生,使其能够清晰的了解国家的改革发展政策成果、未来的努力目标与重点建设方向。但内容主要以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宣传性质的政策性文件为主,对学生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呈现关注冷清的状态。对此,各大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关注点和关注面,并以动画、漫画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解读政策,以此增加学生的点击量。高校在建立并完善校园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应同时建设管理好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及时“微言大义”的权威信息,将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专栏重点建设,尽可能回应和满足大学生网民的合理诉求。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门户网站应就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职业规划等进行专题整理推送,给与实际有效的指导以防范于未然。各单位网上评论员也应配合此项工作,紧密围绕师生关注热点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师生点击和主动跟帖,推动学生主动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尤其要重点培养各平台舆论意见领袖,将一些具备良好舆情素养的学生和教师纳入此队伍中,让其参与到校园舆情网站的建设管理当中。具体以2018上半年空姐深夜遭遇滴滴车司机迫害最终致死事件为例,对此有关微平台应及时跟进,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提醒广大同学注意人身安全,并给出预防和指导性意见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此外,党委宣传部、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所(或网络中心)、网络舆情监督员三方工作职责应互相配合,协调运行以发挥合力,对校园网、各二级单位网站和各大校园微平台进行监测,方便了解学生网站的舆情情况及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动态。一旦发现有不良舆情的苗头,或者存在舆情朝着不好的方向蔓延的趋势,及时将舆情状况通报各相关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对可能出现的舆情进行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记录备案工作;同时负责经常性的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有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及时反馈相应舆情。

(二)建立健全高校舆情预警、应急与导控机制

高校舆情预警、应急与导控机制是一套完整的舆情应对系统和机制,它是从事前预警、事中调节到事后导控的过程,贯穿了舆情发生、发展、高涨和衰落的整个过程。一旦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将会影响整个舆情。因此建立健全高校舆情预警、应急与导控机制宜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分工负责、统一协作原则。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指导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会同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所(网络中心)等相关单位合力协作,负责处理涉及学校突发事件。由专职人员担任网络舆情监督员,并指派一些掌握信息收集、观测、分析处理舆情数据的专业人员,依据收集信息的变化曲线和舆情态势对舆情进行事先预测,制定危机预警方案;此外,也应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监测,以保障舆情发生时能够快速介入,并制定应对不同类型舆情的应急方案,使其能在第一时间快速消解舆情的不良影响;同时不能忽视事后的心理引导和控制,在舆情衰落之后,进行跟踪处理,以防止新舆情的发生。只有舆情预警、应急与导控的每个环节协调配合,舆情才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二是突出导向、注重效果原则。各单位要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密切关注网络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针对师生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与学校师生沟通交流,并善于发挥和利用师生中间比较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对师生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与其利益相关的学校管理中的矛盾及时进行释疑解惑,积极回应师生网上关切,切实维护师生实际利益。三是共同决策、妥善处理原则。做好网络舆情研判工作,首先要在舆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通常来说,一般性舆情,即师生员工的日常思想动态和与师生利益相关的经常性舆情,如每年的奖学金评定或对形式政策的认知态度,由责任单位研判,制定应对措施,并报分管校领导审定;对于重大舆情,如校园暴力、校园遭受外来不法分子威胁等事件,主要由校领导集体研判,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启动应急方案,同时对舆情进行及时跟踪处理,掌握最新情况并进行事后情绪安抚等工作。此外,有关责任部门应在了解舆情事件之后,及时公布事件来龙去脉,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避免因刻意回避问题而导致对学校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以建立“大思政”格局为导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舆情队伍

高校必须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建设。同时树立网上“微思政”与网下“大思政”一盘棋的思想理念,从做好“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出发,把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充实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形成各高校以党委统一领导,学工部、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等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加强舆情队伍建设:一是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建设。伴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沉默的大多数”的主体性被激活,他们由最初的舆论消费者进化为既是舆论消费者又是舆论生产者。“90后”和“00后”的主动参与尤其使网上舆论呈现爆炸式增长,直接导致学校舆情监控工作的难度增加。高校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追踪获得有效信息,就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舆情滞后的情况,不利于危机处理;二建立健全网络评论员队伍。要保证原有校报评论员网络评论职能的基础上,注重从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教师队伍中的专家学者、优秀学生干部中选拔人员组建网络评论队伍,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要重视师生网络舆情素养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广泛开展学生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网络管理的“潜在队伍”;三利用政策积极推动由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思政一体化格局即“大思政”格局形成,由思政课教师定期为专业课教师做思想培训,并且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使其与思政课教师合二为一,三方共同致力于思政大格局的建设。此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应以制度化、规范化的体制为保障,通过改革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更多的师生主动参与“大思政”格局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共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队伍。

[参考文献]

[1]顾明毅,童兵.互联网受众对网络舆情的需求起源[J].新闻记者,2011,(11):35.

[2]孙伟.浅析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07.

[3]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徐世甫.群体性事件微博舆论引导方法论[J].人民论坛,2015,(23).

[5]徐世甫.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5,(11).

[6]孙伟.浅析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

作者:王艳艳 杨丽英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