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管理

一、二级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1.管理理念落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缺乏规范

(1)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无论是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教学管理就显得相对落后,管理手段上更无法与教学改革同日而语。

(2)管理跟不上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建设的中心主要以教学和专业为主。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如果不重视对教学管理的提升和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落到实处。

(3)管理制度不清晰。校级教学管理部门还缺乏对二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研究和制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二级学院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制度。

2.教学管理建设不受重视

(1)教学管理队伍不成熟。专业的教学管理队伍还没有形成,各级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

(2)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大。教学管理工作本来就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工作严谨性要求高,使得从事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另外,一线教师对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不理解、不认同,间接导致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加大。

(3)教学管理岗位职称评定制度未落实。目前,教学管理岗位的评定职称和晋升职称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学管理人员感到评定职称难,发展空间有限,从而导致工作热情降低,造成了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3.二级教学管理沟通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学校与二级学院以及二级学院之间的教学管理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当一门课程涉及到多个二级学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协调与沟通不畅的情况,这不仅给教学计划的完成带来诸多不便,更不利于教学建设任务的开展,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反映出目前高职院校与二级学院之间在教学管理机制没有理清等问题。

4.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无法及时跟上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和学生处都已经属于二级教学管理的范围,但由于尚未形成相应的人事、科研和财务等制度,导致二级管理不能及时跟上,影响了二级学院正常的教学管理。

二、高职院校推进二级教学管理的建议

1.合理划分监督权限

权限分配模糊会造成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盲区,合理的设置分权管理是二级教学管理的关键。在分配权限过程中,权限分配分散会造成“不和谐,不民主”的现象,反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如果权限分配集中,又会影响到基层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不利于二级教学管理的开展。基于以上情况,必须正确处理好权限分配的问题,合理划分学校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服务。

2.机构创新

高职院校中的二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西方教育中,各个分院都会成立分院(系)委员会,分院(系)的教学改革事宜通过委员会投票决定,每一位教师都有权进行投票,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积极性。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在二级教学管理上应打破只有学校层面才能设置机构的传统,从学校,到分院(系)都可以设计与建立各种相应的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二级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

3.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必须建立科学、严谨、规范的二级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对教学方面的监督管理。教务处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细化和明确二级教学单位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积极通过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学进行信息反馈,出台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发挥教学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4.建立专业高校的管理队伍

(1)增加岗位。二级学院将学校教务处的部分人员相应地调整到自己的分院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2)增加培训。高校要提供短期或者长期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到兄弟高职院校参观学习,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积极引进人才,调整结构。不断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同时,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人员考核标准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人员职称晋升制度,实现动态化管理,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效教学管理队伍。

5.建立动态的激励制度

为了使二级管理能够发挥高效能,在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些激励制度包括学校对于教师的激励,各二级分院对于学科专业教师的激励,以强化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将激励制度与考评结果相结合,对教学质量突出的二级学院和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应给予通报批评,并提出改善意见。

作者:唐科萍 许方恒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