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后勤管理论文3篇

高校创新后勤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1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合理的规范

高校后勤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管理工作,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是非常之广的,在各个信息采集点之间没有规范化的链接,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难以全面的采集信息,不能有效的保障后勤管理信息化。分析其原因在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缺少科学合理的规范,工作流程和方式非常落后,各项工作的开展难以及时的沟通,即使学校完成了技术上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没有一套完善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规范,各种制度落实不到位,给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了困难。另外很多的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存在着差异,一些高校将后勤的某些服务外包给了校外企业,各个企业之间难以有有效的沟通,信息采集难度可想而知,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依照信息化数据决策的科学性。

(二)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成为了普遍现象。很多高校后勤部门缺少专业化的信息管理人才,长期从事后勤管理的职工素质较低,没有基本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也不能熟练的操作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这种不合理的人员结构严重阻碍了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2提高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工作方式理念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领导一定要转变工作方式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性,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真正能够从服务的主体出发,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工作和学校环境。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学习以适应不断深化的管理工作。

(二)加快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才可能把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发挥到应有的水平,才能够掌握后勤信息化管理的主动权。所以在后勤部门一定要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同时也要为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后勤管理部门中开展竞争上岗机制,促进职工们学习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高校可以从本校的毕业生中选聘优秀毕业生参与到后勤信息化管理中,促进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同时高校要保障专业化人才的生活,为他们成长提供更多的空间,做到人才可以引的进、干的好、留的住。

(三)完善后勤管理信息化基础性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做到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和软件不断完善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后勤管理部门可以依托校园局域网络平台,构建专门的子网站,利用后勤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校园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及时了解广大师生的需求。另外对于后勤各个部门的信息采集点要做到及时采集和准确上报,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让信息化管理为高校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后盾。

作者:王素芬 单位:新疆塔里木大学后勤管理处

第二篇

一、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种全新的背景中,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逐渐提高,高校是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的发展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为了促进高校的发展,需要对高校的竞争力进行提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寻新的发展方式,会涉及到高校的编制体制、干部职工思想观念、集体和个人利益调整等许多方面,在面对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引导干部以及职工对自己传统的观念进行改变,尽快适应现代化的高校发展理念。加强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落实是实现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很多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各个专业设计的行业也十分广泛,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更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容易出现一些党风问题。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单位以及部门之间很容易出现分离的现象,导致基层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落实难度较大,最终使得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分析这些障碍的原因,必须要加强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力度,才能促进高校的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

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意识不够强烈

高校创新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对于高校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后勤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理念还比较牢固,对于各种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容易出现管理滞后问题,严重时会对高校的后勤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加强高校创新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建立,首先需要建立社会化改革的意识,不断加强对社会化改革的投入。

(二)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对各种经费使用不当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属于高校的后勤部门的工作,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实现改革,加强对各种经费的投入,但是当前有的经费投入之后并没有用在需要改革的地方,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对高校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影响。

(三)传统管理结构比较冗余,高校后勤管理结构人员的能力素养不高

当前很多高校场后勤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冗余现象,比如传统管理体系机构不合理,在管理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的事物处理,不能积极发挥传统管理结构的相应作用。由于组织结构比较冗余,导致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不能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不能对员工进行明确的引导,使得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效率较低,对高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高校后勤管理,属于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单位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出现懒散现象,在工作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划对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提升,因此导致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依旧在很多地方沿用,对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不够。

三、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策略

(一)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和管理的意识

在高校的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后勤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对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意识不够是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瓶颈。为了积极发挥高校的作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以及工作环境,需要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管理,对于传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廉政问题、低效问题要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构建,从而可以将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纳入到高校工作日程中。其次,还应该要加强相关的工作人员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工作的发展构建一种和谐的氛围。第三,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建立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政府部门的主导、主管现象进行改进,将高校后勤管理职能逐渐细分,让社会力量成为高校后勤管理和管理的主要力量,从而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效率,防止廉政问题的出现。

(二)加强资金的合理运用

在高校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对于各种资金的投入要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用于后勤管理的资金,要用在建设事宜上,用于高校后勤管理的资金,后勤管理部门要进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对支出的款项进行正确的记录,防止出现贪污的现象,影响高校创新后勤管理效率。

(三)提升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

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建设过程中,存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障碍就是传统的组织结构冗余,作为事业单位,这是一个通病。组织结构冗余是导致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受到阻碍的关键,也是导致很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原因,出现员工懒散的现象,慵懒现象的克服和解决也是高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高校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校的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冗余的组织结构进行精简,加强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建立,合理地设置高校理事会以及管理层中来自各个行业的人员的数量、比例等,促进高校创新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中的每个人员都能够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够充分利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人力资源,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责任以及工作内容的问题。加强传统结构中人员的精简,也能够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挖掘每个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工作人员的潜力。此外,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新建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理事会成员以及管理层成员,对社会力量进行融入,使得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可以融入更多的社会精英力量,从而提高后勤管理的透明度,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效率。

(四)加强社会监督

在高校的改革过程中,对于后勤单位的管理,应该要加强社会监督力量的建设,比如社会传媒监督、相关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等,都是当前高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社会监督力量的建设,对于高校后勤部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腐败问题可以有效地预防,对各种已经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处理,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管理效率,

四、结语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积极对传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社会化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掌握,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力量的建设,让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后勤管理监督工作中来,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效率。

作者:王琳 单位:扬州大学后勤保障处

第三篇

一、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多元化形式

(一)模拟市场

模拟市场常在高校后勤改革初期进行,通过校内甲乙方模式开后勤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甲方为学校成立后勤管理处,而乙方则为从学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甲乙双方签订契约,建立契约关系,按照企业形式进行运行。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其后勤实体并不是独立法人,与学校具有一定联系,且后勤实体具有教育属性,为学校服务,并不像社会企业那样一味的追去利益最大化。因此,高校后勤实体并不能完全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同时,模式市场中,后勤服务产品的购买者是高校或师生,而后勤服务产品的生产者是后勤实体。

(二)BOT

BOT即为建设(Build)、经营(Operate)、转让(Transfer)。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政府的运作渠道,高校与非官方资本共同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向非官方资本组建的投资机构移交投产后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权、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权等,利用自行筹集资金,投资机构自主进行项目经营、建设。而等到特许经营期满后,公司将获取合理利润,并收回建设项目成本,向高校无偿移交基础设施。同时,BOT具有以下优点:1)可对社会的闲置资本进行直接利用,增加高校后勤资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后勤资本不足。2)有助于高校集中精力进行科研、教学,从市场原则指导后勤管理。3)由投资者经营管理投资BOT项目,从而使高校节省了与后勤人员相关的医疗、住房、工资等开支。

(三)自由市场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自由市场模式是其主要选择,社会企业是生产者,消费者是学校或师生,直接购买后勤服务产品,选择生产者、安排服务。在自由市场模式中,通过向社会企业招标,与中标者签订合同,高校将许多后勤服务产品择优发包,并由中标者提供后勤服务产品。该模式引进、借助优秀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服务,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同时,自由市场模式对制度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市场成熟度、健全的法律制度,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自由竞争,确保市场的高效性、有效性。

二、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多元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高校创新后勤管理模式的探索、发展中,其多元化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管理模式的选择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1)改革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支持度、高校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等。由于高校后勤管理涉及到物价、认识、税务、劳动等多方面问题,相关法律的规定将直接影响高校后勤服务选择的自由度。2)高校自身因素,主要包括高校的重视度、后勤人员素质、学校规模、学校师生购买力等。其中,高校决策者对后勤管理越重视,高校便会采用BOT、自由市场等相对开放的管理模式。同时,后勤人员的能力、素质决定着后勤管理改革的质量,高素质后勤管理人员可根据高校、师生需求,根据市场因素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改革进程。此外,高校月密集、规模越大,市场规模效益越好,引进更多企业。

三、总结

高校创新后勤管理需要采取多元化模式,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效率与后勤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资源、改进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实力,使后勤部门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服务,促进高校发展。

作者:李剑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