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创业型传媒人才的培养成了当展需要,也直接决定了院校传媒业学生就业的出路。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传媒专业改革教育的重点尝试。建造工作室为实践单位培养人才,主要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加强学生管理企业的能力,本文对传媒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工作室制;创新创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这些年来,创业创新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中,是培养高校人才全新的方向。工作室制重视理论、实践的结合和知识、技术的一致性,由于传媒专业的实用性,使其在很多学科领域上得到了应用与研究,受到了国家、社会的重视,其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基本内涵

(一)基本内涵

工作室指的是一人或者多人创立的组织,是可以进行创意工作的空间,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很多都是只有公司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最开始用于培养艺术的设计人才,主要的办学核心是为了让知识和技术能结合在一起,完成教育与传授的结合,进而让学生能全面掌握理论的相关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才能。

(二)特点

技术方面的知识称为没法说出来的知识,其有着实践的层次性与情景性的特征。要求工作室以培养技能和技术型人才为基础。工作室作为平台,主要以学生作为培育的主体,老师进行专业导向,结合理论和实践,增强教学作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教学模式和就业道路的新型人才培养,完善专业技术的综合训练,采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操能力,还利于学生形成新市场理念,使应对市场竞争能力和管理企业能力得到提高,利于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

三、考核方式

为确保工作室教学能有效进行,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成为实践部分的人才培养规划,给学生规定一定的学分和给老师规定课时的工作量。传统的考核以成绩或学期的论文作为重点考核,有片面性问题存在。其考核不只重视考试成绩,还注重考核的过程,全面考虑在工作室里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创造,设立老师、市场和企业单位多方位的考核制度,着重凸显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力。

(一)学习成绩考核

其考核模式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作为具体的考核标准,让专业的老师、工作室人员的评价及调查工作满意度这三方面的结合来进行考核。调查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进行工作时给工作室成员发放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比如:在摄影工作室里,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依据学生所拍摄的作品、团队同事的评价和顾客的满意度来评定成员所获得的成绩情况。

(二)毕业成绩考核方式

教育部规定,毕业论文是达成培养目标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论文的设计可以培育学生寻求实际真理、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与能力方面的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培养人才需求,结合毕业设计和学术论文的考核模式,明确学生必须拍摄出一个完好的毕业作品或制作出一档电视节目,或是其他的作品设计,依据学生作品的优良程度来评价学生的毕业成绩状况。采取工作室制的教学符合了毕业设计的要求,学生经过工作室实操锻炼的提升则会更快完成学生在毕业时的设计创作。

四、实施意义

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增强传媒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为学生在创业与就业时创建一个好的平台,有效推动传媒专业老师结构优化工作的完成。

(一)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传媒专业是重点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的类型专业,而工作室为该专业的学生供应了一个把理论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的平台。组织学生们承担校园内外部的专业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践中把理论运用到工作中,能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也可以培育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与沟通能力。在承接校园内外项目的时候也需要承担工作室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市场竞争状况,提升学生在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这对培育新型的创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建设强大的教师队伍

在工作室中实现专业老师的负责制度,根据老师的专业能力、业务能力设立合理的机制,为老师事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平台,开阔发展的空间。教师身为工作室专业的负责人,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高超的才能,这也需要老师在不断学习与进步,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准,帮助老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推进教师建设强大的队伍,为此,引入该行业的专家,帮助优化院校师资队伍的具体结构。

(三)促进师生的互动

在进行工作室制时,需要打破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处于听课教学方式,让师生在工作任务当中有机会进行交流与讨论,达成思想之间的碰撞。这样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方向,让学生们可以灵活使用所吸收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才能。

(四)建造良好的创业就业平台

在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时,应该提前让学生进入到工作室的工作环境中,全面开拓学生在认知层面的范围。引进任务方式进行驱动,让学生能知道该专业目前的市场动态。在单位完成项目时,学生自然会对该行业有一个更清晰了解与认识,从而使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情况和行业的要求,对自己的职业实行进一步的规划。许多优秀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创业了,其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里,达成与行业进行无距离的接触,为该行业的企业先选择优秀人才和学生就业及时进入工作状态供应一个发展平台。

(五)优化教学资源

让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带头,组成多个小组成员,展开教学的科研活动和作品创作创新,协助团队能够对大型的社会项目进行服务,和单一的实验室教学相比较之下,既优化了院校的教学资源,还提高了教学资源的被使用率。若是该行业的企业单位能够达成深程度的合作,开展联合性的服务,可以施展出双方的资源优势,产生巨大的资源效果。

(六)增强服务能力

工作室制的模式是以项目作为主要的载体,积极开展为学校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服务,随着承接项目的完成,其服务的能力也在逐步变强。首先,和该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或是承接行业的业务订单,施展出高校资源与人才集中的良好优势,为去实行服务;其次,充分使用信息传播和制作等方面的优势,连接院校精细课程和线上网络课程,对工程的技术与平台的服务进行全面建设。

五、结束语

总之,对目前的新建院校而言,改革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推动发展的契机,但需要院校的通力合作才能完全实现。在新媒介的环境背景下,采用工作室给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维的发展建造了一个空间,能够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拥有全面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称为具有综合能力应用型创新的传媒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创业道路打好基础,推动其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娇.工作室制的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10):89-93.

[2]刘渭,黄晓洲.创新创业背景下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9,032(004):47-48.

[3]邱源子.基于工作室制的新闻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06):18,59.

[4]陈建武.工作室制度下的项目应用型教学研究[J].明日风尚,2019(4):92.

作者:李子瑾 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