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探究

高校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技术革命与信息革命的重要产物。随着社会各领域与“互联网+”之间愈发紧密的融合,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高职财会专业作为新时期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其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迎合新时期的发展契机,如何更好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去加快教学工作的升级,这也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文章以此为基础,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色,就“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管理型会计

引言

在2017年7月19日,国务院曾就“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与规划做出了重要的指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会计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这对于高职财会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言,也带来了诸多地考验。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坚持教学工作的不断升级,坚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导向,加快创新型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互联网+”时代对于会计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也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与剧烈的演变。在互联网技术以及核算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财务信息在企业之间也实现了更为高效的传递,在今后,财务工作也将朝向无纸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会计工作也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前提下,今后管理型会计在企业中的价值将愈发突出,而传统的会计业务也必将被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所取代。在此背景下,所有的财会从业者都必须加快打破固有的行业思维,积极投身到新时期的发展浪潮中。而对于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而言,也需要加快教学体系的升级,通过为学生传授更为高级、更为实用的技术技能,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行业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现阶段高职财会专业教学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所以以往的教学活动设计时,教育工作者通常是通过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培养规格、优化课程体系、组织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方式来组织教学。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铺天盖地的信息化革命也正在推动着会计行业巨变。高职财会专业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未来职业挑战的技术人才,就必须正视现阶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大量简单、重复的财务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所以当前从事于简单的核算岗位的财务人员,在不远的将来也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将加快财务领域工作内容、场景以及工具的变革。对于财务信息的预测、分析与决策能力也将成为衡量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的重要标准。而这实际上就是管理型会计的“雏形”。多学科的综合素养、敏锐精准的职业洞察力、全面客观的判断能力等等,这些也都是未来财务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当前高职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就是以培养学生掌握较高会计核算专业知识这样较为原始的层面上,在信息技术的培养方面,也仅仅是保持在低层次的会计电算化。这显然是难以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的。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也应该树立更具前瞻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来看,现阶段高职财会专业的相关工作开展还存在有较大的升级空间。

(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局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技术与模式也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教学工作中国。例如翻转课堂、微课以及线上精品课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但是现有的教学方式缺乏对于各方面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关注,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梳理与拓展能力较弱,在面对实际的问题时也不能很好地使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加以应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显然也是无法满足今后财会行业的发展需求的。坚持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今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所必须关注的内容。

(三)实践教学过于落后。实践是提升学生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以两种方式来展开的。第一是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第二是在校内组织模拟实训。对于参与校外实训的同学们来说,实习单位种类单一,学生难以掌握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无疑是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而对于参与到校内实训的同学们来说,校内实训的代入感不强,缺乏现场实践的氛围与条件,这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四)教材与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高质量的教材也能够使得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受制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尽管近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不断升级,但是高职财会专业的教材的更新却与升级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反映。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与严谨性,课程案例的数据也缺乏相应的价值,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管理型会计的培养路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主要是向社会上的中小微企业输送专业的财会人员,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人才培养层次,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去加快教学工作的升级。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其对于管理型财会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数据挖掘、数据加工以及定量分析等技能上,所以高职院校也要“投其所好”,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去展开学情分析。通过确定核心管理技能,来保证学校的学子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构建“财务、业务、信息”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业财融合的大趋势下,财务工作者也要注重自身职业思维的转变。要将关注的目光从财务工作向与财务工作相关联的其他工作上转变。为了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立足于业务的角度,结合企业价值链中的相关要素,去分析与判断这些要素背后所蕴含的财务信息。同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提供给企业的领导者,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积极参考。在此前提下,就需要财务工作者不断去学习和掌握新的基础,在保证自己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的业务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财务、业务、信息”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通过课程教学的合理调整,构建更为多元的课程体系。首先,要适当地压缩传统的财会专业课程。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些重复的会计核算工作必将被财务机器人所逐步取代,所以未来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将出现偏移。因此,对于一些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设置也可以适当地缩减。其次,增设管理技能类的专业课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成本控制、纳税筹划、财务分析、风险管控等方面,所以高职院校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快相关课程的设置与优化。致力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加强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的增强,这也将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可靠基础。最后,要注重新课程的拓展,坚持多学科的有效融合。在今后的发展环境下,掌握多学科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将是企业所追捧的新方向。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也可以有序地融入到财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通过引导学生将财务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有效的融合,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三)构建开放融合的教学环境。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同样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挑战。作为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多学科融合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关键作用,注重对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引导与挖掘。积极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所转变。如前文所示,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也可以逐步的走进课堂。通过构建师生间更为高效的沟通平台,去推动高效、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的创设。

四、结语

“互联网+”与教育工作的融合,是今后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高职阶段的财会教学工作来说,“互联网+”的加盟不仅是教学工作的升级选择,更是每一位即将投身到财会领域高职学子的宝贵契机。在今后高职教学工作中,财会专业的教学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法,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与思维模式,加快传统财会教学的升级与改革。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推进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等知识的普及,不断加深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技能。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每一位高职学子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者:徐梦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