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

1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涵义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指管理者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综合时代大环境以及本校现有条件的变化,对图书、人员、信息、设施等资源重新组合进行有效配置、整合并加以合理运用,使有限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管理价值,发挥高校图书馆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大作用,焕发生机勃勃的活力,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源于许庆瑞教授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其内涵实质就是各创新要素和创新维度的全面协同,需要各创新元素的整合运用,包括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资源创新等,同样也适用于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不断更新管理观念,不断改革管理技术方法,持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建立健全图书馆管理制度,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图书馆员士气高涨,更有效地进行组织目标的改革创新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教育部制订的《高校教育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图书馆工作被列为关键评估内容之一,研究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资源瞬息万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知识更新飞速与可持续发展给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用户个性化、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以及高校教育产业竞争化,也给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求管理者更新管理观念,冲破传统枷锁,勇于改革创新,亟待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改革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发挥管理功能,实现教育效益。同样,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储存、收藏、承载、传播和中转的阵地,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关系到高校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势必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取舍、扬弃,或者继承、发扬,改革、创新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内在管理要求、发展目标、服务方式,以及市场化运作上产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服务,这才是管理模式创新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读者范围相对扩大,读者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原有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运行特点,要想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价值最大化,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认真调查和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我们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有待提升。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到来,传统的管理理念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价值效益,从而束缚了管理者的开拓服务观念、实效观念、创新观念以及市场、竞争观念,失去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管理模式创新的积极性,不能实现高效管理。二是管理创新复合型人才匮乏。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正从专业化向复合型转变,从知识单一向多学科、深层次转变,从基础业务型向管理创新型转变,馆员的整体性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三是服务管理模式单一。传统的图书服务管理模式是封闭式、单一、被动型,大多是一对一、面对面,主要是收藏、加工、整理、保存纸质原始文献信息,为高校师生提供低层次的服务,,坐等读者上门,形式比较固定。四是资源管理缺乏市场竞争力。高校图书馆所购图书需要大量经费,又不与其他图书馆实行资源共享,难免出现新书补充不及时,知识信息更新缓慢,给读者阅读造成制约,给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产生难以逾越的发展瓶颈。五管理机制还很落后。目前,高校图书馆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缺乏市场竞争力,很多都是按部就班的宽松、散沙式管理,考核标准依旧是以收藏文献数量来衡量管理标准、等级,不能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的管理功能,很难实现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灵活性,更不用说创新性的管理机制改革。

4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4.1管理模式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是高校教育的战略性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必须纵观时展潮流、高校的发展大局,与其办学理念、特色定位、校园文化等实际情况密切结合,找准切入点,整合有限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用。打破原有的纸质图书的业务流程和规范理念,首次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打造市场运作管理模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引导其把工作重心落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上来。其次,改变过去重收藏轻使用、重管理轻利用的思想,把师生的读书需求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实用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展开咨询、期刊、流通一条龙的管理模式,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4.2建立馆员终身教育管理机制,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终身教育机制不仅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馆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必备条件之一。秉承这一宗旨,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完善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市场竞争服务体系,面向广大师生,多为读者提供方便,恪守职业道德,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自动化管理模式,面向知识信息及时更新,使馆员具备较高的分析、开发、管理的能力,具备熟练进行信息搜集、组织、加工、以及软件开发管理的能力,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馆员,既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强烈的信息情报意识,还要专业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合理,掌握计算机、外语、网络、管理、营销等相关知识体系,使馆员清晰地认识到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利用培训、专题辅导、脱产进修以及书籍自学等方式,实行终身学习机制,把学历教育、学习考察、学术交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拓宽知识面,持续更新业务信息,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武装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3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建立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

“全心服务、读者至上”一贯是高校图书馆的原则,服务是图书馆工作安身立命之本,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随着技术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广大师生的阅览工具、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文献获取信息化、文献载体多元化、网络共享化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发展趋势。注重个性化需求,开展特色增值服务,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深度分析,形成数据模型,构建读者资料库,挖掘研究思路和搜索信息方向,识别和培养忠实读者,保证图书馆核心价值最大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开展针对性、自助式服务方式,更好地适应服务范围扩大化、服务组织共享化、服务手段信息化化、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功能自动化的计算机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图书管理服务模式,注重网络阅读导读的引导,建立网络搜索和导航系统,采用多种方式推广文献检索方法和服务,加强文献资料的有效利用性,辅助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超文本,图书馆要当好信息的引航员,推荐专业站点和热门网站,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阅读效果,重视阅读的品位与质量,培养网络读者的自我效能感,通过筛选甄别,科学思考,挖掘信息资源,寻找教学科研的新思路,使图书馆服务工作优化升级。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交流中心,要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网络阅读意识,承担起对读者网络导读的重担。

4.4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长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管理模式,包括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及图书馆、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模式,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ASP+SQL,大图书馆总馆——分馆管理模式等。在数字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创新就是要破除原有的分工理论和方法,进行内部管理机构的重组,要求最终达到“管理的灵活互动性、管理的专业升级性、管理的优质服务性、管理的高效高能性、管理的系统运用性、管理的综合开发性”这六个基本目标,以求不断适应图书馆信息环境下瞬息万变的新要求,以及数字化、自动化管理的新机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更新管理观念、明确管理目标、改革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地强化馆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大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的环境,在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面向读者的快捷方便的管理机制以及自动化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从而实现提高管理效率,只有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获取文献信息,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赶超世界科技成果、追求文明进步的前沿阵地,网络数字信息化的大环境以及高校师生阅读方式的改变,亟待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改革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发挥管理功能,实现教育效益,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服务,这是管理模式创新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有待提升,管理创新复合型人才匮乏,服务管理模式单一,资源管理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机制还很落后,为了解决这一发展瓶颈,首先要实现管理模式理念的创新,建立馆员终身教育管理机制,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建立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最后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创新,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情报需求,还能丰富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证图书馆核心价值长期,稳定,动态和协发展,以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