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

摘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意味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事务为内容,以规范和创新学生教育管理为途径。精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精”“准”和“专”,与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存在相通之处。在“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精准化,需要加强调研,遵循育人规律;建章立制,明确管理职责;减少层级,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沟通,改善师生关系。

关键词:学生为本;精准化;教育管理

坚持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和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是当代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而言,必须要与时俱进,采取灵活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学校本位、管理思维僵化、创新意识缺乏、措施低效和无效等问题,需要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推行精准化管理。

一、从“以人为本”到“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思想基础

从思想来源上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人类发展的历史。在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可追溯到古代的民本思想,比如,管仲最早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也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马克思对人本思想的阐述最为经典。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1]。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在马克思眼中,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围绕人展开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体现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下和未来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说,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生动体现。

(二)“以学生为本”理念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

1.以服务学生为导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以学生为本”的“本”是指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本质、本体、本原,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则认为,“本”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中心和根本。不可否认,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以人为本理论为教育提供了诸多理论滋养和实践路径,如人本主义关于个体自我实现和需要的理论诠释,利用激励提升教育效果的实施路径,但学生的“本”不仅是个体的本原和本体。本研究认为,教育领域中的“以学生为本”,应是通过引导和教化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

2.以学生事务为内容

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具体事务,以学生发展的相关事务为内容。“学生事务”是相对于“学术事务”的一个教育概念,一般认为,学术事务通常涉及学生“学习”“课程”“教室”等,而学生事务则涉及“学生活动”“住宿生活”“情感及个人问题”等[3],中国学者对“学生事务”主要定义为“学生学习和学术活动之外的一切课外活动”[4-5]。以学生事务为内容,就是要求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仅仅围绕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生活、个体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等为主要内容。

3.以规范和创新学生教育管理为途径

以何种途径实现在学生事务中促进学生发展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的重要问题,是以学生为本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落脚点。教育、管理和服务是高校学生事务的三个主要部分,随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新特点的出现,学生事务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应将规范和创新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的途径。“规范”指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制定化、程序化、法制化,使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有据可依、有据必依;“创新”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事务要满足新时期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基本要求,要根据大学生新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内容。

二、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误区

尽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历史、制度、文化观念、组织职能与目标等多因素的影响,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封闭性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具备创新、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思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理念、开拓新思路、运用新方法,以创新促管理。但受历史、制度、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管理者的教育思维表现出封闭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比如,学习能力低,排斥新事物、新技术、新理念;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平等交流,忽视学生合理诉求;奉行“不出事逻辑”和“无过便是功”。

(二)教育管理内容的同质化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以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这意味着在管理内容中应在保障基本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凸显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受教育理念的制约,当前教育管理者主要提供具有普惠性、标准化和同质化的基本服务,缺少创新性和独特性,不能因材施教,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比如,在就业指导方面,学校仅提供招聘信息、举行招聘会,缺少针对学生就业诉求展开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三)教育管理过程的形式化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转变角色,树立服务理念,重视学生参与,通过沟通、交流、协商与合作达成共识,提高管理效率。但在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受时限、资源、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管理者往往重视管理效率和学生的形式参与,而忽视管理效益和实质参与,教育管理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吸引学生并获得学生的认可,甚至将其视为学校的形象工程。比如,在贯彻学校政策过程中,管理者通常采取举行讲座、发放宣传单、发送通知等形式,学生并未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支持政策。

(四)教育管理方式的强制性

在教育管理方式上,以人为本要求管理者与学生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相互学习、说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现实地看,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管理模式,强调集体至上,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比如,在维护校园安全方面,管理者一味强调学生个体要服从班级和学校集体,倡导纪律、惩戒、处罚等;在开展校园活动时,以命令方式动员学生参与;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强调“我说你听”,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实施管理政策上,强调学生的无条件遵从。这些都与“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相冲突。

三、精准化管理: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新模式

(一)精准化管理的内涵

精准,即精细、准确。其中,“精”意味着简化、易操作;“准”意味着可量化、精细化和可操作。精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论,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创新的新路径。它是对传统粗放式管理的超越,是现代社会提高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创新中广泛应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领域也不例外。精准化管理是对精细化管理的继承和创新,汪中求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最初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6]。精准化管理不仅追求精细,还强调精简、精致等,追求管理效益最大化。推行精准化管理,是现代高校提高管理效率、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学校精准化管理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精,即抓住管理重点,突破管理难点;二是准,即抓住要害,不偏不离;三是专,即管理专业、专行、专一、专心,讲究专业技能性、学术权威性和管理科学性[7]。从三者关系上看,精是前提,即在数量上进行简化,包括对组织和人员的精简、对目标和行动方案的简化等;准是方向,即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专是手段和方式,即采用柔性化管理,针对不同问题由不同管理机构和人员、采用灵活有效的管理方式,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工作作风。

(二)精准化管理与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契合性

“以学生为本”是“道”,“精准化管理”是“器”,只有“道”“器”相济,才能做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精准化管理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可以说,精准化管理是落实和展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具体呈现。

1.精准化管理以服务学生为导向

与传统教育管理强调学校和集体利益(如校园安全、秩序、课程安排等)优先不同,精准化管理强调以解决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一切工作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展开,倡导在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2.精准化管理提倡管理专业化

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专业问题。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业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不同问题具有不同的特征,需要由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和资源的组织和人才来解决,才能提高管理效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精准化管理具有创新精神

精准化管理强调针对存在和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不是循规蹈矩,特别是在新时代下,学生的思想、行为、需求等都会不断发生变化,亟需学校创新和改进管理方式。

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精准化的实践路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精准化思路的提出,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供了更明确的路径,使“以学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现实地看,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和完善精准化管理。

(一)加强调研,遵循育人规律

加强对教育对象和工作内容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遵循育人规律,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实施精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首先是对学生的关注,既关注群体也要关注个体;既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发展需求,也要关注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未来需求。首先,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进步,青少年思想和行为不断出现新特点、新趋势,通过工作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新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是开展各项学生事务的基本前提。其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生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事务的工作内容不断变化和拓展,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进行效果评价和反馈,以确认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否有效。笔者2013—2016年连续三年对1256名考研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考研学生的动机、成功归因以及挫折应对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调研发现,激励学生进一步深造不能单纯依靠手段激励,而应该回归到育人为本的本质,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将深造纳入到个人整个职业发展中。

(二)建章立制,明确管理职责

精准化的“准”在于可操作化、量化、精细化,在工作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建立明确的学生事务规章制度。遵循责任明确原则,对学生事务的各个环节,对相关部门在学生权益保护、学生成长发展辅助过程中的职责做出详细、明确规定。学生教育管理环节的建章立制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文本化、制度化和明确化。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不断变化,要结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各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不断修改和完善。2016年12月,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据此各高校对规定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都进行了修订,以适应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笔者所在南京农业大学先后对学生管理规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等14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

(三)减少层级,提升服务水平

精准化的“精”在于工作的简化和易操作化,减少学生事务层级,简化学生事务办理手续,是精准化服务学生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学生权益的基本条件。

1.减少信息传递层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知情权

舒尔茨认为,“让学生得到最佳信息足以导致教育投资资源的有效分配,这是保障学生权益的关键”[8]。及时、主动的收集、反馈和公开教育信息,有助于改善校生、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育信息具有及时、充分、便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及时了解和选择性参与学校生活、学生事务。

2.减少学生事务办理层级,推行学生服务工作一站式模式,实现学生事务办理便捷化

在教育信息畅达、制度健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简化学生事务办理手续和流程,方便学生,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学生管理服务政策解释、事务办理的一站式。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以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的契机,梳理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模式,建立了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学生服务的一站式。

(四)鼓励创新,改进工作方法

建章立制和简化学生事务层级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基本保障和支撑。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多维度、多层面、多元丰富的学生事务体系,从而为学生创造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受政治环境影响,在组织形式、机构设置、教育体系和服务模式上普遍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缺少创新性[9]。改变这一现象,需将学生作为核心利益的出发点,改变现有学生事务中学生角色缺失的现象,特别是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等涉及学生核心利益的事情,可大胆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和执行过程。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工作人员结合自身能力结构和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鼓励多元化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形式的采用。

(五)加强沟通,改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校生关系和谐是学生事务有序开展的基础,是“以学生为本”理念实现的基本保障,而在现实教育实施中,仍存在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兼容共存问题[10]。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准确认识师生关系、校生关系的矛盾所在,遵循“实事求是”原则,通过工作调研和实践准确把握关系现状和问题所在,对关系问题进行分类,针对性采用有效措施。对于师生和校生间普遍存在的心理距离较远,情感联系淡漠问题,可通过采用细化的学生谈话制度、听课制度等,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突发性、偶然性的特殊学生事件,如师生冲突、校生纠纷等,需要明确学生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界限,遵循法制法规办事。而对于高校中不断增长的惰性默契,如越来越普遍的上课迟到、旷课等不良学风,这一现象的解决一方面要转变学生工作角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教育伙伴角色,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业指导[11]。另一方面也涉及到高校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提升和职业责任意识。因此,这一现象的转变,不仅要调整学生工作人员工作方法,也有赖于学校人事机制的完善和改革。在新时代下,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需要改变过去粗放式管理理念,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改进和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精准化管理之路。相比于粗放式管理,精准化管理以服务为导向,具有灵活高效、管理成本低、学生认可度高等优势,是未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精准化管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提供基本的、普惠性的公共服务,满足学生所有的个性化需求,而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征询大多数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同时,针对不同群体、年级、民族等学生的需求,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服务措施,进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秩序,促进学生和高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作者:邵刚 崔滢 付鹏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