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专业工程机械的重要基地,为适应工程机械市场岗位需求变化,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对工程机械专业进行改革优化,推动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的对接,不断提升院校该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就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机械;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对高素质技能型机械人才的需求。当今的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工程机械专业逐渐加强了对综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面,除了加强以往的工程机械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更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充分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高等教育组织,为推动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对其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2教学改革价值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基数不断增加,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并未得到有序提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阶段,侧重于招生与人才输出,并没有对人才质量进行科学严格把关,导致很多理论型人才进入实际工作,并未发挥出专业工作能力,充分说明高职院校当下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时,教师没有侧重应用型与技能型培育,而是侧重专业理论型教学,导致学生掌握太多理论知识,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实践应用经验与能力,给学生的就业实习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对学生就职企业的发展运营造成一定损害。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高职院校需要对工程机械专业进行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教师团队建设、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目标界定等工作开展,为该专业的教学工作营造良好外部与内部环境,提高工程机械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岗位专业技能,保障学生毕业后的实习质量[1]。

3教学改革路径

3.1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高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是专门培养工程机械方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定向专业,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整个专业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强调通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充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并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应按照社会及相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有针对性的在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要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关的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的课程设计,充分加强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工程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并且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最终形成以系统性、实用性、现代化教学内容为主的工程机械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工程机械课程教学时,课程教学体系直接影响到最终专业教学效果,为满足市场岗位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如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为三年,在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基础知识,第二学年学习理论并进行实践,第三学年学生则可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此可见,学生真正实践操练的课时主要集中于第二学年。在课程体系改革时,可将实践操练教学贯彻到三年专业教学当中,确保理论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学生课程综合学习能力。

3.2信息化资源建设

工程机械的新技术与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院校的教材课本明显与实际操作相脱节,学生无法学习掌握最新的工程机械知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为此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时,应当突出信息化资源建设,即充分挖掘互联网工程机械教育资源,为学生筛选出最需的学习资源,并围绕着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编制科学严谨的学习指导方案,为学生提供直接有效帮助,提升学生工程机械专业学习质量。

3.3教学模式重建

工程机械教学模式的单一死板,直接影响到人才培育质量,为确保培养人才具有技能应用综合实力,教师需对教学模式进行重建,以激发出学生学习动力。为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教师可依据“对分课堂”理论,对工程机械专业内容进行划分,保障课堂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案例讨论与虚拟模拟练习。在对分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就自己遇到的问题与对案例的不解,与教师或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交流,确保学生可以解决所有疑难问题,保证学生该专业学习实力。

3.4评价标准创新

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评价,必须要中肯客观理性,不能参考单一的考试成绩,则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评价,会打击学生学习热情与动力。教师需重新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并对学生评价标准进行优化改进,保证多个主体参与到学生评价工作当中,综合多方面的信息,给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肯定,以激发学生自身潜能[2]。

3.5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办学

为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机械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应当联合相关企业,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保证学生所学专业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操练应用,不断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在实训基地建设时,为控制投资充分利用资源,高职院校不仅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可与其他院校达成建设意向,即多个院校携同企业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实训产业园区,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出实训基地教学价值,提升工程机械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指的是以高职院校作为学生理论学习基地,由与专业相关社会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场地和就业机会,将院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充分结合,使高职院校以明确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学院主导式、共建共享式、企业学院式、教学工厂式、基地集群式五个模式。这五种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充分结合,使学校和企业取得双赢的局面。从高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教学,能够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反馈回院校,并以此开展教学计划;而从企业角度来说,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联合教学,可以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人才培养问题。

4高职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4.1学生层面

高职是高考录取的最后一档,入学时,大部分学生分数偏低,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学习的“挫折感”严重,词汇量匮乏,语法知识支离破碎,不会灵活使用,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不知道该怎样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低下;部分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认识不足,在基础英语学完之后就放松了许多,认为可有可无,同时专业英语学时较少,学生从思想和态度上不重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不牢固或不足,也严重影响其对专业文献内容的理解,有时文章读完后,词义语法都清楚,但就是不知所云,因此,觉得专业英语难学,学习热情和兴趣渐渐丧失。

4.2教学层面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中的词汇具有专业性含义强、缩略词多、组合词和派生词多等特点,同时文章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复杂长句、被动语态、名词化结构、后置定语、虚拟语气等,这些就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其次,目前常见的专业英语教材大多选用外国原版书籍的章节或片段,难度深浅不一,不能与学生现有知识进行有效连接,教材内容陈旧,与学生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内容较少,仅停留在专业词汇的积累上,缺乏时代气息,没有时效性和应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三,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多仍停留在以教师讲解,以“语言分析+英汉翻译”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往往课程学完了,很多学生仍然不能独立完成专业文章的阅读和翻译。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工程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步。

5结束语

在对高职院校工程机械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时,为保障改革的效果与可行性,院校需基于教学现状,制定科学严谨的长期改革计划,从多个领域入手进行教育改革,以挖掘出高职院校办学潜力,提高学生该专业的综合学习实力。

参考文献:

[1]袁吉.谈高职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教学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智库时代,2018,49:245-246.

[2]邓秋香,张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4:93-94.

作者:葛红剑 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