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范例

初中阅读教学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1

初中语文教学是相当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偏离了新课改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总的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读懂了文章的意思,才能做对题目。但是现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把学生的地位取代,并且在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时,教师提出问题,打断了学生对文章的疑问。另外,在做阅读理解时,教师总是会使用标准答案来评判学生,几乎没有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情感共鸣的机会,学生只是作为被灌输的工具。学生在这种主体角色完全错位的情况下,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的欲望。这样阅读教学成了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不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成为学生的负担,进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质。

(二)教学课堂形式比较单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水平,而不是仅仅对语文生字词以及课文中心思想等进行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使用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对学生灌输阅读技巧和阅读习题答题模板的总结。初中阅读教师本身就是教学、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会话,但是在有的语文课堂中还是缺乏一定的交流,只是停留在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这个层面上。甚至在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给学生的总结也是比较简单的,这样就不善于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调整,学生也不能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怀疑意识也不会得到提高,从而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很难积累语文知识,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养成读、说、听、写的习惯;指导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只有学生在充足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将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就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转变教学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要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系统要素,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便取得发展。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主动阅读和思考。而教师只是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技巧和能力的掌握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或者是课外的阅读素材,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更多更好地发挥,使学生的阅读水平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三)拓展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效率

在以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知识的讲解总是局限于课本中,很少通过课外的阅读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还要注重课外读物的涉及,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同时,这样还可以反馈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是靠教师的传授还是不够,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对课文的分析,教师还应该总结出阅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三、结语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着重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方法,以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介绍文本背景,提升阅读认知力

教师在过往传统语文教学中,注重进行综合理解能力方面的教学,学生对文章综合理解力很强,但于文章背景认知方面却处于薄弱项。文章背景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主要方式,通过文章背景的介绍,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更全面而透彻的了解,强化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认知力。而且随着新课改全面实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在文章背景介绍方面加强补足。例如,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雪》时,引领学生进行文章写作背景查找。从中了解到《沁园春•雪》这首词,是在1936年2月创作。当和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时,为了视察地形,攀登上海拔千米被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白雪皑皑的塬地出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于是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查找并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贯通了文章内容,养成了良好的查阅背景资料的习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教师与学生都受益匪浅,也充分体现了加强阅读教学中背景介绍的重要性。

二、思考阅读疑问,提升学生问题探究意识

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有部分地区推行灌输性传统教学方式,缺乏改革创新元素和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积极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鼓励支持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大胆对课堂学习的文章提出疑问;教师也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对文章产生疑问,表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而不仅可以收获丰富的语文知识,还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开辟了另一种方式的学习路径。例如,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课程时,学生就对于“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这句中的叙述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产生了疑问,之后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了资料翻阅和解读。老舍先生在文中那样叙述是因为济南的周围都是小山,可以有效地遮挡凛冽的北风,所以才会形容济南的冬天没有风。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这样回应学生的阅读疑问,并带动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体验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是培养其语感、更好理解文章的一个良好途径。通过多角度的阅读体验,学生可提取不同的主体、客观环境等要素,理解文章的表述,找到文章情感表达的核心,从而丰富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如,教师在讲授《我的童年》时,引领学生以文章作者的角度来学习理解文章,就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体会,在之后的学习和答题时,有更好的语感及良好成绩。同时学生在第二次读这篇文章时,还可以换位第三方角度进行阅读,就能更好地了解季羡林先生所叙述的童年生活的特点以及他对过去的童年生活的缅怀心情,从而对于文章全局有一个清晰整体的概括认识。学生在进行第三次文章阅读时,再从自己个人角度去分析了解,就会全面客观地总结文章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叙述童年时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苦难时光的深切缅怀,同时让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并愿意学习作者的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

四、比较阅读,提升学生阅读鉴别能力

(一)古今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

学生进入到初中语文学习阶段,已经可以相对广泛地接触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古今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和鲁迅的《雪》进行古今作品比较,可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同一作者不同作品比较阅读

学生在进行比较阅读时,把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的方式是一种很实用的方式。因为作者在人生当中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其心境自然会因时期不同而有所改变,那么所写作的文章风格感悟自然会有不同。例如,教师就把杜甫的三首诗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比较阅读。分别是《春望》《望岳》和《石壕吏》,学生们通过仔细、多遍阅读比较,对于其前后期语言创作风格和思想意识转变有了深刻的体会和了解。这样的把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鉴别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现阶段一些采用这种策略的学校和教师,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一味让学生阅读同一作者文学作品,要适度开展灵活穿插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厌烦情绪。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比较阅读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具体策略分析。新时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具有无限活力及开放性,同时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一定要不断分析创新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语文教学的蓬勃发展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咏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7(4).

[2]郑志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及能力提高的技巧[J].考试周刊,2014(77).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3

关键词:情境教学;阅读;初中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课本当中,充斥着不同颜色的课文,有的是淡色的,它们像《济南的冬天》一样,带给了学生自然与谐和。有的是灰色的,它们像《背影》一样,给予了学生心酸和感动。有的是彩色的,它们像《皇帝的新装》一样,给予了学生欢乐和畅然。在阅读这些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以不同的心态去阅读,认真品味课文当中的美感,得出一种全新的语文结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加以合理的引导,因而必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完成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以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合理有效。情境教学是较为适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对学生的主体性有着相当高的关注度,致力于为学生积极创设一些趣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莫大的兴趣,进而完全地融入其中,实现阅读教学的升华。

一、情境展现,以多媒体展示直观的语文现象

在初中语文的课文当中,有很多描述事物的课文,这些课文在学生的眼里往往十分无趣,不愿意进行过多的阅读,教师虽然强调对这些课文的理解和阅读,但是苦于学生一直没有较高的阅读兴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原因并不是课文的趣味性缺失,而应该是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无趣性。教师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应当对这些课文进行铺垫和渲染,让它们不再是无趣乏味的,转而变得十分科学有趣。情境展现是情境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办法,其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地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迅速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语文教学变地趣味多样,学生的阅读也可以呈现出良好的参与氛围,整体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全面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其中对大自然进行了深切的描述,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自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大自然,因而对于课文当中的内容感到十分模糊,不知道其中所要阐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意思。同时,对于课文的题目,学生也无法与课文产生直接的理解,因为大自然似乎并没有透露一言半语,那么这篇课文的题目又是如何产生的?在这些问题的环绕下,学生的阅读学习便显得十分盲目。教师在利用情境展现改变这种教学状态的时候,应当给予学生较高的自主性,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整篇课文所阐述的情景详细地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直观的感知,并且能够推动课文的立体化发展,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二、角色扮演,探讨课文中的趣与味

在初中语文的课文当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无趣的,有一部分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对于学生的心灵有着直接的冲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关注,了解学生当前对初中语文感兴趣的地方,并对这些地方进行深层次的拓展,使得其实际的趣味得到全面的延伸。而角色扮演便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所提倡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通过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使得语文课堂变得趣味多样,学生的阅读理解也更加直观,富有独特的美感。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整篇课文充斥着大量的对话,主要的角色包括皇帝、大臣、骗子、小孩,教师在对这篇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妨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学生本身对这一课有着相当高的阅读兴趣,如果转变为一种情境模拟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模仿角色的对话还要去摸索角色的心理变化,如皇上的盲目自大,大臣的自我怀疑,小孩的天真无邪,骗子的狡猾多变等,都属于学生应当探讨的方向,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整个活动也更加的趣味有效。学生的表演也能够与课文实现良好的串联,呈现出完善的教学效果。

三、情景体验,接触现实生活当中的语文内容

在初中语文的课文当中,有相当多的课文都对景色有着直接的叙述,而这部分内容往往十分直接,所运用的描写方式也较为简单,但是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错误的认知。如《济南的冬天》中对景色的描述有着一种深层次的意境,但是这样的冬天与我们的冬天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很多学生都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如何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直观地了解。教师可以带领这部分学生走出教师,去体验本地的冬天美景,并与课文详细地联系起来,使得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直接有效。由于很多景色都是对于雪的赞扬,因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能够找到相应的内容,但是,仅仅少了一层意境,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升华。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加强对情境教学的实时关注,注重于优化基础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和情境展现的方式,给予学生最为直观的认知,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当强化情境教学,提升深层次的阅读美感,赋予学生一定的课堂自主性,帮助他们改善阅读能力,优化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1]马青香.初中语文教师的灵魂转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

[2]吴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娄志军.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4

比较阅读主要指的是把两篇或者多篇文章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学生对文章内涵理解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把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比较、对照与鉴别,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他们的思想,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充分、深刻。学生通过对比还能看到差别,把握其中的重点,提高鉴赏力,提高迁移思维能力,使语文知识系统化、条例化。比较阅读也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处理众多繁杂的信息。在教学时,选定和教材课文相似或者相关的内容展开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也是语文知识延伸迁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整体施教,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整体性”的教学原则。整体性教学原则不再是传统的一课书一课书地教,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去教。这时候的单元主题就像藤,一篇篇课文犹如瓜,在教学时,需要用这个“藤”将一个个“瓜”串联起来。同学们在同一主题下,阅读也由课内引申到课外,有助于拓宽阅读范围。这样,一个主题就能统领三套教材中的三个单元,由22篇文章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在教学时,教师都是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一个特定主题进行大单元语文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关注课堂的教学效率,组织要适当,也要做到有详有略,有效拓展,让阅读教学从课本内延伸到主题阅读与经典诵读,这样也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而且还应了那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目标。接下来,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展开阅读教学便水到渠成了。

三、从批注入手,习惯与方法并进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走马观花,把焦点放在了故事的情节上面,对文章中的那些生字生词一跳而过,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与情感的体会也是囫囵吞枣……当阅读完这篇素材时,学生吸收甚微,消化不良,写起作文来也是无话可说……“读书不得法等于没读”,“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才能让阅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在开展主题阅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每一篇文章,教给学生各种批注式阅读的具体方法,如解释、概括、质疑、联想等,让学生学会使用批注,走进书中,走近作者,这样也利于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莫放拦路虎”的好习惯。在好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才能取得质的飞跃。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多种做批注的具体方法:遇到生字、生词时,要主动去翻一翻字典,标下注音,写出其中的意思。当遇到自己喜欢的语段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要动笔去勾画,写下自己当时的感想。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带着这些疑问反复去读书、去探究。经过长时间的熏陶、感染与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会逐渐形成,提升到“品读优美语段”“体会深刻含义”等方面,而且还能耐下心来仔细品读,反复咀嚼,批注感受和体会,学生之间也会主动进行交流分享。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们也会在阅读时养成一种爱思考、爱积累的好习惯,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也都随之得以提升。

四、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收获

首先,改变了学生阅读量小,阅读兴趣不高的状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学生一般花费2~3个课时就能完成一组课文的学习,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上能完成一册教材的阅读,其中,将节省出来的课内外时间可供学生阅读和参加活动。这样,同学们既能阅读更多的书,而且涉取的面也更加广了。其次,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精读课上,学生借助课例能初步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泛读课上,学生则能使用学案自学。这也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主动。在拓展课上,学生可以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畅游书海,而且大家都乐此不疲。整个阅读教学环节既体现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便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便于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生成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了必要的阅读方法,小到理解词语、做批注,大到学习一类文章时应该把握的要点、切入点等。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吃透教材,有些学生还能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行设计清晰的“学案”,真正实现了自主读书。而且学生自己还能做一名语文教学的探究者。在开展主题阅读时,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鼓励学生多去读书,读好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为他们的终生阅读奠定了好基础。

五、总结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5

语文属于初中教学学科中重要的一门科目,语文能够引导学生们正确的思维模式,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内容。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阅读知识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阅读的综合能力。就目前而言,我国整体的教学模式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没有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总体的教学质量。故而语文老师对于学生们的教育,应该适当改变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创新化的教学改革。处理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一、现阶段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当前,大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师还在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讲课,教师的讲课方式依然属于填鸭式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生综合学习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初中生的阅读基础比较薄弱,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可以逐渐引导、放缓讲课的脚步,为学生们学习阅读创造有利条件。大多数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害怕阅读学习的情况,致使老师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与学生产生默契,他们不能从心理上真正地喜欢阅读、热爱阅读,因此无法提升学习阅读的能力。除此之外,当前大部分的家长在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资料时,常选择关于写作的资料以及图书,而学生对此类图书很少有兴趣。并且,大部分学校内的图书馆常作为摆设使用,很少有学生会到图书馆内进行资料的查阅,导致很多较好的课外资源以及课内资源被闲置。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家长的日常被网络所包围,很少主动在学生面前进行阅读,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再加上部分家长很少约束学生,导致学生常将课余时间用来玩手机、玩游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虽然,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人的思想依旧比较落后,望女成凤以及望子成龙的思想常常占据大部分家长的认知。此种情况导致家长常认为部分课外资料都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的作用。再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只有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常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消耗在读课文以及背课文上,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转变课堂学习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革新语文教学模式,调动语文阅读课堂的氛围。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育部门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最终的结论,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友好交流,激发学生们学习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们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们在讨论与合作中自身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湖心亭看雪》一文时,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语文阅读学习小组。这篇文章的中心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们结合作者对于雪景的深刻描绘,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以以此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并将自己在阅读之后的感悟分享给组内同学。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利用新型教学手段,抓住学生关注焦点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语文阅读课堂也逐渐走向现代化、信息化,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了初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利用便捷高效的教学设备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取板书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阅读文本的体系和脉络,这种方法不仅浪费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信息技术走进阅读课堂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白板、电脑等设备为学生播放与阅读内容有联系的视频或者音乐,让学生结合其他教学资源,对文中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范进中举》一文的过程中,可以放映相关的电视剧影像,让学生们真切地体验文章中人物说话的方式以及人物形象的特点。《范进中举》隶属于《儒林外史》中的重要故事情节,内容比较经典,文章的作者使用夸张的手法对范进发疯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刻的描绘,而且描写出范进周围相关的人物对于整件事的鲜明态度,在此基础上抨击了科举制度对考生们的深刻毒害,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引人深思。语文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影像,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每一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

(三)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语文中的阅读是教学任务中最难攻克的模块之一,教师应该开展学生互动性教学,通过他们针对某篇文章的探讨,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水平。但是,目前的教学状况,学生们对于语文阅读学习难以自行理解,他们并没有实行学生之间的合作或互动性学习方式。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年纪相仿或相同,所以同学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一起交流和学习,在进行阅读的探讨时容易将自己更好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从而展现出良性互动、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所有的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取长补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阅读的能力,进而培养自身的综合学习素养。

(四)融合阅读与写作,明确写作动机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将语文阅读和写作进行一体化教学,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引领学生们拥有正确的写作动机。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写作素材产生一定的积累,还需结合学生的写作经验,让学生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此外,初中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需将阅读和写作二者相关联,并通过将二者合为一体更好地进行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有助于学生日后更好地探索写作规律。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上《乡愁》时,由于文章开篇描述的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教师在讲解文章时需要结合作者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文章为何这样描述。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再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文章内容。当学生了解写作模式之后,学生可以对文章的中心进行再创造,并明确文章的中心主题,从而提高作文的生动性。

三、结语

总之,阅读的学习乃是初中语文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故而语文教师应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还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将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化变革,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深入地理解语文阅读的中心思想和深刻含义,科学地开展语文的阅读教学,能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应该统筹并协调好语文教材中所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

作者:尹喜龙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刘家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篇2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生因为自身的认知特点,批判性思维普遍较为匮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因此对于初中语文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而语文阅读课堂思维交锋较多,是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磨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佳课堂[1]。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启发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质疑、分析、反思、论证和感悟,进而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本文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探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协调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

(一)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思维的引导与情感的体验。学生对于课文缺少个性化理解,通常会默认遵照教师的提示,或者是依据教学参考书的解读,这也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带来严重阻碍。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主题,更加细致地解读文章的布局谋篇与写作特色,同时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立足于不同视角,鉴赏和解读文本,由此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例如,在分析人物角色过程中,借助批判视角进行审视与分析,学生能够更准确到位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并准确评价人物的行为。所以,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自觉渗透在阅读教学中,由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透过文本,让学生吸收知识、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逐步形成批判和创造的思维能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所以教师需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并且从文本中提炼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畅所欲言,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融、观念与观念的交锋。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想法,这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探讨、辩论的过程又反过来有效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三)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从表面上看,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但实际上,其更是情感、态度、价值、意义等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在以后踏入社会或者进入更高学习阶段时,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质、培养求真务实精神,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

二、初中语文教学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技能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批判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活动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其阅读教学的重心依然是如何理解段落,加强字词读音,强化课后练习等,对于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二)对阅读材料的分析挖掘不够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渗透于课堂,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每一次活动进行训练。而语文老师则要利用好教材、设计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或进行渗透性随文训练,或进行专项训练。初中生的探究欲望较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往往缺乏成熟的思想意识和观点,在分析阅读材料时角度单一,理解浅显,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但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多时间花费在课堂讲解上,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教师也很少将课外阅读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注重运用课外材料拓宽学生思维。

(三)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

重基础、重微观,往往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侧重点,虽然能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大厦,但却影响了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同样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主观题意在发散学生思维,如果题目答案是统一的,就会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为此,教师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可以为主观题设置多种答案,围绕学生的思维范畴和方向对其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发展思维深度

构建主义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使学习者在情境中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的面貌,并利用自身已有经验对事物中所蕴含的知识进行同化,以生成新知识和新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新知识和新经验蕴含着学习者本身的思维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体现课程标准中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深度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立足于整体视角,从教学内容出发,通过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例如,《带上她的眼睛》这部科幻小说中设置了多处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尽量扣住学生的兴趣点去设计问题,使学生对于小说内涵和文本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批判能力,使合作学习成为深度思维的交流过程。为此,教师首先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将文本中设悬和解悬之处勾画出来,并以小组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不断整合和思维的碰撞,学生能够主动找出小说中有难度的地方,揭晓小说的多处悬念。通过教与学角度的灵活转换,学生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讲解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设计“科幻小说的是与非”“科幻小说的优与劣”等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创造、批判和质疑,由此对学生想象能力和科学精神进行培养。

(二)延伸文本内涵,拓宽思维广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文本的主要内容,能够衡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应立足于不同视角,鉴赏和解读文本,通过细致解读文章的布局谋篇、写作特色等,让学生深入而全面地理解文本,并强化个性化阅读体验。在《带上她的眼睛》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后,教师可先让学生以发言的形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因故失事,为了能让被困地心的宇航员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关注小说题目的作用,解释作者这样设置题目的意图,进而引出“设置悬念”的概念。这篇小说无论是内容还是题目,都非常新颖别致,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文章以层层设疑的方式,既对作品的悬念之美进行了展现,同时也将学生迅速代入文本,使学生充分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通过不断思考以下问题“眼睛能被带走吗?她是谁?她在哪里?”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在阅读整篇文章后,谜底终于在小说的结尾处被揭开,学生依然意犹未尽,并进一步探究作者想通过小说告诉我们的道理。科幻超越了现实生活环境,而刘慈欣科幻小说所带给人的思考,则更加深刻和理性,温暖而又不乏睿智的情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不断发现和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进而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广度。

(三)结合课外阅读和“阅读提示”,培养质疑精神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的对比,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而通过对阅读经验的归纳和反思,学生能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使批判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升华。[5]在统编教材中,“阅读提示”是自读课文助读系统的一大亮点。“阅读提示”不是面面俱到地解读整篇课文,而是抓住其中的某一点进行阅读指导,契合单元的整体要求,并且涵盖了课外阅读推荐、教学难点和重点、阅读方法指导,等等。教师结合课外阅读与“阅读提示”,能够有更加明晰的教学结构和脉络。《带上她的眼睛》文后的“阅读提示”中明确提到:“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阅读时,不妨先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线索。”该阅读提示对文本的阅读任务进行了明确,还推荐了其他科幻小说名作,如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由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这些科幻小说,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由单篇阅读延展为同类多篇文章,将阅读视野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分析、批判和质疑文本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态度。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偏差给予充分的包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错误”的价值。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体验,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结果,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理解给予正视,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审视学生。教师始终要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在《带上她的眼睛》这节课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把读到的内容与自己脑中的思考建立联系,同时尝试着表达出来。随着学生的储备慢慢丰富起来,表达的欲望也会渐渐强烈起来。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20年后“我”与小姑娘相见的场面:“2037年的一天,我驾驶着‘地心一号’地航飞船,奔向那6000多千米的地心……”这样一种综合训练,能够使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批判性思维不但能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阅读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终身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语文课堂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场所。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同时通过思维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雪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21(4):149-150.

[2]赵广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5):25.

[3]李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9):169.

[4]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解读(之一)[J].读与写,2022(34):156-158.

[5]应卫华.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格言(校园版).2021(27):40-41.

作者:黄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篇3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正在向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方向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来创建优质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技术特色,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让他们能够自主入境、自由生情,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增加阅读训练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视野。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真实的语文阅读教学情景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受困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匮乏,导致很多有关阅读教材的真实场景很难再现,导致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多依赖于教师的语言描述,对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阅读体验,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

1.2缺乏足够的语文阅读教学容量

我们知道,初中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和阅读理解能力非常有限,而受限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很多语文阅读教学环节被大大压缩,而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与此同时,有限的语文阅读教学容量也不能支撑起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很多教学任务无法贯彻落实。

1.3缺乏相应的语文写作知识储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练习是紧密相连的,而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语文阅读活动,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对写作知识的储备,在开展写作练习时,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落实相应的写作教学任务,导致很多写作教学目标不能贯彻落实。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可以创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开展多重感官体验,能够在多媒体情境下体会作者的创作思维,进而丰富自己的信息通道,真实感受各种阅读情境和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和探索。例如:在《故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视频,展现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让学生真实感受到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这么大变化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集中体会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从而能够在多媒体环境中落实概况文章、分析人物、赏析语句、探索主题等阅读教学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2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优势和信息化优势来收集更多的阅读教学资源,将互联网或者资料库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增大他们的阅读信息量的同时,也有助于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到课外活动当中。例如:在《岳阳楼记》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岳阳楼记》的课文录音,尤其是选取四言对偶句的朗读材料,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多长短句结合、骈句对仗的文学特色,帮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体会对偶设问的修辞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四部分来制作微课视频,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练习,体会作者的创作主旨,从而能够借助多媒体课件,开展文言文的自主阅读学习。

2.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初中阅读教学必须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保证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需要语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相应的写作练习,切实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良好融合。例如:在《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阅读平板和网络阅读平台,制作相应的阅读卡片,指导学生对优美辞藻、精美语句进行摘抄和分享,牢牢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要点,从而能够在精读、泛读等阅读活动中,做好写作素材的有效汲取。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展课外阅读教学,鼓励学生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介绍一处建筑物,保证学生能够结合阅读主题活动,开展相应的写作活动。

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既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舞台,也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的技术特色,采用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阅读内容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凤.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0(01):121.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6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翻转课堂越来越多地成为众多教师的选择。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能够收到一定的成效。现通过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挑战。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由来

“翻转课堂”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ParkHighSchool)两位化学教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的一次教学尝试。他们录制PPT演示文稿的播放与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只是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他们把这种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知识学习,课堂上完成作业进行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翻转课堂不仅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的顺序,而且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探究式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段虹,2015)当前,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开始逐渐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翻转课堂尤其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首先英语教师要成为阅读经验的分享者及领路人,其次要让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和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

(一)英语教师成为阅读经验分享者及领路人

英语阅读教学承担了重要的使命,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既是知识教授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这种多重身份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课前:初中的英语教材虽然版本不同但是大都以某个主题为线索,因此教师应该以单元为主题,提前准备好导学视频、预习导航卡、学习任务单、主题网络资源等。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并上传到指定的学生网络群。学生在课前通过资源包,提前学习语言知识内容、自主阅读。课中:教师发放课前准备好的教学辅助材料,第一种方式是发放统一的主题资料,确保人手一份纸质教学资源,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巩固课前学到的语言知识。第二种方式是在全班分小组阅读多份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材料,学生快速阅读材料,并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在课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点评,带领学生赏析选段,提出思辨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深层次思考。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主题检索,扩大知识面。同时,要求学生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相关内容,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二)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和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

真正的阅读是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遗憾的是,很多英语课题仅仅把阅读课限定为课内阅读。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课内阅读是英语阅读的起点,而课外英语阅读才是学生施展本领的舞台。课外阅读的材料可以基于主题,但是不拘泥于内容,也可以是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的阅读材料。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主题词汇的收集、句式的整理、篇章结构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注意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使用课前阅读资源时,学生应该提前分好组,各有分工,然后每个组有一个主要的研究任务。比如文学体裁的作品,不同小组分别从作家、写作背景、情节、人物、主题、与自己的情感链接以及语言赏析与运用等六方面,以问题为支点,对一部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完成学习任务单。

三、案例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7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始终停留在应试教育时期,尤其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未投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当学生对英语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由此,新时代背景下,要主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总体英语水平带来重要作用。

1.精心挑选初中英语阅读题材

教师展开教学中英语阅读题材是重要的依托,是学生理解与学习英语阅读的重要载体。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是否适当的选择英语阅读题材,直接对教师授课效果产生影响,并且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因此,英语教师要充分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上课前精心的选择适用于初中生的英语阅读题材。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初中英语教师要为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文章,展开针对性的讲解,深化学生对多种题材文章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要重点介绍不同种类文章的文化背景、逻辑关系与理解重难点知识,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当中展开辩论赛活动,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促使教师良好的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指导,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1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带来较大的变化。初中学生获取英语阅读素材的重要渠道是网络,也同样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方法。现如今,网络当中的英语阅读材料中,图片、音视频材料已经变成一种潮流,不但可以让学生精准的获得阅读的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从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画面感,让英语阅读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冲破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学习

信息技术当中微信平台包含微信群以及公众号、微博等通讯软件,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视频互动软件等,变成了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另一大课堂,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展开阅读学习,真正做到阅读教学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常态化。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是热情的,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激烈的竞争。

3.创设情境,激发英语阅读兴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就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应该将兴趣当作基础,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快乐。初中生的思维与掌握知识的能力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阅读当中所碰到的问题,耐心的为学生们介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程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现实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掌握阅读训练的基本点和要点。教师还需要多多与学生展开沟通,仔细的收集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备课。如此教师所教的内容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的展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

4.创建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师要确保学生课内阅读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做好摘抄,教师每一个月将学生的摘抄本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摘抄英语素材与语文不一样,不但要让学生们摘抄优美的语句,而且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学习新的词汇,积累丰富的语法使用方法,促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英语,让学生在未来更顺利的展开英语写作。另外,教师组织学生订阅一些英语报纸展开每周阅读。值得教师注意的是,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禁止给学生布置太多的课余作业,如若不然会增加学生阅读负担,还有些学生会因为作业过多产生敷衍阅读的现象。教师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快乐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出学生的阅读习惯。

5.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语言水平

分层阅读属于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要按照学生不同学习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分层教学分为两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分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展开分层。阅读训练中,设置不同阅读任务:第一环节全文通读;第二环节熟读文章;第三环节阅读文章过程中加入个人情感。这种分层阅读,从易到难,逐渐推进,良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每一名学生所掌握知识点不一样,学习方法与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展开分层教学。学生考试完毕后,教师要按照考试的最终成绩将全部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学生;第二个层次是具有中等阅读能力的学生;第三个层次是具有较弱阅读能力的学生。按照第一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在不同场景中灵活应用语言;对于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在加强他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感;面对第三层次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熟练记忆基础知识。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重要的构成部分。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渗入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应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洁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44-145.

[2]樊川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8(11):129-131.

[3]赵红梅.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7(20):111-115.

初中阅读教学范文8

一、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

在初中这个关键的时期,正是孩子们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模式将会有所变化,思维方法也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是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汉字积累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于平常的语文阅读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这时候孩子们往往只能读懂文字的字面意思,很难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来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孩子们的斯文能力有所帮助。初中时期,学生们的所学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学生们学习的内容更加晦涩难懂,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在加深,这时候就需要能有对阅读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来对孩子们进行讲解,使得孩子们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正确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把握作者最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

二、语文阅读教育的好处

在初中对孩子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有着多方面的好处,但是这些好处往往需要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以及日积月累的阅读才能培养。语文阅读可以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语文阅读就是要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们对自己所学西的内容有所思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哈姆雷特,老师们不应该说孩子们的思想是有错误的,而是需要对孩子们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可能孩子们的想法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但是这也是孩子们经过自己大脑思考所得出来的结论。孩子们所认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其实就是孩子们思维能力的体现,老师如果能够进行好的引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就会更上一层楼。阅读教学还能够提升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对学习往往都是抱着厌恶的态度,精神压力很大,这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进行一些有趣的文章讲解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也能够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但这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自己多重充电,学习学习。

三、阅读的教学方法

阅读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对孩子们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先不教学,让孩子们自己学习,自己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告诉孩子们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所表达的清关是关键,先让孩子们自己体会,然后让孩子们相互交流,最后让孩子们自己来讲解。老师最后进行辅导,有些地方学生理解可能不到位,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们来进行讲解了。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趣的,老师们应该提高课堂上的氛围,活跃课堂,让孩子们积极发言,踊跃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个时候才是孩子们思维能力开放的时候。

四、阅读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