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课程范例

初中德育课程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

如何科学设计和实施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从而增强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应成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长期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和研究,我认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要实现科学化,必须依据国家和时代需要,以教学大纲为统领,以课程教材为基础,遵循中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并有效运用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德育课程教学考评办法等因素。

一、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化

1.德育课程教学目标要符合国家和时代需要。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中职德育的重要渠道,它致力于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根据社会和时代需要,紧密联系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实际,用中国梦激扬中职学生的青春梦,为中职学生点亮不断前行的灯塔,才能激励中职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去,使他们勇敢地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2.德育课程教学目标要符合中职德育大纲要求。德育大纲是德育的规范性文件,它对德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教育部修订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是目前最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大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它突出了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凝练了中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强调了德育课程教学与职业实训的有机结合。它是新时期国家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也是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的重要依据。3.德育课程教学目标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德育课程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必须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必须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心智特点以及实际学习能力,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因材施教,既要注意照顾“两头”,又要充分调动全体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化

1.中职德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化。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体现,教学内容必须通过课程开设来发挥作用。要提升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与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与法律知识教育、经济与政治常识教育、就业政策与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如何将这些德育内容科学整合而设置为相应课程,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中职德育大纲要求及课程教学考量,我们目前把这些德育内容科学整合为《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三门课程。2.中职德育课程教材的科学化。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现,中职德育课程教材的科学化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有机融合并贯穿于中职德育课程教材内容之中。第二,中职德育课程教材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具有生活气息和吸引力。第三,中职德育课程教材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3.中职德育课程教案的科学化。教案是教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重要文本,中职德育课程教案的科学化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按照教学要求确定恰当教学主题;二是依据教学对象和内容确定教学目的;三是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四是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五是板书设计简明扼要,逻辑结构科学合理;六是创设情境,科学导入新课,有问题引领和反馈交流,坚持师生互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并将反思写入教案相应位置,以供以后教学参考和改进。4.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安排的科学化。根据中职学生实际需要,富有逻辑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并借鉴相关研究,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安排是:第一学期开设《道德法律与人生》课程,每周两节课,开18周36学时,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设计适合自己的成长规划,培养健康心理,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随着中职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多地融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因而在第二学期开设《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每周两节课,开18周36学时,这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走进职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到了第三学期,学生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因而开设《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每周两节课,开18周36学时,以此对中职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培训教育,有利于引导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初步规划,帮助中职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引导他们了解有关就业政策,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三、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科学化

1.教学方法的科学化。中职德育课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及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案例法、参与法、互动法、探讨法、情景法、故事法等开展教学。譬如,我们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有机融合到德育教学内容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故事教学法。再譬如,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就某个内容展开讨论和分析,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运用的探讨教学法。当然,还有其他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教师都必须精心设计,做好充分准备。2.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时,中职德育课程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辅之以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使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做到文字与图片、文字与声音、文字与视频的有机结合,增强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使中职学生能在舒适、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和法律教育。3.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职德育课程教师要切实摆脱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使中职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中职学生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中职德育课程教师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心智和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启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考评科学化

1.注重全面考核。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应该使中职学生在道德知识、道德能力、道德情感等方面得到收获和进步,尤其要使道德能力得到增强。因此,中职德育教学的考核应该涵盖这些因素,而且这些考核因素的分值设定要合理,比率要适当。我们认为,在这些考核因素的分值占比中,道德能力的考核可占50%,道德知识的考核占30%,道德情感的考核占20%。2.注重综合评价。按照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阶段,德育课程教学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过程性评价中,德育课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和环节中的表现,将他们的表现情况记录在案,并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此,我们将德育课程教学评价内容中的学生平时成绩评价设计为:学生平时成绩(30%)=平时作业(10%)+课堂表现(20%)。同时,我们还要把握好课程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融合起来。我们的实施办法是:学生课程终结性评价=学生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总评成绩为100分,达到60分者为合格。德育课程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学生德育素养以及完成德育课程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凡不合格者不能毕业。按照评价对象,德育课程教学评价也可分为评价学生的“学”和评价教师的“教”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学”的情况,应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家庭和社会评价等;评价教师的“教”,应包括听取学生反馈、教师自我反思,并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价等。

参考文献:

[1]乔瑾.参与式互动教学的中职德育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3):107-110.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STEM教育;创新能力

一、STEM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一)STEM教育走进数学课堂,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根据新课改要求提出,课程内容不但包含了数学的结合,更加注重的是数学结果的形成以及其中包含的数学解题方式,数学知识内容更加重视经验和过程。同时,初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课程的快速结合,利用STEM教育理念的综合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难度更大,导致学生觉得数学学起来很困难,而STEM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学生领悟数字知识的本质,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从而让数学知识学起来更加的轻松简单。通过对知识的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将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在转化思想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科学与数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严谨的科学精神,去探究数学问题,通过实验操作、图形变化、逻辑推理以及学生之间协作等各种方式来探究数学知识的概念。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并且通过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和讨论,获取知识的最后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数学难点,在对知识深入理解的同时,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内涵,进而拓宽知识面。由此以来,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际操作、共同合作探究出知识的规律,然后再把操作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让推理论证成为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从而培养了自主求知的精神。

(三)技术与数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可以看出科学和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数学与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融入技术内容,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函数图像的形成。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会运用描点法得到函数图像以后,但是对于函数图像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函数图像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输入变量和函数的诸多数据,让学生了解到直角坐标上的点,借助计算机软件生成函数图像,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完整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从而深化了学生对函数图像的理解和学习,也在技术与数学的融合下,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平台解决学生的知识难点问题,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并且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或者在学校的真实情况,为随时“家访”提供了便利。在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利用互联网平台,有利于实现数学知识教学一体化。

(四)将数学课程和工程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融入工程内容,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同时,将数学教学和工程内容相结合,真正地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手工实践操作工程内容,再通过对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思考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工程内容,就是将理论知识扩展到实践当中。学生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总结学习经验,并且和老师、同学共同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探究知识的规律,找到学习的方法。最后,工程内容应用到课堂当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建立数学思维能力,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STEM教育理念融入数学课程的探究,提出有效建议

(一)根据教育指导方向对STEM教育进行总体设计

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结合的新型教学理念。数学学科与技术、科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科走向综合化,还可以弥补我国教育的短板,发挥一定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首先,教育部门应该重视STEM教育的发展,充分了解STEM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应该利用STEM教育的优势,去发展数学教育,加强数学与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的结合,从而为我国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充分利用STEM教育的数学资源,有效结合科学、技术、以及工程课程,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应该提升教育意识,可以利用博物馆或科技展览馆等,利用各种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了解STEM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同时也促进了STEM教育的实践发展。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和同学共同探讨数学、科学方面的问题,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科学知识问题,比如在篮球活动中发现圆的知识奥秘,集体的力量对STEM教育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后,可以利用教育部门、社会的力量大力宣传和推广STEM教育理念,从而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STEM教育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的角度展开教学活动,利用STEM教育理念将工程项目组建起来,然后指定项目方案,对数学进行系统的设计,最后根据教学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研究问题,结合实际情景,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二)STEM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STEM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去引导学生阅读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书籍,比如科技读物、工程读物、信息技术读物等等,并且在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科技博览馆,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数学知识带来的魅力,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阶段,从单一教学逐渐转化为综合教学以及跨学科教学。STEM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探究怎样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STEM教育注重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STEM教育相比传统教育而言,存在着一些差异,它不仅注重理论教学,更注重抽象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将数学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变化。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画出教室所在的平面图位置,通过看图纸去学习直线和曲线的关系,以及图形的面积等等,然后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将理论知识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相结合,从而呈现出数学教学的特色。另外,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进行特色化教学,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并利用STEM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STEM教育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能力

在STEM教育中涉及很多学科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相关的学科融入数学课堂中。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根据相关政策展开教学活动,提前做好STEM教育的课前培训工作,让数学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直观形象地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端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从实践中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其次,STEM教育更加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STEM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需引导教师树立知识整合观念,提高教师的STEM教育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培养数学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达到教学目标。

三、结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新课程改革中重点提出的就是如何将各学科有效整合,以数学学科为基础,去实现科学、工程以及技术课程的有效结合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最终目标。同时,STEM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通过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来提升学生分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引入STEM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还可以将科学、技术共同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发现问题以及思考数学知识的同时,懂得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俊玲.初中数学课程中的STEM教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7).

[2]张静文.概念转变视角下的STEM教学设计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

[3]孙海荣.“STE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7(14).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逐渐形成,在初中课堂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够有效塑造初中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同时,也为人才的德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德育教育在基础阶段教育的渗透。

一、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教育,更加注重人才德育方面教育,德才兼备成为新时代人才的关键标准。初中教学改革要求,在人才培养中,不仅需要重视人才技能和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落实初中教学改革相关政策。

2.教育改革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伴随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不断调整方向,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人才的核心素养。而在教育中不断融入德育教育是提高人才核心素养的关键步骤,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是初中教学改革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化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是遵循客观化学规律与教学规律而开展的一项基础教学活动。这与辩证唯物主义是相契合的,遵循物质是客观的自然规律,而唯物史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这也让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具有可能性。此外,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可以了解名人事迹,如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一生的贡献,其最终也是由于过长时间研究放射性元素而去世,这种为了科学研究事业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化学研究者学习的,因此,通过初中教材中这些化学历史故事的讲解,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研究精神,让初中化学课堂与德育渗透也能够有机融合。

三、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1.准确解读教材,渗透唯物主义价值观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材,从中挖掘德育内容,进行适当并且适时的德育教育。如在讲解《原子的构成》内容时,通过学习α粒子散射实验,让学生明白宏观与微观的概念,并且让学生了解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是不断运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反作用于物质,并且从中引申到量变和质变的概念,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不断渗透唯物主义价值观。唯物主义价值观是一切德育教育的基础,是初中教学改革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人才培养中需要不断强化的核心素养培养。

2.树立榜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化学历史上人物贡献的描述和讲解,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并且从中获得一定的道理,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新课程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知识引导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授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授课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学识的渊博,初中化学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教材与课堂,要旁征博引,不断以更为有趣的化学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更要注重以化学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正面引导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如在讲解《海水“制碱”》内容时,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就是正面的榜样之一,作为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他对我国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依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关键在于依托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整合,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不断增大德育教育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比例,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初中化学课堂,也可以不断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如在讲解《运动的水分子》中,除了要学习水的净化原理外,更要让学生知道水资源的珍贵,尤其是淡水资源,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同时,不断开展生活化教学,从生活实际入手,着眼于身边的小事,让学生在生活中珍惜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家庭生活中,不用含磷洗衣粉,一水多用,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实践教学,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实践教学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和化学生产的意义,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我国化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化学实践教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验教学,另一方面是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如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小块钠放入水中,并且观察发生的变化,通过学习学生会了解过量的钠放入水中会引起小型的爆炸,因此,学会在实验过程中会有胆怯害怕的心理,这时教师通过正确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只要是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就是完全安全的,帮助学生树立化学实验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而对于社会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工厂,通过实际的化学生产,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亲眼观看化学工厂生产加工的过程,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5.结合社会实际,进行科学精神教育

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师通过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以生活中实际为例,若干年前,我国发生“非典”疫情,正是千千万万的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的科学研究,才实现了疫情的控制,正是一个又一个化学难关的攻克才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这其中就蕴含了深刻的科学研究精神,科研工作者通过刻苦钻研,以不怕牺牲的精神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值得任何一个化学研究者的学习,也是初中化学教学进行德育渗透重要途径和方法。以上是我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和方向,为初中化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合理化建议,并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定参考。虽然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这是初中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其中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我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德育教育也能更好的与教学课堂融合,为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岑远康.让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绽放[J].数理化学习,2017,(06):20.

[2]刘刚.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行德育[J].学周刊,2017,(06):92.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德育;教书育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教育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全员育人就是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学生德育工作中,将自己的课程内容与德育内容融会贯通,体现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课有德育”让教师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教育中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其独特的方式,将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渗透,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本课程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

一、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德育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将爱国情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信念等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贯穿于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情境甚至是整个教学全过程,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培养符合时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对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丰富多彩,但是也良莠不齐。目前由于中职学校招生门槛较低,使得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中职学生存在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性差的现象。但是中职学生本身正处于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并且盲目从众,这就要求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要沉迷于游戏、小视频中不能自拔,正确看待网络世界,了解计算机应用的优势,让计算机成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计算机课堂教学注重讲练结合,如果按照传统的演示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就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习兴趣。在WORD图文混排任务中,教师通过安排完成“春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题材的任务和“庆祝国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展”等爱国题材的任务教学,让学生在搜集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完成板报制作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在PPT幻灯片制作中安排制作“我的家乡”介绍,通过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景点、家乡特产的幻灯片制作,把相关知识点进行融合,制作出有声有色、图文并茂、震撼人心的作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艺术感和操作技能,更可以通过作品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在“爱国爱家”的学习任务中,体现“以小见大”的作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强化建设祖国,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意识,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引发学生对知识情感的体验,有利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共同提高。利用元旦、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电子贺卡送给父母、老师、长辈、好友,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感恩意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学生心存感恩才能有责任意识,才能积极面对生活,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康成长。教师通过创设毕业应聘的情境,让学生设计自己独特的“自我推荐表”,将学生带入毕业竞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表格制作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自我,发现优势找到不足,真切体会到要想完善充实自己的应聘书。这就需要在校期间做好目标规划,立足专业学好技能,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只有取得的成绩越多,得到的锻炼越多,才能将自己的应聘书做的精彩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们的规划意识,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为完成自己在学校的阶段目标去努力。

(三)因势利导正确使用网络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全世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在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为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人们的情感理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带来很大影响和改变。互联网带来高科技同时,也带来了虚拟世界对我们的冲击,尤其是处于心智成长时期的中职生,很多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不能自拔。因此网络世界对学生来说,既是天使也是恶魔,因为它铺设了通向知识海洋的广阔道路,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也因为它充斥着痴迷、暴力、诈骗等不良内容,对一些缺乏控制力和分辨力的学生来说是在损坏身心健康。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有效使用计算机网络,有目标有计划地利用网络丰富资源进行学习、工作、娱乐,充分认识网络的“功”与“过”,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等案例讲解,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网络好奇,自觉抵制不法行为,预防网络犯罪和网络陷阱,以免上当受骗。其次要求学生正确对待虚拟世界,远离不健康网站,在畅游网络世界汲取知识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和自控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信息社会中把握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

(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室都是各个班级共同使用,养成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至关重要。计算机设备是学生正常上课的硬件条件,这就要求从学生的行为举止入手,遵守计算机教室各项规章制度,上课时学生要按照教师指定位置就座不能随意更换,正常开关机爱护自己所使用的机器。在进行课堂练习操作中,要求学生在保存文件时候,统一保存在以自己班级姓名所建立的文件夹里面,避免使用混乱,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是与人合作交流要遵守的规则。下课前提醒学生收拾桌面,检查机器的关机情况,带好自己物品并将键盘、鼠标、椅子摆放整齐,值日生值日后再做最后的检查。“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规则”,规范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五)提升团结合作能力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职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毕业后就要面对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对中职学生就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学校期间就要有进入职场的心理准备与能力提升培养。计算机课堂教学任务多数设计要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样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课堂任务完成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不同,让任务完成好快的学生做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既可以达到团结协作共同学习的目的,又可以将知识得到巩固,还可以增强自我成就感。

三、小结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课程特点,搜集素材,用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和授课内容,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技能、德育“双丰收”,让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提高德育实效。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培育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教师为其奋斗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国.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职业,2013(4).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德育课程资源;传统文化;地理教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价值,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爱国主义、环境观念、资源观念、人地可持续发展观念、家国意识、传统文化观念等。本文对鲁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观”德育元素进行深挖,并详细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希望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有所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

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人们的生活观、审美观和创造智慧的物质形式及精神形式的总和,是人们在改造自然、优化自身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能够被传承的民族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久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传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指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二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文化典籍,三是指中华各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四是指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五是指各种物质文化遗产[2]。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人们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

二、初中地理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价值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

当今社会世界发展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而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个性特点非常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人文精神,实现地理育人目标。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方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区域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特色。文化现象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如黄土高原文化区窑洞的形成是由于黄土高原的特殊环境。黄土的土质直立性较好,便于开挖不易崩塌,黄土高原地区气候相对干旱,易于延长窑洞使用的寿命。由窑洞文化延伸到对黄土高原的区域认知,在思考两者关系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观察窑洞特点时锻炼了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在研究黄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了地理实践力,渗透了人地观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可并传承的丰厚遗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蕴含着爱国主义和环境伦理内容[3]。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渗透于心,外化于行,在外在行为的表现中,能够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三、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

初中地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现对鲁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进行挖掘和分析,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材中主要蕴含的传统文化形式有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民居文化、服饰文化、语言文化、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广为传颂。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是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起了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是对于自己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热爱和自豪之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我们地理教育者的使命之一。

2.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主要包括:音乐、舞蹈、书画、戏曲、剪纸、建筑、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艺术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形成的,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建筑、饮食、服饰最能反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如南方的屋顶坡度较大,与降水较多有关;南米北面,与南方和北方的气候有关;青藏高原藏袍,袖子可以脱卸,与当地昼夜温差大有关。

3.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是世代积累下来的自然和人文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少数民族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等。

4.传统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初中地理课本中传统文化遗产内容丰富。

四、初中地理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4]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中学地理、数学、物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以教学为依托,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现结合初中地理教学,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是传统文化的施教者和传播者,只有教师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才有可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现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要改变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深刻影响,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确定育人目标,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那如何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呢?在日常,教师可以多涉猎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以及影视材料,其中与地理相关的书籍、影视材料有《中国国家地理》、《航拍中国》、《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等。这些资料中有许多与地理相关的风俗民情、文化形式,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和使用。在教学中,与同行切磋,通过交流研讨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并通过磨课活动,探究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2.巧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优秀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在“自然资源基本特征”这一节中,以两个词导入:都说我们中国是地大物博,这个“博”到底怎么写?地大物“博”还是地大物“薄”?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分为两个辩论小组,利用图片和文字说出自己的理由。整节课围绕着自然资源特点这条主线开展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国是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珍爱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

3.善用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情境的创设,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情境,可以分为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模拟情境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听、看、思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在“黄土高原”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白羊肚头巾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文化,探究这种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传统文化的产生与自然有密切的联系,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另外,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体验真实情境。如在教授中国的传统节日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那达慕节、汉族元宵节、傣族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课前准备相关的物品,上课让学生分小组展示相关的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对节日文化的认知。

4.组织研学旅行,感受文化魅力

研学旅行是地理课堂的延伸,具有目的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研学地点。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教师可以确定特定的研学地点进行考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技艺——周村烧饼为例,可以选择本地淄博市周村区为研学目的地,让学生考察周村烧饼的食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烧饼的主要由面粉制作而成,而为什么在周村盛产小麦而不是水稻?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孕育而来,进一步培养其在地理中的传统文化观。在研学过程中,途中所见所闻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建设成就,进而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总之,传统文化渗透于整个教学中,只有教师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潜心挖掘教材,精心研究教学,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传统文化教学才能落地生根。目前,对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数地理教师还未认识到它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作为地理教师,我们有义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卢欢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

[2]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朱贵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硏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6

(一)社会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可以在培育营养学人才的同时,发挥乘数效应,使学生的营养学学习带动家长,社区,乃至社会对科学摄食,均衡营养的理念的普及,从而加强家庭的预防保健工作,培养居民终身健康养生意识,在营造学生学习氛围的同时,让大家互学会用,从精神层面形成自觉的人文关怀。此外,通过对营养素,营养强化产品和保健食品的认识,学生、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杜绝不良食品的危害,防微杜渐,共同监督食品安全领域,真正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对社会建设领域的保障性教育(营养学普及),扩大性就业(营养师队伍建设)、完备的社会保障(多一重自我健康保障)、高水平的居民健康都有进步促进作用。

(二)文化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扩大营养学人才培养的范围,增强营养学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营养学人才培养的素质,形成完整的营养学教育格局。营养学教育同其他科学教育一样,从小培养有利于学生对食品营养知识的储备,学成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最娴熟的学习技能技巧,让学生从小受到健康营养理念的熏陶,加深对营养学学习的兴趣,建立深厚的营养学情感,更利于食品营养学人才培养。同时,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顺应新课改要求,顺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适应社会,有可操作性。传统的课程设置有极强的局限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营养学课程通过各种实验,开放性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念能力,养成主动性、自觉性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基础教育的内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对学生食品营养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来弘扬他们自爱、他爱、大爱的精神。

(三)经济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可以以点带面,以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区,社区带动社会,发挥乘数效应来养成良好的营养饮食习惯,抑制疾病的高发率,减少大众的医疗支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通过群众自治、全民共治和社区医院的配合,提高公共营养健康水平,避免国家在医疗建设上的盲目过度的经济投资,维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食品添加剂及保健品的识别来共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伪劣产品。

(四)政治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营养学会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中心,围绕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精神,以发展创新、积极开拓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为科普资源核心内容;以儿童青少年、城镇居民、公务员、农民等为重点人群;创新宣传形式,打造品牌活动,开发科普产品精品,积极参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为提高全民营养科普素质和改善民生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努力。”“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编著营养知识教材、开发教具,结合营养立法工作,努力争取将营养知识纳入国家小学教育体系。”“民以食为天”,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着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食品营养学的教育正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对国家号召的热切响应。它在通过尊重理解部分民族食品禁忌、巩固食品安全来增强了多民族团结,巩固国家政治环境的安全稳定。

(五)生态文明建设功能

开设食品营养学,是通过对人体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体,生命体的价值。通过对营养素的作用机制和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来增强学生“和谐、整体、平衡”的理念;通过对食品加工中营养素的破坏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再通过万物同源,融会贯通的营养理念来引导学生从整体、和谐、辩证的角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基础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的可行性

(一)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发展规律要求

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目标是形成学生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导入正确科学的饮食营养观念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可以塑造良好的体型,提高学生的体质,并通过食品制作的美观效果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食品营养学教学可以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科书,影音资料,手绘画册和参考图书。侧重于学习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通过直观、简单易懂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使教学内容简单,易读,易掌握。适当增加食品加工程序、烹饪工艺内容,让学生从做中学,加强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力,把课堂生动化,培养学生对营养学的深厚情感,促进食品营养学的进一步普及。

(三)教学方法多样促进学生学习理解

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可采取多样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结合调查、讨论、实验、参观、访问、合作、研究等多方面的讲授形式,并运用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教学互动,增强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特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运用简单大方的图形坐标,使教学层次分明,并注重补充最新的营养学相关新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建构。

(四)师资资源配置严格便于课程开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师来源趋向多元化,不限于当地师范院校的食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是面向全国各大高校的相关食品与营养专业的毕业生,凡是热爱教育教学,并且通过教师入职资格认证考试者都可参与《食品营养学》课程的讲授。在入职后,每隔三年都要进行教师资格再认证工作,确保教师来源的规范性和先进性,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便于课程的开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7

1.英语词汇教学要点?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课程的教学,必须凸显学生主体语言的运用价值。因此词汇教学首先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拒绝学生被动学习、强制学习。以引导学生的兴趣为主,不要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就是需要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英语词汇教学应实现学生词汇量积累,满足对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书面翻译等基本英语能力的要求,提高在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另外,词汇教学还应注意提升课堂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注重每一位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的积累,不要拘泥于让学生背诵抄写的传统方法。强化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的灵活使用,并且要能符合正确语境的要求。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注重学生的未来终身发展,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简单快捷的背诵英语词汇的方法,进而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

2.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下,部分初中英语教师都过于注重学生的英语成绩,对学生进行的英语教学也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为主,并没有在意英语词汇方面的教学,也并没有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英语交流非常少。在这样枯燥烦闷的英语学习环境,不利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进-步导致英语教学的效率不高。对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部分教师就是让笋生单纯地死记硬背,从而导致了学生无法真正地了解英语词汇,进而不¥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最终学生在词汇运用的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等呵题。例如在表达“上面、从……上过去、穿过”等意思的时候,初中生对于hrough、across、over、past等词汇的区别没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导致在句子ft达中出现错误。

3.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3.1创新模式,巧记词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阔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时,需要改变传统的英语词fc学习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多媒体这个新时代产物在英语词汇课堂上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既符合了时代特点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方面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把英语词汇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通过大屏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在音标、发音、词语结构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创新教育模式可以显著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质量的目的。例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模式进行辅助6教师基于PPT课件创造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同学们提升对英语词汇学习方面的兴趣,例如可以把课程中的英语词汇用元宵节猜灯谜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把yellow、red、green、black、blue、purple这种带有颜色这一类英语词汇放在PPT上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灯笼颜色来理解不同的英语的含义,也可以把vol?leyball、&>〇山811、乜381^〇3311、161111;8匕&11等球类运动和对应的灯笼图案进行连线。采用让学生们举手掩答的模式来进行这游戏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加强了学生对英语词汇方面的积累,还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符合初中生英语学科素质发展的要求。

3.2掌握方法,记忆词汇?

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生学习英语词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初中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学生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单词的讲解的时候,每一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在不同的单词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其中暗含的规律还是可以寻找的。其次是利用单词的结构来对单词进行记忆。在学习英语单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有很多单词都是相似的都可以写在一起进行记忆。我们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把具有相同意义或相近意义的单词写在同一个树状图上,加强学生的记忆效率。在英语课堂上就是需要让学生知道英语语言的最小结构并不是单词而是单词里的一些字母结合。学生需要合理的利用这些字母结合来帮助自己记忆英语词汇。例如学生在进行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英语单词拆开来进行学习。像a、e、i、〇、u这样的字母叫做元音字母。通常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重读相对开音节中发长音,在重读闭音节中发短音。而除去这五个英文字母之外的英文字母叫做辅音字母,一般辅音字母都是变化多样的。所以学生需要熟悉这些英文字母其中暗含的规律。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这些英语词汇进行拼读拼写,总结归纳它们的规律,降低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难度,逐步形成认知英语词汇的能力e?

3.3创设情境,拓展词汇

创建适合初中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英语词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英语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趣味性才会更强,也更加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英语词汇。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效率不甚理想,很多学生对汉语释义相近的英语词汇的记忆效果不好。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合适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拓展词汇辨析,增强英语词汇基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智慧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思维。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词汇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词汇的前缀后缀、派生词、词根等方面来增加英语词汇方面拓展。在学习display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这个单词进行拓展,像dislike、disappear、disarm、dismay这样相似的单词进行词汇拓展、再比如像合成词这样,一般一个合成词就是由一个单词或者多个单词姐合而成的。我们可以根据记忆最终的单词的方法来对生字都要分单词进行记忆,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很容易记住单词的拼写,而且还能够进行对单词的拓展。利用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来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方面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提升英语综合水平。

3.4了解学生,加强交流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8

(一)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其个性特征基本不稳定,比较容易受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感染,行为多表现为模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就使得学校及教师可利用学生在群体活动中的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个性。但是传统的显性课程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极易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却绕开了显性课程这一弊端,从其发生的心理机制来看,它是通过随意的、非正式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有别于显性课程的明确目的性。隐性课程这种随意性的渗透模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学生的意志、认知等多方面的人格特征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变化。

(二)影响的持续性

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习得的情感、认知、价值观等,并不一定在学校期间立刻表现出来,有可能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显现,也有可能在步入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后才显现,还可能在步入社会经受磨砺后逐渐显现出来。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隐性课程影响的效果是长久的、稳定的,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都会受其影响。众所周知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伤仲永》一文,讲述了早年聪慧的儿童方仲永,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接受适当教育,而逐渐变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它给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便是: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里所讲的良好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授之外,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等的隐性课程。这就凸显出了基础教育中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三)市场经济下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需求

从个体角度出发,隐性课程对基础教育的急功近利现象有极大的缓解作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隐性课程的活跃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培养和优良品质的传承。因此,未来隐性课程的建设就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完善各种物质资源,还应当将各种资源与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有基础教育特色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隐性课程涵盖的范畴

隐性课程的建设往往被理解成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二者在建设意义、功能、任务上是不同的。

(一)文化氛围

基础教育中的校园文化氛围主要包括学校的制度、观念和校园文化活动,涉及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机构体制、教职工的职业操守、学生的行为准则、师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各种比赛和演出活动等。这些要素中有些是可以看得见的,如规章制度、各项比赛和演出;有些是看不见的,如师生的价值观,但可以通过相处或者观察后总结得出。而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学校内对师生的行为起着不自觉的影响作用。新成员一旦进入,便会不自觉地受到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淡化其原有行为中与新环境不相容的模式,逐渐适应新环境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新成员试图破坏或者违背这种氛围,必然会受到抵制和谴责。这就说明隐性课程中的文化氛围是维持学校稳定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人文环境

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将他们个人的价值观、学习方法、行为方式耳濡目染地传授给学生。在课后,教师的交往方式、谈吐方式、人生观也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学之间由于接触时间更多,相互影响的机会更大,常常会造成“人以类聚”。因此,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行为方式、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完善,即所谓的“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学生在人格特征、情感等方面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还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进步。鉴于此,培养接受基础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容忽视的。

(三)物质环境

各种物质资源共同构成了学校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建筑、植被、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各种装饰物,等等。学校的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主要起到一种平衡作用。例如,学校的操场是否配备齐全、实用,能否满足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要求;学校是否配有图书角,以便学生获得课本之外的知识;学校的卫生设施是否到位;学校是否历史悠久;等等,都能使学生对学校的物质环境作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广度、深度、情绪、态度等。一个机构完善、植被覆盖率高、装饰物丰富多彩、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施完备的学校环境,能使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利用这些课堂以外的资源,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品位、文化底蕴等均在无形中提高了,而且这种提高是相对稳定的、持久的、难以代替的。

三、隐性课程的建设途径

鉴于隐性课程的随意性、隐蔽性、难以控制性、涉及范围广泛性、开发高难度性,因此,在建设隐性课程时,不可能遵循统一的模式。这里只简要地介绍几个相对比较重要的方法,希望能有助于隐性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而优化我国课程体系,促进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校园文化培育的关键是要围绕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根据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学习与情感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从形式到内容对学校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同时改造,既要保证有相对稳定的、对所有学生统一实施的显性课程,也要将显性课程进行适度的外延,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法,建立动态的活动机制,及时吸收利于学生成长的新机制。同时,还要形成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参与并推进社会主流文化发展机制,以学校、教师、学生特有的优良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感染社会成员。具体来讲,学校要组成专门的课程专家与专职教师共同构成的开发小组,通过总结学校、教师、学生的特点,结合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校的校训、规章制度、师生的行为规范入手,制定一个动态的更具人文性质的隐性课程体系。由于隐性课程的随意性、多样性,它可以是某种学习氛围,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还可以是校园的整体学习风气,等等。学生接受隐性课程的影响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无目标的状态下受其感染的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激发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去,从而促进其人格完善,促进学校的进步。

(二)教师观念的重塑

培育教师作为隐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导力量的观念,才能督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使其在有计划、有目的的状态下开发、选择和应用适合基础教育学生的隐性课程。具体而言,教师应当以显性课程为依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凝聚有学校人文精神的校园物质环境与展现校园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及散发出人文气息的校园人际氛围组合起来,使原先模糊、隐蔽的、学生无意识接受的隐性课程变得清晰、易行,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育人规划及评价方式,时刻秉持着引领学生有选择性地融入校园文化氛围的观念,完成自身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三)校园资源的整合

学校是一个独特有序的社会环境,其功能不仅是要让学生能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要使学生从学校的物质、文化、人文环境中获取有关审美和理性的知识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有魅力的人格特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因此,仅仅依赖传统的显性课程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学校管理者、隐性课程开发者认真研究学校各种资源的关系与状态,列出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文资源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判断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使不同的资源之间形成互补与包容的关系。通过各类资源关系的构建,可以将这一体系置于学生发展的课内、课外的“场”之中,并最终形成不同于综合前的任何一种单一资源的新的隐性课程模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师队伍的健全、校园物质资源的充实、师生及生生关系的改善、学校制度环境的完善等,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将这些要素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于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从而落实到自身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中去。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