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范例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1

虽然不少地区和学校已经在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并将传统文化课列入地方课程教学中,但传统文化课质量仍难以保证且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从课时数量来说,如山东省将传统文化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合在一起同属于“地校课程”。对于一名小学的学生来说,大约每两周才能上一节传统文化课,而担任传统文化课授课工作的老师一般都兼任语文教学,且经常由于复习、考试发生占用传统文化课或将传统等现象致使课时时间难以保证。此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考核标准。很多学校和老师在贯彻落实传统文化课教学工作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局限于经典诵读,要求小学生将指定的经典篇目诵读得朗朗上口,仅此而已,在口头背诵的同时却更凸显出理解和身体力行的缺失。

2、缺少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

小学大部分任教传统文化的老师都兼任其他学科,部分老师还是班主任。平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细致钻研传统文化课的教学,致使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小学名义上开设传统文化课已经有几年时间,但不少家长仍然不断提出希望学校能开设“国学课”等建议,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并未深入人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序言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为了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使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起到塑造学生文化人格、提升学生素养境界的作用,必须将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悟、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过程。在小学教育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传统文化

在诵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要求学生对所选文章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还可以辅以生动易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传统文化是凝练而厚重的。而小学生年纪尚幼,心智不成熟,人生阅历很浅,仅靠诵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蕴有一定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比如,讲解作品时教师可先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作者所处的年代和人生经历,把学生思绪拉到作品创作的年代及作者所处的境遇,体会此情此境,领悟其思想。再比如,讲授成语可以配以生动故事,诵读诗歌时可以配以插图,也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身边事例来理解经典,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

(2)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纳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局限于课内,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的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情态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加强青少年品德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拓展人文思想,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此外,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可以利用班队会和课间集会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民间风俗;在野外郊游和联欢活动中,学校和班级可以开展对对联、猜灯谜、抖空竹、放风筝等传统游戏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书法、民族舞蹈、围棋、戏曲欣赏等学生社团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提高传统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及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2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大家都知道,学习传统文化的是培育和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所以世界各国为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爱国心,都积极主动的宣传本国的传统文化。无论什么国家或哪个民族,传统文化对每个国民的熏陶是必定的,也就是说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根本之一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软实力的源泉之一也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苏武的持节不屈,保全国威;老子的“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兴师救亡,宁死不屈;陆游的以诗为剑,抒发心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有力的表达了这些古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发扬光大这些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当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的大学生,激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中国凝聚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正是我们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之所在。

二、加强传统文化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志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锤炼与积淀形成的,其中有许多瑰宝精华值得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授。如《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宽容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的集体主义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等等民族传统文化中进步、积极的内容来熏陶国民的思想,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国民的集体主义。另外,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世界不同文化观念的相互激荡,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战略重点转移到我国。他们利用强盛的经济、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利用所谓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和宗教等问题向我们发难,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对我国进行全面渗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心理情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加剧,从而思想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这对当今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教育中的加强提供了历史条件。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开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厚文化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秦凤霞 单位:山东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3

在中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须进行顶层设计,并由校领导组织实施,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并层层推进。如学校可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分管教学和政教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可由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及团委书记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教育计划,并组织、监督实施。同时,团委应负起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可以利用广播台、黑板报、讲座、演讲比赛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宣传在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政教部门应该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抓,利用集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利用学校资源建设“书香校园”

在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浓厚氛围的基础上,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书香校园”,让校园里“书声满屋,书影满园”,形成人人爱读书、处处可读书的良好局面。

1.学校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定期开放,组织学生阅读。

同时,可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对爱读书、读好书的学生、班级实行奖励。

2.可建立小型开放式书架,实行图书漂流制度。

为方便学生阅读,学校可在校园公共场所,如楼道转弯、寝室大厅、食堂等地设立开放式书架。图书来源主要是教师、学生、社会捐赠等,书架由指定班级负责管理,全校学生随阅自取,阅后放回。这样,既可方便学生阅读,又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

3.可建立传统文化墙,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块砖都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校可利用空白的墙壁,制成传统文化墙,上面画上名人贤达画像,写上名言警句、励志故事等。如“勤”字墙: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都是因为“业精于勤”,又有多少人事业败落,也是因为“荒于嬉”。又如“积”字墙(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志”字墙(志当存高远,真诚写春秋……)等。

三、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选择教育内容应秉持“就近、合适、足用”三原则,尽量考虑中学生特点,切合学生实际。

1.可以从乡土文化教育入手,培育学生的良好德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笔者所在的三门为例,三门人杰地灵,物产丰茂,乡俗众多,其中就有很多民风民俗积极向上,很适合培育学生良好的德性。比如三门传统小吃“糟羹”,就跟戚继光抗倭有关,很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三门农历正月十四有“迎龙”习俗,亭旁的“杨家板龙”为三门一大文化名片,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就蕴含了丰富的中华龙文化传统。

2.可组织学生解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从中寻找传统文化元素,变冷冰冰的条例为温馨的文化熏陶。如“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这一条,我们可以联系电影《少林寺》里一句话: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讲“尊敬老人”,我们可以引用三门的俗语:敬重田地自有谷,敬重老人自有福;讲“不迟到不早退”问题,我们可以用“宋庆龄冒雨赴小学生之约”的故事;讲“守信”,我们可以用曾参杀猪的故事;讲“爱惜粮食”,我们可引用《悯农二首》。这样的教育使得硬冷的条条框框变得活泼、有趣,学生也更愿意接受。

3.可向学生推荐经典美文作为课外必读书

如《三字经》《弟子规》《诫子书》《孔雀东南飞》《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与古圣先贤成莫逆。

四、以校为主,放眼社会

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学生也不可能永远圈在学校里,成为象牙塔里的幼苗。学校可利用周边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给学生提前打预防针,尽早培养免疫力。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观

摒弃一上网即玩游戏的坏习惯。网络是工具,是获取知识的渠道,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分辨网络上良莠并存的现象,学会选择,让网络为己所用,绝不能沉迷网游而成为网络的俘虏。

2.可成立各种志愿队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义工组织、青年志愿队,定期到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服务,以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3.应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把学生在家庭、社区、村庄的表现列入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孝子孝女”评选活动的依据,避免出现学生在校表现良好而在家庭表现恶劣的现象。

4.可鼓励学生品尝、参与制作传统美食

了解中华美食文化,熟悉美食背后的故事,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洋快餐,养成健康、科学、传统的饮食习惯。

5.须教育学生理性对待洋节日,不盲目跟从

不随大流,要学会洋为中用,借西方节日的外壳,过中国节日的传统内涵。

五、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4

关键词:茶文化;课程思政;传统文化;高校教育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促进思政教育的需要,也是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传承的需要,因此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其内容涉及到诸多文化板块,而因为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与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相比遥遥领先,在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在各学科中融入所面临的机遇和困难也是其他传统文化同样需要面临的,所以茶文化教育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极具有典型性和折射性。如果我们笼统地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思政平台下的融入,由于缺乏一个具象的参考,所以很容易使得本次探究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而这也是本文要以茶文化作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案例的原因。针对于过去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内容空洞等问题,国家主席强调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更加深入地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教育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就是一种无形化教学,让学生的思想和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课程思政正是满足于无形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改革,探究课程思政平台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质量有着现实意义。

1课程思政的含义及其价值

1.1课程思政的含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优越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求自我满足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对于生活的来之不易、粮食的珍贵、民间的疾苦、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以至于个人主义成为年轻一代身上的标签。思政教育是高校针对于学生人格素质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是“四有青年”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在专业化授课的模式下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很难达到最初设定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国家对未成年人的思政教育做出进一步强调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被率先提出,并首先在上海部分学校试行。所谓“课程思政”,就是以强化思政教育为目的,各学科有意识地引进思政教育内容并自觉与思政课程进行同步教学,从而对思政教学起到协同促进作用,并最终将高校的思政教育落到实处。“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自2005年实施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经历了3个阶段:在2005年到2009年期间以上海为试点开始执行“两纲教育”;从2010年到2013年“德育一体化”教育被全面推行;从2014年至今“课程思政”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且获得了政府的支持。

1.2课程思政的价值

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是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教育改革的形式主要是一种教育纵向的自我纠正与完善,各个学科的教学是单独形成并且独立发展的。而“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给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它将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模式,纵向依然是走传统的思政教学之路,横向则是结合各个其他学科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摄入思政教育内容,使之既丰富了各个学科的内容,又借用了不同课程的力量强化了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通过改变教学风格、抓住资源优势等措施逐步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发挥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辅导作用。除此之外,“课堂思政”是将不同课程进行“串联”的首次尝试,“课程思政”改革的成功将会为我国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其他学科教育的良性改革和发展。

2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在其他课程中融入所面临的困难

2.1教程编撰有难度

不同的课程本身就有着各自的富有规律的内容安排,且这些安排在最初课程设计的时候都是充分参考学生的实际受教育程度以及成长特点来规划的。在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融入这些早已自成体系的学科中或多或少容易打断教学计划,有可能最终还会对课程教学成果起到反作用。因此,教程编撰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将茶文化的思政教育理论与课程内容结合需要一定的心思;二,让茶文化的融入同时有助于课程和思政双教学需要一定的课程编撰技巧。而实际上,只有这两方面都被满足了,在课程思政平台下的茶文化融入才具有意义,否则只是一次不算成功的尝试。长期以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政教育都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思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持。因此,在搭建好的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各课程相关编撰工作者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茶文化在课程中的融入创造机会。

2.2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

通常情况下,科任教师只对本学科知识能够做到专业,而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多半都是处于业余水平。在课程思政模式下,思政内容在课程中的融入对于教师的相关理论素养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同时对于思想道德内容拥有专业化的水准才能发挥课程思政模式对于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拿茶文化来说,茶文化在课程中融入的最终目的就是发挥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支撑作用。而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如果对于茶文化知识并不能做到深入了解的程度,那么茶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就很容易再次陷入“形式主义”。任课教师如果不能理解“课程思政”模式的用意和目的,在新的教学环境下仍然抱着“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态度,那么茶文化在课程中的融入将变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同时课程思政模式也很难取得理想中的成效。

3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教学改革策略

茶文化教学属于教改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于思政平台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以茶文化为探讨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为其他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平台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本文对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教学改革策略的探讨实际上也是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

3.1创新教学课堂

在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内容一定会被引进到课程教学中,但是如果是以一种强行植入的方式让茶文化融入课程中,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添困难,学生也很难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而在尚未成熟的课程思政模式下,这种强行植入的方式在所难免。因此,为了弥补这种方式的缺陷,教学课堂可以不必拘泥于教室,也可以选择大自然。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来做好对应的安排。比如一些靠近茶叶园区的学校可以将茶园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茶文化氛围中学习茶文化相关课程,从而减轻因为茶文化的融入而给学生带来的心理排斥感受。以茶园为教学的第二课堂给学生以新鲜的学习环境,除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之外,还有利于放松学习的紧张感,让学生身体和心灵都得到舒缓,从而对待学习可以保持积极的态度。

3.2在教学中传递茶文化精神

茶文化精神既包含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包含为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因此对于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都是极有好处的。在课程思政平台下,茶文化拥有与各个课程进行融合的机会。然而,茶文化作为辅佐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其精神内涵才是最值得被学生认知和了解的。现代高校课程教学其目的太过于功利化,大多是为了取得高分以此获得更高的平台。然而,高校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传递茶文化精神有助于弱化现代教学的功利化,从而使得教学目的变得纯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陈艳梅.传统文化视角下人与自我的和谐理论探析--高校思政课“基础”课程中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知识拓展研究[J].魅力中国,2015(45).

[3]余应坤.传统文化融合榜样教育的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与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6):98-99.

[4]张静.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255-255.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5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日前,教育部社科司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战略要求。与此同时,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时,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四个讲清楚”,鲜明地指出了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植根之基,实现中国梦、解答前进中面临的“中国问题”,既需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也必须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分。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2.1化解学生的思想问题。

由于文化基础不牢,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问题较多,这与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明晰,自我认知欠缺有直接关系,突出表现在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迷茫,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知比较主观、片面,较多考虑自我,很少考虑他人。因此,宿舍成为学生的矛盾集中场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对学生进行思维层面的提升和启迪,强化对学生品德修养、思想净化的内化过程,对学生的性格、理想、意志、情操等思想要素进行升级或修复。

2.2平衡学生的心理问题。

思想问题频发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情况:一是由于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源增加;二是由于网络媒体的信息冲击和负面影响,一些自制力低的学生容易受到影响;三是部分学生从入校时就有心理疾病或精神病。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通过内修达到人与外界的和谐,尤其讲究内心平衡。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2.3应对网络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低使用成本,微信、微博的快传播速度,视频照像的极简易操作借助手机载体在学生中迅速传播开来,在高职院校,由于较多学生的学习奋斗意识薄弱,享乐主义盛行,经受不住网络的强烈刺激和诱惑,拒绝和排斥纪律和管理,给学生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律与自省意识,通过输送正面能量提高学生的网络免疫力,远离虚幻世界,回归集体生活。

3、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3.1传统文化意义与育人目标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也即做人的教育,这是目前大学生还比较欠缺的教育,也是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一致认为很重要的人格教育和精神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育人目标可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基本内容,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将学生工作的育人目标围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开展,使学生工作成为以人为本、塑造灵魂、培育精神的重要格局,使每项学生事务工作都体现育人目标的实现。

3.2传统文化内容与学生活动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依靠课堂进行显性教育,还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进行隐性教育。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特点、院系及专业培养方向、校园及地方文化环境,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各项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文化诗会、汉服节日等专项中华优秀文化活动,鼓励各院系、班级、宿舍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各项集体活动中。

3.3传统文化推广与组织结构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组织结构是党委领导下的院系模块工作结构,各院系设有专职政工队伍,以班级为单位管理学生,这种组织结构便于学生工作决策层在进行顶层活动或制度设计时将传统文化纳入工作范畴,并指导各级学生组织及班级开展各项含有传统文化内容的活动;另外,探索实践性强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质量效果与学生个人的人格培养成果结合起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学生人格培养成效方面进行评估和调研,创新育人模式。

作者:刘韵 单位: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高校所具有的文化传承职能以及我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传承性特征使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融合。而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视角来看,我国与传统文化也有必要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平台来实现自身更好的传播与发展,换而言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载体,通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处在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中的教职工以及学生才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作出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并让他们在受到传统文化感染与熏陶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内化成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心理品质。由此可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高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充分挖掘,并通过和现代生活的结合来对高校教职工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会做出正确的引导。在西方文化及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产生深刻影响以及冲击的今天,更有必要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德育教育工作具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包括高校环境建设和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在环境建设方面,应当认识到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对高校教职工以及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校园环境建设实践中,首先应当对高校的自然环境进行优化。对于新建高校而言,校址的选取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风景优美的地方是高校最为理想的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重新选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这些高校应当重视对自身布局以及规划的优化,在确保布局和规划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的基础上让校园体现出科技型以及人文性,从而实现环境、建筑与人的统一,体现出“天人合一”与“远市而不喧,林深而宽敞”的意境;其次有必要重视高校环境的美化与绿化,让高校环境能够实现公园化与园林化,从而使高校充满活力与生机并发挥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在设施建设方面,要重视体现出高校设施的人文性,即将高校设施的实用性作为前提,并最大化的实现高校设施对教职工以及学生审美需求的满足。以图书馆建设为例,图书馆的建设首先要确保图书馆职能的发挥,其次才需要追求外观设计。

(二)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高校制度文化是推动高校发展目标以及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拥有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上,高校需要具备科学的制度文化,从而强化高校的纪律与管理。在高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重视以人为本理念在规章制度设计与施行中的融入。这要求高校能够在规章制度的建设中尊重师生的意愿以及发展需求,并能够对师生的合法权利以及学校的利益和秩序发挥出维护作用,同时要与教育发展规律相符。另外,制度文化的建设应当重视引导而不是管制,这要求高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用具有人格化的规章制度来凝聚和激励师生并对师生在学习、教学以及科研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进行调动。而规章制度本身也应当做到目标清晰、内容明确、容易被理解与接收并且实施起来方便简洁,从而体现出规章制度的人性化与科学化;其次,高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以高校特点和学生实际为依据。高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根据市场需求和时代要求的变化对高校制度作出创新。同时高校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渗透,从而在提高师生道德水准和思想意识水平的基础上将制度内化为高校师生的自觉行为。

(三)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困境;原因;措施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承载着近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是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在大学传统文化的教育上还是处于一种困境之中,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下去,成为了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目前大学传统文化的教育困境

(一)大学生缺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当今的大学教学中,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认识不够充分,有一部分的学生还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发展的要求,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没有太多的用处。除此之外,外国文化却备受大学生们的追捧,渐渐地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起来。学生们对于古代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知之甚少,更多的喜欢看美国大片或者是日本的动漫。显而易见,目前短、平、快的“快餐文化”备受追捧,而了解中国古典名著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不断上升,而传统文化却日益衰弱。到目前为止,由于西方文化的全面施力,逐渐引领学生背离价值观,是得学生丧失最基本的辨别能力,陷入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中。

(二)大学课程设置中缺乏传统教育的相关内容

在大学时期,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平台的建立还处于一篇空白阶段,因此也未能探寻出一条适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道路。很多高校都用科技教育代替人文教育,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增长,但是在知识背后的精神、信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提到。虽然一些高校定期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和论坛,但其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较为的专业学术报道,难以引起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二、大学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我国的历史文化原因

在鸦片战争时期,由于中国自身的实力不断衰减,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导致这种原因出现的罪魁祸首是中国过于古老的文学,才回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为此,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前所唯有的否定,从而引发了近百年来反对传统文化的浪潮,也造成了如今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逐步走低。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

在时期,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也为后续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我们成功借鉴使用了马克思主义后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因此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程度日益增加。而就在此时,西方文化也借此大力侵入我国,造成了我国人民道德的转型,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也越来越低。

(三)现行教育格局下的缺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西方的快餐文化也进入了我国,而这种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代表。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教育工作者一味地注重学生在科学技术技能方面的增长,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和技术性的价值取向逐渐凸显出来。正因为如此,他们忽略了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所存在的人文精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整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高技术人才越来越多,人才辈出,但是在文学层面上,我国却很少出现文学巨匠。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我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对传统文化教学缺乏重视所造成的。因此,我国的大学应该要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将现代的先进科技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结合,让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二)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作为高校学生知识的传播着,其本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时刻影响着学生文化观念。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应该要多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也应该将教师的文化道德品行列入日常的教学评价指标中,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7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校园文化是经过几代人对学校长久维持和长远发展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对教育的一种思考,是对人文的一种相传,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学校的校园文化,从侧面上也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色鲜明、历史悠久以及内涵博大精深。

一.构建温文尔雅的文明礼义体系

积极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全体师生包括学校家长经常性进行诚信教育,或者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教育,对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培树文明礼仪新风,帮助师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建立健全人格,塑造品行修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反过来说,学校的的校园文化形成,必定要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学校的“原料”是学生,“产品”也是学生,而“生产”“加工”的过程就是转化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输送科学知识的过程。毋庸置疑德育是第一位的,一个人的修养如何,最终通过他的一系列行为表现出来。近年来,各学校推崇的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就是看重了传统文化德育育人的方面。可以说,在以后的教育中,德育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在学校,文明礼义可以说是一个学校长远发展的生产力,是一种可待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但要我们去传承,还要我们去发展,“温文尔雅”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我们学校的师生也理应如此。

二.构建和善至美的价值观念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反映的是现阶段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个时代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校园文化也是一样,它也是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适应本地的文化土壤,要符合本地的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把校园文化的积淀,把对学生的培养当做事业来做,校风实际就是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就是对校园文化最集中的表达。一个学校的理念是否先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是否具有价值效应,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长期发展的软实力。学校要紧密结合当地的乡情与风俗,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结合时代创新要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精髓,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情感认知或者符合实际的行为习惯。由校园文化衍射的价值体系对于学校的定位和长远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整合师生道德意识,培养师生精神素养,搭建价值体系构建平台和纽带,分层次分阶段构建学校师生参与渠道,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战略任务”。当然,任何阶段的学校校园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必须切合实际的反映时代价值体系的根本特征,也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能持久传承并成为学校发展的思想体系和思想成果。

三.构建温良恭俭的待人接物体系

从宏观层面来说,校园文化建设有硬件和软件之分,或者说是有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之分。校舍建筑、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园林景观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构成,是显而易见的;学校精神文化构成是隐性的,是无法看见但可以预见的。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而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凸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并不是通过所谓贴在墙上的的校训和教育理念能够完全让人信服的,并不是夸夸其谈的简介。特别是在学校师生平时的待人接物上,要看是否充分体现出这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否深入人心并得以传承。接人特物实际出是完善人格或者说是丰富交往内涵的过程,师生的一举一动都时不时地体现着人格魅力存在与否。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炼和发展这个理念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师生在待人接物上的修养和行为习惯养成。这样,隐性的文化就会变成显性的行为,其中内在的精神实质和文化是任何人无法抹去的,会一直在这个学校永续,而经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必然会代代相传,这也是学校校风得以延续的基石,更是学校充分活力与生机的基石。总之,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保障,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健康有效的校园文化,既可以全方位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多角度启迪学生的心智,当然更重要的是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金耕《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东风教育》1996.3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精神,学校及教师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古诗词作为体现和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虽然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优良的精神,但如今初中学生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韵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古诗词教学中,从而在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智慧等总体表征,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了历史上多种不同的文化内容,具有凝聚性和兼容性的特征,而且其注重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价值,以期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学习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如今我国主张素质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诗词内容基本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杜甫、辛弃疾等著名诗人都在诗中描写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怀,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除了爱国主义精神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古诗词及诗人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如诗人陶渊明仕途坎坷,但它所写的诗词却悠然自得,体现了陶渊明乐观的精神。另外很多诗词中都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宣扬,目前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甚少,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原因,其价值观、道德观还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怀,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从众多古诗词中精心选出的优秀作品,很多诗词都表现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诸葛亮在《出师表》描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崇高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杜甫、文天祥、陆游等诗人均纷纷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爱民之情,语文教师加强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及诗人的伟大情怀。另外初中语文古诗词还提倡崇高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如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重视正义的思想和精神,并斥责了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群体,同时告诫学生要明确义和利,不要因利而失去本心。

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3.1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中考制度的影响下,语文教师仍然会受到考试内容的影响,对于考试内容之外的知识讲解比较少。而一般语文考试中,很少涉及到古代文化相关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较少。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古诗词中对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如作者的名、字、号、籍贯等。语文教师在教学《公输》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公输是字,班是名,而公输班之所以又叫鲁班,则是指“鲁国的班”。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或组织学生自行了解古文中的宗法礼俗、音乐、年龄称谓等古代文化常识。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通过古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引导出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如教师在教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时,可以向学生传统“仁政”治国思想,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治国策略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3.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于很多古诗词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也就无法了解中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出师表》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三国演义》联系在一起。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电视、电影、小说及英雄人物比较感兴趣,而《三国演义》的电视、电影作品较多,教师可以从电视、电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另外《三国演义》中包含诸葛亮、关羽、吕布等人物,而诸葛亮作为《出师表》的作者,教师可以从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描写文字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兴趣,继而对《出师表》产生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智慧,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学生在理解诸葛亮的情怀后,会被诸葛亮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从而投入更对的精力了解相关知识。

3.3把握古诗词精髓,加强情感体验:

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及诗人的精神,还需要学生通过品味古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气息。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朗读方式,体会和品味古诗词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词中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表现出来。每一首诗词都有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向学生讲解作者在诗词中融入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诗词和作者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李清照的词《武陵春》时,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整篇词的忧愁之情,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清照如何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从而使学生在体会到诗词情感的同时,了解李清照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4加强游戏、竞赛等教学形式的应用:

初中学生古代知识储存薄弱是导致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较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中国古典读物的任务,如《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促使学生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另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接龙、古代文化常识竞赛、对联比赛、经典名言默写等,从而起到巩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思想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海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教师可以通过策划成语故事接龙的游戏,让学生比较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在成语故事接龙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回答出正确的成语,还需要讲出该成语的涵义及典故由来,从而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并加强对相关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语文教师考虑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等方式,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庞宪文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8-160.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3]唐舒敏.品味古典诗词意蕴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从传统文化视野谈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功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47-49.

[4]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138-139.

[5]白丽娜.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