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规范思考

高校体育文化规范思考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内,呈现出的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师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一种文化氛围。   这种特定文化氛围是和高校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师生生活方式等内容紧密联系的,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校园闲暇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内对外展示校园风貌的窗口。因此,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2.1教育性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实现目标的自我成就感中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完善自身的心理机能。   2.2娱乐性   校园体育并非只是复杂的技巧和高强度的训练,其真正注重的是学生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参与者通过自娱自乐的游戏性活动来获得愉悦的主体情感体验。   2.3渗透性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对学生学习、娱乐等各项活动以及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渗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良性的影响,进而实现心理素质的提升。   3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优化校园体育管理理念和手段,积极改良学校体育制度,使其在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保障之下顺利发展壮大。应该避免传统文化“重文轻武”思想,确立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合理地位,使校园体育文化良性发展。建立新的教材体系,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校园体育文化不应依赖于竞技体育,而应将重心置于身体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上。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立一些休闲体育项目,使学生放松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交技能和体育锻炼习惯。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以全校师生为主体,倡导运动与健康,以健身和育人为最终目标,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增强其集体荣誉感、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的同时,使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倡导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意识,这样才能持续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必须契合时代特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由以技能培养为重转为以能力培养为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新模式。弘扬高尚的体育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受到积极健康的体育理念浸染,为心理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人格的重塑搭建平台。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与行为习惯。校园体育文化能够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促使良好人格的形成,从而完成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努力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的素养,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习惯。只有将目光从体育活动的实际健身效果扩展到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才能使学生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成为健全的人才。   4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4.1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是导向力,是人的立身之本,校园体育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独特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中,人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团结协作、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和超越自我的精神,都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和培养,对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和开拓创新等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2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知识是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生存、立足的物质基础和内蕴力,它决定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当一个人掌握了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生活技能,他才能搏击人生。体育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情商的发展。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持充沛的精力,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4.3增强和调节身心素质   身体素质是原动力,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健身功能是体育的本质功能,营造特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直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和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心理素质是内驱力,它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表现为思维方式、交往合作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体育培养人的坚强意志、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协调人际关系,减缓或治疗某些心理障碍,使紧张、忧愁、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体育文化是人们获得身心健康的最容易、最廉价、最有效、最欢迎和最乐意接受的方法和手段。#p#分页标题#e#   4.4培养开拓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创新力,是一种高级智能,要求人具备充分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大的成功。“鼓励创新”是体育运动的文化特质,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体育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体育中充满着创造性和可创造性因素,如改变场地器材、改变活动的方式、改变规则、创造新方法等。既能调节学习生活,又能获得各种知识和才能充满动感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与活动的机会,留给他们较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与环境,“努力拼搏、超越自我、战胜对手”是体育活动中大学生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4.5有利于审美素质的养成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体育中含有大量的美育因素,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体育锻炼使人体魄健美、体形匀称,各种运动项目和练习手段、体育场地和雕塑建筑使身临其境的大学生时刻都在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提高了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多姿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中,还可以通过观赏体育竞赛与表演,品味健、力、美的统一,赏析美妙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完美的配合以及生动的艺术造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   4.6促进能力素质的提高   校园体育文化从多方位、多渠道给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大学生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就是他们各种能力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5结语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校园日常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师生现实的、基本的文化选择、文化需要、文化活动的形式。它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为校园中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群体提供了较为舒缓轻松的文化氛围,并吸附、牵引着人们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素材发挥重要作用。关注校园体育文化问题,使我国学校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这将对完善学校管理,突出学校体育改革的特点,增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解决目前学校体育改革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特别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