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心得体会范例

反思心得体会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教育理论;学校教师;师德师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由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教师需要担负起道德责任,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学校要探索多种途径,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本文通过在学校的充分调研,提出以下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1.集中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

行动前要先用理论武装思想,武装头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先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教师们要带着问题学,形成系统地学,往深里学,往实处学,往心里学。校领导要带头学,通过做学习报告等形式带动教师学,形成书面的心得体会,召开心得体会研讨交流会,将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

2.开展警示教育

近年来,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很多负面案例,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倪某某辱骂学生事件;扬州大学教师华某某在私家车内性骚扰女学生事件;上海海事大学教师姜某某违反学术规范抄袭他人科研成果;南京大学教师梁某重复,在职称评定中弄虚作假,出现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教师陈某收受学生礼金,湖南文理学院教师刘某某私自收取并侵占该校学生学杂费和班费共计77万余元。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学校教师的违规违纪表现在方方面面,师德师风严重缺失,学校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警示教育,以视频、文件、图片等形式下发反面典型案例,教师们要认真学习,以此为戒,以此为警,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绝不重蹈覆辙。

3.开展先进典型教育

近年来,虽然教师队伍中暴露出许多反面典型案例,但也展现出许多先进模范案例,每年教育部评选出来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就是典型的先进个案,值得每位教师学习。比如时代楷模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心怀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学校要号召教师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要认真开展先进典型教育,以视频、文件、图片等形式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学校教师们要认真学习,以此为榜样,学习先进典型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等,提升自我的道德情操和工作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4.开展问题检视和反思工作

在系统地学习了相关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开展了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后,学校要对照理论和实践系统地开展检视和反思工作,检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每个教师也要对照理论和实践系统地检视和反思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通过检视和反思,找出教师队伍及教师自身所存在的弊病,并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整改,向先进典型靠拢。

5.开展教职工座谈会,集思广益共建师德师风

在系统学习及检视反思之后,要在学校内开展教职工座谈会,各级领导汇报系统学习的心得体会、汇报教师队伍的检视问题清单及整改方案。教师们要敞开心扉,汇报自身的学习心得体会,汇报自身的检视问题清单及整改方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交流意见和建议,为师德师风建设献言献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建言出力。总结,通过以上五步措施,层层深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武装教师队伍,人人争做人民的好教师。高校要推崇师德高尚的模范教师,剔除师德缺失的份子,肃清教师队伍,将学校教师打造成干净、有担当的育人先锋,为祖国的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提供有生力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保障,切实发挥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总体战略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赵小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措施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79-80.

[2]魏影.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03):76-78.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语言生态学;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训模式主要采用培训文本、教育理论学习以及专家讲座为主的授———受培训模式。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教师针对个人教学经验或者是课堂案例进行内省式反思,以提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然而,仅仅靠教师一个人进行内省式反思,很容易造成自身观念的固化,陷入教学误区。“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经过部分教师前期设计与实践,得出了培训机制雏型。即以教师自身需求与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相互交流汲取同行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进而进行内省式教学反思,最后通过回顾对比,纠正个人意识偏差,从而提升个人教学素养。整个实践通过行动研究法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为今后的推广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基础。

一、语言生态学视角下“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

语言生态学是分析和记录人们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体化词语的语言生态学说[1]。内省式思考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其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说,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别人对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态度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自己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语言生态学视角下“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即参训教师通过会话交流,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个人内省式思考之后,再一次把自己的经验心得体会进行分享交流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

二、“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实践简述

该实践历时五个月,研究团队由九名教师组成。培训时分为三个组,每组3人(讲师1人,参训教师2人)。讲师拥有很好的科研经验和指导能力,在每一组中担任组长,参训教师每次培训前整理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思或困惑,在小组交流环节中与他人分享交流。每三次进行成员交换,保证整个培训团队成员的充分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每组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通过与导师与同行的交流了解其他人的观点,并通过内省式思考,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在培训之后,接受他人的建议,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具体实践流程如下。

1.第一阶段

首先研究团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45分钟的小组交流;并且在经过内省式思考之后,参训教师进行简短发言,最后是每个参训教师一个星期内针对教研内容上交回顾文大家分享。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实践,研究人员发现了前期的言语生态学视角下“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一是交流话题没有提前确定,围绕主题交流时间不确定,个别参训教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一直处于倾听状态,不发表个人意见。二是回顾文写的不及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旦错过最佳时机,那些在讨论过程中的碰撞点和反思点就会淡忘很多。三是培训连贯性较差,容易脱节,不能很好地实现培训目标。

2.第二阶段

针对前期培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团队集思广益,在后期的“内省式”教师培训过程中,对流程做了改进。首先,每次教研之后明确下次教研的小组成员名单,然后通过一周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在每周的固定时间由组员通过微信交流群,把个人教研的话题进行汇报,其他组员可以针对该话题进行思考和前期的调查学习,这样就避免了教研无主题、连续性差的情况发生发生,提高了教研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在小组交流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45分钟的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参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和现象有了充分的思考,并通过微信群交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导师汇总、整合并确立小组话题。所以在小组交流阶段每个参训教师都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参训专家导师有着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总能给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以关键性的指导意见。再次,在全体经验交流阶段,由每组派一名教师代表对本组每次经过交流并进行内省式思考后得出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总结,并听取其他组的意见。最后,教师培训之后两天内都要及时写回顾文,参训教师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可以即时记录下来,梳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同时,把回顾文发送到电子邮箱之中,也可以为全体参训教师的再次自主学习提供参考。

三、“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对于具体教学的方法和措施,每个参训教师的观点和方法都存在差异,每个参训教师都需要对他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消化,更新个人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而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

2.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所有参训教师,都是针对自身的教育经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了个人的解释。发言教师既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对其他参训教师进行陈述和解释,同时也要听取其他的参训教师的意见,正视自己的偏执意见,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反思。

3.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参训教师通过“内省式”发言,为自己提供了提高自个人教师素养的机会。与传统的“自上而下”“主题限定”式培训模式不同,语言生态学视角下“内省式”教师培训模式是“自下而上”的,由内而外促使教师“内燃”,从而激发教师自主性、自发性的改变。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将个人在教育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和感悟转变成培训主题,通过同行交流,进而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培训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3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实践证明,解放思想能极大地激发工作活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从中小学转岗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不对口,他们在心中隔上了一层无形的“厚障壁”,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我留心生活中的每件事,捕捉教师身上的闪光点,积极创设工作环境,公平公正、因材用人,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消除教师“无用武之地”的困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孩子分秒离不开教师的视线,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为了改变教师的懒散思想和自由行为,我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督促教师,促进其角色的转变。

(二)幼教思想的革新

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幼教事业,农村孩子的义务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农村孩子的福音。每一所农村幼儿园走在了教改的前沿,这就要求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革新教育思想。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很早就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它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为出发点,让孩子直接走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达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当前的幼教事业要求教师具有这种“活教育”思想,从小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

二、园本培训,历练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果。”园本培训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好法子,也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

(一)发挥专业教师“领头雁”作用

我园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他们与转岗教师结成师徒,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传授给这些非专业教师,非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实践中注入新的内涵,转化成自身能量,发挥更大的辐射效能。我们在配班时遵循“结对帮扶”原则,即专业教师带非专业教师,老年教师带年轻教师,在工作中相互扶持、相互带动。业余时间,专业教师带动非专业教师进行舞蹈、钢琴、绘画等技能的培训。每周组织一次骨干教师的观摩课,让其他教师亲临现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多方面切磋,不断提炼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我园的这些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确实起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成为我园教师培训工作的主力军。

(二)创设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我园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由教师轮流组织,教师自主参与教研活动。很多教师都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供大家研讨,在不断的研讨和碰撞中转变观念。我园每月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历练教师胆量,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学期进行楼道、活动室、自然角的美化、绿化,创设板块清晰、画面新颖的主题墙,这不但增添了幼儿学习生活的乐趣,陶冶了幼儿教师的心灵,而且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练就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利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技能展示活动、兴趣活动、区角活动等,并和家长一起交流经验,拓宽教师的学习成长渠道。

三、教师反思,提高效率

“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牛顿经过反思得到了万有引力”。我们农村幼儿教师缺乏的正是这种发问和反思精神,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懒于动笔、懒于思考、懒于研究。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要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一)专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不让培训流于形式,教师坚持写心得体会,把自己培训后的真实感受写成书面材料交由领导班子批阅。针对领导的指导意见,教师查缺补漏,再次反思、研究、书写。经过反复推敲,教师书写了许多心得体会,装订成册作为我园园本培训资料,这也是我园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经验财富。

(二)撰写教学反思及论文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创新型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中药分析,实践探索

创新型设计性实验教学是中药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部分[1],该教学在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研团队协作能力等提升科学研究素质方面作用突出,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2]。《中药分析》为“十三五”规划教材,内容除了中药制剂内容外,还包括原料药材、中间体、成品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体内药物分析、中药新药研究及药品质量评价等,比《中药制剂分析》第9版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结构组成更加合理[3],它是中药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与核心课程。为了适应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研究中药的创新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可操作性,团队协作中的组织性与合作性,我们对中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中药分析》实验进行改革,在传统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型与设计型相结合的创新型设计性实验从而拓宽学生中药学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4]。为此我们对2014级、2015级、2016级的中药学专业学生增设了《中药分析》创新型设计性实验教学18学时,以创新型设计性目标为PBL[5],团队合作创新为TBL[6],实习阶段调查该专业学生的表现情况而进一步验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学情分析

《中药分析》是学生实习阶段从事中药学相关研究方向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让毕业生今后能更好地从事相关药品检验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一般授课对象是中药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学生已掌握了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了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初步掌握了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的学生,对新事物反应快,思维活跃,信息来源渠道广,认知能力强,积累了相关基础知识,老师只要恰当引导,多举实例讲授,便能较好地完成创新型设计性实验[3]。

2教学规划与试行

2.1实验研究小组与实验研究项目的确定。实行课程教师责任制,教师群优化实验指导[7]。每位老师负责20~30位同学,若超过30人,需配备2名及以上教师负责,且有组长。同时实验带教老师根据中药前处理实验室面积,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类别与数量向同学们汇报;同时告知学生每8~10人自由组成实验项目研究小组,每组确定组长、副组长;然后每组派人抽取实验研究项目。备选试验研究项目有:刺薏复方胶囊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一测多评法测定大黄中4种不同类型成分的含量、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测定、丹参(老燕讲)中多指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检验、清开灵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建立、黄连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等10个研究项目。最后告知学生每个实验项目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包括对照品类别与数量、实验试剂、色谱柱类别与规格等。创新点的优越性包括提取方法、纯化方法、测定方法、测定条件、测试成分的有效性、测试内容的整体性等。

2.2文献查阅总结与实验方案撰写。各实验项目研究小组以CNKI、贵州省数字图书馆、PMC-NCBI、Sciencefinder为检索网站,以抽取的实验研究项目中的关键词为检索对象,查阅学习实验研究项目的中药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浸出物测定方法、含量测定方法等中英文文献及相关专利。例如:正交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法优选猪牙皂提取工艺[8]、GC内标法测定复方愈酚麻黄糖浆中的薄荷脑含量[9]、HPLC法测定香苓开胃方中广藿香酮含量等相关文献[10]、HPLC法测定老燕讲中三种丹参酮的含量[11]等。实验研究小组组长通过微信线上打卡[4]、QQ交流、电话交流组织与监督实验研究小组成员,同时根据文献查阅内容撰写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成员、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包括中药的功能主治、指标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检测原理、定量原理)、仪器与材料、实验内容与步骤、创新点、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讨论及注意事项,并制作PPT为汇报材料备用。

2.3实验方案设计汇报、创新点陈述、答辩与修改。在汇报前,各小组各自准备1本记录本并详细记录汇报及答辩情况。各实验项目研究小组随机抽取1人上讲台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创新点陈述,限时5分钟汇报完毕。老师及其他各实验小组针对汇报内容提问1~2个问题,汇报小组回答问题,限时5分钟结束,最后答辩小组针对各组同学及老师的建议修改实验设计方案。

2.4实验项目分工合作及疑难问题讨论实施。2.4.1实验项目分工合作。各实验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分工合作,确定试剂及对照品制备、样品提取及纯化、仪器操作、方法学测试及验证等试验步骤负责人。2.4.2实验疑难问题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仪器故障,首先应尝试组内讨论解决,如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当实验测试结果严重偏离或无法进行测试时,应组织同学与老师集体讨论解决方案。例如:(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样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的测试范围选择;(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流动相及洗脱方式的选择;(3)气相色谱法中建立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如何调整程序升温方式。

2.5撰写实验报告与心得体会。根据实验测试情况撰写实验报告。同时每人撰写1篇心得体会,其中包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2.6实验成绩评分考核。根据《中药分析》实验评分标准并结合药学院实验课程考核办法,拟定为总计100分,其中实验方案设计、答辩情况和修改情况占比20%,实验项目研究操作占比30%,实验报告占比30%,团队合作能力占比10%,实验心得体会占比10%进行统分考核。

3调查回顾研究

经过创新型设计性实验在《中药分析实验》中的执行,2014级学生已毕业,2015级即将毕业,2016级正在实习。其中实习内容包括校内老师代教进行中药含量测定、中药指纹图谱建立、中药特征图谱建立、创制中药制剂、中药化学成分分离、药用植物鉴定、中药炮制分析、中药药理分析、药代动力学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实习单位有制药企业QC部、新药开发部、医院制剂实验室等。我们通过对同一实习单位的同一实习代教老师采用问卷调查、电话采访、QQ交流、微信交谈近三年中药学专业实习学生的表现,发现2016级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较上两级的同学能更快地投入到研究领域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并更具有创新性。

4结论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语言能力;情感体验;价值观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所涵盖的范围已经超过知识层面的范畴,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一、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语文教学,能改变原有的“应试”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对语文知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技巧,并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将传统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相融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核心素养培养就会落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教师应在学习之初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语文世界的奇妙,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文本的熏陶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加入学生自由畅想、讨论等互动环节,或在课文讲解之后,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并鼓励他们在班级进行展示,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有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对或结组进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这类活动被称为“信息沟”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讲解这篇课文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又较好地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2.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从传授知识向传授学习方法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这样,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自主学习,还会在学习中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和创新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因此,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而不能一味地进行灌输, 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上课或组织一些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技能。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巨人的花园》一文时,有些教师只是不停地讲,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灌输。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就要摒弃灌输式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课文的学习。为此,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教给学生“略读”和“寻读”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略读中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寻读中学会找寻课文的细节,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找到所要学习的重难点,从而自主完成课文的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鼓励多读书,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读书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广泛的阅读能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教师要为学生挑选适合阅读、对成长有益的材料,明确阅读的方向和目的,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鼓励学生多读书,教师可以每周举行一次文学作品阅读“心得交流会”。为此,教师可在星期五布置一定量的文学作品阅读作业,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阅读的书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进行阅读。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对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每读完一个故事或一部作品,要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每周可利用一节语文课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交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摘抄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分享。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还要对组内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点评,选出优秀心得体会在全班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倡导其他同学进行模仿和借鉴。这样,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作业。

三、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及情感体验。应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授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荣海洋.围绕核心素养,提高语文成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

[2]祝井霞.核心素养下高年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

[3]于永成.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9(26).

[4]许小红,蒋建春.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能动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9(24).

[5]李桂平.让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J].黑河教育,2019(08).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6

知识在不断地交流中得以扩大与提高,高职学生个人知识也是如此。基于这一思想,在本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对高职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交流的情况进行调查。在此调查中发现目前高职学生采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方式交流的占59%,面对面交流方式占35.7%,采用电话、短信方式仅占5.3%。从上述数据中可看出目前高职学生与教师、同学交流的方式从传统的面对面方式逐步向电话、短信方式和E-mail、QQ方式转变,博客也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目前高职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及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重要性认识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不重要或不太重要”,同时已有很多被调查者意识到基于网络环境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高职学生都拥有个人博客,只是在使用率上有差别。大部分被调查者已经意识到博客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一种很好的个人知识管理方式,并开始利用博客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二、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型博客构建研究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知识从混沌无序走向有序化知识流的过程①。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现状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在利用博客进行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开始之初,需要构建高职个人知识管理型博客,构建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型博客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个人知识的分析、将个人知识进行分类、利用博客获取知识、将新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知识以博客的方式呈现,建立个人知识库、分享知识、交流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高职学生对个人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将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与个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态、可持续的,以博客为平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新方式。构建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型博客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方面:对个人知识分析、将个人知识分类、利用博客获取知识、将新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在博客中呈现、建立个人知识库、分享知识、交流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高职学生对个人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充分使用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形成动态、可持续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新方式。

三、基于博客的高职学生个人知识库的框架构建

通过图2-1可以看出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关键的一步是建立个人知识库,将个人知识分门别类地纳入到个人知识库,这种个人知识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动态、个性化的知识库。基于博客的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平台中的个人知识库是以博客为个人知识库的构建平台,高职学生可随时将个人所学知识、学习中的问题与疑难和心得体会、学习中的灵感等记录到个人知识库中,实时更新和扩充个人知识库,使个人知识库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如图3-1所示:高职学生个人知识库的基本结构框架。通过基本结构框架图可以看出:基于博客的高职学生个人知识库的建立有很多途径,其中包括学科基本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心得体会、海量的网络资源、问题集、平时随笔以及实验实训中的个人作品展示等等,高职学生科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加以设计。

四、结束语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7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立刻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取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怎样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样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下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明白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就应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好处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期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期望了。你是笑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还是苦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笑着应对期望,期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第二篇: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儿时记忆中大家如是说。

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又有假期好简单。现实的声音环绕在我耳边。

教师,看着比谁都好,其实比谁都老,工资比民工都低,头发比和尚还少。老教师传授的心得体会。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我想象过,设计过,思考过,讨论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教育和教师在大家眼中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只明白,我喜欢学生,热爱教育。于是,我充满着好奇和疑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憧憬着完美的未来,我来到了中山---伟人的故里,文化的故乡。

入职之初,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管理事务,艰难的适应过程,都让我在深夜一次次反问自我:这是自我热爱的工作吗?这是自我理想的生活吗?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让人措不及防?

但是,每一天迎着第一缕晨光,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问候,我释然了;每个课堂上,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理解问题后满足的微笑,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课余时光,跟学生们朋友般的聊天,听着他们孩童般的想法,或欢喜,或忧郁,但都是那么纯真可爱,那么真实自然,每当这时,发自内心的成就感铺满心底。我想,或许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吧!

凭着良心做事,用尽真心做人,这是我加入教师队伍后给自我的座右铭。争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目标。

在一年的新教师工作中,我用心从老教师那里汲取成功的经验,自我不断摸索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我坚持用严厉公正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新老师,担心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犯错了,处理的时候就有了犹豫。其实,谁喜欢做被学生厌恶的老师呢?上学期我有一个学生,上课说话、自习课吵闹、剪奇怪的发型、说满嘴的粗话,甚至经常顶撞老师,全身充斥着戾气。从家长处得知,他小学就经常记过。我估量了一下状况,还是决定不退缩,坚决对他严厉对待,严肃处理,不期望一时的纵容,让他以为学校是他能够嚣张的地方。过程中当然收到了很多的骂声,也和他发生了正面的语言冲突。之后,在多次交涉,多次严厉教育下,他最后有了转化,上课认真了,自习课不吵闹,甚至会教育同学持续安静。但是他始终表现出对我的敌意,就像一把利剑,每次到班上都让我觉得冷箭到处飞。我没有把他的敌意放在心上,发现他的进步,及时在班上公开表扬他,私下也找他谈话。没想到,他告诉我一句话,让我震撼。他说:“老师,我之前一向觉得你针对我。”我只是静静地问他,“那你此刻觉得呢?”他说:“之后我发现你并没有针对我,你对谁都一样严格,是我自我做得不好。我喜欢此刻上进的自我。”当时,我转过身眼睛就红了。原先,学生总会能够理解的,能够理解对他的严其实就是对他的爱!此刻,这位同学在大街上看到我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看到他阳光上进的样貌,我明白自我没有做错。

一位成功的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我就得有一桶水,这是我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课题。除此之外,对于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初中生,还需要一桶幽默的水。在很多学生心目中,老师总是高深的遥不可及,敬畏中不觉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是爱自我学生的,只是方式不一样,交流沟通较少,让学生对老师的初衷产生了误会,不敢亲近。这对于一位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斩断连接教学范围和学生心理世界的桥梁。而幽默就像是磁铁,学生难以抗拒。人总是喜欢快乐的,具有幽默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变化,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轻易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取并不永恒,时代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处于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自然也不能停止进步的脚步。研究生毕业,我欢呼雀跃,最后能够主角转换了,这对于做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兴奋的事情。然而在新教师工作一年中,我却感到了自我学识的匮乏,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的处理班级管理,于是我开始了自主充电,在一年工作中,我不断阅读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书籍,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这天》《与学校课程的过程》这类理论书籍,到《班主任兵法》《爱心与教育》这类实践性书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不断琢磨,不断改善;和老教师交流讨论,解疑答惑,并邀请老教师走进自我的课堂逐一指导点评,让我受益匪浅;向学生学习了解其内心动态和真实想法,不断更新自我教育心理学的知识。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我想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要想自我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教师是个良心活,我做到了问心无愧;

教师是个耐力跑,我做到了坚持不懈;

教师是个功夫活,我还缺乏时光经验;

一年新教师培训即将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的学生还需要成长,我们更需要不断成长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向各位同事学习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技巧,争取在最短的时光里成长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第三篇:教师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xxx小学工作将近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当中,能够说是充实和愉快的两年。

平日的工作能够说是繁杂的,不单单要上好课、带好训练队,还有很多组内的和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做。虽然有时觉得身体上很累,但心理上并没有太多的疲劳。还记得刚到咱们学校报道的第一天校长对我说的一番话“教师的工作很辛苦,尤其是做为一名男教师学校的杂事会很多,如果你思考清楚了就留下来。”当时我就答应留了下来。这并不是我的一时冲动,而是在我来之前就已经思考到了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会有多重、压力会有多大,并且我也坚信自我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潜力去胜任这项工作。确实,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大学学校所学的课程的和现实中所教的学生差距比较大,根本就找不到门路,感觉很迷茫。但是在同组各位老教师和校领导的反复指导和帮忙下,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最后在上课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能够在如此短的时光内就由一个根本就不会上课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上好校内展示课的教师,能够想象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关注、重视程度。但就我目前的水平来讲,还不足以真正的上好一堂展示课。因为我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的去改正和提高。例如,经验的欠缺、对新课标的掌握、课堂情景的创设、如何运用儿童的语言去与他们进行沟通、如何合理的调控运动负荷、如何调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用心性还有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此刻我就应当抓紧一切机会和时光去充实是和完善自我。时刻对自我严格要求,来使自我尽快的成长。

反思心得体会范文8

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解开展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核心素养”)成为这两年来新闻媒体和教育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不管对“核心素养”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来“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核心素养”是什么;二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怎么样;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正式推开之前,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评价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并探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本文的“核心素养”涉及两个概念,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有赖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子目标的落实。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历时3年完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所有学生为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须拥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民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细化为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六大素养又可以用18个基本要点加以分解。高中化学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体现化学学科特质的素养就称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组织专家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研制,专家们提出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来概括和表述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1]简单来说,“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回答的是一个公民有没有学过化学对于他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区别,化学学科具有什么样的学科特质和学科价值的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为了促进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采用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和实践并取得较好成效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2][3],并对这种模式在该培训项目中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出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以“文献阅读”作为培训环节的起点,并围绕“文献阅读”延伸出“反思教学”“整理、汇编文献”“当堂讨论,专家引领”“在岗实践”,而“当堂讨论,专家引领”“整理、汇编文献”的结果也进一步引领参训教师“反思教学”。围绕“文献阅读”对“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参训教师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开展“在岗实践”,在“在岗实践”中把集中培训期间所学习、认识和理解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实践,并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经过若干个月的在岗实践和研究,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并组织参训教师进行集中汇报,主要采取“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参训教师将自己之前所学的“核心素养”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展示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专家进行点评、纠偏。在此基础上,参训教师把前期文献阅读、班级研讨、教学反思、在岗实践、学员展示等环节形成的认识和思考撰写成论文,并向期刊投稿发表,把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其他同行分享,并将形成的成果进一步应用于自己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案例剖析

下面以我们承办的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国培计划(2016)”跨年度递进式培训项目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为例,探讨在该项目中如何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该培训项目采取跨年度、分阶段、混合式的形式开展,在第一年的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中,本项目的定位在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并形成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发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一)文献阅读→反思教学

在本项目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训前,项目团队在QQ群共享文件中提供了一系列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相关的宣传报道文章。要求每一位参训教师都要在培训前认真阅读项目团队所提供的文献。通过在班级QQ群里与参训教师进行交流,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不熟悉,对此有系列学习和深入认识及理解的教师屈指可数。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就可以开始反思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基于“三维目标”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与联系。很多参训教师在阅读文献以后,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陌生、困惑甚至抵触转变为初步认识和逐渐接受。他们认识到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并不是完全的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二)文献阅读→整理、汇编文献→反思教学

培训班开班以后,为了帮助参训教师更为自主地收集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新文献进行阅读和学习,项目团队安排专家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应用》相关课程,帮助参训教师掌握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和文献阅读、分析的一般思路。为了促进参训教师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项目团队还邀请中国知网讲师为参训教师介绍中国知网“大成编客”平台的使用方法。项目团队要求每一位参训教师要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整理、汇编一本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集。让参训教师利用“大成编客”整理、汇编文献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参训教师应用所学文献检索的技术,阅读、下载相关的文献,并在阅读、梳理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归纳、分类。比如: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国内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还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等等。在整理、汇编文献的基础上,参训教师自然而然地会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是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自己在未来的教学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文献阅读→当堂讨论,专家引领→反思教学

培训前的文献阅读材料主要由项目团队提供,培训开始后的文献整理、汇编文献阅读材料主要由参训教师利用中文数据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下载。这个环节中的文献阅读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精读和文献共读的方式。项目团队对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做了一个创新。通过与授课专家进行商量,改变过去专家“传经送道”式的专题讲座形式,采用文献阅读、当堂讨论、专家引领的方式进行。在该课程开始前两天,印发了三篇最新发表的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给全体的参训教师。这三篇论文分别是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撰写的《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4],原国家督学、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撰写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5],以及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王云生老师撰写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6]。要求全体参训教师认真研读这三篇论文,并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标注、写体会,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标注、提出自己的困惑。班级研讨由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王云生老师主持。主持专家围绕三篇论文提出了以下问题作为参训教师当堂讨论的方向:“21世纪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理解‘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有能力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做贡献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养?我国的基础教育要为我国未来的公民奠定怎样的基础?怎样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什么关系?怎样理解和评价我国提出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课堂转型?化学学科的课堂转型,要转变什么,该怎样转变?”为了使整个班级研讨氛围更加热烈,项目团队在研讨开始就将班级按照“世界咖啡”的形式,将桌椅按10个人一圆桌的形式进行了重新布置,全班共分为5个小组。得益于组织形式的改变以及参训教师大多课前就认真反复地阅读和学习了三篇论文,加上主持专家列出了相当明确的研讨问题,整个班级研讨相当热烈,参训教师们围绕提出的问题,参考三篇论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畅所欲言,既谈看法、观点,也谈自己的困惑以及对未来教学的思考。针对参训教师的发言,主持专家做了深入的点评,针对参训教师的困惑和提问,主持专家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四)文献阅读→在岗实践→学员展示,专家点评

在多种形式深入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在第一次集中培训结束后,进入了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训和第二次集中培训间的在岗实践研修期,该阶段有若干个月的时间。在岗实践研修期间,项目团队要求参训教师要积极地将第一次集中培训期间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反思。在岗研修期间,参训教师可以进一步完成“大成编客”的文献整理、汇编任务。也可以通过项目团队建立的“国培计划”专题网络研修平台有关“核心素养”的在岗研修心得体会,其他参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对心得体会进行回复和点评,项目团队聘请的专家也可以对心得体会进行点评、纠偏。在第二次集中培训期间,项目团队将以“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的形式为主开展总结提升活动,收集汇编参训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研修成果,并印发给全体参训教师。安排时间让参训教师互相交流研讨在岗研修成果,同时遴选出若干参训教师作为代表,请他们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并请专家对参训教师的研修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既肯定参训教师认识和理解到位的地方,也指出参训教师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起到固化成果和认识纠偏的作用。

(五)文献阅读、班级研讨、反思教学、在岗实践→成果发表,总结提升

在文献阅读、班级研讨、反思教学、在岗实践、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等的基础上,参训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应该有了一个“多维立体”的认识和理解。这说明,参训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个时候,相当关键的是要及时地督促参训教师将自己的阅读、反思、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撰写成论文,并指导参训教师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在此基础上向国内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并争取发表。论文的发表本身并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而是为了及时总结提升研究的成果,为了使思考和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以后,可以通过班级QQ群和网络研修平台论文成果,让其他参训教师也可以共享研究的成果,增进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同时,要将研究成果进一步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反思

我们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就此进行了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取得较好的成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献阅读在“核心素养”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阅读对于课题研究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文献阅读是课题研究的起点,也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中,文献阅读是整个培训模式的起点,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引发参训教师反思教学;可以布置整理、汇编文献集的任务供参训教师检索、下载、阅读、梳理、分类、归纳文献;也可以对指定的文献进行精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还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在岗实践。当然,在岗实践研修过程中,遇到相关疑难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查阅文献,解决疑难问题。因此,文献阅读在“核心素养”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参训教师在“核心素养”理解中要发挥主动性

在整个教师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是培训的主体,作为主体,要激活自身参与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来,通过文献阅读、反思教学、整理和汇编文献、班级研讨、学员展示、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同时,作为培训主体,不能对“核心素养”的学习持排斥的态度,而要积极主动地接纳“核心素养”;并积极地反思“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主动地在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当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对照“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通过自学、培训、实践、反思等方式查缺补漏,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水平。

(三)参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是动态发展的

在阅读国内教育专家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时候,很多参训教师都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专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阐述在发生着变化。这其实也很正常,“核心素养”对于国内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不管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都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参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直在动态发展着。很多参训教师由原来对“核心素养”的陌生、困惑甚至排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他们开始转变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核心素养”确实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从教书走向育人指明了践行的方向,他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地、自觉地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作者:张贤金 吴新建 叶燕珠 汪阿恋 单位: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2]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发展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13-16.

[3]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模式的化学教师培训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0):15-18.

[4]杨向东.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人民教育,2016(1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