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期刊编校质量提升策略探析

高校学术期刊编校质量提升策略探析

摘要:编校质量是高职院校学术期刊整体质量的基础。一本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一定有着优良的编校质量。影响职业院校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的因素很多,可以通过把提升期刊编校质量提升到期刊品牌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以及加强对外编辑业务交流、“结对子”以及开展渠道多样的学习等方式来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术期刊;编校质量

学报是科技文献的主要载体,是积聚前沿、尖端科技信息与文献资源的主要平台。学报的发展,对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维护国家科技信息安全,提高科研人员在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学术载体,学报在展示、宣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提升高校的品牌知名度上有显著的作用,可以说,学报是高校最具分量的“名片”之一。就目前高职院校学术期刊的质量而言,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学术态度与编校质量等四大方面。在反映期刊质量的四大方面中,前三者主要由作者的论文内容质量决定,与编辑人员的工作间接相关或者说部分相关,后者编校质量则完全由刊社和编辑决定。编校质量是高职院校学术期刊整体质量的基础。一本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一定有着秀良的编校质量。作为高职学报一名编辑,总结个人经验,并阐述一些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期刊编校质量的个人见解,就教于同行。

一、高职院校期刊编校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编辑人员素质有待提高。1.语言修养不够。语言基本功是编辑的基本修养,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只有具备了语言的基本功,面对书稿、文章,才有可能质量较高的完成对于作者稿件的修改,包括删除字节、查证核实、订补修正、润色加工等一系列工作,但是职业院校学术期刊的编辑语言修养水平参差不齐,编辑很难做到妙手回春。2.逻辑思维水平有待提高。编辑人员应理解文章概念的所使用的逻辑方法,定义、划分、限制、概括等;编辑人员应识别文章的逻辑错误,前提有误、前提与结论不符、前提不充分、前提与结论缺乏逻辑联系等。这就需要编辑高职院校学术期刊的编辑们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目前来看,具有高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的并不多。3.规范性有待加强。语言文字是信息的基本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社会生活的工具,我国地域广、人口多、方言复杂,语言文字在期刊中必须保持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是编辑的基本功,与期刊的编校质量直接相关。期刊的规范性和学术价值密切相关,它甚至可以衡量一本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但目前,职业院校学术期刊规范性有待加强,这也是为什么职业院校学术期刊鲜少有核心刊物的一个原因。4.校对经验水平不够。编辑工作是一项靠实践积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好的编辑通过日积月累的工作往往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实现期刊的快速有效的勘校。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术期刊编辑流动性很大,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不多。5.工匠精神缺失。期刊编辑不是文学编辑,不会像欣赏文学作品一样能有共鸣、共情,尤其是,高职院校期刊,本身稿源质量不高,留给编辑的编校工作繁重,需要编校工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打磨,从标题的修改到章法的修改,从繁简字的修改到语法的修改,从逻辑的修改到标点的修改,这一系列工作不断地锤炼,才能使文章看起来有突出的主题,有严谨的结构,有强大的逻辑,有精炼的文字,有清楚的层次,有通顺的文理。这些重复繁杂的工作使得编辑必须具备匠人般的职业精神,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往往这样的精神,让人误以为是编辑做事效率不高的表现。因此,很多编辑以增速为目的放弃了对精益求精质量的追求,导致差错率的增加。

(二)高职院校人事制度的限制。1.主编晋升机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采用岗位轮换制,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都不是编辑部内部晋升的,而是通过轮岗制度安排的,很多高职院校的期刊编辑部并没有多年老资历的成熟主编,主编在业务能力上有待提升。2.编辑选择机制在期刊编辑的选择上,大部分高职院校也没有引进专门的、具有编辑资格的人员,一般都是学校内部人员调配,很多期刊编辑都是从辅导员岗位转过来的,其本身的职业素养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员配备都不足、好的编辑人才容易流失。

(三)稿件自身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的稿源质量还不高,存在原稿本身的错误,各种不同类型的打字排版软件相互转换所形成的错误,以及由计算机病毒引起的错误和网上收发引起的错误等。

二、提高高职院校期刊编校质量的策略思考

影响职业院校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的因素很多,一本编校质量差的学术期刊,将会使读者失去阅读期待,作者失去投稿兴趣,期刊的学术的影响力必将大打折扣,难以提升,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改善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提升。

(一)提高认识、重视高职学报品牌建设。学报是通过编者、作者、读者共同创造文化精神产品的,是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创造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智力劳动,体现了编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理念。有的期刊之所以编校质量不合格,主要是因为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得过且过。期刊编辑部应该自己制定编校比国家指标更加严格的指标体系,每年都自行组织编校质量检查,并外请专家进行审读,并制定有相关的改进措施。学报是学校主题宣传的重要阵地,是学校主题宣传的重要补充。应该把提高编校质量上升到品牌建设的高度来重视,把编辑、校对、通读环环紧扣,组织全体编辑校对人员互相学习、探讨,共同提高。在平日里同事间随时交流的基础上,定期举行编校业务学习交流会,每个编辑都必须做主题发言,交流编校工作的体会(感悟)、遇到的疑惑、典型差错的处理等,重点交流应注意的共性问题。同时,把各种规范、专家审读意见、同行发表的相关论文也作为学习内容。

(二)形成执行主编牵头的全刊审读机制。在每期付印前,执行主编牵头,进行全刊审读,从学术、政治方向到编校体例、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图表、英文等逐一终审全面把关。跟编辑逐一讲解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并指出需要进一步查证之处以及途径。

(三)构建编辑成长机制,提高编辑专业水平。加强对外编辑业务交流,开展渠道多样的学习。编辑人员必须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及时了解业内相关新的信息,同时,可以加入业内微信和QQ群,在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可以就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随时通过群与社外专家沟通,向专家请教。实施编辑“结对子”工程,打通青年编辑成长通道。将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落到实处,实施新老编辑“结对子”工程,在青年新编辑入职后以两年为周期,确定“带教”老师,制定培养计划,以老带新,把青年编辑培养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真正合格的编辑。鼓励编辑参加各类业务比赛,对于获得奖项的编辑给予奖励。鼓励编辑参加各类业务比赛,通过颁发荣誉证书等方予给与编辑精神奖励,同时,适当的通过奖金或增加绩效等方式给予物质奖励。编辑们通过大赛的试题及其答案和解析集中复习,迅速提升辨识并纠正科技期刊常见编校差错能力。

(四)优化学报编辑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考核制度发挥诊断,激励与改进功能。高职院校应建设科学的学报绩效考核制度,对学报主编,副主编,编辑人员的职责与任务有明确的规定,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编校质量,提高高职院校学报的品牌价值。

(五)主动组稿。学报应摈弃“等米下锅”的模式,采取主动出击,多措并举的方式,在获取优质稿源方面做探索,提升影响因子,也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借助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搜索功能可以很便利地搜索到某一领域的论文刊发情况,为目标作者的选取提供数据支撑。结合刊物的定位和选题方向,筛选确定重点约稿对象,形成优先约稿名单。编辑还可以通过关注领域内的自媒体和公众号获得优秀的作者资源。学报还可以通过定期筹备学术论坛、研讨会、座谈会、沙龙等方式,吸引相关学者参与,进行集中组稿。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学术期刊要充分发挥期刊编辑工作人员的能动性,打造“全能型”期刊编辑工作人员,以适应当前和未来期刊发展的需要。同时,高职院校学术期刊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优化学报编辑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奖励和处罚,激励期刊编辑工作人员提升编校水平,推动期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