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

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我国高校建设近年来步伐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财务预算资金投入逐渐增多,高校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监督管理工作对高校大规模经营活动及财务收支的作用日趋明显。在高校审计部门中,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高校审计廉政文化的内涵出发,提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要求,并对当前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瓶颈;建议

高校审计工作涉及高校的内部控制、预算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对高校的健康发展及运营有关键性影响。高校审计一般是通过对高校内部财政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从而推进高校合理经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性工作。审计工作可以促进高校完善管理控制、防范系统风险,在我国高校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已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一环。随着高校审计重要性的日益增加,其自身也面临着廉政风险,尽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是高校风险防范、价值增值的监督者,但其自身廉政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廉政风险是廉政问题、攫取私利等行为发生的源头,表现在高校审计人员岗位职责、审计制度机制、人员道德思想等多个维度。例如,高校审计人员擅自隐瞒审计中发现的重要线索;或者利用审计职权中掌握的重要信息谋取私利;私自收受学校建设中施工单位或供货商的财物;以及受人情因素影响,降低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等,这些廉政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需高度重视。因此需正视、防范高校审计廉政风险,开展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使审计工作应有的监督效能得以发挥和提升。

一、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高校审计廉政文化主要指审计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能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廉政为核心,以文化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综合教育工作,塑造审计人员科学的发展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属于审计执法的基本环节。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能客观反映高校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廉洁从审思想,将廉政思想融入到高校审计人员思想中,形成廉洁从审的文化氛围,使高校审计工作体现出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其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精神方面,指建设高校审计廉政人员的廉洁认知,思想觉悟,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等;二是制度方面,指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培养行为习惯,促进廉洁从审;三是物质方面,指建设高校审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进行文化宣传等。总的来说,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其目标的根本性,它是高校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群体中产生的一种廉政文化,与其他高校部门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其思想的先进性,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对审计人员的精神境界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促进审计人员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升华,引导高校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法治、科学地开展审计监督公众。三是道德的崇高性,其目标是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严守防线,提出修正意见,廉洁从审。四是时代背景的鲜明性,廉政文化是社会文化程度的重要尺度,反映出时展的主要防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表现,体现出优秀审计文化与时代潮流的结合。五是导向的正确性,高校审计廉政文化不仅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道德规范来约束、引导审计人员自觉遵守审计规范,是一种正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导向。六是影响的广泛性,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的以身作则,影响整个高校廉政文化氛围,通过廉洁的审计工作,疏导高校各项经济、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在高校内具有广泛影响。高校审计廉政文化是社会廉政文化的具体形式之一,有利于促进高校审计廉洁工作开展,为高校内审工作提供稳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是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审计廉政文化在高校的大力推行,能增强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与廉政文化的认知度,包括审计工作结合廉政工作应采取的手段和对审计目标的要求,廉政文化指导审计工作开展,使得审计人员在认知、期望和信念等层面拥有一致的价值观,规范审计行为,凝聚审计人员一体化,实现一致的审计目标,能高效调整审计人员的思想行动,站在较高层次解析审计工作,组织形成具有信赖感、安全感和充满归宿感的团体,引导健康向上的审计精神境界。高校审计廉政文化是高校审计工作和廉政工作的结合产物,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等方面。

二、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及要求

(一)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

从我国高校审计的现状来看,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要点是以构建“大宣教”氛围为目标,将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成制度化、常态化和阵地化格局,开展多样化的廉政文化活动,逐渐形成廉政审计、廉政监督的良好氛围。高校审计廉政文化的要点在于思想道德塑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管理系统廉洁的基础。思想道德塑造着力提升审计人员的从业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给人信念,道德情操给人理智,道德规范是尺度,道德素质给人以约束力。思想道德的塑造是审计工作的奠基石,敦促审计人员时刻严于律己,在道德层面上绝不允许审计腐败现象发生,从而有效带动高校廉政工作开展。高校审计廉政文化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审计人员,以人为本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旨,通过塑造审计人员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审计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在审计工作中团结一致,致力于高校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监督和管控,推动高校审计工作协同发展;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宣贯现代化审计意识,提升审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通过审计廉政意识,建立起审计人员执法为公的防火墙,在党风廉政工作中把惩治和预防、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精华在于创新。高校审计部门目标建设一支素质较高、廉政勤政的审计队伍,打造高效的校园审计廉政文化品牌。不同于社会其他机构和部门,高校审计工作的对象,其经济活动内容有一定针对性,针对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对其具体使用方向展开使用的合理性评估,审计内容与教育工作相关性较大,专业性较强,因此在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发挥其目标的根本性,思想的先进性,道德的崇高性,时代背景的鲜明性,导向的正确性和影响的广泛性特征,创新建设有高校特色的审计廉政文化。

(二)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

第一,需把握局部与全局关系。当前审计工作中,高校审计人员往往还存在为了审计而审计的单一思想,把审计工作当流程、走过场,审计工作往往成为花费大精力的形式主义,没有从全局观念出发认识审计工作。因此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树立大局意识。第二,需把握职权和责任关系。高校审计工作不仅是审计职权赋予的对高校相关工作展开监督、评价与服务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审计工作中体现的责任意识。高校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敬业奉献,打破权力意识,克服畏难思想,对审计对象负责也要对高校管理层负责。把握责任意识的另一方面是发扬职业精神,打造求真务实的审计团队,对待审计工作具备积极的态度和自觉的监督意识,提升审计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结合审计职权体现强烈的责任意识。第三,需把握好监督和服务关系。监督与服务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审计监督强调约束管理,高校所从事的经济业务活动要符合财税法规以及相关制度规定。监督是服务的手段,高校审计部门针对高校内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审计,审计监督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延伸。高校借助审计监督和评价,有利于提升其自身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促进高校事业健康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三、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瓶颈

一是未能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审计廉政文化的积淀在于文化的传承,而出路在于文化的创新。当今高校事业单位涉及业务广泛,国家对廉政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审计工作日趋复杂,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求变,是一个解放思想求变图强的过程。若在审计工作及审计方法上思维僵化,创新意识不强,就很难做到契合实际,灵活变通,攻坚克难,监督到位。当前高校审计过程中还存在部分审计人员未能消化好传统廉政文化的精华,也没有对时代的要求做出积极反应,反而是受当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干扰,降低自身文化水平。这种将继承与创新割裂开来的现象,阻断了廉政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使高校审计工作停滞不前,不利于高校廉政氛围的形成,不利于高校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二是未能处理好普及与提升的关系。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在做好基础宣传的同时,没有处理好廉政文化普及和提升的关系,可以说在廉政文化建设的节点上墨守成规,未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没有考虑到基层审计人员的重要性,在廉政党风建设上还存在形式化,宣传形式上表现为不思进取型,过度关注传统教育模式,较少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导致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停滞不前,停留在基础工作上,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较低。普及是在提升指导下的普及,提升是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提升,在审计廉政建设方法上未实现普及和提高之间的融合以及两条主线的融合,党员干部的廉政认知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没有发挥自身岗位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廉政宣传没有突出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而是简单在校园范围内宣传普及。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应以宣传普及为基础,通过优秀党员的先锋表率作用,在高校内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提升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度。三是未能处理好基础与常态间的关系。部分高校在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审计廉政建设工作缺乏经常性和持久性,还停留在上级指示工作的敷衍完成阶段,做到基础工作的建设,点到为止,应付交差,导致部分审计人员无法坚定审计廉政的决心,无法梳理反腐倡廉的信息,也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审计人员无法得到反腐倡廉的重要资讯,在信息接收上严重滞后。审计人员尚如此,更不用说高校其他教职人员了,在宣传形式上不够丰富,往往用书面化形式开展“填鸭式”宣传推广,在审计廉政文化建设中,未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是以点为主的教育模式,为了教育而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廉政宣传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过了要求的时间就偃旗息鼓,没有转变到面的常态化教育,没有把廉政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作为日常工作来开展,导致在群众心中留下的印象甚微,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不牢固。四是廉政建设教育内容欠缺针对性和全面性。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只关注法律、制度、规范及纪律等硬性规定,而忽略了文化建设和软性教育相结合,高校一般较为注重教育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容易忽略软文化和软实力塑造,例如审计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软性教育,没有较好地与审计廉政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只宣贯审计人员的行与不行,能与不能,却没有深挖其中廉政道理,使得审计人员受到制度的约束而束缚了其行使职权的能力,也未能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教育未包含所有党员干部和审计人员,与廉政文化的“先进性”和“大众性”相脱节,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未能成为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导致审计廉政文化建设与反腐斗争教育脱节,审计队伍中广大审计人员对审计廉政的认知度不够。

四、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展现高校审计特色,突出审计廉政文化的创新性

增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具体的形式,载体是重要渠道,而形式是廉政文化展示的重要工具,两者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载体中寻找创新点和结合点,将高校廉政文化和审计工作有机结合,建设符合审计实际、符合职工工作以及符合现实高校运营的廉政文化。文化具有其特殊的魅力和鲜明的个性,展现文化的个性和特色是提升廉政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基础。所以,在审计廉政文化目标的确定上,具体方案的制定上,还是建设载体的选择上,体现审计的特色是必须的。将审计廉政文化融入到审计工作中,融入到审计执法和管理工作中,都是在践行依法审计、从严治审的原则,为实现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即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控服务。同时依附审计文化的内容,能提升廉政文化在审计行业的特色,用廉政文化约束审计工作,激励审计团队廉洁奉公,严格从审。再者,通过具体鲜明、生动有效的形式,将审计观念、审计精神融合到高校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进一步提升高校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在具体工作举措中,可展开一定的创新,发挥廉政文化耳濡目染的功能,将廉政文化的理论要求转变成丰富而有效的文化传播,使廉政文化的目标能牢固扎根于审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凝固成审计人员的理念信仰,在具体审计工作中体现出来,在个人和集体的工作精神面貌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显示出廉政文化在审计工作中的建设成果,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

(二)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审计廉政文化的深度

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高校审计廉政文化的亲和力。通过人性化操作,用德、理、情影响人,使审计人员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廉政文化的重要性。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打造人,用优秀的成绩鼓励人,让廉政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审计人员通往正确的价值取向,对相关人员的精神境界、遵纪守法的原则、廉洁奉公的精神起到促进作用。筑牢审计人员思想上反腐的防线,将个人价值的提升和审计廉政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在廉政文化普及的同时,提升审计廉政文化的深度更在于推进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廉政文化通过教育渠道传播,其效果体现在教育的对象上。廉政文化传播的重点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付诸实践,垂范表率,更能提升审计廉政文化教育的普及率和公信力。在廉政文化普及的过程中,可把廉政教育全面推广,重点面向审计部门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的教育,抓党性党风纪律建设和道德教育,廉政教育要进入审计团队,将先进人员的审计廉政教育融入反腐倡廉的宣传活动中,通过先进人员示范的作用,深化廉政文化在群体中的影响度,增加其普及性。

(三)紧抓教育方式变革,增加审计廉政文化的感染力

高校审计廉政文化是对廉洁从审的最好诠释,其建设方式应从思想、信念、认知等方面对高校审计方式梳理更新,遵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将审计廉政文化教育融入到文化娱乐活动中,即寓教于乐,比如举办开展审计廉政文化演讲、审计廉政论文评选、廉政文化茶话会、廉政文化游园活动,观看审计廉政文化相关影片等,通过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将审计人员廉政教育渗透进去,净化审计人员内心,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同时在教育方式上,抓住课外实践的平台拓展廉政文化教育,将对审计人员的廉政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统一,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觉悟。在宣传上运用各种媒介在高校展开文化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开设审计廉政文化宣传节目,利用校园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开通审计廉政文化互动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等评选学校审计廉政典型人物并开展投票活动等等,起到春风化雨、耳濡目染的作用。

(四)健全结构机制,提升审计廉政文化的保障力

高校出现的腐败问题暴露了审计廉政制度上的漏洞,高校迫切建立一套长效健全的规范机制以及监督约束机制,提升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力。这个建设过程是一项全新的并且是长期的常态化的任务,必须把审计廉政文化纳入到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上来,以此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可以在审计部门开展责任制,实行工作考核制度,将审计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分解,明确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权责、责任界限,建立责任制考核模式,对待高校各部门的审计工作必须认真仔细,杜绝敷衍应付,完善各项程序及审计权力的运用流程,健全各项细则。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内部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建设过程中的协调、业绩考核和效果评估,充分发挥廉洁审计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健全审计廉政文化同时也需要强化监督工作,监督是关键步骤,对高校管理部门的决策权、执行权进行科学配置,审计部门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监督的作用,养成公正监督相关部门的习惯,充分发挥审计的巨大作用。尤其对工程建设、修缮工程此类容易形成腐败操作项目的审计监督,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严格审查其决策和报批流程。总之,通过健全结构,全面发挥高校审计的双重特性,即在监督其他部门的同时也加强对自身的监督,通过强大的流程构建与制度落实,提升审计廉政文化开展的保障力。

参考文献

[1]马文晶.浅谈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2010,(31).

[2]乔晓琼.高校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的瓶颈与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10).

[3]王海宁.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

[4]左敏.加强审计机关的廉政文化建设[N].中国审计报,2013-03-18(008).

作者:段艳兰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