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技术实践(3篇)

高校电子技术实践(3篇)

第一篇:高校汽车电子技术建设实践

【摘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汽车电子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校急需开展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研究。文章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为例,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开展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经验对其它高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开展专业建设的研究十分重要。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理论研究。苟春梅[1],甘剑和[2]等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丁黎明[3]等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研究;赵建宁[4],鲍晓东[5]等汽车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研究;李月虹[6],沈鸿星[7]等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高校,其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是承接中高职对接的试点专业,该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对其它高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流的专业学科要具备一流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首先,我们通过公开引进骨干教师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的办法,提高教学团队骨干教师的比例。其次,我们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鼓励专业教师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所有专职教师均具有相应的企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确保教学团队成员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课堂教学经验,更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除校内专职教师队伍,我们还聘请一批社会知名、行业领军、专业突出的学校、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教学团队,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持。这样从根本上保障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建设方向、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内容设定等核心问题上能够与行业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同步更新。通过这些措施,我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师资结构趋于合理。教学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23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1人。教学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且具备“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占教学团队教师的90%,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18人,1人被评为“省级专业带头人”。

2.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

2.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学生汽车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校内建设了单片机应用、汽车电子技术、自动检测、EDA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创新等实训室,并重点建设生产性教学工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支撑了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仿真设计、单片机应用、电子产品工艺、表面贴装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满足了汽车电子产品装配、汽车电子质量检测等生产性实训要求,为进行项目研发提供条件,并可承接汽车电子技术相关的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任务。

2.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以及掌握和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阵地。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博士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制造和汽车服务类企业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为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重要场所。

2.3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

通过建设试点,我们正在构建汽车电子技术创新创业基地,具体构建包括如下内容:

2.3.1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建设期内以学校为载体,依托学校创业、创新、创意“三创”基地,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专业实训场所。根据基地的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通过引入企业技术能手,利用综合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引入企业建立“校中厂”,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自主创业实战,完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

2.3.2依托实践教育基地,多方合作形成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将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划分为“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企业实战”三个阶段,实行各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依托教学支撑服务体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和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

2.3.3服务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3.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建设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是专业建设的重点。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分解为基础素质能力、专业基本技能能力、专业技能能力等几个方面。根据需要培养的具体能力来设置课程。基础素质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与运动技能、工程运算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针对基础素质能力所包含的具体能力,我们开设思想政治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体育、工程数学、应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来培养相应的能力。专业基本技能能力包括基本电路分析能力、工程图识别和绘制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电路图的绘制技力等。针对专业基本技能能力所包含的具体能力,我们开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制图、AUTOCAD、汽车机械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技术及应用、PCB设计等课程来培养相应的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包括汽车电路故障检测与维修能力、汽车结构故障检测与维修能力、汽车保养能力等。针对专业技能能力,我们开设汽车模块电路分析、汽车电子仿真设计、电子产品工艺、表面贴装技术、汽车电子产品装配、汽车电子质量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故障与维修、汽车发动机与电控系统故障与维修、汽车底盘与电控系统故障与维修、汽车的安全与舒适性、汽车保养等课程。通过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需要培养的具体能力分析,我们对课程开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好的把握。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我们重视专业教材的建设,专业教师已主编和参编五本特色教材。同时,我们特别重视网络课程平台和精品课程的建设。网络课程平台由课程教学视频、习题库、教学课件库等构成,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自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专业课程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4.1信息反馈制度

学校建立了教学日常管理信息反馈制度、学生日常管理信息反馈制度、顶岗实习信息反馈制度、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等信息反馈制度,并安排了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实训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分项负责,这样可以做到有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4.2专业评价制度

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依托,聘请相关专业知名专家评价专业建设方案,共同研究专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构建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专业评价制度体系。以“学生”、“职业岗位”为关注焦点,以“职业标准”、“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由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设计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考核评价。

4.3教学管理制度

我们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认真贯彻学校教学工作绩效考评办法,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水平。教学工作管理主要包括:

4.3.1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执行

专业教学计划是培养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应相对稳定。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情况如果需要修订,必须经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三方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修订、备案,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4.3.2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执行

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授课和编写教材的依据。各门课程都必须有符合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力求相对稳定,任课教师不得擅自变动大纲内容,若需修改教学大纲,应在开课前提出变动范围和理由,经教学团队专业教师讨论后备案。学校定期对课程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执行。

4.3.3授课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授课计划是授课内容、方式和进度的具体安排。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进程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制定课程授课计划,并按照课程授课计划的内容和进度来讲授。教师授课计划要求一式三份,在每学期开课前一星期内送交系一份、授课班级一份、本人留底一份。学校督导经常检查任课教师执行授课计划的情况,对执行不规范者,按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4.3.4任课教师的安排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课程任课教授安排坚持先主讲教师后辅讲教师、理论课以专任教师为主、实践课和实训课以聘请行业、企业兼职工程师为主的原则。新的任课教师在承担教学课程前必须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备课和试讲,在确认其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让其承担教学课程。通过这些建设,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基本建成了一流的教学团队和实训条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作者:朱炼 夏芳莉 程颖 王家龙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苟春梅,吴民.浅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72-75.

[2]甘剑和.浅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1,(8):129-131.

[3]丁黎明,陈静,张彩云.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与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6):167-168.

[4]赵建宁.高校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时空,2011,7(5):38-39.

[5]鲍晓东,杨梅,侯勇,等.高校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70-74.

[6]李月虹.论汽车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6,(4):113-114.

[7]沈鸿星.新能源汽车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45-50.

第二篇: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分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小班教学和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整合和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对于专业建设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都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圣托马斯大学陈思齐校长就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实现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1]。尤其在建设一流高校的背景下,高校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是高校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医疗器械管理与维护专业已经获得批准为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而模拟电子技术是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原理复杂等特点,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入门很难,考试通过率低。因此,以这门课为对象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很有必要[2-5]。

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1.1大班教学,无法因材施教

大部分学校考虑到经济等因素,往往上百人组成一个教学班,大班教学导致教师无法因材施教。考上高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很强,理论基础也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也有些学生基础差,动手能力也差,连最基本的实验操作都不会。如果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基础差的学生身上,那么就挖掘不出优秀学生的潜力,失去了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机会。一些本科院校提出卓越人才强校计划,高校要想争创一流院校,有必要借鉴一些研究型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实施卓越技术技能人才计划,把优秀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技能人才。

1.2学生感觉入门难,学习积极性不高

模拟电子技术是专业基础课,一般在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开设,学生普遍感觉此课程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原理复杂,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考试通过率自然就比较低。

1.3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需要专业能力强、有实际企业经验的教师。职业教育的特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高校不乏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但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却不多。因此,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待提高。

1.4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实践教学内容仍然以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为辅,实验项目关联性弱。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一般是教师给出实验步骤、电路图,学生按部就班验证结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改革的尝试与实践

2.1探索小班教学和分层分类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优越性明显,这样教师能够在学生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容易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学生入学后通过组织理论加实操的考试,对学生的基础进行摸底,基于摸底考试的结果锁定优秀学生,把他们编成创新实验班。为了便于进行分层分类培养,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验证性实验,第二层次是综合设计性实验,第三层次是科研创新性实验[6]。普通班的学生只需完成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即可,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增加了科研创新性实验,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卓越技能人才的实践内容,提升卓越技能人才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兴趣,提高卓越技能人才的科研能力。学校给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给他们配备指导教师,指导创新实验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及技能大赛。导师如果有科研项目最好,可以尽量吸收优秀学生参与他们的科研项目中。近年来有不少例子表明,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双赢的事情,例如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我校获奖作品“智能无线图像抄表系统”“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防追尾安全系统”“自动微生物染色仪”均是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成果,教师让学生参与其中,既顺利完成了教师的项目,学生也有了参加“挑战杯”大赛的作品。(2)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类型的比重。卓越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分为3个学期,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目的,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类型的比重。如第一个学期,主要是基础验证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方法和一些常规仪器、工具的操作技能,但是第三学期的实践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大科研创新性实验的比重,具体的设置比例应根据试点班的反馈结果不断调整。

2.2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入门不难,教师应该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对于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原理复杂的内容,可以借助实验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也可以考虑与专业课程的对接,多列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例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要从学生面对职场的岗位群出发,根据岗位群确定专业能力,然后将专业能力分解成能力要素,确定能力要素对应的知识点。最后,将相关的能力要素对应的知识点组合成教学模块。高校要重视教材建设,编写一本适合本专业的教材。另外,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同行的评价,不断对教材进行修改,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满足各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2.3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实验技能竞赛及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高校应该强调科学研究,把科研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建合作科研平台,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并尽量吸收学生参与,既是产学研合作的最好形式,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好途径。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把科研作为对教师的基本需求,每名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带着学生做创新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林靖东院长说:“如果学生在世界技能竞赛中偶尔得冠,表示学生聪明。但如果每一年都是冠军,就说明教师的实力很强[1]。”学校应该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且把指导学生参赛项目的数量和学生获奖多少作为评价教师能力的一个指标。

2.4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引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结合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期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在第一学期的实践教学中,以传统实践教学方法为主,通过课程实验和一些基础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同时结合PBL教学方法,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的实践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采用PBL教学法,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

3结语

本文针对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小班教学和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提出了整合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本文提出的改革思路已经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涌萍 金浩宇 肖波 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达人.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吴国祥,沈晓燕,章国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58-59.

[3]郭华,申忠如.关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47-148.

[4]陆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136-137.

[5]张涌萍,肖波.项目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95-196.

[6]蒋力立,彭端,杜宇上,等.电工电子分级分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5):201-204.

第三篇:高校电子技术混合课程建设实践

【摘要】

混合课程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本文主要论述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混合课程建设,包括线上部分内容的设计和线下内容的设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混合课程;电子技术;线上教学;线下教学

1引言

近年来,课程建设的发展是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2015年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重点任务是: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既有精品课又有在线的中英文课程,研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建,同时完善本门课程的混合课程建设,在教学实践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2电子技术混合课程的探索

本文根据混合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当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重新梳理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对电子技术课程的采用混合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实践。

2.1混合课程建设的调研

为了开展电子技术课程的混合课程建设,我们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掌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教师问卷结果,实体课堂:需要(100%)。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做什么?组织?形式和内容?: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的深入和延展;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形式;讲授讨论结合。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整个教学过程;鼓励自主学习,大胆质疑;能力训练和培养;监督和激励线下学习进程。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过程的管理者。主要结论:①在线教学不能完全替代实体课堂,实体课堂在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知识的牢固掌握及理解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次学习;③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有较大改变,由以授业为主,转为传道、授业、解惑相对均衡。

2.2问题及思考

目前,在各高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校方面,愿意做,且有财力、物力的投入。教师方面,愿意投入,且能胜任。需要全方位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比原来的课堂教学更细致;需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视频制作等。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学生方面,愿意学习,且能适应。学生对于教学形式的热情往往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学生在课下能否管住自己?需要有效的监管机制。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开展混课课程教学,减少实体课堂学时数,减少到目前的1/2~2/3,且每次1个课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

2.3电子技术课程混合课程建设的方法

2.3.1线下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做得讲授的基本理论能够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而且电子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在目前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在有限的学时内讲述重要的知识点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引入混合课程建设首先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1)精炼理论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删除复杂的理论推导和器件内部结构的介绍和分析。比如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用到大量的集成芯片,我们就可以只是讲解外部引脚和器件的应用,而不用讲解其内部结构,只做简单的说明就可以。(2)教学内容要与科技的发展先适应。教师在授课时除了需要讲述现有教材上了基本理论知识。还要讲授一些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本课程前沿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3)教学内容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论模拟电子技术还是数字电子技术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上,除了要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设计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比如设计一项实际设计内容,并且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自行完成设计任务。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深刻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4)部分章节中,将教学内容分解几个主题讲解。这些为后面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提供教学素材,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主题,然后课后能够系统地准备相关资料。针对章节的选择,一般是选择靠后的章节,因为前面的章节知识一般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介绍,学生只有有了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够有能力自主学习后面的章节内容。

2.3.2线上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引导学生在线上进行多个专题的学习。教师将需要线上课程教学的内容分为几个专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主要问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的线上教学内容,利用课本和课外资料自主学习。这样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简单讲解,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老师在线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把线下学习遇到的问题和老师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当前的大学教学面临着革新,特别是电子技术这种应用型较强的课程,更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而且电子技术基础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面临着减少学时的问题。而学时的减少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好。这样就需要将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将课堂上的一部分内容用线上教学完成,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张玉红 刘航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5年吉林省教育规划课题“基于MOOC理念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

[3]路秋丽,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