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体系构建

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体系构建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将各个课程要素动态安排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进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开办于20世纪90年代末,办学历史较短,主要针对经济文化发达的时尚大都市的影视、舞台形象造型设计的小众就业市场。受当时行业市场发展进程的影响,相关国际企业尚未进入国内市场,行业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化,专业名称在设立之初各高职院间便各不相同,2004年教育部出台全国高职高专专业指导目录,才将名称规范为人物形象设计,并纳入到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中招生,专业代码统一为670105,但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不够。

早期阶段,由于本科院校未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师资主要以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大多到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接受短期培训后转型而来,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主要参考国内一些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如美容、化妆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课程设置,未进行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性设计。虽然在十多年的专业建设中,该专业已从早期的类似零星短期培训的课程逐渐发展到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但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目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与艺术设计类其他成熟专业相比仍差距较大。

2.课程体系定位不清晰,过分追求全面。

长期以来,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将美容、发型、化妆、服饰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四个同等比例部分,力求培养真正全面的人才。但是,一方面教学硬件设施、师资条件、实训实习模式等并不能完全达到对应要求;另一方面,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的行业从早期的美容美发行业到现在的时尚产业、婚庆产业,乃至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市场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与整合中,且不同区域间的格局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化妆品制造与销售份额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浙江省的影视基地带动影视形象设计产业链独具特色,江苏省的婚庆产业市场成为全国第二大市场。忽略行业的区域发展差异性,统一设置的“一把抓”和培养“面面俱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的具体情形。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涵与意义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涉及三个重要元素“,‘岗’指本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课’指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证’指获取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即三个重要元素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即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将本专业课程内容与所要求取得的资格证书内容相结合,三元素相互协调且互为贯通的课程体系。在整合该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设置各课程门类时,必须结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岗位需要以及相关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要求,实现三元素之间的有效对接和全面融通,使相关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中,最终让学生在结束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具备职业岗位能力,积累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十分契合国务院关于现代职业教育“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改革原则,是切实“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1.建立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以行业市场需求为调节机制的课程开发体系。

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的行业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且差异性十分明显。应充分考虑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紧贴行业市场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统筹开发和就业渠道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办学初期借鉴了北京、四川等地的化妆学校的课程,主要设置了美容护肤、发型设计、新娘化妆、影视化妆等,但由于常州乃至江苏省与北京、四川的行业市场差异十分巨大,主要是民用市场,而不是影视、明星的特定形象设计,一方面学校无法提供学生影视化妆等课程工学结合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学生在本区域经济圈就业后,所学影视化妆等课程的内容几乎无用武之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年来,我校重新审视常州市乃至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增速在全国位居前列的优势,对区域婚庆、美容市场进行调研论证,与省、市婚庆行业协会、美发美容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瞄准行业市场,紧贴婚纱影楼、化妆品公司、美容机构对化妆师以及美容导师的旺盛需求,开发与企业相配套的课程体系,使得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相衔接,更好地适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麦可思公司针对我校2009届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对口率达85%,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上升到92.3%,且该专业的就业对口率与就业竞争力指数均位居学院30多个专业之首。

2.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具有职业岗位针对性的新课程体系。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相关岗位工作中,设计和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一对一进行,以人作为设计呈现的载体,服务性与实践性是其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区别于其他设计类专业的最大特点。核心岗位化妆师和形象设计师不仅需要较强的设计与操作专业技能,还需要有严格的个人仪表、服务礼仪与动作规范、安全卫生处理等详细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因此,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建立在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以岗位技能的培养为核心,针对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对应岗位群的职业要求和相关技术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培养能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的一线人才。具体而言,应该根据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领域对应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来设置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从而形成工作岗位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及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3.以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建立课证融合的新课程体系。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发展初期,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仅美容师、美发师,而受当时行业发展的影响,这两种职业由于社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较低,加之其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局限在美容、发型方面,无法代表和体现人物形象设计涵盖的确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方面遇到障碍,无法深入推进。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发展进程不断规模化与国际化,行业形象快速转型与提升,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推出的“时尚创意会”“时尚中国”等系列化妆与形象设计师电视大奖赛,使得化妆师、形象设计师、色彩咨询诊断师等新兴时尚职业逐渐被人们熟知和认可。从职业资格认证的规范与质量提升层面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的大力推动也使得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的新兴职业工种成为具有含金量和竞争力的就业砝码,得到了市场的宠爱。基于这样的发展转变,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要跟进发展,参照新兴的形象设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将其相关要求内容融入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一边完成学历学习,还可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将岗位需求的化妆师、形象设计师、色彩咨询诊断师等核心职业资格证书的全部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中,充分考虑课程与这些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的关联度,针对有关证书的鉴定考核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与具体的岗位资格要求相一致,以考取该职业资格证书代替课程考核,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互相认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使学生真正具备就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江苏省在2010年出台了新兴职业工种——化妆师的职业资格鉴定统考标准以及要求,同年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即在江苏省率先进行了化妆师职业资格的鉴定,参考一次性通过率达90%。根据我校对企业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化妆师职业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高,持有该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更富有就业竞争优势,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四、结语

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经历初级阶段的个别院校的开创性时期、中级阶段的探索性成长,目前已进入理性思考时期。到2014年,全国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达110所,专业方向也从最初的美容美发,扩展到化妆造型、形象策划等多个方向。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满足行业现有市场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动力,势必要求课程体系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构建“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岗、课、证”三元素共融贯通,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办学目标。

作者:朱琴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