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摘要:教学设计的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优质课堂、实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设计为例,分析了部分高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不足,陈述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教学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除了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很高之外,还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作为高职建筑类专业的教师,结合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特点谈一下课程教学设计的意义、不足和注意事项。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

高职教师从整体上来讲,提升空间很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部分教师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清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不知道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不明白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面临的职业岗位,不明白职业岗位工作职业素养、技能要求、知识要求等。如果一次课、一个单元、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没有具体的目标,就会教学思路不清晰,就没有办法和标准去判断和评价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无法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诊断和反思,也无法让学生明白课程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从头到尾照本宣科讲解,对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序化和整合。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教材为参照,重点是依据职业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不明白职业岗位需求,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只会学得一知半解。例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选取上,除了建筑测量仪器的使用外,重点要针对职业岗位讲解施工测量放样、抄平测量、轴线引测、标高控制等内容。只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课程教学难点的确定是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的,学生认为难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确定的,工作岗位需要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文字堆砌、序号混乱、层次不分明,根本看不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平铺直叙讲,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好像喝一杯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云里雾里,知识点在脑海中没有一点印象,跟没有学习是一样,这样的课堂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力,并且一无所获,这是很痛苦的事情。

(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程内容要用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优秀教师会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现状,灵活运用教学技巧让学生注意力时刻处于集中状态,让学生轻松地学习专业知识。目前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很多年都习惯于采用讲述的方式教学,只顾自己讲自己的,不善于从课堂上捕捉学生对课堂的反应,不善于采用互动式、任务驱动式、启发式、案例式、小组讨论式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教师平常在教学设计上花的功夫不够,教学方法设计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事情,好的教学设计其教学方法一定是灵活多样。

二、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优秀教师必然非常重视教学设计。教师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有利于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有利于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设计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能有效达成教师在教学设计前一定要明白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及每次课教学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为单元教学目标服务,单元教学目标为课程目标服务,课程目标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在教学设计时,这些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教学就会无的放矢,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明确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键。例如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两个专业同时开设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主要面对的岗位分别是施工员和造价员,岗位不同,培养目标不一样,课程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讲解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原理及质量验收标准;而工程造价专业主要侧重于建筑施工工艺流程。

(二)教学设计过程是教学内容不断优化的过程。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序化。一门课程教材内容很多,如何有效地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一般来讲,PPT制作也是其中内容之一,教师需要把教材内容优化到PPT上,而不是把整本书的内容复制照搬,需要将课程内容化繁为简、条理清楚、图文并茂对学生进行展示。需要教师参照多本不同出版单位的同名教材取其精华,通过图片、视频、三维动画、BIM建模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当然教学内容的优化需要大量的时间,一般来讲,一个教师潜心研究一门课程是终生的,越投入得多会发现研究的内容越多,而且对内容掌握的程度会越来越清晰明了,在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会变得相对容易,教学实效会更加明显。

(三)教学设计过程也是一个优化课堂管理的过程。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不能让课堂失守。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设计,也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考核设计及课堂管理设计。教师应在第一次课的时候自己或者与学生一起设计课程学习规则、确定考核方式。例如设计作业的次数、课堂不准玩手机、出勤管理办法、现场教学方式、现场教学组织、课堂提问要求、考核方式等。这些课堂管理内容都是要认真设计,而不能临时摸脑袋确定。这些课堂管理设计是驾驭课堂、给课堂教学营造高效环境。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不配合教师的教学没有办法去应对,这是不应该的;教师可以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去设计教学管理、形成制度或者自己的课堂风格,基本上是可以掌控住课堂的。

(四)教学设计过程是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高职教师一般理论知识占有相对优势,实践方面相对薄弱。优秀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会认真思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的,对不清楚的地方会到建筑工地去调研,会主动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直到弄清楚为止。所以,教学设计过程对于专业教师来讲有利于将课教师对专业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同时在内化过程中,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能力形成。我个人认为,高职教师合格的标志是能理直气壮地为企业技术人员讲课,特别是高职教师,如果不能为企业技术人员讲课,说明他对专业内容研究不深,况且高职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师一定要有“双师素质”或者“双师型”,这样才能满足高职教育教学需要。

三、教学设计中注意事项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个人认为优质的课程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要从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一定要在清楚专业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之上,依据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定要从素质、知识、技能三个维度去进行设计。例如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深基坑支护”这次课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等;知识目标是能陈述建筑施工基坑支护形式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技能目标是能结合现场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能按要求组织施工及能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针对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除了知识、技能目标以外,素质教育目标要在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而且要落到实处;建筑类专业学生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职业素养,以及他们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节能环保意识等。

(二)教学重点一定要契合职业岗位。高职教育是培养一线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高职课程教学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的重点选择的依据来源于职业岗位。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的重点,一般来讲,这样有利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重点内容重点讲解,重点突破,要让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对重点内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能很快将课堂学习内容运用于实践。如果教师不了解教学的重点就会照本宣科、课程平淡无奇,教师不知教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学什么;对一个教师来讲,只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一定要充分了解学情。高职学生普遍来讲基础知识很薄弱,而且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大部分学生很难专注于课堂,不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喜欢在课堂上玩手机,喜欢动手操作和比较只管的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等。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可以采用座谈或者问卷的方式了解。通过了解学情,从而确定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难点,对难点内容应该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方法,扬长避短,让学生轻松学习教学内容,从而破解教学难点。

(四)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便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只有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设计都是高质量的设计。例如,《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深基坑支护”中的土钉墙支护形式,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针对性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真正的职业岗位上体会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对无法找到现场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创设学习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隐藏在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教学,我们可以采用BIM技术进行透视,让学生一目了然。现在虚拟仿真技术、AR技术、VR技术等,都可以运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总之,高职建筑类专业教师一定要把教学设计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重视教学设计的教师必然是自我提升非常快的老师。重视教学设计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参考文献:

[1]齐雪,才治军.问题导向式教学设计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2]黄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与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3).

[3]彭亮,徐文彬.教育技术学视域中教学设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9-201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

作者:郭自灿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