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在我国全面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了使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该文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支撑体系等方面分析“双创”教学改革现状等问题,以期为其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双创”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创”教育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双创”教育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增质、提效的必要之举,也是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双创”教育改革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贯彻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形成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双创”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通过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将“双创”知识融会贯通,以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面学生的知识获取需求。

一、“双创”教育融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服装设计教育起步较晚,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在“双创”中体现出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思维能力,推动服装设计专业进行“双创”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适合性和紧迫性。首先,从教学任务角度看,在知识经济时代,服装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承和传播已有的知识、技术、文化,而且是根据时代潮流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引导作用。基于这一背景,服装设计专业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始终是专业建设发展的动力,培养符合时展需求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始终是高校服装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双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服装专业“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

服装设计是一门集设计性、技术性、综合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制造设备的逐步升级,服装生产企业也在步入智能制造时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对高校的服装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高校服装专业“双创”教育现状与学生的就业需求脱节,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教学模式落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在较大程度上是以培养传承性的专业对口人才为目标,以示范、灌输为教学手段,以学生进行听记、模仿训练为主的“知行分离”教育。这种封闭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忽视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思想,以致培养出的部分服装人才为同一类型、同一层次,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此外,部分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双创”内容较少,以致专业课程体系与“双创”教育相脱离,没有将教学内容升级到高校服装专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因而也难以起到服装设计“双创”教育的应有作用。

2.课程体系不健全。“双创”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它与服装专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形成了阶梯式、递进式的模式。但目前“双创”教育与专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双创”教育受到教学计划的制约,以兼职课程居多,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范围。同时,部分高校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仅仅将“双创”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业余爱好和兴趣的方式,采用讲座、培训、宣传等方式泛泛而谈,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3.师资力量匮乏。师资力量匮乏是部分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双创”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高校服装专业的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缺乏实际的“双创”经验或体验,且往往将主要的精力投入自己的主修学科,对与“双创”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这制约了“双创”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4.支撑力度不足服装专业“双创”教育的实施需要营造良好的支撑环境。但目前部分相关部门和高校对推行“双创”教育的帮扶力度不足,缺乏强有力的措施,部分家长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不足,甚至对服装小经营者存在一定的偏见。另外,学生的学分管理没有将“双创”成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也没有将指导“双创”业绩纳入,这使双方未认识到发展“双创”的重要性。从其他一些国家在此方面的教育经验看,“双创”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事情,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和宣传“双创”教育,进一步完善其评估机制和评价体系。

三、服装设计专业“双创”教学改革措施

1.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强调高校服装专业必须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双创”能力为导向,以情境教育和实训教育为方法,把“双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服装专业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素质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优意识的服装设计人才。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敦促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设疑提问、任务驱动、逐步深入、融入思政,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学对象从“工具性价值”向“人本性价值”转变,教学方法从“课堂式”向“混合式”转变,教学重心从“以课本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向“以能力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转变;将敏锐准确的观察力、严谨科学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传达给学生,使其具备坚毅的专业心理素质;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这些不仅是服装专业“双创”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而且是高校服装专业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2.构建以“双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与普及,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多样化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服装专业突破课程体系的固有模式,从社会实际、学科交叉、能力培养、实践环节、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以符合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达到分流培养的目的。集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专业知识以及融合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于一体的现代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迁移转换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开展“双创”活动。因此,高校服装专业应该优化教学计划,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增设“双创”实践教学,以公共实习、专业训练、综合实践为梯队,把“双创”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加强实训演练、案例操作、基地考察、企业实习,带领学生走出盲目区,使其投入服装创作、工业生产、企业建设、专业管理和行业服务第一线,培养出就业“零适应期”的学生,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

3.加大“双创”师资培养与管理力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服装专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建设任务之一。部分高校服装专业缺乏有“双创”经验的专业教师,现有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做到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制约了“双创”教育的发展。因此,构建适合高校服装专业“双创”的师资培养体系迫在眉睫。高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服装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阔教学视野,获取“双创”最新资讯,增强专业能力;同时,可聘请有资质的服装企业家、学者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服装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从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指导水平,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加大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力度,营造有利于“双创”师资培养的制度与环境。

4.完善服装专业“双创”支持体系。高校服装专业“双创”教育不仅是高校内部的教学问题,而且涉及服装企业、社会等多方面。高校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企业和社会力量则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为服装专业“双创”教育的发展铺路。如,高校可以设立服装设计工作室、高级定制工作室等多种形式的小企业中心,加强高校服装专业与服装行业的联系,支持创办品牌、鼓励技术转化等相关举措,大力提倡与时俱进的“双创”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双创”激情。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双创”活动,促进“双创”群体的沟通和交流。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通过增强高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门路,激励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者转换成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深化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服装专业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任务。

作者:江成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