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未来城镇化建设论文

创新驱动与未来城镇化建设论文

1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

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仍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一是资源、能源的粗放消耗造成的短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无序扩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和工业向城镇的集中造成电荒、水荒,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和地面沉降,城市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二是高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较差,PM2.5浓度普遍较高,雾霾、沙尘暴频袭,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垃圾围城;三是城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力不足,产业布局缺乏宏观指导,造成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形成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四是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综合承载能力低下。出行难、看病难、入托难、上学难、住房难、养老难等等难题成为城市居民身上的重重枷锁;五是户籍制度造成的进城农民不能转变为市民身份,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社会阶层收入差距加大;六是城市发展存在同质化问题,没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很多城市的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2.1创新驱动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概念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最早使用创新驱动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提出来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1990年,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具体阐述了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其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展阶段”。波特指出,创新驱动阶段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阶段,到“创新驱动”阶段时,“许多产业已出现完整的钻石体系。锐不可挡的竞争力出现……各种产业和产业环节中的竞争开始深化与扩大……具有竞争力的新产业也由相关产业中产生……企业除了改善国外技术和生产方式外,本身也有创造力的表现……企业也能持续创新;它们的创新能力又形成其他新产业出现的原动力”。可见,“创新驱动”就是指企业具有创造力和持续创新的原动力,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驱使和推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概念最早是英国首先提出来的。1998年,英国创新驱动型经济特别工作组在出台的《英国创新驱动型经济报告》中首次对创新驱动型经济进行了定义,将创新驱动型经济界定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自从英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已经被提到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层面。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都想到了通过科技创新寻觅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复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国内长期粗放式发展遭遇的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供给的极限,中国做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这一战略明确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2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化以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就是创新型经济为主体。创新型经济通过培育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创兴型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催生新型服务业等,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能源的利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减少排放和污染,从而使城市经济绿色化。一是通过培育发展创新型新兴产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和污染。创新型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等,主要依靠知识、技术投入,消耗的土地资源较少,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也很少,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小甚至没有污染。以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为例,据测算,2004年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万元GDP能耗为0.12tce,是二三产业平均值的24%,约是三产的50%,水耗为5.2t,是二三产业平均值的21%,约是三产的50%。二是通过二次产业替代和升级,带动绿色、低碳的三次产业的发展。新兴的知识、技术密集的高加工产业替代传统的劳动、资本密集型的轻工业和重化工业,形成二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在此基础上,二次产业开始实施专业化分离,以服务为主体、与工业生产或工业生产者联系密切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金融、软件、科技服务中介、研发、广告、咨询、设计等创新、绿色、低碳的现代服务行业迅速发展。例如,“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802.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705.0亿元,年均增长19.1%,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2个百分点,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3.9个百分点,而北京市第三产业的万元GDP能源消耗,则由2000年的0.527tce下降到2011年的0.273tce。三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集约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在大力发展创新型新兴产业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效、低碳、低能耗的高级化方向升级,通过嫁接高新技术、整合资源,带动传统产业转型,使传统产业进入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甚至衍生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例如,2001年北京启动了首钢重组改造、燕化百万t乙烯扩建改造工程、节能环保型装备改造工程等10项传统产业升级工程,工业用水量和能源消耗量持续下降,由2001年的9.2亿m3下降到2011年的5.0亿m3,万元GDP能源消耗由2.437tce下降到0.764tce。

2.3创新驱动产业布局优化,促进城市空间和能源、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科技创新驱动下,产业向集群化发展、空间梯度转移和产城融合化发展使得地区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城市空间和能源、资源的利用更加紧凑、高效。一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园区成为创新型产业的集聚地,更加提高了城市空间和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更倾向于集群化的发展,因为集群在获取区位优势、建立产业联系、赢得外部经济性、促进创新与知识共享等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利益机制。以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深化科技金融试点,扩大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2011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达到12277家,注册资本规模总计281.3亿元,分别占北京市新创办科技型企业的41%和47%。企业的集聚发挥了巨大的集群效应,园区内企业共享高端科研基础设施,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并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拥有有效专利数从2005年的3046个到2011年的15232个,2011年实现增加值3062.6亿元,占全市的19.1%,比重较2005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二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移,腾出空间发展新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地区间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传统产业为寻求更适于生存的资源经济环境,通过扩散、对接等方式,发生梯度转移,从而为创新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使区域产业布局更加合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量工业企业转向郊区发展,城市中心区的许多工业用地通过转换或转让改为商务商业或居住用地,如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大部分用地就是20世纪50年代建的工厂区。近几年来,随着创意产业的兴起,利用旧有厂房适当改造作为艺术创作、设计中心等成为一种时尚。三是促进“产城融合”。环境友好的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传统工业成为城市经济特别是科学园区和高新区的主导力量,使得城市生产区和生活区的融合成为可能,产城融合的城市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潮汐式交通,更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集聚,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化。以北京周边的固安工业园区开发区为例,目前,固安工业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三大产业基地以及城市核心区、生活配套区等五大功能区域,产业新城初具规模。开发区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已从纯粹招商引资的产业园区,逐渐成为集工业与生活一体的新型城市,在功能上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和主体,并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为城市功能提升和创新提供了示范。

2.4创新驱动信息通讯技术发展,推进城市智慧化持续创新、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应有之义。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无线网络、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及其衍生出的应用创新,能够推进城市智慧化,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9]。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创新应用,一是调控和优化城市资源和能源配置,强化对节能减排的监管,助力城市以低碳和环保方式发展,提供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创造绿色城市生活。二是感测、分析、整合交通、物流、医疗、教育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研究规律,制定解决方案,优化布局,提高城市整个硬环境的运行效率。三是加快推进公共安全保障和防灾减灾技术创新,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了城市预警预测、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响应能力,提升城市软环境,支撑平安社会建设。四是加强城市发展的预测分析和城市规划管理,运用信息预见问题、前瞻性地解决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减少城市的重复建设,营造创新的政策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保障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2年3月北京市政府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启动实施“智慧北京”八大行动计划,即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智慧共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应用与产业对接行动计划、发展环境创新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跃升。以朝阳区为例,朝阳区实施了物联网交通微循环管理系统(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和物联网节能管理系统(燃气供暖节能)。其中,物联网交通微循环管理系统(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利用先进而高效的科技手段,尤其是新兴的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市政管理和交通资源调度的高效感知、实时监测、全面联网、精确计算分析、有效监测调控,以大幅节省人力、提高市政服务与交通资源调度水平。在节能管理方面,朝阳区政府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朝阳区600座锅炉房的管道的压力、温度和流量以及室内外温度的进行实时检测,并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在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可实时了解锅炉的能耗情况,并提炼数学模型,对供暖温度实现补偿,找到节约能耗的方法,截至2012年底,该系统已实现节约天然气约500万m3,约占朝阳区供暖总能耗的5%。

2.5创新驱动文化、制度和社会管理进步,提升城市内涵城市化不仅仅是经济活动方式的变迁,还应该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不断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了人们道德标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改变,提升了城市现代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更加取决于创新文化的能力。文化创新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自然及人自身发展的关系,转变人们的价值理念,提升城市精神,为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支撑。同时,文化创新又促进了文化业态创新和产业繁荣,特别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产业创新,以文化创新带动城市转型。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通过一系列文化创新措施,不断地释放出强劲的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和奥运主题展览,许多创意企业、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应运而生,各种文艺宣传活动蓬勃开展,大大活跃了北京文化市场和文化氛围,对提高城市整体文化素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北京市文化局所属业务范围的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12.1亿元,比上年增加1.9亿元,增长了18.6%。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税制度等制度的创新,能够有效地解决进城农民市民化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地流转,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资源与环境制度、城市建制制度、国土规划制度等制度的创新,能够优化城市资配置和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通过科研制度、人才制度等制度的创新,能够调动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吸引优秀人才聚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北京在制度创新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诱致型制度变迁与自上而下的强制型制度创新的结合的双向型制度创新模式,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将北京城市建设相关事务的管理全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例如,北京志愿者服务相关条例,交通限行规定及交通管制决策,“折子工程”等等。这种政府和社会公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形成模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同,有效地降低了制度变迁的实施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和运行效率。社会管理创新能够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管理由管群众向群众管进行转变,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增强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和市民参与城市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活力,有助于培养市民意识、法制意识、秩序意识,推进生活方式市民化,是当前社会转型期城市病多发、社会矛盾凸显、互联网舆情复杂的新形势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2010年8月,东城区被中央政法委和北京市委确定为全国和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经过充分调研和不断总结,北京市东城区实行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针对当前社会安全稳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责任制为依托,合理划分网格单元,以“人”和“组织”为重点,综合考虑“地、事、物、情”等因素,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城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径。试点以来,基层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7%、集体访同比下降10.1%。群众“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大幅提升,万人发案率、百户发案率均保持城六区最低水平;火灾警情同比下降15.9%,有力维护了区域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高。

3问题与建议

综上所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国由粗放的“土地依赖”城镇化道路转变为集约的“创新驱动”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支撑。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走出一条集约、低碳、绿色、智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城镇化道路转型的关键。一是城市科技创新服务亟待拓展和深入,科技金融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需求。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试点工作,促进科技金融深度结合;加快培育科技咨询、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新兴三次产业的发展;搭建成果对接平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高新区、科技园区的作用,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和企业孵化体系,推动创新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二是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协调,大中小城镇格局不合理,城市发展创新型新兴产业存在盲目性,容易形成产业同构和产能过剩。建议加强城镇区域规划,促进城镇绿色发展;大力推动城市空间节约利用、绿色建筑等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以产城融合推进城市化建设;优化地区产业分工格局,谋求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规避“产业同构”风险。三是智慧城市建设过度依赖信息化、数字化,缺乏顶层规划和统筹。建议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在战略设计上注重绿色、泛在和协同的综合应对方案;促进城市社会管理各要素间的整合转型,以信息集群为基础,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网络融合互通,提高城市管理的灵敏度。四是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两张皮”、简单做加法现象比较严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不足,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不足。建议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城市建设,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建立适合文化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环境,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及要素互动衔接、协同创新。五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市民化的城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有待加强。建议创新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机制,破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瓶颈问题;大力发展社区自治组织,创新有针对性地加强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培养秩序意识,提升社会管理水,促进进程农民市民化。

作者:王兰英 杨帆 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