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机构新型投资模式

高校科研机构新型投资模式

摘要:高校科研机构作为高等院校科研的产出机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科研机构的投资模式也由传统的国家拨款向新型的银行贷款、BOT、TOT等多渠道融资等新型模式转变。新型融资模式可以偿还建立科研机构的贷款,同时产生的收益可以用于投资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设施。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各种投资模式的利弊,以期为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的投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利用资金。

关键词:科研机构;投资;模式;融资

高校科研机构是科研产出的重要场所,是体现学校学术科研水平的重点部位,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可以分为两种:①物力投资;②人力投资。我国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并且是与对高校的投资同步的,分别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收取学费的教育投资、银行贷款性质的投资。

1高校科研机构传统的投资方式

(1)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建国初至1979年,政府是高等教育投资的唯一主体,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投资主要包括: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各种专项资金和其他预算内资金等。国家财政性投资的优点明显:渠道专一、财源稳定,但是数额有限,且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随着学校数量的增加而逐年减少,并且国家逐渐对这笔费用的使用情况严加控制,国家已经逐渐实行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转嫁高等教育的责任。不同的省市由于财政收入的不同,对高校的投入也会不同。(2)收取学费的教育投资,这种方式往往与第一种投资方式相结合。1980~1998年,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投资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学校自筹为辅。学费标准和人数均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受招生规模和人数的限制,学费每年的增幅也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增长部分还要用于教学等其他开支,投入到科研上的额更加屈指可数,因此,依靠收取学费并不是科研机构投资的有效方式。鉴于此,江苏省自1992年以来鼓励学校创办校办企业,鼓励学校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和争取社会、个人对学校的捐赠。(3)银行贷款性质的投资。1999年后,财政拨款模式逐渐被充分市场机制下的教育投资取代。常采用的银行贷款一般采用长期贷款方式,放贷时间长,资金量大,由于科研投入和产出具有不可预计性,势必造成科研机构还款困难。特别是当银行机构进行定期的财务风险评估中发现高校科研机构贷款收益低于预期值时,银行就会停止放贷,从而严重影响科研机构的产出。由于上述三种投资方式的弊端和现实发展需要,目前,新兴的投资模式已出现在校园中,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科研机构,利用高校人才密集的优势,实现高效的高科技成果转化。

2高校科研构新型投资模式分析

2.1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BOT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主要适用于竞争性不强的行业或有稳定收入的项目,基本经营过程是由项目所属产权单位为本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企业作为项目的投资者组织融资,承担风险,对项目进行建设开发,并在协议期内经营项目享有项目所取得的经济利益,协议期满后,将该项目转让给学校。

2.2TOT(即移交-运营-移交)模式

学校将已经投入使用的科研机构交给投资企业,根据企业经营此项目未来若干年可取得的收益,科研机构取得相应比例的收益,并将这笔收益应用到更新的其他项目中,等到合同到期,企业再将科研机构移交给学校。在这种模式下,高校科研机构与投资企业实现双赢。现在很多机构和组织已将BOT与TOT两种模式相结合,并应用于实践。例如,众多的高速公路项目就实现了双赢。对于高校来说,对科研机构的投资存在数额大、费用高、产出不确定的风险,通过TOT的方式吸引投资者购买已建成的科研机构的经营权,与投资企业签订合同投资新项目,通过转移高校科研机构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学校可以通过这种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建设更先进的实验室、购买更先进的设备,或者偿还建设科研机构而背负的债务。一般情况下,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提高产出,科研机构往往会对投资企业进行筛选和评比,由于程序复杂、专业性强,势必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介入,由此造成投入的费用和建设周期也会增加,将BOT与TOT相结合,一次性选择投资企业,可以节省时间和资金。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在建设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影响工程的完成,例如:建设单位资金中断造成的停工、物价上涨造成费用的增加、供需变化造成的变更等,而通过TOT模式获得了已经建成的科研机构的经营权,更容易摆脱建造风险,可使投资者尽快收获效益。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机构的融资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单位仍使用原来的保守模式,严重限制了科研机构的发展;当然,新型的投资模式缺乏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也没有相关的法律适用,存在着很多的漏洞。BOT和TOT的投资过程中需要众多的参与主体,并且可能涉及众多领域,如何统筹管理也显得迫在眉睫,必须通过专项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项目的有序进行和正常运转,相应的部门和机构也要不断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防止违约现象的发生,保证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结构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静.我国公里医院的融资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6,6:107.

[2]胡军拥.BOT投资模式法律探讨[J].经济与法,2016,5:132~133.

[3]张红峰,谢安邦.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的分类、比较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5:24~25.

作者:王昕 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