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策略

高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策略

一、案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质量有所欠缺

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国际贸易相关的案例集,但可供选择的案例依然不多。而国外案例由于在政策、法律等诸多方面与国内存在重大差异,通常也都不适合国内现状。加上很多教师在选择案例、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展开教学,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2、学生参与度较低

现今教学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无法展开讨论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学习主动性不足,课堂上不愿积极思考;二是课程本身存在一定难度,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遥远,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课后也未能及时复习巩固,面对案例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脑海中一片茫然;三是由于课时限制,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也有限,讨论结束后教师往往会公布正确答案,导致学生产生依赖性,等着老师报答案,长此以往,更加难以积极参与。

二、改进案例分析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

1、案例的选取与要求

案例的质量对案例分析环节的质量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教师选取案例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案例要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可信,反映国际贸易实务事件的典型特征,能正确揭示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概念、法律法规和规律,具有科学性。若有条件,教师最好能够亲自下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了解国际贸易相关岗位的工作环境、内容与特点,向学生反映最真实的内容。

其次,由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教师选择案例应当能跟上时代,应当把最新的成果展现给学生。例如,2007年开始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开始实施,相比之前的UCP500减少了10个条款,很多案例就不再适用。为了实现这一点,建议课程教学的老师平时应多关注时事,尤其涉及国际贸易方面的政策、法规、动态,跟上时代步伐。

第三,案例应难度适当,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后总结出结论,因而不宜太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亦不宜太简单,学生无需讨论便能一眼看出结论而显得索然无味、毫无收获。

2、案例教学的实施

为了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案例教学的实施可根据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准备阶段。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前,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尽快对案例产生兴趣,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例如介绍案例中公司的具体情况、案例背景等,并让学生做好相关的理论准备。如果学生对有关的理论缺乏了解,就难以在教学中开展有价值的的讨论,课堂上也容易冷场。

其次,案例展示。教师在展示案例后,应将学生的关注重点引导到所涉及的国际贸易实务问题,帮助学生针对疑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提问发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无遗漏或欠缺,进行针对性的补充。

再次,展开讨论。这部分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阶段,为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由于小组讨论需要通过成员积极地参与并相互合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大胆进行思考和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提升知识掌握的水平,并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与交流。在案例的探讨过程中,教师要要掌握案例分析的主流方向,不能偏离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保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与学生一起探讨各种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取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最后,总结与拓展。讨论结束后,可要求学生对于案例进行总结与分析,可以以发言或书面形式,以加深学生对该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可针对案例进行相应的扩展,这对扩大学生思维空间与知识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院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师生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教学效果会有较大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和专业特点,灵活选用合适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实质性提高。

作者:耿海粟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