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改革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改革

1、教学内容

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职业性,在充分分析相关职业岗位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使得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立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设计教学内容。可以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对学生采取分流教学,让学生自己选择发展方向,是以报关员、跟单、单证员、货代或者助理商务师为发展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结果,实施分班教学。一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二来有利于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三来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重点不是基础学术研究,而是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道。对于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而言,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以知识的模块化教学为主,注重实践内容的设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外贸企业的调查,确定国际贸易专业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这些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关键职业能力,以此作为制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此外,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动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及时的将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补充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2、教学手段

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职业教育教学论中的新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专任教师不断专研、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如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研讨互动教学法等,都是学生较喜欢的教学方法。

3、课程考核方式

应该把考核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能力上,从“考知识”为主向“考能力”为主转变。考核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最终确定,它应该包含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结合,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避免学生学习过程的投机取巧。教师应该根据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考核体系,比如按外贸业务流程、外贸工作的项目进行分类,依据学生完成各项任务和工作的情况来综合评定,将平时学生业务操作的过程、结果和期末考核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对理论考核和业务实践考核部分做好考核的权重分配,客观公正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有效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

4、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质量。校方应加大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投资,打造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足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外出学习、科研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提高教学水平。如定期的安排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实践,避免教师的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将教师的实践能力纳入教师的考核机制中,提高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主动性,让教师主动承担企业的外贸业务,在进出口业务的实践工作中提高业务技能。

5、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加强对毕业生实习管理

实习实践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企业既能给学校带来国际贸易的新动态,又能帮助我们在学生身上“检验”教学成果,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毕业前一个学期,把学生送往企业实习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常见的形式之一。许多高校往往疏于对学生毕业实习阶段的管理,导致毕业实习没有起到充分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也未起到与就业挂钩,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作用。专业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真实的岗位操作流程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地排疑解惑,深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转化。

作者:杨小浒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