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哲学生态观与现代景观可持续发展

传统哲学生态观与现代景观可持续发展

摘要:论述了传统哲学生态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及现代景观设计作为传统生态观和现代生态观之间的媒介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当满足的特性。“天人合一”是传统哲学生态观的基本精神,蕴含着对天人关系的终极思考,认为人与自然界本为一体,应和谐共处。在此思想基础上,现代景观设计应满足经济性、适应性和持续性。我国已有很多符合这三种特性的优秀案例可供参考,现在和未来的景观设计只有汲传统哲学之精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传统生态哲学观;“天人合一”;现代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在近代以来为城市的过度扩张、自然资源的肆意开采提供了思想指导。在社会经济急需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观被抛诸脑后,生态建设一度不能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社会获得长足的经济发展之后,其遗留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因此生态建设又被提上议题,“可持续发展”在1987年正式成为全球生态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中国政府紧随其后走上了生态化建设的道路。生态文化成为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选择了生态文化,就是在思想上选择了中国传统哲学生态观,中国传统生态观在进行现代转换时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态文化来指导现代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景观是“唯一有能力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从逐渐适应和交替演变等方面提出有效解决方法的模型”[1],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担当着前所未有的重任。现代景观设计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其经济性、适应性和持续性。上述特性在传统哲学生态观中都能得到相应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启示,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应当结合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态观,汲取传统的生态文化精华来滋养当代及未来的生态文化。

一、“天人合一”——天人关系的终极思考

(一)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的探究一直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乃至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如麦克哈格所说,“东方是一个自然主义艺术的宝库”[2]43。针对这个问题,诸子百家进行了纷纭而持久的讨论和思辨,最终“天人合一”成为了不可动摇的基本精神。因此中国传统哲学可说是以生态为主导的文化体系,并且确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生态观。“天”即自然界,人属于自然界,因此人与“天”合而为一。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发展出来[3]2,与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生成的人文主义并不类同。西方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而中国哲学中,人作为主体实际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命题最早由张载提出,但它背后却是深厚的思想基础。“天人合一”思想首先表现为“天、地、人,三才之道”,出现于《周易》中。于是天地的法则开始得到讨论,老子的“道生万物”和庄子的“天与人一也”使人类行为必须适应自然界规律的观念奠定下来。孔子所作《春秋》《易传》进一步讨论了天人关系,儒家思想在这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化做了重要的贡献,也就有了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从想象中的主宰万物者变成了“具有生命意义和伦理价值的自然界”[4]。于是,生态哲学逐渐完善,形成了人与万物皆为同胞和朋友的结论观点。“天人合一”学说使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得到承认和肯定,并获得重视——人之所以存在价值,也都是得益于自然界给予的生命意义。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必将影响到现世生态问题的处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或许在传统生态观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二)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现代转换

大工业时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设施由于被不加思考地应用,损坏了环境和降低了它的可居住性[2]2。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了不可持续。人类不可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迫使人们选择了一种新的文化,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新的科技使生态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但这并不能说明前现代的传统生态哲学是愚昧、无知的产物。相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它在实现现代的转换时定然发挥对人类社会更大的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中,传统生态文化应当作为现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将中国的生态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必将产生新的有生命力的现代化。[3]19”如《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就以“阴阳消长”揭示了物质循环规律,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奢侈浪费和对物质的不合理分配往往破坏了物质循环。运用“阴阳消长”,便恰好能适应废物还原和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周易》中“人与天地相参”更是讲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到现代社会即自然、经济、社会的关系[5]219,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再有“三才之道”、“道法自然”,即是在两千年前就认为,人要根据自然规律行事、顺应自然,方能与天合一,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

(三)“天人合一”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中,生态观的体现主要在仿造自然、回归自然的构筑形式上,虽为人所作,生态性也因科技水平还不发达而有所局限,但通过人工自然的打造,传统的园林景观一直在努力将人的主体性剔除,力求“天人合一”。如今,科技发展到了一定地步,我们在生态性上就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因此诞生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现代景观生态学要求景观设计以自然为本,将人的主体地位转移到整个自然界。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管是在业界还是大众之中都深入人心,这不能说是与“天人合一”不谋而合,而是“天人合一”理念得到了时间的验证。传统哲学生态观为现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景观设计作为“人工自然的生态介入”[6],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景观协调着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应着可持续发展中人、经济、自然的关系。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人类社会做出长久的贡献。

二、可持续发展——现代景观设计的长久之路

(一)现代景观设计的经济性

中国素有以节俭为尚的传统消费观[7]。孔子重“礼”,但他的“礼”是“与其奢也,宁俭”。孔子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这其中包含着爱惜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意识[3]109。到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工业时代,城市不断扩张,大量侵占自然资源。这种局面下,传统的“节俭”观对现代景观设计形成启示,即现代景观设计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要满足经济性。这里的经济性意为不对资源大量消耗、保护自然资源的分配平等,并且在可能的范围内对已遭到破坏和浪费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实现对资源能源的“节俭”。大量的建筑及工业垃圾往往会造成城市的“灰色地带”,我国数个在“废弃用地”上选址的城市公园往往就是在合理处理这类垃圾的基础上,从而对生态进行修复,甚至对生态环境进行“反哺”[8]。上海滨江爱特公园(如图1、2)建立在居民区和工厂的交界地带,大量的建筑垃圾和丛生的杂草成了这块土地的标签。滨江爱特公园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废弃材料进行最大限度的再利用,用建筑垃圾填充成石笼,不仅有效阻隔了附近工厂及道路车辆带来的污染,还将废弃空间活化成为了新的公共空间。再如武汉园博园(如图3、4)也建造在垃圾场之上,它利用就地修复技术和巧妙的空间营造手法,将垃圾山变为永久性城市绿色高地,避免二次污染和大大节约垃圾处理成本兼得,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反哺”。除了对已产生垃圾的处理,现代景观设计的经济性还体现在对新材料的选取上。“新”实则“旧”——利用“旧”的传统的自然材料打造出“新”的现代的建筑形式、用最“节俭”的方式创造出最生态的世界,就是充满生命力的新意。适当地采取自然材料进行景观的营造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也能以材料体现自然,使人在城市中也能融入自然、寄托情感。位于中国四川省道明镇的非遗文化竹艺村(如图5、6)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它内部的建筑采用木结构完成,配合采用当地传统小青瓦形成屋顶、用竹编形成外立面。自然材料配合高预制化率以极短的施工时间完成了对未来生态生活畅想的一个缩影。这说明现代景观设计的经济性能够以传统生态节俭观为指导,辅以发达技术的助力,成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中最为基础、最为坚实且焕发生机的一环。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适应性

景观的经济性建立在对环境的适应性前提下。老子讲究“道法自然”,揭示了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孟子更是深入阐述了如何尊重自然,即对于山林、禽兽乃至水土都要保护。中华民族之所以延续和发展了数千年,与这种尊重、顺应自然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滨水或湿地景观设计已有众多适应自然、因地制宜的优秀案例。金华燕尾洲公园针对每年此处受洪水淹没的自然环境特点,建造了与洪水水位相适应的步行桥,在适应自然条件的前提下保证了两岸的正常通行。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也秉持着类似的设计原则,亲近自然而不破坏自然,最大限度地适应基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现今城市和乡村中,凡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当地的自然环境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特殊的人文气息。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的适应性把握上不仅要去适应自然环境,也要适应人文环境。如上文燕尾洲公园步行桥的造型借鉴了当地传统文化习俗中的“板凳龙”形象[9](如图7),景观特色由城市特色而生;上海杨浦滨江示范段(如图8)经过滨水地带的重新设计,让江景重归人们的视线,将老码头和栓锚桩的历史印记与原生地貌、本土植物相融,景观成为自然野趣与工业文化的媒介,使城市文化得以绵延。可见现代景观设计的适应性不仅包括古人要求的自然适应性,也应有对人文环境的适应。人文环境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结果,尊重人类的历史文化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一层的思考。

(三)现代景观设计的持续性

当对资源的经济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满足时,现代景观要完成永久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就要把持续性作为其根本目标和最终环节。对景观持续性的理解可以荀子的节流开源思想作为观念基础。荀子语“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他认为人由自然所生,人的活动理应按照自然界的秩序进行管理。荀子的思想不仅延续了孔孟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还将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后代列入考虑范围。“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一方面为人类后代留下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使自然界得到充分保护,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持续”。为了诠释这种生态持续,莫干山裸心谷度假村内的四座“裸心小馆”(如图9、10)展示了一个简单却完整的建筑景观生态循环过程。就地取材的夯土和石头成为建筑主体,当地盛产的毛竹构成最主要的支撑材料,再辅以废弃的钢制龙骨,就形成了小馆的全部建筑结构。建筑超过使用期限时可将本就取自天然的材料还于自然,这就实现了“取之于土,形之于土,归之于土”[10]的循环,将节约成本、适应自然、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如果说“裸心小馆”已经为我们解释了现代景观的持续性可以在怎样一个简单的过程中实现,那么SWA设计的宁波生态走廊(如图11)这种持续性应用于较大的空间中,可说是营造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图景。新建成的河道从源头上改变了原有的不连贯运河系统,重新发挥出河道的生态修复功能;生态沼泽和雨水花园合理分布在公园之中,担当着过滤和提供栖息地的双重作用;水生植物园(如图12)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缓解了暴雨洪涝灾害。宁波生态走廊将当地的地形、水文和植被特点融入到设计当中,将整个场地中的绿色因子转化为一个巨大的“活体过滤器”,缓和了自然灾害的侵袭,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栖息场所。人的生活质量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修复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栈桥、步石等基础设施让人们能够亲近人工打造出的自然环境,同时呼应了城市工业文化的悠悠历史。人与自然得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结语

“生态观点为人指明了道路”[2]279,这条道路便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实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重新审视。我国传统哲学生态观究其精神,就是对天(自然界)人关系进行了千万遍的思考,在诸子百家的反复诠释下确立了“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现在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生态发展的方针,即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验证。景观设计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重要工具,受到传统生态哲学启示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延续自然。因此,现代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经济性,在材料选取上不浪费资源能源;再要满足适应性,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做充分把握,以人去适应环境;最后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做到景观的持续性,使人与自然互生互补,共同发展。只有在思想上坚持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之路、在方向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代景观才能发挥传统哲学的人文精神,滋养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锐.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园林,2009,25(10):60-63.

[2]I•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哲学史,1998(03):3-10.

[5]余谋昌.生态哲学[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翟俊.走向人工自然的新范式——从生态设计到设计生态[J].新建筑,2013(04):16-19.

[7]李雪艳.中国传统造物工艺中的生态文化[J].民族艺术,2017(06):61-66.

[8]潘锋,杨念东,董治寰.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修复与山水再造——武汉园博园案例研究[J].装饰,2018(03):86-89.

[9]俞孔坚,俞宏前,宋昱,周水明.弹性景观——金华燕尾洲公园设计[J].建筑学报,2015(04):68-70.

[10]李琳.回归迷失的自然——浙江莫干山裸心•谷度假村[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4(02):92-101.

[11]刘轲.中国元素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J].设计,2016,29(1):156-158.

[12]赵思文.视觉规律在北欧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设计,2016,29(5):142-143.

作者:吴言 李雪艳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