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院系思想政治教学构建

高校体育院系思想政治教学构建

长久以来,高校在进行思政类课程的设置与实践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实践环节的拓展与互动,教学方法落后、单一,直接体现在教学水平层次低,学生接受差等方面。而体育院系的思政实践课程除了会出现其他院系所存在的共通问题外,其自身的特殊性也直接导致产生针对专业本身而引发的一些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其专业的特性也促发了课程改革与深化的进程。笔者基于多年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基础上摸索改革路径与实践方向,致力于提出新型的思政教学模式,期望对于体育院系思政实践的推广提出有益意见与建议。

1体育院系思政课程的基本设置

高校体育院系思政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划分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两大类。总体而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已经成为课堂内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性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积极参与两个层面,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主题演讲比赛,专项知识竞赛,专题影片观摩,专业学术论文等,采用网络与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思政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的深层次统一,这正印证了思政课程教学的根本主旨与基本诉求。当教学过程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质量监测手段后,教学效果可以直观体现出来,尤其是针对具有个性鲜明、自由散漫的特征是体育院系的学生的基本特点,当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全面掌握教学的核心环节与质量检测,这样就等于掌控了教学的整个环节,当然在评价标准、质量检测手段的设置上是非常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的。体育院系的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强于其他院系的学生,所以教师在思政课程设置时应加强调查研究的比重,调查研究由于其自身的经济性与较强的操作性,现已被众多体育院系采用。首先,学生的课余时间被有效利用起来,以自己专业为实践背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形式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完成老师给出的参考题目,这样不仅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所提交的研究报告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中的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修正,以便完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与学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不像以前那样孤立存在。目前,各个高校都采用参观学习的方式来对教学进行补充与完善,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组织形式、安全防范意识、学校重视程度等不同,各个高校的学生参观学习的范围与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差异。学校可以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或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地使学生亲临现场,直观体会国家的变化,使思想认知由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深层次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参观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方向性,不应将目光之集中在参观本身的形式上,需要学生着重体会到革命传统、历史文化,体会先人的艰难,感受社会翻天覆地的变革,这样才能更深刻的领会中国梦的真正含义,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清晰的认识与理解,以便了解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明确自身定位,以图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院系在强化实践教学时应着力建设网络教学的开展,建立针对性强的专业网站,将思政理论精品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和其他相关网站进行整合与链接,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进一步完成思想政治教学网络平台打下基础。当然,在海量资源开放的同时,内容的审查机制与网站系统的维护对于体育院系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在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方面尤为重要的是,教学资源的选择的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娱乐性要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网络教学的互动与建设。网络媒介对于师生的交流应起到有益的作用,利用快捷方便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当学生遇到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有利于构建平等快捷的交流平台。学生在平台上与教师直接交流能体现出方便快捷的优势,这样也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互动性不足的弊端,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受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师生可以在平等的空间里吐露真情实感,这样既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开创了思政教学的全新路径。

2体育院系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与拓展

目前,体育院系所组织的专业实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从实际操作层面提高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而思想层面包括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敬业精神、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基础与根本。另外值得深入研究的是,校园文化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开设所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重大,从思想到行为,对学生的三观的建设与完善都起到十分巨大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是高度一致的、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课程应以校园文化作为基础和载体,校园文化为思政课程提供广阔空间与舞台,真正使广大师生置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课程教学共建的平台。近年来,志愿活动与思政课程的紧密结合,已在体育院系范围内广泛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志愿活动中,应使学生了解志愿活动的发展历史、将民族精神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志愿服务的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帮助学生完成的活动做到及时准确的总结。体育院系的学生作为大学内的“特殊群体”,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质和行为特征。体育生在校期间多数以项目技能训练为主,并伴随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体育生在知识结构、成长经历与心理结构上都与普通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体育生的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滞后,但在室外课程、专项素质上又形成巨大的反差。竞争意识强,顽强的意志与团队协作能力都是体育生所拥有的优秀品质,而教师就必须利用这些情况,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这样,竞赛就成为教师展开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开拓的全新领域。尤其是在学生参加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要主动与教练沟通,对于其中较为优秀的学生帮助其他参赛同学来进行的思想指导、心理调适,帮助其确立正确的团队意识,激发斗志,正确看待成败得失。体育文化的本质是内含丰富的体育人文精神,而这些人文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深入研究和发掘弘扬的。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关注“运动员的心路历程”、“中国体育之路”、“设计自我体育人生”等主题活动,大力激发学生专业梦想,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开拓未来。

3体育院系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的运行与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涉及全校各部门、各院系的系统工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更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保障机制,否则思政教学活动的落实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多年来,体育院系将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构建提上了日程并对和如何运行思想政治教学环节的新思维、新方法,开展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并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总体来说,体育院系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活动的开展还存在随意性大、规则性差的问题,学生在参与思政课程的活动时积极性不足,参与面较窄,活动缺乏长期可持续化的发展,实践经费无法做到专款专用,并体现出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成为有源之水,必须在综合以上提到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研究与学习,最终提出可行性较强的方案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并保障思政课教学顺利进行和长久化的运行机制。明确院系领导与相关部门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思政课程本身来说至关重要,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程度,仅仅依靠思政教师微薄的力量是很难将之前所述内容一一落到实处的,这样要求院系领导在配合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上应给予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只有这样,思政课程才能在秩序中运行,才能持续发展。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教学任务大,分布面积广的实际问题,所以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有针对性的整合已有优势将工作落到实处就成为思政课程开展的重中之重。首先,校领导应重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从宏观上管理和协调组织机构,统一部署,协调开展。这样就能从全局视野制定合理的计划,对于资源的利用、政策的落实等方面都做到统筹安排。其次,院系之间也应做好沟通共做,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将思政课程的开展落到实处。而保障教学经费这一问题也不容忽视,体育院系的资金问题更是不言而喻,应贯彻国家政策,将思政理论课程实践资金的规划与使用真正保障与利用起来。当然,在组织经费不足的客观条件下,教学工作并不能停滞不前,建立起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合并制度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段,从客观上来看,对于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要求从内在来说是高度一致的,而作用也有相当多重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并且“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与此同时,辅导员在了解学生学习、贴近学生生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此经验基础上,才能有效将学生组织起来,系统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发组织党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竞训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学生活动,通过活动时间来强化教学效果,建构基础,打造平台。因此,体育院系可以在原先组织机构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上选取具备丰富学生经验的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或担任思政课程的助教,或者让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并且形成长期高效有持续性的机制。辅导员身份的先天优势在思政教学环节十分明显,而依靠辅导员来打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局面,可以说是经济可靠的手段与方式,这对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运行和完善,大力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和水平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4结语

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我们应从宏观层面来把握整体课程的设置,趋利避害,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的问题,并结合体育院系鲜明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可延续性、科学性上提升至新的高度,这样也会反向促进思政教学的提高,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作者:王鑫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