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有效教学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有效教学运用

摘要:

在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理念”,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培养高素质人才。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主要阐述了有效教学理念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

有效教学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归根结底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道德观念。所谓“有效教学理念”,主要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有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理解道理,并运用道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有效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工作的目的在于得到结果,而教学的目的在于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便是有效教学所提倡的。高校学生理解及运用知识的深入和熟练程度是教师工作能力的体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的听讲效率很低,教师授课方式单一,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等问题。“有效教学理念”能从根本上引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树立教学新理念[1]。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必要;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了解高校学生的知识需求,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无法学到感兴趣的知识,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模式受到束缚,课堂枯燥乏味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讲解无法超越陈旧的教学模式,思维固化。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进行理论性的叙述,缺乏色彩性与生动性,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听讲的兴趣,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二)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重视度不够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使社会主义理论深得民心。因此,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很有必要。但由于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其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相悖[2]。

(三)学校的教学安排缺乏生动性

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安排局限于教室内,教师负责讲解,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而非理解记忆,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成效,还会使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失去兴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单调,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是对意识形态的塑造,教师的教学过程在于对理论进行讲解,难免会使课堂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可安排高校学生进行辩论,使学生通过辩论,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教师还可与学生进行沟通。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看法,就其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的不同理解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3]。

(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视度

教师在授课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导,满足学生在为人处事、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需求。例如,对“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一节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况下,讲解正确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引导学生在工作、学习中合作,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促进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教学围绕学生来开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一节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言,描述自己所理解的法律及法律的用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校改变教学安排,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在安排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时,除了应安排传统的课程外,还可以丰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方式。例如,在讲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这一节内容时,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户外集训,让学生在近距离深入接触社会的情况下学习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鼓励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交流,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应注意改变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中。学校则应注意改变教学安排,支持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加强“有效教学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黄珊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2009(3):60-64.

[2]朱志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及其有效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41-42.

[3]李向华.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