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题

1.主观上忽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多数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未能在主观意识上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忽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这是制约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管理者、教师忽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学校对公共艺术选修课开设得很少,种类单一。由于上层的效应,在学生的层面首先会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只能达到一知半解的了解程度,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由于课程单一,种类单一,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忽视了艺术教育。

2.忽视教辅工具的使用。目前,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公共艺术课堂上基本没有使用过教材,教师没有使用相关辅助器材,使用的基本都是放映器材如:幻灯片、电脑等。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统一编著的教材,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缺乏总体设计,适应性设计和目标性不强。不仅如此,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在编写的过程当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其编写的目标存在着单一性,再加上政府人力财力保障不足,从而造成了不少高教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只是找些素材,放弃了教材的使用。这样,学生无法进行预习和复习的活动,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很多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放弃了教材,更不能使用相应的教辅工具,例如多媒体播放、乐器演奏和美术作品展示等,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造成了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轻视态度。

3.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艺术基础的不对称性的矛盾。许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艺术基础极其不对称,与我国的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要求也有很大差距。很多高校由于在师资队伍和资金上的过少投入,导致了教师队伍不足以及教学设施差的因素制约,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教学课程开展的类别很少,根本无法满足素质教的要求,忽视参考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和专业设置课程的价值,设置导致高校不具备专业艺术教育的能力,没有专业艺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标准。甚至某些课程比中小学的艺术教育都相差很大的距离。

4.艺术教育没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我国的高校在分布在各地,但是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未能与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意见,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教育的要求开设特色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忽视了这部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生活、学习四年的地方文化一无所知,不仅是与艺术修养培养的缺失,更主要的是,高校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期。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措施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培养方案的制定。在高校现有师资能力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方向,探索研究符合学校实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培养方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入手,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艺术基础、扎实的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地域文化意识,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全面人才。基本要求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基本的学分学时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体系,增强学生重视的主观能动性。在现有条件下,开设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课程,并对课程设置和学分分布进行详细研究。培养方案的制定能够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管理者提供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填补高校公共艺术培养方案空白。

2.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意见,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教育的要求开设特色课程。特色地域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民族艺术博大精深、资源丰富。首先,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培养方案中增加民族文化艺术的科目,进入选修课程,特别是要将最具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引入选修课程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突出特色。其次,高校要针对教师的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知识水平、授课能力组织培训。例如,教师应较好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风格和技能技巧以及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等。再次,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开创新的思路,要在教学大纲中对地域文化按照区域性及种类进行划分,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最后,高校要运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和评价方法,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进行考查。

3.普及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要做到普及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教师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广大公共艺术教师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成果,并通过多媒体借鉴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兴趣。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鉴赏,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思想活动方式。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程的意义是,通过艺术教育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现实状况。使学生了解到,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以及欣赏美,充分地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全面提高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真正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能够树立积极的、充满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对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的使用应该进行规范化,教材的内容应该和中小学以及艺术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区分开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应该属于艺术通识教材。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需要知识面广、内容难易程度要把握准确以及要符合大学生能力的基础训练。教材要有新意,符合时代性,要结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的实际。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知识面的广度和一定的知识深度,适合大学生的求知要求。教材选用还需注意,要避免过于关注艺术学科实时内容,缺乏多元文化、现代科技对艺术教育影响的教材。这类教材容易造成明显的知识倾向,并且会削弱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严格管理,在现有的条件下使用教学器材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学习愿望。

三、总结

由于国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大力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积累,艺术教育教学的理论也日益丰富。本文分析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题,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培养方案的制定,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普及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对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作者:李雯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