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问题探析(3篇)

高校音乐教育问题探析(3篇)

第一篇: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传承分析

【摘要】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教育,导致其一直得不到发展,甚至逐渐走向灭亡。虽然有部分音乐教育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努力改变当下的状况,但收效甚微。要想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长远发展,必须将传统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对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及传统音乐的传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承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西方音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音乐学校都将钢琴作为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而中国传统的古筝、琵琶等乐器却没有走进必修课堂,即使部分学校开设了也是作为选修课程。这样的现状给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引导,高校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去中小学或高职类学校任教,又给下一代的学生们灌输了重西方音乐轻中华传统音乐的观念。在高校的音乐课堂中,教师给学生们讲授音乐知识往往以西方音乐为例,而中国的传统音乐已经离国家的高校音乐教育越来越远。部分传统音乐研究专家曾经呼吁将传统音乐文化置入高校教育之中,呼吁国家重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但是收效甚微。传统音乐的社会地位不高,注定了它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不会高。要想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就必须要提高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少数音乐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了国家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缺失,并且有部分音乐教育家也提出了发展传统音乐的观念,但是一直未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现在,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传承在目前仍是研究中的难点。笔者认为,将传统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去,让传统音乐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改变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理念,将传统音乐纳入

到高校音乐教育范围内。很多高校在音乐教育中都忽视了传统音乐的教育,无论是在教材的选取或编写中,还是在课程的设置上,都没有真正重视传统音乐教育。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关注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并且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而国内却还没有对自己的文化给予必要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理念,重视传统音乐的教育。学校要对本校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将传统音乐教育放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在教学中将这种理念传输给学生们,让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学习传统音乐,在他们以后的音乐研究中,或在参加工作后,都能够保持这一理念,并且再将这一理念传输给更多的学生,从而实现传统音乐的传承。

(二)改变音乐教学内容,编写新型音乐教材。

各高校要选取新型的教材,或重新编写教材,增加传统音乐的内容,减少或压缩西方音乐的教学内容,在乐器一章中要着重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可以开设传统乐器必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一门课程并能熟练掌握。在刚开始改革的过程中,必定会面临着一些阻力,国家可以选取教学试点进行传统音乐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补充教学要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试点成功后再进行全国性的改革。

(三)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方法。

除了让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必要时聘请外界知名传统音乐家来校任教或者做客座教授;针对不同地域的学生,可以开设不同的音乐课程,比如浙江地区可以开设越剧课程,陕西地区可以开设秦腔课程,北京地区可以开设京剧课程,这样能够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发展各个地区的特色音乐文化,从而实现传统音乐的继承。

三、结束语

总之,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加入传统音乐元素,发展国家传统音乐文化。在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传统音乐教学;改变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编写或者购买新型音乐教材,同时要设置传统音乐教学课程,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一门传统乐器;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针对不同地域侧重教授不同的传统音乐课程。让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国内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出传统音乐人才,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作者:刘武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音乐剧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静.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市场,2012(49).

[2]王文俐,赖涛.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普通高校的传承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0(11).

[3]李灿旭.传统音乐文化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促进性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

[4]张伟.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成因述略[J].民族音乐,2012(6).

第二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二胡教学探析

自古以来,二胡就是中国传统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音色在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中独树一帜,深受喜爱。本文主要就当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二胡教学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对相关教育者有所启发,从整体上提升二胡教学水平。二胡在我国已经有将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二胡日益受到广大音乐学子喜爱,高校在二胡人才培养方面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二胡音乐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普通高校的二胡教学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二胡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理念出现偏差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二胡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学理念的偏差,具体来说就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重失衡。由于受到教学硬件设备、教师演奏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过分地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详细的实训演奏、实践技能培训等缺乏充足的指导,导致学生掌握的二胡知识失衡,无法真正的在社会实践中一展身手。同样的,一些学校也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现阶段一些从事二胡教学的音乐教师都主观性地认为二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其本身的光彩主要体现在演奏过程中,于是就导致学生的二胡演奏技能优秀,但是对二胡的发展历史却知之甚少。殊不知,一定的二胡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二胡的了解,还对学习乐理知识,演奏其他乐器有促进作用。长时间的这种理论实践失衡的教学手段会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2.演奏技巧与情感分离

在二胡演奏中,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手法可以使曲目更悠扬动听,更具有表现力。真实饱满的真情流露也会对演奏产生推动作用,情感的注入给予了二胡演奏新的生命,更容易唤起听者内心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达到心灵满足的效果。因此,二胡演奏时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更需要有情感的投入。但是,多数高校的二胡音乐教学总是偏向于演奏技巧的讲解,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如何通过弹奏提升曲目的质量,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民族情感的精神文化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基本功,一味追求演奏技巧和演奏难度,而且还缺乏与曲目的情感融合。这样弹奏出来的曲目虽然以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获得称赞,但是会降低二胡作品本身的情感和感染力,丧失了乐曲的灵性。同时过分宣扬演奏技巧的重要性也会对学生的认知判断造成失误,无法真正理解二胡演奏的真谛。

3.实践表演缺失

近年来,我国的普通高校处于不断扩招状态,各院校的二胡专业的学生也不断增加,然而与不断增多的学生相反,高校的二胡教学教师的数量却停滞不前,丝毫没有增多的痕迹。这种师生比例失调的状况导致在实际的二胡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往往需要同时辅导几位学生,长此以往,一对多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保证每位学生完全掌握应有的知识内容,还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脱离了二胡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改善高校二胡教学质量的建议

1.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教师水准

无论是任何教育,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会对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理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演奏技能,弥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和缺陷,保证向学生传授高质量的二胡知识。此外,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严格规范,杜绝教师不作为、工作懈怠的现象发生。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知识理论,各院校要阶段性的组织教师进行知识培训,为教师提升自身能力创造条件,还可以邀请先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到校举办论坛讲座,丰富教师的知识视野。当然,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教育也不能忽视,毕竟教师的行为举止、思想文化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对教师自身的素养加以引导规范,提升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

2.严格把控人才招聘和实践训练

针对现阶段高校二胡教学没有实质进展的状况,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二胡教师综合素质较低,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院校二胡专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校方必须在人才引进上加大把关力度。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察,还要考核其专业演奏技能,确保每一位引进的教师都可以实现高质量教学,满足教学需求。另外,针对一些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要不断调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课程安排,加大二胡演奏的器材数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训演练。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课程,二胡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践技巧和演奏方法。当前大多数院校所设置的实践课程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院校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演练经历,提升二胡演奏的实际水平,比如在国庆、元旦等重大节庆日开展二胡演奏大赛,通过设置奖项来激发起学生的表演欲,提升临场演奏发挥能力。此外,各院校还可以加强与校外艺术企业和演奏团的合作,实行校企联合,在校外设立实践基地,对在校表现突出的学生推荐到企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张曦月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峥辉.高师二胡小组课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管民.浅议二胡音乐作品创作及其演奏技巧———以高校二胡专业教学为例[J].丝绸之路,2013,(4):126-127.

第三篇: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

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进步,高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高校音乐教育也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元素,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这些新的元素其中就包括本土音乐。本土音乐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它代表了一个地区音乐的特色和风俗,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价值。高校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和配置,更应该承担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任,这不但可以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可以有效抵御外来音乐对本土音乐的冲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情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本土音乐;传承

一、本土音乐的概念

本土音乐,在字面上来分析,就是当地的音乐,具有地方性和特有性的特点。从人类诞生到今,音乐是一直存在的,这样就行成了特殊的文化形式。由于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就产生了地域性音乐,这在传统礼仪和地方活动中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传播形式也是采取的口头的传唱。在内容上看,本土音乐多元、丰富,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本土音乐对于人类的文化发展和音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文化的全球化,音乐也已经突破国界,相互融合。近年来,我国有大量的国外音乐涌入,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本土文化的发展。但由于本土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音乐,因此,我们必须将其发扬光大,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实现传承和发展。

二、地方音乐在高校传承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具有的优势。

地方高校是地方范围内的高等学府,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极具优势。而高校内发展本土音乐,可以相互促进发展,使高校完善自身教育的同时也使本土音乐得到了高校的传承。除此之外,高校还能利用本土音乐,开设自己院校的特色课程,达到招生引资的目的。

2)高校本土音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目前来讲,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提升本土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当前社会,音乐形式纷繁多样,学生又是年轻一代,较容易接受潮流和时尚的音乐形式,这就对传统、形式陈旧的本土音乐造成一定的生存威胁,继承和发展更是难上加难。有关部门对此引起了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行动来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复苏和发展本土音乐。但只凭借政府部门的保护肯定是不行的,还要通过高校这个有利的途径才能实现。这样看来,高校就承载着学生文化的传播和音乐的传承两个艰巨任务。但多数的高校对此并没有意识到,在音乐的传承上工作开展不理想,主要由于:第一,校内缺乏本土音乐的专业教师;第二,本土音乐没有竞争力,很少学生喜欢;第三,学生对本土音乐没有兴趣并感到枯燥。本土音乐的教育兴起相对较早,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教育体系也到了不断的完善。但信息时代到来,让现代的人们对新鲜事物更加关注,尤其是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节奏明快且歌词通俗,当下的年轻人极为推崇。本土音乐就相对不受关注。流行音乐和本土音乐相比,确实有不可否认的优势。在歌词方面,流行音乐更加朗朗上口,里面含有较多的流行元素,比较容易取得年轻人的接受,但在专业性上来讲,本土音乐含有的专业元素,流行音乐中是缺乏的。鉴于此,教师就可以结合流行乐的RAP形式来展现本土音乐,学生就可以在这样的学习中领会歌词,还对本土音乐文化有一定的认识,继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1、确定高校正确的文化传承理念

多种音乐形式的共存是文化实现的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地方,承载着学生正确文化观树立的重任,也为中国音乐文化实现多元化发展贡献着力量。高校方面,应创建起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多种音乐形式为客体的音乐结构,将实现主客体共同发展为目标,才能将生命力和活力注入传统音乐,实现本土音乐的健康、持续发展。

2、对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在本土音乐教学上,课程如何设置很重要。教师要把握住本土音乐中文化的主体位置。因此,建议设置专门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让学生对本土音乐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在内容上要包含本土音乐的发展史以及音乐形态的实现之路和艺术实践之路。另外,针对地方音乐,高校也不能忽略。要合理的设置地方音乐的教学课程,鼓励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进一步促进本土音乐的发展,实现良好传承。教师还要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办多种活动,实现艺术实践

高校可主动联系并邀请民间艺术家及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缩短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和学生的距离感,给学生创造一个亲近本土音乐、感受音乐艺术的机会,不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优化了校园的人文环境,实现了教学的“双赢”。学校方面还要支持学生社团的组建,鼓励学生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们在受到本土音乐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够亲身参与不同民族的音乐赛事,对学生视野的开阔有大的帮助作用,这也对学生音乐传承能力进行了能力的提升。

4、提高教师的本土音乐传承能力

教师是文化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更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因此,首要的任务就要加固教师对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继而主动的去担负本土音乐的传承重任。第二点就是要提升和培养教师的传承能力。要从多方面对教师素质进行提升,为能够良好的传承本土音乐创造素质基础和条件。

5、教材编纂不容忽视

本土音乐文化一般采用的传承方法就是民间艺人的口传和心授,较少编制参考的教材[3]。这点就限制了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及对象,传承人是单一的接触者,其他人都是很难有机会可以接触并去了解的。教师一般是利用教材进行教育的传播和文化的传输,因此教材就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音乐教师要想充分的借助教材,就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将自己的经验和学生接受情况结合在一起,才能编著出科学、合理、适用的本土音乐文化教材以及书籍,为系统、全面的开展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提供教材参考,促进本土音乐的延绵发展。

四、结语

本土化音乐是一个地区的优秀文化,新一代的年轻人有义务去传承这些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高校的音乐教师要合理的将本土音乐融入到教学中,以平衡本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从而避免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而且本土音乐文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洁 单位: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

参考文献

[1]张小满,马巧梅.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大舞台,2012,08:251-252.

[2]张艳.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