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艺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高校音乐艺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文化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各行各业逐渐加大了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程度。所谓艺术管理,是指包含艺术、经济、管理等多门课程的交叉性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并重[1]。本文就此学科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参考,以便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艺术管理是一门近几年兴起的热门学科。随着我国文化专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管理逐渐转变为艺术机构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而言,应当充分利用院校的教学设施,并结合此学科的学科特征开展教育工作,其教学目标便是帮助同学们掌握良好的音乐技能与技巧,令他们能够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管理课程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逐渐加大了对文化行业的重视程度,高等院校也渐渐提高了对艺术专业的投资成本。所谓艺术管理,即以艺术学科为基础,管理与经营相应的艺术生产与建设过程,是一门集心理、经济、营销等多种课程为一体的新兴专业,研究内容主要有艺术传播、策划、营销等,符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为此,在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开展艺术管理课程,应当努力协调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在维护市场价值的同时,做到艺术价值的最大化[2]。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中,音乐艺术行业如日中天,所以在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管理课程是时展提出的教育要求。如何在繁荣的音乐艺术市场中发掘机遇,便是当前艺术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对于音乐艺术管理而言,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应当具备以下能力:1.充分了解并掌握有关音乐方面的各种知识内容,并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2.收集并简要分析有关音乐方面的信息;3.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并对传媒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就目前来看,各大音乐文化公司纷纷崛起,由于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对于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熟练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内容的音乐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如此一来,便为广大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由此可见,将艺术管理作为音乐学科的培养目标,将会有效缓解音乐专业培养方向的局限性。如果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能够合理开展艺术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就业方向,还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可谓一举两得。由此可见,艺术管理课程在音乐专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论是从市场化需求还是自媒体时代的角度来说,开展此门课程均可以有效改善音乐专业的教育难题,能够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于音乐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符合时展的具体需求[3]。

二、高校音乐专业艺术管理课程的教育现状

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人才,便需要广大高等院校积极开展相关的艺术管理培养工作。如天津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多所高校纷纷借助国外的教学经验,开展与艺术管理工作相关的研讨工作,但是此门课程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一直处于争论的过程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艺术管理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为了取得大范围共识的硬性手段,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但是正由于这些分歧,导致各所高校相关的教育模式层出不穷。有些教师认为,艺术管理应当是管理行业在音乐方面的扩展与延伸,需要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还有些教师认为艺术管理仍然属于艺术专业的范畴,是利用管理专业的思路与手法解决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不同教师均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到目前为止,除天津音乐学院以外,并未产生有关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今音乐艺术行业如日中天,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时展的具体需求,便需要各所高校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如武汉音乐学院主要研究流行音乐与大众媒体二者之间的关联、上海音乐学院也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相关地探索。对于国内其他综合高等院校而言,虽然教育资质与水平与专业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仍在努力扩大招生力度,期望利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由此可见,在综合院校中开展艺术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还可以有效避免师资配置、课程设置等多种方面的问题,大大提高艺术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

三、艺术管理课程的发展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大众媒体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有关音乐行业的相关产业也趋于成熟,但是正因如此,行业的过快发展致使各个企业缺乏良好的综合性人才。毫不夸张地说,纵观整个音乐行业大多数的从业者均不是“科班出身”,这种现象导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艺术管理是近几年新兴的交叉学科,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会出现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如部分院校为了能够收录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便大大降低录取门槛,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打破了招生的公平,极易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利于音乐艺术行业的发展进程。此外,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将学科的专业性作为自己的学习观念,将会打破专业艺术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平衡,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日常学习效率。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便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提出恰当的解决措施与策略,为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4]。

四、艺术管理课程的具体开展措施

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此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培养过程,所以当他们步入高等院校之后,便需要校方开展相关的基础课程,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教学时间与内容的限制,导致教育过程过于紧密,不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校方可以适当增加每周的教育时间,采取短期且密集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艺术的学科特征,提高艺术管理课程的教育质量。

(一)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音乐技能。为了能够提高同学们在品鉴艺术作品方面具备一技之长,各所院校便纷纷开展有关音乐的技能训练课程,如声乐、键盘等,另外帮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弹奏技巧,可以利用不同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并不具备扎实的学习技能,严重影响了音乐专业艺术管理课程的教育质量。为此,便需要教师从以下方面进行合理地调整:1.调整教学内容。一方面开展有关键盘基础的训练课程,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键盘在音乐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引导他们充分掌握声乐基础后,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艺术规律与价值。2.在基础课程后开展技能培训课程。当同学们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开展有关的技能训练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便于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5]。

(二)提高音乐艺术管理课程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对于艺术管理课程中的音乐教学而言,与普通音乐专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对于教师的教育能力是一种重大的挑战。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大多数的授课教师均为音乐院校毕业,所掌握的都是较为传统的理论与思想。如果教师依旧采取这种方法展开教育工作,将会导致同学们缺乏良好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以此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或者可以聘请企业中专业的音乐人士进行授课。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使得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全新的实践教育模式。为了确保艺术管理课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院校可以尝试开展全新的实践教育模式,如每个学期开展相关的实习项目,以两周时间为基础。在此期间,教师与学生同企业一起,开展“两进三同”的工作制度,即进办公室与演出场所,共同吃住与工作。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令企业员工以技能训练、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向同学们传授专业技能,并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得学生能够亲身经历艺术管理的日常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高等院校可以邀请音乐人、企业家作为授课教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成名之作与专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院校应当将驻校艺人进行区分:第一种为签署正规外聘合同的艺人,能够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开展专业的通识与必修课程;第二种便是暂时来访的艺人,要求能够以公开课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的教育状况进行适当地调整[6]。

(四)开展艺术与管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便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探索出全新的课程体系。对于艺术管理课程而言,除声乐、作曲等多门专业课程外,还需要定期聘请外教开展与艺术管理相关的通识课程,如采风、演出管理、音乐制作等。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开展相应的选修课程,如音乐故事、音乐创作等。

五、小结

综上所述,艺术管理课程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挖掘与探索的地方。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便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并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以此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音乐艺术管理课程的教育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作者:黄顺超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