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音乐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主要担负着为中、小学和动儿园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如何更好地推进高职音乐教育向前文展?这就要求高职音乐教育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本文就高职音乐教学目标、教材改革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现状;教学观念;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主要担负着为中、小学和幼儿园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合格”已不再是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新世纪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目前,高职音乐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关健时期。如何更好地推进高职音乐教育向前发展?各地的音乐教学仍然处在摸索阶段,针对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各有各的模式及特点。下面就对高职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谈谈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生源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招生对象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生源相比要复杂得多,主要为高中生、中专生、技校生、初中毕业生(三加二的五年制大专)。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农村、山区等经济落后地区,还有来自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城条件和受教育的环境影响,学生在音乐素质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一部分学生进校就弹肖邦、740等,有着较高的演唱、演奏水平,而有的学生则是“白纸一张”。作为音乐专科的专业学习,教学内容应是在一定基础上的能力水平的延续,由于入学时大部分学生没有达到这种标准,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严重地影响了我们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更读不上大纲中所规定的技能技巧的提高,因此,这种现状给高职音乐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二、高职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思想保守、落后,高职特色不明显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几所中等专业学校整合升格建立起来的。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停留在摸索阶段,对职业教育的特色理解的比较肤浅和模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上走两个极端,一方面仍然沿袭原来中专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则与之相反,走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2)课程特点仍然是“学科本位”,以学科为主,教学上向专业院校看齐,追求高、难的技术,能上舞台而不能上讲台,忽略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音乐教育,其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岗位的实际需要,偏离目标,没有特色。

(二)缺少“双师型”教师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提倡学科综合,培养基层音乐教师。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既具有较强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很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又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实际教学的能力要强,即需要“双师型”教师。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多教师不清楚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1)教育理念滞后,仍采用传统的注人式教学,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一对一”的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日后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等;(2)重专业技能、轻专业理论。很多重要的课程(如乐理、音乐教学法、和声等)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只是照本宜科,忽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也忽略这些对自己将来非常重要的能力的学习;(3)科研氛围不能。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积累与思考,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没有创造性。有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忙于第二职业,无限顾及和思考教学改革。

(三)教材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目前,符合高职音乐教学特色的教材太少,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合用普通音乐院校的教材,教师选择教材的随意性很大,五花八门,各自为政。没有系统的教材,教学上就不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材缺乏普遍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仅有的少量教材由于编者缺少对高职音乐专业特点的深入了解,缺乏对基层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的科学分析,存在着繁、偏、旧的特点,有的内容交叉,体系不明显。

三、高职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现实需求的教育形式。因此,职业教育所关注的目标应是围绕着职业性,以培养受教育者(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立于基本,立于实用,立于实践。现代教学观主张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解决“教什么”是现代教学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做出具有指导性的结论。搞清楚基础音乐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基础音乐教师应具备哪那些“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根据基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选择教学内容。

2.国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在音乐教学中,面向所有教育对象,教师要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我们要认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能力,发挥其特长。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学生基础差,对学习兴趣不浓厚。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作一些音乐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特别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让学生在自我学习和体会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学内容上强调“用”,教学方法上强调“活”,教学手段上上强调“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多时间、多地点、多范围地学习。通过形象、生动、立体化的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个性发展。

4.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是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的一股清泉,我们的学生不要成为“音乐”的机器人,应该让他具备一个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包括道德素养和最基本的对社会、对人的态度。

(二)认真抓好教材建设

高职音乐教学改革之根本在于教材的改革。好的教材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宽阔的信息渠道,增加多元的文化视野,构筑新颖的教学空间。根据音乐教学的实践,高职音乐专业的教材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材的适用性与实践性

教材应当定位在传授必要的实用基础知识,力求针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巩固和训练,应着眼于实际应用能力,选择循序渐进性的、趣昧性的又具有科学性的教材。老师可准备一些通俗的现代音乐作品(中外都可)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对于即兴伴奏、教学法等这方面的教材,我们应当加大编写数量和力度,从某种意又上讲,这种能力远比学生表演(演奏)能力更为重要,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2.强调学科综合,突出教材的人文内题

音乐教学不仅要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还要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不仅要提高专业综合素质,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要与文学、历史、民族、宗教等紧密联系,使音乐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鲜明。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为我们的教学呈现一个广阔的天地,拓宽知识面,加大信息量,增强參与性。如开设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与其它艺术学科等。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趋势,高职音乐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两者是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远程教育、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强有力的工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抓好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

目前,针对高职音乐教材的现状,学校可组织骨于教师参与编写教材,力求反映本校的优势和特点,立足本土化,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

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便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也就不可能有适应时代需要的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高职音乐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最直接的途径是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送老师出去考察、访问、进修,通过这些机会让教师感受国内外最新的、最先进的音乐教学思想,吸取精华,更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与先进的教学观念接轨,应用于教学实践,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音乐自身的特殊性以及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与包容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这四个有利于要具体落实和体现教学全过程中去,才有可能培养出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在我国高职音乐教育中,共性教育有余,个性和潜能发展不足。因此可以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我选择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是必然趋势,如利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来改变音乐教学,不仅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21世纪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新观念、转变模式,高职音乐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1997.

[3]毕忠梅.关于加快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J].音乐的开发,2002.

[4]薛庆.对高职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艺术评论[J].2006.

作者:高莉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