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英语教育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

人文英语教育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

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期,而“一带一路”建设和《国标》的实施给英语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人文英语教育”成为英语专业教学的范式。在剖析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著名学者孙有中教授提出的“人文英语教育”理念的内涵,从综合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方面、教学环节的构建方面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方面来探究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途径。

关键词:人文英语教育;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途径

一、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整个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的学者结合具体的综合英语教学实践对该课程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在教学理念上由“纯语言技能课”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和思辨能力为核心的人文通识课”,教学目的也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转变为“增强学生英语基本技能、扩大阅读面、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人文意识”[1]。可是,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这些教学研究的成果却一定程度地流于形式,目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还存在着种种弊端。第一,传统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综合英语课程教学难逃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即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内容的讲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每学期的教学都围绕一本教材展开。这种教学模式属于语言知识型授课模式,枯燥的内容和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学生技能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人文意识的培养也就望尘莫及了。第二,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教学过于强调唯一性和标准化,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要求学生对词汇及短语、段落的机械记忆,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且偏重于句子语法结构的正确性,而忽视句子内容的逻辑性;学生对语言的识记模仿多于创造,这是因为学生知识面狭窄,难以将不同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也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也就是黄源深提出的“思辨缺席症除此以外综合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识记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等其他人文因素的导入,从而造成语言教学与人文教学脱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会无意识地运用汉语的语言规则、交际方法或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解和冲突,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双方商务谈判的成功[3]。第三,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督促学生预习与复习,给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够锻炼其组织能力、文化交际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语言思辨能力。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综合英语课堂缺乏足够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一片沉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鉴于以上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种种弊端,探究一套合适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乃至提高适应国际化需求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文英语教育理念的内涵

《国标》中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表述为:“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4]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已成为外语界的基本共识[5]。在此基础上,著名的学者孙有中教授提出了“人文英语教育论”,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语言技能课教学改革明确了指导思想与原则。孙有中教授提出的人文英语教育论的基本内涵是:在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通过语言与知识的融合式学习,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同步提高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6]。基于此教学理念,鉴于上文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种种弊端,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势必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与人文英语教育紧密结合,二是综合英语课程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三是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合作参与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

三、人文英语教育理念下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构建途径

“人文英语教育”理念,换言之,即语言教学、思辨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相融合,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目标。具体来说,人文英语教育理念下的原则可从以下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中得以体现。

(一)以人文英语教育为原则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1.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一贯以课文为中心,实施“一言堂”的策略,教师仅疲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知识;学生仅疲于课前查单词,课后匆忙做完练习应付教师检查和讲解。自然而然地,一部分学生甚至是教师也觉得综合英语课程索然无味。笔者在近几年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把人文知识加入课堂,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中西文化对比等。例如,在讲解何兆熊和邹为诚主编的《综合教程》系列教材时,笔者曾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加入JonathanSwift、第二次世界大战、幸福的定义以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等各类人文知识的讲解、课堂讨论或学生PPT展示,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与引导,激发了学生广泛阅读和了解多学科领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2.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人文化必然会促进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首先,高效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把包含了不同学科或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社会规范等文化素材的图片、音频、短视频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学科之间或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潜移默化地把人文教育知识渗透到课文的讲解中,引发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辨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文本的观点。例如,多媒体课件帮助了学生在“We'vebeenHit”这一课中对“911事件”的辩证思维能力的锻炼,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挑战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次,开发使用英文原版电影放映厅。例如,《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妈妈曾说过,“生活就像一块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于你的意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场景中学到“明喻”这种修辞方法的用法,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观影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关于“人生”这一人类永恒主题的讨论。《圣经》故事电影《十诫》,不仅能使学生明白“tencommandments”这一典故的含义,同时也理解了基督教中各种教条的渊源和含义,进而更好地去理解中西宗教文化,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对关于基督教的话题能够应付自如。再次,网络辅助教学的使用将会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可以制作微课、建设精品资源网站、采用配音等英语训练软件等,为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以及各类人文知识的拓展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3.教学评价

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人文英语教育能否实施成功的关键。如果一如既往地采用将最终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与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那么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无论如何改革、教育理念如何先进,人文英语教育都将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人文英语教育理念下的综合英语课程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到教师评价、生生互评与自评,构建科学合理的多角度综合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等的学习过程与发展性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即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等的评价,这两种评价融入到师生互评中,进而对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便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促进综合英语教学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二)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原则的教学环节建构

孙有中教授提出,除了增加词汇量、掌握语法和修辞方法的运用、理解课文表面层次所给的信息以外,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应包括Kasperetal.强调的学会讨论、提问和评价不同的观点与论述,……学会提出和辩护新观点[7]。也只有把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和思辨教学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高效地完成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孙有中教授曾指出,综合英语课程所进行的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基本功,更应该要求学生从中外比较的视角对文本进行深入阐释,探索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原因,并进行批判性审视,进而提高跨文化思辨能力。外语教育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育,让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教学融为一体[8]。词汇、语法方面:在理解、分析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创造语境,创造性地使用词汇和语法。课前预习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猜词义,之后重点查字典并分析词汇的构成。课上教师重点讲解,并设计场景,学生通过重述文本故事或编写故事,创造性地使用词汇。课下教师运用网络资源设计拓展性的词汇练习题,让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分析、总结和归纳的方法练习自己的思辨能力。综合英语课程的语法学习亦是如此。课文解析方面:综合英语教材选题毕竟有限,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为己任,学生的阅读面仅限于教材中的文本———支离破碎的节选语篇,学生难以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有系统的知识储备,将无法展开批判性思维,本课程也难以完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以教材的文本为核心,向学生提供扩展阅读表,这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本课文文化背景、内容、题材等相关的阅读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批判性地审视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异同,进而提高自我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文本主题讨论方面:随着对词汇、语法和课文解析的教学步骤的实施,教师通过隐性的方式将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训练渗透到语言学习和知识扩展中。最后的教学环节———文本主题讨论,将以扩展阅读为基础,就本课的相关主题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或辩论,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与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能够从中外文化的不同角度来加强自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与阐释,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能力。综合英语课堂应以语言学习和语言技能的锻炼为基础但是却要高于语言和技能的学习,使课堂转变成人文英语教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一致发展。

(三)以提高人文英语能力为原则的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孙有中教授指出,语言学习是自我的参与与建构,而语言课堂应该是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5]。为了实现人文英语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思辨能力,组织有效的综合英语课堂势在必行: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英语作为工具积极参与综合英语词汇、语法及文本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合作探究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使综合英语课堂学习超越基本的英语语言学习本身,而把此语言学习转变成人文教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孙有中教授还指出,英语专业技能课教师应该是思辨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了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应以课堂讲授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导,以学生内化知识并能很好地与他人互动为目标。综合英语课程可以实施课前、课堂和课后合作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针对词汇短语和课文背景知识的合作学习、课文内容的合作学习,以及课后练习的合作学习来划分不同的小组实施课前学习与准备,课堂将合作学习的成果加以展示,课后各小组成员内化知识并将所学运用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等场合中。

四、结束语

人文英语教育理念下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体现了英语语言学习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进而使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同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知识的导入、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在教学环节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来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合作小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积极探索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作者:熊华霞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