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摘要:省属高校作为双一流战略的政策非直接受益者,应立足于从解释论的视角研究应对策略问题。双一流战略加深重点大学与省属高校办学实力上的差异,但国际一流目标的确定,客观上实现二者关系的软化和政策性改善。省属高校应抓住难得机遇,树立“以我为主”的学科建设理念,积极推动外在依赖的环境友好,着力促进内在条件的结构活化,逐步完善体系建设的学科担当,在双一流背景下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发展。

关键词:学科建设;双一流战略;学科体系建设

一、问题属性

双一流战略是我国着眼于世界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举措,战略该如何设计、如何实施等关键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对双一流战略的讨论必须明确问题属性,否则会因无序评论造成对战略的误解并招致实施困难。围绕双一流战略可以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一是“立法论”的意义。围绕双一流战略本身、双一流名单确定的合理性、未来完善等关键问题进行学理研究,应坚持理性且严肃的学术研究原则,不是针对具体学校、地区在双一流战略实施中的利益得失展开,旨在深化双一流战略对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性,切实发挥立法论研究的重要价值。二是“解释论”层面的研究,立足于对国家双一流战略的深刻解读,相关各方按照战略确定的改革方向和主要任务做出积极回应。双一流战略表现出的一个重要侧面是其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平台,可以从政策直接受益者和非直接受益者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政策直接受益者应按照经审批的建设方案,重点研究如何建设问题;政策非直接受益者则应该立足双一流政策取向,对自身办学进行深刻反思,重点研究双一流背景下的策略应对问题。

二、双一流建设带给省属高校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一)双一流战略实施前

双一流战略出台前,国家重点实施“211”“985”发展战略,总体上是立足于国内竞争视野,通过资源配置支持部分重点高校优先发展。其对学科建设的宏观影响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并没有随社会转型,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高校学科建设不是按照平等思维推动竞争,重点高校、省属高校间具有不同的建设任务、投资渠道、发展目标,身份差异明显。形成不平等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客观上通过深化高校间的身份差异,推动部分高校加快发展。二是在发展方式上,高校学科建设主要依赖加大政府投入的资源驱动。这些战略发挥的重要功能是配置教育资源,表象上是国家教育资源向不同领域高校的差异性投入,但其蕴含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资源流向的引领,是高等教育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集中表征。三是在发展态势上,具有“211”“985”身份的高校掌握学科建设的主导话语权以及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权,其校内专家主导着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科管理机构。高校身份差异性导致学科政策制定中存在鲜明的权威主义,政策沟通机制因为参与者欠缺均势而难以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从“是”中得出“应当”结论的现象。专家是重点高校的,其意见便被视为权威,省属高校学者的相关意见难以通过平等性的有效辩论而被采纳,政策不利于省属高校、建设标准或者评价体系千校一面等都是该问题的集中反映。对重点高校而言,世界一流的目标属非约束性的软指标,故在国内竞争的视野下,其被确定为国内所有高校追赶的目标。被界定为“目标”的定位,使重点高校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无须动员全部教育资源即可获得或者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甚至表现出某种傲慢甚至是懈怠。省属高校居于弱势地位,为实现向重点大学看齐的目标,采取“追赶型”的发展策略。省属高校生存环境普遍相对困难,基于对教育资源争夺的需要,其获得大发展必须有赖于对强势高校的攀附和追随。省属高校往往会放弃自身应有的发展节奏,丧失对妥当性发展模式的辨别力,基于短期效应或者功利性考量背离学科建设发展规律,在追求不可持续的学科建设成果上投入相对多的学科资源,造成学科建设中的诸多结构性问题。

(二)双一流战略的实施

与“211”“985”发展战略相比,双一流战略的根本是在一个更高的视野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被确定为具有约束性的硬目标[1]。双一流战略的实施虽然发挥教育资源配置的功能,但从总体上并没有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面,而国际视野的转换促成学科建设领域新的不均衡状态,为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1.依靠增加政府投入推动高校学科建设的思维没有变,但却反向增加了学科建设的整体成本

在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硬件条件不落后于外国大学的前提下,双一流战略实施中增加的政府投入部分,将重点投入人才引进,推动国内外高端人才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流动汇聚,造成学科建设领域的新一轮“军备竞赛”。非一流大学的优秀人才获得价值重估的机会,为其培养单位留住人才或者稳定师资队伍存量增加难以承受的学科建设成本。

2.重点大学主导的结构性格局没变,但其与省属高校间的优势变得不可跨越

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绝大多数仍然是“211”“985”身份的保有者,省属高校被列入者甚少。重点大学对省属高校的优势,不再是相对的、某一方面的优势,而是形成设备、人才、资源等全面的绝对优势。其表现为:重点大学的办学硬件在短期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世界高水平大学转向主动与一流大学合作;国内大学间优秀人才由低向高的单向度流动;非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中具有传统优势的部分学科方向面临瓦解等。

3.高校学科建设内涵评价的机制没变,但是评价的重点由单纯的“形式上追求数量”转向“实质上追求贡献”

世界大学排名不是我国主导,列入建设名单的大学和学科在建设周期内其排名没有提高、甚至下滑,都面临被动态调整出局的风险。双一流资金使用效果的社会监督与评价新机制,有效推动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机制的制度变革,由国内前沿成果的数量评价转向以学科贡献为主要考察指标的国际评价。

(三)双一流战略给省属高校提供的机遇

1.重点大学对普通高校的挤压弱化

世界一流目标的树立,使得重点大学无法在与省属高校的比较、甚至是超越中获得成就感,其建设目标能否实现,一方面受到世界范围评估机构的检验,另一方面,接受国家教育资源投入效率的考核,与省属高校追赶重点大学相比,其建设压力更大。重点大学与省属高校同属“追赶者”的命运和为“追赶”而采取的建设策略,重点大学会对省属高校增加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为省属高校赢得发展空间。

2.双一流战略采取的相对客观评价标准为省属高校增加参与机会提供可能

各高校在国际评价和学科建设规律面前一律平等,趋向于采取相对客观化的评价标准,改变重点高校在政策制定等领域采取的主观立场,亦能有效减缓其基于强势地位形成的非理性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省属高校在议题设定、政策选择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和机会。国际视野的中国大学建设目标,能有效解决省属高校向重点大学学习、重点大学向国外著名大学学习等多层次改进机制,为“省属高校与外国著名高校直接合作,促进模式借鉴与特色发展”,甚至为实现局部的弯道超车创造有利条件。

3.双一流建设的压力,促使重点大学对其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有效管控,促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间流动新机制的形成

省属高校强依附于重点大学的语境中,高端人才会为谋求名利而通过人才互聘、成果挂名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但并没有为优质教育资源增量做出贡献。双一流建设增加重点大学建设压力,促使其采取措施有效管控优质教育资源,而不是优质教育资源向低端化的无序转移,使其留在高端环境中不断创新发展。省属高校也能够坚定“以我为主”的学科建设理念,通过教育资源间符合规律的健康合作,供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从而在保有存量的基础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量。

三、省属高校学科建设的应对

(一)积极推动外在依赖的环境友好

双一流战略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视野局限问题,实现从国内视野向国际视野的有效调整,开放办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省属高校要自觉地开放办学,不断改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其学科建设由“自我定义”向“系统定义”的根本转变。省属高校间普遍存在的类型趋同、学科趋近等现状约束下,自我定义的学科特色至多获得同行的理解,绝大多数无法获得广泛的认同,省属高校学科建设多是自说自话。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对省属高校这种“自我定义”的学科建设思路产生颠覆性影响。任何一所省属高校在地域、行业、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系统,能否在整个系统中被定义是省属高校开放发展的关键。故省属高校必须打破封闭的办学状态,促进和其他子系统关系改善,通过广泛合作被程度不同地刻画上系统的痕迹,获得系统定义,形成更为扎实的办学特色[2]。

1.与国内外其他大学的平等性合作与交流

省属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走层次高端、学科综合、平台齐备等问题,但随着学科建设宏观政策的调整,暴露出学科建设水平不高、资源保障不力等困境。与国内外大学合作必须改变单方依赖的状态,重点探索点位上的合作交流,在主体间的意义上促进资源共享。改变学校间门第差异的观念,任何高校均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相同功能,受教育者都渴求优质教育资源,故学校间仅存在育人方式的不同。注重对国外大学学科发展传统性因素的借鉴,立足于深耕某一学科,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多科性、单科性大学学科建设模式。

2.与政府、社区的密切合作

省属高校学科建设存在单纯围绕资源利用的非务实性合作倾向,政府需要为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找到载体,高校会为获得更多资源而迎合某种需要,学科建设对政府决策实质贡献不足等问题便会凸显。大学对社区的作用往往停留于低端化服务,大学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充分。双一流建设为省属高校处理其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展现了新图景,尊重高校独有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政府迁就高校还是高校迎合政府,都无法实现二者相互有效影响的目标,省属高校应把服务区域的办学定位做实,促进办学质量的一般性服务与问题、平台的针对性服务相结合。高校所在社区是教师生活与职业的交汇处,对确保高水平师资队伍存量稳定并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具有重要影响,省属高校要依靠学校文化影响社区,依靠智力资源服务社区。

3.与社会的广泛合作

现代大学已经成为社会服务站和加油站,不可能回到原来与社会隔离的象牙塔[3]。省属高校要摒弃依靠自身资源办学的路径依赖,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拓展社会可资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宽平台。为企业、非营利法人等提供专业服务,降低其接受高端知识服务的成本,并通过解决实践问题丰富学科建设内涵。

(二)着力促进内在条件的结构活化

省属高校学科建设资源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即平台以下资源比重过大,对资源整体效能发挥产生负向拖累,并制约优质学科资源发挥作用。受制于办学能力以及长期制度惯性的影响,难以通过增量促动解决结构性问题,而存量范围内的调整会引起利益格局变动,其空间相对有限。一是学科内部较弱二级学科占比偏大。举全校之力申报学科的外延式学科建设模式,导致学科建设战线过长,在一级学科管理及评估体制下,较强二级学科数量偏少,对偏弱二级学科的拉动力不足,二级学科间结构性问题凸显。二是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问题。教学虽然受到重视但水平不高,资源分配、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相互对立的因素,为学科建设甚至转型发展带来困难。三是师资队伍内部中等偏下水平的教师数量偏多,高水平教师数量少,无力带动或者形成有利于高水平建设的氛围。学科带头人对学科资源的动员能力较弱,学科团队建设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采取层次低的学术标准及评价机制。四是学科建设中僵尸平台占比偏大,难以在凝练方向、聚合人才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省属高校无法通过短期政策的强刺激推动学科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战略,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秉持学科建设是高校、尤其是高校教师生存方式的理念,形成教学水平内在依赖于学科建设水平的机制,强化“没有学科也要有学科建设”的思维。切实深化综合改革,提供更有效的制度供给,采取剥离劣质资源或者对资源分类管理等重组形式,解决低质学科资源的拖累问题,突出优质学科资源的引领和导向功能,推动学科建设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学科建设与人的关系的实质改善,学科建设要成为维系教师发展机会平等的主要抓手,改变权力、人情关系等非学术因素主导学科资源配置的局面。

(三)逐步完善体系建设的学科担当

1.明晰学科建设使命

省属高校多将其服务面向定位于服务区域和行业,但普遍存在因为缺乏有效载体而定位虚化的问题,区域和行业发展难以体现学科贡献。在双一流语境下,省属高校的学科建设使命应突出如下要点:一是小问题的研究不能研究小了。局部或者微观问题总是能较好展现问题的特殊性,若不能按照学科独有思维对其予以积极回应,该问题的学科应对就缺乏理论解释力,亦会丧失推动学科创新的机会。二是平常讲的问题不能讲得太平常。省属高校学科建设承载的重要使命在于保持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力,若对局部、区域性问题或者毫无反应,或者跟在政策的后面提供简单的注释,学科建设就会在自我建构的伪问题上重复简单劳动,而无法通过推动政策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三是现有的问题不能总保持现有状态。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在于适应并推动社会动态发展,省属高校面对省域社会问题,总是落后或者超前于国家、世界发展平均程度,高校学科建设承载着推动或者引领发展的使命,要通过特有的学科建设努力,对现有社会状况的合理性及其可能引领发展的迹象进行有效捕捉,实现其向新状态的有效转变。

2.推动学科分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双一流建设为学科分类打开国际视野,省属高校要加强对学科类型演进的学理研究,并注重把学科分类研究成果与学科建设实践有机结合,形成能够获得广泛认同并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学科特色。我国现有学科分类更多地存在于学理层面,若固守现有学科分类就会制约学科发展,僵化地配置学科资源,亦会使得省属高校相对有限的学科建设资源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展现的现代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对世界的引领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要求省属高校亦应该改变社会发展落后语境下的学科分类立场,深刻把握学科分类发展趋势,立足于学科范式转换,不断增加关于学科分类的话语权,增强国际对话能力和引领力,推动学科分类的现代化进程。

3.深化学科的交叉创新

单纯依靠某一学科的力量无法对现代复杂社会做出有效解释。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抑或是有效处理二者间的关系,都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整体性努力,试图建立某一学科的“帝国主义”是非常危险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于“保持学科世界对话能力基础上的前沿引领”,其必然为学科建设设定基本规范,否则甚至无法保持必要的学科对话能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学科建设基本价值判断问题的共识性或者可沟通性问题。学科基本价值判断有赖于历史、政治、哲学等因素的影响,在国内竞争视野下的学科沟通中,基本价值判断问题不言自明,无须另行论证。在双一流建设视野下,基本价值判断问题便会成为需要有效沟通的前提性问题,并达成相对共识性认识,为学科交流扫除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通过某一具体学科能够完成。二是学科沟通中地域差异的消解。相同问题会在不同区域展现出鲜明个性,即便是经济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也不能做到完全的价值无涉,仍然包含具体人或者人群的价值判断,某一地域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受制于地方习俗、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若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需要利用多学科的手段对数据和直接性研究结论予以矫正,消除特定空间数据与得出一般性研究结论的乖离问题。三是解决学科沟通中时间延续的有效性问题。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传承,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若不能有效解决时间延续的差异问题,学科对话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四是现代社会中研究手段的学科共享性问题。学科之间并非采取毫不相关的研究手段,相同的研究手段在不同学科会展现出不同的有用性,客观上学科间亦无法做到完全隔离。推进学科交叉创新是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4],学科交叉并非为交叉而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学科存在的基本样态,省属高校必须解决学科间隔离并缺乏有效沟通的突出问题。

4.学科标准

基于省属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较大的范围内,存在学科建设的校内标准问题,但一流学科建设内在要求,必须解决“学校标准”主观设定的低端化及不规范问题,否则无法保持必要的学科对话能力和竞争态势。省属高校要立足于学科建设的国内标准,通过双一流解决规范建设问题,并敢于坚持学科评价的国际公认标准,这是培养具有更宽视野高质量人才的有效保障,也为“在世界范围内吸收高水平学科成员加入”提供有效接口。

参考文献:

[1]靳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形”与“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3-8.

[2]林良泉.“双一流”战略视野下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J].高校后勤研究,2016(4):108-111.

[3]孟艳,等.“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以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4):67-71.

[4]曹辉,等.走向双一流:学科理路与大学逻辑[J].当代教育论坛,2016(6):3.

作者:程伟 王福友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