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视角下幼儿体育教学思考

教育学视角下幼儿体育教学思考

摘要:幼儿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所在。做好幼儿体育教学的研究,是为幼儿教育,乃至教育学的良好发展提供良好的方法论。鉴于新时期幼儿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诸多现实困境和约束,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育;现实困境;对策

幼儿教育学是时下教育学研究的热点。开展好幼儿教育工作,对完善教育学科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具有现实意义。在幼儿教育前沿理论研究中,幼儿体育教育对充分实践幼儿教育理论研究新成果具有实践意义。从幼儿体育教育目标角度,幼儿体育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养成具有实效。活泼、聪慧、健康的幼儿是其他教育阶段步入正轨的先决条件;无论是精细化教育,抑或是成长化教育,受教育者的幼儿教育首当其冲,地位一马当先。幼儿体育教育,本质属于启蒙和印象式思维教育,其是对现实教育的应急和反馈,而应急和反馈的好坏程度,决定幼儿能否顺利步入正受教育殿堂的速度。基于此,我们认为,先行的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其他教育的成功与否具有直接正相关。基于以上对幼儿体育教育重要性的分析,结合目前我国现实国情,仍然存在种种制约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分析并归纳这些不利因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有效的突破和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1新时期幼儿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和约束

1.1幼儿体育教育中的时间偏少和方式单一性问题

2016年3月1日起教育部颁布施行的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3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当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幼儿教育机构都未能满足1小时的基本活动时间量,大部分停留在10min,多者不会超过30min。在安排幼儿体育活动中,其活动形式过于简便和平常,没有新意是主要的缺点。通过归纳分析,在体育形式安排上,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处在“走过场”“走形式”的形式中。时间安排中的“偷工减料”和形式安排中的单一化,都是没能严格落实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体现,是对既有政策的“阳奉阴违”,损害的是最广大幼儿及家长的切身利益。

1.2幼儿体育教育机构和监护人意识待提升问题

从世界观、人生观角度看,意识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认知并不断反应和积聚在大脑中的潜意识反应。一旦形成意识,就会不断促进人们按照意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幼儿体育教育中,我们当前最为缺失的是对幼儿体育教育意识培养的忽视。在没有意识指导下的幼儿体育教育,一味地按照“旧历”开展幼儿体育教育,往往是舍本逐末,无的放矢。例如,教育机构和监护人普遍认为幼儿因年幼,应让其自由生长,自在成长,无须过分关注;或者认为,社会生存竞争越发加大,教育应从幼儿抓起,让其在幼儿阶段就走在同龄人前面,开展诸如音乐、体能、语言、交际、绘画等知识的学习,更有甚者对前面几种知识上升到专业高度的学习。这2种截然相反的对待幼儿教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存在偏激的倾向,核心原因是没有形成对幼儿教育或者幼儿体育教育这一事物客观本质的认识,是没有形成幼儿体育教意识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因此对幼儿体育教育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3幼儿体育教育中对安全观念过分的解读问题

2016年3月1日起教育部颁布施行的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12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活动组织和幼儿就寝值守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但目前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只是机械式地解读该安全规定,且过于注重安全问题这一单一性问题的本身,继而大大削弱了幼儿的体育强度和时间,以期待达成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实现幼儿安全领域的合格和达标。显而易见,这是舍本逐末式思维,从根本上还是未能解决幼儿安全问题,其核心原因是忽视和践踏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规律,看似为万能之策,实际是不可取的,更是与事物发展规律相悖。

2与时俱进地促进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2.1幼儿体育教育中新观念、新意识的逐步养成

新观念、新意识的养成是个逐步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唯物主义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无论对教育机构抑或是幼儿的监护人,都是阵痛性过程,都是学习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一旦新观念、新意识在人们的头脑里生根发芽,就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对幼儿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思维。这其中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教育机构组织的家长会、见面会、沟通会、咨询会等方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讲座,依托教育机构所在场地,让家长、教育机构负责人、幼师等相关人员近距离、简单、直接地接触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充分有效的案例展示,让相关人员面对面直观地感受到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安全问题本身维度的突破、对幼儿后续教育接受能力培养的提高方面所带来的效果和影响,以感化和说服人,其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2.2幼儿体育教育中合理引进体育设备和有效利用场地的重要性认知

场地和设备是一切体育活动进行和开展的物质条件。因此,教育机构应规划并预留安全和宽敞的幼儿体育活动场地,应充分认识到这是决定幼儿体育活动良好开展的先决物质条件,更是幼儿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结合实情,首先,教育机构应在幼儿园规划初期,规划和预留幼儿体育活动的场地。教育审批部门可根据幼儿园的规划和计划,有针对性地考核是否预留了体育场地,并将其视为是否达标合格并对其是否进行批准与认可的先决条件之一。其次,根据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幼儿教育机构应引进先进的幼儿体育活动设备。设备的引进应切实符合所招生的幼儿处在的年龄阶段,并且能够切实为幼儿所用。教育主管部门,可针对幼儿体育设备的采购,规划形成一个在本地区具可操作性的采购目录,方便幼儿教育机构采购和操作(“名单应经过正常的招投标方式”)。

2.3幼儿体育教育中重视强化对幼儿“自我学习”重要性的认知

处在人生的“模仿”阶段,幼师应充分认知到幼儿“依样学样”的心理特质,应强化并重视幼儿对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幼儿自学能力的培养,达成幼儿学习效率的提升,也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捷径。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可通过以下2种方式来实现。(1)过合理规划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断吸收和引进先进、可行的教学教案精华,来达成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和发展,为幼儿体育活动的有序、良性开展,提供优秀素材和标准化操作方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引入标准化、简便可模仿的体育活动样式,供幼儿模仿学习。(2)重幼儿体育活动中,塑造具有典型性和标准性幼儿个体。通过挖掘、塑造优秀的幼儿体育活动“标本”,以达成让其他幼儿进行模仿学学习的作用,以此迎合幼儿“模仿”型人格的特点,往往也会事半功倍。

2.4幼儿体育教育中重视考核对幼儿体育教育开展的实效

如火如荼开展的绩效考核体制中,无不印证了考核对工作良好开展的实效性。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评估将细化的考核机制纳入对幼儿教育机构是否合格开展幼儿体育教育中来,以彰显考核出成绩,以借考核立制度、规矩。在考核的过程中,首先应保证考核的强制性规定,杜绝考核中的不明性或者借考核之名行松散之实的局面。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督促幼儿教育机构形成内部考核机制,并验收和考核内部考核机制的合理性、合规性、可操作性;将开展的幼儿体育教学工作进行量化、细分化,通过指标化、数据化的标准来全方位权衡和考核幼儿教师的工作开展情况,以此做到事无巨细、避免疏漏。通过考核的方式,要让幼教充分认识到,幼儿虽处在初始受教育阶段,在关注智育水平和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身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及身体机能和器官的充分发育。再次,幼儿教育机构,可在幼儿入学初期,除开展智力测试外,还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体育测试项目,改变以往仅关注幼儿智力的情况,使其转变到全方位综合考量幼儿的“智体”2方面上来。最后,国家层面应形成关注幼儿、青少年体育教育发展的综合配套体制。唯有从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层面形成重视、关注幼儿、青少年体育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抑或是制度支撑,才能完备地形成从幼儿体育教育到小学体育教育,到初中体育教育等的全方位配套体系,一旦体系得以形成,幼儿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会越发顺畅。

3结语

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我们每一个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就是这个“班主任”,我们将所有的心血和能量都浇灌在幼儿教育事业这颗幼苗上,期待它能够茁壮成长。历史走入新时期,教育工作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搞好幼儿体育教育又是实现和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事业的有力突破点。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我们更应不辱使命、砥砺前行,将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光大。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何成文.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谢晓,王君.开放性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05(11).

作者:王佩珍 单位: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