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例6篇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学生

谁都希望自己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然而,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却常常使人陷入烦恼,以致精神抑郁、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美国有关人员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人体释放出的啡呔,使人获得镇静的效果和舒适愉快的感觉。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对人体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以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有助于人们理清思路,克服困难。

1 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1.1什么是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完全好状态。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康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无身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1.2 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而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2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有效的体育教学,学生学会一些技能后,便会表现出身心愉快,对学习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自信心得到加强,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也会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3.1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入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逐渐成熟,但不完善。且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比成年人弱。因此,每个学生对失败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各不相同,要受到遗传、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时要区别对待。

3.1.1 面向全体,启发诱导。健康的心理素质涵盖的内容很多,有自信、坚强、勇敢、爱心等等。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依赖性强、任性、骄气、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因此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

3.1.2 自主选择,确定目标。通过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欣赏能力、自我判断能力,来品尝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应该注意:目标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自己的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并且必须符合学生的体育实际。如:跳多高、跑多快、完成多少次练习以及选择同伴对抗练习等,必须区别对待。

3.1.3 组织比赛,严肃活泼。体育比赛是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最吸引入的组织手段之一。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集体观念。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类比赛项目,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比如广播操表演赛;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接力赛跑等。在短跑或者中长跑教学中,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让相当水平的学生一起比赛,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应该表扬,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和自强意识。

3.2 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承受各种压力锻炼。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首先是提高唤醒水平。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唤醒水平提高,使其产生兴奋、振作精神、全神贯注。其次降低应激反应水平。体育锻炼具有减轻学生的应激反应及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使学生一下子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第三是增强社会联系。中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特别是参加集体项目的体育锻炼,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学科身体活动的优势,加强中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精彩的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跳绳比赛等,学生既锻炼身体又体现了团队精神,既锻炼了个体的意志力,又使其精神振奋、摆脱烦恼、陶冶情操。每次比赛之后,体育教师针对比赛的结果及时进行总结,指出挫折和心理压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应当想方设法战胜挫折和解决心理压力。同时用优秀运动员榜样激励学生。让学生学习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当然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和项目都是学生所喜欢的和符合中学生身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

3.3 强化健康心理训练,全方位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来自主观方面,主要是自身的生理、心理障碍,如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与所学的内容相矛盾;有的来自客观方面,如器械体操、耐久跑以及环境气候、场地器材等。平时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争胜心、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中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比如,把他们编在一个组里,多跟他们一起活动,多给他们鼓励、表扬。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其次,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第三,在班上选定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同学与他们结成手拉手伙伴,使他们在集体的关爱中感受到温暖。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来逐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当然,对个别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及时带学生到医院治疗,学校毕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健康成长的地方。

中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注意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地去磨练自己。如每天坚持早锻炼,坚持课间操,节假日也不例外,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等。并将意志品质的磨练,外延到体育之外的领域中去。所以,良好的习惯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都需要通过长期的意志努力去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才能逐步达到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4.2 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项目,让学生做出自由选择,为的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以尽情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乐趣,展示才能。体育教师必须从中引导,并在技术上加以点拨,让健康的心理通过健康的体育锻炼体现出来。这种方式的教学就是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本人,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成就其乐。

参考文献:

1、全钦昌等著,《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2、马启伟等著,《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刘大平,《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浅析》,中学体育教育网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

优秀的音乐艺术创造了优美的生活,音乐更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更感染人们的心灵,是人类理想的追求的体现。人们在悦耳的音乐欣赏中,感觉它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气息。

心理素质的好坏,制约着声乐演唱及教学,人们往往注重技能技巧,而忽略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心理因素”。我们都知道,演唱是由人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听觉等组合起来的。所有这些都是受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将它们协调起来的。而这种整体的配合,是通过大脑皮质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的。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其歌唱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教师要懂得音乐心理学知识

音乐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一定的教学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其中,有关心理学原理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学习是最基本的。因为教要以学为基础。教的理论依赖于学的需要。因而,懂得音乐学习的规律。掌握音乐学习的理论,是成功进行音乐教学的必要条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行为的改变,面对这种改变,心理学家提出来了许多理论。例如顿悟、发现学习、强化学习理论等等,因此,懂得当代有关学习的理论并将之与音乐教学实际相连,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懂得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的音乐教学才一能为教学对象所接受,教学的效果才更为有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了解每个教学对象的音乐水平,根据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进行恰当的指导以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才能得到提高,进而充分发挥。

(一)音乐活动的心理过程

1.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等过程。音乐的形式是在时间流动中展开的,因此,记忆对于音乐活动来说显行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听觉记忆音乐就没有节奏、旋律、重复、对比,不是有这些因素,就失去了音乐的形式。

2.注意。是感知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使人脑对于某些输入的刺激的反映得到加强。这样心理活动就集中到一定的对象上使得感知记忆等心理过程处于积极的状态,保证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注意可以是不随意的,也可以是随意的。除了主观因素外,刺激物,如音乐声响的强度,对比度以及新异程度都影响到注意,刺激物是符合人的需要,以及个人的经验、兴趣等对注意也有很大的影响。

3.表象或称意象。人在感受客观事物的时候,刺激物就在头脑里留下了印象。当刺激物消失后,头脑里再现出客观李物的形象,着就是表象。表象是来自感知,是过去感知事物形象的再现,表象有着多种类型,人们头脑里出现的听觉表象,也就是音响的表象。有着良好听觉表象能力的人,它们听过的音乐随时随意地出现在身边,并且以此进行音乐的评价和鉴赏。因此,个人参与音乐活动的水平与音乐表象能力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

4.想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进行探索和表现的心理过程。既可凭借语言作为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又可以通过表象来加工改造为新的形象,前者称为思维,后者就是想象,听觉想象和听觉表象一样,是重要的音乐心理过程。

5.情感。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体验,他取决于人的需要。一般来说,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就会对它特肯定的态度,产生喜爱满意,愉快等体验,反之则相反,灵感也是一种情感,他是对人们对事物的美的态度,是对事物评价时产生的体验,是审美需要等到满足的情感。人对于音乐刺激的情感反应,一方面取决于人对音乐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与心理调节稳定性有关,此外,个人的表现态度也会影响对音乐的情感反应。

6.意志。意志是实现预定目的活动的心理过程。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是根据需要确定目的,并在行动中不断调节心理状态来达到预期的目标。意志活动的基础是大脑皮层的优兴奋性。它使人具有清醒的意识,有效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从而坚定不移地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人们对音乐学习中,交总要明确音乐学习的日标,必须不断克难,这增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培养意志过程别要注意提高对学生刘音乐的兴趣,加强学习动机和诱导,帮助学生去掉妨碍音乐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不畏困难;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表演活动以鼓励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和毅力。

(二)音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1.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李物的某种倾向。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兴趣的形成与人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音乐兴趣的发展,每个人的情况并不一致。培养音乐兴趣,需要的是创造一个有力的音乐环境,以及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材要有趣多变,力一式要活拨灵活。另外,还应该注意尽量多用鼓励的办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2.气质。气质是人固有的心理特征。它决定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气质反映在人的各种不同活动中,其心理过程的稳定性,速率,强度和指向性等方面都有同样的表现。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的人敏感性低,情绪性和反应性高;胆汁质的人与多血质的特征相似,但反映性占优势;翁液质的人敏感性,反映性和情绪性都低。从事音乐活动既需要反应灵敏,又要求精确细致,因而对于各种气质类型的人来说,都要发押自己有利的心理特征,克服不利的心理特征的影响。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教学对象的气质特征,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都能学好音乐,对于多血质的人,要严格要求并培养思考能力,对于胆汁质的人,在加强灵活性训练的同时还要在培养冷静稳重方面下功夫;对于乳液质的人要多加关心体贴并鼓励他们投入集体及大自然怀抱。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3

论文摘要:班级是学校管理和教育学生最主要的阵地,班级活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了每项班级活动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里,班级跟学校的关系就像家庭跟社会的关系一样重要,班级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人群,也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班级是一个微型的教育学生的社会体系,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他们是集体的主人,在集体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充分利用班集体在学生个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用集体的方式实现其不断的提升和优化。班集体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班集体建设包括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等一切班级教育工作,尤其是班级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

从一定意义上讲,班级活动乃是班级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班级活动由于具有全员参与这一特性,因而能为班级所有成员发挥特长、发展能力提供一个大舞台。因此,在班级活动中,才真正有可能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和主动性等原则,促进每个学生个性主动、全面、健康与和谐的发展。班级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这里主要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课内课外教育活动。从活动的形式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将班级活动分为班会活动、仪式活动、闲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班会活动即班会课,仪式活动主要包括开学典礼、入团入队、成人宣誓和生同纪念等活动,闲暇活动主要指班级内外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观访问、义务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

2.班级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2.1班会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班会课主要是对班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知识道理的灌输这一层面,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的关照,故而很难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其教育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班会课的内容更加鲜活充实、形式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也能加深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促进他们个性更加完满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使班会课达到“德” “心”双收的效果。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游戏活动、心理剧表演、主题辩论等。以心理剧表演为例。心理剧表演以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使参演学生的人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在戏剧活动中逐渐呈现于舞台,以达到宣泄情绪、消除压力的作用。同时,学生受到参演过程中激情的影响,对所演角色可以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从而使参演学生的日常行为发生改变。

2.2仪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班会活动而言,我们似乎对各种仪式性教育活动(如开学典礼、入团入队、成人宣誓、生同纪念等)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但这些恰恰是我们更加需要重视、更加需要加以发掘的教育资源。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获得的情景,可以营造出某种特殊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唤醒、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得到跃迁。这些仪式性活动从教育功能上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要促成学生从对家庭、对父母的依恋中转移出来,转而形成对班级、对同学乃至对社会的一种新的依恋,仪式教育本来应该是一种包蕴着丰富精神内涵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中的各种仪式往往被简化为一套固定的、僵化的操作流程,结果这种教育只能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并没有收到它们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利用各种仪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在仪式中的理智反思、情感体验和精神唤醒,使这些仪式性活动真正能起到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灵魂唤醒和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2.3闲暇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之外的一项带有休闲性质的教育活动,班级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维护和促进作用。这种闲暇活动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放松、玩乐活动,它应该是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属于广义的“生活教育”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闲暇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讲,闲暇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加突显出其意义:一方面,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闲暇活动的正确认识,养成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另一方面,从人的心理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丰富健康的闲暇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多种心理机能获得全方位的、综合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丰富健康的闲暇活动不但可以拓展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免受不良活动的诱惑和干扰,而且这些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那些自身所潜藏着的、被书本和作业所遮蔽了的多方面的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另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学生参加有竞争性的运动并取得成功,可以促进其竞争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班级文艺活动可以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有利于其消除学习的疲劳,恢复精神,陶冶性情。如书法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臂力,而且要全身用力,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定气凝神,因而能培养人的审美意识、陶冶人的性情。再如郊游、远足活动可以让学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领略到秀丽的景色,令他们忘却忧郁和烦恼。

2.4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参观、访问和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领悟到更多的人类文明。它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需求,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所有这些都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对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社会有一个比较真实而全面的认识。客观地讲,我们面对的现实社会总是一个不那么完善、不那么理想、存在许多阴暗面的社会。相比而言,学校环境则较为纯真、理想。二者之间的差异极易使学生在心理上陷入各种矛盾和困扰之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及早对社会现实有所认识和知觉,这对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缓冲区”,以便调节心理失衡状态是十分有利的。

班级活动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学校要更重视班级活动,开展更丰富更合理更科学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心理和锻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也让班级活动更具有现实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承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2]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增订版(第十版)[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

[3]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4]龚浩然,黄秀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5]李太平.班集体与个性形成[j].教育评论.1996.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s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udents' Healthy Psychology Training

YANG Tianyang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stage is the bigges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volatility psychological, mental heal this essential for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focus on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and nurtur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o build relationships start on.

Key words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relations

1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般注重身体的健康教育,却忽视了心理的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人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实处,充分地发挥体育中修身养性的特殊功能,并且加以拓展,帮助开发心理潜能,始终坚持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以及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思想,帮助和指导学生排除自己的心理困扰,不断克服心理障碍,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预防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以及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2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改善情绪

通过人们的情绪状态,能够判定体育活动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情绪状态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体验。健康、稳定的情绪,有助于促使人们对现实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体育活动,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和喜悦,并且能够减轻人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调节人的心理情绪,消除人们的情绪障碍,减缓或是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有规律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改善情绪。

2.2 提高智力

智力水平是掌握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的重要保证,体育的学习与认知活动一样,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以及观察等综合认知能力,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促使大脑获取充分的氧气,快速恢复大脑意识。开展良好的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高可靠的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一般人而言,其智力因素的差异较小,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比较大,并且潜力无限,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意志融合在一起,通过进行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格活泼、降低疲劳等。

2.3 协调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这些人活得比较开心;而对于人际关系不好的人而言,经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失去了生活乐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因为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并且需要与人群发生联系和交流,人们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克服孤僻的性格,忘记烦恼和痛苦,合理处理人际关系,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与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的社会需要更加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人们的交流和协作,克服寂寞和孤独感,从而培养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3 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措施

3.1 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确立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大学的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需要全面认识和了解体育活动,加强在学生中的体育教育的宣传,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需要设置专门管理人员,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组织教学以及各项体育工作。将大学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的终身受益有机结合,树立终身体育观,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健康理念。将学生的终身受益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构建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3.2 教学内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虽然确立了“强身育人”的教育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目前还没有形成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以,在创建体育健康教学体系时,应该着重突“以强身、健康、育人”的教学目标。进行体育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积极探索增强体质与改善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和新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

3.3 课后延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进行课后小结,师生互动,交流情感,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提问法、暗示法、议论法以及设疑法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疲劳。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学习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显著特征。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进行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喜欢的健身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以及形式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总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体育中出现消极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观察学生的情绪,调整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课后延伸,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本论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理工类院校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干预体系构建探讨“(项目编号:GJXH2013-196)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研究课题“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培育体系建立”(项目编号:2013JY1031)最终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付晓辉,王振民.浅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1(22):190-191.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代教育;美术心理学;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070-02

一、现代美术教育现状研究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正在向着市场、世界化进程迈进,其发展进程也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这就使得高校在现代美术教育方向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现代美术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目标,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培养更多的人才。

传统的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使得专业划分较细,导致人才知识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有些高校为了片面地与市场接轨,在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提高了实用性的要求,使得一些高校现代教育更具有了功利性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在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不少改变,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高的回报,却不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片面追求实惠化和实际化的目标,学习观念也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和倾向性,对于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却有所忽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改变这种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是现代美术教育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概念

美术心理学就是对美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心理活动,对美术作品欣赏者的心理活动以及美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等活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一研究过程主要是对情绪、认知以及意志等相关情绪的活动规律进行探讨。美术教育是通过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与美术作品的创作者进行无声地对话和间接地沟通交流。这种沟通交流不需要学生与美术作品创造者面对面进行,但是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学理论知识和美术学基础,能够领悟到美术作品创作者隐含在作品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能够欣赏美术创造者的心路历程。

三、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一)美术作品作者的创作心理与美术教育

任何一个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美术家用自己的笔来表现自己心理活动以抒发某种情感的过程,或者通过某种艺术形象来表现自己思想的过程。每一幅美术作品,作者在当时的创作过程中,肯定是一个构思过程与一个心理激荡过程的交汇与升华。可见,每一幅美术作品中都饱含着美术创作者心中的想法和千言万语,饱含着美术作品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美术创造者将作品完成之后,还要通过美术欣赏让学生们了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们能够去挖掘其中的艺术魅力,去发现其中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用。也只有通过美术教育,才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并且掌握发掘美术作品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工具,构建起美术创造者同美术欣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社会联系之间沟通的纽带。

美术作品都有作者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学习者想要深入了解,就一定要了解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过程、心路轨迹,进而从精神上与美术作品创作者产生共鸣。从美术心理学角度来讲,美术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总会将自己头脑中的创作冲动通过绘画语言展示给读者和欣赏者,有些可能会隐藏较深,有些可能会比较难懂,但是经过美术作品欣赏者或者学生的慢慢领悟和感受,总是能够理解其中的含意,通过视觉美和韵律美以及作品的艺术美去领悟美术创作者的心理动因。同时,高校学生在对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轨迹进行探索和追寻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欣赏能力和领悟作品内涵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作者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如,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画中的公牛象征,实际在暗喻受难的西班牙人;而画中受伤的马,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灯火;抱着死婴哭嚎的妇人和手握鲜花、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这些画面,我们从中感受到画家对战争的残酷,法西斯野蛮兽行的谴责以及强烈的抗议,以及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必胜信心。

(二)美术作品的社会心理与美术教育

任何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美术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结合当时历史情境和社会情境进而升华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美术作品都是人类社会对当前世界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以作者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依据的,而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现实的真实情况也需要通过美术作品来展示,社会的真善美需要美术作品来宣扬,社会的假恶丑需要通过美术作品来鞭挞。英国著名哲学家科林伍德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社会完全了解自己的内心,它就会在这一点上欺骗自己,但对于这一点的无知意味着死亡。”所以社会需要艺术家去挖掘,去体会。

学生如何去正确理解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社会内涵,如何去把握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和审美意识等,这些对于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美术欣赏能力和提高自身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美术作品让高校学生了解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创作意图等,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作品创造的目的,让学生通过作品表面进而看到其背后本质,从而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正如美术心理学上所认为的“美术(欣赏)活动还会把观者推向一种类似在海妖的美声中陶醉的动人体验。从美术家的创造到意趣无穷的观看,这些都不仅仅是读解式的认知,也是情感的沐浴。例如,学生在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学习时,首先看到的是花卷中的各种生活场景,通过这些生活场景了解北宋时期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北宋时期工商业的繁荣与兴盛。同时,还可以从构图手法、线条勾勒以及虚实结合的韵律感等方面了解到美术作品创作者张择端的高超手法和娴熟的技法。

每一幅美术作品产生的当时的社会因素都有很多,不可能都包含其中。但是,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还是要学会从作品中感受到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这也是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美术欣赏能力的原因,也是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内在艺术魅力。心理学家艾伦・温诺说道:“画家在描绘满头密发时,只是非常逼真地画出几缕而把其余的部分画得很模糊,但是观赏者设想出模糊的部分并且竟然想象自己看到了细微的发丝。实际上观赏者并不对实际不存在的头发产生幻觉,他们细心就能清楚地看到,画家仅仅描绘了几缕发丝。然而,人们对画的知觉不是一般的反应,因此往往不在意所描绘的景物比真实的景物少了多少。”这种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所具有的心理因素与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见微得着”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学生自身心理感受与美术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学习也是对美术作品的一次细致的欣赏,而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学生运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去进行体验和感悟,进而对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学生首先要从自身心理感受上进行提升,进而提高自身艺术欣赏水平。就像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每一幅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时的审美活动,都充满着突发性与不确定性,而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时的审美活动同样也充满着即时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这一点来说,就要求欣赏者不能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要以之去印证和对比创作者当时创作时的心理心境。这也是美术心理学上认为的“对每一幅美术作品的探究,都隐藏着内容以及情感复杂而丰富的主体评价。由于这种评价与情感经验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就特别真实自然,因此很强的颉抗性在心灵的提高或塑造肯定一般不会碰到。”然而,美术学习和艺术欣赏毕竟是学生单独个体的精神活动,在学习美术作品和欣赏时需要静观默察、揣摩品味作品的主题思想,体味作品的艺术内涵,并与创作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发生共鸣。如清代朱耷的《荷花水鸟图》以高度概括、删繁就简、以白当黑、虚实互衬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一支残荷,一只孤立在危石上,缩着身体、翻着白眼的水鸟。欣赏者可以从中深刻体味到画家冷漠、孤傲、白眼向人的性格特征。再了解其生平以后,又能使人等同身受地体会到他身为亡明皇室后裔对清统治者的抗议以及其在精神上的极大痛苦,那种“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心境就跃然而现了。

参考文献:

[1]高建立.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2,(7):120-122.

[2]宋涛.试论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89-92.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自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颁布后,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价值取向、社会背景等方面,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必须处理好其中各方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处理的关系

(一)价值关系。价值关系主要包括干预与中立两方面内容。首先,西方心理咨询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不主观臆想和判断。比如咨询者的自我面试,采用的方式以“非指导性”为主。这样既可以增强双方的了解与沟通,又可以实现心理上的共鸣,可以使当事人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逐渐放松,并找到一种平衡状态,进而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价值中立关系。其次,我国的心理咨询最大的特点是价值干预严重。因此,西方国家追求的价值中立与我国传统思想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西方咨询对来访者不作主观判断和臆测,完全保持价值中立。我国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干预较为强烈。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结合大学生身心情况,适当借鉴西方咨询的优点,实现中国化改造。(二)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应拓宽教育渠道。首先,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特征,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1]。其次,在日常德育和思政教育过程中,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三者有机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协调统一发展。德育的宗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专业素质、情感的培养;二是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心理方面,还包括人格的培养与完善。因此,在德育中,教师应适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媒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三)发展性与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二是大学生适应性。适应性也称为调试性,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四)生活化与课程化。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健康教育的特征与德育教育具有一致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高教学目标与方案的针对性与系统性,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衔接,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应以积极引入生活化素材,使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处理各种困惑,提高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各方关系的策略

(一)提高目标的层次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循序渐进、层次性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同时,需要制定总体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现阶段,教育专家积极关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了相关的解决措施[2]。他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是健康状态,二是不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心理症状、心理健康、亚心理健康。因此,教师需要展开针对性、层次性教育。心理疾病的预防主要是指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时,教师需要制定心理疾病预防方案,及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开展心理疾病预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教师及时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与联系,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制定具体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根源上消除心理障碍,积极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二)合理把握教学原则。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把握教学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教育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在具体教学与心理辅导中,教师需要把握心理教育的学科特点,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要想进一步解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处理和协调好我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咨询理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健康教育特征,把握教育原则,展开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李小红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