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例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1

【关键词】政党;政治学视角;党群关系

一、政党的产生与党群关系的内涵

政党是人类世界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一国政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核心力量。政党的产生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步伐。无论政党开展的政治活动还是政党之间的政治斗争,都必将运用到社会力量,这为民众了解政党、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政党的存在就成为了国家政治与民众之间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民众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能力,缩短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距离。”[1]

(一)政党的起源和产生的历史条件

当今世界存在的二百多个国家,约百分之九十的国家都有政党组织的存在。大多数国家一国有几个或十几个政党同时存在,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存在约有一千多个政党。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政党形式上的存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中国,东汉时期就出现过“朋党”,唐代的“牛党”“李党”,明朝的“东林党”。而在古希腊有山地党、平原党的对抗,古罗马则有贵族党和平民党之间的斗争。随着近现代政治文明进程的不断发展,政党不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政治组织,而且这种政治组织建立了正规而明确的政治纲领,政党的活动也是最有序和组织性,在政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最为明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党起源于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经济生活为切入点分析政党产生的条件。他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经济利益不同及收入分配差别导致形成不同的阶级。各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展开阶级之间的斗争,政党就是为了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一阶级内部大多数成员有着共同的思想,成员之间连为一体制定符合本阶级利益需要的阶级纲领及组织形式,产生阶级领袖。无论是无产阶级政党还是资产阶级政党,它们产生的基础都是阶级和阶级斗争。

(二)党群关系的内涵

所谓党群关系,广义上来说是指政党和普通群众之间的关系;狭义上的党群关系包括政党与各种自治性组织、选民、公民社团、公民的关系。党群关系实际上从一定程度反映了政党与民众之间的联系程度和亲疏状态。党群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党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政党与民众的沟通渠道主要依赖于党员及党的基层组织。公民性组织也为政党和民众发生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较之西方国家,中国语境下的党群关系更密切,更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党、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个国家和成熟的政党能够在中共的领导下建起来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纵观革命的奋斗史,中国革命离不开群众,必须走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作为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正式通过。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我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群关系有许多形象的比喻,例如“鱼水之情”“血肉关系”等。

二、影响党群关系的相关因素

影响党群关系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利益因素是影响党群关系的核心因素。无论是政党还是社会人,最重要的都是要满足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利益是驱使人类活动的原动力。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政党的群众基础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公民社会的兴起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的亲疏离合。除此之外,党员的素质和行为也对党群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利益因素

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是政党重要的功能。从一定程度上说,党是否代表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直接决定党群关系的好坏。任何社会成员都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追求利益的无限膨胀只是美好的愿望。执政党就是要组织和领导利益的实现达到有序的状态,维护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团结。资源的有限性及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性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无处不在,甚至有的矛盾表现为某些极端的群体性事件出现。这时,政党利益协调不得力将会使党群关系出现紧张的态势。反之,政党在各种利益之间协调、兼顾各方需求,协调各阶层利益,达到利益关系、利益结果相对均衡的状态,将会激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和感激之情。在我国公民社会不断发展和兴起的大背景下,社会利益分配和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只有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才能协调好人民内部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持续的力量。

(二)社会因素

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加强,这为构建良好党群互动提供了新的契机。政治参与是表达、维护、实现群众利益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政治参与为执政党了解民众需求提供了有效机制,民众积极有效的政治参与为政府制定政策,提高执政效率输出持续压力,有助于党的政策、方针更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从群众角度来说,政治参与是一种低成本表达利益诉求,争取自身利益的有效渠道。亨廷顿认为:“公民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为制约国家权力,从而为社会实现对国家的控制以及作为这种控制最有效的方式的民主制度提供了基础。”[2]公民参与扩大了政党与群众的沟通方式,执政党在权力运作的过程中更多地反映民意,满足公众的合理要求,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理解和支持。

(三)党员因素

执政党党员的行为和作风对党群关系的亲疏产生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党员干部已经开始脱离群众路线,存在着大面积的腐败现象。导致许多群众对执政党怨声一片,社会开始出现了“仇官”心态,甚至“民官斗”事件频繁出现。现今,网络媒体高速发展,有些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在世界网络散播,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人民与党组织之间产生隔阂,许多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好感度逐渐降低,党群关系受到严重的割裂和挑战。执政党夺取公共权力后,部分党员干部开始出现权力腐败或权力异化,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谋取私利,造成大面积的腐败。腐败必然激起人民的怒气,党群关系也受到挑战。因此,党群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执政党队伍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否脚踏实地地为人民谋福利。

三、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严峻的挑战。民间组织的兴起诚然拓宽了党群之间交流的渠道。但另一方面,民间组织对政党领导力产生潜在的威胁。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谣言快速散播严重影响政党形象,阻碍了群众与政党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民间组织兴起对党群关系的挑战

民间组织兴起对执政党最主要发起的挑战就是争夺群众基础。在西方已有成功的经验表明,民间组织是可以发展成为政党的。例如,绿党。绿党是20世纪才在欧洲成立起来的,它的前身是“绿党—生态协会”,逐渐由民间组织发展成为政党。从国内外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民间组织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执政党本身具有利益表达和积聚经营的功能,而民间组织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政党的功能。在我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在各种行业内协调内部矛盾并维护本行业利益,甚至民间组织会向政党或政府施压争取政策上的倾斜。民间组织的兴起有助于政府减少对社会领域的干预,形成“大社会,小政府”的目标。但民间组织对群众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了扎实而良好的群众基础。一旦某个民间组织迅猛发展成为政党,那对执政党而言将会削弱其群众基础。在旧体制下,政党是群众同国家政权进行沟通的主要渠道。民间组织兴起之前,群众一般会选择向政党反馈信息和进行利益表达。但有了民间组织的存在,群众会主动向利益诉求相似的民间组织靠近,政党就有了不被选择的可能性。在我国,非政府的民间组织迅速得到发展,民间组织在协调利益分配,化解矛盾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中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民间组织的发展就意味着国家政治权威的下降,如何实现对民间组织的领导以及平衡民间组织的发展也是执政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时代兴起,网络谣言阻碍党群之间的良好互动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遍布在各个行业。信息传播能够准确及时地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互联网正对我们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乃至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信息化时代具有高效、便捷、迅速的特点,对党群关系也产生渗透性影响。新媒体,例如微博、政务公共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为群众和政党之间的沟通渠道提供了新的形式。且新媒体低成本快捷的特点使得民众操作便捷,提高了党群之间的互动频率。然而,互联网时代也给党群关系带来消极影响。例如,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被新媒体渲染、夸张和放大,甚至有的人为蓄意抹黑政府的谣言一分钟之内转发成千上万条,网上网下交织互动,对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网民素质参差不齐,无法规避部分网民非理性政治参与造成的不良影响。有的网民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容易形成实施网络暴力的“网络暴民”,扰乱正常的网络政治参与。网络参与中强大的舆情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或党委既要重视舆情,也要注意甄别舆情,不要被舆情误导,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

(三)社会思潮多元化,为密切联系党群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阶层发生变化,中西方思潮积聚并发生碰撞。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党群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人民思想较之于之前普遍活跃,开始独立思考并评判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再趋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意识形态,“它的根本作用之一,就是它为政党活动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3]意识形态一直是政府用以引导社会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手段和工具。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控制,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群众对政党的政治认同,削弱了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正在对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发起挑战,各种思潮大量涌现使得人民思想比较活跃,对政治体系的判断也复杂多变。西方一些政党为了迎合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潮流,政策制定更具有包容性,不同政见的政党政策取向分野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方式对巩固群众基础固然有好处,但实质上却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甚至有放弃政党指导思想的危险。

四、改善和巩固党群关系的路径

曾说过:“依靠群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党群关系关乎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是政党继续得以发展的基石。在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发展中,社会环境的变换给党群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改善党群关系首先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反腐力度,以科学理论武装思想,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邓小平曾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首先要完善党内民主制度,良好的党内民主环境才能增强全体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提高政党队伍的战斗力,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内民主不是一套空泛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制度。包括党内选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沟通机制等。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明确候选人选举资格、提名方式及选举程序,规范选举各项程序,扩大群众参选监督渠道。党务公开也是政党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必不可少的一环。明确政党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及时公开群众集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党务公开的方式。党内沟通机制畅通才能保证党员充分的话语权,营造良好的党内环境。因为政党内部结构复杂,党员队伍相对庞大,成员之间价值取向、社会地位、利益需求存在一定差别。只有保证良好的沟通渠道,才能鼓励党员敢讲真话,讲实话,确保决策科学、规范。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才能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规范权力的运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政党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一方面,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加大对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防止滥权、越权,保证权力规范运行。另一方面,健全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预防腐败产生。

(二)加大反腐力度,构建良好和谐的党群关系

腐败会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导致干群、党群关系日益紧张的毒瘤。腐败损害了政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使群众产生了对政党的不信任,动摇了政党的群众基础。预防腐败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来源于人民,更应该为民所用。政党的党员干部要使权责相统一,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不能利益面前往前冲,困难面前往后躲。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慎重,防止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其次,要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要用制度去规范和保障,特别是对政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进行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再次,要反对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对党群关系危害极为严重,政党内部贪腐严重,奢靡之风盛行,这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党员及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纠正各种“官本位”思想,消除官僚主义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的价值理念。最后,对待腐败必须严惩,绝不姑息。对待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坚决不能纵容,必须在法律上和纪律上受到严厉的惩治。只有坚定反腐的决心和完善反腐的措施,才能遏制腐败行为的产生,用实际反腐的成效取信于民。

(三)网络时代下做好群众网络政治参与工作

作为政党应该要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把握时代的特点,积极找好行之有效的对策。首先,运用网络平台做好群众工作。网络政治参与固然存在其弊端,但也不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借助网络平台了解民意、民情,增强与网民的互动交流。其次,要具有担当精神。当自媒体或新媒体报道负面新闻或群体性事件、公共突发事件时,政党不能避之不及,应该及时有效地站出来主动处理和应对各种网络事件。对待舆情不能一味地禁言、删帖,应该甄别舆情,提取关键信息,对待蓄意抹黑散布谣言者应当严肃处理。最后,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互联网是一种双向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必须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为政党与群众搭建一个健康的沟通平台。

(四)利用民间组织密切联系群众

政党是连接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但有时执政党权力被夸大了,管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久而久之,执政党权力出现了真空地带,缺少了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民间组织往往是不同利益阶层积聚在一起组成的联盟机构,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可以利用民间组织去整合社会资源和加强与民众的联系。积极探索政党与民间组织沟通合作渠道,拓展政党与民众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这样,公民获得了更多表达利益和政治参与的渠道。执政党也实现了与民间组织功能互补,实现了社会整合的功能目标,达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晓呼.政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曹殊.新时期党群关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张希贤.群众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6][美]亨廷顿.会有更多国家变得民主吗?[J].政治科学季刊,1999(2).

[7].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N].学习时报,2010-09-06.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2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要走出困境,应该调整以公检法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工作需要为教育教学目标的习惯做法,而应重视企业对具有法律素养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发挥高职院校办学的优势,尽快将教学调整到为企业培养大量具有法律素养的行政文员、合同专员、人事专员、法律秘书或助理方面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日常工作常与法律息息相关,如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招聘、离职、工伤处理、社保办理、工商注册、企业常用法律文书起草、企业常见法律事务处理等。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当中,这类日常性涉法事务都不需通过聘请法律顾问或设置专门的法务部来办理,而多由有法律技能的职员处理。因此,有法律素养和应用技能,能处理企业日常涉法事务和文书工作,能配合企业法律顾问或律师工作的文员以及法务专员就是企业所需的人才了;另一方面,在律师事务所中,律师助理大多由实习律师或刚执业不久的律师来担任,由于他们的主要精力多放在诉讼或非诉讼业务办理上,律师所也需要有法律知识的法律文秘来处理一些日常性、程序性的杂务,如接待当事人并作接案笔录,法院立案,递交法律文书,整理证据,查找相关资料等。同时,由于法律文秘处理的是律所中事务性、日常性、程序性的工作,对法律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和律师具有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业定位,也与处于过渡期的律师助理(实习律师)也会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其在律师事务所中肯定是就业空间和广大的就业需求的。

二、对高职法律教育改革的建议

1、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法律教育要走出危局,应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一条有高职特色的办学之路。首先,应重点突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教学重点向企业需求倾斜;其次,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在企业工作所需要的劳动法务、合同法务、公司管理法务、公司法律文书实务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处理企业日常法律事务、文书事务、礼仪接待与沟通谈判的能力;第三、重点加强民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法律文书等课程的技能教学。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企业日常事务的能力;第四、以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形式相结合,切切实实地发挥高职办学紧密结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的优势,凸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学之所以走模仿本科教学的路子,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原因,也有高职院校中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人才的原因。纯理论型教师自身缺乏法律实践技能,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感知和了解,缺乏对企业职员法律技能构成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大多注重基本理论的讲解,而轻视或难以完成实操技能的培养。在这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乏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未形成法律实操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丧失了竞争力。

3、重视建立法律实训中心、法律诊所等实践教辅机构的建设

但就法律专业而言,在众多本科院校普遍采用法律诊所教学、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法律援助中心参与式实操训练、模拟法庭演练与观摩、企业实习等法律实践教学方式时,本该更重视法律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却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法律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机构不健全,实践形式不完善,形成了理论教学不如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也不如本科院校的尴尬局面。同时,即使部分院校设立了法援中心和模拟法庭,使用效率及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如本科院校。

三、结语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3

何谓实践性教学?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扬州大学陈军博士认为实践性教学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将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二是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曾对实践性教学作过精辟的论述,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性教学的各种教学的总称,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和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感受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既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非常重视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强调以实践性为主。可见,实践性教学是一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强调师生直接参与的教学。对于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来说,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教育学基本理论教学而言的,它要求将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强调主动性、突出参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教育学基本理论教学相结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比如公共教育学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育学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学生试教、组织学生观看与讨论教育教学影视作品等;二是为师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比如课前演讲、三字一话训练、教学技能展示等;三是教育调查、教育参观、教育教学设计、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从公共教育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分析看,它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实践性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的为师技能得到锻炼和培养。第二,在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中,学生有较高的热情,主动性较强,积极参与,直接体验与感受,有助于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第三,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而且更多地通过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等实践来开展。

二、加强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价值分析

1.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这种学习又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主要是以教育学教科书为媒介,通过教科书陈述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来进行的。由于教育学理论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滞后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时,常感到困惑与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实践性教学训练,学生就会不仅觉得教育学课程是花架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对掌握了的有限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也会很快遗忘。因此,为了便于学生较好地掌握教育学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注重教育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着力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可视、可感、可操作的现实环境中体验,由外在于学生的“公共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达到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真正掌握之目的。

2.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习得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育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它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师范专业学生未来从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习得在今天的培养活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习得?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仅凭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教育学理论学习是不可能真正获得与提高的,只有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身临实际教育教学情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活动,才有可能形成。比如,课堂教学技能的习得,就应该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当“教师”,以教师的身份不断尝试、体验。可见,学生将来从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的。

3.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增强教育的使命感

2011年12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对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公共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虽然也能激发学生投身教育工作的热情和使命感,但是给学生的感觉较为抽象、空乏,其时间维持也较为有限,热情会逐渐消退和使命感容易淡化。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教育典型案例的剖析、榜样教师的现场示范、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活动形式,可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师的工作职责以及课改背景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体验中对教育事业产生一种深厚的纯真的情感,从而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4.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校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要求公共教育学在内容上增加实践性知识,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二是要求公共教育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环节训练,注重学生为师技能的培养;三是强调学以致用。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将会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公共教育学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学科,其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为师意识和能力,增强服务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懂得如何做教师,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掌握教育教学的操作理论和技术。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建议和规范。同时,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也依赖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石,没有教育教学实践支撑的教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其理论会显得十分苍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可能。由此可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实践中尝试、检验、淘汰、修正和丰富教育学有关理论,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三、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当下的公共教育学教学偏重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抽象阐述,片面追求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化取向,偏离了教育教学理论得以生长和发展的生活根基和人文轨道,缺乏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存在严重的实践乏力。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性教学组织管理落后

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是以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其涉及的范围较广。比如,典型案例的剖析、学生试教、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讨等,组织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有人认为公共教育学是向学生灌输为师之理,起引领之作用,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加强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解析和为师之道的宣讲。受此观念影响,人们对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出现了偏颇,认为实践性教学是雕虫小技,是缺少技术含量的低层次的可有可无的花架子活动。即使人们能认识到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也没有真正确立其在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人们从根本上忽视了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以至其在组织管理方面问题不断。比如,有的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虽列入公共教育学教学计划,但课时较少,操作中的随意性较大;有的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教育教学见习和实习的需要;有的高校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实践性教学,而由临时聘用人员或其他教师兼管。尽管有不少高校成立了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指导中心之类的组织,但也仅仅限于学生临近毕业而进行的教育实习这单一任务的组织和管理。除此之外,在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尚未真正形成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这就使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实际效用较低。

2.实践性教学主体参与不足

实践性教学的主体有两个,即学生和教师。现实中的两个主体在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中都表现出参与不足。其一,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高低是影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理应唱主角,积极能动地参与到实践性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理解和掌握。现实情况如何?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由于对公共教育学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颇,不少学生看重并专心于专业课程,轻视、忽视、放松了教育学等公共课程,特别看轻其实践性活动。学生由于对公共教育学的不重视,从而在试教、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讨等实践性活动中表现出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精力不足和参与方式随意,导致参与效果不佳。其二,教师参与积极性的高低是影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等工作,没有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等工作,学生的实践,可能是盲目的低效的实践。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不足是作为主体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导致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学投入不足。此外,“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也使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性教学。

3.实践性教学经费保障乏力

经费不足是当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难以得到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实践性教学必须加强的新形势下,为深化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很多高校单列了实践性教学专项经费并逐渐增加经费投入。但由于实践性教学作为公共教育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全体师范专业学生全员参与,有限的经费难以满足所有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性活动效果。另外,有限的实践性教学经费还存在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

4.实践性教学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关于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关注不够,研究滞后,成果不多,影响不大,作用不显。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人们过于强调公共教育学的理论作用,忽视了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价值,致使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不清,位置不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二是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研究引力缺乏,未能较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致使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既不愿积极研究,也不愿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三是关于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

四、提升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路径

2001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指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明确提出高校教学改革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加强实践性教学提升到了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从此实践性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重点。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高校要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明确了高校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的重要意义。公共教育学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课程,是研究怎样做教师的课程,应该走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前列。针对当前高校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在组织管理、主体参与、经费投入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要积极进行改革,注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努力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

1.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组织管理

首先,学校应尽快成立师范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为组长、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处和系(部)负责人为成员。小组成员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努力使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其次,健全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规章制度。强化计划意识,增加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并规定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克服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第三,抓好公共教育学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突出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采用案例教学、微格教学、模拟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性课堂活动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第四,加强公共教育学课外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与联系,增加学生到中小学见习的次数,强化教育实习;鼓励学生自主拜师学教,义务支教,家教实习。第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最后,定期检测评价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效果。

2.重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参与

其一,作为实践性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一要积极参与试教、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讨等实践性活动,在活动中唱主角,大胆实践;二要积极主动参与诸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堂讨论”和“教学技能竞赛”之类的微型实践性活动。其二,在公共教育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积极参与。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实践性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二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投入较多的精力到实践性活动中,努力做好实践性教学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等工作;三要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克服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方式,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展示与操作机会,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不断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加大实践性教学的经费投入

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经费应该首先得到保障,在教学经费的分块切割中,应该加大实践性教学经费的比例,这是其一。其二,实行专款专用,杜绝将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经费挪作它用现象发生。其三,开源节流,高校要积极主动争取财政拨款和引进社会、民间资金投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把开源节流出来的资金用到公共教育学等课程实践性教学上。其四,增强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加强监督审计,确保有限的实践性教学经费能产生较大的效益。

4.注重实践性教学的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4

关键词:德育教育;思想;信念

德育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功能的各要素的有机组合,因此,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教育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作用,为学生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一、教育工作者在德育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教育工作者在整个德育数学中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在德育过程中能实现德育功能要素的均为教育者,因此,德育系统的教育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者不仅包括学校的领导、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等,还包括特定条件下的物质(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网站等);狭义的教育者是指学校党政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目标,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特点和教育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从而培养合格的、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育工作者的功能条件

教育工作者的功能条件是指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中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功能条件。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是学生思想上的指路明灯和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导航,因此他们自身的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颇为深远。信念是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和感情基础上的一种意识倾向,它决定并支配人的行为行动并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身具备正确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灵活、正确地使用马列主义,思想的观点、方法和立场去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理想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反映了人们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德育系统中的教育者只有自己树立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并对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坚定不移的态度和一往无前、奋斗不息的精神,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对工作的热情和勤奋,对学生的关怀备至、耐心有加。通过言传身教,用共产主义理想之光去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人生之路,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教育者实现自己的教育功能和目的,大多是在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坚实的理论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是教育者最基本的功能条件,也是最起码的素质修养。坚实的理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者必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者的职责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准确地传授给同学们,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丰富真理、深化真理,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把培养、培育新时代青年的事业转变成共产主义道德事业。不难发现,教育者要实现自己的教育功能并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首先自己必须要认真学习,学多一点,学深一点,深刻理解并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和观念指导、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难题,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进一步提升学生们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决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识别各种错误思潮,以及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侵袭的能力。倘若教育者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展开马列主义教育,更无法科学地正确地分析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适应不了社会主义新阶段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要求,严重的会被错误的思想迷失方向,可能将学生引向歧途。第二,坚实的德育理论基础。我党历来特别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视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及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学校德育科学基本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来源于学校德育的实践,又在更高层次上指导着学校的德育工作。因此,作为德育系统中的教育者,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科学、德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坚实的德育理论,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德育实践中抓住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德育的专家。第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实践证明,在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青年学生对知识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有一种崇拜心理,对于他们的教学乐于接受;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将理论和实践融汇贯通,使得教育教学充满趣味,老师和学生都能乐在其中。实践证明,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只有了解熟悉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效果。第四,广博的知识是指教育者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阅历,宽广的知识面并能够相互渗透。教育者要及时汲取最新的科学发展成果,学习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基本理论,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德育是集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有同时性、多样性、社会性,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想高效地实施德育工作,自己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说理透彻、论证充分、分析精辟,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中,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以及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

(三)善于收集、处理、传输德育信息的能力

收集、处理、传输德育信息的能力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基本能力。它建立在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是教育者实现德育功能最基本的条件。教育者收集、处理、传输德育信息的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必要条件,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是需要借助语言来传播知识、思想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幽默、生动的表达往往能给学习带来乐趣,获得更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任何形式的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教育教学又带有一定的活动性,更加不能例外。第二,组织教学和教育活动的能力。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因此,组织教学能力是教育者最基本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中。它包括教育者在把握教学大纲和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的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能力,课堂组织和指挥能力等方面。思想政治课是对青年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形式,教育者是否具有组织教学能力,不仅关系到教育者能否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教学阵地,有效地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德育知识,保证课堂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还关系到教育者能否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统一自己和学生的思想,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取更优的教学效果。因此,组织教学能力是教育者实施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业务能力。第三,自我创新的能力。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们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学生思想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断地调整德育信息的内容、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法,从而保证德育信息传播的效率。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思想、方法、世界观、人生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我塑造自我成长,因此,德育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宗旨在于不断创新,教育是科技创新振兴国家的基础,只有不断创造,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社会就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创新浪潮中不断发展的,所以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三、结论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教育者的素质如何,将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德育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承担的,他除了要具备从业者的功能和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和从教的热情,并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德育能力。总的来说,教育者只有具备教育者的功能条件,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在学生德育过程中的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蒋笃运.德育系统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2007.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通,张过秋,段婉宁.试析高等院校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数字化用户,2014(19).

[4]张琳.教师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角色的转化[J].成人教育,2012,32(2).

[5]武香利.论高校德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地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5

(一)概念界定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小学教育包含教育学专业和学科教育的双重性质,除了承担着构建学生知识与能力体系的重要职责,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促进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承担活动课教学,以及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三)主要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主要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初等数论、数学分析、应用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小学自然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教学、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比较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

(四)专业素养要求

1.系统掌握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系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创业意识。3.形成小学教育所需的创新精神和活动实践能力。4.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较为熟练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5.熟悉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政策和法规。6.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7.具有国际视野,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外文资料,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8.掌握人的心理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专业与就业

(一)专家提醒

小学教育专业分文科、理科和英语三个方向。由于小学课程的综合性,文科方向主要培养面向一些语文等偏人文学科科目教师,理科方向主要培养面向一些数学等偏数理学科科目教师。目前来说,全科教师较为稀缺,随着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会朝着更加综合或更加专精两个方向发展。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化自己的学科背景,专精一门科目或发展全科教学。

(二)就业前景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小学教育的成效往往关系到一个人以后的长远发展,因此备受社会和家长们的重视。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工作,教育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工作,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管理工作,或者到企业、事业单位担任培训教师及从事文秘、文化宣传等其他工作。同时也可选择继续深造等。目前来说,小学教育专业要想从事对口的教师工作,需要取得以下两个证书:1.普通话证书。语文教师需要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其他教师需要获得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2.教师资格证书。小学教师资格证分为学科教师资格证和全科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需要取得相应学科的小学及以上层次教师资格证,全科教师资格证仅有小学层次的,建议可以考取一个学科和一个全科,可以在就业时增加选择面。

三、报考指南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6

(一)概念界定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小学教育包含教育学专业和学科教育的双重性质,除了承担着构建学生知识与能力体系的重要职责,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促进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承担活动课教学,以及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三)主要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主要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初等数论、数学分析、应用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小学自然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教学、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比较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

(四)专业素养要求

1.系统掌握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系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创业意识。3.形成小学教育所需的创新精神和活动实践能力。4.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较为熟练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5.熟悉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政策和法规。6.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7.具有国际视野,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外文资料,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8.掌握人的心理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专业与就业

(一)专家提醒

小学教育专业分文科、理科和英语三个方向。由于小学课程的综合性,文科方向主要培养面向一些语文等偏人文学科科目教师,理科方向主要培养面向一些数学等偏数理学科科目教师。目前来说,全科教师较为稀缺,随着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会朝着更加综合或更加专精两个方向发展。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化自己的学科背景,专精一门科目或发展全科教学。

(二)就业前景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小学教育的成效往往关系到一个人以后的长远发展,因此备受社会和家长们的重视。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工作,教育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工作,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管理工作,或者到企业、事业单位担任培训教师及从事文秘、文化宣传等其他工作。同时也可选择继续深造等。目前来说,小学教育专业要想从事对口的教师工作,需要取得以下两个证书:1.普通话证书。语文教师需要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其他教师需要获得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2.教师资格证书。小学教师资格证分为学科教师资格证和全科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需要取得相应学科的小学及以上层次教师资格证,全科教师资格证仅有小学层次的,建议可以考取一个学科和一个全科,可以在就业时增加选择面。

三、报考指南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多层次教学;课程体系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各领域各专业的工作学习生活都要用到计算机。但是面对不同领域的人需要不同类别层次的计算机能力,我国计算机教育教学平台根据不同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供合适的课程,充分体现了多层次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计算机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要调查和了解各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计算机能力。尤其是相关的知识结构,确保计算机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多层次的计算机教育平台机构应该是由浅入深的。

1多层次计算机教育平台建设的根本原则

1.1计算机理论以及基本知识概念的重要性

计算机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和总结技术,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的处理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那么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计算机的教学和应用越来越重视基本理论的内容[1]。伴随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等一些特点,教学内容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在变化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就需要了解计算机技术中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有显示,计算机的公选课中,基础理论以及基础知识占到了一多半的学分,通过了解课程的安排就能感受到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概念的重视。

1.2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实践能力通常是指,学生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行问题,从而得出计算机实际运用能力。不同领域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技术,办公室文员需要掌握办公软件,图像编辑工作者则需要掌握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因此,安排课程的时候就会根据需求的不同安排不同的课程。即便是课程安排的内容不同但是本质是相通的。

1.3重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计算机老师能够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在高校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模式的学习,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达到互动的效果,同时也方便相关的影音教学运用。

2多层次教育教学平台的知识体系模式

多层次教学平台的教学原则是一致的,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过程中由于对掌握计算机人才的不同要求安排了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体系。

2.1课程体系

根据现阶段课程的设置看来,我国各高校设置的课程主要分为几大类,也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分类的,首先,对于专业就是计算机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这一类需要安排比较多的计算机课程,同时也要结合今后的就业方向进行调整和补充;对于专业偏文科类的,安排的课程中就需要有办公软件的应用,满足其今后的工作需求;对于专业为理科的学生来讲,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可以深入到软件技术层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根据课程的安排体系看来,如果涉及到相关网络工程的情况,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网络技术应用,也应该具备相关的网络技术开发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大多都是宏观层面的,技术层面并不多,其他一些专业的则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和网络设计与应用专业的课程虽然专业不同,课程的着重点不同,但是彼此间并不是独立的,也是互通的,因此看来,多层次计算机平台教育是一个联系范围广,适用于各层次教育的一个平台[2]。目前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越来越专业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安排理科、文科的计算机课程,确保计算机课程安排的得到合理。

2.2实验设计

在不同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具体的实验课程占了重要的部分,计算机的公选课中可以有计划的将理工类学生选修课程设置为一些编程课程和图像有关的设计等一些项目的设计实验。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更着重于训练基本的办公软件以及相关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仅是要求能做更是要求达到精细的程度[3]。除此之外,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参考学生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和试验,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

3创设多层次计算机教育平台

根据现有教育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经验,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计算机教育注意几个方面[4]:第一,所有学生应该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础功能,学会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符合社会需求的培训;第三,网络技术进行开发的保护工程课程安排。多层级计算机教育平台需要在教学体系中体现出不同的专业和需求设置的不同课程。

4结语

多层次计算机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总体思路就是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得以实现,但是最重要的依旧是学生的实践,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平台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共同完成教学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相林.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3):20-04.

[2]拓守恒.“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J].2010:72-75.

[3]王刚.分层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9):90-101.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8

关键词:经济法;改革;效果

经济法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定的法律规范的科学,是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经济法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教学授课所采用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熟悉有关经济争议解决的程序;建立诚信观念和遵守法律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处理经济纠纷的能力和职业素质。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开设的唯一法律课程,经济法教学承担起对学生法律常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使学生较快适应当今法治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以及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经济师等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经济法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甚至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核心课。

一、经济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经济法基本理论不仅具有经济学科的高度抽象性,同时又有法律学科的枯燥性,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找到共鸣,在经济法日常教学中学生感觉难学,教师感到难教。在日常经济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教材滞后,和经济立法活跃相比,明显更新不足

经济法包含内容广泛,不光包含了经济学、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涵盖了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等实体法,也包含了民法、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带动经济不断地向前迈进,调整维持经济关系的经济法也应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经济法相比于其他学科应更具动态性,应该更注重市场环境的反馈。作为一门法学类课程,法学教材制定上滞后性是通病,经济法也同样具有此现象。再者,法学理论研究争议较多,编著者多以自身对法学知识的理解来编书,个人的法学理论研究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在实践中对经济法理解上存在片面性,因此经济法教学难以做到统一性、规范性。

(二)教师大多采用灌输式进行教学

经济法内容多,课时安排时间有限,为完成对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授课内容,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教育的态度,让学生硬性记忆法律条文,不做深究,不做理解,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以应付考试为首要目的,并未真正理解法条的深层含义,当现实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不知如何灵活运用,只能僵化地套用法律规定,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学生很难在经济法的学习中,通过研究观察,发现并掌握经济法法规现象的本质,透彻理解经济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的角度去反馈经济法的学习。

(三)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一次定成绩促使学生为应付考试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觉得枯燥难学,缺乏学习兴趣及热情,很难真正掌握经济法的精髓,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要求出发,为使经济法课程教学达到这一要求,使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需求适应社会需要,就需对经济法教学进行改革,要求老师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选精课程内容,使经济法教学契合“应用”,进行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的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向学生讲授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解释公平、公正、正义的法律涵义及传递秩序、效率等基本价值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公平公正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断案强化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学生树立起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既重视经济法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不光要向学生有系统的、有条理的传达经济法学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法条法理的规定虽然是严格的,但法律的制定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并将经济政策法律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而非死记硬背,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该学科科学的学习和分析方法。经济法理论教学中恰当的引入社会时事热点、最新的市场法律政策变化,体现理论教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比如2017年3月刚颁布的民法总则,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的更改及诉讼时效的延长等变更;2018年国家人事机构大变动,取消工商行政管理局,变更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正在使用的教材不可能马上相应更改,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相应调整。

(二)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向学生有系统的,有条理的传授经济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内在思维的开发以及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教给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复杂的经济纠纷,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真正地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自主学习。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学习、会思考、能解决问题、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需要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2]由于经济法较为枯燥,抽象,理论性强,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

1.“发现学习”(discoverylearning)法

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Bruner,J.)提出来的。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好奇心这台内在动机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它可以推动外部动机一起作用。[3]发现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是直接将书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即使在学习相关概念和法学原理时,也不能将学习的内容全部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通过向学生展示相关情景境况,给学生一些事实案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积极思考,仔细深究,独立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如启发学生从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探究经济法的一般原理,学生就有兴趣学习并容易接受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学生的思维潜力在发现学习法中容易被激发出来,相关概念和法学原理能有效地被学生记忆下来,学生对经济法这门课也就不再有畏难情绪。

2、问题解决法

问题解决法被普遍认为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是以问题导向为基础,运用发散性思维,立体式多方位思考,鼓励启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新颖性、独创性。为使问题解决法教学效果明显,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课前准备一定要认真,设置的情景要紧扣教学内容,提出要解决问题要达到相应的目标,要积极引导学生为达到目标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章节相关法律的主要规定,通过案例形式将要讲述的内容提前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经验知识试着去回答,在教师否定学生的结论后,学生满脸疑惑渴求答案,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解疑的动因和兴趣,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上课注意力愈加集中,学生的探索和智力就会得到更好发展。

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有助于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经济法学中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堂讨论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为题材来进行。教师给出题目或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法学知识,在课下收集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相互讨论,并将结果详细列出附上相关法律依据,为课堂讨论发言做准备。学生课下完成分组,课堂上以分组的形式汇报。或由学生针对各问题集体讨论,讨论时视案例情况而定,后由学生自行组成的讨论组推举回答代表,或由教师点名抽答。课堂讨论主要从内容、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及效果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内容主要考察讨论的问题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观点是否正确,有无疏漏错误;语言表达主要看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流畅,语速快慢适中;表达能力看表达是否清晰;小组协作能力要调动小组全部成员是否认真参与讨论,积极发言,体现团队精神;分组讨论效果看是否善于独立思考,有启发性,扩展知识面,能力得到提高。课堂讨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相互讨论轻松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案例研读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作为社会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往往容纳了多个知识点,需要综合分析才能找出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得出结论。典型案例应用到教学中最有助于说明复杂深奥的法理。在学习某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比对现实生活仔细观察,尽量寻找最能反映理论原理的案例,并用所学过的理论对所观察到的事实现象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及分析方法的理解。[4]案例分析法就是指把社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研究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课堂上和学生互动,以鲜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以案现实说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价值观。通过经济法的案例分析,使学生养成日常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关注社会问题,并能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分析,体现经济法理论教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体现经济法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改变以一次期末考试确定成绩的考核方法

通过平时作业、平时考勤、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阶段测验、期末考试等考核环节来考查学生经济法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其对基本理论的认识、观点是否正确。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必须要转变观念,从单纯的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向多样性传授知识的方式转变,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课堂不仅向学生传授经济法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表达观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思想品德优良。“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化的后果,是法律对经济社会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回应。”[5]经济法是一门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学科,这样更决定了它的教学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实践。

参考文献:

[1]曲振涛.经济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4

[2]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08):36~40.

[3]冯维等.高等教育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4]吴艳华.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0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