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1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针对现阶段中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健康思想意识形态的构建等方面考虑,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全程德育教育。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仅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对德育教育并未给予高度重视,以至于德育教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形式化问题。所以,中职学校应明确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并完善德育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德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就明确指出了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思想认知问题,所以,从制度层面确定德育教育教学的地位,引导中职学校教师与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认知,促进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其次,强化德育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中的同步渗透。中职学校课程设计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德育教育的理论性使其仅限于传统课堂教学之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育教育的作用。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德育教育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融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其中,德育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渗透中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展开,而德育教育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则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内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指出高校学生和谐人格塑造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即以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德育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合能够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对高校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影响。以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为例,在德育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融合的同时,还需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2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就现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主要面临着教学课程上的不足和教育教学改革上的缺陷,归根结底还是现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思维。   (一)现行的被动教育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接受力有限。由于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影响已是根深蒂固,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的被动教育,但是从教育的本身和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被动教育教学方式仅仅让学生认知了计算机的基础理论,但是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习科目,但是现行的教学体制不能满足现有的状况,因此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理论接受程度有限。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仍需进一步发展和探索。随着教学质量和教学体制的改革和逐渐深入,计算机的基础理论教学不断的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的进行在现有的状态下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具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也比较系统化,学生在接受这种方式上也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处于摸索期,很多方面仍不完善,因此对于计算机的基础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努力。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教育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大学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体制仍需要进一步改革,把被动的教学变为主动是今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键。(四)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进一步改革。现在无论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都开始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限制,还有地域性的限制,使得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上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仍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提高。   二、问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教学模式是新兴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大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改革上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   (一)问题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主动汲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理论的系统化具有促进作用   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重要的是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提问,然后在汲取答案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使知识变得系统化。   (二)问题教学模式把沉闷的课堂变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自主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   问题教学的模式打破了原来课堂上的沉寂,使得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越来越开放,老师与学生之间也逐渐形成了问答的模式,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对答,整个课堂秩序在这样一个融洽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老师教的舒心愉悦。(三)问题教学模式在实际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特征及优势   1.问题的情景设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进行情景性的设定,这个问题的情景设定必须迎合学生的兴趣和所熟悉的领域或者环境,在问题的设定上注重把复杂的理论进行简化处理,在设定好的情景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2.问题的界定、分析和分工。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分组进行讨论,畅所欲言的进行分析,各小组之间现根据小组成员的讨论对该问题列出一个支撑本问题的小论点,然后在附上一两个鲜明的例子,特别是举一些自己在接触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实践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例子,个组成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有的担任本组论点的辩解,阅历和实践能力丰富的小组成员可以担任例子的论证阶段,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使再难学的理论都会迎刃而解。   3.问题的解决和探究。问题的设定和分析过程已经做好了,其余的工作就是问题的解决阶段了。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进行相关问题的搜集和整理,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老师的询问进行答案的总结,最后利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本组问题的解决和展示。最好是通过与计算机最近的多媒体艺术的形式进行问题的展开,中间可以插入幻灯片,使得整个问题的安排都条例有序,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本组的研究和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其他小组的成员。   三、结语   问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是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和试用,在问题的问与答之间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尤其是教学的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融洽,主动学习的局面使得学习方式成为了汲取式的教学模式,在这样一种教学的模式下,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会越来越收到学生的欢迎,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问题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体制的改革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3

在对部分基层学校新进教师的调查中常发现,刚从师范院校毕业任教的新教师明显不适应课程改革,需要通过岗前培训、集中系统学习等方式才能逐渐适应基础教学。纠其一部分原因在于师范院校的部分专任教师一直以来沿袭“传统学院派”教学,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甚至陈旧,制约了对师范生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培养。

1.明确培养目标:

高师音乐教育部门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教学理论与基本理念,加深对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解读与理解,迅速转变教育观念,以期在教育教学理念上与基础音乐教育达成思想的高度统一。师范音乐教育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师资,师范性是其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是其教育的重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就是说具有较全面的教师专业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2.强调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音乐教师基本功实际就是音乐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是一个合格音乐教师的基础和前提。高师学生教师技能训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是高师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影响到高师学生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为了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卓有成效的整体提升,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的展示。这样也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更能发挥教师的指导水平。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基本功展示在“教育基础理论综合测试”、“专业基础理论综合测试”、“钢琴演奏”、“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等项目上展开综合素养的全面比拼。综合音乐知识测试,突显出综合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唱、奏、指挥等基本功则要求选手的音乐素质要好,综合能力要强,在音乐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准确把握;通过感知与想象、理解与创造准确体现作品的风格,实现音乐理论、专业技能及实践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化。我们高师的教学中常是单科训练,较少侧重综合;另外,高师毕业生由于受“技能至上”观念的影响,只重视自己擅长的某项技能,偏科现象比较严重;在国内外教育教学思想与动态、姊妹艺术知识、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等方面掌握得比较单薄,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不能适应教学对复合人才的需求,不能更好地胜任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不仅是单项技能的训练,而是综合能力的训练。

3.摸索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由于受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的影响,高师教育存在“重讲授,轻参与;重技能训练,轻音乐鉴赏与理解”的现象。在倡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显得较传统与陈旧。高师音乐教学也应大胆革新,在传统的讲授、谈话、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实地考察法、发现法、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更多样性、更具思辨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在观察中感受、探索、发现和积累经验的乐趣,在不断的质疑、讨论与反思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教师角色。

二、课程设置层面

高师音乐课程设置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脱节是现今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一大弊端。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从以往的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为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要目标,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发展欣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而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在教学中都沿袭了与专业院校相同或相近的教学内容和质量观念,因此师范教育中存在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1.在课程的设置上,高师教育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注重学科之间纵向的系统性、关联性与整体性,但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发生联系与融合,课程面狭窄。而且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机联系,依旧沿袭旧体制下的课程设置,没能参照基础音乐教学大纲来设置高师的音乐课程。因此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进行课程间的整合与渗透,课程结构不应再以单学科为主,既要考虑到某门课程自身独立、系统的纵向结构发展,又要注重相关课程间相互关联的横向结合。

2.课程的内容衔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高师专业课程应由基础教育理论、教师职业技能、教育教学实践部分组成。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更能充分的吸收知识,将知识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养分。如声乐课应包含:声乐理论、声乐演唱技巧、童声歌唱训练实践。在教学中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让理论引导技能,将音乐专业知识最终转化为技能的运用和发展。

3.音乐文化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适当增加。

新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与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的课程分类原则。这种划分方式突出了课程的功能性,因此课时分配上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可增设音乐文化课程:艺术美学、艺术哲学、世界音乐文化等课程;如增加综合性选修课:器乐合奏课、音乐表演唱、小舞蹈编排、音乐剧和歌剧的排练课等。这样才会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以适应基础教学需要的“综合素质”教学论,更好地与中小学的教学对接。

三、实践环节层面

大多数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鲜少有额外的实践机会,课余时间也很少接触中小学的音乐教材,更谈不上深入了解教材,这造成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高师教育实习以6~8周不等的集中方式进行,多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实施,实习时间太靠后,学生发现不足,也没有时间进行弥补和更正就将离校;实习的方式和内容体现出单调、模式化的缺憾;教学演练也多存在应付任务、走形式的情况。因此,要确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设计校内、外两种循环、衔接的实践环节。

1.课外实践:加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多与实习基地一线教师联系

结合中小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观摩学习,并能参与其备课和评课甚至上课,使学生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有一个基本概念。要将艺术实践课程和教育教学实习有机结合,设计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如:校季文艺活动、中小学艺术实践及校园合唱节活动等,提高学生组织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以尽早适应中小学的需要。这种实习方式应以其“长期性”为最大特点,让实践环节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时间安排最好采取“课时分散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提前进入状态,便于知识的理解、接纳和吸收,让学生在见习、实习后能够有机会将反馈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归纳和解决,弥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2.课内实践:安排实践周,就是在每一学期拿出一周来实训。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4

1、忽视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多成了“满堂灌”或教师的“一言堂”。由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必要的思考和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无从培养。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育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而教育问题解决的前提则是有教育问题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有益的探索、尝试。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诚然,有问题意识不代表能解决问题,但若连基本的问题意识都没有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的背景。人才“应用性”价值培养的前提是能否紧扣当下社会的现实背景。脱离现实背景谈“应用性”人才培养好比“空中楼阁”。“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背景应当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然而,从大学到大学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任课教师,大多没有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平时也鲜有时间和机会能深入基础教育阶段了解新课改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所授内容陈旧,关于当下新课改的内容则较少涉及。现在的师范生将来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教育危机意识,而这些观念和意识若不与现实内容紧密结合,离开教师的引导则无从确立。

3、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不灵活。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法:一支粉笔一本教案。老师讲学生记,上课讲教材考试考笔记,课上较少互动,课下更少交流。此种教学方法更多是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而非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这样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难免让学生乏味。结果学生相关理论了解(只限于了解)了不少,考试时也能得高分,而在现实中遇到问题照样束手无策。人才“应用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实际工作的适应、实用和适用三个层面。对于教师来讲,要想在培养目标中实现学生“应用性”价值,就必须将经验、体验、技术技能以及基础理论在教学工作平台上进行有机的结合,而这些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胜任的。

4、课程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以来,教育学研究就被限定了基本框架,更多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多是理论的阐述而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教育学是关于教育存在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现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中存在的普遍规律,最后将规律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教育学教材市场可谓琳琅满目,但大多数教材,即便是规划教材,都以理论澄清为主,较少关于现实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研究,内容中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等方面的课题时,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比例较大。教学中不难发现,虽然有些国外研究者提出的理念很先进,但在中国未必就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以上这些论述表明,要加强对师范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必须从研究教育学本身的应用价值着手。

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应用性”价值体现

1、树立“应用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

在过去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公共教育学”多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体现的,课程目标注重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过程体现教育理论知识的本位特征。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已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其人才“应用性”价值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通晓所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要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照学者潘懋元的理解,应用型院校课程教育既不能像研究型大学也不能像一般职业院校,应该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明晰相关专业的理论,但不强调过深研究,适可而止,主要是侧重理论怎样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原理,课程内容上突出强调技术方向性。这种整合的课程观,有学者将其称为“应用导向”的课程观。以应用为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教育教学技术活动为主线,融知识的学科性和实践性为一体。课程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到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础性、一般性和阶段性,也要满足未来教师适用于一线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前者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般性基础理论的了解以及应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后者则注重教育教学程序性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坚持理论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发展后劲十足;另一方面强化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到“实践引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实践检验教学”。

2、注重师范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惯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对于老师提供标准的答案,无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琢磨,也无需要质疑,思维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能正确无误,这就造成我们的学生眼里看不到问题、脑里想不到问题、手里解决不了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学生的应用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其中智力品质是指主体(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客体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或水平,这是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延性、灵敏性、创新性和批判性等四个方面。非智力品质则是学生进行思维的潜能表现,主要是影响学生思维活动水平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与需要、意志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以及认知风格等。思维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之间具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它们是学生思维在后天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为祖国基础教育事业贡献毕生力量的崇高理想,确立扎根基层,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感,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养成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真心乐意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积极的思考,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有现实意义。

3、注重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加强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隐性能力的培养,那么人才的“应用性”价值应最终体现在学生应用行为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要加强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而且这种实践应当建构在学生形成一定理论素养基础上的。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复杂工作的应用能力。相比学科基础理论,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更注重各种单项技能综合运用,强调用单科理论原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践问题。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介绍教育教学过程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这是陈述性知识教学;二是教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教育教学过程常用的方法、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技能,这是程序性知识教学。关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讲授法外,应当重点采用发现、探究式教学法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学法、模拟课堂教学法、课程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对话法、小组讨论法以及互动教学法。比如,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广泛开展“三字一话”和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还原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各种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运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应用教学行为能力。

三、结语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专业;教学现状;改革路径

引言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也应积极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掌握互联网金融产品和行业动态,全面更新并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满足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更好地促进广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指的是有别于传统金融运行模式的一种全新融资形式,是借助移动网络、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充分实现了资金互融、付款和中介服务的多功能金融模式[1]。互联网金融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金融网络化和网络化金融。其中,金融网络化指的是传统金融服务企业借助先进技术,对过去的运行模式进行改革与升级,以期能够充分实现更加便利、安全的服务和产品创新,是传统金融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在运营模式上做出的相关改变。网络金融,是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互联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互联网金融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拓展信息搜集渠道,开展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以及分散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首先是虚拟性。通过互联网,不仅金融交易变成了无形的,同时金融服务也完全实现了虚拟性。电子货币、移动付款等方面的变革,逐渐缩减了现金的交易总额,虚拟化发展早已成为主流。其次是信息透明化。在以往的金融交易当中,因为信息的不对称,造成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互联网金融利用在线风险控制、大数据研究、云计算体系等金融技术,构成了金融全方位覆盖网络,一个端口便包含了查询资信、征信情况,真正实现了公开透明。对于投资人来说,可随时随地掌握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每天资金的亏损盈利情况,有效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为社会资金筹集增添了更多活力。最后则是高效便利性。借助网络技术,手机银行的各项业务有所提升,纵使是在三线城市或是路边商家只要有智能手机和网络,就可以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进行付款,或是通过支付宝进行便捷支付,实现资金高效结算、快速转账等,让支付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提高了整体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往的金融企业业务流程在网络的支持下也变得更加简单,逐步向智能化方向迈进。互联网金融促使金融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实现了直接对接,降低了资金成本,引领着整个金融行业的高效运行。

二、当前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落后

当前,高校金融专业教学课本依旧以过去的金融工具为主,主要讲解概念、特点与性质等,这与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全新的金融工具存在较大的距离。互联网金融所包含的余额宝、网络借贷、众筹等全新的金融产品和以往金融产品在服务群体、服务目标、服务特点以及服务属性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微小性以及普惠性主要以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为标志,这是传统金融所缺少的。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内容与现阶段金融行业发展严重脱轨,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金融专业教学目前还依旧延续传统的以课堂讲解、教材教学为主的形式,虽然教学工作已经从传统的黑板转移到了现代多媒体上,可实际教学当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实施“满堂灌”教学,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沉闷压抑,既不详细实用,同时也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久而久之,导致教学效果大幅度下降,学生也缺乏学习兴趣,并且让很多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只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但实际上却并未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

3.课程安排重复

高校以往的金融专业课程内容通常包含金融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学以及金融市场学等有关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重复现象,交叉程度较大,教师之间若是彼此不进行交流探讨各个课程的重点内容,便会导致某个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打乱了他们的学习计划,无法形成科学的体系,最终削弱了广大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4.教师实践不足

高校金融专业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并且当前大部分金融教师自身都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阻碍了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呈现年轻化趋势,许多年轻教师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并未在银行、保险以及证券等公司进行实践性操作,因而导致他们实践经验不足。再加上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繁重和科研工作的巨大压力,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让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缺少工作的热情与激情。若是高校直接聘请金融行业的相关人员负责教学的话,这些人又缺少一定的理论知识,上述这些现实情况都是导致高校金融教师实践能力有限的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1.转变教学理念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想要实现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2]。其一,教师应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思想,要深刻意识到实现金融专业人才的高效培养不能单纯依靠基础理论的讲解,还要充分改变自身在课堂中的身份与角色,要以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强化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其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树立网络金融发展观念,在实际教学当中,师生之间应彼此尊重,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加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师生还要意识到在当前网络金融时代中,教学资源、教学环境都是开放的,因此,师生之间也应树立相互平等的意识和彼此分享的理念,结合网络金融的需求建立起普惠性的思想。对于金融专业教师而言,更应该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加强学习与培训,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利用培训与实践等形式来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学方法的创新。

2.加强教学实践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社会对高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与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规定学生应利用所学知识,基于现代金融发展需求,科学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3]。因此,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应利用创新性实践教学来提高广大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满足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创新性实践教学,应建立在科学、系统、严格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可当前,高校由于实践教学体系并不完善,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金融专业教育教学应从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工作入手。详细来说,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首先,针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需求,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科学制定,在充分明确目标后,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对实践活动、实习、试验、毕业设计、个人作品等不同实践教学环节加以设计,在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强化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其次,应制定健全的实践管理与考核机制,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目标体制,对实践教学的各个过程进行严格规范,以此来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根据统一标准的审核,能够及时找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对应措施,全面增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健全课程体系

虽然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在不断发展,但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早已完善。在社会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应适当增添能够顺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全新金融活动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引进某些国外金融领域的崭新理论和经验。可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相对来说依然比较陈旧,课程之间存在诸多重复性内容,教学内容不够前沿,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内容显得更为落后,如果金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就无法保证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需要高校借助先进技术实施创新,不仅要包含传统金融营销和柜台各项业务服务能力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具体要求,增加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数据研究内容、风险管理控制内容等。要在充分满足当前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其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要依据不同形势发展需要,合理融入金融中介学、投资理财学以及金融工程等有关课程。此外,还要重视并强化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在精品课程当中引入前沿性内容,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确保金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可以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形势相适应,与现实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

4.创新教学方法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中,想要真正推动金融专业教育教学事业的创新性发展,就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4]。对于教师来说,应深刻意识到现代化技术在金融专业教育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要强化这方面的思想和学习,能够积极运用先进教学技术开展金融专业教学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可实施微课教育,或是组织相关视频公开课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金融专业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拓展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同时还能确保真实技能高效传输的便利性。与此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实现人机互动的操作运用,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跨时空交流与沟通。此外,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实时共享,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专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5.提高师资素养

当前,在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当中出现一个明显的问题便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体素养有待提升,缺乏互联网金融意识,这就直接阻碍了金融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对此,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养,应成为现阶段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加强师资团队建设,需要全方位增强广大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及研究能力,具体可结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现实需求,重视并积极组织教师的专业培训。此外,高校还要主动引进相关高素养、强技能的金融专业教育人员,对校内已有的能力较高的金融专业教师可利用科学有效的优惠条件留住他们,避免这些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与此同时,高校还可充分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尝试性地构建终身教育体制,让金融专业的教师可以不受年度考核制度的束缚,全身心地投入到个人喜爱的金融领域的研究中,积极鼓励他们开展创新性探究,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价值较高的科研成果。高校应定期选派校内优秀的金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以及金融行业的大型企业当中深造学习,可邀请某些国内外著名教授和专家,亲临院校进行演讲,或是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协作探究工作。高校应努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以此来提升整体师资团队的教育水平。只有这样,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才能够更好地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形势,满足其需求,获得满意的效果。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衍生了众多新型网络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及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金融产品在金融行业中的拓展及延伸充分展现了互联网金融的兼容性,侧面也反映出对当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应积极顺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同时还要结合互联网金融对人才的现实要求,全面总结当前金融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来确保金融专业教育教学能够切实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求,实现金融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其教学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英.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16—117.

[2]刘标胜,吴宗金.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1):28—30.

[3]梅媛.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12):158—160.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6

随着第一代计算机“ENIAC”的诞生,人类自此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完整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因此,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学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一书围绕自顶向下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第二章,对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章,主要围绕互联网技术在多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第四章,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网络应用体系结构与应用软件设计方法;第五至八章分别介绍了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的概念与技术;第九章,主要内容为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各领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与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应针对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创新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可通过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模式两个主要途径实现,具体如下:

首先,丰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强化时效性与创新性。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案例均来自于教材,由于教材内容更新不足,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丰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应当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弱化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约束性,并且,为保证相关内容的时效性与创新性,教师可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在互联网上寻找相适当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第九章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作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网络接入类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带领学生对使用无线网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不同学生计算机网络基础水平,将差异化教学理念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循序渐进”与“应用驱动”的教学思路,构建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新机制。所谓“循序渐进”,是指从基本概念入手,按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到应用层的顺序,自底向上、逐步深入地解析网络原理与实现方法;“应用驱动”则是从介绍互联网应用系统的概念与功能入手,提出设计任务,按照应用层到物理层的顺序,自顶向下、逐层解剖,完成网络应用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的讨论。两种教学思路的适用场景各不相同,从实际效果来看,“循序渐进”与“应用驱动”的教学思路满足了分层教学的要求,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中第四章至第八章均采用了“循序渐进”与“应用驱动”的教学理念,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教学均做到了深入浅出。以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网络风暴”为例,教师可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对“网络风暴”的具体现象与影响有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拓扑的设计和连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分析不同原因下网络风暴的具体特征,从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的设计方面,应按照“应用驱动”的教学理念进行逐层剖析,确保每一层级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作者:蔡继坤 单位:浦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多层次教学;课程体系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各领域各专业的工作学习生活都要用到计算机。但是面对不同领域的人需要不同类别层次的计算机能力,我国计算机教育教学平台根据不同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供合适的课程,充分体现了多层次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计算机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要调查和了解各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计算机能力。尤其是相关的知识结构,确保计算机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多层次的计算机教育平台机构应该是由浅入深的。

1多层次计算机教育平台建设的根本原则

1.1计算机理论以及基本知识概念的重要性

计算机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和总结技术,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的处理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那么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计算机的教学和应用越来越重视基本理论的内容[1]。伴随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等一些特点,教学内容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在变化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就需要了解计算机技术中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有显示,计算机的公选课中,基础理论以及基础知识占到了一多半的学分,通过了解课程的安排就能感受到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概念的重视。

1.2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实践能力通常是指,学生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行问题,从而得出计算机实际运用能力。不同领域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技术,办公室文员需要掌握办公软件,图像编辑工作者则需要掌握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因此,安排课程的时候就会根据需求的不同安排不同的课程。即便是课程安排的内容不同但是本质是相通的。

1.3重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计算机老师能够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在高校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模式的学习,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达到互动的效果,同时也方便相关的影音教学运用。

2多层次教育教学平台的知识体系模式

多层次教学平台的教学原则是一致的,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过程中由于对掌握计算机人才的不同要求安排了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体系。

2.1课程体系

根据现阶段课程的设置看来,我国各高校设置的课程主要分为几大类,也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分类的,首先,对于专业就是计算机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这一类需要安排比较多的计算机课程,同时也要结合今后的就业方向进行调整和补充;对于专业偏文科类的,安排的课程中就需要有办公软件的应用,满足其今后的工作需求;对于专业为理科的学生来讲,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可以深入到软件技术层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根据课程的安排体系看来,如果涉及到相关网络工程的情况,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网络技术应用,也应该具备相关的网络技术开发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大多都是宏观层面的,技术层面并不多,其他一些专业的则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和网络设计与应用专业的课程虽然专业不同,课程的着重点不同,但是彼此间并不是独立的,也是互通的,因此看来,多层次计算机平台教育是一个联系范围广,适用于各层次教育的一个平台[2]。目前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越来越专业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安排理科、文科的计算机课程,确保计算机课程安排的得到合理。

2.2实验设计

在不同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具体的实验课程占了重要的部分,计算机的公选课中可以有计划的将理工类学生选修课程设置为一些编程课程和图像有关的设计等一些项目的设计实验。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更着重于训练基本的办公软件以及相关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仅是要求能做更是要求达到精细的程度[3]。除此之外,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参考学生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和试验,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

3创设多层次计算机教育平台

根据现有教育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经验,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计算机教育注意几个方面[4]:第一,所有学生应该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础功能,学会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符合社会需求的培训;第三,网络技术进行开发的保护工程课程安排。多层级计算机教育平台需要在教学体系中体现出不同的专业和需求设置的不同课程。

4结语

多层次计算机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总体思路就是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得以实现,但是最重要的依旧是学生的实践,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平台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共同完成教学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相林.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3):20-04.

[2]拓守恒.“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J].2010:72-75.

[3]王刚.分层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9):90-101.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8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必修课,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和基本特点,其内容涉及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生理病理学说及养生防治原则。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是掌握中医学其他基础及临床课程的前提,同时也为将来的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初学者对于中医知识的接受难度,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实现初学者中医思维的逐步建立,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指的是利用典型事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1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系统学习中医知识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对于构建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塑造中医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大多开设于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教学对象是基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培养出来的大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许多问题和冲突,如:传统人文基础背景的缺失,学生对于中医药相关知识的了解较为匮乏,固有思维与中医思维方式的较大差异,加之中医理论的抽象和深奥,往往使这些初学者将中医理论的学习视为畏途。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若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极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树立和维系学生的专业自信,成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的关键。

2案例教学法简述

国内多所中医药院校已经尝试了多项针对中医基础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分组学习、讨论式教学、以及开设“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等,从不同角度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是中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药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从奠基性的基础理论教学开始,即贯彻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践的精髓。在中医学教育中,案例教学主要是以“病案”为重要载体,通过问题导向,给予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的空间,逐步深入对中医理论的认识。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

3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3.1案例的选择

一般来说,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案例式教学多指医案。中医医案既是前人医疗经验的真实记载,也是后人学习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相衔接的桥梁。笔者认为,案例式教学除了医案之外,还应该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以及授课教师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医案的选择又可以详细划分为古代的医案,现代的医案,名医名家的医案,以及授课教师提供的临床病例。不同医案的选择和使用,其作用各有侧重。如:古代医案一般言简意赅,具有极佳的说理性,能精准反应中医理论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现代医案则能够更好地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征,更能切合当今的临床实际;授课教师自己的医案则往往最为生动、活泼,同时便于和学生实现交流、沟通及切磋。案例的选择应具备真实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难度适宜、符合授课内容的需求[2],医案的选择可在一些正式出版的医案医话、验案精选及名老中医著作当中精选与授课内容相符合的案例,增加案例的可信度,避免学生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

3.2案例的引入时机

案例是为课程内容服务,这是我们进行案例选择及引入的根本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所讲授内容的需求,精心选择案例引入的适当时机。

(1)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将案例抛出,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对所要讲授内容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此时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适时引入要讲的课程内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升授课效率[3]。

(2)针对抽象理论的阐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单纯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的集中。此时教师可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穿插部分案例,既可大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能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对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教学内容有直观而深入的理解。如在“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的讲解中,提到“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的理论,学生往往感觉抽象。此时,可援引生活实例,如:钟楼的钟一般都是空心的,高悬于梁上,方能在敲击时发出清脆悠长的声音;若将钟的内部填实,或是置于地面之上,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得低沉、喑哑。若将钟打碎成为碎片,其发出的声音也会大打折扣。以此解释导致声音嘶哑的虚、实两种病机。同时,引入精选病案“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之喑哑”[4],以及教师行业多发的慢性喉炎、声带结节等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证,以临床验案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更直观、深入地阐释“金实不鸣”和“金破不鸣”的中医学理论。

(3)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当中,“病机”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总体难度最大,除此之外,“治则治法”部分的“正治反治”部分与“病机”“阴阳五行”中的内容前后联系较为紧密,知识跨度很大,学生如果前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往往出现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病机”这一章节“虚实真假”“阴阳格拒(寒热真假)”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引入病案的方式,如:引入名老中医验案中的“真寒假热”病案,以及引入授课教师本人所治疗的“真虚假实”的腹胀案、“真热假寒”的寒痹案例,同时可以适当引入“治则治法”章节中的“治病必求于本”“热因热用”“塞因塞用”“寒因寒用”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体病案的分析,营造较为真实的诊治疾病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病案分析的热情,适当采取小组讨论等模式,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所举病案中患者的四诊表现,探究病因病机,对所应遵守的治疗原则及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概念的内涵,同时对以后要讲到的相关内容充满期待。

(4)授课内容的收尾总结。一堂课的最后收尾部分,往往需要对所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于下次课的内容有所提示,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精神和注意力的松懈,课堂秩序容易受到扰乱。此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的最后阶段,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预期。如:在“病理产物性病因”这一章节当中,讲到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在详细列举了诸如疼痛、肿块、出血等一系列瘀血致病的病症共同特点之后,可以用授课教师自己不慎跌倒之后导致下肢大面积瘀伤,肿胀疼痛、夜间加重,服用活血化瘀的三七、乳香、没药之后夜间疼痛明显消失的例子,让学生有较深的印象,同时能够牢牢掌握瘀血致病的几个重要病症特点,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3.3案例分析和评价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内容、授课时间及讲授对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案例的引入过程中,并不一定都要按照通常的“教师引入—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教师讲评”的程序,而是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结合案例引入的时机和案例发挥的作用,以及学生听课状态、授课时间的长短,进行多种形式的案例引入。有时候寻找案例中的一句话,体现所讲授的某一个中医理论;有时候让学生直接找出案例的要点,引导学生对中医治则治法的深入直观的认识;有时候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组间评价的形式展开,教师只需简短点评,画龙点睛即可。总之,不拘一格,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实现案例与理论讲解和阐述的完美结合,以提升课堂效果,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为最高目标,而不仅仅是追求案例讲解形式的统一,从而避免案例引入的程式化。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