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例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1

创新思维的调动首先就要通过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么的创新思维,而提问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素。精心准备的问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精心准备的问题相当于为学生制作的一个磁力场,以教师为导体,联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一种诱发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对地理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对学习地理的动性,启动他们的创新思维。然而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部分,只有新鲜、奇怪、具有悬念和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记忆变得活跃从那进行更好的学习。例如:在第八年级的初中地理上册中教学的《土地资源》,当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征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提问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如:对于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人均相对较少的特点,请问该怎么做呢?那么在后备耕地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提升农业生产等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思考,迅速的回答出来。待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迅速做出肯定或者是否定或者是及时的进行补充。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变得顺畅,也加快了思维的灵活度。通过自己的大脑对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与书本上相似的结构,当学生在获得了喜悦感和成功感的同时还能不断的提升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便于增强雪上创新思维的敏捷性。

2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协调发展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和交流的过程平等[2]。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唯有关注和注重学生的情感,方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念、行为”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方面,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的传授以及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实,学生在学习上以及实际生活中是渴望得到尊重、肯定、平等的,对于老师来说,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教师应该在教材中去挖掘能够培养和感染学生情感的部分内容,然后分别在情感和形象上进行加强润色,加强学生在学习上投入情感,促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从而获得体验学习的积极情感。例如:北京古老的故宫、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有雪域之称的青藏高原、千姿百态的雅丹地貌等等,这些对地方生动形象的描写,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那些地区产生崇敬、赞美喜悦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内容的以及我国的地理环境产生情趣和热爱。例如:在教学《长江》时,首先教师要结合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的建设,并结合长江的水资源开发,从而积极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工程建设的资料,以开展主题为《长江知多少》的活动,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内心已燃起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便会在课后积极的找寻资料,或者是查看相关的硬碟、图书,精心的准备这次活动。实际上,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在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氛围里尽情的学习新知识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清楚了有关于长江的任何故事,也对长江的过去和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展望。这样的学习过程,在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课堂和谐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3结合地理学的特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1充分利用地理图册

形象的地理图册能更加直观的反应出地理事物以及地理规律,这也是地理知识的第二种语言。准确的利用地图册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例如让学生学习“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时候,根据其地形的颜色变化,找出三种颜色的分解以及相应的高度,通过自己的分析、联想、概括,在其中寻找出地形的本质特征、属性以及内外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东低西高的地势以及了解分三级阶梯的特省,而且还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

3.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地球上的万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气候、位置、河流以及工农业、资源等,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总而言之,地理具有综合性。老师咋教学中,善于使用比较的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相关的调整、梳理、提升,不断的解释现实生产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例如:黄河与常见之间的比较,气旋与反气旋之间的比较,通过找寻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概念的理解,以便于提升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2

(一)历史教学中的法制

1、把握历史课堂——法制思想教育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而其中师生之间的活动也需要以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基本任务为根本目标。抓住时机,在教学中适当的渗透法制教育。当然,教师在借助历史课本知识的时候,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得到体现,这也是历史教学的目标。教师不能够将历史课程误上为法制课程,失去了原本历史教学应当拥有的趣味性,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在教育法制的程序上,也应该仅仅抓住有效的历史教学这一线索,既要围绕教学目标,节约课堂45分钟有限的时间,也要学会潜移默化,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2、结合历史内容——法制意识教育

历史教育区别于其他教学的优势在于历史教学的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古往今来人物的多姿多彩,在历史教材中体现得栩栩如生。例如: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他的“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能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法治的重要性;又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尽管罗马帝国最终灭亡,但其法治的精神,不但规范了社会生活,同时也成为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历史教育区别于其他教学的优势在于历史教学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这一个“趣”字,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趣味的情境,来诠释法制的理念。例如:唐太宗在位期间,体察民情、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居安思危、民族政策开明,开创了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足以看出唐太宗不愧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析纳谏与进谏的原因,从而分析出唐太宗如何是一代明君,从宏观上来说,也看到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作为老师,也能够抓住最好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充分的利用历史课本里面的有效资源,让学生探究法制的渊源。然后,了解古今中外的法律,进而知法、懂法、守法的文明学生。

3、联系生活实际——法制观念教育

在进行历史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善于捕捉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成为考核教师基本功的又一方面。例如:在谈到了清朝的时候,教师可以顺带从法理的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从三国的东吴与之交往,到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初康熙帝收复台湾设台湾府,清末《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抗日战争结束后,台湾回归,解放战争后撤往台湾……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新中国邓小平“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以至于台湾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

总之,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了解法制、学习法制的教育机会很多,正如: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民解放军铁的纪律最终打败敌人。

(二)历史教学中的法制素养与责任感

在中学的历史教学的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法制相关的基础教育,对其法制素养的培养也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也是不可忽略的方面。这里需要强调,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发育的关键时段,也是道德品质培育的关键时刻。国内外多数心理学者与教育学家通过研究证明,在整个中学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在内外交互的作用下,其品德逐渐的发展起来。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道德伦理的特征,也具有较强的接受法律知识的能力,但是不够稳定、成熟,其法律意识有较多的欠缺。所以,初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包括了历史教育者在内的所有人士应共同承担的责任,愿所有人士一起携手,为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作出努力。

二、历史课程是承担民主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

北师大石中英教授曾对民主做出如此分类:首先,“民主的知识”,其中包含了民主的意义和怎样来实施民主的有关知识,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其次“关于民主的知识”,主要包含了与民主制度有深入了解的历史、政治、文化等等相关知识,而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对民主制度的认同度;最后“为了民主的知识”,这可以看作为专业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看作为与决策对象相关的知识。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法西斯势力上台,《联合国宪章》的发表无不是民主法制与暴政的博弈。由此让学生了解独裁、暴政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珍惜生活、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从而树立民主、法制意识。

三、历史课程中民主教育得以实现的途径

(一)密切关注和挖掘教材中民主与法制内容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作为历史教师,如何结合课本内容培养学生民主、法制的意识,首要的就是储备足够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中民主与法制内容密切关注和挖掘,例如:韩非子的法治;秦帝国的暴政;儒家的仁政;袁世凯的假共和、真帝制;蒋家王朝的民国假民主真内战;新中国的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进行详细了解和挖掘,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二)重视民主知识,转变教学方法

对于老师来说,在以往的历史知识教学中,教师往往局限于讲授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理解历史教学中的概念、却忽视了教学方法和学生人格教育,如何挖掘这些史实背后的育人价值,健全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潜质,成为当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实际的历史教学当中,应发扬民主教学,做到师生、生生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并且给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在平等的讨论、探索、分析、争鸣中达到共识,历史课堂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真正构建一个民主的课堂,才可能让学生感知民主的含义。为此可以采取将知识情境交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当教师在备课时,不应当只是完成字面上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让学生体会历史知识背后隐藏的信息,应如何去理解民主与法制,并且充分考虑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体会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情境,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生动传神的还原历史,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例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当时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感染力,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新型组合,教师在学生融入情境时,如董仲舒对汉武帝的策问时曾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又在《春秋繁露》中又加以详尽论证,“仁者,爱人之名也。”足以体现当前仁君、贤丞,举国和平的现象。另外,在课堂教育时,将民主、法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连接起来,抓住学生的心理,扣住心弦、吸引注意。例如,在学习新中国民主法制的时候,引导学生领会一些先目前我国政府推出的利于国家、利于人民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制度建设和民主法治理论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和巨大的贡献,眼前我们能感受到的,如免费的课本、义务教育中免学杂费、家电下乡等政策以及其中包含的民主政策、法制观念。学生自主的寻找,能够便于其思路的拓宽,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现历史的“民主化”教育

通过初中相关历史教学的知识学习,学生已经将民主意识真正的融入到了自己的思想里,理解到民主意识是需要自身的努力来争取的,不是施舍、不是赋予、更不是恩赐。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当中,需要的是学生的大胆、质疑,敢于做出创新,善于思考,不只是单纯接受已有的观点,或者是对其进行的简单注释。

四、在历史课程中进行民主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在初中历史新课改下的教材编写中,学生很容易能从中西的古文明的对比中学习,例如:在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文明的发展中,皇权的不断加强是主要的线索,而在西方公元前的古希腊罗马却已出现了民主、法律,而在中国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时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在西方吹起了号角。在这一点上,如果老师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让学生在认识上出现一种偏见,误将优越、完美加于民主制度之上。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历史上的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民主具备有充分的优越性,但是其弊端也层出不穷,有可能会导致形成很多人眼中的“暴政”。对于民主的理解,需要掌握好“度”,即不能过于盲目的信仰,也不可失去对其的信心,在分析、了解民主的优越性的同时,也需要理清它的局限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学习当中,认识民主一定要从客观出发,才能够将民主意识了解透彻。

(二)对民主“质”的界定

民主一词始于西方,受到了一定环境、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随着历史不断的变更,民主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特征,如直接的、间接的、古典的等等。对于中国来说,民主不能看成简单的拿来主义。在初中历史的教学当中,应让学生带着批判的意识认识我国发展中的民主,再考虑我国的政治传统、经济传统以及文化传统,找到真正适合本土的民主模式。我国从民主主义革命到民主建设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历史老师在讲诉中国的民主进程的时候,需要区分民主革命前后的质变,在“质”上与西方有何不同,要让学生从我国的国情上树立出民主建设意识,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对西方民主形式的复制。

(三)以史为鉴,发挥民主教育的批判功能

很多学生觉得历史课上就是讲故事,很少有学生能够思考其真正的的现实意义。当教师传达的知识不能有效的运用到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中去,也就没有真正的历史意义了。民主性教育对我国的现实意义非常大,在教学相关的内容讲授中,需要考虑到现实情况,重视其批判功能。由于我国专制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关系,尽管当今民主制度正趋于日益健全,不可否认存在不少腐化的现象。这种社会想象使得初中学生这一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间的学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的看待民主这一问题,从而对中国的民主建设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在历史课程教学当中,需要让学生清楚的、深刻的认识到民主的内在,了解民主的全面发展过程,从而抵制社会上的这一种不良的风气。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3

学生理解较快。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天气是多变的,你们见过哪些多变的天气呢?”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可以说“一天上午还是晴天下午就下雨了”,“东边有太阳西边在下雨”。学生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感受天气的不同。接着教师进一步深入教学,让学生从诗句中分辨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教师还可诱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诗句,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些都是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课文,学生的熟悉感是激发他们兴趣的诱导点,以这种激励激发学生,让课堂氛围活跃。

二、表率激励,增强学习动力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在各个方面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以自己作为楷模,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授《水资源》这一章节的“节约用水”的时候,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节约用水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去模仿、去学习。但是课堂并不是生活,怎样才能体现教师的节约用水呢?这时候教师就设计了一个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节约用水的日常生活。教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此次课外活动,学生与教师分别扮演家中不同的角色。体现“一水多用”和“用多少放多少”的原则节约用水。教师在家庭中扮演母亲的角色,首先教师在非节水型抽水马桶水箱内放置一块砖头、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或盐水瓶。接着在表演洗澡的时候,教师扮演的母亲角色,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及时关水;给小孩子洗完澡后,将水用于洗衣、冲洗厕所和拖地等。表演在厨房的时候,炊具、食具上的油污,用纸擦除再洗涤;洗涤蔬菜水果时,应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在这个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小常识,教师这种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有了模仿对象,自然学习积极。

三、竞争激励,寻找学习方法

竞争意识存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都有相比别人做得好的想法,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自己比别人优秀。教师要善于利用竞争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动力,发觉自身潜力,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如在学习课文《欧洲西部》的时候,教师利用课程特点,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竞争游戏。欧洲西部是一个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而这些也是教材的一个重点,教师由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赛学习。教师让学生联系前面已有的知识,通过提问、学生回顾、动手计算、读图查找等学习方式,进一步突出欧洲西部各国的经济特征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学生可以分析自己要介绍的国家在欧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或者分析其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或者人文小故事,不局限于课本,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最后教师评选出分析的最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让学生们能在这种竞争机制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批评激励,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犯错误,这无可厚非,但是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主观原因犯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这时候,教师除了要帮助其改正错误以外,还应该给予正确的评价,这叫做批评激励。学生在接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批评之后,对其错误就会印象深刻,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在学习《地形与地势》的时候,教师会引入分层设色地形图这一概念,而且围绕这一概念进行全面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构成的,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并再次提出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按照课堂上已学完的知识去分辨,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答案,但有的学生因为粗心大意,在活跃的气氛中得意自满,所以出现了错误。这时候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表扬踏实、诚恳的学生,批评自满、得意的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上的错误。

五、结语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4

一、数学实验的内涵与类别

(一)概念内涵

对于初中数学实验的概念界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其一,是在数学思想、理论的引导下,利用客观物质、现象等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辅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或结论;其二,是在数学思维的指导下,借助流程化的实验设计与操作来得出理论成果,可以理解成数学实验是加强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与综合发展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实验操作,可以引导学生将规律认知过程的“一般性”与实践探究过程的“特殊性”相结合,构建有效的数学学习模式,通过实验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中.与此同时,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探究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数学思维,而不是仅局限于书本或者已有的结论性内容.此外,探究性的实验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类别

1.感知依托型实验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其教材设置涉及许多与感知型实验相关的内容.感知依托型实验主要是促使学生借助体验感知来强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设备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一过程,加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

2.探索依托型实验

探索型的数学实验主要用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一般出现在课堂引入环节,通过实践性、趣味性更强的探究实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设计实验时,需要突出重点与难点,采用类比、归纳的方式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比如,作为初中数学重要内容的函数与方程问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借助探索实践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内容,发现知识点的本质,了解理论、方法的内在含义及实际应用途径.

3.活动依托型实验

在初中数学中,很多原理与方法都可以通过实验过程去验证或体会,如几何、概率等内容.在讲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活动型实验,既验证了书本知识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设计实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科观念,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初中数学实验路径分析

(一)提倡动手实践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较少,几乎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了教学双方互动的不对称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较为浅显,缺乏深入的思考,学生也容易养成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既得理论的习惯.因此,要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动手探索,通过实验的手段去理解数学原理,以此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全等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无序发放不同图案的纸片,然后组织学生采取配对的形式去寻找全等的图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全等的概念,初步体会如何判断图形的全等.

(二)引导自主探究

以往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思考过程已经被教材知识梳理及教师的讲授给压缩,甚至完全取代,学生在学习时只需要跟随课本及教师的思路,不需要自主思考.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往往难的不是问题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如何联想到这一思路.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总结出规律性或者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比如,在讲授“平行线的性质”时,为了探究两平行线间垂线段最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手绘制平行线之间的线段,进行测量与对比,寻找最短的那根“线”.

(三)鼓励合作创新

实验这一形式本身就具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双重属性,在观察、假设、推理及验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用发散思维和创新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采取团队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平面坐标系”时,教师在讲解直角坐标系后,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原坐标系、菱形坐标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每个小组可选取不同的坐标系进行针对性研究,最后组织全班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去寻求科学的结果,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三角形中位线”实验探究

原理:三角形两条边的中点所连线段与第三边平行,其长度为第三边的一半.实验设计:在验证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可以借助折纸的方式进行探究.如图1所示,裁出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C为直角.折叠三角形纸片,使得点A与点C重合,AC边上的折点为D、AB边上的折点为E,观察折痕DE的特征(如图2);继续折叠纸片,使得点B与点C重合,观察折痕EF的特征。在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图形引入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然后将结论扩充到一般三角形中,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折纸得到中位线.如图4所示,AD为CB边上的垂线,点D为垂足.沿AD折叠三角形ABC,如图5所示.将点A折叠至与点D重合,AC边上的折点为E,AB边上的折点为F,EF为折痕,将点C折叠至点D,折痕为EG,将点B折叠至点D,折痕为FH.

(二)“反比例函数”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在讲授“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以先引入反比例关系的概念,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这一过程可以借助物理中的力与力臂的关系表示,天平反映的就是这个原理.如图6所示,点O是天平模型的支点,左、右两侧的点A与点B都是悬挂重物的位置,OA假设为acm,OB假设为bcm.现在点A和点B处分别悬挂重物,其中点A处重物质量为mg,点B处重物质量为ng.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探究活动:(1)保持OA=a和点B处重物的质量n不变,试探究OB=b和点A处重物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2)保持OA=a和点A处重物的质量m不变,试探究OB=b和点B处重物的质量n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与结论进行讨论与总结,进而引入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能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思想,而且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感受学科中的互相渗透.

四、结语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5

 

基础化学原理是为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而由原来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大基础课合并而成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是面向我校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干课程,也是材料、环境、生物、制药等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在高年级学习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绪论课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在目前的大学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甚至省略绪论课的教学过程,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基础化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索,对绪论课精心设计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重要性   一门课程的绪论课讲授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及教材的推测评价。如果绪论课没讲好,学生一开始对这门学科的性质、重要性不清楚,自然就会影响以后的听课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基础化学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并且面对大一新生开设,所以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学习能力以及促使其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不能积极主动应对角色的转换,对自己所属专业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基础化学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与专业课的关系几乎一无所知,因而往往忽视对该课程的学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必须重视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第一时间,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责任感[1],初步了解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设计   (1)关注化学学科发展,讲授内容与时俱进。   化学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讲授内容必须能够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比如在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定义时,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定义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19世纪,化学被认为是原子的科学,发现新元素是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化学科学的前沿;随着20世纪下半叶科学的迅速发展,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发现新元素,而是合成新分子,所以化学被认为是分子的科学;进入21世纪,由于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大大扩充,研究方法大大深化和延伸,化学被认为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2]。泛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片、结构单元、分子、超分子、高分子等10个层次。鉴于课时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笔者没有对这10个层次一一讲解,而是以艾滋病毒(HIV)与C60能够形成超分子,从而利用C60可以抑制HIV为例,简单介绍超分子的概念,使学生对当今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认识更加深刻,且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2)根据不同专业因材施教,树立专业思想和信心。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绪论课讲授的内容应与其专业有一定联系。本文以授课对象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例,说明绪论课在内容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在向学生讲解化学学科在科学领域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时,为说明化学技术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着重向学生介绍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教授。他接连攻克重重难关,最早研制出了我国炼油工业急需的催化剂,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发展的基础。之后我国炼油催化剂品种不断丰富和齐全,并形成系列,不但大大满足了国内炼油生产的需要,也使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少有的裂化催化剂出口国之一。丰富生动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从事化学化工行业大有用武之地,而当务之急是学好基础课程———基础化学原理。在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时,我们引用了徐光宪院士的观点“21世纪的化学研究有六大趋势”[2],针对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笔者重点向学生介绍这六大发展趋势中的第四和第五大趋势。首先向学生介绍第四大趋势即合成新分子和新材料仍是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以满足人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之所以向学生重点介绍第五大趋势即造成污染的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是因为传统的化工企业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也同时带来很多严重的负面问题。此时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化学化工行业不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化学是能够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作为一名化工专业的学生,更加有责任学好化学、用好化学,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由此引出“走绿色化的道路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必然趋势”。此外,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大一新生已对今后的就业密切关注,所以我们在绪论课教学中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前景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本专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坚定了献身化学化工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3)密切联系实际,旁征博引,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   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仅仅是一些定义和原理的简单堆积,就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了讲好绪论课,我们充分利用期刊及网上资源,搜集了许多新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图片以及动画等资料,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比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研究内涵就是通过具体实例(如某著名进口品牌化妆品检测出禁用成分铬和钕)引出的:通过介绍铬与钕的特征与性质引出“无机化学是研究所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通过引用检测机构对铬和钕含量的测试结果指出“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为了提高绪论课教学质量,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4)推荐一些重要的化学学科参考资料,营造一定的学术氛围。   为满足大一新生的求知欲,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在绪论课中介绍一些国内重要的专业性期刊及查阅专业文献的途径和方法是必要的[3]。我们结合基础化学原理课程内容,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学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化学学报》、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这些期刊登载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研究论文,反映了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以上教学内容的接受与领会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以上做法,在绪论课教学中营造了一定的学术氛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并启发了学生的科研意识。#p#分页标题#e#   3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由于绪论课具有纲要性、抽象性、浓缩性、简单性等特点,在教学时应综合运用问题法、故事法、实例法等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效果[4]。例如在讲到化学学科发展的第五大趋势时,以往只介绍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核心内容,2009级部分学生反映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所以在后来给2010级新生授课时,我们采用了实例法,同时列出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传统工艺与绿色化学工艺,从原料和产物的毒性、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工艺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此外,在向学生征询合理化建议时发现许多学生希望能够独立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一方面说明绪论课的教学方案需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调动起来。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重视师生互动,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绪论课教学中。   4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我们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对2009级化学工程专业新生及2010级应用化学专业新生进行了绪论课教学实践。与往届学生相比,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课堂气氛较以往活跃,学生对于化学学科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基础化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出,学生对绪论课教学的满意度较高,说明绪论课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良好的开端对后续教学活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2009级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不及格率为12.2%,对于2010级学生降至3.4%。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6

关键词: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理论基础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心要素和实施体育课程体系的主要平台。课堂互动能够有效地加快体育课堂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有效的体育课堂互动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否则,互动就会出现盲目、无效、甚至负面影响的效果。对此,该文以此为研究视角,试图对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广大教师在课堂能够有效地实施互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的相关概念

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彼此作用。长期以来,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互动一词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诠释。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认为互动是包括了自我互动、人与人之间互动和社会互动3个部分;《社会学词典》中把互动理解为人之间的心理的相互影响。同样,在《心理学大辞典》里互动被诠释为人之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包含激进的和消退的两种心理;《教育大辞典》中,互动被列为教育中一个关键性词语,被看作是个体间发生的反应过程。其中拓展了互动的内涵,指出教育中的互动也包括了个人自身的外在和内在的交互动作。从这些不同学科领域对互动含义的解释来看,互动既有不同的内涵,但同时也有着共同的含义。这种共同的含义主要上指,互动首先是一种人际互动,互动的主体是多类型的,主要包括了个人自身内外在、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主体的行为和心理来表现,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相互作用。体育课堂是学校开展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及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平台,具有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共同特征。沃尔特多伊尔曾指出,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同时性和多样性、不可预测性和即时性以及公共性与历史性等特征。而理想的体育课堂具有以上特征以外,而且应该是知性灵动的天地和有机系统,离不开师生、教材、环境等要素间相互影响。这些要素是构成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基本要素。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对其概念有着不同的定理解。如:体育课堂互动是指特定的体育教学情景中师生间、学生间发生的相互促进或抑制的作用;体育课堂互动是指构成教学各个要素在课堂的时空背景下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体育课堂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互动等。这些研究成果对后续研究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有效互动实践,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该文根据研究需要,认为体育课堂互动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学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介或特殊符号所产生的多向性和连续性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就是指课堂上的这些基本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要有效率、有效果和有效益。只有在有效的体育课堂互动中,师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体系和进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育课堂互动并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课堂互动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德国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8)提出了“交互主体性”概念,又称为主体间性。其主要含义是指意识既是主体与客体的单向构造,而且也是主体之间的双向活动。卡尔亚斯贝斯(1883—1969)提出了“生存的交往”理论,认为人的存在具有自我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重性,二者是孤独与联合的完美统一和相辅相成的。在生存的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内在精神化的平等和人格化的平等。这是体育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具备平等关系的基础性原则。同样,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者哈贝马斯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两种向度:一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客体”的向度,二是“道德-实践行为”的主体际向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实践具有交往性,人类的交往都是一种中介性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体育课堂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性的实践性活动,教师和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或主体,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场地器材等则是客体,前者属于主体际向度,而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则属于“主体-客体”的向度。第二,课堂互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基础。学校体育课堂是一个群体性集合体,也是一个动力整体。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曾指出:“团体中各个成员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不能轻易地被割裂开来。否则,团体的动力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布鲁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也认为,人是唯一能够创造并使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及其他各种符号进行沟通和互动的特殊动物。互动是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方式,在互动过程中使用语言、姿势等互动符号,能够使人与人实践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体育教学课堂自然属于一个动力性团体,课堂中师学生间和学间正是靠着多种特殊的互动符号来进行交流的和互动的,充分体现了体育课堂的社会性一面。第三,课堂互动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体育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各阶段的学生,课堂互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是人内心之间的相互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应该是知识的获得,而不应该只是对学生的强化。在此基础上,认知建构主义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学生作为意义的制定者,教师则是意义制定过程中的指导者。美国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力类型各具独特性。这为教师应以多元的观点看待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动机理论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人两种类型的动机。在体育课堂中,这两种动机都非常重要。对体育教师来说,在有效的体育课堂互动就有助于刺激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提高。正如倾向性需求理论所说的那样,如果学习中学生的成就、归属和影响力等情感和需求遭受到挫折,那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次数和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少。

3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理论的运用

(1)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学的渗透。课堂有效互动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情感沟通。体育教育在教学中采用互动策略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引导,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喜欢体育、喜欢锻炼、喜欢上体育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其学习、参与以及锻炼的主动性和能动性。(2)加强体育互动环节社会学知识的渗透。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五大领域目标,最后一个目标就是学生的社会发展领域目标。体育教学通过有效的互动设置,让学生服从集体,树立团队与合作意识,通过互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3)加强互动中教育理论的运用。体育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领域,教学过程中互动环节亦具有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功能的特点。互动内容必须具有教育学的一般功能特点,即教育、教养和发展三大功能。否则,一味地追求互动的乐趣而缺乏互动的教育功能,那么就会被视为无效的体育课堂互动。(4)有效互动必须体现哲学原理。体育课堂互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育教师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应该在互动中扮演和学生平等地位的角色,树立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既要看到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也要清楚学生对自己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锦.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163-165.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7

(一)心智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中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如果不具有概念化、范畴化和推理等认知能力,人类就无法接近和理解语言和现实的本质。这种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在体验哲学理论中就是人类的心智体验,它是通过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和感知而形成的。语言产生之初,人类基于身体和空间开始认知外部世界。空间概念关系在人的概念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它赋予人类进行空间推理的能力,却不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客观世界。所以,我们通常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利用空间的概念关系和事实来构建和认知无形的概念系统。总而言之,空间概念和身体经验是人类进行认知和推理的两大主要机制,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基准点,也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来源。既然语言是人类通过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和感知而产生的,那么在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既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心智体验能力,又要构建与其相互沟通的体验桥梁。同时,学生也应该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并且在语言的习得体验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认知机制和规律,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所提供的真实的语言体验之中。

(二)思维的无意识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认知科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主要研究人的概念系统以及人对世界进行概念组织和范畴化的心理表征方式。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说,认知科学应隶属于对人的心智的跨学科研究。然而,在短暂的时间里,认知科学界提出了“人类的思维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这样的革命性命题。换言之,人类无法直接感知存在于自身心智中的思维和概念。L&J甚至认为,人体至少有95%的思维都是无意识的,它构成了知觉思维的组织结构。没有无意识思维的认知构建,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意识思维。人类无意识的概念系统就如同“无形之手”决定了我们对不同的经验进行概念化的方式,并且构建了存在于这个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的实体。比如,时间、事体、因果关系、理性和道德等。因此,试图通过哲学思辨就想触及人类深层次理解的做法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有意识的思维只是思维冰山的一角而已,而绝大多数的思维是在表层意识之下进行的。我们知道,人类的认知具有体验性,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部分也是体验性的,而整个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也是可以通过体验习得的,而这样的体验也应该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样的话,不同语言中存在相同及相似的概念及表征方式并非偶然,而是源自概念体验的自然结果。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拥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的身体经验,而人类的认知活动恰好根植于这些体验活动,因此从中直接产生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结构并不为奇。但是人类由于受到各自民族语言文化和语言世界观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差异。结果,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语用者会选择不同的概念结构对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而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能够为学生充分创造体验语言和思维的机会,并且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通过与客观世界的感知与互动自主地掌握语言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一点上来说,思维的无意识性对于学生客观地认识人类的思维与语言习得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概念的隐喻性

从本质上而言,体验哲学认为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性的。然而传统语言学仅仅将隐喻视为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是用一个或多个独立于常规意义的词或词组来表达概念间“相似性”的方法,是日常语言迥异的表现,并且能够独立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存在。所以,隐喻充其量只能是修辞学、文学或文体学研究的对象,它所涉及的主要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这样就完全忽略了隐喻在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知功能。体验哲学认为隐喻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是身体经验和心智体验的产物。隐喻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更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用于构建和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认知机制,所以隐喻的实质应该是思维层面的问题。谢之君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长期认知体验的结果。学习一门外语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学习另一民族的认知经验。因为学习者自身带有所属民族的和个人的认知经验,所以外语学习涉及两种语言模式和其表征的经验模式。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在语言认知和习得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和文化的普遍性规律,又不能忽视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言表征方式,同时也要善于挖掘各种语言文化实体之间产生差异性的理据和规律。本着关注和挖掘语言和文化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原则的目标,“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性的”论断更加合理地揭示了现实、认知和语言之间的关联,无论对外语教学者还是习得者来说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的应用

每一种语言理论的产生必然伴随对其应用的研究。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使句法和词汇的替代练习风靡一时;生成语法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功能教学法的发展;而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也产生了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该理论所倡导的语言体验观认为语言教学不应该是被动的、机械的单一灌输过程,而是使学生通过课堂的直接体验和认知逐步发展和形成观点的过程。以下我们分别从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和教师重新定位三个方面来论证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的优势及可行性。

(一)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语言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实体,所以语言的教与学也不可能在瞬间得以实现。这样,语言的教学者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个复杂的过程拆分为若干可控制的部分,而教学大纲正好在教学评估、教学内容、语言习得时间等方面为定义语言背景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价值。此外,教学大纲还能为教学者提供理念上的支持。它好比是一个事先已被规划好的旅程路径,教学者只需要顺沿这个轨迹就能达到目的地。简言之,教学大纲能告诉我们“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Wilkins认为二语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可分为:重视过程的分析型和重视结果的综合型两类。前者认为学习者必须识别应该掌握的语言元素,所以大纲撰写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习者充分接触语言元素的各种课堂活动显性化。后者强调语言元素的提炼与之相关的语言技能培养。而折中主义者也试图通过结合不同的方法来定义语言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如何解决不同方法论之间的“兼容性”的问题。Hutchison&Waters认为,教学大纲的撰写与完善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它至少应该包含评估性大纲、组织性大纲、材料大纲、教师大纲、课堂大纲和学习者大纲。所以,教学大纲不应视为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分支,而是教与学交际互动的产物。体验哲学发现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决定了人类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反过来又能影响人类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形式(包括词汇、句法等)是体验心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所以,语言的习得绝非只是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匹配于母语中。显然,这样的方法是建立在传统的语义学对意义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即语言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习得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人的大脑也不可能像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完全自治的系统。既然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那么他们所说的语言也绝非止步于对客观世界的镜像反映。语言的特点尚不应该如此,真实情境中的语言教学活动就更不能简单地公式化了。另外,Holme也认为,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合理地设计语言活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形式与空间意象的根源,还应加强学习者分析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关系的能力,并通过具体语境中的交际活动,帮助他们习得不同的语言构式,切实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所以,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是注重语言形式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并利用隐匿于语言形式背后的心智体验。

(二)教学设计

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至少应该包括使用英语教学中现存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信息来制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选取、调整和撰写相应的教学资料;并为传递教学资料和建立评价标准来制定相应且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目标情景分析在设定教学大纲、教学资料、方法论和测试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Hutchison&Waters表示,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以语言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整个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动态交际的过程,涉及到与学习相关的因素必须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阶段,其目的是将学习情景的潜力最大化。而体验哲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具有体验性。不同的语言承载在不同民族的概念系统中,所以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对自己原有的概念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二语习得者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思维方式和文化体系的影响,习惯倾向于把母语和二语中原本并无关联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夸大化或将二者混用。那么,语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的侧重点来帮助习得者克服这些困难并顺利实现概念系统的转变。同样,Holme也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应首先考虑语言形式的习得,并通过反复练习得到巩固,其主要作用是为语言的重新构建提供语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的制造具体的语言场景来为语言的重构提供条件。其次,在纠正语言学习的错误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习者想表达的意义进行拓展,而文本的输入应该为提高学习的潜在兴趣服务。第三,由于身体经验能够帮助学习者内化和吸收新的语言形式,所以要让学习者充分意识到身体动作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习者将每一次与目标语的接触都视为探索和习得新的语言形式的机会。最后,教师应该认识到语言既不是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构。语言既有内在灵活性,同时也不缺乏稳定性。所以,外语课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语言习得者能够自然地运用目标语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三)教师重新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与主体,是课堂教学步骤的决策者和主要执行者。教师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一般不能参与这些过程的决策,在课堂上完全是被动的听众角色。束定芳认为,这种传统的PPP教学模式的致命缺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且在方法上极易误导学生。体验哲学虽然不是专门的语言教学理论,也不是专门为外语教学而设计的,但它对传统的语言教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对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全新的定位。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通过体验的方法挖掘自我的认知方式和规律,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换言之,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从语言的体验性本质出发,以相应的形式和内容调动学习者内在的各种语言体验因素,目的在于顺应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的本质需求,以实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在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任务为导向,努力让学生通过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认知和掌握语言使用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的语用能力。所以,教师不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播者,而是语用能力训练的主导者和整个体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与文化相关的语言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和互动条件,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真正做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式和启发式为主要手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应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尽量为学生创造感知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机会。比如,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应该使学生意识到词义不是词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人在不同环境中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词义也不是简单地对外部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所以,词义并不一定是语言与外面世界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此外,词义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变化的、不稳定的。比如,要理解“Theirmarriageisontherocks”这一句子,仅仅依靠词典上的释义是远远不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培养学生根据“ontherocks”的原型意义和隐喻能力去拓展语境中的含义。另外,认知语义学认为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是概念隐喻中具体域到抽象域的跨域映射。倘若教师能了解这一点,纵然无法预测词义的发展,却可以较好地解释某些词汇的具体意义与抽象意义之间的关联,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义的演变过程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的能力。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语言的习得并非独立于文化之外。人类的认知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类的心智和身体经验感知的结果。为了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提升语言习得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参与度。所以,语言教师的最终任务不是培养在单一文化环境中生存的学习者,而是在各种文化群体之间能够自如地交流和沟通的文化传播者。然而,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教师角色的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教师角色而统得过死,另一种是误解了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而放得太松。在上述两种倾向中,前者彻底抹杀了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后者则容易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都不利于体验式教学的正确实施,不利于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导向”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执行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结语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坚持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读书难到现在的九年义务教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进步,只有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把教育放在发展的首位,才能够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之才。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教育的模式一直使用的是粗放型,这种教育模式造成了教育资金以及资源的浪费。我国的教育已经由“应试教育”慢慢的向素质教育转变,那相对应的教育体制也应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将简单地阐述在集约型的教育体制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集约型;初中英语;教学理论

目前对于国际上来讲,竞争最激烈的不是市场份额,也不是合同的数量,而是人才的竞争。从这足以看出人才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完善的人才战略成为了我国当下最主要的任务之一。然而以前的教育机制存在很多的漏洞,加之如果想要改变我国的教育机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就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是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集约型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目前我国是社会市场经济,在这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下使用陈旧的教育体制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何为集约型教育呢?所谓的集约型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生产最大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最大的教育信息势,同时教育过程作用量最小。英语对于我国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相当的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的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学的英语教育模式过于陈旧。一般在初中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就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对其中涉及到的语法进行分析,最后就是做练习。这种陈旧英语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但是对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却并不明显。从这就可以看出粗放型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教育系统。然而采用集约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优势。

1.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集约型的教育方式就是运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如果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集约型的教育模式,那么课堂上学生就变成了主体对象,相应的教师就成为了辅助对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再是以“灌溉”的方式教给学生,而是以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课上交流学习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学生课下的学习压力。

2.可以节省教育资源。

我国的中学数量众多,同样的英语教师的数量也是相当大的。但是仍然存在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教师编制严重不足,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师资源严重不足。这就造成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集约型的教育模式在本质上改变了这一现状。集约型的教育模式最合理的将初中的英语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学校的教育效益的评判标准也将不再以规模、学生数量、教师资质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对整个初中英语的教学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将英语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标准。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教育激励,切实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待遇标准。通过一些决策的落实,可以将闲置的英语教育资源得到利用,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探索集约型初中英语教学路径

集约型的教育模式要求投入最少但是获得的信息势是最大的,那么符合这一模式的教学路径就是对称化教育。对称化教育的对象差别是最大的以及联系相对来说是最紧密的,这就为营造最大的信息势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的学习能力。

1.对称化教育可以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称化的教育模式要求渗透性学习方式和系统性学习方式的共存。初中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英语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系统性的讲解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中学英语的学习要领。基本要领的掌握对学生今后进行渗透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英语毕竟不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语言,如果没有教师将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如何谈学生对英语进行渗透性的学习呢。通过渗透性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英语的学习能力,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学习未知英语知识的能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2.对称化教育可以实现初中英语学习氛围。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对来说较为无趣,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然后学生做相应的练习。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的质量不高。但是如果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使用对称化教育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氛围。对称化教育模式是相对来说更加符合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方式。

三、结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只有做好我国的教育工作才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当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应当由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的教育模式通过对称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作者:周晓妤 单位:南通市小海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