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究(4篇)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究(4篇)

第一篇: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声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高等教育中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问题,为了能推动声乐教育的发展以及改革,本文就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措施作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高校声乐教学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科目之一,其在当前这样一个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且为了能满足各个层次大众心理的心理需求,应该对自身的教学现状进行不断的改进,使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有必要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声乐理论教学力度不够。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充足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但是在我国当前关于声乐教育的专业书籍较为欠缺,并没有对声乐教学课题进行系统、科学且深入的研究,所以缺乏完整且新型的理论体系,这对学校声乐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较为不利。所以,要实现声乐教育的目标,需要具备先进且科学的声乐学习理论作为支撑,同时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服务于理论实践,其才能实现更好的实践指导。

(二)教学模式有待改革。当前的声乐理论课以及声乐实践课中,教师仍然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单向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追求整体性以及统一性,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也没有对声乐艺术的丰富色彩有所重视,这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极其不利。

(三)没有足够的教学实践机会。声乐这门学科是一门兼具实践和理论的课程,其在对学生声乐技巧进行培养的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尽管我国当前也进行了声乐实践课程的设置,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声乐技能训练较为缺乏,没有足够的声乐实践机会,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机会也较少,也没有足够的舞台表演经验,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临场应变能力较差,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能有效培养出社会发展所学的综合型人才。

(四)高校生育教学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在当前的高校生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声乐课程因为自身所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其所涉及到的范围也较广,所以需要高校声乐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高校声乐教师不仅需要对声乐教学所需要掌握的歌唱技巧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还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声乐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我国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高有低,缺乏优秀的专业教师,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抱着敷衍教学的心态,这样的教学素养并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二、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

(一)对高校声乐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任何学科的教学效率都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的声乐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教师需要选择先进且科学的声乐教学内容。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学教师,应该对基本的声乐常识有所掌握,并且引导学生对声音类型以及声部定位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另外,教师还需要向学生讲授基本音乐理论知识,联系声乐歌唱实际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歌曲的具体练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美好的声乐作品鉴赏能力,使学生的声乐学习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对高校声乐教学体系进行完善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这是顺利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目的的关键,只有家里明确的教育体系,才能对声乐教学目标有所明确,才能实现优秀声乐人才的教学计划,才能使声乐发展根本目的实现效率得到促进。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尽量少走弯路,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认真的去对待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及时的发现,并且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国家优秀的声乐教学方法进行借鉴,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使我国传统生育教学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且能走出一条具有独特色彩的道路。

(三)加强高校声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力度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这是顺利开展声乐教学的重要条件。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将这些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外,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声乐技巧以及声乐技能等的培训,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声乐科目的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该使自身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能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并且能完成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高校声乐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及提高自身修养,不断的学习先进文化,能有效掌握各种前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水平。学校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让声乐教师有机会到高学府中进行深造,使自身的学历水平得到提升。

(四)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

在新时期,高校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能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小组课、集体课或者个别课等教学模式开展相关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采取集体课教学形式,这一教学形式较为适用于大班教学,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各种声乐歌唱原理以及声乐理论知识等的讲解,同时与学生展开歌曲评价分析,以此来让学生对声乐专业知识以及歌唱技巧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另外,教师也可以才去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课教学形式开展声乐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节省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还能有效节约教学资源。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在对问题进行不断的讨论的过程中将问题进行切实解决,并且顺利掌握相关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声乐综合素养。

三、结语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不仅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歌唱技巧进行掌握,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内和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各种艺术活动,让学生能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舞台表演经验的积累,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等得到提升。再者,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可以通过为学生寻找适合单位进行轮岗实习,使学生的声乐技能得到训练和提升,促进学生更快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慧.巧选曲目,全面发展—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择策略与运用创新研究[J].北方音乐,2017,16:179.

[2]吴静.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音乐时空,2014,23:100.

[3]冯波.浅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大众文艺,2016,08:225.

[4]龙有成,范燕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策略[J].戏剧之家,2015,09:224-225,227.

[5]刘璐.高校声乐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7,10:38.

[6]李玲.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7,04:50.

[7]王纵林.高校音乐专业如何加强民族声乐教学—评《中国民族声乐教材(三)》[J].中国教育学刊,2015,04.

[8]郑清元.高职多元化声乐教学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

作者:张永凯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第二篇:高校音乐课程声乐教学与演唱方法

【摘要】声乐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中小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对高校音乐课程声乐教学与演唱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程;声乐教学;演唱方法

近年来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声乐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对音乐专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音乐课程声乐与演唱教学要创新教学思想和方法,突破理论知识的束缚,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提高声乐与演唱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一、声乐教学与演唱方法的跨界分析

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对歌唱者的条件具有很高的要求,主要是因为不同风格、不同唱法直接考查着歌唱者的综合能力,这其中包括演唱者的气息、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等。因此,高校声乐与演唱方法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嗓音条件、声乐基础、演唱爱好以及演唱水平等,还要科学分析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优势。第一,与多元时展思想相吻合。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新,其标志着演唱艺术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能够实现多种演唱技巧的结合,其对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演唱特色等具有很高的要求。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是在演唱的基础上,将时代的时尚元素、音乐艺术等融合到一起,并且带动了乐器、音效、舞台艺术的完善,这是声乐演唱的新思路和新方向[1]。第二,促进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广大群众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不断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学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所以高校要对音乐课程声乐与演唱方法教学进行创新。在教学上突出民族声乐、西方唱法和流行音乐的结合,然后在演唱加强上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音乐风格等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音乐教育专业的创新发展。

二、声乐教学与演唱方法的跨界训练

第一,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训练。主要包括声乐基础知识和学生表演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基础演唱方法与多元演唱技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演唱上既能够掌握基本的演唱方法,又能够实现演唱方法的多元化,构建科学的演唱方法训练体系。当前我国现行的声乐教学主要是借鉴西洋的美声发声唱法,并将其与声乐基础教学进行了结合,从而开展多种技艺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培养在演唱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演唱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着重培养他们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结合学习阶段,由不同的教师进行不同声乐流派的教学,规避同一教师全过程教学的弊端。其次,创新声乐教学方法,对相同唱法的不同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突出不同风格的不同特色,实现民族声乐与古典美声的结合。加强流行与传统的结合,既保持原有的唱法,也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能力,明确自己擅长的艺术流派,并能够胜任这一流派的唱法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艺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喜爱的流行唱法教学入手,之后培养学生的艺术底蕴,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对教师和学生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在选择此种教学方法时要慎重,保证教学条件的充足。第二,演唱者素养的提高。演唱者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然后形成自己的演唱体系,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促进学生声乐表演能力的提升。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对学生的演唱技巧有很严格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演唱者要将演唱能力从基础演唱向演唱技术过度,还要实现艺术风格的突破和创新。因此,在高校音乐声乐教师要注重审美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将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环境以及人文背景等与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深刻感悟作品中包含的韵致和内涵[2]。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美声唱法的先进性和演唱技巧,在美声演唱时调整好呼吸,做好气息训练,遵循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练习。另外,掌握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标准,使演唱者在演唱时能够准确地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演唱技巧,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演唱技术的灵活运用,将音乐作品的风格科学地展现出来,促进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高度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演唱者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因此,高校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教学,首先要分析声乐与演唱方法的跨界的优势,在进行教学训练时学生应该具备的条件和基本技能,然后展开具体的训练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演唱者更好地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将作品更好更成功地诠释出来,为人们带来更多听觉上的盛宴。

参考文献:

[1]张端.浅析高校民族声乐的演唱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17,(7):117,230.

[2]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6,(21):119-120,123.

作者:秦宇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第三篇:流行音乐选秀节目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影响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流行音乐选秀节目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民族声乐教学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从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的现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流行选秀节目对民族声乐的利与弊这三个部分进行研究。通过对此研究,进而探究流行音乐选秀节目对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为民族声乐教学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流行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民歌;民族声乐教学;利与弊

一、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盛行,流行音乐选秀节目受到全民关注,在平时的娱乐、文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例如《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红歌会》《耳畔中国》等选秀节目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电视节目。在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盛行之下,大量流行音乐作品孕育而生,各种唱法、各种音乐流派在选秀节目舞台上通过荧屏展现给大众,其演唱作品一度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歌曲。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的选手大多数采用流行唱法,他们用真实自然的声音来演唱,观众广泛参与,积极地与选手互动,在论坛上畅所欲言,网络媒体以及视频网站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进行播放与传播。曾经有一段时间,业界对流行音乐有一种看法,认为流行歌曲演唱苍白、内容庸俗,但是当今的流行音乐发展颠覆了此种看法,许多没有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情感饱满而质朴,与民族和美声唱法相比,流行歌曲的普及更广,或者是掺入流行元素的民歌更受大众的喜爱。这些节目着重突出了大众的参与性以及节目的平民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一些选秀节目粗制滥造、胡乱模仿抄袭、庸俗不堪,虽然推出的实力派歌手获得了较多的专业人士以及大众的肯定,但是也不乏昙花一现的歌手。

二、选秀节目中的中国民族声乐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视与网络视频的普及,民族声乐经历了从广播传播途径,再到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媒体作为传播的途径,人们更多的借助电视媒体来接触和了解民族声乐作品。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的盛行进一步拓宽了观众对中国民歌以及民族声乐的了解渠道,对我国当代民族声乐发展的有较高的促进作用。如早些年以《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具有收视影响力的选秀节目,其中民族声乐在大赛中分量很重,产生了诸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培养了众多民族声乐歌手,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和熟悉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为民族声乐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此外,《星光大道》《红歌会》《出彩中国人》《中国好歌曲》《耳畔中国》等电视选秀节目也不遗余力地推介我国民族声乐唱法。这些节目有的以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有的与现在配器与编曲手段结合结合,形成“土歌不土”的全新作品,这些作品更容易让百姓接触和传唱,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以选秀节目《耳畔中国》为例,这个栏目中将很多传统民歌或者是经典创作民歌搬上舞台,用时下流行的节目形式展现给观众,作品配器重新改编,让经典老歌再次获得青春。这些流行音乐选秀节目和中国民歌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我国民族声乐的活力和群众基础。

三、流行选秀节目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利与弊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和“矛盾性”,而正是这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面性”和“矛盾性”才能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促使我们在看到流行音乐选秀节目这个问题上,也要有一分为二的逻辑和思维意识。

(一)对民族声乐教学之利

1.促进民族声乐与其他要素的融合

传统的民族声乐在教学中全是单一音乐元素的展现,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音乐百花齐放的环境,而选秀节目通过很多成功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民族声乐的走向。萨顶顶的《万物生》让我们看到了宗教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相结合和促进;龚琳娜的《忐忑》让我们不断反思如何去发现和寻找民族声乐的发展方向;李玉刚用戏曲加上身份的反串,将戏剧中的角色融入到民族音乐的表演中,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民族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

2.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在学习声乐过程中,需要很大的耐心,耗费很多心血和精力,可能要在很长一段枯燥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对于大部分莘莘学子和青年人来说,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尽情的放飞自己的梦想,流行选秀节目无形中给很多怀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产生了巨大动力,提供了能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被选秀节目的时尚性以及平民歌手成功的选秀经历所吸引,有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激发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愿意投身到音乐领域中,他们就要进行正规的音乐训练并接受专业的音乐理论学习,还会激励越来越多的有天赋的学子报考高校的声乐专业。

3.有利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开展

流行音乐选秀节目中,大部分在音乐的编排上加入了大量传统的民族器乐,这样精妙的改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鲜、清新的感觉,更使人耳目一新,享受这样一场视觉盛宴,在大众喜爱、接受传统音乐所带来的音乐美的享受的同时,更对民族声乐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大量民族声乐在流行音乐选秀节目中的盛行,对民族声乐教学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很多声乐学生从中看到了民族声乐的魅力和曙光,励志学好民族声乐,这在音乐多元化的今天,无疑是对中国民歌以及民族声乐最好的传承,让我们的声乐学生们进而更加深入的探究、了解民族声乐的丰富底蕴,热爱上这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民族声乐,从而壮大民族声乐的推广和发展。

(二)对民族声乐教学之弊

随着时代的发展,选秀节目的对学生的审美导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选秀节目呈现出的声乐作品以及明星,对民族声乐教学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1.演唱作品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一些选秀节目,选手为了再比赛中拿到好名次,往往是演唱篇幅与难度较大的歌曲。于是作曲家就一味创作这类歌曲,甚至一些脱离歌曲本身情感要求纯粹的炫技段突兀的出现在歌曲里,而歌手也纷纷抢着演唱类似的歌曲。还有一些选秀节目将民歌进行改编,使其变得“大”而难唱,只追求演唱技法的“高、难、尖”,而忽视音乐的风格,淡化音乐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极不利于民歌的推广与发展,使其成为真正的“曲高和寡”。选秀节目的导向作用,使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意基本功的练习,不重视民歌曲目的积累,从而对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歌曲以及地方民歌、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几乎都不愿意去接触,很多学生更不愿意去唱,更别说在比赛中去演唱了。这对民族声乐的系统化教学造成审美障碍,影响了课堂教学计划与进度,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优秀民歌的传承。

2.演唱技巧方面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消极影响

选秀节目中越来越多的没有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普通人,通过选秀或是比赛成为“草根”明星,很多学生就对自己学习专业的声乐知识和训练的作用产生怀疑,由于明星效应,严重影响学生对学习声乐的学习规律的认识和误解。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妄想找到“立竿见影”的声乐发声技巧,盲目的想要炫技,只想唱高音,达到标新立异效果,不重视发声技巧基本功的训练,这种乱象直接影响到声乐专业的学生正在形成的音乐审美的观念,甚至是走上歧途。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不但对他个人今后的发展不利,还势必会干扰到民族声乐的发展,影响声乐教育的质量。而且这些精心打造的明星,有很多并不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发声方法也不科学,但是鉴赏力较低的学生就会盲目的跟风,刻意的模仿,从而导致声乐学习进步缓慢,间接地影响民族声乐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选秀节目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流行歌曲中加入了许多民族元素,在编曲上把民族声乐歌曲流行化,使观众更加接受和喜欢,让大众更加感受到民族声乐的魅力所在,也使人们意识到原来改编的民族声乐歌曲这么特别。选秀节目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也起了关键性的审美导向作用。笔者希望通过该项研究,使我们更加坚定学习民族声乐的决心,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民族声乐往更好、更辉煌的趋势去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毅.从音乐选秀看大众审美观念转型[J].人民音乐,2012,(09).

[2]潘伟.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出路[J].中国电视,2014,(01).

[3]张小驰.试议选秀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之路[J].当代电视,2009,(11).

[4]王娜.电视选秀节目对民族声乐教学影响的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作者:张塘林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第四篇: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高校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带动着高校声乐教学的进步,其变革主要体现在声乐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上。然而,改革程度有限,多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余,创新则不足。基于这些问题,本文着重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声乐;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一定程度上,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样,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更加科学、高效的声乐教学模式,不仅提升教学质量,更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在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可以解决几点问题。一是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学生的声乐知识学习,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和多变的教学条件下,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的最好途径就是完成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二、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索

(一)推行“三课合一”模式。受声乐教学授课方式的限制,在高校现有条件下,通过多次实验,推出“一对一人、一对一组、一对一班”的有机组合授课方式,效果较好。通过“一对一人”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师在掌握学生对演唱技能技巧基本运用情况下,可以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运用在修声乐的大三大四学生上。“一对一组”即“小组课”,学生人数一般在8—16人,此教学模式的推行,更多是为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学习、交流、组合演唱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提供特定的教学环境,从而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教学效能。在小组课的舞台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同台进行表演,通过自由组合编排节目,学生们在相互比较、沟通中,共同进步。小组课的教学特点是利用“组”的方式,从而激发“组”的潜能。其教学方式以表演唱、小合唱或者是重唱。相比较于“一对一人”和“一对一组”,“一对一班”应该为集体课或大课的教学模式,而传授声乐基础知识就是其主要教学任务。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像声乐理论、声乐语言、发声技巧、声乐欣赏等基本声乐知识,教师结合教学提示就可完成。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既缓解了教学空间压力,也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集体课涵盖的教学内容较广,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包括发声技巧、声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将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教学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其中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即为新型声乐课教学模式。随着新型声乐课教学模式的逐步实施,三方面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一,学生声乐演唱与教学辅导能力;其二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和社会音乐活动能力;其三学生再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能力。

(二)开发“互助教学”平台。声乐教学以“互联网+声乐”为中心,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及平台,增加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在以书本知识为前提下,搜集相关的视频以及教学资源,上传至校内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浏览的方式来丰富课堂知识,更形象生动地理解声乐教学。其次,通过校园内网,增加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机会,为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最后,通过多媒体传播的方式将学生的作品及演出资料上传,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进“开放教学”系统。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声乐教学必须转变方式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度开放学生学习空间,减少“固定”性,由教师确定主题,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地学习理解。不仅能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更能增强发挥创造性。开放型项目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它高度发扬了传统文化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在教学空间适度开放的条件下,以学生的行动为主,教师合理地进行引导,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把握学习“大方向”,给予更多发展空间。其次,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让师生不断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互动的不断增加,教学效果也显著增长。最后,开放性教学使声乐教学充满真实感与趣味感,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发挥想象空间,增加创造性。开放型项目教学模式符合声乐教学实践性的要求,通过项目任务为前提,教学平台为载体,师生互动为纽带,教师导学为重点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教学实践性。

三、结语

通过上述模式的应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让学生认识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认识音乐的的多面性,体会音乐的内涵,提升音乐学习的兴趣,配合教师的指导,并将其融入实践中,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洋.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3(19).

[2]夏卿,徐璐.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17(99).

[3]孟天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J].戏剧之家,2016(23).

作者:班丽梅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