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咖啡馆人文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咖啡馆人文教育功能

[摘要]大学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技能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倾向。针对这种倾向,提升大学人文教育的有效性也便显得十分重要。在课堂教学之外,以校园咖啡馆为代表的校园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开展人文教育活动的平台。在大学校园开设咖啡馆具有旺盛的需求以及场地基础和管理基础,能够发挥其开展文化交流、营造人文氛围、提供社会实践等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与形象。

[关键词]校园咖啡馆;人文教育;公共空间;教育功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高校的人文教育已初见成效,公共选修课、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应该看到的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点依然是以专业、就业为主。许多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都是以专业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更倾向于专业的实用性,重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人文素质类课程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比例。同时,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重视。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有的高校片面追求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高薪资,技术与实用成为高校教育的指导理念,人文教育则成了点缀,这一现象在理工科类高校中更加明显。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和发展,还对学校、用人单位及社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适合高校和学生特点的人文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长期竞争力也便显得尤为必要。

一、校园咖啡馆的功能分析

大学作为人类教育的重要场所,本身具有诸多公共空间的属性。与中小学教育不同的是,大学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及师生、生生关系的互动性,单纯的课堂教育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对校园公共空间合理利用则可以开拓出课堂教育之外的新型教育场所,而它们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力,往往是普通课堂无法企及的。事实上,高校人文环境的营造很大程度上便是校园公共空间的人文化。需要注意的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其目的并不是教授学生多少知识技能,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修养和品性。因此,高校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度。校园咖啡馆可以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校园咖啡馆的基本要求

要实现人文教育功能,校园咖啡馆应当具备以下要求:第一,具有一般咖啡馆的基本要素;第二,突出人文性的主题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定位;第三,注重学校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平衡性。

(一)基本要素

校园咖啡馆应当具有一般咖啡馆的基本要素。从硬件上说,要保证合适的场地、桌椅、原料、器具和人员配备;从软件上说,要具备咖啡等饮料的制作工艺、管理与服务制度、咖啡馆环境及礼仪制度等。咖啡馆是人们喝咖啡和饮料的场所,但是生理需求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满足社交需求、感受咖啡馆文化才是人们去咖啡馆的主要动机。因此,校园咖啡馆首先应当符合行业标准,通过专业的产品与服务、舒适的环境氛围获得学生的认同。

(二)人文属性

校园咖啡馆应当突出其人文性的主题,明确其作为文化交流的功能定位。咖啡馆自其诞生始便具有鲜明的社交与文化色彩,每个进入咖啡馆的人都会被这种潜在的文化氛围感染。校园咖啡馆作为校园人文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应当发挥其特长,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场所。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特色,可以建议将校园咖啡馆设置在生活区、图书馆或者学生活动中心。而在场馆的布局上,要突出空间的可变性与多功能性,从而保证咖啡馆可以根据需求对内部空间进行调整布局,符合多种活动的需求。在场馆的设计上,要注重细节和整体氛围,通过具有设计感的软装、灯光、家具凸显其文化品位。

(三)管理的平衡性

校园咖啡馆要注重学校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平衡性。尽管学校管理可以保证运营的顺利进行,但学生参与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校园咖啡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学生对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在管理和经营上,一方面,学校可以指派具有相关经验的老师担任咖啡馆的负责人与顾问;另一方面,咖啡馆的具体运营可交由学生完成,而营业收入则可作为学生勤工助学的资金来源。

三、校园咖啡馆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校园咖啡馆的人文教育功能,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其公共空间属性,探索其实现人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课程教学

1.人文类公选课。目前,高校人文教育的主要实现途径是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而课程性质则以公共选修课为主。可以开拓人文类选修课的教学形式,让课程走出课堂,而校园咖啡馆则能作为一个绝佳的教学平台应用其中。在具体操作层面,学校可以每周安排师生在咖啡馆进行课程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课程内容灵活多样,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师生互动密切,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咖啡馆举办讲座不像在常规课堂那般严肃,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大大拉近,学生提问、师生讨论等互动环节的出现频率也能大大增加。而这正是人文类课程所需要的。由于学生的选择权增加,“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因此其听讲座的效率也要远远高于课堂。2.心理健康教育。就心理课而言,除了理论课外,心理课还应包括学生团体训练、素质拓展活动、专题讲座等多种授课形式,而且授课规模不宜过大。相较于普通教室和会议室、报告厅,咖啡馆在开展心理课教学时具有更大的优势。首先,由于咖啡馆本身是一个休闲的场所,可以提供饮料、茶点,并且具有适宜的背景音乐与灯光,以及良好的氛围和亲和力,“作为一个开放的消费空间,咖啡馆具有家的静谧感和安全感”,因此学生的情绪可以更加放松。其次,咖啡馆的内部空间灵活多变,场地内的桌椅可以根据参加活动者的需求进行布局,这就为师生开展心理拓展等活动类课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上述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进心理课师生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其教学效果。3.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其就业的重要保障。咖啡馆是高校开展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的有效场所。近几年,创业主题咖啡馆日渐兴起。这种结合办公室与咖啡馆的复合型场所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以北京车库咖啡为例,这个成立于2011年的创业咖啡馆致力于降低创业者的办公与社交成本,成为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沟通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咖啡馆的功能。对于大学生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可能有较大难度,但是前期的职业规划与创业学习却是可以实现的。校园咖啡馆可以参考创业咖啡馆的运营理念与经验,为师生提供职业、创业教育平台,发挥其作为教室、办公室和社交场所的多重空间功能。4.专业教学。对于很多学科而言,校园咖啡馆同样可以作为专业教学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咖啡馆主要以教学案例和样本的形式参与课程教学。例如,建筑设计类课程可以讲解咖啡馆的空间结构与内部区域的功能定位,室内设计类课程可以分析咖啡馆的环境营造与细节设计,营销管理类课程可以研究咖啡馆的运作模式与运营情况,心理学、社会学类课程可以研究咖啡馆消费人群的构成及社交等。这种实地教学的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

(二)组织讲座

1.校内各学科讲座。除了课程教学,校园咖啡馆还适合作为各类小型讲座的举办地。相较于公共选修课,讲座的内容更加灵活,涉及的范围更广,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因此可以作为公选课的有效补充。与常规讲座不同的是,咖啡馆的环境可以拉近主讲人和听众的距离,从而实现双方的深入交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学校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讲座类型和内容,或者将不同类型的讲座整合成一个系列。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大学人文二十讲”系列讲座,主讲人可以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为了更好地实现讲座的效果,学校还可以将讲座与选修课结合起来,学生听满若干次讲座便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2.其他讲座。除了学科讲座,校园咖啡馆还适合校外专家、名人讲座和学生、校友讲座。前者的主讲人主要是在某些领域具有杰出成绩的专家或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名人,后者主讲人可以是优秀学生或校友代表。对于前者而言,咖啡馆作为讲座的场地可以凸显学校的人文属性,给主讲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而起到宣传学校形象的作用。对于后者而言,咖啡馆的文化性和非正规性可以减少讲座的严肃性,能够为学生(校友)讲座提供轻松自然的环境,从而增进主讲人与听众的互动交流,激发后者的共鸣。

(三)举行文化活动

1.文化沙龙。校园咖啡馆的属性非常适合举行各种文化沙龙,可以为校内学生社团提供文化交流的平台。例如,文学类社团可以在咖啡馆举办读书会和朗诵会;电影社团可以进行电影放送和影评交流;戏剧、音乐类社团可以举行小型戏剧表演和音乐会;美术类社团可以举行创作交流会。部分社团活动同样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作为人文类讲座的补充与衔接。与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常规学生场所相比,校园咖啡馆的空间具有更强的仪式感和文化内涵,从而可以强化社团活动的文化属性,提升其活动效果。而校园咖啡馆的开放性可以让其他在咖啡馆中消费的学生以参与或旁观的方式走进各种文化沙龙,从而扩大社团的文化影响力。2.布展。各种类型的展览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咖啡馆可以作为各类小型展览的举办地,起到正规展览馆无法起到的作用。首先,校园咖啡馆可以举行美术、摄影作品展。灵活多变的空间格局可以让咖啡馆在短时间内改造为展厅,而诸如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本身便可以作为墙面装饰,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咖啡馆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展示。与正规展览相比,咖啡馆的展览更具亲和力,作品也不仅仅是一个被观赏和凝视的对象,而成为咖啡馆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咖啡馆本身便成为展览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咖啡馆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其氛围也不似传统展览馆那般正规和严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展览的参加人数和影响力。其次,校园咖啡馆还可以举行竞赛作品展,尤其是侧重于群众评选的竞赛作品。除了传统的书画、摄影等艺术类竞赛外,像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营销文案、实验方案、数学模型等学科竞赛作品也可以成为展览对象。3.主题日活动。除了文化沙龙与布展外,校园咖啡馆还可以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日活动。例如,在特定时间开办跳蚤市场,方便学生交流闲置物品,倡导环保节俭理念;举行跨专业、跨系部、跨学院的联谊活动,增进校内学生的交流;在节日期间举办文化体验与推广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等。虽然与传统主题日活动相比,在校园咖啡馆举行主题日活动的规模会受到很大限制,但是咖啡馆的设施和环境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这是很多露天的主题日活动无法实现的。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主题日活动的开展,校园咖啡馆的文化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获得越来越多学生的认同感,使其成为学校举行文化活动的标志性场所。

(四)营造人文环境氛围

除了上述途径,校园咖啡馆实现其人文教育功能还可以通过营造人文环境氛围的方式实现。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非常敏锐,通过有效设计营造良好环境会对人的认知、行为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在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会下意识地降低音量,除了这些场馆本身的要求外,典雅、安静而富于审美性的环境是改变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1.咖啡馆环境设计。对于校园咖啡馆而言,良好的设计风格可以营造人文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前来的学生。例如,咖啡馆的灯光设计有别于教室和寝室,柔和的暖光灯取代了冰冷的日光灯,营造了温馨舒适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前来的学生放松心情,增进交流。再如,咖啡馆的桌椅、墙饰及配色具有较强的设计感,不同于教室、食堂的工业化设计,更具人文性。此外,咖啡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便是背景音乐。音乐是咖啡馆的灵魂,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获得心灵上的净化与共鸣,而这种状态非常适合开展各类文化类活动。总而言之,校园咖啡馆有别于传统教学场所的环境特色,能够让学生产生舒适、整洁、高雅的正面印象,满足其对精神栖居地的向往。2.“咖啡馆+书店”模式。除了咖啡馆本身的设计,书籍也是营造浓厚人文环境氛围的重要途径。在实体书店日渐衰落的互联网时代,书店与咖啡馆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咖啡馆赋予书店生命力,书店则赋予咖啡馆文化品位。对于校园咖啡馆而言,阅读应当成为其重要的文化标签。通过设置大量书架和精心挑选的图书,咖啡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类似书店和图书馆的文化空间,学生可以在喝饮料和听音乐的同时在此阅读、学习、参与读书会和朗诵会等,这种生活的审美化体验是在普通教室中无法实现的。当学生长期沉浸于这个环境中时,其自身的言行、观念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从而实现其品位和涵养的提升。总之,校园咖啡馆可以利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举办活动,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最终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本身便是对其精神的陶冶,从而能够提升其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董云川,周宏.大学的文化使命———文化育人的彷徨与生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2]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1996,(01).

[3]张佳生.从啤酒馆到咖啡馆———近代英国公共空间的文明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4]胡弼成,廖梅.试论现代大学教学组织的辅助形式———洛可可沙龙与伦敦咖啡馆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02).

[5]严霞.青年的咖啡馆消费文化———以贵阳市青年的咖啡馆消费为例[J].青年探索,2016,(06).

作者: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