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当代艺术的介入

高校美术教学当代艺术的介入

摘要:当代艺术在国内艺术界十分流行,近年来,高校美术教育中出现了教学理念逐渐向当代艺术潮流靠拢的趋势。在此趋势中,既有获益匪浅的学生,也有过早“夭折”的青年艺术家。该文就高校美术教学应不应紧随当代艺术潮流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当代艺术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当代艺术以汹涌之势开辟了国内艺术市场,以其独特的魅力、多元的形式掀起了中西艺术交流的潮流。高校师生对艺术风向最为敏感,对当代艺术的态度大多是接受与亲近的。但是,随着当代艺术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艺术家群体和收藏群体的逐渐年轻化,高校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当代艺术。艺术界一旦出现新的形式或媒材,不久就会在美术院校的学生作品中出现类似的样式。

一、无法阻挡的潮流

中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一方面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构建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结构的任务,另一方面担负着塑造学生的艺术审美心理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的一些美术院校借鉴西方、苏联的美术教育模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专业分类细致、基础技能扎实、地域性强等办学特点。高校美术教育培养了诸多优秀的艺术从业者,大批老一辈的艺术家为我国的文化艺术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影响到国内的文化艺术领域,高校美术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压力,重视基础技能训练的固有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故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各大美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系、美术学院纷纷开启了向当代艺术靠拢的变革之路。对于当代艺术的起始点,中西方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标准。西方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1989年,因为“当代艺术是全球化时代的艺术”①,1989年以后的世界文化艺术环境正是全球化时代的真实写照。中国当代艺术开始的时间节点与西方不同,国内学者普遍认定的时间节点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明确当代艺术开始的时间,对研究它的历史脉络颇有帮助,而探索当代艺术的社会意义比梳理它的时间节点更有价值。当代艺术对传统美术史中的“画什么”和“怎么画”提出了质疑,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极大地丰富了传统艺术,装置、行为、影像、声音、多感空间等艺术形式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在美术院校里同样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近年来,充满当代艺术气息的跨媒体艺术工作室、实验艺术工作室、视觉传达工作室等出现在各大美术院校。美术教育直接向国际化和市场化看齐,艺术家群体越来越年轻化。高校美术教学从当代艺术中汲取养分,一时间成为颇为业内人士认可的改革方式。

二、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高校美术教学逐渐向当代艺术靠拢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在当今纷繁变幻的信息化时代,对新鲜艺术潮流亦步亦趋的紧随模式,加重了部分美术生浮躁的心理,他们往往难以积累、沉淀个人情感和创作经验,追求新事物、新作品,急于求成,过于追求信息的实效性和作品的创新性,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导致在日后的职业艺术道路上出现缺乏传统文化的短板,阻碍了其长远发展。另外,紧紧追随当代艺术的国际潮流,也容易使人忽视本民族文化底蕴的积淀。在高校美术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中融入当代艺术的新鲜血液以求创新,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从高校走出的部分青年艺术家丢失传统文化、淡忘本土意识、曲解人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青年艺术家往往习惯以盲目偏执、玩世不恭的方式对待周围、看待艺术,导致其整体艺术创作水平降低。至此,高校美术教学反过来牵制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不为人所乐见的恶性循环。

三、进退之间寻未来

高校美术教育与当代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理念,前者是延续人类传统艺术形式、提升审美素养的传承方式,后者是反叛西方传统艺术形式、将艺术史的发展轨迹向前推进的思想潮流。高校美术教育对当代艺术的动态迅速作出反应,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需要谨慎看待的事。高校美术教育与当代艺术之间可以有互动,但应该保持合理的距离。当下,高校十分重视当代艺术,尤其是在专业美术院校中,各种研究当代艺术材料媒介的工作室陆续成立,许多学生接受了为期不长的基础教学训练后就投入对声音、影像和综合材料等当代媒介的实验与探索,但这并不是值得夸耀的经历或办学特色。美术院校学生过早进入创作阶段,容易消耗自身的艺术生命,因为缺少严谨的基础训练过程作支撑,学生难以做到厚积薄发,仅靠短时间的创作冲动与空洞的艺术观念,不能保证其艺术创作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回归传统基础美术教学体系,溯本求源,是很多有识之士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期望。高校不应该只追求培养精英艺术家,还应该传授传统美术实践经验,更应该传达人类的审美思想。在充满反叛性的当代艺术面前,高校美术教育者应该表现出一种学术姿态,坚守初衷,而不应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王端廷.王端廷自选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

作者:崔璨 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