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反思(6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反思(6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文章从留守儿童的真实背景出发,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分类情况和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研究,使我们更加全面的研究和理解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综述

近期,我国正式了2016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这些都说明了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安康。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打破了城乡间人口移动的限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到90年代初,“民工潮”开始出现,于此同时,“留守儿童”这一词汇开始有专家和学者提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由上官子木所撰写的《父母必读》(月刊)1993年第十一期《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一文中,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国留学而留守在国内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照顾的少年儿童。2000年以前,我仅仅查阅到六篇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报道。1998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最早出现在蒋忠、柏跃斌所撰写的《“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一文中,该文通过问卷和访谈逐项统计反应的现实情况,子女由于受父母职业背景、谋生手段和谋生形式,尤其是父母双双外出的影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缺乏正确引导”“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等一系列教育问题持续出现,针对青年的外出,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的建议。这一研究在上官子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父母双双外出”的概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起了引领作用。2000~2004年期间,留守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谢永华(2000)、李庆丰(2002)、王艳波(2003)和林宏(2003)等。此外《光明日报》(2002年四月)、《楚天都市报》(2002年12月)、《人民日报》(2003年3月)和《都市青年报》(2004年5月)先后报道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关问题。经过这些研究和报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开始呈现,很快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专题座谈会。教育部部长陈小娅亲自出席会议并表示,教育部将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2005年5月21~22日,全国妇联和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研讨会”也专门研讨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006年全国留守儿童电话会议的召开,建立了“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国内的研究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研究

2004年5月31日,教育部专家座谈会会议新闻稿指出农村留守儿童(16周岁以下)有近1000万。国家城调总队、河南省城调队对河南鲁山、叶县4个乡镇4所学校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李庆丰、孙宏艳在《“留守儿童”发展状况专题》中指出有6755万或7918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但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段成荣、周福林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0.95‰抽样数据,计算出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2000年人口普查计算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1981.24万。2008一个数据得出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为4000多万,这是官方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权威数据。2016年3月底,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对农村留守儿童弄摸底排查工作。教育部曾透露,目前全国有6000过万留守儿童,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就有2400多万,再加上3600多万的流动儿童,总数在1亿左右。这些数据大多是通过人口普查得来,不是很精准,这样都会留守儿童教育、心理、生活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做到精准扶贫。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分类研究

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就业,把留守儿童托付给留守的父母一方或值得信赖的他人,这些被委托照顾孩子日常生活并负责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人,即留守儿童监护人。根据实际监护人的类型,可以分为单亲监护型(父亲或母亲)、隔代监护型(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上代监护型(亲戚邻居)、同辈监护型(哥哥姐姐姐或自我)四种类型。2002年,李庆丰等人选择了农村外出务较多的湖南、河南、山西三省根据孩子被监护的角度、监护者年龄层次进行了调查,可将监护类型分为三类:隔代监护、上代监护、自我监护型。这种划分遗漏了单亲监护的类型。2005年,段成荣、周福林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将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分为如下类型:“1.儿童单独留守,该类留守儿童家庭在全部留守儿童家庭中所占4.41%。2.父亲外出流动后,儿童与母亲单独留守,占到7.37%的比重。3.母亲外出流动后,儿童与父亲单独留守,所占比重为2.46%.4.父母双方均外出流动,儿童留下来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占有最高比重,为51.76%。5.隔代留守家庭,即儿童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而没有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这样一种特殊的类型占有20.60%。”2006年,叶敬忠、王伊欢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对陕西、宁夏、河北和北京地区的10个村子(农村地区)中的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监护特点进行了研究,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1.隔代(祖辈)监护,占16.9%。2.单亲(父亲或母亲)监护,这在研究社区中占到了79.2%的比重。3.上代(亲戚或邻居)监护,所占较小比重,约为1.3%。4.同辈(哥哥姐姐或自我)监护,约占2.6%。监护类型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为主,研究社区中的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出现的数量较少。2008年,高亚兵、彭文波从浙江省的农村的中小学抽取67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母亲监护型占儿童监护类型的27.9%,父亲监护型占8.2%,隔代监护型最多,占51.8%,上代监护型占6.1%,同辈监护型的比例最低,只占有5.8%。这篇文章还指出,这些监护类型中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很低,尤其是隔代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最低,大部分是农民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2010年,党云皓、姚梅玲对河南省某县1027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母亲监护人占21.7%,父亲监护人占2.3%,隔代监护人占67.9%,上代监护人占2.3%。从上述来看,我国对留守儿童的分类研究,已有了成效,但是对留守儿童具体情况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农村留守经历对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研究

(一)监护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的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与儿童缺乏有效的思想沟通,对儿童放任管教、监护不力现象较为突出。2002年,李庆丰认为,由于祖辈与孙辈“代差”明显,作为祖辈的一代人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是文盲,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无法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也就是往往因祖辈年龄、知识、经历局限,无法与留守儿童进行深入的沟通,导致了他们的任性与放纵,难以对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留守儿童的单亲监护人劳动负荷重,思想压力大,对儿童教育缺乏耐心、严厉惩罚见多。

(二)安全教育问题研究

众多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存在隐患。2005年,郭三玲调查得出,留守儿童安全保护意识不强,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尤其是留守女童屡被猥亵的情形令人揪心。2005年,周宗奎等人认为,留守儿童易受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也有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无人监管,公路上飞车、网吧中沉迷、荷塘中游泳、抽烟酗酒、涉黄涉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干什么,身体精神受到伤害的时间屡屡发生。据报道,四川泸县2010年发生的刑事案件中,60%的青少年犯罪分子是留守儿童,55%的被害者是“留守群体”中的未成年人(《监察日报》,2011年5月1日)。

(三)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经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不容忽视。2005年,范先佐认为,由于留守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亲情、关照和教育,他们在行为习惯上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无自控力、我行我素、违反校规校纪,打架斗殴,抽烟、酗酒、抢劫、等。2006年,罗希新认为,“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两方面都出现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甚至会有严重的反社会倾向”。2006年,孙志飞认为,“留守儿童缺乏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对社会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缺乏认同,在理想信念上认识模糊,他们厌学,逃学,弃学、侮辱老师现象时有发生”。

(四)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学界展开广泛的讨论。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泉州市、福清市、沙县三个调查点的研究发现,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他们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2004年,吴霓在对江苏省沭阳县、宿豫县、甘肃省秦安县、榆中县,河北省丰宁县五个县的调查分析,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不愿与人交往,这也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2013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黄教珍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特征是“性格倔强、逆反心理突出”,儿童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倾向,长期以往会抑郁成疾,产生自卑倾向,还有些留守儿童内心不服“隔代”长辈看管,在自我放任中越走越远,意志薄弱,消沉度日。

(五)学业问题研究

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缺乏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业问题也引起关注。2005年,郭三玲对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范先佐对湖北三个县市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父母进城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学习心理问题,即学习消沉,作业完成情况不好。二是学习成绩不高,即不少学生的学习成绩均有所下降。调查显示,78.4%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后,孩子成绩差了”。此外,很多研究也都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多呈负面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上述部分类似的问题,但是农村留守儿童有改善和提高的可能,因此,留守儿童的经历除了负面影响外,还有一些积极的影响。2002年,李庆丰通过对湖南、河南、江西三省的调查,更加全面的了解了父母外出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他指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虽然外出务工的家庭缺位对子女的行为习惯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但从正面来看,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对子女在教育教育方面的支付能力增强。2005年,李卫华指出,留守儿童有着良好的品质,他们艰苦朴素,不攀比,独立能力强,自我保护能力强。2008年,段成荣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58万人,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状况好于农村其他女童,原因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在经济上有更好的条件接收教育。

总之,对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研究应该辩证的分析,不能只看到负面影响,还应该看到积极的方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找到研究的参照群体,然后把留守儿童的留守经历与农村教育本身产生的影响相结合,这样才不至于夸大留守儿童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研究和理解留守儿童教育产生的影响。

作者:谢鑫鑫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J].父母必读,1993,(11):16.

[2]蒋忠,柏跃斌.“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8,(03):59.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01).

[4]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03).

[5]高亚兵,彭文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04).

[6]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7]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01).

[8]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32-134.

[9]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9.

[10]黄教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113.

[11]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09):25-28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也越来越庞大,据2016年3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目前我国约有1亿留守、流动未成年人,约占全国3亿未成年人数量的1/3。全国妇联《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的占47.14%,双亲外出的占52.86%。留守儿童中的25.56%由祖父母抚养,15.72%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值得注意的是,有11.58%的留守儿童监护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使之无法得到正常成长所需要的家庭教育,导致他们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变得坚强和勇敢,独立生活、为人处世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而更多的孩子却可能受到诸如生活问题、受教育问题、人身安全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幸福成长。在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多项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非留守儿童。2015年,贵州省毕节市留守儿童4兄妹集体服药自杀的事件再次说明,农村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并非仅仅是生活困难,他们由于心理需求严重缺失导致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人格缺陷

儿童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对比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中的消极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留守现象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消极影响。早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有的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形成内向、自卑、胆小、孤僻的性格,有部分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没有人关心自己”“别人看不起自己”。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胆小怕事、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同学交往、对学习失去信心、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孩子因缺少父母的监管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研究表明,孩子的人格发展变化会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分离时孩子年龄的大小而有所差异,一般显示为父母离开的时间越长、离开时孩子的年龄越小,孩子性格的变化愈加显著。

(二)情感问题

调查发现,有40%的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敏感、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中;有的孩子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开心过”“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报告》显示,90%的留守儿童想念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大多数儿童希望父母能够“多回来看自己”“多打电话给自己”,1/3的孩子与父母通话时都要问父母“什么时候回家”,感觉自己和父母产生了陌生感。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情绪方面表现得偏激、易怒,有些孩子认为父母把自己丢在家里是不关爱自己,甚至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羡慕、嫉妒能经常得到父母宠爱的同学等。

(三)人际交往问题

有的留守儿童本来性格内向、胆小,加上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及与监护人有情感隔膜,使这些孩子缺乏交流欲望,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口头表达能力减弱。在学校,他们大多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对老师和同学产生排斥心理。由于在现实中交往的需要不能得到正常满足,他们更容易迷恋网络,染上网瘾。留守儿童大多缺乏安全感,与人稍有摩擦就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对外人充满警惕甚至敌意。低年级留守儿童可能表现为小偷小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和行为,攻击意识很强,顶撞教师,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容易冲动、打架斗殴。

(四)学习问题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学习还需要家长的督促。而54%的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感到“辅导孩子学习”是他们监护过程中最大的困难。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督、鼓励和引导,留守儿童的成绩多不理想,有些孩子上课不敢发言,对学习失去兴趣,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动力不足等不良学习心理。有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工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可能性不大,故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这也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报告》显示,有8%的留守儿童小学毕业就终止了学业,1/3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开始外出打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父母缺位、亲情缺失

正常、稳定的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根据地、精神的庇护所。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温暖,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保证。成长中的儿童,尤其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督促和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引导。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12岁之前,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正常的亲子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父母60%~70%在省外打工,30%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父母长期缺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当不利。

(二)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教育

《报告》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一半以上的儿童由祖父母抚养,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儿童之间的代沟明显,在教育方式上普遍存在放任、溺爱等现象。亲朋好友监护者,也存在不负责任、不敢严格管理,或教育能力低、与孩子感情交流少等问题,不能完全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职责。

(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到位

长期以来,不少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没有做过必要的研究,学校和教师缺乏留守儿童管理经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加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关注不够或力不从心。

(四)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不够

由于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工观念的影响,一般认为学校只负责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放学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应由家长负责。因此,学校教师很少主动与孩子的监护人联系,而监护人也很少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甚至从不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家校之间没有形成应有的教育合力。

(五)社会的不良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如网吧、以及农村不良的习气等,都会不可避免地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三、维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路径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2016年2月,经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为了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5月11日下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学校、家庭和全社会要共同负起责任,保证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应该做到有的放矢,齐抓共管。

(一)教育家长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

1.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许多父母认为,只要家里有人带孩子,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外出打工,不懂得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关爱。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使之认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挣钱再多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缺失;爱孩子、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比提供物质条件更重要。

2.要求家长与孩子多加沟通

要求家长尽量多创造条件与孩子在一起,尤其要注重亲子沟通的质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求孩子的父母加强与孩子的老师、委托监护人的联系,多关心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尽可能为孩子的学习进步、个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以父母为自豪

建议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创造条件,带孩子去自己打工的城市度寒暑假,一方面开阔孩子的眼界,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和努力,以及为城市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从而做到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以父母为骄傲。

(二)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开展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呵护。

1.为留守学生建立专门档案

档案资料的内容应包括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委托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提高其教育水平

学校要通过开办讲座、个别交谈等形式,共同探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科学监护孩子的方法,提高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

3.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给留守儿童以心理上的体贴、抚慰与辅导,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4.建立家访制度

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建立家访制度,经常与监护人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5.组建留守儿童辅导小组

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组织起来,成立留守儿童小组并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教师应通过对辅导小组有计划的指导,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指导他们分享彼此间的快乐,排解烦恼,交流并破除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树立留守儿童独立、自强的榜样,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教育留守儿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自信、自立、自强,把“留守”看成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及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三)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

应努力促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比如创造条件让他们过集体生日、打亲情电话、通过网络和父母进行视频聊天等,保证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作者:单位: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郭喜青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邻里关怀问题探析

摘要:

“留守儿童”是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出现的新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民工问题的附属产物,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为例,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邻里关怀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完善留守儿童帮扶的政策机制、社区帮扶机制,设立爱心场所,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邻里关怀问题。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邻里关怀;监护人

8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策略,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需要大规模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取收入,维持生计,也开始规模化进城。许多农村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但是解决不了孩子的就近上学问题,同时带孩子在身边无疑会增大开销,很多农民工都无力负担,无奈选择让孩子留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暴露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曾有新闻报道;三名留守儿童为取暖,在垃圾桶内被烧身亡的类是事件,这种痛心疾首的例子越来越多,越暴露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群体问题,而是上升为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在一个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下长大,导致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出现缺位,容易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留守儿童如果再缺乏社会的关爱,无法对他们缺乏的情感进行补偿,留守儿童就会成为一个很大潜在风险的主体,这点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留守儿童概念辨析

对留守儿童的定义,至今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讨论,学者李倩夫在《浅谈如何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中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留在家里跟亲戚或朋友住在一起,长期不能跟父母一起生活”[1]。邹先云在《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的定义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顾的不满16周岁的孩子”[2]。丁杰、吴霓等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中认为“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3]。在本文中,农村儿童的概念的定义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因工作原因,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农村老家,不能跟父母共同生活的6—13岁的孩子。

2、邻里关怀概念辨析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问候与关怀对留守儿童来说极为重要的。对留守儿童的邻里关怀有很多方面,既包括一些社区政府以及村民居委会等一些政府机构的关爱,还包括亲戚、朋友以及邻居之间的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邻里关怀主要就是邻居之间对孩子的一些力所能及地帮助,就是你帮我,我帮你,构建一种和谐的邻里关系。

3、邻里关怀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性

1)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存在包含有许多的无奈。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放在家由爷爷奶奶照看,这种隔代监护的方式父母是省了不少事,但是“隔代监护对于孩子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爷爷奶奶多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造成儿童在行为和习惯等方面形成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4]。邻里关怀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留守儿童作为儿童,邻里的关怀让小孩感受到了父母爷爷奶奶之外的疼爱,留守儿童会认为自己不仅在家受到重视,在邻里之间也会受到重视;另一方面,邻居或亲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对日后进入社会之后的价值观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这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极为有利。

2)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受到伤害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时出现在网络上或报纸上,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儿童本身,还涉及到监护人。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再加上小孩心理素质不成熟,对一些未知的事物比较好奇,特别是男孩,并且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低,导致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邻里的关怀无疑是扩大了留守儿童的保护面。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同时爷爷奶奶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对孩子的各方面照顾难免考虑的不全面,精力也有限,邻里关怀可以帮助爷爷奶奶更好的照顾小孩,减少留守儿童受到的伤害。

二、样本村农村留守儿童邻里关怀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1、邻里关怀现状

1)留守儿童数量

在对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涌溪乡留守儿童总数占总户数的8.9%,占到儿童总数的25.8%,其中,涌溪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占到总留守儿童的36%,其次是芽溪村,占到总留守儿童的26%,再然后是中屯村,占到总留守儿童的15%,古楼坪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少,占到总留守儿童的10%。相对来看,除了涌溪村外,涌溪乡留守儿童数量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

2)监护人类型

在对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调查的322名留守儿童中,分析留守儿童照顾类型分为两种:家庭照顾和委托照顾[5]。其中,家庭照顾大都是有爷爷奶奶照顾,达到298户之多,占总的留守儿童数的92.5%。委托照顾指的是亲戚朋友照顾,包括叔叔伯伯、姑姑等,初步统计委托照顾有15户,占总的留守儿童数的4.6%;其他照顾类型的有9户,占总的留守儿童数的2.9%。由此可见,涌溪乡留守儿童监护人主要是爷爷奶奶,属于隔代照顾的类型。

3)邻里关怀情况

邻里关怀情况主要是通过对322名留守儿童通过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得出的。留守儿童受到关心最多的还是爷爷奶奶,占到总数的70%,而受到邻居的关心的只有13%左右,村民居委会关怀的只有5%。从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隔代照顾。隔代照顾,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不能辅导和监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上的问题,对留守儿童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成绩的提升不利;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大多还要干农活,特别是农忙时节,根本没有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管教,同时还有许多年老体弱的老人,由于自身的一些限制条件,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很好的照顾,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受到邻里关怀情况不是很乐观。

2、邻里关怀存在的问题

1)村民居委会邻里关怀明显不足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不能跟父母一起生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失落感[6],有的甚至会认为是父母不喜欢他,造成留守儿童不喜欢与人交往,存在心理阴影,造成性格内向、腼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时间长,远离家乡,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短。有研究表明,父爱和母爱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长期缺乏父爱母爱,造成了遇到问题不喜欢跟人说,埋在心里,长此以往,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培养极为不利,更容易造成精神障碍。缺乏父爱母爱的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阻碍其今后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这时,邻里关怀就要显得更要主动一些。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村民居委会是否对其举办过“送爱心”的活动调查时,46%的留守儿童没有受到村民居委会“送爱心”活动,只有18%的留守儿童经常接受到村民居委会“送爱心”活动。同时,在问及村民居委会对留守儿童家庭有些什么管理安排时,有67%的留守儿童没有接受到村民居委会的管理安排,只有15%的留守儿童接受到村民居委会的照顾管理和安排。

2)邻里关怀缺乏情感关怀

童年时期对儿童情感形成至关重要,这个时候儿童不断从身边获取生理和心理支持,更需要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以获得满足感。对孩子的情感沟通上,爷爷奶奶一般很难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一味的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在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时,发现在问及邻居在日常生活中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关心时,51%的留守儿童回答会送一些吃的东西,21%的留守儿童回答会送一些用的东西,11%的留守儿童回答会偶尔关心在学校的表现,只有8%的留守儿童回答会关心自己的成长健康状况。由此可见,邻里关怀大都是关怀留守儿童吃的情况、用的情况,但是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很少涉及。

三、以邻里关怀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策略思考

1、完善帮扶留守儿童的政策机制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农村留守儿童本质上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7]。经济发展不好的地方的农民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不仅仅是局限在农田里了,他们将眼光瞄在了经济发达的城市,幻想在城市大赚一笔,但又无法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依赖于户籍制度的义务教育政策的改革。“根据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阻碍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的直接原因,也成为城市学校拒绝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要借口,根据“户籍就近入学”的原则应该改为根据“居住地就近入学”,这就可以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将自己的子女带到身边,能够接受城市良好的学校教育。二是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父母全部外出务工的孩子提供住宿条件[7]。第三,必须扩大城市的适当的教育资源。新的教育经费应该投资更多的地方,尤其是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在这些城市建立更多的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可以让城市务工者的子女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四是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以及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减少跨区域劳务输出,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完善社区帮助机制

首先,可以将典型的留守儿童的自我不息的成功案例在村内进行宣传,引导积极向上的社区气氛;同时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教育,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积极友好的生活环境中。要营造积极友好的社区氛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相应帮扶留守儿童的机构,如可以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家庭咨询的相关工作,在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与必要的指导;(2)、开展“临时监护人”论坛,并鼓励留守儿童监护人积极参与,增进各监护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吸取有益的经验;(3)、及时一些免费的图文并茂的书刊和书籍,组织公开放映教育影片和视频,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4)、加强农村文化站点建设,为监护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平台,开展农村卫华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生活和娱乐环境,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其次,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社区教育支持。社区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比如邀请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教一些革命、历史、国防、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为留守儿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再者是物质资源,农村社区可以利用博物馆、烈士墓、公园、动物园和高等学院等公共场所,让留守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最后,政府和相关单位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可以采取“民办公助”等的方式,修建农村青年活动中心、图书馆、计算机室、体育室、音乐室和一些其他休闲设施,培养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和爱好,引导留守儿童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

3、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针对关怀的留守儿童的爱心场所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或周末时缺少人管教,许多留守儿童在这期间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打架、上网等。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针对关怀的留守儿童的爱心场所。爱心场所的建立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社区辅助,集教育厅、共青团、妇女组织、村庄和家庭等社会力量,整合资源,建立针对关怀的留守儿童的爱心场所。爱心场所的经费来源包括:一是政府拨款和相关单位集资占主要部分;二是农民工为其子女支付生活费可以拿出一小部分;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活动经费也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筹集。留守儿童的爱心场所管理人员可以由通过聘用的专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构成,这些人员可以是生活在基层党政人才大量富余人员,也可以是与留守儿童有关系的村干部,退休教师等等都可以。让他们对留守儿童在生活进行照顾饮食,维护留守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王悦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倩夫.浅谈如何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J].企业导报,2015(15).

[2]邹先云.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06(10).

[3]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4]闵永胜、姚本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战,2008(1).

[5]陈春燕.农村留守儿童社区照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6]舒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7]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8]李倩夫.浅谈如何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J].企业导报,2015(15).

[9]周福林.段成荣.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15(1).

[10]张荻金.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1]柯露露:《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问题研究

摘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非凡。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学习习惯问题又显得特别突出。为此,选取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为研究主题,通过学习习惯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以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方面主要存在诸如“课前不能很好地准备学习用品;上课听讲不够认真;课堂自律性差,较随意;课堂上不能很流利地回答问题;字迹不够工整;考试时做题遇到不会的题会轻易放弃”等问题,进而分析得出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因素包括:学生年级与性别因素;学校班级氛围及对教师的喜欢程度;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状况。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不同层面的困境。就现实情况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要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多元教育方法;经常加强家校沟通,合力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

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非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路线的调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先前向沿海发达城市转移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城市回流,甚至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就近务工已成为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选择方向。在这种形势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贯穿于生命始终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亲子教育式的行为示范,耳濡目染以及潜移默化,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或经商,将孩子留在原籍贯地生活、教育,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重任也自然地转移到学校教育领域,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问题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学习习惯问题。本文选取西部民族地区S县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还包括部分非农村留守儿童为参照对象,对其学习习惯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与非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相关程度对比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1],最终对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有所裨益。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问题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择的地域范围及研究对象为西部民族地区S县部分城市和农村小学校四至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研究主题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围绕“城市儿童行为习惯”“农村儿童行为习惯”和“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查阅相关著作、报刊及硕博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梳理提炼主要研究思路及观点,并寻求研究的理论支撑。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围绕基本信息、学习习惯各个考察维度、影响学习习惯的因素以及学习习惯培养的困境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农村非留守儿童进行现状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其中农村小学发放问卷200份,城市小学发放问卷160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97份,其中农村小学回收有效问卷为177份,有效回收率为88.5%;城市小学回收有效问卷为120份,有效回收率为75%。该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法,共有五个选项:“完全符合”“有时符合”“不确定”“有时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值从1分到5分,问卷的分值范围为37至144分,总分越低代表学习习惯越好。为了验证问卷调查的真实性以及弥补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本研究还采取访谈调查法,对农村和城市小学的教师、家长进行访谈,了解更加客观、真实的情况,以便能够更好地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有效对象。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程度的分析处理,以找寻出各个因子彼此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探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关键原因及规律。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问题的现状考察

(一)学习习惯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儿童学习各个方面的影响或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或是显性的又或是隐性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关联。为了研究儿童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笔者将对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经过相关分析,学习习惯与学生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484,p=.01)。即儿童的学习习惯越好,学习成绩可能就越高。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儿童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习习惯的对比分析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学习习惯划分为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考试复习习惯和其他学习习惯五个方面,然后具体地分析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上述方面的差异。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其中,在上课学习习惯和课后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在考试复习习惯方面差异显著;仅仅在课前准备习惯和其他学习习惯方面没有差异。学习习惯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具体的学习习惯行为。笔者将这些差异显著的方面一一对应分析。发现以下几点差异:(1)无论是上课听讲的专注程度,还是自觉做笔记,抑或是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农村儿童的学习习惯都远远不及城市儿童;(2)课后作业时,农村儿童会存在更多问题,例如书写不够工整、书本不够整洁、做作业时三心二意、学习自觉性差等;(3)在复习考试习惯上,农村儿童缺乏自信,不够有耐心和毅力,每每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就跳过,而不是努力去解决问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对比分析

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得儿童的学习习惯不同。那么,在农村儿童中,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一群孩子和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在学习习惯上是否存在差异呢?对此,笔者对农村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的差异做比较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课前准备习惯和上课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具体差异表现如下:(1)在上课前准备学习用品、提前预习以及制定学习计划等方面,农村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差异;(2)在课堂学习时,回答问题的流利程度、课堂自律性以及认真程度等都是两者的差异所在。具体地讲,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问题主要有:课前不能很好地准备学习用品;上课听讲不够认真;课堂自律性差,较随意;课堂上不能很流利地回答问题;字迹不够工整;考试时做题遇到不会的题会轻易放弃。

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因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现状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为此笔者将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差异检验,从学生自身、农村学校和学生家庭三方面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因素

1.年级因素。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3,173)=3.31,P<0.05)。总的来看,在四到六年级中,四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最好,六年级学生次之,五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最差。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来看,年级越小的农村留守儿童可塑性和向师性越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性会增强,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因此,四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比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好。

2.性别因素。男生和女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1,175)=17.56,P<0.001)。其中,男女生仅仅只在其他学习习惯中的“坐姿”“用眼”等方面没有差异;而在考试复习习惯方面差异显著;在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学习习惯以及课后学习习惯方面差异极其显著。一般来讲,女生的性格会更安静,相反地,男生会普遍比较急躁,这也使得女生们更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校因素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导因素就在于学校老师。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与班集体和班级同学息息相关。因此,主要从班级学习氛围和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两方面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由表7可知,经F检验不同班级学习氛围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172)=8.28,p<0.001);学生对老师的喜欢程度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4,172)=4.59,p<0.01)。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认为班级学习氛围很好的学生和认为班级学习氛围很差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很喜欢自己的老师和很不喜欢自己的老师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2)。由此可见,学生如果喜欢自己的老师,同时班级学习氛围也很浓厚。那么相应地会受到教师和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从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那么家庭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影响最主要的几个方面莫过于家庭氛围、家长综合素质以及他们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1.家庭氛围。经F检验不同家庭氛围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172)=7.35,p<0.001);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4,172)=6.31,p<0.01)。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认为家庭氛围和睦的学生和认为家庭氛围不和睦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父母关心自己的学生和不关心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受到父母更多关心的学生更易于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2.父母文化。经F检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292)=5.66,p<0.001、F(4,292)=6.83,p<0.001)。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和父母文化为初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

3.父母职业。经F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由于父母职业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F(5,291)=6.74,p<0.001、F(5,291)=5.86,p<0.001)。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父母职业为技术人员的学生和父母职业为务农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

四、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面临的困境

通过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来看,目前我国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上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下面,笔者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不同层面具体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方面

1.经济状况。近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受外出打工热潮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留守在家接受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而爷爷奶奶作为老一辈的代表,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因而大多数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重视。即使有少部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也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也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相比非留守儿童来说存在更大的问题,给农村小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巨大的阻碍。

2.教育体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方面,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使我们受用终生。尽管我国一直都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出教育体制改革,但是以分数为主的应试教育制度仍旧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仍然以学习成绩为主,忽视“育人”这一更为重要的目标,这也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诸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

3.社会环境。在现代社会,即使是农村,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多,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电视和网络。农村留守儿童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在模仿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就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心,这就产生了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

(二)家庭方面

1.父母文化与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据显示,父母文化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和父母文化为初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大。一般来讲,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就越重视,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同时受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有差异。父母的职业不同,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不尽相同,综合素质更高的父母自身的习惯也会更好,他们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会思考更多,更有方法。孩子受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学习习惯自然就更好

2.家庭氛围。在家庭氛围情况调查中,认为自己家庭氛围和睦的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良好。由此可见,家庭和睦,父母与孩子关系融洽,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相反地,家庭氛围不和谐则可能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另外,表9也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情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父母关心自己的学生和不关心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非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都是以务农为主,他们忙于农活,对子女的学习疏于关心,导致许多农村孩子在学习时不自觉,养成爱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不及时修改错误、喜欢抄袭答案等多种不良学习习惯。

(三)学校方面

1.班级学习氛围。首先,良好的学习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其次,小学生极易受他人影响,在榜样作用的带动下,潜移默化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事实上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小学,班级人数极少,学习氛围差,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浓厚,没有明确学习的意义,这就使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存在困难。

2.学校设备条件。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之间的矛盾。城乡小学在教育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小学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但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小学。例如农村小学的图书资源就远不及城市小学,这也是导致农村小学生课后不喜欢阅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不够。整个学校也未能形成良好习惯的风气,这无疑是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又一大困境。

3.教师综合素质。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不仅仅体现在农村小学的投入不足等方面,还体现在农村小学的师资方面。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综合素质相对低于城市小学的教师素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视不够。且大多数农村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就不够好,而小学生的模仿意识极强。因此,学生很容易养成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

五、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几点建议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几乎大部分老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家庭,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在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离家外出务工或经商,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任交给了孩子的祖辈,同时也转移给学校教育。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固然离不开父母的身体力行的教育与指导,但具体的家庭状况也决定了父母在孩子习惯养成教育中缺失这一既定事实。笔者认为从教育关爱的实际可能性出发,学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意义重大,特别是随着寄宿制学校拔地而起,学校的监管和监护作用更为突出。基于此,提出以学校为主导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学校,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学校的教学设备,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例如建立图书馆,增加图书资源;建立或更新电脑室;各个教室配备电子白板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栏活动,将各年级优秀的作业或读书笔记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借鉴学习。在教学楼设定读书角,做到图书随手可拿,让书籍成为学生精神食粮,让读书的好习惯陪伴孩子们成长。同时,课间悦耳的歌声、形象生动的告示牌、整洁的校园环境等都会在无形中使师生情感得到熏陶,从而形成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基础。最后要规范农村小学的管理制度,督促各班老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可将学习习惯加入班级评比,用规范的制度来为学校德育工作保驾护航。当然,学校对各类评比活动应及时给予回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多元教育方法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德育工作的起点。作为教师,首先应当与学生搞好关系,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那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点呢?了解学生是基础。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弄清他们的兴趣爱好,发现各个学生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改变各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第一,教师应该对班上的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了解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和基础。教师要多渠道、多途径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他们的兴趣爱好、在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等,以便做到对症下药。第二,在课堂上老师应多观察留守儿童的听课反应。课后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多与他们接触,深入了解。多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单独辅导,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课后作业习惯,提升学习上的自信心[3]。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课堂学习习惯和考试复习习惯的培养。最后,要运用多种技巧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其一,教师可以制定学习习惯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幽默的教学语言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等使课堂学习轻松有趣。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习惯和方法。其二,针对学习习惯在性格上的差异,教师要对学生给予特定的引导,从而培养好全班同学的学习习惯。其三,在培养方法中,榜样法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不可或缺的方法。教师本身就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另外,在学生中要根据不同学习习惯的需要,选择好各种学习习惯的榜样。在榜样良好习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更多学生也能改掉不良的习惯,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4]。

(三)加强家校沟通,合力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除了在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保持好的习惯。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讲,他们在家的自律性不够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困难。所以教师更应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向学生家长讲述他们的在校表现,并教给家长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共同商量,提出解决办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该积极主动与家长联系,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举行多种形式的家校活动,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设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家长会。从家长方面来讲,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兼顾自己的事业与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地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而应该主动联系学校,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重视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5]。只有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王正惠 刘琳琳 汪辉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新都石板滩小学 绵阳市花园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正惠.《规划纲要》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27-29.

[2]郑庆文.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126-129.

[3]汪明.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6):71-75.

[4]王正惠.教师交流政策目标悬置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18):27-33.

[5]蒋平.《规划纲要》视域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性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24-27.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

摘要

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及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避免留守儿童的产生应该采取的措施,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有效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总结强调了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四方各自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责任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不断被拉大,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巨大的生活差异驱使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劳动者逐渐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转移。由于受户籍、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很多外出务工父母不得不将孩子留在老家,交由老人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使这部分儿童不能守在父母旁边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而成为了留守儿童。许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直接的爱护与管教,在寄养人的溺爱或放纵下,逐渐变成了有问题的不良儿童,使得近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几种特有的现象之一,它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造就的,简明分析如下。首先,我国最初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先发展沿海主要城市,再向各大城市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政策拉大了偏远地域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先发展的城域由于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很多企业又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生产劳动力,而本域城市人口无法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需要外来劳动力的补充。其次,农村的发展多以生产资料为主,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均年收入偏低,难以满足农村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生存需求需要,这就导致大量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再次,我国原有的户籍制度实行的是城镇和农村户口分离的二元化制度,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比较难,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是严格按照户籍进行分配的,农村户口劳动力在工作当地无法享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可以说自身待遇都存在问题;另外,以往小孩上学也受到户籍很大的限制,外来子女高考必须要到户籍地进行。如此很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得已考虑将子女留在户籍地学习和生活。此外,由于城市里的生活费水平较高,农民工多以体力劳动为主工资偏低,在自己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的境况下,更难以负担孩子的各项费用。综上所述,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形成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在社会中属于特殊弱势群体,他们不能在自己的父母身边享受家庭的温暖,有的甚至无人照看,其实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关爱、社会的帮助、学校的教育,在他们身上存在很多需要我们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家庭教育长期缺失导致孩子情感缺失,心理问题突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直接交流变得稀少,一些不良行为及品质得不到及时矫正,长期放任下去,会导致孩子在思想德行、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变的孤傲难以相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理教育缺失,性意识问题突出。在农村,生理教育本就是个难题,在学校的教育也是一知半解很迷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很多难以启齿的生理问题产生好奇,父母不在身边更是无人解答,他们一般都埋在了心里,他们对性行为的认识误区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他们成为犯罪者;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变成受害者。

3.家庭监管环节缺失,学习、安全问题突出。(1)辍学现象严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直接的家庭学习辅导,遇到的学习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如再与老师和学生的学习交流少,便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不上;如果父母再一味地埋怨孩子不好好学习,会让孩子对上学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孩子不愿上学辍学回家。(2)安全隐患。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不能直接对他们进行安全监管,容易出现以下两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方面,他们极易成为受害者,现实社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成为以身试法、危害社会的不法分子。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000余万留守儿童,这是个巨大的儿童群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他们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素质。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长久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办法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繁琐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广泛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学校的职责优化与家庭监管教育的到位,四者密不可分。只有四者有效地互联互动,才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有所养、有所学、有所护。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一)加快落实户籍一元制,解除原有户籍制的各种壁垒

消除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确保所有户籍人员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性,降低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成本,保证他们的子女也能就地上学。解决好上学问题,父母把孩子留在身边的机会就变大,从而从根本上降低留守儿童的存在。

(二)大力发展落后区域经济

劳动力大量流动的根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改变这一现状,落后区域政府就要尽职尽责、想尽办法利用国家政策,发展本地经济,就近或就地吸引劳动力。另外,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落后的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吸引本域在外地的企业业主回乡办厂,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自然就降低了。

(三)放开民间教育投资,增加城市教育设施

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行业是目前解决城市教育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育平等的原则下,政府应大胆鼓励并支持民间办学,以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需要的高昂的入学费用,让他们的子女能在就业地直接入学,以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

(四)增强学校职责,在学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监管体系

学校是个育人的的地方,既要育智又要育德;教育孩子也不光是学校的事,当然也需要家长们的全力配合。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而言,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校的育人职责无疑更加沉重了。对于他们学校应建立详实的留守儿童档案,以便能和孩子家长及时联系沟通,让父母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学习及思想的动态。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些互动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融入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让留守儿童成长在有爱的学习环境中。

四、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蹉而就的,以上解决办法也不是全部的更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不懈努力。同志在给农民工子女的一封信中曾写道: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句深情的寄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无限关爱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巨大关心与决心。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改革下,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全社会问题会逐渐得到有效解决并消失。

作者:刘春燕 单位:山东省蒙阴县高都镇洪沟小学

参考文献:

[1]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江荷.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3]袁江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决策探索,2006,(06).

[4]罗玉琼.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考[J].科学咨询,2014,(13).

[5]张维新.关于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

[6]文尚卿.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2010,(20).

[7]危姗姗,杨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理论界,2006,(06).

第六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需要擘肌分理,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权益侵害,突出表象在于心理层面,治本之策在于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减少留守儿童直至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体的消失。

关键词:

留守儿童;解决路径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广泛进入国民视线,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简称《意见》),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案措施和长效机制。现实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需要我们擘肌分理,为保护好、培育好农村留守儿童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最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深层根源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生存权面临威胁

表现在家庭监护和亲人照料缺位、人身安全失护和健康隐忧等方面。根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目前我国有多达921万的农村留守儿童一年都无法见到父母,他们由于脱离父母监护、享受不到家庭温暖而成为“事实孤儿”;同时,留守儿童在与父母人为分离的状态下,如果隔代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又监护不力,特别是一旦出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的情况,那么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着实堪忧。近些年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打架斗殴、意外伤亡、被拐骗、被性侵和被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等情况屡有报道;再者,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在饮食、营养、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等方面境况都比较差,加上还要从事家务劳动以及管理农田、施肥和喷药等繁重的田间劳动,甚至有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也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其健康状况也存在很大隐忧。

2.发展权被削弱

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不完整和不稳定。一是由于父母作为孩子天然老师的缺位,隔代家长精力不济且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欠缺,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儿童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状况未实现根本改变,特别是城乡在户籍和教育政策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读书还是留乡读书的选择困难,其受教育过程又表现出不稳定的窘境。

3.受保护权被侵犯

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受歧视、不受家庭暴力、不受酷刑、不受虐待和不受忽视等权利容易受到侵犯。现实中,有些成绩较差的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歧视,有些家长或隔代家长对不听话的留守孩子实施体罚或禁食,有些留守儿童的合理要求被家人忽视等,这些情况都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受保护权的脆弱性。

二、表层现象是心理问题最为突出

1.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

现实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多样,但是最突出的现象是心理障碍,其心理疾患甚于他们的物质贫困。根据2015年6月《为留守儿童守住一片天——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中有46.0%感到烦躁、39.8%感到孤独、37.7%感到闷闷不乐,有19.7%的留守儿童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可以说,发生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诸多不合群、自杀、犯罪和人身伤害等事件都有心理和情绪问题的阴影。

2.对策建议

(1)村(居)委会基层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跟踪。乡镇、村(居)委会基层应建立所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尤其要对心理障碍严重的留守儿童进行及时跟踪和疏导。

(2)中小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严重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矫正;学校要利用互联网为留守儿童建立亲情驿站,让他们能够定期与父母视频通话,沟通亲情;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益活动让留守儿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感受美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

(3)营造浓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动员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队伍中来,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关爱氛围。共青团、妇联要配合学校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关工委要组织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和老模范)通过讲故事、讲历史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和感恩意识;社会志愿者可以组织与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心灵沟通活动,开展互动游戏,引导留守儿童打开心扉,正确面对困难。新闻媒体要发挥传递正能量的作用,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网络媒体要及时发掘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群体中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感恩孝顺父母和发奋努力学习的动人事迹,激发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治本之策是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以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积极开展了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却不能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让农民工及其未成年子女“留得住城”或者“回得了乡”,彻底根治父母与孩子时空分隔的窘迫境况。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各地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推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并深入挖掘农业各种功能,拉伸产业链条,以规模化、集约化和纵深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吸引一批农民留在农村,使他们能和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

2.落实人口城镇化要求,着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人口的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对于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符合条件者应加快其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的进程,使他们能够平等地享受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使其有条件亲自监护照料子女;对于随迁的未成年人,应保证他们平等地享有在当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能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

3.落实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当地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深挖和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财政、金融的优惠政策或税费减免、手续简化等手段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当地人社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在创业就业政策宣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推介等方面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伍先斌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